道德经探玄(培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07:24:33

道德经探玄

作者:培真
                序
一部《道德经》,两千多年来注家峰起。至今注释者仍不乏其人,实可谓“闻道有先
后,术业有专攻”矣!
  哲学家奉其为东方哲学的经典,政治家视其为可供借鉴的治世名言,军事家说是
一部攻防战略的用兵指南,史学家说是一部先秦文化的结晶,阴阳家作为推演“天
机”之秘鉴,俗家子民喟叹其玄之又玄……众说纷纭,或褒或贬,或扬或抑。至理
乎?邪说乎?科学乎?戏言乎?莫衷一是。短短五千文却像一个奇迷悬达两千多年
之久,就是海外学者也视为至宝。日本禅学大师铃木大拙博士说:“我把他(指老
子)认作是东方的代表”(见《禅与心理分析》)。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也发现:“西
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
(在欧几里德几何中),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时
期)。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们没有走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令人惊奇的倒
是这些发现[在中国]全部都做出来了”(见《爱因斯坦文集》)。美国从事高能物理
研究的卡泼勒博士说:“中国的哲学思想提供了能够适应现代物理学新理论的一个
哲学框架,中国哲学思想的‘道’暗示着‘场’的概念,‘气’的概念与量子‘场’的概念
也有惊人的类似”。
  本书作者不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对《道德经》评头论足,作一些字面上的诠释,而
是以自身参与式方法来体悟探讨。首次提出对宇宙的探讨,应采用无相对的直接参
同意识法之观点,并发现从养生学的角度看待《道德经》更为准确科学。人体生命小
宇宙和自然界大宇宙之中的奥秘,老子早已阐述得清清楚楚。正如科学家钱学森
1988年的一次谈话所言:当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真正变成科学理论时,其本身就
打破了现代科学体系,再前进一步,最后将引起一场科学革命,将带来又一次文艺
复兴。
  作者参照各种版本《道德经》,以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甲本为蓝本,残缺部
分参阅同墓出土的帛书乙本为补充,尽可能原始地保持了老子著作的原貌。在长期
地研读过程和修功实践中,他深深地感到《道德经》不仅论述了养生之道,更在于论
述了人类生命之道和宇宙内在本质规律的深层奥秘,在广漠无垠的宇宙这个巨大课
题上,回答了其“本质”、“本源”及普遍规律等高难问题。
  《道德经探玄》从道家养生角度,首次对《道德经》进行了系统而通俗的破译。既阐
述了修道养生的系统方法,又触及了宇宙及生命的本质内涵,深入浅出,言简意
赅。文章在《武当》杂志连载后,受到不同层次读者的好评,均感获益匪浅,纷纷致
函要求结集出版,经作者修订补充,在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亲切关怀下,终于同广
大读者见面了。
  作为编者,得以先睹书稿,兴致盎然。此书以亲身之体验,求实之态度,剥去昔
日笼罩《道德经》之神秘色彩,解某些“不解”之处,力还老子之本意。它不仅是开发
人体潜能、祛病延年之良方,且对各学科的借鉴和利用具有普遍的哲学意义。
  相信,该书的出版,作为一部养生学著作,它在修身养性,祛病强身,益寿延
年,陶冶性情,开发智力,以及激发人体潜在能力等诸方面,均有启迪作用。请君
不妨一读。是为序。

                                朱道琼
                                1990、4

前   言

  老子著《道德经》于春秋时期,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了。这部道家学派
的最高经典虽仅有五千余字,其中蕴含的精深哲理,却贯穿于我国各历史阶段的不
同领域。可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纷纷作注。有以治世解者,有以
养生解者,有以兵家解者,有以玄理解者……各家都引其哲理为我所用。历史上更有
专事研修道德的一支队伍,逐渐的演变为道教团体,这更使《道德经》蒙上了一层迷
彩。故至今哲学界对其众评纷芸:唯心乎?唯物乎?有神乎?无神乎?各有见地。
然而,其中蕴含的精深博大之哲理,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并与现代量子
物理学发生了内在之联系。《道德经》似乎突破了民族界限,引起了全球性的广泛关
注。随着历史的发展,科学的进步,越来越显示出其广泛的适用性来,也越来越使
人感到它的深奥价值了。
  笔者由于求生存的缘故,在山穷水尽的情况下,为寻求道家养生的原始理论依
据,有幸从养生的角度接触了《道德经》,从而与其结下了不解之缘。数年来,对所
能见到的不同版本的《道德经》反复研读,反复理解。并参考众家注解,但又不拘泥
于此。以自己对老文的理解作养生之指南,并实践中逐步的修正和加深对其寓意的
理解。由于历史上还没有一部完整的完全以养生观点注释《道德经》的著述,所能见
到的引《道德经》为养生理论者仅为只言片语。这就使得自己对其理解时出现重重困
难,故而又参读《庄子》、《列子》等等道家著作。诚感《道德经》不仅在于论述养生之
理与法,更在于论述现代人类尚无接触的、宇宙和人类生命内在本质的深层奥秘。
宇宙的本质是什么?生命的本源是什么?老子在《道德经》中已为我们作了简奥地回
答:是“道”和“德”。老子所说的道与德并非抽象的理性概念,而是无形迹可见的实
存。“道”的本意是指道路而言,道路是人行路的准则、规范。老子以道比喻宇宙万
有的总规范、总准则。而“德”则是这总规范所呈现出的总效能、总力量。但这“道
德”的论述并非出于假设或推理,而是老子以切身之试验所得出的实际结果。他使
用的仪器,是宇宙间最完善的“神器”,即有生命的自体。他所采用的试验方法则更
为特殊,即从清醒而又无思的浑沌状态中去作直觉的感应。这方法古称“修道”,即
以自修的方法去体认并符合自然之道。由于在修道的过程中又起到了养生的效用,
故又称之为修养生之道。《庄子》又称其为“修浑沌术”。《道德经》一章中即云:“故
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噭。”这里就首先点明了人们对宇宙众有
的认识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方法,即有欲和无欲。有欲,即是以人的意识活动通过人
体外部感觉器官去辨别,故所能认识到的只是事物之外在表象;无欲,则是有知而
不动知,使意识收敛为清醒而又无思辨的状态,其所产生的效用则是感应的直觉能
力,所能感应到的就是事物内在之本质。也可形容为有欲认识实体,无欲感知生
命。这无欲而修道的方法,不仅能感应到自然之“道”与“德”的实存,且能祛病强
身、益寿延年,还能调动人体呈现出常人所未能开发出来的特异感应能力。故自古
至今,人们都对修道感到玄之又玄了,后来又有人称修道为“修神仙”。由于这些修
道效应的产生机理只有修道者自身才能体悟,却无法以恰当的语言予以表达,故就
不能被常人所理解。即使是能表达,常人也不会因听一听就能直接体验得到,往往
听着玄乎,不易理解,更不易相信。即使到了科学技术已相当发达的当代,人们也
尚无法以科学的手段去进行仪器测试,因此,其不易被人相信也就是难免的了。然
而,宇宙之大广漠无限,宇宙之深亦无止境,宇宙的内在奥秘亦是无限的。但是人
类的所知却是极为有限的,若以人类有限的知去硬性规范那无限的未知,或指未知
为虚妄,那则是作茧而自缚。如此自缚,则人类的认识就会徘徊不前,科学亦难有
突破性的飞跃发展。
    自古至今,人类对宇宙和自身的探索认识方法,以个人之见大体有以下几类:
一类偏重于对物质性质的探讨,一类偏重于对精神性质的探讨,还有一类则是物质
和精神二者有机结合的探讨。前两种方法的探讨主要用人的思智之逻辑思维能力,
去对众多的表面现象认知后再加以综合分析,以探索各相对事物之间的某些共性规
律,这可称之为相对认识的方法。而后一种形式的探讨则是人将自己的身心都融于
事物之中,去形成直觉的感应,这种形式的知,可称为无相对的参同法。相对认识
者只能认识事物的某些侧面或片断;无相对的直觉则能知事物之全部。而从事这种
直觉探索的杰出代表人物则是老子,《道德经》就是老子所作探讨之结晶,也是我们
祖先对这一重大课题的研究成果。其中既有理又有法,融理法为一体。在我所接触
过的此类古著中,尚未有一篇与此著相类比者。其哲理被应用和发挥得最为得体的
还是生命科学的领域,如中医理论的整体阴阳平秘说、经络说、气运说等无不得益
于《道德经》。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曾这样记载:“内境隧道,唯反
观者能照察之。”“凡人有此八脉,俱属阴神,闭而不开,惟神仙(注:指修道)以
阳气冲开,故能得道。”此中所说之“内境隧道”即指人体之脉络,是元气运行之路
线。“返观”即“返观内视”的养生法。但人体之经络、元气,在现代医学是无法见到
了。因为现代医学所用的方法大都基于解剖学,这就如同将电源切断后再去观察电
流是如何在电路中传导一样。而修养生之道者所采用的方法则是对自身活体的直觉
体验。载有生命的活体,才有元气的运行,才有元气运行之经络现象的存在。因
而,中医理论的阴阳平秘论、气运论、经络论等,虽不能以现代医学理论所解释,
但它却依然以其独到之处而发挥着神奇的作用,并被世人所公认。另外,世间所流
传的许多种养生功法,也都是以《道德经》的某些章句作为理论基础经发挥后而成的。
  人,是肉体与生命的共称,也就是“道”与“器”的完美共融。肉体若无生命的存
在,则只能称为尸体而失去了生存的意义,生命不借助于肉体则无可显现。然而,
道并不是生命的代称,只有当道交感于人体这特殊之器时,这特殊的器才促使道在
人体中呈现出生命之特性。这就如汽油并不等于奔驰,只有当汽油在汽车这种器中
发挥作用之后,才呈现出了奔驰之功能。故老子曰:“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有形之器为无形之道发挥作用而提供了便利条件;无形之道借助于不同的有形之器
而发挥着不同的功用。这又如电流必须借助于不同的电器设备而发挥不同之功用。
故老子又有云:“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刑之而器成之。”道就是以其无形而统御着宇
宙众形,而使宇宙之众有生生不息,各有其规律。人体因道之制御,而呈现出生命
和智慧这种德效应。而人的意识之活动形式,又无时不在左右着人体场势的变化,
不同的场势就会伴生出不同的场效应力。故修道者的特殊意识形式,就会促成特殊
场效应就是现代所说的“特异能力”。特异能力既然是通过人体的特殊形式而显现,
那么就必然能从人的特殊修道态中去找到成因。对此《道德经》已作了精到的阐述。
  然而遗憾的是,以修道而探索宇宙和生命奥秘的方法,在许多情况下是被作为巫
术、方术、卫生之术而受歧视。以养生的观点去注《道德经》,亦被视为邪说而登不
得大雅之堂。这无疑是社会之偏见,促成了人类对宇宙和自身认识的表面性,从而
形成了本与末的倒置。这种现象已经延续了许久许久,从客观上讲,是人们以自己
的思智,蒙蔽了自己的真知。所幸的是,今日气功与人体科学又引起了社会的关
注,修养生之道也不再被过份的歧视,对此领域的探讨之阻力也减轻了。人们对修
养生之道所能产生的特殊效应也渐次有所认识,这种古老而又神秘的方法,治愈了
不少现代医学所无能为力的“绝症”,从而迫使人们再来重新认识并研究这一神秘领
域,故重新认识《道德经》的内涵也当是历史发展之必然了。
  老子当年著《道德经》其宗旨究竟何在?这恐怕还要从道家的有关著述中去寻找踪
迹了。举世公认《庄子》是对《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故自汉代以来,人们都将老
庄代称道家。《庄子》的留存虽已不完整了,但现存的著述亦尚有数万言,从总体思
想看,《庄子》确实是对《老子》思想的正确理解与发挥。庄子与老子的生活相距年代
也不太远,故其对老子思想的理解也应是接近本意的。《庄子》云:“道之真,以治
身,其绪馀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由此观之,帝王之功,圣人之馀事也,非
所以完身养生也。”“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知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知养恬。
知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纯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一
之精通,合于今伦。”“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孔
子问于老聃曰:‘今日晏闲,敢问至道?’老聃曰:‘汝斋戒疏瀹而心,澡雪而精
神,掊击而知。’”《庄子》文中此种论述很多,不一一例举。但其一直是谈如何修道
而养生,从修道中“合于天伦”,“同于大通”。《史记》老子传中,虽短短一篇传文,
却有四五处之多谈及老子是修道德的隐君子。《庄子》谈及道家著述是“寓言十九”。
谈道家著述时需注意“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总之,说道家之著述以寓言为主,读者需会其意,
而不能执著于语言的表面意思,若执著于表意,那就是抱住了鱼篓而丢了鱼,将本
末给颠倒了。晋代的葛洪既习过儒学亦习过道学,他在其著作《抱朴子》中云:“仲
尼,儒者之圣也,老子,得道之圣也。儒教近而易见,故宗之者众也。道,意远而
难识,故达之者寡焉。道者,万殊之源也。儒者,大淳之流也。”“儒者,易中之难
也。道者,难中之易也。”“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儒者祭祀所以祈
富;而道者履正以禳邪。儒者所爱者,势利也;道家所宝者,无欲也。儒者汲汲于
名利;而道家抱一而独善。”这里将道与儒、本与末之关系阐述得已很具体了。明
代程以宁在《太上道德宝章翼》中有云:“不读丹书,未闻秘诀,而欲以经史诸子百
家解《道德经》,是以凡见而窥仙,俗骨而测佛。”是的,若不从修道中去领悟《道德
经》,而仅以旁观者去理解其意思的话,那就如让担当尝食物滋味之责的舌头,去
品尝音乐之韵味,那只能得出不是滋味的滋味之结论来。唐代著名道人吴筠在回答
唐玄宗的问话时,曾有这样一段话:“道法之精,无如《五千言》。其诸枝蔓说,徒
费纸札耳。”《悟真篇》的作者张伯端在其著中说:“原其道本无名,圣人强名;道本
无言,圣人强言耳……黄老悲其贪著,乃以修生之术顺其所致,渐次导之……故《道
德》、《阴符》之教得以盛行于世矣,盖人悦其生也。然其言隐而理奥,学者虽讽诵
其文,皆莫晓其意,若不遇至人授之口诀,纵揣量百种,终莫能著其功而成其事,
岂非学者纷如牛毛,而达者乃如麟角也。”历史上修道如尹喜、庚桑楚、吕纯阳、
陈抟、张三丰等等,无不尊道而贵德,勤于实修而达祛病延年之目的,还从实修中
深悟道之哲理,并伴生出常人所不具备的特殊能力,故后人都又尊称他们为“神
仙”。就连日本当代禅学大师铃木大拙博士也极力推崇老子说:“我把他认做是东方
的代表。”可见老子所谈的“道”,是指从修养之道中去体认自然之道并符合自然之
道的规律,从而得知自然之道的实存,得知宇宙众有、也包括人的身体和生命都是
因道的统一而存在、而发展的。
  由于《道德经》是以寓言的形式作著,以寓难言之理,故读文就不能仅从字面表意
去理解,而重在理解其寓意,否则感到文意支离破碎,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前后
不相关联,而感莫明其妙。《皇人经》有一段论述倒有助于我们对《道德经》含意的理
解,其云:“夫人是有生最灵者也,但人不能自知,而不守神以却众恶耳。知之者
则不求祐于天神,止于其身则足矣。故云:一人之身,一国之象。胸腹之位犹宫室
也,四肢之列犹郊境也,骨节之分犹百官也,神犹君也,血犹臣也,气犹民也。故
知治身者则知治国矣。夫爱其民所以安其国,吝其气者所以全其身。民散则国亡,
气竭则身死。”《道枢•虚白问篇》亦有云:“《老子内丹经》曰:一身之设,一国之象
也。圣人以身为国,以心为君,以精气为民。民安则国斯泰矣,民散则国斯虚也。
夫能借精爱气,则所以长生者也。”这些话对我们阅读《道德经》确有启发作用,这
也就是所谓读经的“秘诀”。但本人读《道德经》时,觉得这些“秘诀”并不完备,故作
了以下理解:自然界是一个大宇宙、大天地。而人体就是一个小天地、小宇宙。自
然之大宇宙中有天,有地,有国,有君有民,有万物的生化,有百姓的组合……在人
体之小宇宙中也存在着这一切:心为天,体为地,心神领域为国邦,元神为君,欲
念为民,脏腑百骸为百姓的组合,元气的生化为万物之生化……以此去读《道德经》就
无所阻碍了。本人就是以这种认识理解《道德经》全文的,也是以这种理解而修养生
之道的。并也能根据切身体验领会一些文意之所指,诚感其间确实奥妙无穷,经历
一些常态下所从未经历过的奥妙感受,同时也取得了相应的养生效益。然而,在研
读《道德经》的过程中,自己曾遇到重重难题。世传道德经抄本刻本众多,注释本就
更不胜数了,仅《道藏》中所载者就有五六十种之多,各种文本都存在着文字和断句
上的差异。而古文往往用文十分考究,若有一字之差或断句有误,就会相差甚远。
正因为如此,就使得各时期解老文者各会其意,众说纷芸,难有统一之见解。所幸
者一九七三年十二月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了甲、乙两种抄本的帛书《道德
经》。据学者考证,两种文本不是同时抄写。甲本抄写较早,约抄写于公元前206-
195年之间。乙本抄写较晚,约抄于公元前194-180年间。虽两本均有残损,但尚可
相互对照补充。帛书《道德经》乃现存最古老的抄本,甲乙本抄文亦略有不同。我认
为:甲本之抄文基本上保持了《道德经》的原始面貌,其用词用字各有特定之含意,
前后相呼应,井然有条理,故读起来若能明了各用词之寓意,各段之含意也就比较
清晰。如文中的天地,天下,侯王,君,王,民,人,百姓,兵,大邦,小邦,万
物等等用词用字,都各具特定之寓意,不能错置,若有错置则其含意即混乱。而甲
本这些用词就各占其位,寓意分明。但其它种文本这些用词就相互错置,若仅就文
字表意理解时,其意思判别似乎不大,但若从其寓意理解时可就大不相同了。稍一
错置,则其寓意不通。帛书甲本则不存在错置之弊。另就断句而言,帛书甲本一章
中有“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的明确断句,这是谈两种不
同认识事物的意识形式,即有欲认知和无欲感知,其意甚为明了。但通行本中缺少
了两个也字,这就使得许多人将该句断分为“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
其噭”了。这样的断句法就使其意含混,无所归依。这些断句上的不同,本人以为
还不仅此一处。再就用字而言,帛书甲本中的不少字与今本不同,如:浴与谷,女
与安,余与徐,梡与患,吾与我,栝与活,宵与肖,知与智,(?兑)与税,勿与
物,介与契,免与晚,母与毋,淈与屈,黄与退,潇与渊,道与遗,检与俭,适与
敌,斤与近,畏与威,四与驷,曰与日,(字库无此字)(无/心/文)与嗄,央与殃,
扌挈与挈,竽与夸,堇与勤,他与施,未与味,皮与彼,闸与狎,筮与逝,梼与
筹,俾与譬,夕与亦,良与梁,贺与加,猷与犹,明与盲,月爲与货,蓝与览,视
与示……由于用字之不同,就使得其整句整章含义大不一样,现以(?兑)和税之差为
例,看一下在组成章句后其含义和寓意上的差异。帛书甲本《道德经》七十七章中是
这样写的:“人之饥也,以其取食(?兑)之多也,是以饥。”这可以理解为:“人们之
所以更加饥饿啊,那是由于他们急于寻取吃食,跑了太多的路而过于劳累的缘故,
他们本来是为了找到吃食以填饱肚子,可是得到的却是肚子更加饥饿的后果。”老
子这段话的寓意是,修道者不能有追求之心,追求愈迫切则离道愈远。而通行各本
此句均为“人之饥也,以其取食税之多,是以饥。”其解释则是“人们之所以会更加
饥饿,那是由于上面要税太多,所以人们才更加饥饿。”以此可以看出二者含意上
的差别。再以四与驷之差为例,看一下组成章句后含义上的差别。帛书《道德经》六
十二章中有“故立天子,置三卿,虽有共之璧以先四马,不若坐而进此。”一段话,
由于古时马与码是可通用的,故可将马作为码理解,这样此段话就可以理解为:
“所以那些让心神担当天子,而又让意欲分担三卿的分散方法,就如将一块完整的
璞璧而事先搞得四分五裂了,那还不如静坐而进修这浑然一体的养生之道。”但现
有多数通行本都将此段改写为:“故立天子,置三卿,虽有拱之璧以先驷马,不若
坐进此道。”这样就会理解为:“所以立了天子又设置三卿,虽然贡献了璧玉还得要
先贡献四套的马车,那还不如坐而修道来得自在。”(作者对驷的理解有些与众不
同,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驷马是同拉一辆车的四匹马)如此理解就似乎有些与
原意不符了。总之,通行本中有许多用词、用字与帛书甲本不同,使其仅能以字表
意理解,而不能以寓意理解。这可能有转抄时的误抄,但更大的可能性是转抄者不
是道家人物,不能按原字意,故就使得《道德经》与原始面貌和寓意相去甚远了。总
而言之,《道德经》是以言寓意,故读该著时重在理解其寓意。就若中药之方剂的搭
配讲君、臣、佐、使,以形容各法治药物之间的主从关系。如果我们不顾其内在含
意而仅从字表意去领会的话,那岂不得将皇上和文武百官都拉来一锅煮了熬汤喝吗?
  古代修道者对宇宙和生命奥秘的认识方法与常人的认识方法是截然不同的,修道
者是尽量的收敛自己的思智,以神与体的浑融为仪器,以消除自我与外界的相对关
系,使自身之场势与自然之道相混融,从而产生元神的直觉感应效应,故其所能感
应到的就是宇宙那内在全息“灵魂”之场势,这叫无相对的直接参同意识法。而常人
的认识方法则是尽量的发挥自己的后天思智,施展充分的想象力,使自己相对于自
然,也相对于自我的元神和身体,借助于一定形式的仪器,去对物质世界进行综合
或剖分。故其所能认识到的也只能是物质世界的各种相对的表面和片断,这种方法
可称之为相对观察法。方法的不同所得出的结论或结果就不同,所以修道者所能认
识的宇宙和其所能产生的能力,就使得常人感到迷惑不解了。然而,随着现代科学
逐渐向较高深层次发展,科学工作者竟也惊奇的发现,他们所发现的高能物理现
象,竟然越来越接近于中国古代修道者的哲理。难怪当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
会发出如下之感慨了:“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
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德几何学中),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有可能找出因果
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们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用不着
惊奇的,令人惊奇的倒是这些发现[在中国]全部都做出来了。”爱氏的惊奇是不足
为怪的,因为他并不知道中国古代圣哲们对宇宙的认识方法是无相对的直接参同
法,因与果的关系早已被他们所认识。不仅是现在,而且在未来的科学实验中,恐
怕人们仍然会惊叹:这在中国早已做出来了!可令人遗憾的是,祖国先哲们的实验
结果却不被他的后代们所承认,甚至斥之为愚昧迷信,非要说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
月亮圆,这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啊!倒是《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作者,西方学者李约瑟
博士似乎窥探到了一些什么,他说:“这种灵也许完全不是欧洲人的,而且也许这
种最现代的‘欧洲’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受庄周、周敦颐、朱熹这类人物的恩惠,比
世界上现在已经认识到的要多得多。”“中国文明在科学技术史中曾起过从来没有被
认识到的巨大作用。”“中国古代和中国古代的医生和技士们的本领,比大多数汉学
家愿意承认的强得多……”可李氏可曾知道,朱熹、周敦颐和庄周所继承的思想体系
正是道家的思想体系。虽然朱熹和周敦颐是道儒兼承,而庄周则完全是老子思想的
承传者。
  美国从事高能物理研究的卡泼勒博士似乎也惊奇的发现了道家哲理与高能物理现
象的吻合,他在其著的《物理学之道》中写到:“中国的哲学思想,提供了能够适应
现代物理学新理论的一个哲学框架,中国哲学思想的‘道’暗示着‘场’的概念,‘气’
的概念与量子‘场’的概念也有惊人的类似。”
古老而又神秘的东方龙,长期以来在西方人的心目中似乎总是一个难解之谜。
  广漠宇宙,是一个具有双重概念的复合体,即“道”与“器”之复合,形成了既广漠
无垠,又深堪无限的“玄之又玄”。故宇宙才是生生不息的活宇宙,而并非凝固的死
寂宇宙。就若人是肉体与生命的组合,才成了活生生的人,否则就不成其为人。要
想探索宇宙的更深层奥秘就必须二者兼顾,否则只执一端就永远难以因果具知。要
表里具察就得要人类先天的直觉能力和后天的认知思智,有机结合并用。而道就赋
予了人类这两种能力。后天的认知思智人类正在尽量的予以发挥运用,而先天的元
神感应能力,有待于人类从反思维中去加以开发。这开发的理与法就充分的包容在
《道德经》里。当终有一日现代科学能与人类的先天元神相结合时,我们将会发现宇
宙的另一面是怎么回事,人类的意识形态将产生巨大的变革,科学也将进入全新
的、现在尚无可思议的时代。
  正如老子所说:“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单独的“道”是无概念可表达的,只有当
“道”交感于具体的“器”时,才有可能阐述该“器”被“道”所感应出的效应,以反衬出
“道”之实存。然而,即使是这被感应出的效应,也很难以恰当的语言去予以表述。
故本人理解《道德经》也只能从养生的观点入手,谈自己在调驯自己之心神去顺应道
的规律时之体验感受,以及这些感受与《道德经》中所论述理论的结合领会,并对某
些高层次的功态结合其它道家之著述予以推述。由于功态之感受很难找到恰当的予
以表达,故本人在阐述时借用了现代科学的一些词汇,由于所知有限,就难免出现
借用上的不当或失误。即使是借用了现代科技之词汇,也仍不能完满的表达一些特
殊现象,故本人就又生造出一些看来有些不伦不类的“词汇”来。如:“无极化之场
势能”、“场切面”、“阻闭现象”、“扼滞现象”等,以形容其无法表达的现象。其词
意若有不当,希各位能够谅解。另外,笔者对《道德经》的每章均谈了自己的理解领
会,有些方面的领会按常理看是荒诞不经的。无疑会被遗为笑料。但余以为,人的
修道态就是违背了常理的,其所能产生的效应亦是违背了常理的,没有违背常理的
因,何来违背常理之果?但愿以我这些荒诞之笑料能引出大方之家的真知灼见,为
人类的进步作出贡献。请都来关心一下这虽古老神秘而又超时代超空间的民族瑰宝吧!
  正如前面已提及的,笔者是在山穷水尽的情况下而接触养生功的,但在接触它以
后又如跳进了茫茫无际神秘海洋,既不会游泳,也不知该游向何方;既感神秘莫
测,又感恐怖与彷徨。没有师指,只能从书中去寻求指导。但各种养生功法其理各
异,有些理甚至相抵触,这更使自己无所适从。只有边摸索边实践,也曾几遭灭顶
之灾。但在许多种功法书中都谈及了是以《道德经》作为理论基础的,这才促使自己
去接触《道德经》。初接触该著时犹如读天书一样难懂,但终因自己多方参照融通才
似乎摸索到了读该著的一点门径。然而在边理解边实践的过程中使自己认识到:当
修功所进入的层次不同时,其对该著的理解也会有深度上的差异。于是就只好边理
解边实修,在实修中再修改和加深理解,就这样反反复复不知修改了多少遍才成现
在这种样子,并付梓成册以供同好者参考。自己仍将进一步对《道德经》加深理解,
以后若有机会将会对本稿再加修订。更诚望诸前辈诸同好们给予指教。因为自己毕
竟还不是一个真正的深层得道者,而是一名诚信的切身探索者。道甚微奥,只有诚
信而切身探索者才能与道有缘份。


                                        培真
                                      1989.3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
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玄之有玄,众妙之门。
    [意释]
    “道”是没有概念可表达的,凡是能够表达的概念,那所表达出来的意思就都不
是永恒之“道”的真实概念。凡是有概念可称名的,那都是有状可名的,凡是有状可
名的,就都不是永恒不变的。无概念可名的“道”是“元气”产生的原始动力;而人体
就是有状可名的,这人体就是产生“元气”的基础。因此,当人能经常保持没有对概
念认知的欲念时,才能够观察到无概念之“道”的本质奥妙;如果人经常有对概念的
认知欲望,那就只能观察到“道”交感于人体时所激发出的音响似的生命表象概念。
无状可名的“道”和有状可名的人体同时出现,二者名虽不同,但相互交感就成了完
整的“人”。玄妙的人体中有了玄妙之“道”的感应,这就是所有玄妙生命现象的总发
源地。
    [领会]
    人,是身体及生命完美组合的全称,没有生命的人体只能称为尸体,但是如果
没有健全完美的人体,生命又无可显现。那么人体究竟是凭借于什么力量才显示出
生命的现象呢?日月星辰是凭借于什么力量和规律才得以周行不息而又那样的有序
化呢?万物是凭借于什么才能够生长化育繁衍延续呢?这些都正是老子所要阐述
的:是无形之“道”交感于人体这种特殊有形之“器皿”,使得日月星辰有规律的周行
不息;是“道”交感于万物,万物才能够生长化育、繁衍接续,这就是“道”与“器”之
相互联系所显示出的变化现象。“器”是有迹象而可名状的,即可被感知或测知。然
而“道”却是无迹象的,所以就不能被人感知或测知,因此就没有什么概念去称呼
它。如果要勉强称呼它,那只能借用一个物理学的词汇,即以“场”的概念去形容
它。然而凡是物理“场”都是以不同的极化形式而显现的,但“道”却不能以任何极化
形式去规范,“道”是所有极化形式的总根源。有极化的本底是无极化,“道”就是众
极化之本底的无极化,因此它就是宇宙统一场的总概念。所有有极化之事物,都是
从无极化之本底上所泛起的极化现象。这无极化并不是死寂的真空,而是制御众极
化的统一场,众极化都从无极化的本底上挣脱统一逐步泛起,待极化到最大限度后
又归于无极化的统一。所以凡是极化的事物都是发展着的过程,所有事物的存在概
念都是相对于时空概念而言的。因此,存在是相对的,而变化发展才是事物的本
质,所以老子说:“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有极化事物需要以极化的方法去同步认
识,这极化方法就是人的意识场极化思维感知形式之“欲”。而对无极化的认识,就
必须以人的意识场无极化去相同一,这无极化的意识场就表现为“无欲”。所以“欲”
只能认识有极化之事物,“无欲”才能认识“无极化”之“道”。故中国古代的圣哲们又
将“道”和体“道”的修功态称为“无极”。极是相对于无极化而言,所以极化就有始有
终,从而产生了相对的时空概念,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千变万化发展过程,故极化的
所有概念都是相对概念;然而,无极化没有相对之概念,无始无终,所以“道”就是
永恒而无所不在的,不存在时空之任何概念。所有有极化之事物都在趋于“道”之无
极化的统一而运化发展。这无极化的统一场力又是所有极化事物发展的总能源和总
规律。
    由于“道”是无极的,它所能反映出的有极形式也就没有极限。但是人的感觉器
官的感知范围是有限的,宇宙间那众多的极化形式能被人们所感知到的就有很大的
局限性。就如我们现在已经认识了的电磁场,它也只能是众场中的一个“切面”。如
果人类能从这个已知的“场切面”拓深进去,那我们的所知层次将会大大的深入并开
阔。就不会象现在这样,仅仅停留在人类感觉器官所能察觉的“场切面”范围内,将
会有更多宇宙间实存的“东西”被我们所认识、所利用。而我们现在对宇宙和人的自
身的认识,就像盲人观灯会那样,是只能闻其声而不能见其质,即使人类竭尽一切
智慧,科学再高度发达,如果不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那也只能在人的思维能力所
能至的极化范围内探索其表面现象。要想探索宇宙的更深层次,那恐怕只会是间
接、盲目而困难的。如果要以极化的办法去探知宇宙的本质,那可能就会是遥遥无
期而不可企及。要想知道宇宙的本质基础是什么,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人的传统思
维方式,改变人对宇宙物质的传统观念,变逻辑思维辩解为无思无辨,借助于物质
世界中最完美、超时代的仪器——人体,去直觉宇宙和生命的本质。这在常人听来似
乎是一种颠狂的癔语,不可思议。但早在上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却进行了这种探索
实践。他们所实践出的效果,乃是现代科学所无法解释的特异能力、祛病延年。并
总结出了现代科学尚未涉及的理论和方法,这一切就充分包容在先圣老子所著的
《道德经》里。
    “道”的无极化场作用于复杂有极化的人体,从而感应出了人的生命形式极化场
效应,即“道光”普照于复杂的人体,被人体变形“折射”而成“生命之光”。所以“道”
并不是生命的代称,而是生命得以显现的力量源泉。就如汽油通过汽车的结构发生
作用,可以使汽车奔驰,但是汽油并不等于奔驰。“道”作用于不同极化形式的物,
可以产生不同的场效应,也可以说无极化之“道”的本底上泛起不同极化场形成了不
同性质的物质。就如磁的运动能生电,电的运动能生磁之关系。但是,如果没有
“道”的无极化场的统一均衡力的制御,就不可能有千变万化之有极化现象的存在。
所以老子说:“无名,万物之始也。”这无极化之“道”的统一均衡引力,才是所有事
物作趋平运动的总规律和总能源。没有“道”就没有宇宙间的物质、运动、生命及所
有一切。
    人在常态下是无法直接察觉“道”的实存,更不能知“道”是如何作用于人体而感
生人之生命现象。所能知的只能是极化感官所能及的极化了的生命表象。至于对自
然界的认识也同样是只知表象的末,并不知内在之本,对宇宙事物的认识就会本末
倒置。人们总以为是事物组成了宇宙,并不知是由于有了宇宙之无极场,才从这无
极之本底上泛起了宇宙万事万物的有极化现象,但这所有极化形式又都受制于无极
化之“道”的统一力。就象人们将大海认作是海浪的组合,而不知是由于有了平静的
海水,海浪才能从水平面上泛起,所有海浪总不能脱离水平性的统一制御。只有修
养生之道者,才能从虚静无欲的“无极”态中直觉到“道”的实存,并能直觉到宇宙及
生命的因果关系。所谓“直觉”能力,并不是人的感觉思维辩解能力,而是指意识场
的先天本底功能,即能思辨而不使思辨,使之处于虚灵之态的本能态。就象水虽然
能波动而不波动,使之处于平静态。这种知而不辨的意识状态亦即“无极”。由于意
识场的无极和“道”的无极是同一性质,于是此时人的意识即与“道”相同一,其感受
就是人即“道”,“道”即人,天人合一,浑然一体,不分彼此。这种状态被修养生功
者称之为“炼虚合道”的层次。《西升经》曾形容说:“人在道中,道在人中;鱼在水
中,水在鱼中。”又云:“人能虚空无为,非欲于道,道自归之。由此观之,物性岂
非自然哉?”但是,此种直觉感受是在修功进入高层次后才能体验到,并非一开始
修功就能达到的。在由初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人体要经过种种的奇妙变化
过程,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异反应,如果这种反应能正常发展,人体之场态就会
自然的向更上层次递进;如果违背了自然规律,就有可能产生偏差。而老子《道德
经》的许多篇章都是阐述此过程中的理论、规律和应掌握的方法要领。虽然是讲人
体小宇宙的变化规律,同样适用于自然大宇宙的内在规律。这种体“道”的过程和方
法就叫作“修养生之道”,此方法不仅能使人直觉到宇宙和人体生命的内在本质,还
可以使人去顺应自然之“道”而达到祛病延年之目的。
    在“修道”过程中,人要逐步调驯自己的意识场,使之达到“无欲”而清醒的境
界。在调驯的过程中,人就渐渐放弃了后天神经系统的思维、辩解、指挥等作用而
不用,使其不再干扰整个人体场态,让人体场尽量回归到自然的本能场态,使人体
场尽量和宇宙统一场态相同一。这时,修功者就会“直觉”到似乎来自冥冥之中的神
秘力量在牵引人体,这就是宇宙统一场和人体自然场态相互作用的力量。在这种场
的渐次感应下,人体内就坐产生一些奇妙的感受,这称为“动触”。进而体内就会产
生类似气流样的“东西”在运动,这就是修功者所称的“元气”、“真气”,古文则写作
“炁”,以别于呼吸之空气,老子则将之比喻为人体“小天地”之间运作生化的“万
物”,套用一个现代科学词汇,则可称为“能量流”在体内的运动。“元气”在体内的
运行,更加强了人体场的奇异变化。随着“元气”在人体细胞间运动和分布形式的不
同,所伴生出的人体场的感应效应也各异。由于人体内能量的运行和分布方式和自
然界中人们所知的电流的运行和分布方式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所形成的场效应就
和电磁场有很大的差异。随着修功者对自体能量运动和分布控制自由度的加强,就
会形成被称为“特异能力”的超常场效应。更由于高度入静后人的意识场处于了“无
极”态而和“道”之“无极”相同一为一体,所以,凡是极化场的形式如果干涉了“无
极”场,就有可能被修功者以“直觉”的形式所感知,这种感觉先入为主以一种不自
觉的“念头”而呈现。即使是常态下的人,他的生命活动现象,也是由于有了无形之
“道”对有形人体的感应才显现出来的。所以老子说“玄之有玄,众妙之门”。但是
“直觉”能力产生于意识场的无极本能态,如果人要有意识的去追求“直觉”能力的产
生,那就破坏了意识场无极的本能态,直觉就无法产生。如果人进入了沉睡态,此
时的意识场处于了松垮的休眠态,也不会产生“直觉”的感知,但“直觉”能力则有可
能产生于介于寐寐之间的浅梦中。所以,如果能以恰当的修功方法去开发人的“直
觉”能力,那就弥补了人的后天思维智慧之不足。一者认识本,一者认识表,两相
互补,从而更加深入和全面的开发了人的智慧。对“道”本的认识,需要人的身心都
直接的参于“道”的内部,和“道”相同一,从同一中去“直觉”“道”和自己。而人的后
天认识能力和逻辑思辨智慧,则是“道”作用于人体之后所激发出的表面场现象,以
此智慧去认识“道”,则是成了旁观者的身份,所能观察到的只能是相对的表面现
象。所站的认识角度不同,就会对同一事物得出不同的认识结论。后天的认识能力
人类正在竭力的运用,并制造出了许多种科学仪器去弥补它的不足,但这却无助于
开发人的先天“直觉”本能。后天智慧开发的越充分,背离先天本能就越远。而开发
先天本能的方法就是修“养生之道”,其全部理论和方法就总结在《道德经》里边。且
莫再将修“养生之道”者称为愚昧迷信,当有现代科学知识者能步入养生功的高层次
时,将会发现他所体验和直觉到的远要比现代科学还要高深得多。所以修养生之道
并非伪科学,而只能称作是“超前科学”。当人们都能认识到这一点并努力去研究它
的时候,相信我们所能在自然界得到的益处远比现在要多且科学,这所能得到的益
处也包括人的健康和寿命在内。
    文中的“噭”字意为叫声、响声。形容外在的非本质的现象。

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
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
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
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
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所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
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
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
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訾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
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隋。恒也。是以圣人居无
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
是以弗去。
    [意释]
    当修养生功者进入功态的一定层次后,人就会有奇妙的美感遍布,如果此时有
意识的去体味追求这种美感,那就会有恶的结果产生;如果有了舒服的良善感受而
有意识的去体味追求这良善之舒服,那就会有不舒服的结果形成。
    有与无是相对产生的;难与易是相对促成的;长与短是相对而制约的;高与下
是相对而增益的;回音是相对于发声产生和鸣的;先和后是由于相对的拉开了距离
而显现的。这些都是同一事物存在着两极分化的永恒规律啊。因此,那些圣哲就把
握了这种规律,修养生功时就不追求极化而静处。所行的教义是不以言辞的说教,
而以静默的内在自我感应为教义。当元气开始运作的时候并不以意引导;当元气产
生作为时并不以意志去把持;当修功显出成效时并不居功去促使其发展。正是由于
他能不促使功效的发展,所以这功效才能够存在而不会消失。
    [领会]
    在相对中取得统一,这是世间所有事物的内在规律,在对立中而显示变化发
展,在发展运动中而呈现出相对之事物过程,就如波浪是由波峰和波谷的相对变化
而呈现。但是,每一具体事物,其内部相对差越小就越和谐,越长久;相对差越大
就越混乱越短暂。比如同是等值能量所激起的波浪,其波峰越高其波谷就越深,其
运动就越激烈,其波长就越短;反之,其波峰越低,其波谷就越浅,其运动就较和
缓,其波长就越长。因此,要使事或物的存在长久,就需要缓和事物中的相对差
距。否则,若促进某一方的极化,必定反促成另一方的相对反极化,从而增加了混
乱,促成了事物发展过程的提前结束。古代圣哲们就是把握了事物发展的这种本质
规律而从事修养生之道的。人体也是具体事物现象,要使人的生命过程延长,就得
要缓和自身的相对极化,使体之“阴”、“阳”趋于平衡中和态。但人体中和与否的本
质因素取决于人的意识场,人体之场态变化是随意识的变化而变化,要使人体中和
就得从根本上做起,也就是从调整意识上做起。人的所有思维辩解活动,都是由意
识场的不同极化形式所形成的,所以要使意识场中和,就得要减少或停止思维辨解
意识,这就是修功者常说的“无欲”。但日常生活中的人,由于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
境影响,凡是在醒觉的时候,其思维活动分分秒秒都在连续进行,几乎谁也没有试
图让思维活动停止下来体味一下是什么味道,除非在休眠的情况下其思维活动才得
以“入睡”,但这是非清醒态中的无思辨。故《阴符经》有云:“人知其神之神,不知
其不神之所以神也”。
    修养功者就是在实践这“不神”而达到“所以神”之境界,这个过程称之为“修性”
的入静功夫。由于人们长期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思想已经习惯于去应付各种
烦杂的社会事物而作出相应的复杂思维活动,要想使这种习惯革除,并非易事,加
之意识是一种奇妙的场现象,若是追求无欲,反而促成欲静不能的紧张意识状态。
所以修“性功”是一个缓慢的调驯过程,就如学游泳那样须经久久的锻炼,形成了意
识和身体的整体和谐反应才会取得成功。当修功者能较好的入静时,其后天的思维
极化就渐渐的淡化而向先天的中和态回归。因人体场态是受意识场制御的,那么人
体场也就在中和意识场的制御下而趋于中和,而人体场中和态又需要人体细胞蓄能
量的平衡才能形成,所以就形成了人体内游离能量的趋平运行,这种能量流的运动
就是修功者所称的“元气”运化。当人体能形成中和态的时候,修功者所体验到的感
受则是整体和谐、难以言喻的舒服感。这种美感的基础是整体的中和。如果此时修
功者去有意识的体味或促长其美感,那就形成了意识场的极化,从而破坏了整体之
中和而产生新的人体场之极化,相伴而形成的则是不舒服。所以修功者在入静的过
程中所形成的任何感受或幻觉,都不能以意去分辨或贪恋促长,否则那就是加剧极
化而不是缓和极化,就有可能形成新的不适。比如你让前边的人走的更远,那么后
边的人就会显得更落后。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所有不协调都是相对而显现的,
当你让某一局部阳盛的时候,必然会产生另一部位的阴盛,从而破坏了整体之阴阳
平秘。缓和极化,使之中和,这是修养生之道的宗旨;以整体之观念去取代相对之
意识,这是修养生之道者的思想方法。若只顾局部而不顾整体,必然会顾此而失
彼,造成新的极化不适。《亢仓子》有云:“心平正,不为外物所诱曰清。清而能久
则明,明而能久则虚,虚,则道全而居之。”《关尹子》亦云:“能克己乃能成己,能
胜物乃能利物,能忘道乃能有道”。所以人修养生功就在于使意识虚静而中和,不
求道而自得道。若参与意识的分辨见解,那就违背了宗旨而不能取得良好的养生效
果。若修炼中产生幻觉而有意去意守幻觉,那就会导致意识场的变态极化而驱入魔
境,故更不能贪恋意守幻觉。只有见怪不怪,其怪才能自散。



第三章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
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
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意释]
  不崇尚贤能者的能力,使意识不产生争当贤能的欲望;不看重稀有难得之物利,
使意识不产生索取物利的欲望;对能使人产生欲望的事物视若不见,使意识不被其
扰乱。因此,圣哲者治理身体所采取的办法是:让心神保持虚静无欲,腹内的元气
就会充实;削弱为名利相争之志气,身子骨就会强壮起来。经常使意识虽有辨知力
而不敢妄动,这样就不会产生妄为的贪欲了,如果能够这样去实践,那就没有什么
不能治理好的了。
  [领会]
  欲念的产生,是由意识的认知辨解而诱发的。如果不以意识去分辨任何事物,那
么欲念也就失去了产生的诱因。所以修养生功入静的开始阶段,要从收敛意识的认
知分辨力入手。心神对意识的关系,就象君主对民众的关系一样,当心神不让意识
认知的时候,其认知力就会收敛,虽知而若不觉。当意识不去认知辩解时,就不会
再诱发贪求之欲。意识对元气的关系,又象民众对待万物之关系,由于元气之运化
是受意识场制约的,当意识场虚静而中和的时候,“元气”这“万物”就会自然化育、
中和而充盈。当“元气”中和而充盈的时候,生命的基础能量就充足,从而充满了生
命的活力。
  但是,如果“元气”虽充足而不中和,其病患则表现为功能性障碍之不适;若这种
不中和的“元气”已经渗入了细胞内部而参与改变细胞之成份,那么其病患就表现为
实质性病变。这两种病患从现象上看是有差别的,其实质上都是因为阴阳的失调所
造成,无非前者的功能性障碍尚没有发展到改变细胞的性质而已。从养生功的角度
来调整,其方法又都是一样的,即都是以中和的意识场态去产生感应。久而久之,
即使是变性细胞也会将多余的能量释放出来,或者吸收能量以补充其不足,这样不
管是阳盛或阴盛的细胞,都会再转化为中和的阴阳平秘,其病患也就不复存在了。
当然,所谓实质性病变的感化调整过程,就要长于非实质性病变的感化调整过程。
所以即使是癌细胞的病变,也能在这种中和调整的感化中被治愈。这就是养生理论
的独到之处,以整体的阴阳平秘去治病,并不象其它医学理论那样去对症下药。就
医学界来看,目前尚有很多疾病无药可对其症,而被判为“绝症”。以养生的观点来
看就没有绝症。所有的病患都是阴阳失调所致,只需予以调整使其再归于平衡即可。
  但从另一角度看,人的慢性疾病之阴阳失调,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的精神因素
造成的。这些病患者在得病前大都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精神异常态,由于种种社会原
因使得他的长期处于或郁闷、或恐怖、或压抑、或悲伤、或气愤等等状态,这就是
常说的“七情失调”。就因这思维场的长期异常极化,而导致人体阴阳的长期偏颇极
化,极化太久,必然会使偏极的“元气”去参与改变细胞成份以适应这种异常的极化
态,于是乎就形成了实质性的病变。知道了这种病变的原因,我们就也知道如何去
预防其病变和治疗其病变了。就是从根本上去调整自己的意识场,使之归于中和无
欲而已。这才是治本的最佳途径。
  所以人患了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产生悲观、绝望、恐惧等情绪,若产生这
些情绪则等于是自杀。在有些病尚无药可医的情况下,就不要再寄希望找到一种什
么“秘方”而求助于外因,这时候就要调动自己的本能来救自己,只有自己才是能救
自己的“上帝”,生命就把握在你自己的心里。是真是假,只有自己切身去实践才能
得出结论。
  若就“七情”失调的原因来分析,无非都是因为辨知而产生“六欲”之欲求所致。人
所欲求的,大都与名和利有关。当这些欲求不能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七情的变化
异常。就根本而言,调整七情的办法就是寡欲而清心。故《皇人经》有云:“夫人是
有生最灵者也,但人不能自知,而不守神以却众恶耳。知之者则不求佑于天神,止
于其身则足矣。”所有病患大都是因自招而产生,并非外因占主导。若自身免疫力
强者,外邪即使入侵也会被人体所同化。故自己既然能招来病患,也就有办法送走
病魔,而不必求助于“天神”。《道德经》就是教人送瘟神的妙经,关键是看学者能否
认真领会并持之以恒的去实践。



第四章

    [原文]
    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潇呵,始万物之宗。锉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
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也,象帝之先。
    [意释]
道育激荡而无形,而用道养生的时候,就不能使意识充盈旺盛。使心神象深而清的
水那样,处于深度入静而又清醒的状态,这时候“道”就成了启动“元气”运作的原始
动力。
    要钝锉意识的锐势,和解杂欲之纷争,调和智慧的光焰,使其同于尘埃那样的
混朦。于是“道”就从那湛深的幽冥中似无若有的产生感应。我无法知道“道”是谁家
的孩子,出生于何时何地。它倒好象是天帝的祖先,出生于恒古,存在于无极。
    [领会]
    “道”是虚空的,无形无象又无极,它超越了人类感觉器官的察知范围,也超出
了所有仪器的测知领域。但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没有一件能摆脱它的制御。人类所有
的测知手段之所以不能测知到它的实存,那是由于人类的所有测知手段都只能测知
某些极化事物。但是“道”却是众极化之本,是唯一的无极化场,所以就不能被测
知。但是人们并没想到自己所采用的所有测知或感觉能力,都是因“道”的无极化之
统一能力而显现的。就象寓言故事所讲的,这是“骑驴觅驴”。人们只能认识到“道”
作用于“器”之后的物理现象,总以为这物理现象就是物质的自性,但却不知道这各
类物质的自性,是由于“道”之无极化的统一制御,使各类物质所反应出的对“道”的
趋平性。人们只知道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场势,但并不知道是由于不同的极化场而
产生了不同性质的物质。
    现代物理学认识了“场”的极化形式之现象,这无疑是一大进步,但对极化的本
质尚无认识,而对无极化场就更无法测知了。这是由于人类大都以相对立场去认识
事物,没有发现如何去参与而同一于事物的方法。而修养生之道者所采用的方法,
就是参与的同一法。参与全部就能知本,相对观察,则只能知某一侧面的表。当修
养生之道者和“道”相同一后,“道”也就成了他自己,只有在此种状态下,修功者才
能体验到“道”是永恒而普遍的,宇宙万事万物包括人体和生命都被“道”所统一制
御。这种感受虽然是真切无欺的,但又是无可表达的。而所能表达的只有“道”作用
于身体时,体内之“元气”是如何激荡运行的大概,以及“元气”的不同运化所伴生出
的场效应的仿佛感受。由于常态下的人谁也没有过此种感受,所以就无法以言传的
形式使常人真正的理解此感受的实在。若要真正理解,就须切身修功去直接体验。
由此而知,世间实存的,并非都能被人类所察觉。人类所知是有限的,而实存才是
无限的。故《庄子》有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又
云:“不知,深矣;知之,浅也;弗知,内也;知之,外矣。”人的后天认知能力是
有限的、粗浅的、表面的。而先天本能所能直觉到的才是内在的本质。只有先、后
天能力相结合,才能表里具知,本末皆现。
    这参与“道”的方法,即“体道”或称“修道”。修道并不是要得到“道”,而是使自
己的身心都去符合“道”,从而与“道”相同一。这是由于“道”并不是有极化的能够捉
摸的物体,而是包括人在内的所有事物的本源。所以,一切认识事物的方法都不能
认识“道”。要认识“道”,就必须放弃所有认识事物的方法,使自己的身心都逐步的
去符合“道”之本。因此修道者就要调驯自己的意识,使其既不兴奋又不昏沉,收敛
起后天的认知、分辨、思维、推理等等意识形式,而让其平静下来呈现出先天的本
底功能态,这就是意识场的无极化状态。只有此时,修功者的无极化思维场才和
“道”之无极化场相同一为一体。这种状态用“参与”去形容也不确切,因为此时人的
无极化场就是“道”的无极化场,没有彼此之分了,而“参与”似乎还有整体与局部的
对应概念。“同一”就没有任何相对之概念,若有相对概念,那就没有达到“同一”的
境界。一旦修功者与“道”同一,就会形成“大开悟”的直觉。直觉到了本源,才知道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从“道”之本源上所幻化出的有极化之末。无极化是绝对永恒普
遍的,有极化则是相对局部而短暂的。所以老子说:“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
无。”宇宙就是如此之奇妙。人也是“有”之末,故常人只能知相对之“有”的万事万
物之末,而不能知本的“无”。只有修道而体道者,才能同于本而直觉到无极化之本
的“无”。“本”是唯一的无极化,而“末”就有千变万化没有极限。但不管“末”如何千
姿百态,都逃不脱无极化之“本”的统一制御,这就是宇宙。此种见解是否在理,那
由读者自己去分辨,信不信都由你自己,谁也无法将“道”拿出来给大家看看它的样子。
    文中的“潇”字是水深而清之意,在此是形容心神的深度入静而又清醒之态。



第五章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省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
乎?虚而不淈,踵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意释]
    苍天和大地不存在仁与非仁的意识,对待万物的生化,就象狗儿见到了喂牛羊
的青草那样,并不产生意欲的反应;修养生之道的圣哲效法天地,收敛了自己仁与
非仁的意识,对待所省察的百般事物,也象狗儿见到了喂牛羊的青草那样不形成意
欲的萌动。
    人的心神之“天”对身体之“地”的关系,不是很象风箱对吹风管的那种关系吗?
当心神这“风箱”虚静不动的时候,身体的“风管”就没有什么被搅混乱;当心神的
“风箱”纷动而追迫的时候,身体的“风管”就会有众多的混乱产生。心神知道的事情
越多,所失去的虚静就越多,为了不产生混乱,还不如少知而让心神安守于中和。
    [领会]
    “道”是无极化的均衡统一场,故不存在偏颇之极化。正因如此,宇宙万物才在
它的均衡统一制御下而作趋平的运化,形成了井然有序的规律,所以天地才得以生
生不息长存不灭。修养生之道的圣哲,正是窥知了这个宇宙总规律而用之于修养生
之道。所以在修功时就尽量使自己心神处于无偏颇极化的中和状态。“道”是宇宙的
天,是无形的无极化场;地是有形的极化物。无极化制御极化,于是就形成了千变
万化之长存。人体同样是一个小宇宙,心神是无形的“天”,是场的形式;身体是有
形的“地”,是物的形式。场是制御者,物是被制御者,所以人的心神就时时刻刻在
制御着身体之变化。心神的极化就会形成身体之极化,而身体之极化就会形成“元
气”的偏颇,使身体的阴阳失衡形成疾病。心神能够中和无欲就能使身体阴阳平
秘,从而达到祛病延年之效果。心神的中和无欲就是无思无虑,思虑的根源则是由
于认知所导致的。所以要想中和无欲,就首先要收敛意识的认知辩解,当知道的事
物少了,就不会再为那众多的事物信息去思虑了。不思虑即是意识场的无极化状
态,没有极化了其表现就是中和,就是人体的阴阳平秘、整体和谐,病无从生,自
能益寿而延年。
    但这心神场对身体之制御能力,并非单神经系统对人体肌肉的支配作用,而主
要是指意识场对整体场态的感应作用。这种作用常态下的人则不易察知,其实它无
时不在制御着整个人体的生化作用。只有修养生之道者进入一定的层次后,此种作
用得以强化,修功者就可真切的体验到此种场效应的微妙变化,并能够调节意识去
影响改变其变化。那些所谓的细菌、病毒、炎症、癌细胞等等病因都属于不中和的
极化形式,都是物质、能量及不同信息场的组合形式,在这种中和人体场的感应
下,就迫使那种种不中和形式重新组合为中和,从而化害为利,病患也就消失了,
这可称为整体阴阳平衡法。而现代医学则与此不同,所用的方法是分析每种病患细
胞的病理结构,针对不同的病理结构而研制相应的药物去改变其病患细胞。且不说
是否能研制出针对每种病患的有效药品,仅就其方法而言是属对症施治,这就难免
顾此而失彼,不能照顾全局。比如说,治肾病的药品往往会损及肝或心,而杀菌的
药又往往会损及肝或肾,杀伤癌细胞的药物连人体宝贵的正常细胞一起杀伤等等。
更何况还有很多慢性病还没有药物可对其症,还有不少病患者还花不起那么多金钱
去购买那不一定就能治好病的药物啊!如果现代医学能够摹仿修养生之道这种整体
平衡法,那不就免去了那种种复杂的对症研究吗?若真的有一天能够研究出这种调
节人体阴阳平衡的仪器或其它方法的话,恐怕就不再会有什么不能治愈的“绝症”了。
    整体平衡是治本;对症施治只是治末。治本方法单纯,无所不治;治末则方法
繁杂、顾此失彼。这种规律恐怕不仅仅适用于人体的医治,可能也适用于各个领域
的治理。故《文子》有云:“是以圣人内修其本,而不外饰其末,厉其精神,偃其知
见,故漠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无治而无不治也。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无治
者,不易自然也;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庄子•天道篇》有云:“一心定而天
地正,其魄不祟,其魂不疲。一心定而万物服。”可见我国古代道家之圣哲们,对
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是多么的深刻。而时至今日,人类还是对末节追求的多,对整
体之本质的了解显得那么苍白。如果人们能够清醒的认识到这些,一切从整体着
眼,那么人类将会是一个和谐的整体。
    文中的“橐”字读音tuó,是古代鼓风用的皮囊,相当于风箱。“籥”字读音yuè,
是古代鼓风器上的吹风管。“淈”字读gǚ,意为搅浑浊,混乱。“刍”字读音chú,意
为喂牲口的草,或指用草去喂牲口。



第六章

  [原文]
  浴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若存,用之不堇。
  [意释]
  将心神中的欲念洗浴干净并予以滋润,就能够使人不死,这是找到了开启延长生
命玄妙机关的窍门。这延长生命的玄妙窍门,是人的心神与身体共存的根本。连续
不断的、似无若存的保持轻柔的浴神状态,所能产生的效用就无穷无尽。
  [领会]
  人的身体和心神是相互依存的。身体的健康状况反应出人的心神活力之盛衰情
况;而心神之活动又在时时刻刻影响着身体之生化活动。当心神处于不同的思维状
态时,就会使身体处于不同的极化状态,并要消耗大量的“元气”以维持心神的思
维,这就形成了身体的阴阳失衡和能量的亏损。思维即是欲念活动,欲念活动是以
损伤身体为基础的。《西升经》有云:“神生形,形成神。形不得神而不能自生,神
不得形而不能自成。故形神合同,更相生,更相成。”《阴符经》亦有云:“火生于
木,祸发必克。”这就是说明心神与身体互为依存之内在关系。所以人要长寿就必
须要有健康的身体,要有健康的身体,就又须寡欲以维持身体之健康。所以人的生
命过程是一个互补的过程,而寡欲又是保持健康之根本。就象你想使一根蜡烛维持
较长时间的亮光,就不能让亮光太亮那样{我认为不如以油灯为喻更妥}。但生命活
动还不仅仅是消耗能量的问题,而包含有要保持复杂的人体代谢器官正常代谢的问
题。消耗了的能量可以从食物中补充,如果消耗能量的代谢环节损坏了,即使有能
量也无法消耗了。所以寡欲的目的不仅在于节约能量,更在于维护人体器官的中和
态,以避免因过于极化而患病,只有在代谢环节畅通无阻,生命就得以顺利的进
行。所以说能够清心寡欲的人,就是掌握了长寿窍门的人。
  但是,人是社会之成员,就不可能不接触社会、不产生思虑。维持正常生活正常
工作的思维是必要的,但不能为了贪求额外之名利而产生机巧之贪欲。否则将会使
思维活动重重激荡、七情六欲纷动不息,从而导致人体场的失调而产生疾病,危及
寿命。纵观人类社会各类疾病千奇百怪,累有“创新”,老的疾病人类尚无力控制,
更何况又会冒出爱滋病之类的“新型病”呢。纵然是人类研制了千奇百怪的药物去对
付千奇百怪的疾病,然而能起到特殊疗效的又能占多大比例呢?许多人就死于无药
可医的“绝症”,而不能活到应有的生存期。但如果能从根本上找原因,这所有疾病
都无非是由阴阳失调所产生的,也就是人体各部细胞占有“元气”的失调所导致的变
态反应。所以,人们不管有病无病,如果每天都抽一定的时间云清洗清洗自己的心
神,使之保持一段时间的虚静中和态,这样整个人体场就得到了一次调整。这样终
身坚持下去,有病的可以治病,无病的可以强身而永葆生命的活力,既不需要设
备,又不需要金钱,也不需要他人的帮助,自己对自己就有这种先天的修复本能,
何必非要大病缠身时,再去寻求那些“灵丹妙药”呢?而真正的灵丹妙药就在自己的
身体里,那就要看你是否能找到开发它的办法了。《悟真篇》有云:“人人本有长生
药,自是迷徒枉摆抛。”当然,这“长生药”还包括了修功一定进程中的“炼精还
气”,即所谓“还丹”的过程,这在其它章节则有专门的阐述。
  修养生功的虚静无欲态绝不同于睡眠,而是醒觉状态下的无思无虑。这时的意识
场仍然处于预备工作态而不工作,处于中和态,这中和意识场,就会对全身产生感
应,使全身之场态得到调整而归于中和。但睡眠时人的意识场则关闭而休息了,所
以就不能对整个人体场进行感应调整。这中和的意识场既是虽张而不紧张或兴奋,
虽弛而不疲塌或昏昧,而是呈虚灵态。当然,这种虚灵之态是需要久久的调驯才能
呈现的,初修功者则不可刻意追求,否则欲速则不达,因为刻意追求即是杂欲。
  文中的“玄”字指玄妙的生命现象。“牝”字原意是指门闩或锁钥的插孔,这里作打
开机关的窍门讲,“玄牝”合用即延长生命的机关窍门。“浴”字即洗浴,并含有滋润
意。帛书《道德经》甲、乙两本均为此字,甚合全文含义,故本文用“浴”字,而不用
其余诸种本所用的“谷”字。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
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


第七章

    [原文]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芮其
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与?故能成其私。
    [意释]
    苍天是长存的,大地是永久的。苍天和大地之所以能够长久存在而不消亡,那
是由于它们从不会为自己能否生存而操心。正因为如此,所以才促成了它们的长
生。因此那修养生之道的圣哲们就效法天地之规律,使自身柔弱而无欲,这才是将
身体的重要性放在了首位;他将自身能否生存的事放在意识之外了,反而促成了自
身的生存。这样做那不是他不重视自己身体这私有吗?正是因为他能这样做,所以
才能够成就他自身这私有的生存。
    [领会]
    宇宙间星转斗移,年复一年经久不毁,那是由于有了宇宙那无极化场平衡统一
的制御,星斗都去趋于无极化场的平衡而呈现出井然有序的运转,互为依附,各行
其轨,和谐相处,所以才不致混乱而得以久存。如果宇宙场有所偏颇极化的话,那
么宇宙早就不复存在了。人也自为小宇宙,但人的意识场之“天”并不是无极化的,
而是时时在认知和思维,呈现出千变万化的极化形式。所以人体之“地”也就时时刻
刻在意识之“天”的制御下,而产生着复杂极化的变化。当这些复杂的极化至一定程
度,打乱了人体正常代谢环节的时候,人的生存就受到了威胁。所以人的寿命总达
不到应有的生存期限而早夭。修养生之道的圣哲们认识到了这种规律,于是就放弃
了对自己能否生存的忧虑,使心神柔弱无欲而静修养生之道。此时他的身体场就在
中和心神的制御下去趋于中和,新陈代谢过程减缓,人体细胞负担也得以减轻而推
迟了衰老,于是人的寿命就得以延长。这就象用同等的力量去激起波浪,如果力量
输出的快,那么所激起波浪就波幅高而波长短;如果力量输出缓慢,那么所激起的
波浪就会波幅低而波长长。这力量的输出速度就相当于人体能量的代谢速度。这波
幅的高低程度,就相当于细胞的极化程度。这波长的长短,就相当于细胞寿命的长
短。所以,减缓代谢速度就相当于对生命进程的延长。
    人的生命现象,是一种奇妙复杂的综合场效应的显现过程,这综合场效应产生
的基础,依赖于人体复杂细胞结构的不同极化形式,而人体细胞的极化变化又必须
有能量的供给去维持。所以,人体细胞的正常结构、能量输送径路的畅通就是人的
生命得以顺利显现之内因,而能量摄入和启动这能量运行的宇宙无极场就是生命必
不可少的本因。宇宙无极场的古称是“道”,能量的古称是“炁”、“元气”、“真气”,
物质的古称是“器”,场效应的古称是“德”。故“炁”、“器”、“德”是互为一体而相互
作用、相互转换的,但这相互转换作用的总规律总制御者则是“道”。没有“道”的唯
一无极化,就不会有千变万化的有极化,就不存在宇宙和生命,所以“道”就是“上
帝”。这“上帝”的唯一指令就是均衡统一。于是宇宙万物就都尊从这唯一的指令去
趋于均衡统一,从而显示出了各种趋匀运动相互作用的千变万化。故老子曰:“天
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利”即均衡的力量,“不害”即没有极化之
偏颇。修养生之道者就是效法了天道之规律,故修功时就保持虽醒觉但没有杂欲之
纷争的虚静中和态。当人道能合于天道时,人的寿命就能活到最大的自然生存时限
了。但这无极化并非无场力,如果没有场力了就是生命的结束。这就象水面的平静
无波,但并非水的干竭无波,如果水竭了就再也没有产生波浪的因素了。
    有不少病患者由于担心自己的生命会结束而百愁千思,这是由于每个人都有求
生的欲望。但他并不知道这求生的愁思就更会加重自己的病情。只有将生死之忧虑
置之度外而使心神安静,这才有利于身体之康复。



第八章

  [原文]
  上善似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潇,
予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静,故无尤。
  [意释]
  水的性格可算是最良善的了。水是以柔静的方法而滋养万物成长的,它能安处于
万物所不愿居的寂漠之位,所以水的特性才接近于“道”的特性。修养生之道者就效
法水的这种特性,善于选择众人所不到的寂漠清静之地去静处,心神善于安守清
静,对修养生之道的规范善于诚信,善于以中和的心神对身体进行治理,如此静修
就无事不能成功,举止行动就能适应时机。正由于常人不能安于虚静,所以才不会
形成适时应事的特异能力。
  [领会]
  修养生之道的宗旨,就是让心神能够中和虚静。心神的中和虚静又须有内因和外
因共同促成,外因就是要有一个较为清静的环境,以免外在事物对人的心神产生干
扰;内因就是对修功规范的诚信遵守,而内因又占主导地位。这样外想不入,内思
不出,就能较快的体验到“道”之信息。环境的清静只能相对而言,在现实生活环境
中,很难找到一处没有任何干扰的绝对静地,这就得要能够较好的收敛自己的意
识,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触而不觉,放弃一切念头,而保持一种似有若无的
精神状态,虽然任何事物都能知道,但又什么事物都没有具体的分辨。当心神中和
的时候,就构成了身体中和的直接因素,调节不中和的因素去趋于中和的心神场
态。当内在的整个人体场处于中和态后,就会和无极化之道趋于同一。当此种趋势
处于良好状态时,身体内环境就会和外部环境处于场势连通态。当自然环境中的场
势有变换的趋势时,就会直接对人体内环境产生影响。这些影响可以是生理上的反
应,同时也可以带来心理上的反应。如:这外部场变如果是趋向于和善的,就会使
人形成一种不知其所以然的亲近的诱力;若这外部场变是趋于极化的恶变,就会使
人产生一种不知其所以然的、不安的回避意识。所以就形成了客观上的主动适时应
事的能力,或称“预感”能力。但这种预感,只能反应出好或不好后果的模糊的倾
向,却很少详知具体的事物过程,此即所谓对祸或福的预感能力。如,有的人能在
地震前或其它大的自然灾害前就会产生一种“大祸将临”的、不知其所以然的恐慌心
理,从而设法远离那不知将会发生什么祸事的现场而避过灾难。这绝非鬼神的驱
使,而是自身“神灵”场的驱使所致。但占人类的绝大多数的常人,此种能力已被后
天的智慧所掩盖,所以就不相信人类会有此预感能力。《西升经》有云:“是以圣人
非托于天下,亦非托于鬼神,亦非托于万物。常以虚为身,亦以无为心,此两同谓
之无身之身,无心之心,可谓守神,守神玄通,是谓道同。”可知所谓预感能力乃
因自己心神能“通玄”的缘故,而并非鬼差神使所致。若常人能保持“无身之身,无
心之心”而静修养生之道,同样能形成“通玄”的预知力。是迷信?是科学?这有待
于未来的验证,在科学尚未达到相应的水准时,恐不宜妄作决断,须知科学亦是无
止尽的。
  文中的“尤”字意为特异,非同寻常。




第九章

  [原文]
  (扌直)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允之,可常葆之。“金玉”盈室,莫之守也,贵富
而骄,自遗咎也。功遂身芮,天之“道”也。
  [意释]
  依持意识的紧守而使“元精”达到盈满的程度,那还不如及时的予以停止,仔细的
揣度,使其保持公允中和,这样才能常葆生命之活力。当“元精”已经充盈的时候,
切莫要以意识去紧守贪恋,如果是珍视贪恋这“无精”的富有,就会使其富有超过极
限形成骄躁,从而形成“元精”自动的遣泄,留下的只有亏损之祸咎。当把握了这个
要领时就能使修功遂顺,身体内外就会柔似棉絮而中和柔弱,这是能合于天“道”自
然的结果。
  [领会]
  在修养生功的自然过程中,意识场会逐渐的与身体内外之任一部位建立起感应关
系。意想所到之处,就会使该处之场被极化,即该处的游离“元气”占有量增多,从
而反应出较强的“气感”,也即所谓“意到气到”,“气随意行”,并能产生“以意引气”
的能力。这种使意识场专注于体内某一具体部位的方法称为“意守”,“内视”、“反
观内视”等等,这种方法只是修养生功初学入门的临时措施,待入门后的中高层次
就不必再意守某具体部位了。这意守具体部位的方法又称为“守窍”,如“意守丹田”
就是一般修功借“有为”而入“无为”的阶梯。所谓“丹田”是借用了炼外丹(即以金石
铅汞等为原料而炼丹)的术语,以形容修人体内之“内丹”精气的具体部位所在。此
部位被后来的修功者称为“下丹田”,即人体小腹下部内的内生殖系统所在处。当修
功者专注于此时,意识场就会与此建立感应,待意识场和“下丹田”建立起感应后,
就会使性细胞产生极化,使性细胞所占有的游离“元气”激增,反应出内在的类似于
性冲动之感受。由于常人之性细胞冲动时其对“元气”的传输能力就类似于“半导
体”,只易顺向传输外施,不易逆向回归。在其“元气”占有量增多到一定程度时会
产生外阴之兴阳现象,若此时仍一味的贪恋意守,就会使生殖系统之细胞所占有游
离“元气”量超过其容量限度,于是就形成了“元气”的顺向外释过程,并携带“元精”
一块外泄。“元气”是维持生命场之基础能量,(人的生命现象,是“元气”在人体细
胞间运行,所反映出的综合场效应现象)。“元精”又是“元气”和整个人体结构信息
场的综合凝聚物,故“元精”的外泄就是生命基础信息能量的外泄。而修养生功者,
则是要让“元精”再逆转化为“元气”及人体结构之信息场,并使之回归去滋养人体,
加强人体信息之场势。所以当修到“丹田”内产生极化时就不能再紧守促使,而要保
持似有若无的“勿忘勿助”的意识态,这样,性细胞虽仍处极化态但不会达到至极。
久之,此极化之势即会促成内部组织结构不由自主的蠕动,并渐次产生“元气”的氤
氲生化而逆运。于是兴阳现象结束而龟缩,单向传输的经络被感变为能逆向传输。
“丹田”时时产生内动之“胎息”,鼓动“元气”向周身传输,冲经涤络,当周身之经络
都畅通无阻时,身体内“元气”就能与细胞均衡共容。其关系就犹如阳光晒绵絮之蓬
松,没有任何硬结处,若自觉有硬结不通处,则必是郁闭的病患处,经“元气”久久
自由沐浴,其郁闭也必能疏通,形成整体之畅通而中和公允。当然,这个过程的形
成是缓慢的、自然的进程,欲速则不达。当人体内部游离“元气”达到公允分布时,
人体就会中和健康,这就是中医常说的“阴阳平秘”。凡体内组织结构中经络郁闭不
通的地方,都是病患所在处,修功就能疏通这种郁闭,从而达到自我调治的目的。
中医理论所说“痛者不通,通者不痛”,就是这个道理。但药物并不能对所有的郁闭
都能疏通,如对许多慢性病及癌症就显得无药对症、力不能及。而修养生之道只要
按规范实修,则没有什么郁闭不能疏通,故就能以唯一的中和而治百病。前者是以
一定的极形式去对应相应的极化形式,以消除或缓解其非正常的极化而治病,属对
症施治,一定形式的药品则只能对相应的病症予以治疗,所以药物就没有百病皆治
的万灵药;而后者则是以中和的无极化形式去统御各种极化形式,凡不中和的极化
都会趋于中和。所以就没有什么不能治疗的疾病,可谓“万灵药”。这修养生之道的
办法不同于其它的“对症功法”,不需意守某窍,不需以意引气走某经治某脏之病。
需要的只是公允平衡。
  文中的“扌直”字意为拄杖,在此则取义为依持,强执。“芮”字意为似丝絮那样柔软。



第十章

    [原文]
    戴营魄抱一,能毋离乎?抟气至柔,能婴儿乎?修除“玄蓝”,能毋疵乎?爱
“民”栝“国”,能毋以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生之
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意释]
    使心意拥戴成“元神”的营垒,能够让心意抱为一体不离散吗?当“元气”开始抟
揉运转而至于柔和的时候,能够保持象无知的婴儿那样不去以意识察知吗?整理心
神那玄妙的“蓝天”,清除杂欲之“云影”,能够使它没有疵点出现吗?爱惜意识之
“民众”使其无劳扰,以此去理顺“元神”的“国域”,能够不以意识去察知吗?当心神
那“玄妙蓝天”之“元神”的“天门”开启的时候,能够使意识安于雌阴式的柔静吗?当
“元神”能明显的感受到四面八方的场信息时,能够不以意识去辩解察知吗?感生
“元神”的感受能力,畜养并储存其感受能力。对“元神”感受能力的产生视有作无,
对其感受能力的增长不以意识去加以主宰,这才是感生并增长玄妙“元神”能力所应
具备的品德。
    [领会]
    人虽然被宇宙巨系统所包容,但人又在某些方面自成系统,自为小宇宙。这主
要表现在感官对许多场信息和“道”的无极化场信息的屏蔽作用,从而形成了人对许
多宇宙间的实存处于无知的状态。正常人对宇宙存在的感知,是借助于人的各种感
觉器官的“过滤”,而从有限的感知能力之某几个断面去感知信息的,如眼睛只能感
知可见光的范围,耳朵只能感知声波的范围,鼻子只能感知嗅知味的范围等等。但
当这些信息超越了感觉器官的感知能力时,其信息即成了未知数的无知。所以说人
对宇宙实存的认识是非常片面而浅薄的,并非全息的认识。这种对宇宙实存信息的
“过滤”性选择认知,是由人体的特殊构造所决定,尤其是人体感知和处理信息中枢
的头部之构造,更是一个对外来场信息的完美屏蔽选择体。人的大脑是负责感知和
处理信息的,而人的头盖骨则是屏蔽各种场信息的。人的头盖骨不仅仅是起大脑不
受外力损伤的作用,更有保护大脑不受复杂信息干扰的作用。而大脑对信息的感知
就依靠各种感觉器官的同步选择输入,所以人的感觉器官就相当于收音机或电视机
的分频天线。每种分频天线就只负责接收并输入某一频段的场信息。感觉器官所能
接受的信息,也是人类生存所必知的信息,而其它众多不必感知的场信息即被“过
滤”掉了,这就减轻了大脑处理信息的负担,但是这种“过滤”的选择又使得众多的
实存信息使人类无法感知。即使是科学高度发达的现今,人类仍然无法认知宇宙的
全部信息。这是由于科学地发展是有限的,而宇宙信息则是无限的,有限的科学仪
器只能察知相对应的有限信息。但是,这无限场信息却产生于唯一的总源,这总源
就是宇宙统一场的无极化之“道”。就象大海中千变万化之波浪,统一由海水之平面
所泛起、所制御。然而,对这万化之源的无极化场的认知,是所有有极化形式所不
能胜任的,只有以无极化场去和无极化之“道”相同一,才能直接领略到这万化之源
的奥秘。这种办法就是修“养生之道”。
    由于人的辨解思维能力都是由意识场的不同极化形式所形成的,修养生之道
者,就是在尽量的克服意识场的任何极化形式而使其归于无极化。其具体的办法就
是收敛所有的意识活动,当所有意识活动都能平静的时候,意识场就回归于其本底
的功能态,即能极化而不极化。如同水虽然能泛起波浪,但要使其不泛波浪而归于
平静。这无极化的意识场即是“元神”。再由于意识场是整个人体场的统一制御者,
所以当意识场处于无极化之中和态时,人的整体场势就必然也要去趋于无极化意识
场而归于平衡。人体场势之平衡统一需要人体能量的平衡统一才能完成,所以人体
内之游离“元气”会去趋于整体的平衡而运行。当“元气”开始运化的时候,往往又会
引起人的意识辨解关注,这时就要尽量的避免此种辨解关注。否则,又会重新造成
意识场极化,这就违背了无欲中和的原则。故而久久无欲修功,全身形骸内外都会
产生微妙的场变化,这些变化包括人体的每一细部。其中骨胳及头盖骨亦不例外。
在头盖骨产生场变的时候,修功者就会体验到头盖骨中扎扎作响,并有“气泡”的窜
动,进而会感到前额部分似乎是开了一个窗口而通透了,这被修功者称为“开天
目”。再进一层则会有头盖骨似乎开裂,并发展为整个头盖骨的上半部分似乎都被
揭掉了的感受,此时,人体内之中和场势就通过头顶和宇宙空间连为一体,而有悬
引的力量。这称为“开顶”或“开天门”。也就是头盖骨的屏蔽作用被解除,人体之中
和场与宇宙之无极场同一为一体,大脑不必再借助于感觉器官的过滤接收,就可以
直接和宇宙间的实存场信息相感应而被“直觉”到。这时的头盖骨所起的作用不再是
屏蔽场信息,而是起到了一个穹隆式的“全息天线”之作用。当然此“直觉”现象的产
生机遇,是建立在“无欲”的基础之上。这“直觉”能力称为“德”,它是中和无极化之
人体效应的显现。如果有欲,无极化之场即被破坏,其伴生的“德”之效应也就随即
而消失了。故前人有言:“道之与德,若衣之表里”,二者是相依附而显现的。所
以,当“德”之效应显现时,不能以意识去辩解,否则就破坏了无极化之“道”的基
础,“德”之效应也就无从显现了。因此,要保有这直觉能力并增强其能力,就必须
保持知而不辨、能而不显的修功方法,使无极化之场势得以加强并巩固。此种功能
的形成并非短时修功所能显现,而是要经过持久的无欲修功,当人体场势得到了最
大的统一,修功者能对自体场势之自控能力达到得心应手的最大自由度时才能形
成。吕纯阳曾云:“九年火候真经过,忽然顶中劈迸破,紫焰滔天雪花飞,从此天
仙可相贺。”这是形容须经九年十年长期修功而 “开顶”效果。但是无论是“开天目”
或是“开顶”,虽然在一定时期内自觉头盖骨似乎是开裂通透了,但这只是头盖骨内
之场势因理顺而有序之感受,头盖骨之外形并没有什么改变。就象是一块普通的钢
铁被磁化了,但钢铁被磁化后的外形并未改变,只是内在的场势有了根本的变化。
    修养生之道的目的是祛病延年,那种种特异能力只是修功进程中所伴生出的
“副产品”。所以修功就不能以产生特异能力为主要目的,否则就是弃本而逐末,结
果一无所成,还有产生偏差之可能。往往有些修功者所产生的偏差就出现在对功效
的贪恋追求上,对此切切不可本末倒置。特异能力的高层次并非在每个修功者身上
都能同样的产生,这还得要看修功者对修功要领的理解运用如何,也要看其自身经
络的灵敏性如何。对修功进程的发展只能顺其自然,万不可刻意追求。功效并非能
追求得来的“东西”,追求所能得到的只有偏差。至于经络的敏感程度,那是自体先
天所已形成的,这与自体组织细胞之结构组成形式有关,亦即细胞对场信息的接收
及传导能力有关。比如同是小孩,有的小孩就有非视觉感知某些场信息的能力,大
部分小孩却没有此能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后天意识能力的增强,其对场信息的
屏蔽能力也就增强,其经络的敏感性即退化,特异能力也会随之而隐没。这经络的
灵敏度是由细胞之质量所决定,犹如丝绸质的窗帘会因微风的吹拂而飘动,但天鹅
绒质的窗帘却纹丝不动。这是因它们各自的质量确定了其对风信的感受灵敏度。所
以历史上虽然修养生之道者多如牛毛,而真正能进入功态之高层次者却如凤毛麟
角,十分稀少。当然那些不能进入功态高层次者并非单纯因经络不敏感,还有一条
重要原因是未能掌握的修功要领。修养生之道的目的在于祛病延年,若追求产生特
异能力这种“副产品”,反而会有碍于祛病延年之根本效果的形成。
    从另一角度看,只有修功者能进入功态的高层次,才有利于探讨出人体与生命
之关系的内在真谛,并有利于对宇宙本质的探讨,所以功态的高层次又是必须的。
自古至今,凡能进入功态之高层次者,都是安于清静而无所欲求之人,他们能知人
所不知,乐人所不乐,独乐于“静乐国”中。为了避开干扰,他们深隐而不显,是
“恨山不高林不密”的隐逸之士。这种功高德厚之人不仅古代有,而且现今社会也可
能会有,只是他不会轻易的显露,以免招来猎奇者可能带来的烦恼,而干扰自身的
清静。但是为了人类的进步,还是希望那功高之士在不多干扰自身清静的情况下,
与科技界隐秘合作,以探讨人体生命乃至宇宙的深层奥秘,为人类作出贡献。同时
也希望常人不要对有特异能力者猎奇或非议,科学就是在质疑的过程中才发展的,
没有未知之疑就没有探索,没有探索何来发展?
再者,即使是自身经络比较灵敏者,若不经合理的修功锻炼,也不能调动出自身之
潜在能力。若只知修功而不能把握正确的修功要领,那就如盲人骑瞎马,很难走正
途,倒有可能驱入邪径而难以自拔。所以天赋不足者可以通过正确的修功加以补
充;但虽有天赋的灵敏经络,若不善调驯,则有驱入邪径之危险。此修养生之道的
要领,就包容在《道德经》中,就看学者怎样去理解和实践了。
    文中的“栝”字即“檃栝”(yǐn kuò)之省称,意为弄平,理平整。
    文中的“魄”指人的意识活动,《关尹子》云:“神之所动不名神,名意;意之所
动不名意,名魄”。

知耻近乎勇。 --- 孔丘

十一章

  [原文]
  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然埴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凿户
牗,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意释]
  三十根条辐,共聚成了一个有形体的车毂辘,由于有了车毂辘那中空无物的洞
孔,车子才发挥了那轮转行进的作用;抟合泥土烧制成有形体的器皿,由于有了器
皿那中空无物的孔腔,器皿才发挥了那盛容东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成有形体的
房屋,由于有了房屋那中空无物部分,房屋才发挥了那住人、通风、通光、进出自
由的作用。以有形之“器”为无形之“道”提供了发挥作用的便利条件,无形之“道”借
助于不同的有形之“器”,从而发挥了不同的“德”效应之功用。
    [领会]
    “道”是无极化之场势,是弥漫而统一的,故无形象,没有具体的概念。但并不
等于说“道”是真空的、不存在的。“道”是实存的,但是必须借助于有形的“器”才能
显示出它的实存,但这“道”交感于不同质之“器”所显示出的特性,已经不再是“道”
的本来面貌了,而是不同极化形式的物理性能。所以《易》之系辞亦发挥曰:“形而
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就
是说“道”是无形的制御者,“器”是有形的被制者,唯一的“道”制御着不同的“器”而
显示出不同的物性,从而演化出千变万化的生化规律和动力。这生化规律和动力又
可称为“易”,即“演易”、“变易”、“交易”之义。这就如用同一力量挥动同一锤子去
敲击鼓、钟、铃、锣……虽是同样的敲击,但是所发出的声音却有很大之差异。即是
同一物,其张势不同,所能产生的效应亦不同。如同一个鼓,如果鼓皮的松紧程度
不同,所能产生的音韵亦不同。这种规律即是宇宙万化之本质规律。即以人而言,
“道”交感于人体而显示出了生命的特性,但是“道”并不是生命,而是生命的原本动
力和规律。不同型的人体因“道”的制御而显示出不同性格之生命现象,而同一人体
之细胞所形成不同极化之张势则显示出人的情感变化。这又如以同样的力量去感动
不同的乐器而产生出不同的音响,每一种乐器又因其不同的张势而显示出不同的音
韵,各种音韵的合成形成了交响乐曲,这乐曲可以千变万化,没有止尽。而整个宇
宙之万化也类似于此种永无止尽的交响曲。这些实例只是人们所可知的现象,对修
养生之道者来讲,他所能体验到的就更直接、更深入。当修功者进入一定的功态层
次时,就可以明显的直觉到身体和情感之不同动势或张势,可以形成不同的场效
应,这不同的场效应又反作用于人体能量的不同分布、运化,从而又促使了场效应
的微妙变化……共促共生,难以言喻。这里面包含了人体生命和宇宙万化内在的、但
又似乎是幽冥之中的奥秘。即使是宇宙万物及星辰,也同样被无极化之场势的“道”
所统一制御。“道”作用于不同质的星辰,使它们各呈不同之场势,这各种场势在相
互生克中都去趋于“道”的平衡统一。趋来之势主要表现在能量的不同形式趋平运动
和各星球相互制约、欲平不能所形成的球体运行,于是就有了有规律的星转斗移。
而这万化的总规律就是唯一的平衡统一。因此即使宇宙间有状可名的有形实体,也
并非永恒不变的实体,而是每时每刻都在作趋平变化。从不平衡的极化中去趋于无
极化之“道”的平衡,这就是宇宙万事万物所呈现出的矛盾着的统一体。人也是矛盾
统一体之一种形式,其矛盾越小就越趋中和越长寿,而缓和其矛盾的最佳办法,就
是虚静无欲的修养生之道,如此则能使人体之阴阳趋于平衡,减缓人体衰老过程。
  在实际的修功过程中,人体之场势变化是非常奇妙的,但均与人体动势、张势及
情感变化直接相关,当人体之动势、张势和情感能纯熟的有机结合时,则可以随意
形成不同之场势,从而显示出不同的场效应。如这些场势可以是弥漫性的,也可以
是极化式的;可以是内向回聚性的,也可以是外向放射性的;可以是球状的、也可
以是条状的;可以是刚猛激烈的,也可以是柔弱轻缓的;可以是滋补的,也可以是
渲泄的;可以是促生的,也可以促灭的……但这种种自由场势能力的形成,是在久久
无欲修功中所逐渐形成,切不可为了达到某种场势效应而在初学修功时去刻意追
求。如果有所追求,那就是越级现象,反而形成欲速不达或产生偏差。有一种修功
术语叫“速不躐等”,即是说要想功效进展迅速,就须按其自然进程一层一层的递
进。如果超越自然进程,在没有达到应有的层次时,去硬性追求产生该层次的功
效,那就等于是拔苗助长,其后果轻者是欲速不达,后果重者会产生种种偏差,反
过来又要纠正这些偏差,形成走弯路、走回头路,甚至会造成终身残疾之恶果。用
拔苗的方法以图帮助禾苗速长,结果则导致了禾苗的损伤或死亡,对此,修功者都
应慎重对待。要知道功效的获得是要用无欲求的反促法,追求愈甚,则离“道”愈
远,入静越好,则“道”越显应。故《关尹子》有云:“能克己,乃能成己;能胜物,
乃能利物;能忘道,乃能有道。”《亢仓子》云:“心平正不为外物所诱曰清,清而能
久则明,明而能久则虚,虚则道全而居之。”这些都是历代修功者所总结出的成熟
经验,可被今日修功者所利用。只有利用前辈所留下的宝贵经验、知识,才可少走
弯路。能事半而功倍。若自发奇想去“创新”,则必会走弯路。
    知道了物势与场势之内在关系,就不会再对修功者所形成的种种掐诀手势及其
它莫明其妙的动势感到迷惑,其实这种种动势都是在促成种种场势。处于功态中的
人体已和常态之人体有很大差异,其整体都被统一在场势之中,身体每一局部的微
小变化,都会形成整体场势的调整变化。比如其掐诀手势的微小变化,所产生的则
是整体场势的调整,这种调整就类似于摆动旗杆而形成整面旗帜的飘荡变化,旗杆
的动带动旗帜的动,也制约旗帜每一局部都顺从整体之动。故当掐诀手势有所变化
时,就形成了整个人体场的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整体系统之波动激荡,或者
是相反的人体整个场势之变化促成人体动势之变化。因此,功态下的体势变化与常
态下的体势变化是截然不同的。这就如拿一块磁铁在铁屑上挠动和拿一块普通铁块
在铁屑上挠动,二者对铁屑所能起到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未修过功的人虽然
能从形体上摹仿修功者的动势,但并不能产生相同的效果。但也有学功者是以形体
之动势去导引内气之动者,则另当别论,这属于以外动促内动的导引功。导引功经
久久习练虽能引内气而动,但若导引不当则易出偏差,总不及自然之动来得安全而
能显奇效。自然之动是不以意识支配的先天自调本能,它会因身体的健康状况自然
应激出最合理的动势去调整自身的场势,使之达到阴阳平秘之目的。所以有为之动
和无为之动不能等同看待。对此物势与场势之关系,当修功者进入一定功态层次
时,就自然切身领略到那难以言喻的种种奥妙变化了。



十二章

  [原文]
  五色使人目明;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方;五味使人之口
爽;五音使人之耳聪。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罢耳,此。
  [意释]
  五色炫耀,会诱人产生让眼睛去明辨炫丽色彩的欲望;纵情狩猎游乐,会使人心
产生贪于狂放的游乐而狂荡不羁;稀有难得之货利,会引诱人产生贪求之欲而奔行
寻求於四面八方;五味醇厚,会诱人产生让嘴去尝醇味之爽美的欲望;五音嘹亮,
会诱人产生让耳朵去聪听嘹亮乐音的欲望。但是圣人们治理身体的办法,需要的是
安於腹内的虚静,而不能贪恋眼前那声、色、味、财、乐的欲望。所以,要想去掉
欲望的妄动,就得要明白以上所说的这些道理并切身去实行。
  [领会]
  修养生之道的宗旨是让心神虚静无欲,然而初习修功者总是欲静而不能,这就如
想让盆中的水面平静下来,但总有风在时时的吹使水无法平静。心神也是如此,其
欲平静又有种种信息之干扰使其无法平静。若追寻一下这种种信息之来源,无非都
是由感觉器官这“窗口”传进来的。眼、耳、鼻、舌、身诸感觉器官,有接受并输入
外部事物信息的作用,当这许多信息输入心神经加工处理后,使人产生了对色、
光、味、财、乐等现象的认知和欲求,如此由认知到欲求、由欲求到认知,往复循
环,无有止时,这样心神何能平静?因此欲使心神平静,就须阻断信息之来源。但
阻断信息的来源并不是要将耳目口鼻堵塞起来,而是尽量的收敛感觉器官的接收功
能,这又要有内在心神的配合,不驱使它们去接受信息,要收敛心神的欲望,对身
外之物淡泊相待。声色味财乐的刺激,是心神不得安静的祸源,心神不安静,身体
何能中和?故贪欲只能使身心得到暂时的刺激之乐,推进极化程度。《淮南子》有
云:“名与道不两明,人受名则道不用,道胜人则名息矣。道与人竞长,章人者,
息道者也,人章道息则危不远矣”。又云:“释道而任智者必危,弃数而用才者必
困。有以欲多而亡者,未有以无欲而危者也;有以欲治而乱者,未有以守常而失者
也。故智不足以免患,愚不足以于失宁。守其分,循其理,失之不忧,得之不喜。
故成者非所为也,得者非所求也。”可见修养生之道与常知的所有处理事物的方法
是完全相反的。处理常事是有求有学而有所得,而修养生之道则是无求无学反促成
德。若修功时思欲不断,那就从根本上违背了修功的宗旨,就不能取得养生之功
效。故广成子亦有云:“慎守而内,周闭而外,多知为败。毋视毋听,抱神以静,
形将自正。”能对身外之物得之不喜,失之无忧,以无欲为处常,只有如此,才能
保持身心之中和。若一味贪求身外之乐,反而会损及身内之生命的安宁,何者为
得,何者为失,自然明了。但是无欲不等于消沉颓废,无欲是积极的节约并储备;
消沉颓废则是消耗浪费。能节约储备就能更加长久,更加和谐;空耗虚废导致提前
结束。所以不能将修养生之道单纯的视为消极的活命哲学,而应将其视为探讨生命
科学的前科学,它的实际价值还远非只能祛病延年。
  文中的“五色使人目明”的“明”字帛书甲本如此,切合文意。其余诸本皆为“目
盲”,似与文意不符,故本文取用“目明”而不用“目盲”。
  文中“五音使人之耳聪”的“聪”字,诸本皆为“聋”,似与全章上下之文意不符,故
据义改为“聪”。因为“明”、“聪”、“爽”皆是指对外在事物的追求欲望,是相对于内
在心神之无欲虚静而言。
  文中的“故去罢耳”的“罢”字,原意是指对罪人的放遣,在此则形容对欲望之放
纵,任其纷动。“去罢”即是消除杂欲之纷动,使之归于虚静,不再为患。



十三章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梡若身苛。谓宠辱若惊,宠之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
谓宠辱若惊。何为贵,大梡若身?吾所以有大梡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
梡?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女”何以寄“天下”?
  [意释]
  得到恩宠和受到屈辱都会使人的心神受到震惊而不得安宁,如果珍视宠辱得失的
话,那就象是让自己的身体去充当厨案,而任由那宠辱之欲利刃的苛刻砍割。之所
以说得到恩宠和受到屈辱都会使人的心神感到震惊,那是因为恩宠是上司对下司给
予了非份的赐与,所以当受宠者得到了非份的赐与时,内心就会受到震惊,如果失
去了非份之所得就会感到屈辱,也会使内心受到震惊,从而失去安宁,所以说无论
是受宠或是受辱都会带来心神的震惊。为什么说如果珍视宠辱,身体有充当厨案而
被砍割的危险呢?我之所以会将身体充当厨案,那是由于我珍视自身之宠辱得失这
杀身利刃所造成的恶果,当我不再珍视宠辱得失这杀身利刃的时候,身体怎么还会
有充当厨案被砍割的危险呢?所以当我将珍视自身之宠辱得失的欲望收敛起来,而
构成自己身心的小天下时,心神才能够托付于这个小天下而共同存在。如果将珍爱
宠辱得失的欲望当作是珍爱自己身心的小天下,而任由心意纷动外游时,那么那心
意的“你”怎么能归寄于身心的小天下而共存呢?
  [领会]
  人,是躯体与生命的完整体现,没有健全的人体,生命就无可显现;生命不得显
现的话,人体就只能是一具僵死的躯壳。所以,必须有躯体和生命二者的依附存
在,人才能够生存。这就如一部电视机必须能够显示声音和图像,这才可称为真正
的电视机,如果只有机体而不会产生声音和图像,那就不配称电视机;如果电视音
像信息不通过完好的电视机机体,音像则无可显现,虽然电视信息充满了整个空
间,它却不能无故的在墙壁或其它物体上显现。但是,电视机只接收和显示事先编
排好的场信息,而人体则在无极化之道的感应下而随机的应激显示出有机的生命活
动。这有机生命活动的显示,是通过人体各部复杂的极化变化,以综合场效应的形
式而呈现的,故人体又不能等同于电视机的粗浅原理。由此可知,意识的活动是以
人体之极化为基础的。极化则不能中和,久久的激烈极化必定会使细胞产生质变,
细胞的质变即是病变现象。因此,欲使身体无病患产生,就必须尽量避免心情的偏
激。心情的偏激现象即表现为七情六欲的失调,而情欲失调的主要诱因,则是对外
在的名利追求所形成的。《老子》将对额外之名利的刻意追求,比喻为无形的杀人利
刃。名誉地位,那只是权与势的代称,得到权势虽能使自己的身份提高,但并不能
使自己的身体健康寿命延长。如果能将名誉地位看作是为民众服务的职责而不是为
了谋求私利,那么就会对名誉地位得失处之泰然,而不会为其之得失斤斤计较,能
者即任,不能者即让,何争之有?如果为了一己之私利,就会过份的看重名誉地
位,不胜任而强争任,这样就会在争不到名利时而愤懑不休,即使争得时也不能胜
任,外愧对民众,内摧残自身。《无字真经•养生篇》有云:“名为造物之深忌,利是
人情之所必争,故名利杀人胜于戈矛。何也?戈矛杀人,人知避之,名利杀人,死
而不悔。”可知常人之处事往往会本末倒置,将外在名利之末当作了人生之根本去
极力追求,这就必然会损及内在实在的生命之本,一旦生命无存的时候,名利又何
在?《七部语要》有云:“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则心荡,心荡则形伤。将
全其形,先在理神,故恬活养神则自安于内,清虚栖心则不诱于外也。”古代养生
的圣哲们对神与形的关系,无与有的关系都有切身之体验和精辟之论述,若没有有
形之体,无形之神就无基础可显现;如果没有无形之神的潜存,有形之体就失去了
应有的作用。有形之体的不同极化势,形成了无形之神的情感变化;无形的心神因
外在之事物的诱惑而形成情感的变化,从而又要使形体产生不同之极化去促成这情
感的变化。故有与无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生的。欲使生命长存,就须身体健康;欲
使身体健康,就须体内之阴阳平衡;欲使体内阴阳平衡,就须使心神中和;欲使心
神中和,就须不逐名利之欲。这就是本与末之关系、因与果之关系。明白了本与末
之关系,修养生之道时就较易清心寡欲而入静了。否则,就会在被这无形之利刃致
死之际仍不知悔过,世间此种事例可谓比比皆是,为逐名利之末反而丧失了生命之
本。何者为利,何者为害?何者为虚无,何者为实有?世人当自鉴之。《西升经》有
云:“神生形,形成神,形不得神不能自生,神不得形不能自成,形神合同,更相
生,更相成。”“生我者神,杀我者心。”这是对《老子》文意的真正理解,是千古不
朽之真理。
  文中的“梡”字读kuǎn,是指厨房或屠场所用的案板,用以承受刀斧以砍割骨肉。
在此则形容人体承受杂欲之摧残。
  文中的“女”字通“汝”字,意即“你”,形容杂欲之纷动外游,与“我”之身心相分离。
  文中的“贵”字意为珍视、看重、过爱。



十四章

  [原文]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扌昏)之而弗得,名之曰夷。
三者不可至计,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攸,其下不忽。寻寻呵,不可名也,复
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忽恍。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
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意释]
  对眼睛所见到的事物不要去具体的分辨见解,能如此,则可称意识力轻微了;对
耳朵听到的声音不要具体的去闻知,能如此,则可称意识力稀少了;对身体所感触
到的一切都不要具体的体察,能如此,则心神就可称归於平夷了。对这三种感觉都
不要具体的去计较分辨,心身就会浑朴的归为一体而构成“元神”。对此浑一“元神”
的形成,既非急于求成所能得,又非散漫疏忽所能成,仔细地斟酌,使其达到无可
名状的程度,这样就能复归于没有具体事物可思知的意识状态。这叫做没有具体状
态的状态,没有具体事物的形象。这种精神状态叫作惚惚恍恍。它似乎是拉下了很
远的距离,但是并不显得落后;它好象是走在了前面,但是它并不为首。把握着现
在这种意识状态而修养生之道,就能够驾御今日身体之所有,并以此浑一的“元神”
去直觉无名状之“道”的恒古元始。这就是从修养生之道中去直接体验“道”的时候所
应遵循的规范纲纪。
  [领会]
  “道”是无形无象的,因而就是无状可名的,也就是说“道”在人的平常感知领域都
不会留下认识的概念。但是这并不是说“道”就是不存在的,其实“道”无所不在,只
是人类感知事物的常法不能够感知到它的存在而已。常人的感觉器官都习惯于感知
各种极化了的场信息,而“道”却是无极化之场,是众极化之本,正因为其无极化,
所以用感知极化的办法就不能感知它,这是由于感知者与被感知者二者之间没有达
到同一的状态。要想感知到“道”的实存,就得设法去和无极化之“道”趋于同一。
“道”是无形象可见的,那就需要让感知形象的眼睛虽处于视态而不具体的见解;
“道”是无声音可听的,那就需使耳朵只处于听态而不具体的闻知;“道”是无实体可
触摸的,那就需使触觉器官虽处于触态而不能具体去感觉。如此,则人的意识就会
呈现出虽清醒但却无所思虑的恍惚状态,从而恢复了人之意识场的本底功能态。即
虽能知而不知,虽能思而不思,也就是虽能极化而使之处于不极化的无极化状态。
这就如水虽然能泛起波浪,但要使其不泛波浪而归于平静的本底。这种恍惚的精神
状态既非明察详辨,又非昏沉欲睡。就象一根琴弦,虽张而不紧,更不能产生振
动;虽松而不垮,但并非无弦。使之处于一种中间的中和之态。这样意识场就处于
了无极化场态,于是就会和无极化之“道”相同一而直觉到“道”的存在。之所以称之
为与“道”相“同一”而不称同步或共振,那是由于同步或共振只适于反映动态的极化
形式,而“道”却是无极化的静态形式。当修养生之道者将自己的意识场调整为无极
化的中和态时,这种场态就与“道”同一为一体,无彼此之分,于是就会直觉到“道”
的永恒性、普遍性和本原性。此时人即是“道”,“道”即是人。故《西升经》有云:
“人在道中,道在人中。鱼在水中,水在鱼中。”这种感受并非个体的人与整体之宇
宙的相对关系,而是人即是宇宙,宇宙亦即是人的同一关系。只有此时的人,才能
够直觉到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从无极化之“道”的本底上所泛起的有极化过程之现
象。有极化就有发展变化,所以就有时间与空间的概念;无极化就无发展变化,故
无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因此“道”就是无始无终、无内无外的永恒普遍规律。“道”对
常人的思维形式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即使是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各种科学仪器也
是因人的意向而制造,也因人的意志而使用。人的意志是要借助于各种仪器去认识
新的有极化形式,所以当仪器显示仪的工作本底显示为零或为空白时就会认为是
“无”,如果没有这“无”的本底,何能有“有”的显示?这就如人们只着眼于对千变万
化之海浪的观察研究,却忽略了这千变万化的海浪都是从海水的平面上所泛起,并
被海水的水平本性所统一制御。由此而知,人的意志所向,就决定了人对自然本质
认知的偏向。当意志无所向的时候,才能认知自然的全息本质。执着于对极化事物
的认知时,其认知就无止尽,因为极化现象是无止尽的,对极化现象的认识是对末
节的认识;当与无极化之“道”相同一时,所认识到只有唯一的平衡统一,这是对万
化之本的直觉。有本才有末,万末从本上泛起最终必再归本。这就是宇宙万事万物
的总规律总动力。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触而不觉则是体验这种总规律总动力的总
规范、总办法。但这种浑朴恍惚的精神状态并非短时的调整所能形成,这需要一个
持久的调驯过程。《亢仓子》有云:“知而辨之谓之识,知而不辨谓之道。”即是说当
人的意识场意识到了具体的事物而去加以分辨见解时,那就是在对意识场作极化形
式的具体自我调整,使之和具体事物的极化形式相同步,从而认识具体的事物;如
果意识场意识到了具体的事物而不去分辨见解时,那么意识场就处于虽显示或能态
但却又不加极化的无极化之场态。由于意识场的无极化态和宇宙场的无极化之“道”
是同一场态形式,所以知而不辨的意识态即是“道”态。具体的事物是动态的,易被
人感知;“道”则是静态的,就不易被人感知。这有些类似于青蛙的眼睛对昆虫的辨
别能力,凡是活动着的昆虫就能被青蛙看见,而对静止不动的昆虫,青蛙却不能察
觉,但静止的昆虫并非不存在,它只是不存在动态而已。因此,处于动态的事物是
实存,而处于静态的“道”同样是实存。所不同的是,事物是变化着的极化场现象,
而“道”却是场的无极化现象。认识什么样的场态事物,就需要什么样的意识场态去
与之相同步,认识静态的无极化之道,就需要静态的无极化意识场去与之相同一。
此种意识态又被修养生之道者称之为“抱一”或“守一”,即抱守恍惚浑一的意识态。
当此种意识态处于最佳状态时,即能显示出“元神”的直觉力。所谓“元神”,是指心
神的原本功能,亦即意识场的本底功能态。“元神”的显现程度,取决于心神的虚静
程度,而心神的虚静程度又决定了身体阴阳的中和程度。这是同一事物的几个不同
侧面,互为依存。所以修养生之道既能治理好身体而祛病延年,同时又能够产生
“元神”的直觉能力而直觉到“道”的实存。所谓“直觉”能力,又是免去了感觉器官的
间接接收并传导信息至意识中心的作用,而由大脑的意识场直接感知场信息的能
力。这样就去掉了各感觉器官对信息的等频筛选作用,故能直觉到感觉器官所感觉
不到的场信息。由此可知,宇宙间的极化形式是无尽的,而能被人所认识到的只是
极少的一点,能被人认识到的是实际存在的,而实际存在的并不一定就全部能认
识。但如果认识了众化之本的“道”,就把握了所有事物发展的总规律,若把握了万
化之本的“道”,就会使人掌握总纲。所以《庄子》曾云“《诗》以道志,《书》以道事,
《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
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
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
所用。虽然不该不偏,一曲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
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悲夫!百家往而不返,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
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又有云:“不知,深矣;知之,
浅矣;弗知,内矣;知之,外矣。”《西升经》有云:“我命在我,不属天地,我不
视,不听,不知,神不出身,与道同久,吾与天地分一气而治,自守根本也。”《关
尹子》有云:“万万变迁虽互隐见,气一而已,唯圣人知一而不化。”《庄子》云:“通
于一而万事毕。”《淮南子》云:“夫天地运而相通,万物总而为一。能知一,则无一
之不知也,不能知一,则无一之能知也。”以上所引之论述中的“一”,即唯一的
“道”纲之本,是万化之源。而这“道”本,唯有从事于修养生之道者才能体验得到它
的实际存在。这是开发了人的先天直觉的知,从而弥补了人的后天智慧之知的不
足,只有先后天之“知”的有机结合,才能使人类更广泛而深入的了解宇宙和生命的
本末关系,其所能产生的效果则是难以估量的。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
何处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
几年你且看他。寒山云:还有甚诀可以躲得?拾得云:我曾看过弥勒菩萨偈,你且
听我念偈曰: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
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随它自干了,我也省气力,
他也无烦恼。这样波罗密,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人弱心不弱,
人贫道不贫,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办。世人爱荣华,我不争场面;名利总成空,
贪心无足厌。金银积如山,难买无常限;古今多少人,那个活几千。这个逞英雄,
那个做好汉,看看两鬓白,年年容颜变,日月像抛梭,光阴如射箭,不久病来侵,
低头暗嗟叹,自想年少时,不把修行办,得病想回头,阎王无转限。马上放下手,
回头未为晚;也不论是非,也不把家办,也不争人我,也不做好汉,骂着也不觉,
问着如哑汉,打着也不理,推着混身转,也不怕人笑,也不做脸面,几年儿女债,
抛开不再见。好个争名利,转眼荒郊伴。我看世上人,都是精扯淡。劝君即回头,
单把修行干。做个大丈夫,一刀截两段;跳出红火坑,做个清凉汉。悟得真常理,
日月为邻伴。


十五章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达,深不可志。夫唯不可志,故强为之容。曰:与呵其若
冬涉水;犹呵其若畏四邻;严呵其若客;涣呵其若凌泽;沌呵其若朴。(氵春)呵其
若浊;妆呵其若浴。浊而情,之“余”清。“女”以重,之“余”生。葆此道,不欲盈。
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
  [意释]
  古时候那些善于修养生之道的人,其性格非常的微妙,并具有玄秘的通达能力,
使人难以描述他那深奥的内在真实本质。正因为他的内在本质深奥难识,所以要形
容他,也只能勉强形容一下他的外在表相。我只能这样的形容他:与人相交往的时
候啊,就好象是严冬去趟涉河水,欲进而又止;总是显得那样的犹豫不决啊,好象
是怕见到四周的邻居;严肃而又谨慎啊,似乎象正在作宾客;似散漫无目的啊,就
如轻风吹拂而凌行于湖泽之水面,使人难以捉摸其踪迹的规律;混沌憨厚啊,好象
是未经雕琢的朴璧,而让人莫辨其内含实质;象清澈而又深湛的水潭啊,深湛得见
不到底,倒让人觉得似乎是浑浊;似经过粉妆打扮啊,又象是浴潜于水中,总使人
感到扑朔迷离,而难知其真实的面貌。其实,那显得浑浊的只是外在的表情,而
“元神”这内在的“我”却清澈而又透明。只有当表情的“你”保持重浊之态的时候,元
神的“我”才能够轻灵清澈的产生。如果要在养生之道中葆有这种生命的活力,就不
能要求自己的表情达到至极的完满程度。正是由于能使自己的表情不达到至极的程
度,所以才能使生命的活力总是葆有旧有的活力不变,而不会促使其活力达到至极
的成熟,以致于趋向衰落消亡的程度。
  [领会]
  修养生之道取得显著成效者与普通人之间,无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存在着很大的
差异,仅就身体而言,修功者与通常人的外表并没有什么大的不同,但他们身体之
内在场势却明显不同。就如磁铁与铁二者都是钢铁,但二者内在的场势却截然不
同,故显示出二者既相同又不同的性质来。通常人体之场势基本上处于封闭式,其
对外界场信息的感知主要依赖于各感觉器官的同频选择输入,所以,其所能感知到
的场信息范围,就被感觉器官的同频选择能力所限定,而对更多的场信息之存在却
无力感知,但是对修养生之道取得显著成效者来说,他的身体之外表虽然与常人无
异,但他的身体却是被充分“磁化”了的。他和通常人之人体场势就有了根本的不
同,而处于对外开放的联通场势,他除了能以平常的感觉器官去接受信息外,还能
以直觉的形式去接受感觉器官无力接受的场信息。这就是以意识场的开放形式直接
与外界之场信息相勾通,即所谓的“开天门”的现象。因此,修功者就能知常人所不
能知,这种能力又称为“通玄”或“先知”的能力。也正是这种“通玄”的直觉能力使修
功者的接受信息范围扩大了,也就不自觉的能感觉到他人的人体之场态形式。而通
常人的人体场态的外在表现,则是其人的性格。但修功者感觉他人场态的形式并非
通过观察他人的性格,而是以意识场直接相感知的直觉形式感生出心理上的排斥性
或共融性,所以就显示出他与人相处时的选择性。由于常人的意识场总处于思维极
化状态,而修功者的意识场则处于较中和态,故修功者与常人相处的时候,就会被
常人的不中和意识场所干扰,使内心产生一种莫明其妙的不适应感。这种不适应感
会因接触对象之性格的不同而不同,尤其在与性格过激者相接触时,此种不适应感
会更加明显。由于这种不适应感的无形驱使,会使他不得不经常尽量的回避常人,
而寻找安静的环境去静处,以保持他那内心的安静中和态。再因修功者的直觉能力
被开发,使他能从更广泛更深入的领域去认识世界,所以他的世界观就不同于常人
的世界观,因此,他的处世态度和言谈举止等方面也和常人有较大的差异。这就会
使常人觉得修功者的性格神秘、怪异、不合俗,使人难以估摸,不好理解。其实常
人并不知道修功者是按自己对世界本质和生命本质的了解,以特有的方式去走自己
应走的路。修功者认识到,包括人本身在内的所有宇宙间的事物,都是极化现象的
发展过程。有开始就有发展,有发展就会达到至极的程度,至极的到来也就是衰落
的开始,衰落的结局必定就是消亡而归于无极。就如花儿开放最盛的时候,即是枯
萎凋零的开始;月儿最圆满的时候,就是亏损的开始;人到了最壮盛的程度,就是
走向衰老的开始……所有事物有始必有终。所以要想推迟事物的终了期,就必须延缓
事物向至极程度的发展速度。修养生之道的圣哲们正是掌握了这个规律,就以不求
至极的方法去修功,以延缓自己衰老的到来,这不求至极的具体方法就是寡欲。寡
欲的含意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减弱对名利的追求之欲,也包括减弱自己情感的偏
激,既不大喜,也不大悲;既不大怒,也不大乐;既不过饱,也不过饥;夏不贪大
凉,冬不贪大暖;不贪厚味,不贪色欲……凡事都不求得到极度的满足,若求至极,
是物极必反。以上是指处世而言,在修养生之道的过程中,同样不能求至极。如所
要求的清心寡欲,并非要求能达到极度的无欲,而是需要保持“知而不辨”的中和
态。所要求的“元气”运行并非要使其刚猛运行,而需要的是柔弱运行,若运行过于
刚猛,则须予以“慢刹车”。对“元气”所产生的作为要“勿忘勿助”,若予助长则必造
成危害。人在实际生活过程中,都以获得极欲为满足,这实际上是加速了新陈代谢
的发展过程,同样也是加速了人体成熟及衰老的速度。人体之场态形式,是非平衡
的递进式极化场态,而宇宙统一场则是无极化而均衡统一的,这样就形成了二者之
间的场势差。人体极化场又必须趋于无极化之道的平衡统一,于是就须以能量趋平
运行的方式去趋于道的平衡。由于人体递进极化场态的固定存在,所以人的一生中
能量的趋平运行消耗就一直从不间断的进行。能量在人体复杂结构中的运行形式就
伴生出了复杂的综合性场效应,这是复杂综合场效应即是人的生命现象。而人体能
量又来源于食物的消化转化,故人就必须不断的摄取食物以补充能量的消耗,所以
就产生了人对物欲的无止尽的追求。人的欲求又是意识场不同极化形式的显现,而
意识场的极化状态又直接制御着人体的场态变化。人体场态变化需要能量去补充维
持。若人的欲望久久的偏颇过激,则必然形成人体场势的久久偏颇极化,为了适应
持久的人体细胞之偏颇极化,能量即会在此极化场势的感应下而参与改变细胞的性
质以完成此种极化。于是就形成了细胞的变性,从而改变了人体细胞对能量的正常
输送运行能力,使人体的整体代谢功能产生紊乱,使人产生病态的反应。所以,人
必须有中和健康的身体才会有充沛的生命活力,而中和健康的身体又必须有中和的
心神去促成。由此而知身体和心神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身体是心神存在的基础,心
神是身体状况的制御者。由此而可知老子所说“葆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
以能敝而不成”的含意所在了。
  另外,修养生之道者所形成的人体场态性质与自然界的磁场性质,二者既有共性
也有不同之处。就其共性而言,二者的场势都是由物质内能量的不均衡分布或由能
量的运行所伴生出的趋平势能。以其不同之处而言,自然界中的电流速度是衡定
的,而人体内的“元气”运行速度则是可变的,自然界中的永磁材料场可能是物质元
素单体中的势能分布偏位差所形成,而人体的“气场”则是由“元气”的分布差所形
成。这“元气”与电流的关系,就如电流与热能的关系,是能量在不同场势环境中的
不同激发形式。比如,电流因导体的电阻值大就会转化为热能;而生物电流在人体
细胞中运行被“扼滞”而减速转化为“元气”。故“元气”虽是能量,但却是另一种形式
的能量,既不同于电能,也不同于光能和热能。所以“元气”的不均衡分布所伴生出
的“气场”效应就又有别于磁场效应,二者所能产生的感应效应就有所差异。磁场的
运动能感应使导体内的电子运动而产生电流;“元气场”的运动能感应使人体内的
“元气”运行产生元气流,还能感应物体产生磁场所不能感生出的其它效用。所以
“元气场”就显示出它与磁场所不同的特异效应来。人体细胞对能量这种“扼滞”减速
作用并非所知的“电阻”作用,而是类似于拔河运动中甲乙双方都去克服对方的拉
力,当甲方的拉力强过乙方的拉力时,甲方就会在克服乙方力量的情况下缓慢前
进。但是电阻却只有控制电流量的作用,而没有控制能量运动速度的作用。能量运
动速度的变化,就会伴生出场效应的变化。在自然界中,则很难见到能使电流减速
的导体,所以也就不能出现被减速了的电流和伴生的场效应。正因为如此,修养生
功者所产生的“元气场”效应就显示出了与众不同的“特异”能力来。至于修功者所形
成的无极化场效应,将在其它章述及。这些说法看来似乎是违背常理的荒诞不经。
然而这一切在养生功态中又都是活生生的现实。科技界何时能够去揭示这一切并摹
仿这一切呢?如果终有一天能摹仿这些了,那么科学又会呈现出什么样的局面呢?
人类又会发现多少个“场切面”的实存呢?但愿人类能以科技的手段而打开“天门”,
使人类能更广泛更深入的窥知宇宙的奥秘。
  文中的“氵春”字形容水深不见底貌。
  文中的“妆”字帛书甲本此字已残缺,帛书乙本抄为“ ”今查未见有此字,疑为
“妆”字的古写的异体字,以形容修养生之道者本质的莫辨,因切合全章文义,故改
为“妆”字。
  文中的“女”通“汝”,形容外在的表情,与内在“元神”的“我”相对应。
  文中的“余”意即“我”,在此形容内在的“元神”,与外在表情的“你”相对应。
  文中的“成”指成熟,寓意事物因发展到至极而趋向于衰亡的程度。



十六章

  [原文]
  至虚,极也;守情,表也。“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夫“物”芸芸,各复归于
其根。曰:静!静,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意释]
  使心神内无所思,能达到虚静的最大程度;使心情安守混朴而外无所察,能合于
微、希、夷的标准。这时候“元气”就会象万物的生化那样相伴而产生运作,我只需
以安静的心神静静的观察它们的往复运动。这“元气”纷芸而动,都在寻找它们各自
应处的本根去复归本根。这时候要告诫自己:要保持安静!只有保持安静,才是恢
复了心神先天应有的使命。心神恢复了它应有的使命,才能够合于常理。知道心神
应守安静的常理,才是明白了养生之道的规范。如果不知道心神应守安静的常理,
那就会形成“元气”的妄行作为,“元气”的妄行作为,就会给身体带来凶险。知道了
心神守安静的常理,身体的各部分就都会宽容,身体各部分都宽容了,“元气”的分
布就能公允,“元气”的分布公允了,身体就会处于统一平衡的状态,统一而平衡的
状态才合于自然界的状态,自然界的统一平衡就是道的无极态,能合于道的无极态
就能够长久存在,如此而行则终身不会有危险出现。
  [领会]
  在修养生功时,当心神逐步的虚静中和后,就会对身体的场态产生感应使之趋于
中和。而人体的中和场又须有能量的平衡为基础,因此,在人体场趋平的同时,就
会伴生“元气”的趋平运动。由此可知人体之中和,是由心神之中和虚静为主宰的。
知道了这种内在的因果关系,也就知道了无论人体产生什么样的奇妙变化,都必须
保持心神的中和态。因为,这所有的奇妙变化都是由心神的中和虚静而产生的。若
在身体内产生变化时而妄动意识,那就必然会导致“元气”的妄动而给身体带来新的
不和谐。这就象想用一把弯曲的尺子作标准去校直木板,这不仅不能起到校直的作
用,反而会把本来直的木板也给校弯曲了。故《庄子》有云:“以不平平,其平也不
平;以不徵徵,其徵也不徵。”《西升经》有云:“身之虚也而万物至;心之无也而和
气归。”然而“元气”的运行并非初学修功就能产生,在“元气”运行的前期,所产生
的体内之变化则是“动触”的感受,所谓“动触”是指体内不定点的产生或热或凉,或
麻或胀,或轻或重,或涩或滑等等异常之感受。这是“元气”欲动而未动的反应,遇
有此任何一种或几种感受时均不能以意去分辨、体味或促进。也不能产生好奇或恐
惧等异常心理。而只能使心神尽量的保持中和虚静态,此类感受即会正常进展而递
进到新的层次,形成内动并产生“元气”的芸芸而动。这“元气”之动似无规律,其实
其动向是依人体内的复杂不平衡极化形式在作复杂的趋平运动。这就如从电影院走
出来的人群,从表面上看都是纷乱奔走,而实际上他们都各有所向,各寻其家。待
“元气”各归其根后,就会感到整体的平衡统一。所以在“元气”纷动的时候,就不能
意识去支配其动,而只能知而不辨。否则就会形成新的不平衡,这就好象使张家的
人进入李家,使李家的人进入王家……其结果谁也没有回到自己真正的家。只有把握
了心神中和虚静这个尺度作标准,才能使身体归于阴阳之平衡。
  《庄子•在宥篇》中有一段以寓言的形式,对这元气的运化过程及其需要掌握要领
作了说明,其中是以“云将”和“鸿蒙”二者的对话而阐述的,现摘要录之:“云将
曰:‘天气不和,地气郁结,六气不调,四时不节。今我愿合六气之精以育群生,
为之奈何?……吾遇天难,愿闻一言。’鸿蒙曰:‘噫!心养。汝徒处无为,而物自
化。堕尔形体,黜尔聪明;伦与物忘,大同乎涬溟;解心释神,莫然无魂;万物云
云,各复其根;各复其根而不知,混混沌沌,终身不离;若彼知之,乃是离之;无
问其名,无窥其情,物固自生。’云将曰:‘天降朕以德,示朕以默;躬身求之,乃
今也得。’”庄子将游荡的心神喻之为“云将”,将浑朴的元神喻之为“鸿蒙”。由于心
神整日的云游飘荡不宁静,从而形成了人体“小天下”的天气不和,地气郁结,六气
不调,四时不节的“天难”。元神就告诉心神要想治理好身体就需要养心。具体的方
法就是要顺任自然而无所追求,这样体内的元气就会自然而化育。要忘掉自己的形
体,抛弃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外物混然一体而忘掉物我之存在,与自然浑融为一
团。卸掉心神的负担,抛弃所有的欲求。如此而行就会有莫明其妙的“万物”纷芸而
动去寻归本根。在这“万物”归根的时候不能以意去察知辨解,只能使心神混混沌沌
中和无欲。如此,则那“万物”就终身也不离开自己的身体。如果你要以意去辨知
它,那“万物”就会离去而不知踪迹。你既不要问这“万物”究竟是什么东西,也不要
去窥探它是怎样运化的,那么这“万物”就长存于你的身体。这就是养心而治身的规
范。当然,那莫明其妙的“万物”,即是那纷芸而动的元气和其所伴生的场效应之奇
妙变化,也就是初步的功德能力。由于元气是受心神制御的,所以只有当心神中和
虚静时,元气才能够中和而归根。如果当元气开始运化时心神则去辩解而纷动,那
么元气就会随心神的纷动而混乱无序,元气就无法归根。故心神与元气的关系就是
主与从的关系,有什么样的心神状态就会有什么样的元气运化分布。而心神虚静则
是无极而中和的表现,故元气就会趋向于公允平衡,从而显示出养生的最佳效应。
故《老子》云:“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曰静,静是谓复命。”《庄子》云:“万物云
云,各复其根。各复其根而不知,混混沌沌,终身不离;若彼知之,乃是离之。无
问其名,无窥其情,物固自生。”
    由于人体是极化的形式,而道则是平衡无极化的形式。人体之极化在趋向道的
平衡中产生了“元气”的运行,“元气”运行的过程就伴生出生命这种场效应现象。这
就如高山上的水要归于海平面,于是就形成了水流,从而也产生了水的功能。人体
的能量运动都有相应的路线,即中医所称之经络。这就如山与海之间的溪流和江
河。当人体输送“元气”的经络畅通无阻时,人的生命活力即旺盛,若经络有所郁
阻,人就会产生种种不适之病态来。这是由于人体之场态不能适应道的平衡而形成
的“场差”感受。经络郁阻越甚则呈现之病态越严重,当“元气”被完全阻闭停止运行
时,生命的场现象也就停止了,这就是死亡。所以人要保持生命的存在,就必须使
经络畅通无阻,经络畅通无阻了,元气才能在人体这种极化态中,作趋于道的平衡
而运行顺利,这样就能葆有生命活力的长存。而保持经络畅通的最佳办法,就是心
神中和虚静的修养生之道。所以老子曰“知常,容”。知常即是知道保持心神虚静的
常理,只有这样,经络才能宽容而无郁闭。就等于是在疏通河道,河道畅通无阻了
才能消除水患,并使水流发挥出更有效的功能来。
  文中的“表”字取“表率”义,即以意识的微、希、夷之标准为表率。
  文中的“王”取其统一、平衡之意。古之王治即为统一平衡的治理国家。老子是将
人体喻为小天下、小国家,故欲安定,就须平衡统一。
  文中的“天”即指自然界及自然界的变化规律。



十七章

  [原文]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母之。信不足,案有不信。犹呵
其贵言也!成功遂事而百省,谓:“我自然”。
  [意释]
  对自然界的巨大威力,自上而下所有人都知道它是客观存在的。其中有的人对自
然界的威力抱有亲敬而赞誉的心理,其中也有人对自然界的威力怀有畏惧的心理。
这些心理的存在,实际上都是抛弃了从虚静中去体验自然界威力之本质的这种基础
方法。正是由于对体验自然之道的方法诚信之不足,所以才不能够体验到自然之道
的本质信息。请认真的斟酌并重视这些话的重要性去诚信的实修吧!当你真正的按
照规范去实修时,那就能大功告成万事遂顺,从而对自然之道的威力本质百般省
悟,这时你就会说:“原来我的元神和自然之道本来就是相同一的整体。”
  [领会]
  大自然是奥妙神奇的:太空中星转斗移,日来月往;风雨雷电,变幻莫测;大地
上寒来暑往,万物生化不息,江河奔流不止;冬有冰冻雪飞,夏有暴风骤雨,春秋
有霜露雾霭,万物有雄有雌,有育有化,有生有死;人有男女婚配,有情感有欲
求,有传宗接代,有生、有长、有衰、有亡,可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一切的一
切都是那样自然而然,又是那样的神妙莫测。这千变万化的力量和规律来自何方?
这是有史以来,人类所孜孜以求的最大奥秘。于是乎就形成了人类从各个角度观察
自然、解释自然,有的从宗教角度去理解,认为:自然的力量和规律来自宇宙总宰
者的神或上帝。当然各宗教信仰团体都有各自对神的称谓,这就产生了人类对自然
奥秘的盲目崇拜与信仰。有的从物质本性的角度去作探讨,于是就产生了自然科学
的各学科。有的从理性角度去探讨自然界间各事物发展的相互规律,这就形成了哲
学的不同派系。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发现这各种探讨所得出的理论,都有
其局限性,即其理论的适用范围都被一定的时间或空间所局限,当超越了一定的时
空范围时,其理论即不再适用。所以人类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找到一种不受时空
所局限的“真正的理论”。然而人类似乎都有一种普遍的想法,那就是宇宙应该有一
种总规律、总动力,虽然人类发挥了自己的最大智慧,以各种手段去寻找其总规律
总动力,但时至今日似乎谁也没有找到它存在于何处、是什么样子。那么是不是这
种总规律总动力根本就不存在呢?不是,其总规律和总动力无所不在,无处不存,
就在我们平常生活中,只是由于人类的思维认识方法有错误,使在自身体内的这种
总规律和动力虽日用而不知。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以精练的语言描述了
其实质的存在——即无所不在的无极之道。宇宙间所有有概念可表达的事物,都是极
化现象的发展过程,所以就能对人的感觉器官及意识场留下此过程的印象而被认
识。然而道却是众极化现象之本的无极化场势,其不存在发展过程,故不能使人的
意识场留下过程之印象。但这无极化场并非真空的一无所有,只是不存在动态的极
化过程,是静态的平衡统一场势的实际存在。极化的过程,需要相同的极化意识场
去同步认识,无极化的平衡统一之道,需要意识场无极化的虚静中和去与其相同
一。而通常人们认识事物的方法都是以意识场的极化变化去认识不同的极化事物,
这意识场的各种极化形式都不能与无极化之道相同一,所以就无法察觉道的实际存
在。修养生之道者正是发现了这种奥秘,故就以认识事物的相反方法,从无知无欲
的虚静意识中去寻求与道的同一,从而直觉到道信息的实存,并直觉到自身就是因
道而显现的极化现象。宇宙间的极化形式是无止尽的,这就表现出事物的复杂性,
但所有极化现象都被无极化之道所统一制御,故又反应出各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内在
的联系。各种层次的极化事物都在各自层次的范围内表现出各自的特性,此层极化
现象的特性就不一定能等同于彼层极化事物的特性,所以此种理论就不一定能解释
彼种现象。然而,这无尽的极化现象统统都受制于道的平衡无极化的统一制御。无
论何种层次的极化形式都在趋向于无极化的平衡统一,故宇宙间千变万化的事物,
都是因这种趋平力量而现示出各自与整体之间的变化规律和动力。因此,道就是宇
宙间所有事物变化的总规律、总动力。道的唯一信息就是平衡统一,把握了这个实
质,也就知道了宇宙间的事物无论有多么复杂的变化,这复杂的变化无非都是在趋
于平衡时而产生的。如果没有趋平性的话,激起的水柱将不会形成波浪向周围传
递,空气中的声音将无法向周围传播,太阳的光芒将无法照射,水将不流,风将不
吹,火将不焰,雨将不落……所有的运动形式将会停止而成为死寂。这些现象仅是事
物趋平性的显示,而对道的实际存在,常态下的人仍是无法认知的,但却可以从一
些事物的现象间接的推知。众所周知,水是以波浪的形式而传递动能的,这实际上
是水以极化扩散趋平的形式而形成了波浪的扩散,故动能通过水这种传播媒介而得
以传播;空气中的声音借助于空气这种媒介的振动扩散而传播,所以在没有空气的
地方,声音就无法在空间传播。由此而知,能量的不同形式传播,需借助于一定形
式的媒介物。而光线和电磁波在没有任何物质存在的太空中仍然被传播,那么光波
及电磁波是借助于什么媒介而传递的呢?就是借助了无极化之道,使道产生极化的
扩散趋平而传播。所以宇宙间不存在真空,道无所不在,物与道都是实际存在的,
只是前者是极化之动态,而后者都是无极化之静态而已。故《淮南子》有云:“魄问
于魂曰:‘道何以为体?’曰:‘以无为体。’”《关尹子》有云:“道无鬼神,独往独
来。”以无为体,即无形象无概念,但并不是没有其道的存在。道是唯一的自然总
规律总动力,既不是鬼,也不是神,要认识道的存在就必须入于虚静无思之境界去
与道同一,思之越切则背道越远。故《至游子》有云:“入冥不窈,入恍不惚,寥寥
乎有见,默默乎有闻;不见为见,不闻为闻,然后有见闻。”《西升经》有云:“能知
无知,道之枢机。”“有以无为母,无以虚为母,虚以道为母,自然者道之根本
也。”以上都是先哲们的经验总结,是修道而体道的真谛之所在。
  文中的“大”是对道的伟大规律动力之简称,即二十五章中“吾未知其名,字之曰
‘道’,吾强为之名曰‘大’”的“大”之意。

一听就是,一说就变,主动去为,主动去做。


十八章

  [原文]
  故大道废,案有仁义;知快出,案有大伪;“六亲”不和,案有畜滋;“邦家”昏
乱,案有“贞臣”。
  [意释]
  如果对修养生之道的总体大规范不相信,而废弃这大规范的时候,就会有对仁义
与否的辨知意识产生;当意识的辨知力纷纷呈现的时候,就会使心神产生非自然
的、人为的繁杂指令;这样就会使眼、耳、鼻、舌、身、心这六种感官各显其辨知
的功能,从而形成整体的不中和、不谐调,于是就得要对其整体的和谐加以畜养滋
润;当“元神”的邦域失去了中和而昏乱的时候,就需要意识的虚静不辨,去忠贞的
归顺于“元神”而恢复其中和。
  [领会]
    人,不仅是身体与生命的统一体,而且无论是身体或是生命,都存在着整体与
局部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也相互制约的系统关系。整体的人,是由每一个具
体的环节组成,这又不仅反应在生理结构形式上,而且也反应在人的生命现象的结
构形式上。生命,这只是人的活力的总概念,分而言之,人的生命现象包括了感
觉、认识、思维、分析、推理、情感变化、语言行动、新陈代谢、社会交往、生产
活动、生育繁衍等等内容。就其心理活动而言,其最高心理为思维分析与推理及情
感的表达等。而这些活动基于人的意识能力,意识的基础是感觉,感觉的对象是信
息,信息的接受者则是感觉器官。所以人的心理活动是一系列既有分工又有相互协
作,有接受、有输入、有加工升华,由初级到高级的递进过程。推而言之,没有信
息的接受就没有信息的输入,没有信息输入意识则无可感知及加工,所以人的感觉
器官接受信息的程度就是心理活动状况的最初因素。接受信息越多心理活动就越复
杂,接受信息越少则心理活动就越简单。就如前些章节所述,心理活动是以人的意
识场极化变化为基础的,而人的意识场极化变化,又会造成整个人体场的复杂极化
变化而失去中和态。所以复杂偏激的心理活动就对人体之健康不利。要想身体中和
健康,就须减少人的心理活动,减少心理活动的直接因素就是减少对信息的接受,
而接受信息最多最主要的器官就是视觉器官、听觉器官和触觉器官,要减少信息的
接受,就必须从减少这三种感觉器官接受信息做起。故修养生之道的基础规范就是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触而不觉。这并不是要让这三种感觉器官不再接受信息,而
是接受信息的工作状态仍然保持,但是负责感知这些信息的意识却不加具体的分辨
加工。也即意识中对信息的各种极化形式不追随,不同步,始终保持混朴恍惚的无
极态,但又非休眠态。就如专心于读书者可以不闻声音;处于喜怒时,可以忽视寒
温痛痒;专心于垂钓时可以目不见泰山。而修养生之道者则是专心于虚静无知,故
虽视而不见,虽听而不闻,虽触而无觉。当意识场处于这种混朴状态时,就形成了
虽能应而不应,虽能辨而不辨的本底功能态,这就是中和“元神”的显现。
    在修养生之道的实践过程中,保持心神的虚静无欲并非一件易事,尤其是那些
身体有各种病患者,他们的身体场势本来就已经处于了混乱的非中和态,这种混乱
的人体场势又反作用于意识场,故其在入静的过程中反而会更激起思绪万千,如脱
缰之野马,就连平时已经遗忘了的事或幼时的事都会在此时再现出来。其实这并非
自己不易入静或入静的方法掌握不当,而是每位修养生之道者所必经的过程。平
时,人们的意识都忙于接受外界新的信息,已往的信息就被收藏搁置起来,没有特
殊的激发因素则不被忆起。但当修养生功开始入静的时候,自己对外在的新信息接
受处理少了,那些往时所存的信息就会被激发而冷不丁地冒出来。但在这种情况下
就不能追忆联想,否则就有违虚静的宗旨,而应及时的察觉、及时的淡化。这是意
识调驯的正常渐进过程。任何修养生功者,不可能在一开始修功就能够进入完美的
虚静境界,都是在此种持久地调驯中而递进入较佳虚静态。《至游子》有云:“心
者,一身之主,神之帅也。静而生慧也,动则生昏也。学道之初,在于收心离境,
入于虚无则合于道焉。若夫执心住空,亦非所谓无所也;住于有所,则心劳而神
废,疾以生矣。夫闻毁誉善恶,以其心受,受则心满,满则道无所居矣。有闻不如
不闻焉,有见不如不见焉。毁誉善恶不入于心,其名曰虚,心虚则安,心安则道自
来矣。心者譬夫目焉,纤毫入目则未有能安者也。牛马,家畜也,纵之不收则悍戾
难驭;鹰鹞,野鸟也,一为系绊则自然调熟。吾之心犹是欤!然法之之妙用在乎能
行,不在乎能言。夫能在物不染,处事不乱,斯大道之妙乎!世或以道为难进,是
不知贝锦始于素丝,冲天之鹤资于鷇食,蔽日之杆起于毫末者也。”所以,修养生
功不能急于求成,若急于求成则无所成。对修功进程中所出现的一些必然干扰现象
处之泰然,既不急求其无,亦不任其自流,耐性调驯,渐至驯服。病患者修功亦是
如此,只要不性急而是逐渐收心,这逐渐收心的调驯过程即是治病的过程,当身体
逐渐好转时,这好转了的人体场又会反作用于意识场而利于入静,这是一个相互促
进的协同作用。前人曾云:“念起为病,不续为药”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调心的
过程实际上就是养生的过程,当心神中和之日,也就是身体中和健康之时。



十九章

    [原文]
    绝智弃辨,“民”利百负。绝仁弃义,“民”复畜滋。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
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意释]
    如果断绝了人的思智,抛弃了对事物的区分辨解,那就会对意识的虚静创造百
般有利的依靠条件。如果断绝了对仁慈与否的辨解,抛弃了对忠义与否的区分,那
就会使意识恢复到对身体畜养滋育的职能上去。如果断绝了巧思,抛弃了利欲,那
么就不会再有纷争的意识产生。如果将这三句话的含意仅仅是领会了,而只作为条
文记住,那并不是完善的方法,所以还必须使这些道理付诸于实践而有所实施的归
属。这就必须在实践中使意识的见解力尽量的纯素,而使其抱守于混沌质朴,减少
对私利的认知,收敛对欲望的追求。
    [领会]
    修养生之道的宗旨,是调驯心神使之归于中和虚静,而心神时时都因意识的纷
动不止又欲静不能。如果追寻一下意识纷动的内在诱因,这无非是对欲望的贪恋追
求所引起的,而这些纷杂的欲望都与对名利的占有欲直接相关联。所以,要想使心
神真正的达于中和虚静之境界,那又必须从收敛名利之欲上着手做起。要收敛名利
的欲望又要从根本上改变自己对名利的认识态度,即须认识对名利的追求究竟对自
己是利还是弊,这就关系到自己对人生观、幸福观的态度。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幸福
概念的不同理解,有人以名利的占有丰厚为幸福,有人以精神的充实,精力的充沛
为幸福,故这二者之间的处世态度就不同。前者为了多占有名利就会无止尽的追
求,从而形成意识场的极化波动,当求之不得时,就会形成意识场滞留于某种偏颇
的极化态,显示出心情的长期偏激,这就直接损及了身体的中和健康。后者因知足
而不过份地追求,故能使精神常葆充实而常乐。这样就能保持其身体的中和健康,
使生命充满充沛的活力而长存。将这两种人生观作一比较,就可知何者为利何者为
弊了。若精神不充实,即使是名利再丰厚,也会使内心感到空虚,精神不乐,名利
又有何益?生命若不存,名利又将何在?但道理虽明,然而,又有几人能真正抛弃
名利之诱惑呢?世界上急功近利者众,顾及长远利益者寡。所以,修养生之道能卓
有成效者就显得微乎其微了。若欲修功有成,就必须先改变自己的意识形式,也就
是先从培养自己的品德做起。若无高尚的品德为基础,那就很难进入功效之高层领
域。故《淮南子》有云:“机械之心藏于胸中,则纯白不粹,神德不全。”《西升经》有
云:“天下之人物,谁独为常主?迷迷自相传,辗转相授与。邪伪来入真,虚无象
如有。自伪不别真,为贪利往守,非常正复亡,痴盲持自咎。如木自出火,还复自
烧腐。”可见名利并非能久居为己有,而生命才是体内之实存。若心神过份地动
荡,则必然损及身体,身体受损又反过来危及生命的存在。这就是生命与身体的相
互关系,也是德与道的相互关系。生命与身体互为依附,道与德亦互为依附。品德
是修养生之道的基础,功德是修养生之道的效应。若只羡慕圣哲所具备的功德能
力,而不愿按修养生之道的规范去实修,那就如只羡慕他人能站在高山之巅而高瞻
远瞩,自己虽然也知道登山的路径,但就是怕苦怕累,而不愿实际攀登,或攀登到
一定的高度知难而退,那就永远也无法登上顶巅去领略大好光景。只有那些既掌握
了正确的方法又不怕劳苦而且有持久耐力并认真实践的人,才有希望攀上那光辉的
顶峰,去领略那非切身体验就无法确知的美妙境界。所以修养生之道者首先要培养
良好的品德,即不争名夺利,不义气用事,不以机巧之心待人,如此才能使自己在
修养生功时顺利入静,否则就会在入静时形成杂欲的纷争。这是掺不得半点假的
事,若欺人必定造成自欺,还得自食其果。故历史上凡是修养生之道大有成效的
人,都是彻底的抛弃了私利的人,他们都将名利之欲当作功力进展的最大障碍,所
以就能视名利如粪土、如包袱,而从内心里感到对名利的厌恶。但也有人对修养生
之道者所形成的功德效应感到羡慕,以为能以此作为获取名利的阶梯而去从事于修
养生之道。这样的人由于其修功动机的不纯,反而修不出什么名堂来。因此,凡是
修养生之道者,都必须有高尚的动机,若将修功作为获取名利的手段,必然不会有
大的功效收益,或只落个虚名但并不能领略到高层次功效之真谛。如果修功不能入
门者,其既不会产生大利,也不会产生大弊;如果修功者已经入了门而“得气”,这
时若能按规范修功就会产生有利的功效,若违背修功规范而刻意追求或胡乱试用其
粗浅之功效,那就会产生弊端,出现偏差。这就如学开汽车者,在汽车的发动机都
不会启动的时候,汽车就不会给他带来利益,但他也不必担心汽车有翻倾之危险。
如果他已能将汽车启动,却不懂或违背操纵驾驶的规范去开车,那就有可能将汽车
开翻。所以修养生之道虽然可以祛病延年,但若违背修功规范去瞎闯,那就不仅不
能祛病,还有可能增添新疾,而按其规范实修者就不必担心会产生什么偏差,而只
会给人带来效益。




二十章

    [原文]
    绝学无忧。唯与呵,相去几何?美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
人。恍呵,其未央哉!众人熙熙,若飨于大牢,而春登台,我泊焉未兆,若婴儿未
咳。累呵如无所归,众人皆有馀,我独遗。我愚人之心也,蠢蠢呵。俗人昭昭,我
独若昏呵。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呵。忽呵其若海,恍呵其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
我独元以悝。吾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意释]
    如果人们能够断绝自己博学而多知的念头去静修养生之道,能这样做身体就不
再会有忧患出现。能诚恳的接受这个方法与固执的反对这个方法,这两种态度之间
的差距有多么的远呢?衷心的赞美这个方法与发自内心的厌恶这个方法,这二者之
间的心理作用又有多么大的本质性差别呢?如果人们害怕按这个方法去修道,那么
道也不能不害怕人们而远远的离去,使人们无法得到道的本质信息。这道的信息就
是那样的恍惚迷离啊!恍惚得使常人无法挨到它的边际。众人都熙熙攘攘纷动不
息,就象是去参加盛大的宴会以饱尝美味,又象是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去春游,大家
都竞相登高去饱览春色。但是我的心却处于淡泊之态,并未反应出任何意欲的征
兆,就象是刚刚出生的婴儿,还不知怎样微笑。我的心经常不依著于任何事物,就
象是居于空旷而无家可归。众人都有过剩的智慧而尽量的显露发挥,唯独我的智慧
似乎丧失了而不辨是非。我的心总是那样的愚昧无知啊!好象比蠢笨者还要蠢笨。
俗常之人的智慧光芒都是那样的显耀啊!唯独我的心好象没有智慧之光而显得很昏
昧。俗常之人的智力都能明察秋毫啊!唯独我的心扉好象紧闭而透不出一点心灵的
智慧。惚恍啊!我的心就象大海那样深沉而又见不到边际。恍惚啊!我的心总无所
思知,就如悬浮于虚空之中而不会停止于任何有概念的目的地。众人都有所追求,
也有所造就。唯独我是被人嘲笑的、头号不开化的糊涂蛋,既没有追求也无所造
就。但是只有我所需要的和俗常之人所追求的不是一码事,我只重视去调养我赖以
生存的、中和虚静这个“元神”基础。
    [领会]
    学知识和学修养生之道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就如同在一个起跑点上向完全相反
的两个方向出发,去达到不同的目的地。但这两个目的又是同一宇宙的本末关系。
也就是说,学知识者是尽量发挥自己的后天智慧,去了解宇宙事物的变化现象,并
推导各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修养生之道者则是尽量的收敛自己的后天智慧,而
去开发自己潜在的先天直觉能力,去同一于宇宙事物的统一本质,全方位的了解宇
宙事物的本末关系、因果关系。否则人就不能揭示宇宙及生命的真实奥秘,而只会
迷惑于宇宙事物表面现象上的千变万化。当人的后天智慧努力揭示一种事物的“本
质”时,又会有新的、更多的不解之谜呈现在人们面前,使人类永远无法解释清
楚。即便自以为揭示了的一些“谜底”,认真的思考一下,这并非是真正的谜底,而
只是掌握了某些现象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规律,至于这些规律的产生原因,几乎仍
然是一无所知。比如现代物理学和化学的定律、公式等等,无一不是对某事物在某
种环境所产生某变化之规律的表达方式,而对这些规律的产生原因则无所阐述,即
使是有所阐述,也都是属假设猜想,而且都不能超越出一定的事物范围,待一超越
了该范围即不再适用。这种后天智慧认识事物的局限性,主要是人的意识场以同步
极化形式去认识事物。而宇宙事物的极化形式是无止尽的,但人的意识场极化形式
则有一定的限度,所以人对宇宙事物千变万化现象就不能尽知。再者,宇宙事物千
变万化的极化形式都因无极化之道而显现,但人的后天智慧则呈千变万化的极化形
式去认识、去思维推理,不知道以无欲的无极化形式去与无极化之道相同一,所
以,人们就只能知有限表面现象之果,却无法知众果之所以产生的因。
    修养生之道者的意识形式与常人所用的方法则完全相反,那就是使自己的后天
智慧之光尽量的收敛,去趋于意识的“无知无欲”,从无知无欲中去促成大知大觉、
大彻大悟。不仅如此,无知无欲又促成了身体的中和而健康长存。但自古至今,人
们对修养生之道的理论与方法信者寡而非议者众。如果不信者不去从事修养生之
道,那还不会对修养之道的理论带来太大的有害影响。如果只羡慕修道功效,但又
不信其修道理论,那就会形成一种矛盾心理或对抗心理,这就会从根本上干扰他的
意识状态,从而无法真正形成意识场的中和之态,更不能形成无极的意识场去与道
之无极相同一,因此也就不能直觉到道的存在。故老子曰:“人之所畏,亦不可以
不畏人。”这也就是修道者所说的“心诚则灵,不诚则不灵”的本质所在。由此而
知,对修道规范诚信程度之心理状态,就直接影响其取得功效的程度。如果是发自
内心的不相信修养生之道所能取得的成效,为了否定它而去从外形上摹仿修养生之
道,那么就只能得出无道的结论。道并不是任何有形之事物,谁也无法将道拿出来
让众人参观一下以证实道的存在。只有那些诚信其道理并实修者,才有可能直觉道
的真实奥妙之实存。故《坐忘论》有云:“夫坐忘者,何所不忘哉!内不觉其一身,
外不知乎宇宙,与道冥一,万虑皆遗。故《庄子》云:‘同于大通’,此则言浅而意
深,惑者闻而不信,怀宝求宝,其如之何?断缘者,谓断有为俗事之缘也。弃事则
形不劳,无谓则心自安,恬简日就,尘累日薄。迹弥远俗,心弥近道,至神至圣,
孰不由此乎?”《妙真经》亦有云:“一切万物,人最为贵,人能使形无事、神无体,
以清静致无为,之意即与道合。”《西升经》有云:“我命在我,不属天地,我不视、
不听、不知,神不出身,与道同久。吾与天地人一气而治,自守根本也,非效众人
行善,非行仁义,非行忠信,非行恭敬,非行爱欲,万物即如来。常淡泊无为,大
道归也。故神人无光,圣人无名。”由上所引之述,可知修道之法与处理俗事的方
法是完全不同的,要想修养生之道见成效,就必须能尽量避免礼仪之俗事的干扰,
否则就会纠缠于礼尚往来的无谓麻烦之中而不得脱身,如此何能清静?所以修养生
之道者培养自己恬淡的心神,并不只是修功时的事,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
在培养其恬淡。如果只在修功时要求心神恬淡,那是恬淡不起来的。但多数人视恬
淡为寂寞,常为欲望所迫而不甘寂寞。所以也就很难持久的从事于修养生之道了。
孰不知这恬淡是常人难以领略的静中之乐啊!故《文子》有云:“夫无乐无知,是真
乐真知。”对此道理,不修养生之道者是很难理解、很难接受。若不然,为什么修
道者和常人认识事物的态度会有那么大的差距呢?
    文中的“食”字读音“饲”,意为给养。
    “大牢”指盛大宴会。


二十一章

  [原文]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物,唯恍唯忽。忽呵恍呵,中有象呵;恍呵忽呵,
中有物呵;幽呵冥呵,中有情呵;其情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
顺“众父”。吾何知“众父”之然?以此。
    [意释]
    功德这孔窍被疏通的程度,那是随着修养生之道者所处的心神状态之变化而变
化的。对道的实际存在,只能以恍恍惚惚的心神状态去感知它。当心神处于惚惚恍
恍的状态时,道就会从中显示出它那惚惚恍恍的形象;当心神处于恍恍惚惚的状态
时,道就会从中显示出它那恍恍惚惚的实际存在;这恍惚的道似乎存在于莫测的幽
冥之中,但这恍惚幽冥中却有道的切实情景。这情意是十分真实的存在,这其中蕴
含着道的伟大动力及规律之信息。自现今一直到上古,这道的信息永恒存在,从不
会消失。道就以它的伟大动力及规律之信息作为指令,担负着理顺宇宙众事物的
“总父亲”、总制御者的总责任。我是怎样知道这“总父亲”理顺宇宙众事物情况的所
以然呢?就是以恍惚的心神去修养生之道所感应出的功德孔窍中直觉到的。
    [领会]
    功德,是修养生之道者伴生出的特殊场效应。这有点类似于电流在导体中的运
动所伴生出的电磁场效应,但二者又有本质性的差异。功德场效应是无极化场的效
应,而电磁场则是极化场的效应。二者虽都属场效应,但却存在着极化和无极化的
本质区别。又如平静的水与浪花之关系,二者虽都是水,但却存在着静与动的本质
差别。场效应是场势的外延所显示出对它物的影响作用。就如声音,是振动的外
延,可使它物产生共振的作用;火光,是燃烧的外延,可以对它物起照明显形等作
用;表情,是心情的外延,起到对他人传达感情信息的作用……故可知,不同的场势
会外延出不同的场效应,场效应的强弱则取决于场势的强弱。功德效应,同样是场
势的外延,可它是无极化场势的处延。它所显示出的效应,则是对无极化之道的直
觉能力。正因为功德效应是无极化场势的外延,所以,就必须有无极化场势去显示
它的外延。这无极化场势,就是修养生之道者那中和无欲而恍惚的意识场势。有了
这无极化意识场为基础,功德的效应才得以显现,这意识场势的变化,就直接决定
了功德效应的变化。要想使功德效应增强,就必须使意识的中和无欲程度增强,意
识越中和无欲,直觉能力就越清晰,反之则归于模糊或消失。
    常人对存在的理解是:能被人感知的才是存在,才是“有”;人未感知的即是不
存在,即是“无”。但实际上宇宙间实际存在的事物形式是无限的,能被感知的是实
际存在的“有”,而实际存在但不能被常人感知者就不能认为是“无”。假如,我们人
类都没有视觉器官,那么我们就不会有对光的感知,但光却是实际存在的;假如我
们都没有听觉器官,就不会有对声的感知,而声也是实际存在的;假如我们都是色
盲,就不会有对色彩的感知,但色彩同样是存在的……所以,人体的结构形式就决定
了其对宇宙事物之实存形式认识的局限性。就整个宇宙的存在而言,并不存在“有”
与“无”的差别,只有存在形式上的差别,故整个宇宙都是实有,而没有“无”的间
隙。被我们人为的认为是“无”的,只是“无感知”而已。所谓场势外延的场效应,并
非真正的隔“空”感应,而仍需借助于无形的“有”为媒介去对它物产生作用。而这
“无形的有”就是道。这一切是常态下的人所难以认识的,只有修养生之道者在进入
一定的功态层次时,才能够直觉到这整体的实存。正是这整体实存的无极化场势,
才起到了对整个宇宙间所有有极化事物的整体平衡统一之作用,使众事物都按道信
息的统一指令去趋于平衡统一,于是就显现出了宇宙事物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
进,既千变万化,又有规律性的制御。对这种因与果的关系,并非所有的人都能了
解,常人则只知现象而不知其内因,唯有用修养生之道的办法才能因果皆知。葛洪
曾云:“凡言道者,上自二仪,下逮万物,莫不由之。但黄老执其本,儒者治其末
耳。”执其本者就至简至易,执其末者必至惑至烦。当你能执守虚静之本时,就可
以体验到自体之场势去趋于道的平衡统一时所形成的场效应的无数奇妙变化。这些
变化有引力,有斥力,有运行,有激荡,有抟揉,有此感彼应,有混圆统一,有情
感信息……但常人怎么能感受到这种变化呢?所以若常人询问修功者的感受时,修功
者的回答,就如明眼人对先天盲者谈太阳,尽管明眼者将太阳的形状色光描述得面
面具到,但盲者也无法真正理解太阳究竟是什么样的,而有可能将圆脸盆就误以为
是圆太阳。故《关尹子》有云:“言道者如言梦。夫梦者曰:如此金玉,如此器皿,
如此禽兽。言者能言之,不能取而与之;听者能闻之,不能受而得之。唯善听者不
泥不辨。”又云:“万万变迁虽互隐见,气一而已,唯圣人知一而不化。”万变是
末,气一是本,能执其本则末可不治而自治也。若执其末则必将损及整体之平衡统
一,会形成越治越混乱而不堪收拾的局面。这是宇宙变化的总规律,它不仅适用于
修养生之道,也同样适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其它各领域。能遵循这个规律就
和谐、就长久;违背这个规律就混乱、就短暂。如果谁自执其能,各行其是,最终
都会受到这总规律的制裁、惩罚。这就是“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中庸》


二十二章

    [原文]
    炊者不立。自视不章,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曰,馀
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意释]
    炊烟由于自身的纷动不息,从而使自己不能长久的直立。以意识纷动审视的方
法去修养生之道,就失去了修道的自然条理。以自己意识分辨见解的方法去修养生
之道,就无法明了其自然的规律。以自己的意识操纵去攻伐治理,那必然不能取得
预期的成绩。自作聪明,自持己能而以智慧去进行治理,那就不能达到长存的目
的。这些妄动意识的方法对于修养生之道来说,就象是吃剩下的残饭和身上长出的
赘瘤,完全属于多余的累赘。任何东西都会对多余的累赘感到厌恶,所以那些想妄
动意识去治理身体的修功者,可千万不能去占有这令人厌恶的累赘。
    [领会]
    心神的中和虚静带来身体的中和健康,意识的纷动不息带来身体的混乱病患,
所以意识的纷动对修养生之道来说,就完全成了多余的累赘。然而自古及今,流传
的修功方法可谓多矣,这些功法中,就有不少是以巧思的方法去治理身体的,如那
诸多的观想法、守窍法、导引法、吐纳法等等。这些方法虽能对某些疾病起到治疗
或缓解的作用,但却可能会对某些疾病产生不利影响,所以这些功法就显示出了它
的局限性和弊端来。还有少数功法是以达到某些特异能力为目的者,其结果必然形
成人体某局部的极化,使人体失去整体之中和,最终导致身体的早衰。凡是参与意
识活动的功法,只能称为对症功法,而不能称作养生之道。对症功法都有适应范围
的局限性,当超越该范围时,即不起作用或起相反的坏作用。养生之道则没有范围
可局限,故能适应所有的病症。而以产生特异能力为目的的功法,往往是以获取名
利为最终目的。须知这名利的获取,是以损害身体的健康甚至付出生命为兑换代价
的。何者为得何者为失,参修者自当慎思而后行。《庄子》有云:“苦心劳形,以危
其真,呜乎远哉,其分于道也。”又云:“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数而迹愈
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如处荫以休影,处
静以息迹,愚亦甚矣!”是啊,脚印是因走路而留下的,为了远离脚印而奔走离
去,这反而留下了更多的脚印,其结果是事与愿违。人体之疾病是由于意欲的纷动
而形成的,为了消除疾病而巧思治理,这反而促成了意识的更加混乱,导致疾病的
更加复杂,其结果亦是事与愿违。对此,《监乾经》亦有所论述:“欲人修道,心怀
万端,目见华色,意乱心烦,五神失主,道君不还。小人修之,不经日旬,谓之立
至,手执口宣,未得一文,谓可全身。但见涓流之激速,未知江海之洸深,睹近趣
之末利,未知怀道以养神。”是的,那些苦思冥想急功近利者,怎么能得到“如江海
之洸深”这养生之道的真实奥妙呢?
    若就不同之人体而言,各人体虽有其共性又各具特性。这就如同是一种树的树
叶,虽然其形状大体上相似,但绝对不会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所以世上人体之
状况就更不会千篇一律。若以对症功法去治理身体,虽然甲乙二人所患病症相同,
若以同种功法去对症施治,该功法可能对甲显效,而对乙就不一定显效,这是由于
甲乙二人的身体状况不同的缘故。这就如同是抗痨药,虽能治好甲的肺结核病,但
却不能治好乙的肺结核病。所以对症功法就又显示出要辨症施治的复杂性。若辨症
失当,就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而修养生之道就免去了这复杂的对症施治和辨症施
治。这有点象用一架多秤盘天平去保持多个秤盘里的水的平衡,对症施治者就得将
每个秤盘里的水加加减减还不能保证能达到多方位的平衡,若加减不当还会形成新
的不平衡。而修养生之道者则是将多个秤盘都连通,将天平杠杆固定在水平的位置
上,那么每个秤盘里的水就会自然而流平,并能保持始终都平衡。所以,修养生之
道就显得比对症功法简单了许多。当然,修养生之道者所要疏通的是人体之经络,
所要固定平衡的是心神这无形的杠杆,所要促成的平衡是人体阴阳之平衡,而人体
的每个细胞就是一个秤盘,只要修养生之道者能使心神这无形的杠杆保持中和平
衡,那么经络自然就会疏通,人体阴阳也就自然而归于中和平衡。而无须以意去疏
通某经络,也无须以意引气去达到平衡,实际上当意识在纷动的时候,是无法保持
阴阳平衡的,只有意识的虚静中和,才是人体阴阳平衡的标准杠杆,不求平衡则自
然平衡。但愿医学界能够重新认识这虽古老而科学的阴阳平衡理论,并能以科学的
手段去达到这种平秘之目的,那样不就免去了探查诸多病因仪器的研制,也免去了
那诸多对症药品及仪器的研制吗?但愿这一目标能早日实现,使医药这个名词成为
文物名词,使每个人都能无疾而尽享天年。


二十三章

    [原文]
    曲则全,枉则定,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以为
“天下”牧,不自视,故明;不自见,故章;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夫唯
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全”者,几语才。诚,全归之。
    [意释]
    如果能够使意识卷曲而收敛,就能够使身体中和而健全;如果能使意识柔软而
弯屈,就能够使心神保持虚静而安定;如果能使意识低洼而沉静,就能够使生命的
活力保持长久而充盈;如果能使意识混沌陈旧而不显光耀,那就使功德递增而保持
常新;如果能使意识的分辨见解活动减少,那就能与道相同一而得道;如果意识的
分辨见解活动增多,那就会使中和之态混乱而导致“元神”的迷惑。因此,那修养生
之道的圣哲们就使自己的意识始终保持为混朴的一体,以此使人体这个小天下得到
静静的牧育,他不以意识的审视去参与修养生之道,所以就能促成中和“元神”的明
朗;他不以意识的分辨见解去参与修养生之道,所以人体才能够恢复其自然的条
理;他不以意识去攻伐治理,所以才能取得修养生之道所应有的成绩;他不自作聪
明、不妄动智慧之能力,所以他才能在修养生之道中保持身体的健康长寿。正因为
他能使意识不产生纷争,所以也就不会有病患与他的身体去相争。古时候那些修养
生之道者所说的“能卷曲者就能健全”之格言,这话虽然简单但却非常精炼而有道
理。谁能够诚信这个道理并诚恳的去切身实践,那么健全就会归于谁。
    [领会]
    身体的中和健康是由心神的中和混朴所促成,心神的中和混朴是由意识的虚静
安宁所促成。这就是本与表的关系、因与果的关系。所以,要保持身体之表的健
康,就必须从本上着手进行治理,也就是从调驯收敛意识的纷动上做起。然而,收
敛意识的纷动说起来容易而做起来就并不那么容易了。虽然意识属己之所有,归自
己驾御,但你若驾御使它怎样去动,是比较容易的,而你若要驾御它不动的时候似
乎就困难重重了,这是由于“驾御”之本身就是意识的动态。如你想要保持水的平静
而用制动的方法,当水浪跃起的时候你就用力把它打下去,如此做水面何时才能归
于平静呢?而意识的审视、分辨、见解、引领等等都是意识的动态,若想以动态去
促成静态,那只能越促越纷动。所以初学修养生之道者,总爱以意识去分辨自己的
入静程度,其结果是越分辨杂念越多,这就是以动制动所造成的欲静不能的结果。
因此,修养生之道者必须以意识的静态去平息意识的动态,这样才能使意识归于平
静。就如你想使水平静下来,就不能再去晃动或搅动它,那么水的波纹就会逐渐的
消失而归于平静。这方法叫作“以静制动”。只有以静制动,意识才能归于平静;若
以动制动,只能促成意识的纷争。但是,意识的平静并不是一说就会的,而是必须
按所学的理论去进行持久的调驯,否则意识是不会自己平静下来的,这持久的调驯
过程就是修养生之道的实践过程。这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就如一名笛子演奏爱好
者,学理论和实际练习的关系。如果爱好者只是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学了又学,背
了又背,领会了又领会,他知道应如何运用口形,应怎样掌握气息,也知道指头应
怎样弹跳推揉,舌头应怎样颤动翻滚,还知道口、舌、气、指应怎样配合才能吹奏
出什么样的韵味的笛声。但是他总是专心于理论的学习研究, 并不实际去练吹
奏,那么他充其量也只能称为一名笛子演奏理论的研究者,却不能成为一位名符其
实的笛子演奏家,人们永远也无法听到他所吹奏的乐曲。只有那既精通理论又善于
将理论用之于实践者,才有可能成为一位真正的乐师。所以只学理论而不去实修
者,就如想从书本对食品形状和滋味的描述中去吃饱肚子,那是永远也无法办到的。
    再者,意识的谦下、柔弱、不争这是需要在平时待人处事中去逐步培养的品
德,若没有平时的培养为基础,那就会在日常的处事中留怨于人,在修功时这些怨
咎就会纷纷萌动而思绪万千,就无法达到真正的虚静。所以修养生之道又是一个内
外兼修的过程。这样内外皆静才能够真正的进入虚静之境界。本来德与道就是不可
分割之表里关系,以修品德去促修道,以修道去促成功德,这就是道德的内含。
    从广义上讲,当今世界人类无限度的追求各种欲望之获取,以及为了满足这种
种欲望所出现的各种竞争和对自然界的肆意索取,不能不令人担忧。索取消耗越
甚,则自然生态之平衡就会被破坏的越严重,当自然生态失衡到一定程度时,那将
会对人类的生存带来什么样的威胁呢?人类将作何选择?自当深思。


二十四章

    [原文]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而弗能久,又况于人乎?
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
者,道亦失之。
    [意释]
    修养生之道者要保持沉默寡言,这样才能符合大自然的规律。在自然界中,大
风不会整天无休止的刮下去,暴雨也不会整日的下个不停。这就是大自然的规律,
谁又有能力去作这种控制呢?就连天地尚不能长久的去显露自己的偏激,更何况我
们人还能多说话去发泄自己的意识势能吗?因此,从事于修养生之道的人,就必须
与自然之道的规律相同一,这样做,修养生之道者所形成的功德能力就能与自然之
德的威力相同一。如果修养生之道者失去了与自然之道规律的同一,那他就会失去
与自然之德威力的同一。能与自然之品德相同一的人,他修养生之道就会显示出与
自然之德相同的功德能力。如果失去了与自然之道规律相同一的修道者,那他就失
去了修养生之道的实际作用。
    [领会]
    道,是自然界的总准则、总规范;德,则是这总规范所固有的潜在总威力。也
就是说,道是宇宙唯一而又无所不在的无极化均衡之场势;德则是这场势所固存的
场效应。这场效应以它那无形的均衡力,统御着宇宙万事万物的生生变化,有什么
样的场势就伴有什么样的场效应。所以,修养生之道者就是效法自然之道的场势,
以形成自然之德所具有的统御能力。由于自然之道是无极化之场势,故修养生之道
者就也需去培养自体场势,使之归于无极化。但人体本身就是极化的产物,所显示
出的场势就都是有极化的生命现象,如运动、思维变化等。为了使自体能形成无极
化之场势,就须首先从生命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即意识场的调整上做起。由于意
识活动是由意识场的不同极化形式所显现的,故要使意识场归于无极化,就必须从
平息意识的活动做起。但意识的平息无极化,得有意识细胞中和张势为基础,这就
需要久久的修养生之道去调驯培养这种张势。而这种张势并非常态下的意识细胞所
能形成,必须用收敛意识能力的方法去逐步的累积势能而促使意识细胞变性升华,
也即使意识细胞的场势形式发生根本的变化。正因为如此,修养生之道者就必须注
意时时处处去累积这种意识场的势能,以便当势能累积到一定的程度,而促成意识
细胞的变性升华。但是,意识的场势能,往往易以语言的形式而发泄出去,使其势
能受到削弱。这就是说,语言是意识活动的表达,是意识势能的疏泄。故为了蓄积
意识势能,修养生之道就应当尽量的少说话而保持沉默。只有如此,才有利于意识
场势能的累积而促成意识细胞的升华,从而带来整体场势的中和变化,这就是沉默
寡言的意义。这种沉默寡言是以中和无欲为基础,若思欲纷动而无言,则不起养生
的作用。常人在心情郁闷等情况下又不疏泄,反而对身体不利,因为这非中和意识
场会反馈给身体而造成身体的不中和。
    这种累积意识之势能以促成意识细胞及人体细胞升华变性的过程,犹如炼钢炉
中累积热能促使铁矿石炼成精钢铁的过程,如果一面烧火增加温度,却又开一个洞
口排泄热量,那么其热量就永远也达不到使矿石转化成钢铁所需的高温标准。所以
就必须使炉体严密保温,以促成高温标准的形成。当修养生之道者能保持意识势能
不外泄时,其势能就会逐渐累积,从而就会促使俗常人体细胞之“矿石”向“精钢”的
质量变化,这时的修功者就会体验到体内那千变万化的奇妙转化运动过程。该过程
主要显示为“元气”在人体细胞间的趋均匀运动和此运动所伴生的种种奇妙的场效
应,以及“元气”在趋均匀时对经络的疏通感受等等。当人的整体细胞都被升华变性
到某一层次时,如果人的意识仍保持中和之态,这时的修道者就会有一种奇妙的感
受,自体似乎象是一枚鸡蛋寻找到了最佳的平衡点而直立起来,自身与宇宙保持了
最佳的同一、和谐、共融。如果此时修道者以意去体会分辨这种同一,那么这种同
一就会偏倾而被破坏。只有保持意识的中和无思,这种同一才会存在。因为该同一
态就是意识的中和态所伴生的。所以,修道者所能达到的意识无欲中和程度,就直
接决定了自己与自然之道能否相同一的程度。
    常人的生命进程是一个耗能的过程,以能量在人体中运行外泄的方式,形成人
的外向生命场效应的现象。如运动、思维、信息交流的语言表达、社会交往等等。
所以,人就和所有极化事物过程一样,有产生,有发展,有至极,有衰老,有消
亡。一般人很难使这一过程延缓,更不能使其逆转,而且会不自觉的去加速这一过
程的进展,从而促成了早至极、早衰亡,故很难活到自己应有的最大寿限而形成早
夭。修养生之道者,则把握了使生命过程的进展得以延缓甚至使其逆转的窍门。使
自体的势能累积促成自体的质变升华,并形成常人所不具备的特异能力。历史上甚
至还有极为少量的修道者,使自体的无极化场势累积到了最高层次,从而促成了自
己身体实质的无极升华,形成了自体的无形迹而“飞升”,返还到与自然之道的永恒
同一。
    正是由于修养生之道者形成了与自然之道相同一的无极化之场势,所以他也就
具备了与自然之德相同的功德能力,无怪乎人们说修道能产生神秘的特异能力了。
知其理,其神秘则不再成其为神秘。这是迷信还是科学?其实它是自然之道所固存
的永恒规律。只是由于千百年来,人们都习惯于追逐末节,执著表面现象,却忽略
了对本质的最佳途径。然而在两千多年前,老子不是已经将宇宙及人体生命的奥秘
揭示得非常明白了吗?那时虽没有现代所具有的科学仪器和科学理论,但人体就是
任何科学仪器也无法比拟的超时代仪器,它所能演示出的理论恐怕也是超时代的理
论。当我们回过头来再认真理解古代圣哲们的理论著述时,我们又该是什么样的心
情呢?无怪乎前辈曾说:“不是古籍诡秘,是你没通;不是古籍迷信,是你不信;
不是古籍没有,是你不用;不是古籍太深,是你太浅;不是古籍过老,是你幼稚;
不是古籍应弃,是你自弃;不是古籍玄虚,是你空虚。”当我们将现代之科学理论
和古圣哲老子之五千言相对照时,究竟哪种是末节,哪种是根本?哪种是短暂,哪
种是永恒?难道不发人深省、令人深思吗?请读者自鉴。


二十五章

    [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绣呵缪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
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筮,筮曰远,远曰反。道大,天大,地大,
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意释]
    有一种由无形的混茫所构成的东西,在苍天和大地产生以前,它就固有而存
在。它就象无形的丝绣那样纵横而交错,形成了虽然无形但却致密的缠缚制御力。
它的这种性质独立而永久存在,任何事物都无法使其改变。可以说它就是化育天地
的根本,天地的存在与发展也必须以它为基础。我不知该怎样称名它,所以就给它
取了个名字叫作“道”,这意思是,它是所有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必经的总道路、总
规律。我又勉强给它取了个别名叫作“大”,这意思是,这总规律同时又是伟大的总
潜力。我之所以称它伟大,是由于它的规律伟大得象卜筮的规律那样神秘;卜筮的
规律是那样的渺远莫辨,使人无法寻觅它的形迹;虽然它渺远得不可见其形迹,但
它却从那渺茫的幽冥之中,以无形的规律和力量反作用于有形的所有事物,成为众
事物的总制御者。道就是这种伟大的规律和潜力。苍天就因这伟大规律和潜力而存
在,大地也因这伟大规律和潜力而存在。而要对任何事物进行统一的治理,同样必
须遵循这种伟大的规律,才得以借助这伟大的潜力。在人体这个小国域中,同样存
在着道、天、地、王这四种伟大的现象。而这四种伟大的现象中,心神的统一平衡
那可是占首要地位的。人要效法自然之大地,使身体这有形之“地”保持柔静;人要
效法自然之苍天,使心神这无形的“天”保持轻清;人要效法自然之道的规律去修养
生之道,以无形的平衡规律去制御有形的身体,这方法才符合大自然的内在本质规律。
    [领会]
    什么是“道”?道就是道路、是行路的准则规范。而老子所说的“道”,则是天地
万物生化运行的总准则、总规律。老子所说的“大”,则是这总规律所固有的巨大潜
在德威力。所以,道既是总规律又是总潜力。之所以称其为总潜力而不称为总动
力,是由于这潜力只在作用于不同事物的情况下,才表达出不同形式的动力,当未
作用于具体事物的情况下,则不产生动势,而只是一种潜在的能力。就如石油在未
作用于具体的器具时,则不被触发,所以石油就不显示其能量的性质而只是能源。
当其在具体的器具中被触发时,石油就借助于不同的器具而显示出能量的不同作
用。……{略去石油产品的作用}同是一种能量,当其作用于不同的器具时,就显示出
千差万别的效应。而道则是宇宙的总能源,同时又是总规律。它的总规律就是无极
化的平衡统一,它就以此规律和潜能去作用于宇宙万物,驱动着宇宙万物。故星辰
因之而运转,太阳因之而光明,寒暑因之而交替,昼夜因之而轮流……{略去部分事
例}若问道在何处?其实道无所不在,道就在人中,人就在道中。若没有道就不会
有宇宙,也不会有生命。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其用无穷。当你以意识去寻觅
道时,道就隐而不显;当你能清醒的无思无虑时,道就住在你的心中。道既非神亦
非鬼,道就是道。它既没开始,所以也就不会有终了;它无内无外,所以也就不会
有边际。因此,时间对它不起作用,空间与它没有关系,速度与它毫不相干,方位
对它毫无意义。但它却以它那无形的威力制御着宇宙,使万物呈现出了万变的德效
应。目前已知的电、光、磁、场、波、粒子、射线……这一切都因道而显示,然而,
宇宙间尚未被常人所认识的,道所能显示的物理现象,将是无限。道是无极化的无
形,但却是永恒的实存;事物是有极化的有形,但却有始有终。有形之物是被制御
者,无形之道是制御者。正是有了无形与有形的共同存在,才呈现出了宇宙那丰富
多姿的永恒变化。于是就有了极化过程的运动,有了运动就产生了时间与空间的概
念。也正是有了极化的过程。所以就产生了相对的开始、发展与结束;形成了产
生、成长与消亡;产生了新陈代谢、新老接替、繁衍生殖、代代相续。有形之物是
无极化之道的局部极化现象,无形的场效应是有形极化物质之场势的外延。所以无
即是有,有亦是无。只是有了有极与无极的不同,所以才使人的感觉器官产生了有
觉与无觉的差别。有觉则明了,无觉就神秘。神秘者是对某现象不明其理,待明了
其理时,即不再成其为神秘。正是由于不同的物势形成了不同的场势,不同的场势
表达出不同的场效应,所以修养生之道者就把握了这个规律去修道,使己之场势去
合于自然之道之场势,从而产生出与自然之道相同的德能力。其具体方法,就是使
自己的身体柔弱而宁静、使自己的心神中和而无欲,如此则能使自己的意识场势乃
至身体场势中和无极化,从而与自然之道的场势相同一。这不仅直觉到了道的实际
存在,同时也具备了自然之德的能力,这种德能力是因修道而呈现,故又称之为
“功德”。能顺应自然之道规律者,就能中和健康而长久;与自然之道的规律背道而
驰者就混乱而短暂。《坐忘论》有云:“大人舍光藏晖,以期全备。凝神宝气,学道
无心。神与道合,谓之得道……人怀道,形体得之永固。资熏日久,变质同神。练神
入微,与道冥一。散一身为万法;混万法为一身。智照无边,形超有标。总色空以
为用,合造化以为功。真应无方,信惟《道德》。”这所谈的就是按《道德经》的理论
修养生之道者所能取得的成效。若欲检验其真伪,唯有从持久的实修中去加以验证。
    一般情况下,当人出生的时候,其生命的程序就已经编排就序,即人的一生的
性格及健康状况已有了基本的倾向规律。这规律的呈现状况主要取决于自身的程序
信息,次要部分有待于外因参与触发。比如,当一个人的生命程序在某一进程中会
产生某种薄弱环节,若遇有外因的触发,就会产生某种疾病,若无外因触发,这一
薄弱环节的进程也有可能安然度过。就象某种疾病大流行时,此时若正遇某人此程
序的薄弱期,该人即会患此病。这种生命程序的编排,目前的医疗手段尚无力加以
改变。故人的生老病死过程也可以说有了大体上的前定安排。但是这前定安排程序
又并非绝对的不可改变,修养生之道即是重新编排生命程序的妙法。修道者就能将
自体的场势加以重新调整,以改变其程序。但这程序的重新编排又必须十分谨慎,
也就是说要使其程序的编排呈最佳状况。程序的重编排状况取决于修道者所处的心
理状况,所以修道者的中和慈柔心态就是生命程序的最佳状态。若修道者参与有为
的巧思,就会形成混乱的程序,而并非中和程序。往往有一些修功者因刻意追求或
意守幻觉,最终导致偏差或驱入入魔境,就是由于自身生命程序的混乱所产生的,
对此修道者需慎重对待。魔境是由于自己心灵的“镜子”变形所反射出的变形“幻
光”。若要不产生“幻光”,就需使自己的心灵在调整过程中保持中和而不极化变形。


二十六章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众日行,不离其甾重,虽有“环官”燕处,
则昭若。若何“万乘之王”而以身轻于“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意释]
    当身体稳重而不躁动的时候,这稳重的身体就成了轻浮游荡的心神归往而静处
的基础;当心神能清静而不轻游的时候,这清静的心神就成了统一制御身体,使身
体不再躁动的“君主”。可是心神这位“君主”总是整天的轻游不止,从来就离不开对
豪华娱乐生活的重重无止尽追求,虽然身体这种“环圆形宫馆”是专供心神安然而静
处的,但是心神这位“君主”并不安于清静,却偏要显昭于外而轻浮游荡。为什么负
有统一制御身体重任的心神这位君主,要为自身获得豪华娱乐刺激为满足,而轻浮
的游荡于身外,却放弃了对身体的统一制御呢?心神轻浮而外游,就会失去其赖以
存在的、稳重身体这个基础;身体的躁动不稳,就会失去能统一制御身体的、清静
的心神这位“君主”
    [领会]
    心神因身体而显现;身体被心神所制御。心神和身体是互为依存的整体,同生
死,共存亡。《西升经》对神与形的关系解释的很清楚,其云:“神生形,形成神。
形不得神而不能自生;神不得形而不能自成。故形神合同,更相生,更相成。”所
以,身体的健康状况就决定了生命的活力状况,而心神的中和程度又反过来影响着
身体的健康程度。这就如一把琴的琴弦粗细和张紧程度,就决定了它所能发出的音
阶程度。而反过来以不同的音阶信息为标准去校正琴音,那就也决定了琴弦的粗细
和张紧程度,这是信息的反馈校正。人修养生之道也就是以生命信息的反馈去校正
人体。人的生命信息主要表现在人的意识状态,所以修养生之道者所反馈的信息标
准,就是自己所呈现的意识状态。以什么样的意识状态为信息标准,就决定了人体
被校定的健康状况。由于修养生之道是以信息反馈的方法去校正人体,所以就不能
让意识活动外向去应事,而应使意识内向而回归。又因为这反馈信息的标准决定身
体被校定的状况,所以就必须用符合身体健康的信息标准去反馈。人体内场的中和
程度就是人体的健康程度,这反馈信息就必须以中和为标准信息。意识中和的表现
是无欲而虚静,那么,修养生之道者就必须培养使自己的心神虚静无欲而形成这种
标准信息,并经长时期的修功以累积能量促成体质的根本性变化。但是,常态下的
人总是时时刻刻都在寻求物质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刺激,这样就会使他的心神时时
处于激烈动荡的外向状态。孰不知这对身体之健康是不利的。这就象人们让一面锣
的声音更响一些,并响得更久一些,其结果必然导致这面锣被震破。为了保持身体
的中和健康,就不能使自己的心神长期的处于激化状态,就不能贪图豪华的生活及
娱乐去促使自己心神的激化。正因为如此,修养生之道者就必须安于清静的生活,
尽量避免烦杂俗事的干扰。对一切礼节性、娱乐性活动应尽量予以回避,因为这些
活动并非生活之必须,对修养生之道者来说,这些活动反而成了累赘。久久的保持
清静,自能体验到清静的乐趣。故《坐忘论》有云:“知生之有分,不务分之所无。
识事之有当,不任非当之事。事非当则伤于智,力务过分则毙于形。神身且不安,
何情及道?是以修道之人,要须断简事物知其闲,要较量轻重,识其去取。非要非
重,皆应绝之。犹人食有酒肉,衣有罗绮,身有名位,财有金玉。此并情欲之馀
好,非益生之良药。众皆徇之,自致亡败。静而思之,何迷之甚!故《庄子》云:达
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生之所有,蔬食弊衣足延性命,岂待酒食罗绮然后为
生者哉?是故于生无要用者并须去之,于生虽用,有馀者亦须舍之。财有害气,积
则伤人。虽少犹累,而况多乎?今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人犹笑之,况弃道德、
忽性命,而从非要以自促伐者乎?夫以名位比于道德,则名位假而贱,道德真而
贵。能知贵贱,应须去取,不以名害身,不以位易道。故《庄子》云:行名失己,非
士也。”这是前辈修道者的切身经验,录之以资借鉴。亦可知前辈修道者都是以能
维持基本生存条件为满足,而不是去追求额外的非分之事物,以免促长自己的贪欲
而损及修养生之道。
    从另一方面讲,心神的虚静还必须有身体的安静相配合,这是因为在通常情况
下,身体之动是受意识所支配,如果身体躁动而娱乐,心神则是无法真正入静的。
在修功的个别情况下,有可能会产生不由自主的、非意识支配的肢体运动,这是内
部场势初步形成,但人体内部经络不通,元气不能顺经络运行去符合这种人体场
势,从而形成了肢体的不由自主的运动以消耗掉那不能去符合场势的能量。在此情
况下,应尽量的避免过度外动,使元气的趋平势加强去疏通内部的经络而促成内
动,以免能量被外动白白的消耗掉而延缓功效的进展。这是节约了外部的动能以加
强内部的势能。势能增强到一定程度后又会使人体细胞得到质的升华,使功效向更
高的层次递进。所以修养生之道者必须使身体和心神二者都安静的混然一体,从而
形成身心的中和健康长存。
    文中的“甾”字,本意是指一种雉鸡的尾羽,古人以雉尾作为豪华的装饰物,多
用于庆典等盛大活动之中作为衣、帽、车辆等上面的饰品或作为舞蹈之道具,所以
“甾”在本文中就是豪华娱乐的代称。{略作者引《周礼•天官染人》注,因有的字字库
中没有}另据《类篇》解释,甾是盛酒的器皿,这也同样暗喻了花天酒地的寻欢作乐
生活。

奢则妄取苟取,志气卑辱;一从俭约,则于人无求,于己无愧,是可以养气也。
--- 罗大经

 

二十七章

    [原文]
    善行者无达迹;善言者无瑕,适;善数者不以梼策;善闭者无关籥而不可启
也;善结者无纆约而不解也。是以圣人恒善(忄求)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是谓
(忄申)明。故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赍也。不贵其师,不爱其赍,虽智
乎大迷。是谓妙要。
    [意释]
    那具备了功德善长能力的人,他行的功德所到之处虽产生效用但并没有可见的
行迹;他具有预言的善长能力,所以他所说的话从不会出现错误,而只能恰到好
处;他具有潜通自然规律之“天数”的善长能力,从不必求助于神灵的启示,也不必
借助于蓍策去进行卜筮占问;他具有无形而关闭的善长能力,所以他不需要门闩或
门锁去限制,就能使他人无法将门开启;他具有无形而约束的善长能力,所以他虽
然不用绳子去捆缚,但却能使人无法解脱。因此,那具备了这善长能力的圣哲们,
就经常以其能力纠正他人的偏差,对那些有偏差的人,他不会抛弃而不去挽救。在
他的心中,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废弃的无用之物,所有的东西都是有用的财富,这
圣哲可以称是能忧人之患的明白人。所以,这具备有善长能力的圣哲们,是那些想
成为完善之人的导师。有了这圣哲作导师,那些不完善的人就成了可以转变为完善
之人的基础财富。如果那不完善者既不珍重其导师,又不爱惜自身那不完善的基础
财富,纵然这样的人有智慧,但也只能算是不明真理的糊涂人。这就是所有修养生
之道者所要遵循的最大妙诀和重要宗旨。
    [领会]
    德的能力是场效应力,是无形迹可见的。我国古代就已经发现自然界中有“磁
石吸铁,隔碍潜通”的无形力量,故一些修养生之道者,往往以这磁石的潜通力去
形容功德的潜通力。通常人们对已经见惯了的现象,就不再以为神奇,而对少见的
现象,即使其性质与见惯了的现象相类似,也会感到神秘。比如人们对磁石的力量
虽也感到奇怪,但总以为这就是磁石所固有的能力,虽不知其所以然,但也得承认
其潜通力。如果一名修养生之道者,能以其潜通力为人治病,虽未接触病人就能将
其病治愈,这就会使人感到不可信或是神秘。孰不知这种奇异的潜通能力,这是修
道者人体场势所显示的效应,也就是功德的能力。当修养生之道者能够使自体的场
势调驯到与自然之道相同一的无极化时,那么他也就具备了自然之德的能力。这也
是他自体场势达到了最佳可调自由度,就能将自体之场势调整到任何一种趋势,使
其形成不同的潜通能力。由于功德能力是无极化场势的不同趋势,它所显示的效应
就不同于我们所已知的极化场效应,故功德能力就显得十分的神秘。正由于功德的
无极化场势是所有极化场势的基础,所以它就又包含了所有极化场势的性质并统御
所有极化场势。比如说,它可以被许多种检验物理性质的仪器所测知,但它却又不
属于任何物理性质所专有。这就如电流可以使电扇吹风,电冰箱制冷,……但是风、
冷……等都不是电流,而只是电流作用于不同的电器所显现出的不同表象。因此也就
不能说,电流就是风的性质或是图象的性质……也正是因为无极化场可以统御有极化
形式,所以功德的无形力量就能潜通而制御有形之物。这就显示出了老子所说的无
形的关闭力、无形的约束力以及潜通自然规律的能力和预知能力等等。这都是修道
者所修出的功德所固有的效应,而并非鬼神的驱使力。故黄帝曾有云:“道无鬼
神,独来独往。”真正迷信鬼神的人,那是修不出高层次功德的,却有可能会使人
驱入邪径而幻化出魔境,这是自己意识场变态极化的病态反应。当然卜筮也是有为
的追求形式,有为的本身就违背了道的无为规律,所以有为者则不能潜通其本质规
律。古代的圣哲就了解了自然之道,只信有道的永恒存在而不信有鬼神,难道今人
还能去迷信鬼神吗?人们之所以相信有鬼神,那是由于他们对神秘力量的迷惑不
解,待一旦知其所以然的时候,就再也不会迷信了。
    当修养生之道能与自然之道潜通而同一的时候,也就是他的大功告成的时候。
可以以他的品德和功德去解救他人之危难,还可以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予以纠正,
使善良的得到保护并发扬。至于那些不完善之人,就需以这圣哲们作为榜样,作为
老师去学习、去效法,从而使自己也转变为完善。那圣哲们既是引路人又是疏导
者,故可称为导师。在特殊的情况下,他可用他那无形的功德能力对人体进行导引
疏通以解人病患之危。也可以对他人产生感应而“点化”、“带功”,以激发他人的潜
通能力,但他这种“点化”对象是有严格挑选的,那就是只“点化”那些品德高尚者,
而不会“点化”那些利欲熏心者。
    随着历史的进展,人类的后天逻辑思维能力越来越加强。对宇宙事物表面的观
察研究也就越来越精细,这反而导致了人类意识场距离无意识态越来越远。故对宇
宙本质的探讨方法也就越加背离。这从另外一面也显示出人们对修养生之道原本宗
旨的违背。这是因为,人们不能按自然之道的本质规律去修道,所以就不能形成与
自然之德相同一的功德能力。这就使很久以来,不同时期修功者的派别纷呈,各显
其能,修功之人千千万万,然而能修出高层次功德者又有几人呢?纵然各门类都知
道万法归宗的理,具体做起来又淡忘了。法归何宗?大都是以本派为宗了。孰不知
唯有自然之道才是唯一的宗,能与自然之道相符合者就是宗,当偏离自然之道的规
律时,就不能称宗,而只能称派,是宗的派生变性。当然,派的最初形成,只是入
门方法的不同,其目的都是为了借用不同的方法,去完成最终与自然之道的统一,
这就是万法归宗。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承传过程的扭曲,使后学者将入门的借助方
法当作了修道的最终目的,这就使得各流派修功方法上的渐趋复杂化,因而也就背
离宗旨越来越远。好比学骑脚踏车,首先要借助一种方法扶持练习,最终目的是为
了不要借助而“会骑车”。那么这种借用力量或办法可以是这样,也可以是那样,多
种多样。所以,派别只是入门的借助手段,但不是最终目的。虽然顺着每一条小溪
走都有可能走向大海,但若误以为那溪流的潺潺之势即是大海而停留于小溪者,则
永远无法见到大海的洸深。方法是达到目的的阶梯而并非目的,故有法之极归于无
法,无法才是达到目的之自由境地。从另一方面讲,若不知方法就难以入门,更无
法达到目的。想入室而无门,想登楼而无梯。方法对入门来说又是必须的。方法从
何而来?前人从长期的实践中,所总结出各种入门方法,它是通向目的的路标,只
有借助于路标的指引,才不致迷失方向驱入迷途。我认为,以修养生之道大有成效
者为师,就会少走弯路。若没有这直接的老师亲传,他的经验所写成的著述同样是
老师。只是需要我们去认真理解、认真实践。而不能去曲解、去“创新”。若“创新”
者则会驱入邪径而背离道本。这可不同于发展着的万事万物那样能够花样翻新、更
新换代。末,可以千变万化,但本绝不能更改。
    文中的“梼”字是“梼杌”的简称,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的名称。“策”,是古代
用作卜筮的蓍草。“善数者不以梼策”即《庄子•庚桑楚》所称“能无卜筮而知吉凶乎?”
    “忄求”字读音“求”,意为怨咎,引伸为纠正偏差。
    “忄申”字读音“申”,意为忧虑。


二十八章

    [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婴
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浴;为“天下”浴,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于
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拭;为“天下”拭,恒德不忒;恒德不忒,复归于无
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
    [意释]
当修道者知道体内已经产生了不由自主的、雄刚式的内动时,这时候就需要意识安
守于雌柔式的中和虚静;这样,这内动就会柔和的将人体中元气所流经的溪流——经
络自然的疏通;当人体内的经络被疏通以后,那功德效应就相应而出现,并经常伴
随修道者而不会再离去;这功德经常伴随修道者而不离去的时候,修道者的意识就
须复归于象初生的婴儿那样无知无欲,不去以意辨别。当修养生之道者知道了功德
所显示的清白无欺的能力时,这时候需要使意识安守于愚昧的屈辱而不去辨知,这
样,元气就会对人体内进行自然的洗涤和滋润。当元气对人体进行自由的洗涤和滋
润时,那常存的功德效应就会逐渐的积累而更加充足。虽然这功德的能力更加充
足,但仍须使意识复归于无知的混朴。当功德感知了体内外的明白情景时,这时候
需要使意识安守于无知的暗昧,这样元气就会自然的将人体中所有的污秽擦拭得干
干净净。当人体中被擦拭得干干净净的时候,那常存的功德能力就再也不会出现任
何差错。当这常存的功德能力不再出现任何差错的时候,那就是其能力再无所偏
颇,而归于了中和的无极。这时候再让那混朴的元神分散开来而恢复其意识能力,
这功德能力就成了被意识所制御的工具,修道的圣哲们就可随意的运用这功德能
力,从而成了功德的统帅者,这时候无论修道者怎样用功德进行大的制御都会得心
应手,而不会产生任何割伤人的差错。
    [领会]
    修养生之道,是以信息的反馈并蓄积势能,以促使自身按反馈信息标准改变性
质的自我调整过程,也就是促使自体朝特殊性质升华的过程。所以修功时的意识形
态就决定了人体所产生内部变化的形态。而意识的中和无欲则是修养生之道自始至
终反馈信息的标准。当初开始修功时,修功者逐渐的调驯自己的意识归于内向而中
和无欲,这即是在逐步的累积自己意识场之势能,当其势能累积到一定的程度时,
该场势就会对全身产生感应,使全身各组织成份去趋向这种场势。但常人的人体场
势是非中和的,为了去趋于这种场势的信息标准,就必须由人体内游离能量的重新
调整分布去完成。可是常人的人体游离能量的运行渠道都是属单向开通,而不允许
其能量逆流回归,这就使得游离能量不能逆流去趋向那标准信息场。但这能量又有
了动的势能却欲动不能,于是就带动了人体内部结构而形成不由自主的鼓荡内动。
所以这内动是由意识场的中和信息所感动的。因此,当内动产生时,修功者就不能
以意识去分辨,而只能使意识始终保持中和无欲。否则其信息标准就会混乱,从而
导致内动的混乱。当修功者能始终保持中和无欲时,其内动即会自然的渐次加强,
当游离能量的动势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对人体经络进行逆向的疏通,于是修功
者即会感受到“内气”的运行和这运行所伴生的场效应。即功德能力的激荡、引斥等
作用力。所谓经络,是指传导元气的途径,是人体细胞对元气的不同传导能力形成
了不同的传导途径,所以,全身所有细胞都是络。但在常态下,人体经络对元气的
传导方式是“半导体”性质,而修养生之道则是要改变这种“半导体”的性质,使人体
细胞在常态下仍是“半导体”,让元气按后天的方式去运行,以形成正常的生命场效
应现象;但在修功状态下,人体细胞受意识场反馈场信息的制御,逐步的改变细胞
的性质,使其对元气的传导能力成了全方位的传导,也就是能对元气进行前后、左
右、上下各方位的传导。此时元气的运行方向则完全被意识场势所左右,也就是说
意识场反馈什么样的场势信息,元气就会去符合这种信息而运动。元气的运动又伴
生出场势的变化,这时修功者就会感受到元气的运行如云游雾荡,如海浪的激荡,
更象北极上空所出现的极光运动状况,既有运动力,又有相互引斥的激荡力。这种
运动是为了让全身所有细胞都产生质的改变,以符合意识场的中和均衡之信息。但
由于人体细胞的性质改变,需要累积一定的势能去渐次的促成其递进升华改变,所
以这个过程又是比较缓慢而持久的,得需要长年的每日都抽一定的空闲时间去修
功,以促成其升华。而升华到什么性质,是由反馈信息作标准的,故所有的修功时
间都必须保持意识的中和无欲态,以反馈中和的标准意识场信息。这就需要对元气
的运行状况不辨解、不把持、不促使。只能任其自由的运行激荡,以感应所有的细
胞都去趋于中和之标准。这个过程亦是治病的过程,当元气的运行遇到了病灶,尤
其是实质性病变如癌病变区时,就如海潮在运动中遇到了暗礁,明显受阻。元气不
能被病患区正常传导,就不得不绕道而行。在此情况下,切不可以意引气去强攻病
灶,否则那强攻的意识场即是非中和的场信息,就会形成病灶对元气更大的“阻闭”
现象,以对抗其强攻,若一味的进行强攻,就会使元气的攻势超过病灶的“阻闭”能
力而被攻溃破坏,这种攻溃破坏属于损伤而不是感化变性的修复,故会导致病情的
加重。这就如你用强力将石头打碎而成了碎石,但石头的性质并未改变,而是它的
形状被破坏了。如果能在元气运行的情况下,仍保持意识的中和无欲,对元气能否
通过病灶不管不问,那么元气的势能即会渐次的增强,以场势能的感应力对病灶进
行感应,促使其内部性质按中和信息的性质而改变,这属于实质性的转变。故老子
曰:“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也。”当修功者的意识场中和而不去损伤病灶的时候,
病灶就会被这中和场势之信息所感化转变为中和,所以病灶也就不会再损伤人了。
这是由于中和之场信息让不中和的也归于中和,从而形成整体之中和。当全身的细
胞都中和时,其致病的因素也就被彻底清除干净,从而形成细胞对元气传导的最大
自由度。无论向任何方位传导都不会再有任何阻力了,这就形成了人体的最大和
谐,从而促成了功德效应的最大自由度。这时意识的动向就可以形成不同的场效
应,而不会再使元气的运行受到阻力而造成强攻的损伤,这就是功成之日。由此可
知,修功者在初中级阶段所形成的效应,是为自己的功力累积去促使全身中和服务
的,这些阶段不能随意的去使用功效,也不知道该怎样的发挥功效的性能。若随便
乱用,轻者形成功效势能外泄损失,重者导致旧病的复发甚至恶化。所以前人曾总
结说:会而不用,会而少用,会而慎用。其实在功成之前是不能用的,在功成之后
就可在能量收支相当的情况下适当运用了。若功成之后仍然修功累积中和势能,就
有可能在无极势累积到最大值时导致身体也归于无极而无形“飞升”。对此,修养生
之道者都须慎重对待,切不可贪于好奇心或急功近利而乱用功效,否则吃亏的将是
自己。只有达到了“脱胎换骨”的最高境界时,才能发挥自己的功德能力去救助人,
这样既不会对自体造成损伤,也不会因不知如何发挥功效而对他人造成损伤。而在
修功的初中级阶段是无法掌握这种发挥多变场效应的方法的。这是由于自身的场势
还没有达到最大可调自由度的缘故。在这种情况下乱用功效不仅会对自体造成损
伤,若运用失误,也会对他人造成损伤,从而形成事与愿违的不良后果。慎之!慎之!
    文中的“拭”字原文写为“式”,古文“式”与“拭”通用,故据全章文意改为“拭”,
意为擦拭干净,形容元气及气场效应对人体内部结构的清理调整过程,使人体中的
致患因素都被清除干净。溪、浴、拭是疏通、清洗滋润和擦拭干净的全过程。


二十九章

    [原文]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
之,执者失之,物或行或随,或炅或吹,或强或挫,或陪或堕。是以圣人去甚,去
大,去诸。
    [意释]
    想要取得身体的中和健康,却采用意识有为巧思的方法对身体进行治理,我看
这巧思的有为治理,是无法取得身体的健康长存的。人的身体,那可是产生人的心
神的器皿啊!如果让心神纷动巧思去扰乱其存在的基础,那可是不能将身体治理为
中和健康的。凡是以意识的有为巧思去治理身体时,就必然会归于失败;凡是以意
识的追求去治理身体时,就必然会使身体遭受损失;当元气这东西开始运行的时
候,意识只能在其后边跟随,而不能率先把握引领;当元气运行得太热火时,那是
由于意识太热火,就得对意识吹凉降温;当元气运行得太刚强时,那是由于意识太
刚,就须使意识钝锉以致柔和;如果元气运动得柔和,那就以柔和的意识相伴陪。
如果元气运行得太过头,那是由于意识力太过头,就必须使意识力下堕。所以修养
生之道的圣哲们,总是避免使自己的意识力显得过盛、过强、过多,而使其始终保
持中和无欲。
    [领会]
    身体是意识产生的基础。意识的所有分辨、认知、思维等活动,都是由意识场
的不同极化形式而完成的。而意识场的极化活动又直接制御着身体场势的极化活
动,所以要想使用意识活动使身体达到中和而健康长存,那就象是以不同的方式去
搅动水,想让水停止运动而归于平静。当水浪向东的时候你就用力把它向西推,当
水浪向上泛的时候你用力把它向下压,那么这水面到何时才能平静呢?所以,以意
识的巧思去治理身体是徒劳的治理,只会越治越混乱。尤其在修养生之道者体内的
元气开始运行时,更不能参与意识的把握引领,若以意识对元气把握引领的方法试
图使元气归于中和,那就如以手推浪企图使水归于平静,只能越引越混乱,永远也
不能归于中和。只有当心神中和无欲时,这中和的心神就成了元气所呈状态的标
准,而自然归于中和。就如你不再对水施加任何动势时,那么水也就不得不归于平
静。至于意识在中和的时候元气仍然在运行,这种运行则是元气去趋于中和的过
程,同时又是对人体组织细胞进行感化,使其场势趋于中和的升华变性过程。所以
这个过程又是较长时期的。这种元气的运行似乎是纷乱无规律,其实自有其规律。
就如当雨水落到地面的时候有的西流,有些东淌,似乎是混乱无章,其实它们都是
以固有的平衡信息所制御、各自选择最佳捷径去归向大海的水平,这就是自然的规
律。元气的运动以柔弱为佳,以免其运行过于刚猛使细胞相应的产生逆向闭阻现象
而对细胞造成损伤。但元气的运行强度是由意识场势的状态所决定的。如果元气的
运行较猛烈时,意识紧张起来,那就会促成元气运行的更加猛烈,这对人体是不利
的。所以,当元气的运行呈现任何过激现象时,都是因为意识的过激所促成。要使
元气的运行不过激,就得从根本上保持意识状态的不过激。这是釜底抽薪以止沸的
根本治理。否则扬汤以止沸,以表治表那是不起根本作用的。
    往往有些修功者总以为元气运行得越猛越快越好,而贪于元气的刚猛运行,其
结果对自己带来种种的不适甚至产生较大偏差,这就是刚猛行气对自体所造成的不
良后果。也有一些修功者以意引气使自身产生一些粗浅的场效应,但却往往不能达
于健康长寿,这也是人为的使自身形成偏颇极化,从而失去了整体之中和平衡的必
然结果。对此,修养生之道者都必须慎重对待。修养生之道的最终目的绝对不是为
了昭示自己有什么“特异能力”,更不是为了以此去获取名利,若以此为目的者必然
会引火而自焚。只有那些默默无闻而修养生之道,从修道中去领悟人体生命的奥秘
和宇宙之奥秘,并能将自己潜心修道的经验及教训真实而无私的奉献于人类者,这
才是修养生之道者应具备的高尚品德。
    《至游子》有云:“多知博见,彼以为明,斯乃暗者也!天与之性,何为而亡
乎?道与之貌,何为而悴乎?七情之燎,焚于五内,真元烬矣。夫能使其情俱为煨
而熄焉,则冥冥寂寂真乐至矣。”《淮南子》有云:“机械之心藏于胸中,则纯白不
粹,神德不全,在身者不知,何远之所能怀?是故革坚则兵利,城成则冲生。”“故
体道者逸而不穷,任数者劳而无功。”可见修养生之道者必须以中和的方法去缓和
矛盾的双方,若采取有为的巧思去稳固身体,其结果必然会形成更大的冲击,从而
导致身体的更大混乱。这是自然的规律,谁若违背其规律必将自食其果。
    文中的“炅”字读音炯(jiǒng),意为热,温度过高,形容非中和柔弱的过激。



三十章

  [原文]
    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居,“楚棘”生之。善
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强焉。果而毋骄,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毋得已居,是谓
果而不强。物壮而老,是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意释]
    用修养生之道的方法去作为祛病延年的主宰,不能认为元气的运行能对身体进
行治理,就一味的以意引气对身体进行强攻。如果以意引气对身体进行强攻,那可
是很容易得到相应还报的。凡是被元气强攻到的地方,就会有众多使人到不舒服的
麻烦事产生。善于修养生之道者,以元气的运行能取得效果为限度,可不能采取引
气强攻的方法去攻伐身体。虽然取得了效果,但不能因为元气运行能取得效果而产
生骄傲的意识,也不能因为元气的运行能取得效果而产生自以为聪明贤能的意识;
还不能因为元气的运行能取得效果而产生引气攻伐的意识,这效果是在意识不可预
料的情况下才自然而取得的。所以说这效果的取得,并不是以意引气强攻的成绩。
如果以意强引气壮盛而行,那就必然会促成身体的衰老,这是由于修养生之道者背
离了修道的规范所导致的。凡是违背中和无欲之规范而为者,就会促成自己的身体
提前衰老而使生命早早的结束。
    [领会]
    人体的健康状况决定人的寿命的长短,但人体的健康程度又取决于人体场势的
中和程度。人体场势的中和程度则又以心神的中和程度为基础。修养生之道的目
的,就是培养心神的中和无欲,以促成身体的健康而延长寿命,这也是人体由非中
和态向中和态转化变性的过程。有转化必有运动,修养生之道者的人体转化运动,
就是以意识场的中和作为转化的信息标准和动力,以此动力去推动身体中的游离元
气按中和信息场的标准而变化调整。这就如自然之道是以无极化之场势作为宇宙万
物的运化规范和运化动力一样,中和的意识场势既是标准信息又是标准动力,启动
着人体元气去趋于中和、均衡、统一。如果修功者误以为是因有了元气的运动力量
才产生了养生的效果,从而以意引气而运动,以图能取得更好的养生效果,那可就
大错而特错了。这是由于你的意识所发的信息指令错了,是你的意识指挥让元气去
促成细胞向极化的高峰发展,那么细胞也就不得不提早自己的成熟期去趋向于衰
老。意识场的强硬指令,就是至极的信息,而所有事物凡是迅速发展到至极而成熟
时,那就是衰老的开始。所以健康的概念并非成熟期的壮盛,也非活力的至极显
露,而是活力的内蕴而中和。故逞强好胜而去发泄自己的活力者,就是在破坏自己
的中和而趋向于衰老。
    在自然界中,道以它那无极化的场势去统御着宇宙万物,给万物以运动的力量
和指令,星辰就按这无极的指令并借助于这无极的力量去趋于道的无极化之均衡。
于是就产生了趋均衡的星转斗移,各有各的速度,各有各的轨道,井然有序,经久
不息。假如自然之道稍有偏颇极化,宇宙就会毁于旦夕之间。在人体之小宇宙中,
也必须能合于自然之道的规律,才能促成这小宇宙的长存。意识场势就是这小宇宙
中无形的天道,人体就是这宇宙中的有形星辰大地,而元气就是维持这小宇宙均衡
的能量。只有当意识中和无极化的时候,才使元气形成了无极化的力量,从而促成
了人体的中和场势而使人健康长存。
    自然之道的规律和威力无所不在,即使人类所生存的地球上,它的规律和威力
也贯穿于所有领域。然而人类是否能顺应自然之道那就很难说了。就拿当今世界的
科学“高度”发展来说,谁又能说这不是人类虽然并非出于本意,但确实又是非常卖
力的去促使地球加速衰老呢?还是请那些科学工作者在推进科学发展的同时,也要
设法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切不可急功近利盲目开发,而对人
类长远生存种下危险的祸根。否则当生态环境整个失去平衡的时候,那就后悔也也
来不及挽回了。自然之道就是无所偏私,故它对任何领域都不会留情面。凡违背自
然之道者,必将被自然之道所惩罚而自食其果。其实,在人与道相共融同一中,人
类将会认识更多既合于道的制御,又可为人类服务的、更高级的潜在能量。
    文中的“兵”字是形容以意引气强攻。
    “楚棘”是一种丛生的带刺灌木,在此形容以意引气强攻给人体所造成的非中和
的不舒服感受或病态变化。

放下不是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