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知识的学习 - 中国知识管理中心(Knowledge Management Cente...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5:45:22
隐性知识的学习时间:2009-03-10 08:58:48 来源: KMCenter 作者:曾文祺 知识分为有形知识和无形知识,凡是能文字化、语言化,可以使用有形的介质传递的知识都是有形知识(explicit knowledge)。从小到大,透过老师授课,经过书本传递的知识,都是有形知识。

   “在学校念书的时候,知识装在书本里,就好像牛乳装在乳瓶里,吸收知识,就好像婴儿拿着乳瓶吸乳一样的简单,只要用力一吸,乳汁就源源不断地供应。在社会上,知识无所不在,却没有固定一种形式在书本上,供你轻松获得。”

     初入社会大学,必须马上适应新的学习方式,一种没有老师,没有书本,没有考试压力,却又要求你不断地吸收无形知识。

  知识分为有形知识和无形知识,凡是能文字化、语言化,可以使用有形的介质传递的知识都是有形知识(explicit knowledge)。从小到大,透过老师授课,经过书本传递的知识,都是有形知识。而无法使用文字叙述和语言形容以及使用书本等有形介质传递的知识,称之为无形知识(tacit knowledge)。“八月桂花香”,你不可能向一个从来没有闻过桂花香味的人,准确地传递桂花如何地香,除非带他闻过,才会有共同的记忆,沟通所谓的桂花香。庄子有云:“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就是说明无形知识的存在,以及无法使用传统方式传递的事实。

  有形知识只是学习知识的基础,真正能产生核心竞争力,使你与众不同的,在于无形知识的累积。道理很简单,如果念书就可以学会任何事,则公司里的职务高低就以学历高低划分了,与经历完全无关。事实上,毕业证书只在踏入社会,寻找第一份工作的时候派上用场,从第二份工作开始,就得依靠工作上的经历所获取的无形知识。

  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一位可尊敬的长者,他1999年在台湾“交通大学”开了一门EMBA课程,有一堂课讲到在企业内的学习,提到学习分为三种途径,其中以主管对下属的指导,对于知识的吸收最有功效;其次是在工作上有所需要,自我学习;再其次才是上课学习。这句话说得一点都没错,主管对下属的指导,有如古代师傅对徒弟的指导一样,才能使下属学会主管累积数年的无形知识。学,然后知不足,倒过来说,知不足,学才有效。当你知不足,内心饥渴的时候,身为主管的过来人,以他的亲身经历,一对一地教导,才使得知识的含金量如此之高,吸收消化得如此之快。

  上课学习,只能拿到学士学位;做出一篇论文,可以拿到硕士学位;要拿到博士学位,关键在于一位倾囊相授的博士生导师。你从博导身上,学到的不仅是他的有形学问,他的治学方法,治学态度,甚至于他为人处世之道,都会影响你这位博士论文的含金量。

  在大学,你是学生的身份。毕业之后,拿到毕业证书,拿到第一份工作的offeringletter,心情上切莫以高人一等、国家干部的心态自居,骄人妻女;而应该是将自己杯中的水倒空,将学生的身份下降一级成为学徒,怀着空杯的心态,诚惶诚恐地继续接受下一阶段的求学,求得价值千金的无形知识,求得足以为经师、为人师、可以当你生涯规划这一本博士论文的博导,帮你定下生涯规划这一论文的主题,一个适合你能力,兴趣以及价值观的主题。

  毕业找的第一份工作,重点不在于薪水,而是在于学习与不断的成长。念硕士、博士,你并不会计较学校是否给你薪水,因为“学历存折”,你的存款愈来愈高,总有一天可以兑现。要知道,你还有一本“经历存折”,而这本经历存折的利息回报比学历高10倍,高100倍,要以投资的心态对待这份存折,也就是要以投资的心态对待第一份工作,以及后续接踵而来的工作机会。而在经历存折累积资产的关键,在于一起工作的同侪,以及指导工作的导师。

  日本是全世界最讲究导师制的国家。刚进公司的人,要将所有人视为前辈,执弟子之礼。这或许有点食古不化,不符合现代这种快速变迁、讲究个人表现的社会。但是日本这种尊重前辈、不轻易跳槽的做法,却创造出一种最适合隐性知识、心手相传的环境。

  以日本这个撮尔小国,在全球企业竞争的表现如此突出,能够创造出这么多执产业之牛耳的公司,跟他们这种累积无形知识的师徒制,有着很大的关系。


Tag: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的学习 - 中国知识管理中心(Knowledge Management Cente... 个人知识与管理 - 中国知识管理中心(Knowledge Management Cente... 知识搜索的市场新价值 - 中国知识管理中心(Knowledge Management Ce... 专 栏 / 庄秀丽 - 中国知识管理中心(Knowledge Management Cen... 读书其实也是战略 - 中国知识管理中心(Knowledge Management Cent... 中国图书馆的现状及其未来走向--知识管理中心(Knowledge Management C... 个人知识化管理的29个原则 - 中国知识管理中心(Knowledge Management... 田志刚:写文章的两个好处 - 中国知识管理中心(Knowledge Management ... 时间管理的四重境界 - 中国知识管理中心(Knowledge Management Cen... 时间管理的四重境界 - 中国知识管理中心(Knowledge Management Cen... 田志刚:个人知识力问题 - 中国知识管理中心(Knowledge Management C... 王甲佳:分享知识会得到更多知识及超越知识的东西 - 中国知识管理中心(Knowledge ... 2010中国知识管理的8个趋势 - 中国知识管理中心(Knowledge Manageme... 2010中国知识管理的8个趋势 - 中国知识管理中心(Knowledge Manageme... 刘向峰:我们的知识真的需要管理 - 中国知识管理中心(Knowledge Manageme... 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应避免的误区 - 中国知识管理中心(Knowledge Managemen... 熊会会:初读《你的知识需要管理》 - 中国知识管理中心(Knowledge Managem... 孙运涛:环环相扣的五步打造个人知识力 - 中国知识管理中心(Knowledge Manag... 田志刚:个人知识管理的29个原则 - 中国知识管理中心(Knowledge Managem... 知识管理第一步——理清组织的“家底儿” - 中国知识管理中心(Knowledge Mana... 隐性知识的学习 MySpace还剩多少空间? - 中国知识管理中心(Knowledge Managemen... E-learning--中国企业必备的太阳能 - 中国知识管理中心(Knowledge M... 自主创新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战略选择2 - 中国知识管理中心(Knowledge Man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