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年前和6年后——深圳,你被谁抛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4:03:57
六年,那些逝去的忧伤与哀愁
莲花山上,小平铜像依旧目光如炬,健步如飞;莲花山下,灯火阑珊处,已是大厦林立。
六年前,中兴、华为搬迁传言困扰着迷惘的特区;六年后,中兴、华为仍然支撑着这个城市的高新科技产业,更在海外开疆拓土。
六年前,平安保险被传“金蝉脱壳”,深圳停发新股,深圳金融大厦岌岌可危;五年后,平安成为深圳商业银行的新主,中小企业板块成为股民投资新宠,创业板已是板上钉钉,唯有汉唐证券轰然破产,成过眼烟云。
……
六年前,一枝独秀之后的百舸争流,曾经让这座城市失去方向。五年后,以改革创新为旗帜的“新特区主义”已经成为这个城市更加坚定的目标。
六年之变,有忧思中创造辉煌,有不变中孕育新机。
六年过去了,那个曾经写下《深圳,你被谁抛弃?》网文的深圳青年仍然在关注着深圳,那些推动一场震动海内外大讨论的幕后新闻人仍然饱含难以割舍的“深圳情结”,那位当年力排众议的深圳市市长也一路向北并接任国家文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
奥一网 今日起,本报推出“六年―――从《深圳,你被谁抛弃?》大讨论到《深企外迁》之争第三篇―――网文之忧五年之变”,对网文《深圳,你被谁抛弃?》当年之忧再次逐一调查求证,与大家一起,感受深圳五年之变,展望城市未来。
变化是永恒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于人,于城,需要不断考问的是,我们的追求是否明晰?城市的精神是否屹立?
本报记者张国栋
1、当年之忧:
华为中兴拟迁上海
目前现状:
两大企业仍立足深圳
网文之忧:与往届相比,今年的高交会多少让深圳人有一点沉重,因为不久前传出消息,在深圳本土发展起来的两大高科技企业―――中兴和华为拟把总部迁往上海!在中国四大通信设备商“巨大中华”(巨龙、大唐、中兴、华为)之中,中兴和华为在这个称呼中虽然靠后,但这两大企业的实力却居于前列。作为深圳的两大骨干企业,中兴和华为对有志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深圳可谓意义重大,因此,无论中兴和华为要“弃”深圳而去的消息是真是假,都足以震撼直插云霄的赛格广场。
―――摘自网文《深圳,你被谁抛弃?》
六年之变:六年后回望,令深圳欣慰的是,这两大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骨干企业,仍然在深圳这块土地上继续生存和发展,并没有出现《深圳,你被谁抛弃?》网文作者所担忧的“深圳高新技术产业被釜底抽薪”的局面。而且华为、中兴的业务也在5年间迅猛发展,并扩展到全国各地以及海外。
展望未来:中兴、华为虽然仍在深圳这块土地上继续生存和发展,但面对高昂的土地、劳动力成本等,华为近年也采取了一些举动。华为将移动通信研发基地建在了上海与北京,分别成立了研究所,并成立了上海华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另外,今年年初还传出令人震惊的消息,华为已确定在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投资40亿元上马一个以手机通信器材生产为主的项目,年产能可达700亿元。华为将分两期进驻,每期投资将达20亿元,目前,第一期工程已全面铺开。不过,移动终端目前仍是华为经营的“副业”,作为主业的通信设备制造业仍然留在深圳。
2、当年之忧:
沃尔玛“迁都”上海
目前现状:
投资七亿深圳迁新址
网文之忧:全球500强之首的沃尔玛在未来一段时间将把采购总部由深圳北迁到上海。沃尔玛“迁都”不但严重打击了深圳建设国际物流中心的信心,而且给深圳吸引外资的努力泼上一瓢冷水。众所周知,跨国大公司在深圳设立分公司的本来就很少(一般都会选择上海、北京、广州以及西部的成都),更不用说地区总部了。因此,如沃尔玛真的再将采购部迁往上海,那将对深圳构成巨大压力。
―――摘自网文《深圳,你被谁抛弃?》
六年之变:今年6月11日,沃尔玛悄然完成了一次大动作,将已经有10年历史的中国总部同时也是亚洲区总部办公地点,从罗湖区洪湖路搬到福田区香梅路深国投广场新的办公楼内。至此,流传多年的“沃尔玛采购总部搬迁”传言终于烟消云散。经历了持续时间超过两年多的筹备及建设,新的沃尔玛中国总部总投资达7亿元、总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这里不但包括沃尔玛亚洲总部,还包括全球采购中心。不但将负责中国的采购业务,还将管理沃尔玛全球每年共1900亿美元的采购网络。
展望未来:今年是沃尔玛进入中国的第10年,它依然以固有的低调度过在中国人看来应该大庆一次的年轮。尽管10年间沃尔玛以快速的方式发展扩张,但已经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家乐福。为此,沃尔玛也加紧了变革速度,担任中国区掌门近10年的钟浩威去年年底被撤换,空降了新任总裁陈耀昌。此外,沃尔玛大手笔并购好又多,通过整合来弥补网点的劣势。一切表明,沃尔玛将以全新的面貌开创在中国的新的10年。
3、当年之忧:
平安保险“金蝉脱壳”
目前现状:
深圳拿地盖第一高楼
网文之忧:2002年9月16日,平安保险于上海宣布,将在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投资20亿元建造平安金融大厦,据称这座大厦“约有交通银行大厦和中银大厦合起来大小”。这听起来好像是深圳企业北上扩张,但据业内人士称,平安保险的核心业务部门已基本迁往上海,包括不久前迁出的集团投资管理中心,平安保险已经“金蝉脱壳”―――公司实际上已迁往上海,但名义上的总部还留在深圳。2000年以来,关于平安保险欲迁上海的传闻一直不断,平安保险也似乎特意避开这个话题,在“迁都”问题上采取了低调的逐步转移策略,因而没有引起太多关注。
―――摘自网文《深圳,你被谁抛弃?》
六年之变:2002年9月16日平安保险董事长马明哲在上海宣布,平安保险将投资20多亿元,在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建造一座主楼高度超过150米的中国平安金融大厦。当时平安保险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保险公司,总资产1284亿元。平安要在上海建金融大厦的消息引来各方猜测:平安要把总部迁到上海去?
6年过去了,位于上海的平安金融大厦早已落成并在招商租售,这是一栋高150米的38层全装修办公大楼,总建筑面积为14.5万平方米。而在这5年间,平安的总部并没有搬离深圳,其间还先后新成立了平安养老保险公司、平安健康险公司、平安资产管理公司。2006年,平安集团收购深圳市商业银行,今年正式改名为平安银行。截至2007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为人民币6177.72亿元,在2007年4月《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中,中国平安进入全球500强,在44家上榜中国企业中排名第11,并位居非国有企业第一名。
可能更让深圳人感到踏实的是,2007年11月6日,平安集团以16.568亿元投得深圳中心区一块商务用地,也就是之前高交会馆所在地。根据规划,该项目的设计高度不低于450米,这一高度超过了目前深圳最高建筑383.95米的地王大厦以及规划中位于蔡屋围88层超400米的“京基大厦”,该楼建成后将成为深圳新地标。平安集团新闻发言人还证实,该楼建成主要作为自用物业,将成为平安总部大楼。不久,有网友公布了有“第一高楼”之称的“深圳平安金融大厦”(或称“深圳平安国际金融大厦”)效果图。“平安将在深圳建最新的最高楼,把总部建在它出生、成长的城市。”平安集团内部人士透露,新近出炉的“深圳平安金融大厦”的4套设计方案,都是由国际知名设计机构设计的,目前正在平安总部内部员工中进行网上投票,但此项目何时开工建设还没有具体时间表。
展望未来:平安集团为什么没有把总部迁往有“中国金融之都”之称的上海?有业界人士猜测,深圳市政府为了留住平安集团,给予了很多优惠,比如此次在中心区黄金地段投得的土地。“当然,深港共建国际大都会的美好前景无疑也是留住平安的一个重要因素。”业内人士分析,深圳还有很多本身固有的吸引力,像华为、中兴等跨国企业的总部仍然留在深圳
4、当年之忧:
两证券公司总部迁出
目前现状:
汉唐倒塌,中信壮大
网文之忧:招行和平安保险,是深圳金融产业的龙头;中兴和华为,是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骨干。如果这四大金刚脱“壳”而去,深圳的金融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无疑被釜底抽薪,深圳还能有未来吗?纵览风云的地王大厦和赛格广场还能风光依旧吗?除了这四大金刚的“迁都”传闻外,还有一些已经是事实但似乎不重要的消息―――中信证券总部拟回迁北京,去年才在深圳成立的汉唐证券总部已迁往上海。
―――摘自网文《深圳,你被谁抛弃?》
六年之变:汉唐证券未来命运远超出呙中校预料。2004年8月16日,上海8家国有企业在国债委托理财未到期的情况下,同时在上海中华路汉唐证券营业部卖空国债,造成汉唐证券资金链断裂。2004年9月,汉唐证券由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托管经营,2005年6月,实行关闭清算。后查明,截至2004年9月3日,汉唐证券共挪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超过24亿元。今年6月7日,汉唐证券公司董事长吴克龄、总裁宋建生、财务总监刘家明和资金管理中心总经理金斌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警方刑事拘留,汉唐证券轰然倒塌。
对于《深圳,你被谁抛弃?》网文中提到的中信证券,不少业内人士一直认为其总部在北京,并不认为中信证券总部从深圳迁移到北京。据了解,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为1995年10月25日在北京成立的中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1999年10月27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同年12月29日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变更注册,公司增资改制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地为深圳。2002年12月13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4亿股普通A股股票,并于2003年1月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注册地依然为深圳。截至2004年底,公司净资产超过53亿元。现公司股份总数为24.815亿股,已于2005年8月通过股权分置改革试点。资料显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地拥有40家分支机构,并设立了上海管理总部。从网上资料可以看到,上海和北京的营业部数量和规模,早已超过作为最早注册地的深圳。
有数据统计显示,至今年9月末,深圳共有证券公司17家、证券营业部198家,证券公司家数居全国第一,17家公司中,A类公司6家,分别为国信、平安、招商、中投、中信、国都证券,A类公司占全国比重的35%,数量居全国之首,其中国信证券为全国仅有的两家AA级之一。统计数据显示,深圳证券公司目前整体水平较好。截至今年9月末,17家公司主要经营指标均呈增长态势。其中净资本712.95亿元,总资产4262.15亿元,净资产823.54亿元。
展望未来:一叶落而知秋。虽然深圳金融证券市场依然走在全国前列,但在金融服务领域,天津悄然成为深圳的另一个竞争对手。2006年6月6日,国务院正式宣布天津滨海新区成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先行试验一些重大的改革开放措施。2007年8月2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批准内地人士直接对外证券投资,首选天津滨海新区作为试点,投资者可投资在香港上市的证券,其投资规模更不受内地有关规定所限制。业内人士分析,随着目前深港两地共建深港国际大都会共识逐步落实,未来20年,深圳证券市场如果抓住历史机遇,在与香港共同构建国际金融都市中,发挥出对内地或者华南地区的金融辐射地位,深圳证券市场依然能风光依旧,独统一方。
5、当年之忧:
区域金融中心地位动摇
目前现状:
创业板未开中小板探路
网文之忧:经过10年的发展,金融业已经成为深圳的支柱产业,其产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5%左右,而金融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支撑作用却不可等闲视之。另外,深圳金融业的利润占全国1/4弱,而上海则为1/4强(其他地区共占一半)。有统计显示,2000年以前坐飞机进出深圳的人员中,就有30%的人是从事证券业的!如果深圳的主板市场迁往上海,那不仅意味着大量资金的流失,直接动摇深圳的区域金融中心地位,而且还将影响到特区20年来的经济成就,即使有创业板,但因在初创之时也难有规模和作用,因此深圳经济可能就此一蹶不振!
―――摘自网文《深圳,你被谁抛弃?》
五年之变:为了等待创业板,深交所停发新股,创业板迟迟未开,深圳金融业地位一度受到重创。在等待重发新股的痛苦煎熬中,一些证券公司、基金公司都转投上海。深圳基金公司数量全国冠军地位不保。2004年5月17日,深交所终于迎来了中小企业板开设。经过3年多发展,截至9月底,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总数174家,分别占深市上市公司总股本和流通股本的11.21%和7.24%.与此同时,深圳市政府不失时机地在全国最早推出金融扶持政策,目前金融机构总部落户深圳的奖金已经高达1000万元。
在深圳市政府的不懈努力下,一些金融机构纷纷进入深圳。根据深圳市金融服务办统计显示,今年已有11家金融机构进入深圳,预计年底进入深圳的金融机构将达15家。香港中信嘉华银行和大新银行在深圳设立的中国内地子银行总部有望在年底开业,另一家香港银行永隆银行在深圳设立的中国内地子银行总部,也将于明年上半年开业。除将总部选择落户深圳外,全国性金融机构一旦批准在国内成立,他们也会选择在深圳设立机构。刚刚上市的北京银行日前来深圳洽谈在深圳开设分行事宜,另一家全国性银行渤海银行也表示要在深圳开设分行。此外,刚刚启动的四大金融基地“筑巢引凤”效应也在逐渐显现。不久前,渣打银行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的电话银行客服中心落户深圳,金融技术创新基地刚开通,已经申请的机构便已经容纳不下,深圳市政府正打算扩大基地的规模。创业板也蓄势待发,将在深圳推出。
展望未来: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有业内人士认为,深圳因毗邻香港而获得长足发展,却也因为毗邻香港而难以成为中国另一个与上海并重的金融中心。“虽然有众多金融机构进入深圳,但重量级的金融机构数量还是比不上上海。如外资银行的子银行总部,包括汇丰、渣打、东亚、花旗等在内的知名外资银行子银行总部纷纷选择上海落户。”因此,深圳多位金融界专家指出,深圳金融业将来发展方向还是要携手香港。而在深圳出台的金融业“十一五”规划中也明确指出,金融业将以深港合作为主导,不断深化区域金融合作。将深圳建成为产业金融中心、金融创新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和金融配套服务中心。到2010年,预计深圳金融业资产规模将达到2.3万亿元。
(下期预告:“一江春水向东流,各路人才也随潮流而动,把目光投向长三角地区……”网文《深圳,你被谁抛弃?》当年提到的深圳对人才吸引力下降、特区优惠政策陆续取消、香港因对深圳警惕而合作力不足等担忧,在此后5年有什么变化?敬请关注明日推出的记者调查)    【2楼】dayoo487591 [大洋网友] 2008-10-04 14:14 举报回复   2003年非典时期,深圳出现网文—《深圳,你被谁抛弃?》 
  那时候深圳人被激发出来的是彷徨犹豫中自强自立的斗志。 
   
  4年过去了,可以看看深圳相比4年前出现了多少改变? 
  有实力的企业是否又多了几家? 
  除了原来的几家规模越做越大外,其他到底有多少后起之秀? 
   
  富士康确实想扩张,但绝不是在深圳扩张,原因是地价。这是去年发生的事情。 
  华为也没有在深圳继续拿地,而开始在南京、西安、东莞、廊坊等地扩张,原因不用再争辩了吧?无非深圳成本巨大。 
  据说腾讯的老板马华腾在深连房都没有买。公司是否外迁不清楚,但是不是非要攀深圳这根枝大家可以猜猜。腾讯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张,当年在上海扩张也是费了不少功夫。 
   
  4年前,在上海同一个搞证券的同学叙旧,他说,其实当年上海的GDP该是负增长,结果依靠房地产撑了起来。 
  而依靠资源来撑起GDP是个什么概念? 
  以中东为例。 
  曾几何时,中东众多依靠石油生存的国家里面绝大多数都非常腐朽,制度腐败,产业单一。除了石油,几乎没有其他拿的出手的产业,未知百年甚至50年后,他们是否会象古代的波斯王朝没落下去。而这些腐朽的国家里面,唯有一个萨达姆领导的伊拉克,曾经希望均衡发展,可惜他的雄心壮志被强大的美利坚化作灰烬。不知道这么多富庶的中东国家里,谁还会有这样的雄心壮志,还是靠在自然的祖荫里继续享乐逍遥直到几代后,他们的子孙彻底沦落? 
   
  而依靠卖地和炒房撑起来的GDP同这些中东国家有多少区别? 
   
  中国也是资源非常匮乏之国,不学有同样问题的日本努力发展实业,却在资源上大作文章? 
  日本的首相出访时说,索尼是我的左脸,松下是我的右脸。 
  难道温家宝以后出访时对国外元首说,土地是我的左脸,房产商是我的右脸? 
   
  而深圳?估计几年后,又会有人再写——“深圳,你被谁抛弃”了。



  【3楼】dayoo487591 [大洋网友] 2008-10-04 14:15 举报回复 华为投资40个亿到东莞松山湖,深圳坂田也不再扩大发展了. 
  富士康现在正在外迁呢,很多事业群已经外迁了,迁到山东烟台的最多,而且,他在内地的扩展非常大, 
  天津,廊坊,烟台,内蒙,武汉等是新扩展的. 
  北京,山西,昆山,杭州是去年之前就扩展的. 
  而且,郭台铭公开说了,要在上海建立鸿海的大陆总部,到那时,深圳的总部的作用就没有多少了,虽然有人说他是低税收,但是,通过富士康带来的其他产值,比如说吃住等服务行业的收入是非常大的,因为人多啊.带来的消费就大,郭台铭跟深圳地方的关系渐渐冷落了。 
  象招商银行,平安保险两家金融方面的巨头,早就想将总部迁移,只是深圳政府一直在努力挽留而已,招商银行的信用卡发展中心已经到上海. 
  万科的两个中心部门打算迁往上海,上次深圳新闻上面已经公开说了. 
   
  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