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降温:“父辈就业时代”的沉重真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4:28:28
高考降温:“父辈就业时代”的沉重真相(2009-05-29 16:29:41) 标签:杂谈 

高考降温:“父辈就业时代”的沉重真相

王石川


根据最新的数据,除了广东等个别高考人数稍有增长或与去年基本持平的省份之外,全国有超过一半的省份出现了高考人数减少的状况,个别省份的下降幅度甚至超过了10%。对此,北京理工大学一名招生工作人员分析说,各地高考人数普降有许多深层的原因,最重要的一点,自去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大学生的就业神话破灭,高中毕业生通过上大学找个好工作的想法受到动摇,部分学生就转变观念,甚至不参加高考。(5月29日《中国青年报》)
http://news.sina.com.cn/c/2009-05-29/025817908974.shtml


这是一次毫无悬念的真相展示,数月前高考降温就已初露端倪,据报道,重庆市有上万名学生没有报名高考,一大原因即是,就业形势严峻,上完大学找不到好工作,使读书“无用论”思想在农村蔓延,如果孩子成绩平平只能上专科,还不如早些出去打工挣钱。


应该承认,在我们这个数千来漫漶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国度里,读书从来都被置放于一个至高无上的位置,再目不识丁的庶民,通常也会节衣缩食,以供应孩子读书,因为道理很简单,“知识改变命运”。但因就业形势严峻就放弃高考,由此,我们不得不说,中国的家长是世界上最“务实”的家长,这些放弃高考的孩子是最“实际”的学生,理由也很冠冕,哪能因一时的得失就如此急功近利,从而放弃高考呢?高考即便不能改变命运,也总能涵养性情、提高素养吧?


但我不愿意鄙薄那些放弃高考的孩子和家长?我更愿意相信他们放弃高考是权衡利弊的深思熟虑之举,是哀莫大于心死的绝望选项,是“如鱼在水、冷暖自知”的明智选择。


毋庸讳言,放弃高考不单是缘于就业难,畸高的学费,不均衡的教育资源,学非所用的培养机制,放羊体制下容易空掷青春岁月等等,都是让家长和孩子踌躇的因素,而就业难则是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也是最沉重的稻草,因为无论上述代价多高,如果能顺利就业,即便有个泥饭碗,也算是跳出农门、有所慰藉了,但怕就怕举家节衣缩食,几年过去,孩子一事无成,反倒不如同村外出打工的孩子,在外界嘲笑和自身煎熬的双重压力下,真是情何以堪?


是的,这是一个就业形势严峻的时代,但就业形势再严峻,对权势家庭来说,影响也几乎可以为零,一些官宦子弟哪怕不学无术,仅仅是职高或专科毕业照样能找到待遇优渥的职业。日前,有学者提出,现在是“父辈就业时代”,个人综合素质是就业成功的条件,但在这竞争激烈的时代,在这个权力和人情社会,越是平民家庭出身的孩子,机会越少。父辈的权力和“人脉”,会以某种方式“世袭”。显然,在父辈就业时代,受到最大伤害的就是贫寒子弟,除非你绝对的强,否则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你往往最先被淘汰出局。


“父辈就业时代”,这真是一个极具本土特色的事实判断,它的残酷正在于真实。据中青报报道,北京大学的一个问卷调查显示,家庭背景越好,毕业时的工作落实率和起薪额就越高,行政管理人员子女的工作落实率要比农民子女高出约14个百分点。这说明不同阶层子女受高等教育之后的结果不均等。现实是残酷的,但也是真实的,当岗位本已奇缺的就业市场再遭遇权力的蚕食,那些经过一二再再二三的残酷现实洗礼的家长和孩子,高挂免战牌,索性放弃高考,不正是一种虽无奈却“明智”的选择吗?


当然,也许有人认为,高考人数下降不是坏事,高考人数减少,社会的成才观将逐渐从“高考一元论”转变成“多元并存”,孩子会从自身特点出发,选择合适的成才之路。但如果回避就业市场的权力陷阱,回避就业不公,这样的多元并存实在是自欺欺人的盲目乐观。学者张鸣认为,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上,学生的挫折感和失败感前所未有地增加。因此,必须正视家长的绝望情绪,也必须直面孩子的挫败感,因为这种情绪一旦蔓延和加深,就会产生抵触和仇恨心理,又哪有心思“选择合适的成才之路”?


哲学家培根说过:“只要维持公平的教育机会,贫穷就不会变成世袭,就不会一代一代世世代代地穷。”斯言不谬!进一步说,在父辈就业时代,不仅要维持公平的教育机会,更要保证公平的就业机会,终极之途即是革除不合理的“父辈就业”,否则放弃高考的孩子必将越来越多,贫寒子弟所蓄积的不公平情绪也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