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写作成才现象:同龄人都愿“惺惺相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18:47:35
少年写作成才现象:同龄人都愿“惺惺相惜”
时间:2006年05月22日10:19我来说两句(0)


【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改名为张钫的张苗。
 
张苗作品《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被出版方包装成可爱淘小师妹的邹琳。
 
邹琳新作《我是侠》。
最大的阅读群还是同龄人 昔日“四小侠”各有新玩法
三年前的7月,被称为“四小侠”的分别来自北京、山东、福建和香港的张苗、邹琳、郭翔宇和何依萍,与查大侠金庸面对面“香江论剑”。他们之所以受邀是因为当时他们的作品都被香港明报集团所属明窗出版社“学生文库”收录。其中包括张苗(现名张钫)的访谈集《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邹琳的武侠小说《少年英侠》、《踏莎行》,郭翔宇的现代童话《大话西游》(香港版书名),何依萍(霜静)的科幻小说《过去未来》。
这四位都出生于1989年的少年作家,目前的身份都是在校中学生,在写作低龄化越来越普及的未来,越来越多的少年写手纷纷涌现,有多少人会将写作进行到底?除在香港的何依萍电话无人接听外,记者采访了刚刚被出版方作为可爱淘小师妹重拳推出的邹琳、文而优则画的张钫及准备报考工商管理专业的郭翔宇。通过采访,记者发现,他们作品的最大阅读群还是同龄人。而对少年写作的现象,文学评论家也有不同看法。
【当事人】
张钫:放弃文学向往丹青
四位“少侠”中,记者第一个采访到的是现就读于人大附中的张苗,她父亲张锲的好友贾平凹建议她把名字改成了张钫。张苗瘦高个子,明净快乐的笑容很平和,丝毫没有少年得志的骄矜。
张钫自称当年走上写作之路是父亲的满室书香熏出来的。父亲张锲是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和诗人,母亲是北广播音系教授。从三四岁起,她就跟随父亲与巴金、冰心、胡絜青等文学大师亲密接触。2001年,读小学六年级的张钫出版了《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记录了她与巴金、冰心、季羡林、臧克家、丁聪、王蒙、胡絜青等当代著名文学艺术大师的精彩对话,引起轰动。其中,采访季羡林先生的文章,被选入新编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香江论剑”后,明报出版社出版了繁体版《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说到第一次采访名家,张钫念念不忘邓友梅:“我家住的楼里有许多大作家。四年级时,读到邓友梅伯伯的《我们的军长》,我和同学们都非常喜欢。有一天,我鼓足勇气给邓伯伯打了个电话,把录音拿去给同学们听,大家都喊过瘾。就这样,开始了我的名家访谈之路。”至于哪些人最爱看她的书,张钫说:“可能是同龄人较多吧,更容易沟通一些。”
说起当年的“香江论剑”,张钫,她说很佩服其他几位同龄人,尤其是邹琳,大部头的武侠小说一写就是好几本。谈到未来的发展,自幼擅长绘画的张钫说要走丹青之路,“文学给我的更多的是对美的感悟,对绘画是非常有益的,即使不走文学这条路了,我仍会从文学中汲取营养。”
邹琳:想把旧作重写一遍
笔名小灵狐的邹琳现就读于北大附属实验中学,她在“四小侠”中岁数最小。她并不喜欢别人叫她少年作家:“第一因为我觉得我还够不上做个作家;第二,16岁已经成年了,不是少年了。”
邹琳的写作历程让人羡慕称奇:2001年6月参加鲁迅文学院少年作家班,她的校园探秘小说《五班的故事》被鲁迅文学院收入一本小说集中;2002年11月,香港明报出版社出版其12万字的长篇武侠小说《踏莎行》,同年12月出版26万字的长篇武侠小说《少年英侠》,今年5月,17万字的校园武侠小说《我是侠》由打造可爱淘的策划方推出。
邹琳表示写作之初受金庸的影响最大,10岁时就读遍了金庸所有作品。因为偶像封笔,有些郁闷的她开始自辟武侠“江湖”,金庸读罢她的小说也称赞“小说有新意,人物有仙气”。
对于当年同会香江的“侠友”,邹琳说:“说不出更欣赏谁,其实大家水平都不会差多少,只是主攻文体不一样。比如霜静的想像力永远无比丰富,奇幻的故事里都隐藏着深挚细腻、不易发觉却很感人的感情;张苗的采访写得无比可爱,我很嫉妒她能采访那群伟大的人物。”
网上有可爱淘的粉丝看了《我是侠》的部分连载后,给邹琳留言:“我好害怕会爱上你!把我们的淘淘姐给忘了。”与淘迷一样,小灵狐的读者也几乎全是青春少年。
写了七部作品的邹琳告诉记者,她现在有重新全写一遍的打算:“如果真的写出来,应该是很精彩的。”
郭翔宇:写作只是出于好玩儿
打电话给远在福建泉州的郭翔宇,几次电话都无人接听,昨天早上终于打通,接电话的是他的母亲李冠真女士,她说郭翔宇一早就出去打球了。
继那本《大话西游》之后,2005年海峡文艺出版社又出版了郭翔宇的随笔集《年少无知》。说到写作,他母亲说:“我们从没想给他压力一定要走这条路,他自己也认为这只是一种业余爱好,所以写只是出于好玩。他目前读泉州五中,是我们这儿的重点中学,因为喜欢工商管理,他的理想是报考复旦大学。”
郭翔宇的写作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家庭影响:母亲是工商银行职员,父亲供职于《泉州晚报》,家里满满的书橱成了他儿时最好的伙伴。至于他的作品阅读对象,他母亲说几乎全是学生,《大话西游》是从小学到高中的学生们都爱看,随笔集则更受初中以上学生的喜爱。
有趣的是,郭翔宇喜欢郭敬明的书,他们曾在泉州见过面,郭敬明看到《大话西游》后给予了很高评价,说以郭翔宇的年纪写出这样的作品来非常不错。事实上,这部书大部分是郭翔宇小四时写开头,初中时完成的。
【出版方】
看中柏拉图式正义世界
让韩国人气女生可爱淘在中国青少年中成为偶像的中文版责编王月芳,同时也是《我是侠》的责编。之所以要花同样的工夫力推小灵狐,她说很简单:“她不过分专注于传统武侠小说的复杂情节,而是用小女生稚嫩的心去编织一个柏拉图式的正义世界,这是我们最看中的。同时,小灵狐有着深厚的古代文学功底,行文流畅,叙事风格优雅。”
对于当年同与金庸香江论剑的其他几位小侠,王月芳说她都比较喜欢,但最偏爱的还是邹琳。至于为什么要把小灵狐与可爱淘相提并论,王月芳说,首先是因为她们同属淘迷总部签约的两名明星作家,可爱淘、小灵狐在国内拥有众多粉丝,一个可爱淘带给大家的是浪漫无限的韩国新生代网络故事,一个小灵狐传达的则是具备深厚中国武侠特色的少女神话,她们书写的青春却同样地充满冲劲、乐观、阳光。她们同属上世纪80年代,同样是梦想少女,同样少年成名,同样带给读者青春期圆梦的读本。所以,之所以这么看好小灵狐,是她们把读者群细分后,有意为青少年们打造属于她们自己的代言人。
【评论声音】
王干(《中华文学选刊》主编)
成功缘于同龄人“惺惺相惜”
我认为少年成才是好时代的一个表征,起码这些孩子不用为生活所愁,不用为上学压力过大烦心,他们有时间写作,证明家长与社会给他们的空间很大。这种有利的环境,也让现在文学的低龄化成为普及,刘绍棠14岁曾写过一个短篇小说就被誉为“神童”,现在看来不足为奇。
少年写作者的作品不宜捧得太高,一部成熟的高质量的作品除了奇思妙想,还需人生阅历与经验积累,但张苗、邹琳、郭翔宇这些孩子的文字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大量的同龄人间的“惺惺相惜”。我们不能说可爱淘的成功是因为她有多么高的文学造诣,主要是从心灵层面能引起追随者的共鸣。
陈晓明(小说评论家)
阅读同龄人作品成消费心理
出版社倾力打造少年写手,我认为是有根据的。我们都看到这几年少年写作非常热,写作者成名越来越迅速。首先,这与当代的图书阅读群体发生变化有关,过去中小学生不太具备购买力,现在孩子身上有钱了,从而对写作者的走红起了经济支持的作用;第二,少年们有一种心理,那就是阅读同龄人作品,包括韩寒当初也是模仿成年人手法的同时以一个少年名义写作。
当代文化是由流行文化培养起来的,少年写作与流行音乐、时尚文化是连在一起的,而中国文学创作目前进入了壮年时期,主流写作成了中年写作,由少年写手承担青春写作很正常。
这些青春写作会被主流写作同化,他们的处女作的经验随着年龄增长会转化。
严家炎(北大教授))
少年写作不能急于求成
对于少年写作,我是持冷静的态度的。比如邹琳,当初是我推荐香港明报出版社出版她的武侠小说的。一方面我肯定她的才能,这是个值得培养的人才,一个少年写成这样不容易;另一方面,我也跟她母亲与本人讲过这样的意见:她年岁太小,还是应该坚持在学校正常学习,我不赞成完全停课专事写作,否则对她成长不利。武侠这个东西其实是与人生经验相连的,你可以用荒诞的形式写江湖,其实武侠是人生体验的另一种表现方式,她没必要那么着急。
同时那几位同赴香江的写作者也是一样,郭翔宇的现代童话、何依萍(霜静)的科幻小说都与武侠题材一样,需要人生体验。惟一的例外是张苗,她学生身份与她从事的名家采访比较契合,利用业余时间采访了一些熟悉的前辈,对她练笔有帮助,这种写作比较自然,我肯定。少年写作不管有没有市场,不管你的同龄人多么追随,都不能急于求成,甚至拔苗助长,否则会害了这些孩子。
信报记者 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