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骑兵史(很详细的资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6:32:40
中国骑兵

  要谈到骑兵,就不能不说到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鲜卑,突厥,回纥,契丹,蒙古,女真,党项,无一不是以骑立国,以骑兵为国家根本。所以才能以较少的人口(相对于中国),较弱的经济,累次入侵中国,甚至入主中原(如元之蒙古,女真之满清)。归根结底,还是骑兵的作用,胜既大胜,步兵跑不了,败是小败,最多我打不过就跑还不行嘛?他们将骑兵的作用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下篇将着重探讨。

  一、骑兵的起源

  骑兵最早大概是出现在公元前400-500年间,也就是中国的战国初期和欧洲的希,波战争期间,(西方可能早些,据记载公元前8世纪中东的亚述帝国就已有骑兵,但有多大规模不详)但这时的骑兵实战性并不强,多是担负一些侦察,偷袭或是断敌粮道的作用,编制也不大。欧洲最出名的一次使用骑兵的战例出现在马其顿人亚历山大与波斯人大流士三世之间的战争中,亚历山大率骑兵猛冲大流士的中军,大流士惊惧而走,十万波斯战士或死或降,一战而使波斯帝国覆灭。而中中国最出名的一战是长平之战,秦将白起(号称屠夫,名将中的名将)遣精骑五千断赵军粮道,赵括(就是纸上谈兵那位)突围被杀,赵全军覆没,秦一战杀赵军五十万。为一统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最早使用骑兵的可能是北方的中山国(中山狼的故乡,有没有比这更早我不清楚,但这时肯定已开始使骑兵作为一个兵种出现了),中山国是一个小国,(相对于它的近邻赵,韩而言)在以战车为主战兵器的当时,(它仅仅是一个千乘之国而已)他不可能有多大的财力,人力去发展战车。(既使发展了也不是赵,韩的对手)其君主又有北狄血统,所以很自然的就想到了发展骑兵。这样,中国的第一支骑兵部队出现了。(虽然人数仅数千人而已)<吴子后法>中亦有武候与吴起关于战马的征用,骑兵的战法的对话,可见此时中原各大国也普遍有了骑兵部队(战国中前期但规模有限,吴起也只是将之作为偏师使用)

  早期的骑兵没有马镫,只有马鞍。(双脚悬空坐在颠簸的马背上是什么感觉?)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解放双手,必须要有一只手按在鞍桥上。(当然少数能骑无鞍马的人例外)。而当时的治炼技术又有限,不足以造出足够长的长刀(总不能让骑兵抓着70-80公分的短剑去冲突动不动就长达六,七米的长戟阵吧?除非是疯了),所以这时期的骑兵的主要作用就是突袭敌人后方,也就是起一个骑马步兵的作用。波斯人与亚历山大作战时,骑兵的战术就是:一拥上前,在步兵前二百步(可能更短)停住,一通弩箭伺候,然后后撤,再一次重复这种战术。(有点类似于以后的匈奴人的战术)但在马其顿方阵步兵面前效果并不太好,(多方面的因素,首先是弩的力道不够,射程及杀伤力有限,其次是马其顿方阵步兵的防护力强,阵型周围有大盾)同时期的中国也是,秦兵马佣便有很多骑马的弩兵造型(无镫,有鞍,持弩,估计这时秦国的骑兵还没有掌握马镫的技术)。

  中国战国后期,随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此时可能已有了马镫,但我找不到资料能证明,反过来,要没有,打死我也不会相信以后的赵国会举国‘胡服骑射‘,没有马镫,骑射只能是笑谈,但又无法解释在这以后的秦,兵马佣里的骑兵竟然没有马镫,疑惑中),赵,燕,魏,秦各国都受到威胁,庞大而笨重的战车在来去如风的游牧骑兵面前无用武之地,各国这时才感受到骑兵真正的威力,于是痛定思痛,在赵国为首之下,纷纷大力发展骑兵,一时间大有超越车兵之势。但车兵作为主战兵种一直使用到楚汉争霸,也就是说,一直到这时,骑兵的作用仍没能完全发挥出来。(对步兵强大的冲击力和心理上的震慑力,而只是担任两侧的掩护)

  二,发展

  在中国,历史的车轮进入了秦帝国(呵呵,连历史的进程也要用战车的部件来表示,战车的对中国的影响可见一斑),始皇帝雄才大略,一统六国。在他登基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在心里挂着一件事,匈奴之患。此时的匈奴又怎样呢?东击东胡,西灭大月,收西域三十六国,可以说是威风不可一世。蒙恬便在这种情况下受命北征,收复河套。(这是当时中国最好的一个产马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匈奴退走(不是败走)的情况呢?原因有二。一,此时的秦帝国一统六国,战士的士气高涨,装备精良(相对于匈奴,除了战马,骑射,什么都比他好)组织严密,各兵种配合可说是中国数千年最佳的时期。(一个历经数百年征战,并吞六国的国家军事方面怎么会差呢?)且加上六国的人力,财力,才能在短时间内击走匈奴。二,当时的匈奴刚刚扩张完毕,对扩张的领土还没能完全消化,各被征服民族他还不能完全控制,须留大量的人马散于各地,在与秦的边境不可能有多少主力部队,对秦的领土也没多大兴趣,再加上此时的始皇帝威名之甚,他也不得不顾忌几分。两者一综合,便形成了这种局面。

  秦在北击之后,立即修建了为我等后世子孙景仰的万里长城(或是连接),从今天看,长城好像可有可无,(甚至有一些酸儒还借此大发牢骚,他们又懂得什么?一到紧要关头,便只会‘曲线救国‘)但对当时的中国而言,这就是一条生命线,不要以为始皇帝是一时心血来潮,他对战争的嗅觉是无比敏锐的,他难道没看出骑兵对车兵,步兵的巨大优势吗?他空自担负了数千年的骂名为他的后人们筑起了一条生命的保护墙。他在积攒实力,大力发展骑兵,(这从秦未农民起义时秦军出现大量的骑兵可以看出)但他不成器的儿子断送了他的帝国,也使中国对匈奴的决战日期向后推迟了近百年。

  同时期的西方又在做什么呢?亚历山大大帝死后,他那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瞬时土崩瓦解,陷于内乱之中,先是安息帝国击败了塞琉古王朝,(随后其东方又崛起了一个贵霜帝国)后又被罗马,迦太基分别占据了欧,非洲部分,至此,除中国外,此时的西方(贵霜,安息其实是东方民族,但对中国而言,他也是西方)是三国并立(贵霜除与安息,西汉有过冲突外,基本上处于自保)在迦太基与罗马,安息与罗马的战争中,骑兵一样也不能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只是迦太基将领汉尼拔将数千努比亚骑兵用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但也限于偷袭,断粮之类,由于没有出现像中国北方的匈奴这样强大的游牧文明,所以总体而言,这时的西方相对中国而言,对骑兵的运用处于落后的地位,并且这种情况一直到骑兵退出历史的舞台。所以以后我将以中国和中国北方民族为主线。(中间会出现贴木尔帝国,阿拉伯帝国等,到时会将视线转回去)中国,又是一场全国范围内的大战,项羽凭八千江东铁骑纵横中原,最终败于淮阴候之手,命殒乌江。汉,西汉帝国正式成立了。成立之初,汉高祖不知为何?一进心血来潮,竟想效始皇帝般,北征匈奴,收复失地,(楚汉争霸时匈奴乘势南下,占据了广大地区)但他此时手下既无韩信,又无蒙恬,自已又不会打仗,(子房,陈平等人运筹惟幄还行,真要让他挥军征战,那也白搭)才有了‘白登之围‘(今大同境内),无奈之下,采用陈平之计,用极不光彩的手段才捡了条命回长安,(李太白‘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的出处)但刘邦也算识时务,经此一战之后,隐忍不发,只是像始皇帝一样积攒实力,同时又遣公主和亲,使得汉帝国得以在七十年后扬眉吐气。(情况和宋初有点相似,但宋的几个皇帝天生不是成大事的主,(太祖,太宗除外)和汉的几个皇帝没得比)但负此奇耻大辱,终郁郁击终,其后汉帝国又是一番动pwq乱,幸未伤及根本。(吕后之乱,八王之乱)又经‘文景之治‘,终于组建了一支数十万的铁骑部队(铁甲,铁制兵刃)有了与匈奴人一较高下的实力。匈奴人也凭借其强大的骑射将其势力扩张到极限。(骑射的作用可不同于帝国中的,想想,匈奴人的骑射可一箭致命,而不是游戏中的十几二十箭,你还会小看他吗?)

  公元前151年,汉武帝继位。匈奴在汉帝国数十年俯首称臣的迷惑之下,有点得意忘形。不把汉帝国放在眼里,汉武帝看准时机,决定对匈奴开战,至此,历时近二百年的汉匈之战开打。

  三,铁骑征大漠

  勘误:上一篇汉武帝登基时间让俺给提前了十年,呵呵,对不住各位。

  ‘汉武雄图载册篇,长城万里遍烽烟‘,这是汉匈未全面开战时的真实写照。雄才大略的武皇帝自不甘心,大战一触既发。让我们后人记住这个名字,刘彻,这位统治中国54载,对中华民族与中国历史产生巨大影响,堪与‘千古一帝‘秦始皇相提并论的武皇帝,是他奠定了中国在亚洲,世界的地位。数千年后,我们还在用着他给我们带来巨大荣耀的称谓:‘汉人‘。(虽然我们已玷污了这个称谓,但无耻的后人们仍在用)

  提到汉匈大战,又必须提到两个人:卫青,霍去病。前者官至大将军。(相当于全国兵马大元帅)后者位至骠骑将军(骑兵统帅,与车骑将军对应。)人称霍骠骑或冠军候(知道冠军一名的来历了吧?)此二人可说是中国数千年历史擅使骑兵之典范。(虽说李广,李息,李广利,路博德等人也不差,但功绩比之此二位还是不够,早一点的周亚夫倒是比之这二人不差,就是开打时他已经老了,不然就轮不到卫青了,呵呵)数次大战使得匈奴元气大伤,再无力与汉帝国争斗。(不得已之下远遁漠北,使得漠南无王庭)【更多精彩,尽在★军事第一播报★ http://jsdybb.netsh.com.cn

  我们无法回避一个问题,就是汉帝国的骑兵是怎样击败匈奴骑兵的呢?要知道主战场可不在汉帝国境内,而在大漠,匈奴人甚至还占有天时,地利。(我想谁也不会认为中原人到了大漠会一样生活得很好吧?否则又何以解释这句话:水土不服。况且汉军也有数次因地形原因没能形成合围,李广也是因此而死)何况还有号称‘控弦三十万‘的百战骑射呢?按匈奴或其他游牧民族的打法,就是退,退中打机会。(这些民族除非不得已,是不会和你硬扛的。战法有点类似于卫国战争时的苏联,以土地换时间,机会)看看霍骠骑给我们的答案:‘冠军侯*姚校尉霍去病受任骠骑大将军,率万骑出陇西击匈奴右部,历五王国,越焉支山千里,歼敌八九千,斩折兰王、卢侯王,收休屠王祭天金人。‘再看‘霍骠骑发动夏季攻势,在与公孙敖失去联络之情况下,孤军挺进越过居延海,穿过小月氏王国,抵祁连山,歼灭匈奴40000骑,匈奴河西精锐瓦解。‘(这两句是转的)一句话,就是以骑对骑,以快对快,打得你没法躲,或是来不及躲。(可惜只活了24岁,在其有生之年未得见匈奴灭,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天不与之寿,奈何?)

  还有卫青的战法,统数十万众,长驱数千里,直扑王庭。按兵法来讲,这叫:攻其所必救。(不知匈奴人有没有提出过类似莫斯科保卫战的口号,呵呵)想躲都不行,总不能老巢都不要了吧?这面子可丢大了。(谁知道老巢里有没有美女,宝玩,辎重,粮草)不得已之下,只好决战。

  志载,卫青曾与匈奴大汗战于王庭。那么汉军又是怎么打的呢?匈奴人总不会放弃他的传统优势项目骑射与你拔刀对砍吧?(不得已时才会这样干)汉军的战马对匈奴马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不管是速度还是耐力都强不到那去。(何况一个个还身着铁制铠甲,不似匈奴人般只着皮甲)怎么打呢?卫青的做法是:一,以武刚车载粮及步弓,战则为障。(就是没有战斗时当运粮,运兵车用,战时当屏障使)武刚车又是什么东东呢?长二丈,阔一丈四,车外侧绑长矛,内侧置大盾。(就是一个好的战斗掩体,既可防敌骑兵冲突,又可对箭有一定防护能力,真不知怎么想出来的?)这样可使匈奴人的骑射优势被汉军的步弓手抵消。(并且是车载步兵,嘿嘿,是不是有点像现代的机械化步兵?)

  防御问题解决了,进攻呢?总不能让这些步兵追击匈奴骑兵吧?卫青的做法之二,出精骑直扑敌主营,后以大军掩杀。什么是精骑呢?选边地良家子弟万人,(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住在边境的汉人)善骑射,精骑术,长格杀,以为陷阵营,每战必先出动其咬住敌军主将,(不论哪方面比之匈奴骑射都不吃太大亏,有点类似于我的虎卫鹰扬中的鹰扬营)道理还是哪个,攻其所必救。不得已,匈奴人只好与汉军硬扛,扛不过也要扛,呵呵,这就是战术。总不能仗没打完,司令官就让人给毙了吧?要这样,这仗还怎么打?

  匈奴骑兵还是延续了他们传统的战法,成扇形一字排开,以发挥骑射的威力。虽然汉军铁骑骁勇,但在强大的匈奴骑兵面前也没占到多大便宜。汉对匈奴战士的战损比高达1。5~2:1,(初期,且以战斗人员为计数,平民损失不算,后期反过来),但是毕竟挡不住汉帝国强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渐渐处境不妙。

  一战战下来,匈奴人越打越少,汉军越打越强,以至后来匈奴可汗亲率八万铁骑咬住李陵的五千步弓,仍被汉军射杀万余人,可见后期的匈奴兵战斗力在急剧下降。(要是早期的话,可能仅死伤千余人就可以做到,八万骑,就是十六万人和马,对五千步兵打成这样,还有什么好说的?也证明了汉军在后期的强悍。也难怪匈奴后期对汉军一直采取避战,汉武帝铁骑十八万出大漠时匈奴竟不敢战,冒顿单于泉下有知,必定会再气死一回)

  到这个时候,匈奴人的精锐已消耗殆尽,各被征服民族也纷纷脱离其统治,(乌桓,鲜卑,丁灵)很快地分为南北两部,南部呼韩邪向汉宣帝称臣,(也就是王昭君的老公)虽还没有亡国,但已无力再对汉帝国构成威胁。

  总体而言,这段时期,中国的骑兵战术及骑兵部队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既便是盛唐时也不能过此,寻根探由,除了有强大的国力为基础外,英明的君主,强悍的将帅,骁勇的士卒,尚武之民风,缺一不能成此伟业。但骑射却仍不是匈奴人的对手(少数精锐除外),并且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骑兵时代的终结(一个为了生存,一个为了杀人,动力不一样,结果自然也不一样。)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不胜叹息。

  四,单于夜遁逃

  古今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历经与匈奴人一百五十年的战争后,强大的西汉帝国覆灭了。匈奴人松了一口气。总算可以睡安稳觉了。但他们很快发现,一个同样强悍的东汉帝国快速崛起,并且对匈奴采取与前朝同样的进攻战略。

  凭心而论,东汉的骑兵部队远不如西汉,但对此时已日薄西山的匈奴人而言,仍是一个噩梦。在汉帝国及西域各国的联手打击下,不肯归顺汉帝国的匈奴人无奈之下,在一位英明的部落首领的引领下,开始向西挺进,向西流浪,寻找他们心中的美丽的草原。从此数百年间再也没有人知道他们的行踪。

  二百多年后,这群从中国北方出发的狼到了顿河大草原,在这里,他们才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不光只有中原,这里也是一块美丽的新世界,水草丰美,气候温润。不多久当地的阿兰人开始进攻他们,匈奴人被迫迎战,(他们总共只有二十万人,能打仗的不过四,五万)但阿兰人步骑兵在他们的骑射面前无所作为,很快为他们击败,这样他们便成了这块新世界的主人,呵呵。匈奴人惊奇地发现,虽然他们的骑兵在汉帝国面前累战累败,到了这里,却是不可战胜的,他们心中被压抑了数百年的征服欲望被激发了出来,经过短暂休整后,又开始向西挺进,他们坚信,西边一定有一块和汉帝国同样繁华富庶的土地。

  数年后,匈奴人击败(东,西)哥特,虽然日耳曼人有着在数量上不少于匈奴人的骑兵部队,但在匈奴人奇怪的阵型(一字散开),奇怪的攻击方式(在疾驰的战马上准确地射出致命的箭),奇怪的战术(边打边走,从不与敌军主力硬扛,并且大规模地进行穿插)面前,溃不成军,连国王亦被匈奴人所杀。(不知道他的头盖骨有没有被匈奴人制成酒器?)如同当年匈奴人躲避汉帝国追杀一样疯狂地向西逃窜,西方人所谓的第一次‘黄祸‘来了。(另一次是蒙古人给他们带去的)

  此时的西方,罗马帝国处于无可争议的霸主地位,在击败了迦太基文明之后,又征服了北部的日耳曼部落,虽与安息帝国不时争战,但霸权在整个欧洲无人可及。

  但罗马帝国也不可避免地衰弱了,虽然他们自已没有意识到这点。他们的政治腐败,经济萧条,文化沉沦,同样的,罗马的军事力量也大不如前。没有一支能与同时期列强相抗衡的骑兵部队。(中国,波斯,匈奴)他们还沉迷于自已编织的步兵致胜论。将无用的方阵步兵的潜力发挥到了极限。(只在帝国的东部行省有少量的骑兵部队,比例从不超过总军力的十分之一)很快,他们将要面对各野蛮民族的巨大冲击。(说来也巧,同时期的东方,中国也受到了游牧民族的冲击)

  哥特人来到了罗马,骄横的罗马人当然不将这些衣不蔽体的野蛮人放在眼里,民族矛盾激化,大战再所难免。当这些野蛮人排着散乱的阵型,骑着战马向他们冲过来的时候。(与游戏中不同的是,哥特人的骑兵远远强过他的步兵,其实要论步兵,没有谁能强过罗马的方阵步兵)他们心里所受到的巨大震憾是可想而知的。(铁蹄踏着大地,大地为之颤动)从未见过这种阵势的罗马人开始后退,毕竟他们不是早期的罗马步兵了。大战的结果是罗马人全败,完败,败在了在战斗之前他们不屑一顾的野蛮人手里。(此战的结果对后世欧洲的影响是巨大的,欧洲人不久之后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重骑兵,因为他们已不再相信步兵)

  罗马崩溃了,很快分成东西两部,不久之后西罗马灭亡,只剩下拜占庭帝国在若若支撑。

  数十年后,阿拉提,这个被欧洲人称为‘上帝之鞭‘的匈奴人做了匈奴的单于,欧洲,军刀下的欧洲又一次受到铁蹄蹂躏。我们不讨论具体的政治,环境等因素,只谈战争,只谈骑兵。【更多精彩,尽在★军事第一播报★ http://jsdybb.netsh.com.cn

  匈奴人和罗马人的第一次碰撞是在欧洲的巴尔干地区,匈奴人南下,东罗马自不能坐视不管,毕竟这是他的地盘,我不得不佩服东罗马的运气,太好了,巴尔干,(也就是现在的南联盟及塞,克,阿诸国)群山环绕,大河通海,这地方怎么说呢?不要说骑兵,既便是规模稍大一点的步兵都难以展开。匈奴人的骑兵发挥不了威力,只好后撤。但这个疤匈奴人却记着,数年后,阿拉提成功地导演了一出‘千里跃进大别山‘,凭借其骑兵的快速突进能力一举通过半岛中部,直扑君士坦丁堡,东罗马皇帝狄奥多修斯二世猝不及防之下,敌人已抵城下,战又不敢,守又无力。无奈,只好低声下气地讨饶求和,缴纳了大量的‘战争赔款‘,割让了多瑙河以南的大片土地才使得匈奴人趾高气扬地得意离去。

  卡达隆尼会战,熟悉欧洲史的人应该知道,这里,是匈奴人在欧洲由极盛走向衰弱的起点。关于这次大战的起因,诸多猜测,流传最广的一个大概是关于一个女人的,我不相信阿拉提为一个女人会出动倾国之师。(当然,作为一个借口还是很好的,如同日本人在‘九。一八‘和‘七。七‘事变中一样)

  匈奴人犯了一个大错误,就是将其主力,匈奴骑兵与他的对手,罗马人及哥特人摆在一个狭小的正面进行对冲,(这是欧洲人的传统好戏,)而不是发挥他的骑兵的骑射及快速突击,大纵深穿插的优势。(他们一定不知道‘孙子兵法‘是什么,否则不会如此,呵呵)其骑兵部队受到了阿兰人正面的顽强抵抗,一个个匈奴骑射被长枪刺于马下,被暗号射于马下,死伤极为惨重。

  反正不管怎样,这仗罗马人没有败,(匈奴人是不是败了不好说,但从战果上看好像也没有)匈奴人退回了草原,‘罗马人事后计算尸体,匈奴人主力骑兵部队直接战死达十万余,另有大量伤兵实际已失去战斗力,估计战力仅剩原先的一半左右。此战从根本上扭转了整个欧洲的历史进程,避免了西方文明被游牧民族毁灭的命运,若此战匈奴人胜,恐怕整个人类文明历史都会因而改写。‘(加‘‘为转)

  虽然匈奴人在一年后又一次直扑罗马城下,但其主力,匈奴骑兵部队再也没有得到恢复。又一年,阿拉提死了,这个由匈奴人组建的强大的帝国很快崩溃了,(成也忽焉,败也忽焉!)欧洲,又可以安稳数百年了,直到蒙古客人的到来。

  纵观这一时期的欧洲,除哥特人和东罗马有一定数量的骑兵部队外,(但对骑兵战术的运用远不如匈奴及同时期的中国和安息帝国),仍以步兵作战为主,虽然步兵在正面的攻防上不逊于骑兵,但其耐久力差,进退缓慢,不适合大纵深迂回的劣势已经显现无疑。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俄罗斯人的崛起。

  五,狼烟遍中原(重骑兵的出现)

  匈奴、鲜卑、羯、氐、羌,此五者既为历史学家们所谓的五胡,(当然,我是不同意这种说法的。)是他们将处于东亚绝对领导地位的汉民族打得几乎亡国灭种。这里边,氐,羌有吐蕃血统,羯是匈奴旁支。(我倒是很奇怪,同样,甚至比这五个民族更强大的乌桓(丸)倒是没有参与进来,要说这时的乌桓骑兵很强啊,既便是三国时也多次提到曹操征用乌桓骑兵攻蜀的呀,呵呵,难道为我中原同化了,也没这么快吧?)

  这里边,除了氐不是以骑兵为主力外,哪一个不是以骑为主,以骑立国。(题外话,氐倒是出了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符坚。也是个我一直比较钦佩的人)公元290年,晋灭吴,一统天下十年后,司马炎死了,按当时的叫法叫‘驾崩‘。中原又开始了数百年的动荡。贾后乱F政,八王之DT乱,如此纷纷攘攘十多年,终于,捺不住性子的胡人反了,并且一发不可收拾,终成大祸。

  我不想讨论晋未政治的昏暗,但还是无法不提到两个人,贾后,晋惠帝。这两个相当益彰,倒是千古绝配。贾后,名南风,贾充后也,乱之根源‘容貌丑陋,性妒‘。(司马炎语)偏偏不识时务,一人独掌朝政,这倒也罢了,偏又不学无术,大开杀戮,后期连她的老母都看不下去了,累累劝之,不听。及被杀,诛九族。晋惠帝,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白痴,真是白痴。(生理上的,呵呵,也就是先天性白痴)他一生只留下一句经典对白‘臣上表日:‘天下大旱,民相食矣。‘帝日:‘何不食肉糜乎?‘哈哈哈,有这两位在,晋不灭,倒是真真正正的没有天理了。若使司马炎不死,五胡敢乎?欲试我大晋无有良将猛士乎?

  其实这段历史我一直不是太感兴趣,这时的骑兵战术也没有什么发展,骑兵作战时的规模也远不如汉匈,匈奴罗马对战时大。但为了这贴,我还是找了很多资料看了看,原因很简单,这时的中国,鲜卑人建立的燕(前,后)出现了重骑兵,也叫‘甲骑具装‘(比较拗口,我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呵呵)虽然只是昙花一现,但毕竟出现过(而且我个人有偏见,我一直认为在工业草命以前中国的冶炼技术是领先于世界的,所以我不会花大量的篇幅去讨论欧洲人的重骑兵,要讨论也是这里),与俺这贴有关联,只好慢慢看。

  我个人对骑兵战术的理解是:‘正面冲过来的骑兵(包括重装甲骑兵)并不可怕,只要阵型不乱就好,(只要配合得当,训练有素,强弩,长枪,大盾,刀牌一样样使遍,有多少骑兵干不掉?)可怕的是围着你转圈的骑兵,和劫你粮车的骑兵。但重骑兵的出现,自然有他的道理,他在中国的消亡,也有他的道理。(以中国的人力,财力,不比欧洲更适合出现重骑兵吗?但为什么历朝历代都没有呢?我想这就是对骑兵战术理解的不同了,因为在中国,注重的是‘兵贵神速‘而不是以强攻硬守为主要作战方式。)

  在中国,最早投入实战的重骑兵是在西汉,(汉与匈奴皆有,但因不适合大漠作战,很快消亡)但规模甚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到了这时,规模就不一样了,鲜卑人组建了数万人的连环甲骑,对当时刚刚天下大乱的其它民族(主要是汉族)的没有受过良好训练的步兵作用很大,便是东晋第一名将桓温的百战精兵(以步兵为主),在面对这种全面铁甲的骑兵时也束手无策,虽没有成为一场一边倒的屠杀,但大败是肯定的。此后,重骑兵一战成名,各国(除东晋外)皆组建自已的重骑兵部队。

  在重骑兵刚出现的时候,确实可以说是无敌,但这也有大背影,一,两汉之后,汉族的骑兵在整体上逐渐失去了对游牧骑兵的优势,到这时主力部队以步兵为主,所以才为重骑兵的无往不胜创造了条件(重骑兵对轻骑兵没什么优势,原因就是冲击的优势被抵消了)二,这时的步军(各国普遍是这样)训练比较差,士气不高,若是仍处三国或司马炎的时代,既使出动重骑兵效果也不可能有这时这么好。(如是曹操精锐的青州兵或虎豹营,便是与重骑兵硬扛,重骑兵也讨不到好,胜也是惨胜,杀敌一万,自损八千)。三,重骑兵的对手方,名将断档,如有一名将(当然不是普通的名将,而是数百年出一个的哪种,如淮阴候,岳武穆类型的,其实王猛倒可以算一个,可惜死得早,不然鲜卑人怕就没机会了)统领一枝精锐步兵,重骑兵也不是不可战胜。(最典型的,金宋之战,岳家军在郾城之战时大破比之这时的重骑兵还要重骑兵的‘拐子马‘(或称铁浮屠)可以得出比较),王猛也曾统十万兵灭燕,也没见这时的鲜卑重骑兵有多大作为,可见主帅的作用。

  既便重骑兵有诸多的不是,这时的重骑兵对战争的作用还是很大的。其在正面冲击时,一个个着铁甲,连马匹也着重甲,对步兵来说,简直就是不能战胜的。(普通刀,矛对其杀伤力有限)当这种骑兵以百人为一排冲过来的时候,我想只要是人,都会下意识地闪开,避其锋镝,这样,重骑兵的目的就达到了,不要以为重骑兵的作用是杀伤多少敌人,(其实除了有重甲外,他的攻击力比之一个普通长枪轻骑兵强不到哪去,甚至在有些方面还有所不如)他的主要作战目标就是冲阵,冲已方轻骑兵不敢轻易冲的阵(毕竟他的防护力在当时是第一流的,他都不敢冲的阵,我想就没人敢冲了),冲乱敌阵。等已方后继的轻骑和步兵将敌军分割,然后歼灭。就这么简单。到这里,我想我有必要说一说步军的这个阵,阵,就是队型,一个有效的作战单位至少应该包括弩(弓)兵(负责远程杀伤),长枪兵(近距离长程攻击,不难理解吧?)刀牌兵(为弩兵提供掩护,也可与敌近阵的步兵格杀)只要这三人之间的小队型不乱,对任何兵种都是有一定的杀伤力的,但当重骑兵冲过来的时候会怎样呢?第一个刀牌兵会躲,后面的弩兵怎么办?死,长枪兵呢?也许会对骑兵构成一定的伤害,但失去了刀牌手的掩护,很快便会后续的骑兵击杀(或刺死,或被战马撞死),最后一个刀牌兵呢?呵呵,当然也免不了一死了,说开了就这么简单。(当然有些比较复杂的阵型,如九宫八卦阵,玄襄阵等要比说起来要复杂很多,但道理也无非是各兵种配合而已)

  要说重骑兵对中国战争的影响,我个人认为不太大,只是后来中原出现的‘明光铠‘,防护力绝对世界一流,这种护胸镜锃亮的板式铠甲是最接近欧洲重盔甲的中国骑兵防护装备,倒是可能受到这时重骑兵一定的影响,但也从没有像欧洲哪样走向极端,作战理念的不同导致了发展方向的不同(不过耐人寻味的是,是欧洲人自已造出的火枪终结了重骑兵的时代,有意思)【更多精彩,尽在★军事第一播报★ http://jsdybb.netsh.com.cn

  但这时的重骑兵在中国也很快没落,速度之快简直有点出人意料,原因是当时中原地区人口随着战争而锐减,(据统计这时中国的总人口不超过1500万,而且是各国总和,北方中原地区不超过千万,以步兵为主的汉民族当然就更少于这个数目)这么少的人口就迫使各国大力提高骑兵的比率。(毕竟马的繁殖要比人快得多,况且北方各国普遍都是以游牧民族的君主,骨子里对骑兵就很重视)这样最后就导致战争的双方出现重骑兵对轻骑兵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会有什么结果呢?当一个重骑兵和一个轻骑兵对冲的时候,重骑兵的长枪可以轻易击穿轻骑兵皮甲,但轻骑兵的长枪一样可以击穿重骑兵的重甲(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各位回头做个实验就知道了,在90公里时速的汽车或摩托上(轻骑兵50,重骑兵40公里时速),手执一根长矛,刺向路边固定的一块薄铁板,看能不能刺穿(不过要小心,弄不好会把自已给摔下来,但这种现象放在战场上,就是轻骑兵既使刺不穿重骑兵的重甲,也能用长枪将对手撞于马下,重骑兵落马是什么意思呢?就等于死了。))结果,重骑兵退出了中国战争的历史舞台。(虽然几百年后金和西夏也出现过,不过情型和这类似,昙花一现罢了)我想谁优谁劣就不必要寻根问由了吧?

  六,新月弯刀,铁血纵横

  与东方的唐帝国几乎同时出现的阿拉伯帝国,(也就是帝国游戏中的撒拉逊,我记得‘旧约全书‘中好像有阿拉伯人的祖先和以色列人的祖先都是先知亚拉伯罕的儿子的说法,但书找不见了,不知对否?)从公元633年开始进行了一系列向外扩张的战争,相继击败东罗马,(灭)萨珊波斯,西哥特,(灭)印度,突厥,中国,一时间世界主要强国(民族)几乎一一为其击败,成为一个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庞大帝国。

  最早的阿拉伯人是游牧民族,军队是以轻骑兵和骆驼兵为主力(后来作战时正面也有大量的步兵,兵员来自各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或国家,多为一些远程杀伤兵种,如弩兵,投枪等),主要作战武器是投枪,弯刀,擅长沙漠作战,但不善用弓弩,长枪,在当时而言,与其对手相比(中国,波斯,东罗马),在骑兵战术运用上并不占任何优势,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所不如,比如对对方骑兵的克制这方面阿拉伯人就一直不得力,以至在后期面对东罗马的重甲骑兵时累战累败,不能不说是件憾事,我想帝国游戏中阿拉伯是为数不多的没有圣骑士的民族可能也是这个原因吧?但靠其军队较严密的组织(虽然同为东方民族,但这里就可以看出阿拉伯人受西方影响较大,毕竟他所处的是东西方的交汇处,中国,波斯的军队作战时,队形并不很严整,更讲究部队作战的机动性和战术的灵活性,呵呵)阵型借鉴拜占庭和波斯军队的长处,沿正面和纵深分前卫、中军、左翼、右翼和后卫几部分(类似于中国的玄襄阵,不同的是以骑兵为主)。两翼用骑兵掩护,并掌握强大的预备队。当出现胜利希望时,迅速将主力投入交战;追击敌人时要求迅猛异常,穷追不舍,以便不断扩大战果。并且不管是进攻还是退守都能何持这种队型,并且士气高昂(为了圣战嘛,对一支军队而言,士气真的很重要,最典型的是太平天国,这些刚放下农具的农民竟将久经战阵的八旗铁骑打得闻风丧胆),所以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纵横驰骋,但所谓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后期组织,士气都很差(另一个原因是人员的来源也杂了,不再是纯种的阿拉伯人),以至于被东罗马军一再击败,终至消亡(并没有完全灭亡,分散成几个小帝国,但大一统的帝国已不存在了)。

  总的来说,早期阿拉伯人的单兵作战能力比较强,对武器的运用也熟练(曾出现过仅动用6000精兵就灭掉印度的战绩,确实可怕)但但是阿拉伯军队也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可以说是他的命门,就是他的轻骑兵,是的,轻骑兵,阿拉伯人从不缺骑兵,但他的轻骑兵因种种原因(人文,历史,宗教),几乎很少使用长枪(投枪不算,俺指的是长达五米甚至更长一点的那种能刺穿重骑兵铁甲的长枪),并且不善用弓弩,这是他的致命伤,在面对东罗马庞大的步兵军团时(不全是举世闻名的方阵步兵,有大量的被征服民族的士兵),他的骑兵还可以靠冲击的战术打败对手,但当东罗马调来(或是大量组建)重骑兵的时候,这个致命伤便暴露无遗,他的轻骑兵的弯刀面对重骑兵(锁子甲,可防住一般力量的刀砍,枪刺及远程弓弩)的长达七米的长矛的时候,出现的情况是,攻击力(指弯刀,投枪,但投枪可对重骑兵构成一定的伤害)不强,又没有远程火力(指强弓,如果工艺够精的话,强弓一样可以射穿重骑兵),硬扛?这就是他在中后期战绩不理想的原因所在。法国人(铁锤查理?)好像也凭此击败过阿拉伯人。但当这些欧洲重骑兵在数百年后面对蒙古人的时候,情况正相反,因为蒙古人拥有可以射穿欧洲人锁子甲的破甲箭,(当然距离要很短)并有相当数量的长枪骑兵(有一定的正面护甲,按蒙古人的叫法也叫重骑兵,但相对欧洲重骑兵来说,就不能叫重骑兵了,呵呵)但阿拉伯人两者都没有,对重骑兵无能为力。(既便帝国中出现的马木留克,精锐中的精锐了吧?仍没有大量装备长枪和强弓,只是凭弯刀和勇猛作战,但阿拉伯马倒是真好,甚至可能比顿河马更适合骑兵作战用,流口水啊,要是俺们中国有这马多好啊?哈哈。咱老祖宗也就犯不着为区区三千匹马,死伤十数万人和大宛开仗了)

  阿拉伯人之所以能在极短的时间里取得如此大的地盘,与当时的世界的大环境有关,他刚兴起的时候,他周围的大帝国(东罗马,波斯)相互斗了数百年,元气大伤,所以他才能一战击灭萨珊波斯(有资料说当时的波斯还向遥远的唐帝国求救,但因各种原因,唐军没有成行,但很多波斯人跑到了当时的中国,还有不少人当了大官,好像还出了一个唐诗的大家,叫李波斯还是什么的我忘了,唐还封了波斯的一个王子为什么都护?呵呵,俺中国和波斯人的交情从汉开始就很好,不然又何来丝绸之路?),印度又积弱已久,阿拉伯人仅凭6000人就干掉了他(丢脸啊,四大文明之一啊,这么不堪一击,就是积弱之宋,全盛之蒙古灭宋时也要动用近百万大军啊,呵呵,阿三真的是很烂,其历史上值得称道的几个大帝国都是外族,纯种的印度人倒是绝了种),东罗马又是看似庞大,实则兵力分散,才会为其一一击破(到了后期情况相反,当失去大片领土的东罗马集中兵力与阿拉伯人开战的时候,阿拉伯人便顶不住了),阿拉伯人与唐军交战的情况又怎样呢?(公元750年,唐高丽将领)高仙芝将番汉三万兵众,攻石国(在塔什干),深入七百余里,在怛逻斯(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为葛逻禄和大食(唐对阿拉伯人的称谓)夹攻(与7万阿拉伯军大战五日后才出现这种情况),大败,(仅率数千人)连夜逃回安西(高时为安西都护)。唐军共三万(正宗唐军很少,注意是蕃汉三万,唐擅长‘以夷制夷‘,唐军只有万余精骑),当中还有葛逻禄叛变(人数也不会少,否则不会出现夹攻的情况),最后还有数千骑兵逃回(唐军可是从中国深入中亚了啊,仍能有这么多人逃回,战斗力之强可见一斑),可见唐军的损失有限,若非有家贼,谁胜还真不好说,(此战过后,阿拉伯人在东方的扩张势头便顿住,可见对唐军也是忌惮三分,也可见阿拉伯人的轻骑兵战斗力对于唐帝国来说并不占优势)如此众多的原因,才使得阿拉伯人能横扫三大洲(不信,让他碰一碰十五世纪的铁木尔帝国试试,可以说必败)。

  在经过一段时期的全盛期后,阿拉伯人的大帝国很快也衰弱了,以至打到最后,居然要向东罗马交纳战争赔款(简直是奇耻大辱啊,竟然被这么一个奄奄一息的文明打成这样,呵呵)。到了公元11,12世纪,阿拉伯正统的阿拨斯王朝所能控制的地区只有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阿拉丁虽然在短时间内将阿拉伯世界统一,但随着他的死,帝国很快又四分五裂,终于在1258年被来自蒙古的正宗游牧轻骑兵的铁蹄征服(倒是埃及的马木留克为阿拉伯人挣得了一些面子,在大马士革南面的阿音扎鲁特大败蒙古军,才没使蒙古人的铁蹄踏入非洲),他们的辉煌也就到此打住,伊斯兰教在百年之后由突厥人来继承大统。(没阿拉伯人什么事了,谁也不会认为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是一回事吧?他们如今只有靠在油井上过活了,虽也不愁吃穿,但想再一次重温哪种庞大帝国的旧梦,只有在梦中了。安拉,呵呵)

  总体感觉,阿拉伯对骑兵的运用,战略上是成功的,能充分发挥骑兵的突击优势和快速投入,撤出战场的优势,并且有过以退为进,将东罗马军诱入伏击圈的成功战例。(规模不小,数万东罗马军全军覆没),在初期其骑兵的剽悍也令各国军队为之头疼。但总的来说,没能集骑兵战术至大乘,攻城掠地方面比之以后的蒙古人和俄罗斯人有差距。各位如有心,可以看出,阿拉伯人对东方民族的战果很好(波斯,阿三,中国),而对西方战果不行(虽将非洲从东罗马分了出去),原因就在于他的轻骑兵,(东方民族少有重骑兵,面对阿拉伯人剽悍的轻骑(马也好,暴发力,耐力诸方面)的时候,很是费力,没有优势兵力,很难胜之)而面对西方军队的严整的队型的时候,便表现很差(有没有人看?lt熙得>这部影片?哪里面将西方的各兵种配合演到了极致,弩,投枪,长枪,大盾,重骑兵一一出动,很是好看,比之角斗士要好很多,呵呵)

  七,汉家大将出阴山

  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却说中原历经数百年征战,终于一统,这人正是隋文帝杨坚。关于他的帝位来源,俺不想多说,只要记得这一点就好:在他的统治期内,人民富足,天下一统(当然这个天下指中国,非世界)贤者得其用,佞者罢于野。也就是说,从大处看,他是个好皇帝。(不过此人性情多疑,晚年累杀功臣,为其一大污点)比杨坚统一中国早一些时候,中国的北方崛起了一个庞大的帝国:突厥。而这篇着重的就是中国(隋,唐)对突厥的战争。多以骑兵为主力进行的战争。【更多精彩,尽在★军事第一播报★ http://jsdybb.netsh.com.cn

  突厥是匈奴的后裔,以狼为图腾,志载其人:‘牙帐东开,盖敬日之所出也。敬鬼神,信巫觋,重兵死而耻病终。‘又是一个好战的民族,唉,俺们中国真的是不幸,怎的老碰上这样的好邻居?

  隋初的中国,良将如云,猛士如雨(杨素,贺若弼,韩擒虎,高颖,皆为不可多得之名将),杨坚在平定中国之后,也对突厥人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凭其骁勇的百战骑兵(不要忘了隋是周的延续,骑兵能差吗?)将突厥人打得一败再败,并打诱结合,不长时间便将突厥分为东西两部。(猛将韩擒虎一次在与突厥人的单挑中连杀对手二猛将(对阵三场,条件是突厥输了再不入中原,既有名的一阵定江山的典故)),使突厥短时间内没能对中原构成大的威胁(成功地避过了隋未的农民大起义,否则在此乱时,胡人南下,中原非中国所有矣)但好景不长,隋文帝一死,他那个不成器的好孩儿便将大好江山拱手送给了李渊,也就是唐高祖。要说杨广这人成名很早,未成帝时也颇有些名声,灭陈之战他便是晋王,统师。初时亦不好色(曾力排众议,缢杀艳名动于天下的陈后主妃,美人张丽华),也颇具帝王之色,否则以杨素之眼光也不会死保他称帝(倒是隋文帝长子杨勇是个懦弱无能之人,杨坚选杨广也不是没有考虑的,与其让天下交给一个阿斗,倒不如交给杨广,虽然他知道炀帝的性格有些残暴,只是打死他也想不到杨广当了皇帝后竟是个类似孙皓的主,呵呵,权哪,世人又怎能看得清,看得清又怎样?)。

  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后,27岁的李世民做上了大唐皇帝的宝座。提起中国的历史,无人不知汉唐,汉既两汉,唐既此时之唐(非李后主的南唐和李存勖的后唐)唐太宗英明神武,心胸开阔,其用名臣魏徵的故事可说妇孺皆知。而突厥人在缓过劲来以后,开始了对唐的一次次打击,唐对突厥的大战开始了。

  唐军的骑兵,以边地良家子为骨干(这时的中原农民再也无法与刻苦耐劳的游牧民族一较高下了,既便是组成骑兵,其有限的骑术和骑射水平也是无法和突厥人相抗衡的,只有边地子弟由于与胡人杂居,仍保有剽悍之风。中国有句评价一个人武艺的词,叫:弓马娴熟,对一个骑术高超的骑兵而言,马就是他的第二条命,他的躯干的一部份,可以任意驱使,而中原农民在这方面显然是不够的)从数量上来看,远不如汉,质量也稍有不如(受儒家思想毒害已深,民不尚武)。但凭借其远优于突厥人的技术(护甲,刀,矛,弓弩的制造水平)和杰出的将领(如李靖,李世绩,阿史那社尔,薜仁贵等),仍能在与突厥人的战争中保持一定的优势(太宗后期这种优势更加明显)。

  突厥,仍然延用游牧民族的老战术,数十万骑兵,呼啸而来,遽尔远去。没有强大的骑兵,根本无法与之抗衡(就是想打也找不到对手,等你找到了,不累死也渴死,还怎么打?)。但由于其内部分裂(虽同属突厥,但各部落间互相敌对,无法成为一个整体与唐相抗),使得唐帝国有机会对其各个击破(这招中国人最拿手,既孙子兵法中有名的:用间计。呵呵)终不能入主中原,倒是跑到西方后众志成诚,打出了一片新天地(奥斯曼帝国)。

  公元624年,突厥十数万众入侵长安(当然是骑兵了,后面我将不再重复),李世民单骑出城,至渭水突厥营前(胆略可比得西楚霸王乎?),一番言语过后,颉利可汗汗颜,乃引兵后撤数十里,夜,有人对李世民言:‘虏控弦呜镝,弓马是凭,今久雨弥时,弧矢俱敝,突厥人众,如鸟铩羽,我屋宿火食,枪槊犀利,料我之逸,揣敌所劳,此而不乘,夫复何时?‘李世民信之,攻突厥营,突厥大败,中国的骑兵切断了通往颉利可汗营帐的道路(从后方包抄),颉利求和并撤退。这是突厥与唐帝国的第一次大战。这一仗中,中国的骑兵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且这时的唐已经将重甲制式化分配给骑兵(板甲,也就是模块化单兵装甲,可将其中一部分拆下来修补或单独使用,如胸甲,腹甲,背甲等。可防远距离弓弩,并对普通刀砍,枪刺有一定的防护能力,关键部位的防护能力要优于同时期欧洲重骑兵的制式装备锁子甲,而重量要比锁子甲轻很多,制造工艺先进嘛。但并没有披甲的战马好象,只有李靖攻吐谷浑时出现过一次唐军将战甲披于马上,然后下马,以马为依托作战的战例。噢,对了,这是李靖的一支前卫部队,在固守待援),在与骑射水平不如他们老祖宗的突厥人的时候,起了很大的作用。(可以保证第一次冲锋过后,有足够多的骑兵突入敌阵,进行刺杀,并为后续骑兵扰乱敌阵。)

  630年,唐大将李靖,李世绩出兵朔方,与突厥大战,充分利用装备的优势长距离奔袭突厥可汗营,大战(突厥是想跑,好发挥他们骑射的优势,但李靖,这位堪称千年一遇的名帅怎能给他机会?唐初对各游牧民族用兵时,李世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虽然唐从不缺名将。)生俘其可汗颉利(呵呵,俺怎的老觉得这名像吉列啊,就是那个刮胡刀)突厥又开始分裂。并渐渐淡出中国北方。

  唐对中国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不仅仅是击败突厥(和汉一样,击败强大的北方邻居只是他们强盛的一个证明罢了),随着北方战事的消停,唐开始向中亚发展。这时的中亚在突厥败后,多向唐称臣,但时有反叛行为。唐不得已(是不是有点强者的风范,主动打别人还叫不得已,再看看如今之中国,大使馆被炸,飞机被撞,只能抗议,然后再抗议。令我等后世子孙羡慕啊。也难怪外国人称我华侨为唐人,而不是宋人)只好动兵,问题出现了,数千里地(唐最远时势力曾深入中亚哈萨克斯坦,比今天的中国大一倍还有多),总不能靠步兵徒步去吧?只好出骑兵了。另外,唐由于骑兵部队的兵源不太充足(前面原因已讲了),很多时候采取的是‘以夷制夷‘,就是调动同盟军参战。大多时候是回纥人(唐的忠实盟友,当然后期唐衰弱时也对中国作过一些不友好的事)

  八,不破楼兰誓不还

  说到唐早期的对中亚用兵,就必须提到一个人,阿史那社尔,对头,这个不是俺们那个东北银,而是正宗的突厥人,并且是贵族(好像是颉利可汗的兄弟?记不大清了)可以说,在李靖死后,他一人便使西域各国闻名丧胆。也是唐太宗晚期最为看重的一个名将(也可见唐太宗的魄力,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啊,但这个阿史那也不是吹的,对大唐可说是忠心耿耿,以至于李世民死后竟要以已殉葬,当然唐对他也不差,后来封他的两个子侄为突厥部落的可汗,也算对得起他的忠心了),鞠文泰,吐鲁蕃国统治者,叛唐(640年)李世民遣大将候君集领骑兵两万攻之,兵未至,鞠文泰惊骇而死(呵呵,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这不是给俺大唐灭你的机会吗?)吐鲁蕃被攻占,并于大唐,成为安西都护府的所在地(这个安西,既我上一贴中高仙芝被阿拉伯人打败后逃回的那个安西)。再下来是突骑支,与鞠文泰同年反叛(但时间要晚些),联合西突厥,势力甚是可观,唐将郭孝恪夜袭焉耆,斩其王。立亲中的前王之弟为王。过了几年,又叛,这次该轮到阿史那社尔出马了,又一次轻取焉耆,杀其王,立另一王室为王。(呵呵,累次三番,只要是不服就灭,好气魄)

  前面提到唐累次重用外族人为将,带来的结果就是唐军骑兵的战斗力普遍增强(不要以为俺是胡说,所谓有什么样的将,就有什么样的兵。强将手下无弱兵是也)并将游牧民族的一些打法带进了唐军的作战方式中,如诱敌深入,佯装退却,然后再给敌人以毁灭性的打击。这种战法虽然俺中原在战国时就有人用过,并且在以后的历次战争中屡用不鲜,但从没有像阿史那社尔这样一退便是数百里,乃至千里。这种大纵深的退却在中原的各个时期并不多见(地理不同嘛,在中原,数百里,便会有一座坚城了,还退什么退,再退老家都没了,呵呵)。另外唐军这段时期对外用兵时也会采用屠城的战术(我是不喜欢游牧民族的这种战术的,我想这些士兵也不想,但这是军令,带有强烈的游牧民族特色的军令,我中原人民也累次受此劫难)比如库车之战,库车人袭杀唐将郭孝恪,阿史那社尔盛怒之下便对库车人进行过残酷的报复,‘破五大城,杀男女数万,西域震惧‘。以至于阿史那社尔平定库车后,仅派轻骑兵数百人护送他的副将薛万备到于阗国。惊恐万状的于阗王(汉名伏阇信)被召入中国宫廷(一国之主,面对数百骑兵竟不敢抗,只能乖乖地任人摆布,可见阿史那社尔的恶名远播),在宫中受到封赏后被送回于阗

  .

  还有一个无法不提及的外族将领,高丽人高仙芝,是他将唐帝国的势力扩张到可能是中国有史以来最远的地方,从喀布尔和克什米尔,从杜尚别到塔什干,竟一时间都成了汉人天下(极盛时),可惜啊,太远了,伸得太远了,看来他没能从汉家文化里汲取一些东西,一霎那间,忽拉拉大厦倒了。高仙芝对帕米尔以西的两次战役,标志着唐朝在中亚的结束,一切都没了,留下的只是让后人无限神往的庞大帝国的影子。

  虽然我不愿意提及,但唐帝国也衰弱了,根子就出在李隆基身上,安禄山,一朝提数十万铁骑直扑中原,年老的唐玄宗一败再败,将一个大好的清平世界毁于一旦。此后的唐,虽有过一段时期的中兴,倒毕竟元气大伤,再也出兵中亚了,中亚,成了中国人的绝唱(这期间出了两个名将,一是李光弼,一是郭子仪,前者曾以一万步兵守太原,对安军十万,守城数月,杀敌七万,安军不得已而走,竟不敢攻。后者就更是威名赫赫了。但因此时的唐军骑兵已雄风不再,所以俺也不想多写,毕竟没有骑兵的事俺带出来好像不好,以后有时间写个名将的贴补偿一下吧!)。【更多精彩,尽在★军事第一播报★ http://jsdybb.netsh.com.cn

  唐帝国还没有从安史之乱中恢复过来,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又开始了(当然这也跟后期唐的政治有关系太腐败了),长安之战,唐帝国的最后一支骑兵部队出场了,这就是李克用的沙陀骑兵(突厥的一支)。他在长安城下再一次证明了骑兵对于没有受过良好训练的步兵的巨大作用,数十万起义军在三万沙陀骑兵面前成了被任意宰杀的羔羊,一仗下来,竟伏尸三十里。(当然这里面也有编史者的个人好恶问题,个人认为不太可能,毕竟只有三万骑兵嘛,而且这一战纯粹是以职业军人对非职业,没什么可比性,不讨论,只是一笔带过罢了)

  以后的事好像就没唐什么事了,后唐,后晋,后汉,全完了,只是要记得这个人:石敬瑭,比之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汉奸都毫不逊色的败类(他本人不是汉奸,他是突厥后裔)。燕云十六州,从此成为中国人心中永远无法解开的一个结。一直到明帝国的兴起。

  九,弯弓射大雕

  唐帝国,中华五千年文明最后的辉煌,在契丹人的铁蹄声中淡出了历史的舞台。

  契丹开国之地在辽河边,所以中国人又称之为辽,自其开国数十年间,西破突厥,声威大震,又适逢中原大乱,石敬瑭献燕云十六州,长城山海关,燕山山脉一线全面失守,使辽军铁骑兵不血刃便可以渡过长城,马踏中原。而燕云十六州也成为中原各国,王朝与辽开战的主因。原因很简单,只有占据了长城及燕山山脉,才可以凭险要的地形,坚固的城防阻止,甚至是延缓契丹铁骑的快速进攻和掠夺。柴荥,赵匡义的亲征,杨业,杨延昭父子的忠烈。无一不是为了这块锲入中原腹地的弹丸之地,但缺少能与辽军铁骑硬碰硬的骑兵实力的中原,累战累败,不得已,只好弃守,将防线全线南移,也使得终宋之世,再无力北征。空留下杨家将的故事由后人评说。

  契丹人自已衰弱了,中原温润的气候,富庶的财富,磨灭了他们的豪情,濑散了他们的身体,使得他们在女真人兴起的时候显得不堪一击。但其为后来的游牧文明(金,元)留下了一个相对统一的中国北方和大量的汉奸兵(不管是金还是蒙古都有数十万汉人军队参加对汉民族的屠杀,其中一些人堂尔皇之地出现在诸如<金史><元史>中被称为名将,因为他们都杀过数十万的汉人,而这种情况在汉唐时不曾出现,当时的边地良家子弟是汉,唐骑兵的中坚,这就是蒙古能够有足够多的兵力多线作战的一个主要原因,‘蒙古每甲(十户),一人西征,一人南征;中州户每户一人南征,一人征高丽‘,不要我解释中州是哪了吧?九州之中啊。而匈奴人和突厥人就没享受过这种待遇,唉,家门不幸啊,乱世出奸人啊。天哪)

  与宋联手灭掉辽之后,女真人的金又将进攻的箭头对准了他的盟友,北宋,一时间,打得北宋丢盔弃甲,失城陷地。女真人,起源于白山黑水之间,自小一个个便练得一手好箭法,(按我的意思,中国的游牧民族中,论骑射女真人当排得第一,其下是蒙古人,匈奴人,契丹人,乌桓人,突厥人,这时期及以后的明军将士战死沙场时,大都身中数箭,乃至数十箭既可为证)百步穿杨是小菜一碟,且生来力大,惯使长柄重武器,如大斧,狼牙棒之类,不重防护,杀得性起时,便拼死前进,不知有退。以步兵为主,士气低迷的宋军自不是对手。只有‘八字军‘和‘岳家军‘才为汉人挣得一些脸面,所谓‘八字军‘是指其军兵皆在面上有‘忠义报国,誓杀金贼‘八字而得名,主力以步兵为主,都是金攻宋时被打散的官兵,有相当战斗力,纵横山东,河北,金军累次以‘拐子马‘围剿,皆为其所躲过,后主力向南投宗泽帐下,不知所踪。‘岳家军‘,岳飞所部,其军以北方人为主,有相当数量骑兵,且战斗力颇强。最出名的一仗是‘郾城之战‘,金军出动拐子马冲阵,其所部不乱,以骑兵上前硬扛并抵消金军骑兵冲击,步兵后继执长刀砍马腿的战术大破拐子马,金人遂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叹。

  但宋确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弱朝,其所出的昏君,奸臣(后泛指汉奸)之多,不思进取之甚,数中华五千年历史,从未有之。其实宋世有过两次绝好的机会,一是金灭辽,一次是蒙古破金,都没有抓住,所以他只好等待被亡国的命运了。

  公元1167年,斡难河(鄂嫩河)右岸的跌里温盘陀山,一个注定要震惊世界历史的蒙古人出生了,他刚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蒙古孛儿只斤部落头领也速该,打败了他的敌人,用一个俘虏的名字替他起名‘铁木真‘。

  铁木真五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也速该死了,死在他的敌人,塔塔尔人的一次伏击中,他的尸体被他的随从们用战马驮回了部落,随后,他父亲的部落开始分散,以至到了最后,与他在一起的只有他的母亲和三个同胞弟弟,哈撒儿,哈赤温和铁木哥,以及两个异母弟弟:别克台尔和别里古台。在斡难河边以渔猎为生。但在铁木真二十岁的时候,他与他的弟弟们夺回了他们应该拥有的一切。重新成为部落头领。

  此时的蒙古各部落相对分散,铁木真经过十数年的东征西讨,一统大漠,于1206年在斡难河被各部落头领推为‘成吉思‘汗,意为至高无上的汗。请各位看贴的不要欢呼,这是个蒙古人,不干俺们汉人或是中国人的事,他对当时世界各民族做的惟一一件事就是:屠杀。刽子手而已。蒙古帝国的文化底蕴很浅,浅到没有自已的文字,这种对各民族的征服本身就意味着流血(蒙古攻宋时,宋有六千万人,到明初时,只有不到两千万,还有的呢?死了,至少有1800万中国人死在蒙古人手里,1800万是什么概念大家自已想),蒙古帝国经过8年的征战和屠杀,于1225年征服了中亚细亚的花剌子模王国;1227年灭西夏(成吉思汗本人死于安庆府城下)1228年,蒙古攻金,此时的金立国不久,尚有一定战斗力,同年蒙古军进攻大昌原,为金军所败,死八千人,吃到与金交战的第一次败仗。次年,蒙古真定万户史天泽(汉人)率领河北蒙、汉军围攻卫州(今河南汲县,又败,死伤万人。再一年,蒙古名将速不台(与郭靖的师父哲别齐名)部攻潼关,被金军里应外合,大败。

  但总体而言,蒙古对金还是胜多负少,最后在钧州一战击败金军主力(据说此役蒙古是倾国之兵出动,有不少于40万的骑兵?),至此金军大势已去。1234年,金灭。两年后,蒙古人开始大规模西征,于1242年结束,征服了俄罗斯、波兰、匈牙利等地,建‘金帐汗国‘1252年蒙古再一次开始西征,征服了波斯和美索不达米亚,在今伊朗和伊拉克一带建立了‘伊尔汗国‘,同年,成吉思汗的另一个孙子在今新疆塔城建立了‘窝阔台汗国‘,和以后的‘元‘统称四大汗国。

  一个普通蒙古士兵的装备有:一张强弓(背在身上)和两个装满箭支的箭囊(60~80支箭,这种强弓配上破甲锥后可在近距离有效射穿欧洲或中国重骑兵的正面护甲),一把阔刃弯刀(钢制,有足够的硬度,长度视要求要定),一把短柄手斧(或投矛),一把钉头锤(或链枷)和一支能把敌骑兵从战马上拖下马的钩矛(或称拖枪,长五米左右,可直刺,枪头处有长约20公分的半月形回钩),还有一条套马索。这大概就是一个蒙古轻骑兵的所有装备了(当然还有其他的杂七杂八的武器,但这些一般都是配备的)。

  回头再来看一看蒙古人的战术,蒙古人的战术是匈奴、突厥人延用千年的古老战术:即长用不衰的游牧战术的完美形式,成横列展开,保持三到五列的纵深,前一到两排是重装骑兵,后面是轻骑兵(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蒙古突骑)横列之间有很大的空隙,可以快速地让轻骑兵从空隙中穿出,向排成整齐队列的敌军射箭(对付没有什么装甲的兵种,三百步外蒙古人基本可以做到一箭致命,便是重甲,百步内也可以做到),以尽可能多的杀伤敌人和破坏对手的阵型。由于东西方军队的作战思想的不同,这里蒙古人会出现两种选择:1,对西方西队,一列列骑兵冲出,放箭,撤回,当双方军队距离足够近后,重骑兵集体后撤(如敌重骑兵抛开步兵出击,会被轻骑兵的箭岚射成一个个刺猥),组织下一次的重复攻击,只到将对手的士气击垮,或是将有可能对其构成巨大威胁的重骑兵,长矛兵射死后,再由重装骑兵出击。轻骑兵跟进,用他们的战马和弯刀置敌人于死地。2。对东方军队(如宋,西夏,金),因为对手有足够强,射程足够远的步弓,连弩,长枪,刀牌,也不需要太整齐的配合,并且有大量的轻骑为侧卫部队,用对付西方部队的战法显然不行,这时他们会采用轻骑兵冲两侧,重骑兵直接出击的战术,多点多面进攻,利用骑兵对步兵的突击优势,以求尽可能快地将敌军分割开来进行歼灭。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对手死活都不与蒙古军对抗,而是依托有利地形进行抵抗,这时蒙古人会采取退缩的方式以迷惑对手,并抛弃大量辎重,马匹以坚定对手出击的决心,然后大步后退,将对手引至仗击圈。当疲备的敌军准备后退时,他们会意外地出现、在地平线周围散开。在可怕的寂静中慢步缓行着前进,没有指挥的号令,鼓角声,主要看旗手的手势(当然他们的队形也不需要太整齐,大致上是齐的就可以了)。然后,在适当的时候突然冲锋,发出鬼嚎般的尖叫和呐喊,用他们的弓箭,长刀,拖枪,手斧,甚至绳索,就像是围猎一样将敌人弄死。

  最后说说蒙古马,无疑,作为骑兵用战马,它是不合格的(俺骑过蒙古马,比之伊犁马至少要小一号,感觉不是太爽,尤其是奔跑中,颠得厉害,伊犁马比之要好很多,腿长,跑起来也好看,也快)但它和蒙古人一样,出生于同一片草原,在同样的土壤和气候中成长,经受了同样的锻炼,具有不寻常的耐力,并且对气候,草种的要求几乎没有任何限制。也就是说,什么都能吃,这也就是蒙古人在征服了广大地区后仍骑着他们的蒙古马回到草原的道理所在,别的马在这不能适应。

  值得一提的是,单凭这些,蒙古人几乎是不可能击破任何一个中原或是欧洲的城池的(比如一个襄阳,就拖住了南征蒙古军主力九年之久,并且使蒙古大汗死在了城下),他们将从汉人和波斯人手里学会的炮用到了攻城战中,以致后期的蒙古兵几乎攻无不克(特别是对宋,当然这也要归功于那些汉奸兵,单凭蒙古骑兵在城池之内的巷战中作用是有限的,其有限的兵力也是经不起消耗的,这也是我痛恨这些汉人的原因,单是一个宋,就不是蒙古人所能对付得了的)【更多精彩,尽在★军事第一播报★ http://jsdybb.netsh.com.cn

  纵观这一时期的蒙古,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既俗话说的‘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不是我阿Q,确实,这时的东方,只要有一个汉,唐,既便是早期的金,或是西方有一个阿拉伯,奥斯曼(早期的东罗马也行)这样的大帝国,蒙古人是没有机会横扫欧亚的的(全盛时期的匈奴,突厥乃至鲜卑都要比蒙古要强大),虽然他们会对文明构成一定的威胁和伤害,但危害绝不会有这么大。

  十,天狼啸新月

  当突厥人像匈奴人一样被东方的唐帝国击败之后,西方便不可避免地要迎来这些以‘狼‘为图腾的游牧骑兵(如果把中国人叫龙的传人的话,那么这些突厥人便可以称为狼人,当然并没有任何恶意)

  远在西遁之前,大概在六世纪左右,突厥人便开始和萨珊波斯,东罗马接触,一开始,彼此的关系还很融洽,甚至突厥的一支还曾借骑兵数万给东罗马用于进攻阿瓦尔人。但随着这些狼人自身处境的不妙(突厥主体开始向西转移),双方的密月期也结束了。

  突厥人首先开始攻击波斯人,不长的时间后,波斯成了突厥的附属,值得注意的是,这支塞尔柱突厥人很快地抛弃了他们原有的宗教,开始信仰伊斯兰教(同样这种改变也是另一支突厥人以后在小亚取得巨大成功的前提,当然这也与此时的波斯没有强大的政权有关)。在中亚建立了强大而广阔的花刺子模汗国(号称控弦三十万,不幸的是,刚成立不久,还没来得及巩固,便被蒙古人的铁骑所摧毁)。与此同时,另一支突厥人开始攻击东罗马,迫使东罗马帝国一次次割地赔款,且步步蚕食东罗马的地盘。

  正像历史上其它的游牧文明一样,这些不善于创造财富的民族一旦击败一个富庶的国家,便开始无休止的征伐,直到这个国家被彻底击溃,财富被彻底榨干。所以这些突厥人的一支,奥斯曼突厥人,在避过了蒙古人的西征风暴之后,在小亚成立了一个强大的帝国,奥斯曼帝国。

  初斯的奥斯曼帝国还保有很鲜明的突厥色彩,注意骑兵的作用,这一点从14世纪中叶开始的扩张中可以看出,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科索沃会战,在科索沃的原野上,10万东欧联军被拥有强大骑兵部队的奥斯曼军队击溃(是最后的时该立挽狂澜),一战奠定了帝国的版图。并在同世纪未期与欧洲的十字军有过一场大战,欧洲的重骑兵(主要是法兰克及条顿)在土耳其的轻骑面前,无丝毫战略战术优势可言,大败,数万十字军除少数(极少,几乎是全军覆没,但当中的正规军不多,多是一些抱着到东方发财的农民,没想到,财没发成,命却没了,呵呵)逃回欧洲外,全部被杀(也不知道欧洲人是怎么搞的,从匈奴开始,已经吃过游牧骑兵的多次亏几次亏了,还是痴心不改,死抱着重骑兵这块不放,要不是出现火枪,什么时候才能出头啊,真的是不长记性)。与土耳其人的兴起相比,铁木尔帝国在时间上要晚一点,铁木尔本人是蒙古人的一个部落首领,但在与其它族的蒙古人的争斗中战败,并被打瘸了一条腿,不得已带着自已的部落来到了印度(这时的铁木尔打死也不会想到,他能成为一个大帝国的国王,他这时的处境极为不妙,后有追兵,前有堵截,甚至有过战败后跑到中国当个农民的找算,呵呵,这是他对他自已的儿子说的),这时的印度,包括巴基斯坦和尼泊尔及南亚诸小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在剽悍的蒙古骑兵的攻击下,很快便投降铁木尔。铁木尔几乎是兵不血刃便拥有了一个庞大的帝国(面积在五百万平方公里以上,人口最少有6000万,够可以了吧?)

  但他是蒙古人,蒙古人的血液里便有一种征服的欲望,而当时他有两条出路,或是先后顺序,一是向东,攻击明帝国,一是向西,击败土耳其。结果,他选择了后者,同时也为自已庞大的帝国埋下了祸根(但相对来说,他对击败土耳其还是有把握的,对明帝国则没有,最多也就五成,甚至更少)。

  1402年,同样强大的两个骑兵帝国在小亚相遇了,对喜爱骑兵的人来说,这可以说是最经典的一次骑兵对战了(和这次大战有得一拼的只有汉和匈奴之战了,别的要么数量不够,要么是以骑对步),同样剽悍的蒙古骑兵和突厥骑兵在安卡拉原野上交战,没有具体的战术,没有深远的战略,有的只是力量与力量的对抗,战马与战马的碰撞(不知克劳塞维茨会不会大发感叹,这两个笨民族,难道不会用骑兵攻击步兵吗?难道不会利用骑兵打伏击吗?为什么一定要骑兵对决呢?呵呵,要知道,他们会同样的战术,同样的战斗技巧,他们之间没有秘密可言,只有硬碰硬,当然在遇上欧洲人的时候,他们会考虑换战术的)最终的结果是铁木尔胜(历史有惊人的相似,这次大战几乎是蒙古击败花刺子模的翻版),原因很多,很重要的一个就是铁木尔兵力占优。土耳其被迫称臣,铁木尔帝国的地盘扩张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除了亚历山大和阿拉伯人及他的老祖宗,没人能统治这么大一块地方),但历史好像总是爱与人开玩笑,这战过后不久,铁木尔死了,在他准备攻击明帝国,重新实现蒙古人的伟大征服计划的时候,他甚至已经准备好了百万大军,只要再给他两年,哪怕一年的时间,明帝国将迎来一次巨大的危机,可惜的是他刚要实施的时候便死了,否则可真的有好看的,明朝此时刚立国不久,正处在最强的永乐爷时期,同样兵强马壮,火器,骑兵都处在最高峰,并击败了正宗的蒙古骑兵,兵员亦过百万,同时对铁木尔也是有警惕的,如郑和庞大的舰队下西洋,一个主要的目的便是寻找对付铁木尔的盟友,可见明对这位近邻也是心存顾忌的。

  随着铁木尔的死,帝国四分五裂,奥斯曼突厥乘时重新兴起,并击败前来征讨他的铁木尔帝国的军队,重新开始进攻欧洲,于15世纪中叶围攻君士坦丁堡,经过近两个月的围攻,破城,突厥人开始进行大屠杀,数十万人的君士坦丁堡成了一个地狱之城。而立国达千年之久的拜占庭帝国正式退出历史的舞台。

  此后数十年间,土耳其人东征西讨,终于在16世纪的时候进入一个全盛期,欧洲每每需要组建联军才能与之相抗衡(并且败多胜少,这时的土耳其可以说跺一跺脚,欧洲都会震动),但因为欧洲特定的环境,战场,战法等,土耳其人也渐渐抛弃了以前的以骑兵为主导的战术,融入了大量的步兵(毕竟他们的主体已不再在草原上游牧了,再死抱着不放,结果不会比在亚洲的蒙古人好多少),最出名的应该是他的火枪兵了,另外为了对付欧洲人的密集的步兵方阵和坚城,他的炮兵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真真的火枪,火炮,威力虽不如十九世纪那么大,但在当时是一支很可怖的力量了)并且凭借这支枪炮部队,打败了波斯的近十万骑兵(当然,土耳其也有很强的骑兵,虽然在军队中的绝对优势地位已经不在。否则凭当时的技术,火枪,炮还是很难对大规模的突击骑兵构成致命的打击的,其威力虽然很大,但由于是以霰弹为主,不能对敌军构成真正致命的打击,另外在火力打击的范围方面也受到限制,特别是骑兵,这也是一直到二战,俄罗斯仍保有数个骑兵军的主要原因,骑兵对单位火力不太强的防守阵地还是有很大穿透力的)

  再以后的数百年,土耳其对欧洲的影响日渐衰弱,以至最后落到被列强分割的地步(一战以后),再也无力重振帝国当年的雄风。

  用新军事变革的“三非”概念解读古战场的轻、重骑兵

  犀牛

  一、轻骑兵和重骑兵:

  有人介绍说::其实中国是有重骑兵的,从汉代以后,各朝都有重骑兵,只不过在军中所占比例不同。(言外之意:中国的重骑兵和欧州重骑兵相比,就很勉强)当然,如果按史书上把重骑兵定义为人马都披甲,那倒是数量有限,但仅就骑兵本身的护甲来看,超过10公斤的好像并不少,这已经可以称为重骑兵了,只是在盔甲上没有发展出整体式防护装备(除了明光铠)。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中,骑兵在战争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并在部队中普遍设置了专门统率骑兵的各级指挥官。刘邦就专设一只精锐骑兵部队--郎中骑兵。但战车仍占有一定地位,虽然其作用日益缩减,当时还是把战车列于百兵之首。汉初的骑兵已经自成方阵,具有独立的战斗力,但在着装方面与步兵区别不大,大多还是足踏麻鞋(没有马靴),也未有马鞍(只有厚垫)和马镫,只有一部分骑兵披甲(占8%)。--典型的轻骑兵阵容

  随着民族矛盾的日益激化,汉匈之间发生好几次重大战役,每场动员骑兵都常近二十万骑。当时的战车已经只用于保障营地安全或后勤运输,而骑兵已成为部队的主力,并装备了相应的骑兵装备,高鞍的产生能更好的发挥骑兵兵器的威力。由于军队中包括了不同的兵种,同一兵种还有装备不同的作战单位,指挥人员要在战斗中根据敌军的长短处及地形的变化来部署不同兵种的部队,要注意不同兵器的配合使用,长短结合,相互支持,借以发挥兵器的最大威力。汉代已经相当注意阵型的使用,当时流行“八阵”,《文选》注里讲为:方阵、圆阵、牡阵、牝阵、冲阵、轮阵、浮沮阵和雁行阵。李广的四千骑兵与匈奴的四万骑兵遭遇,就使圆阵用弓弩抵抗了两天,支持到救兵到来。

  西汉时期中国只有轻骑兵,所有的战马都是赤膊上阵;到了东汉时期,开始在战马的胸部装上皮革制成的“当胸”,这个在《三国志。鲍永传》里有记载。到了三国时期,开始出现比较完善的马铠,但是当时这种装备非常的珍贵。曹操在《军策令》中说到袁绍有三百具马铠,然后伤心的说自己的军队连十具也没有。【更多精彩,尽在★军事第一播报★ http://jsdybb.netsh.com.cn

  到了官渡之战时期,袁绍上万骑兵部队加在一起还是只有几百具马铠,重骑兵的比率不过只占全部骑兵的百分之三。这时的马铠仍然用的是皮革甲片,长矛的正面狠命穿刺仍然可以洞穿护甲。

  到了战争天下的五胡十六国时期,几乎所有的伟大统帅和伟大舵手都发现马铠是一样可爱的装备。这时在一场战役中出现的马铠甚至达到上万具!!!石勒消灭末邳的战役中缴获披着马铠的战马五千匹,在他老人家击败姬澹的战役中缴获了上万具马铠。另外这时的中国马铠已经开始使用铁制的大型甲片来增加铠甲的防御力。

  甲骑具装的使用说到这个就不能不简单介绍一下南北朝时期骑兵的铠甲装备和武器。当时骑兵装备最普遍的是西汉时代就开始广泛使用的“两当铠”,前胸和后背各有一块铁甲,肩上有吊带系着。而“明光铠”就比较名贵了,防护效果也比较好。中国传统演义小说中出现的“护心镜”,其实是明光铠的变异。关于铠甲的详细情况另文撰述,这儿不多展开。当时骑兵用的武器中最有特点的就是“槊”。

  重装骑兵所需要的各种武器装备,可分为四类:一是完整的马具,二是马甲--具装,三是骑兵铠甲,四是战斗兵器。当时的马具中,马鞍在东汉制作就相当精致了,西晋时又有了马镫(不过西晋时马镫似乎只是用来踩蹬上马的,骑马时并不用),这样,控制马匹就相当容易了。而具装呢,通常又可分为保护马头的“面帘”,保护马颈的“鸡颈”,保护马胸的“当胸”,保护马躯的“马身甲”、保护马臀的“搭后”和竖立在马臀部的“寄生”(似乎是为了保护骑兵后背用的)。骑兵铠甲是西汉时那种无肩札甲发展过来的“两当甲”(腋下不连接,所谓“一当胸”“一当背”,在肩上用带扣联),到南北朝时,又常常加上护肩的“披膊”,与两当甲同时的还有另种较名贵的铠甲,那就是“明光甲”(这种甲的特点就是胸背处各有两面大型金属圆护)。最后是兵器,魏晋南北朝时期骑兵使用的兵器,远射的还是弓和弩,格斗的是戟,销(边旁是矛)和大刀,骑兵们使用擘张弩,不过更多的是使用弓箭,而格斗武器,戟逐渐被销所代替,再后来则是刀销并用,注重劈砍了。尽管甲骑具装是当时军队的核心,但从数量上还是远少于一般步兵。

  下面我来模拟一下南北朝时期铁骑兵冲阵的过程。休息阶段:为了节省战马的体力,骑兵站在地上,也许在休息,也许抽出配备的弓弩来一两阵齐射。预备阶段:骑兵上马,提起长槊,大刀和长戟。开始调整队形。缓行阶段:披着铁甲的战马开始往前移动,进入到敌军弓弩的杀伤半径之内。小跑阶段:战马开始迈着沉重的脚步(负担实在不轻),开始前半段冲刺。冲锋阶段:面前就是敌阵!战马开始发力冲刺,铁蹄踏得地动山摇,骑兵们大吼一声,平端长槊冲入敌阵。

  隋朝和北边的突厥进行了大规模的骑兵交战。突厥的骑兵是以机动性著称的轻骑兵,隋朝的骑兵与突厥屡次交锋,出于适应敌人特点的需要,隋朝的骑兵受到了对方的影响,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又向轻骑兵的方向转变。李渊作为并州的军政长官,正担负着防御突厥的责任。他在与突厥的交战过程中,首先仿效突厥建立了一支精锐的轻骑兵。《资治通鉴》中如此记载:“渊选善骑射者二千人,使之饮食舍止一如突厥,或与突厥遇,则伺便击之,前后屡捷,突厥颇惮之。”这支骑兵能够在机动性上与突厥匹敌,应当是轻骑兵无疑。这部分骑兵,可以看做玄甲军最初的基础。李渊太原起兵之后,从突厥购买了良马2000匹,还借来了小部分突厥骑兵,西突厥部落的史大柰也率领部下的骑兵在会宁归附了李渊,更加壮大了李渊部下的骑兵队伍。因为受突厥的影响,而且本来就有不少突厥骑兵的加入,轻骑兵成为李渊部队的主要力量。在霍邑之战中,李世民所率领的精锐骑兵,就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唐朝夺取了关中,又陆续平定了陇西、凉州等地的割据势力,陇西的骑兵也非常精锐,他们的加入,无疑又壮大了唐军的骑兵队伍。同样受突厥支持的刘武周与唐朝在并州展开激战,被李世民挫败,他的部众很多都归降了唐朝,尤其是尉迟敬德这样非常勇猛的骑将,他的部众就有8000多人,相信不乏精锐的骑兵。关东的秦叔宝、程知节等人也是骁勇的骑将,同样投到了李世民的麾下。在李世民麾下,有着这样一支纠合了四方精锐的骑兵部队,在此基础之上选拔出来的玄甲军,必然是极其骁悍的。有一种说法:“那么玄甲军到底是轻骑兵,还是延续了南北朝传统的重装骑兵呢?我觉得根据记载来看,应该是轻骑兵。一则是受突厥的影响比较多,很多战士就是突厥人,二则从战例上来看,唐军骑兵的机动性很强,作战中往往实施迂回攻击,而且能够进行长途追击,在攻击薛仁果和刘武周的战役中,都有长途追击的纪录,尤其是追击刘武周所部,在昼夜急行200里以后,又连续追击了3天多,重甲骑兵恐怕很难支持这样长距离的追击作战”。(仅供参考)

  唐初的轻骑兵已经和汉代的轻骑兵不同了,虽然去掉了南北朝时代流行的具装铠,减轻了战马的负担。但是骑士本身的防护远较汉魏时代严密。唐代的铠甲有十三种,骑兵主要使用铁质的明光甲。明光甲以兜鍪护头,兜鍪两侧有向上翻卷的护耳,有的兜鍪还缀有垂至肩背用以护颈的顿项;胸甲一般分左右两片,居中纵束甲绊,左右各有一面圆护,或作凸起的圆弧形花纹;两肩覆盖披膊,臂上套有臂护;腰间扎带,腰带之下有两片膝裙护住大腿,小腿上则多裹缚“吊腿”。这种铠甲的结构非常完备。

  唐朝初期实行府兵制,可以根据府兵制来推测当时的训练情况。府兵在冬季训练的时候,主要有“薄战”和“纵猎”两项内容。其中以“薄战”为主要内容。当时作战,队形的变化非常重要,“薄战”主要是训练士兵熟悉军中的旌旗、金鼓等指挥号令,进行前进后退,队形变化,操演熟练,以做到战时临阵有序,随阵入战。“纵猎”就是进行游猎,在此过程中训练士兵的武艺,提高士兵个人的战斗技能。府兵在服役之前,还又有折冲府的官员对他们校阅考察,进行演练。服役期间的闲暇时间,他们也会经常进行骑射训练。

  “骑在马背上的弓箭手最早出现在亚洲地区的大草原上,后来又成为中世纪欧洲战场上一种不可缺少的强力兵种。蒙古军团征服了几乎整个亚洲、中东地区和欧洲的大片土地,他们所拥有的骑兵射手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在那个时代,他们是独一无二的,将攻击力与速度融为一体的战士。他们能够轻松地越过各种各样的复杂地形,在敌人出乎意料、未及防备的情况下发动致命一击,并且能够在敌人的重骑兵或步兵战士接近之前迅速撤离战场。蒙古人的战士精通进攻、移动和骚扰等战术的精髓,他们尽量避免与敌人正面交锋和不必要的伤亡,只有在对方士气低落时才一鼓作气冲进敌阵。在开阔地形上,骑兵射手拥有足够的空间,能充份发挥自己高机动力的优势。只有当敌人在城堡中严阵以待时,才需要近战兵种的协助,来获取战斗的胜利。”

  明清时期骑兵没有太显著的变革,所以不做详述。在中国和欧洲的马铠比较上,跟中国相比,欧洲没有真正的马铠。他们最普遍的是在马身上围一块布,装饰作用大于实用价值。他们的骑士穿着龙虾式的铠甲,最后说一下。《勇敢的心》中威廉。华莱士用木杆对付英格兰骑兵的那套对付中国的铁骑兵是死路一条。西庇阿和汉尼拔最早为罗马人树立了骑兵作战的榜样,但是罗马人在布匿战争结束后重新开始依赖步兵。结果在罗马向占据伊朗和两河流域的安息人扩张的时候,安息人的骑射手和重骑兵有效的击败了罗马人。“安息人射箭法”——骑射手一边后退一边转身射箭使得罗马人一筹莫展,连镇压了斯巴达克斯起义的克拉苏也在此战死,罗马最后不得不停住了扩张的脚步。最后东罗马帝国也开始采用了骑兵作战,而身穿昂贵铠甲和骑着高大战马的骑士开始充斥中世纪欧洲的各个战场。但是欧洲没有注意到身穿轻甲或者根本不穿盔甲的骑射手的巨大威力,这使得他们在面对蒙古人时不得不付出惨重代价。这里我发现中国的骑兵基本上佩带弓箭和战刀或者是长槊、长戟,就是说既能远距离射杀敌人,又可凭手中武器与敌人搏斗,而西方国家却有专职的骑射手。

  二、战阵和兵器

  所谓的战阵,大概都讲求一个稳字,一到战场先竖起大盾,背后配备长枪兵、弓手、弩手组成战阵的序列大概是古代两军对阵时最常用的阵法了吧,有矛就有盾,反骑兵部队随着骑兵的诞生而诞生了。“最好的反武器就是武器自身”。对付骑兵的首选,当然就是骑兵自身。然而,“马分良驽”,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骑兵一定能打败对手的骑兵。怎么办?比起昂贵的骑兵,步兵就显得更加合算了。把一块“L”型的青铜片绑在长长的木竿头上就成了戈。用它来勾翻战马,刺死骑士真是方便极了。后由戈演化出的钩镰枪更是杀得号称刀枪箭不入的连环甲马片甲不留。此乃后话,暂且不提。“战争的决定因素是人而不是武器”。事实上,戈在战场上的作用远远小于其“理论值”。原因很简单,面对数千骑兵挟着隆隆蹄声和漫天黄沙滚滚而来,有多少人能冷静地用手中的戈去勾马刺人呢?于是,用来“射住阵脚”的弓箭手应势而来。弓箭手们在骑兵冲上来之前就把他们射倒了,倒下的骑兵又阻碍了后面的骑兵……就算剩下的骑兵冲了上来,但锐气已锉,戈兵们对付起来就容易多了。弓箭手甚至总结了诸如“射人先射马”之类的经验来专门对付骑兵。面对漫天乱箭,就算英雄如杨再兴者,也只能变做“刺猬”(据说杨再兴死后火化,烧出了一斤多铁箭头)。由此可见弓箭在古战场上是克敌制胜的最为得力的武器,弓箭是射杀较远距离敌人的一种抛射兵器,也是我国历史上使用最为普遍、久远的一种兵器。【更多精彩,尽在★军事第一播报★ http://jsdybb.netsh.com.cn

  在中国最早的古籍《易经》中,曾有黄帝“弦木为弧,削木为矢”的记载。从距今6000余年的陕西岐山王家咀遗址出土的文物中,也曾发掘出大量磨制精细、锋利的石镞。这说明弓箭作为兵器、早在炎黄上古时代就已开始大量使用。

  夏商时期,弓箭是军队最重要的兵器,每伍(伍是军中最小单位)中都专设了弓箭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箭镞(俗称箭头)也由骨质、石质过渡到铜质。在形体上,逐渐增大了两翼夹角(用来加大创面),翼末倒刺更为尖锐(使人难以拔出),沿两翼侧刃还铸了血槽(用来减少穿入人体的阻力),从而大大提高了弓箭的杀伤威力。

  到了春秋战国年代,弓箭的制作形成了比较科学的规范。制弓讲究“六材”:干、角、筋、胶、丝、漆。箭镞、箭杆、尾羽间以及箭杆的长与直径、杆的前后部重量等,都有了一定的比例规定。尤其是箭镞,抛弃了从商代到西周传统的扁体型,改为三棱锥体形,两翼的侧刃前聚成峰,使箭镞的穿透力和杀伤力都大大提高了一步。

  汉代常使用的兵器,也就是大量正式装备部队的兵器,远射主要是弩和弓,格斗有戟、矛、刀、剑,防具是铠甲和盾牌。还有种叫钩镶的弓箭是骑兵不可缺少的兵器,汉军中普遍装备的是复合弓。另外,汉代的远射兵器里,弩的使用似乎比弓还要广泛,有手张弩(擘张)和脚踏弩(蹶张)之分,骑兵只能使用手张弩。和强弩同样被视为汉军最精良装备的还有长戟,汉代最主要的格斗长柄兵器,骑步都离不开它。而与长戟同样重要的,还有矛,都大量使用,也都已经是钢铁制品了。短柄兵器是刀和剑,出土的钢剑中有的可长达124CM,刀是汉代开始兴起的,战国时期还未出现,汉初时铁剑仍是主要短柄兵器,但刀出现后,就逐渐的把剑排挤出去了,成为广泛使用的兵器。汉初的防具主要仍是铠甲和盾牌。盾牌有木制、皮制和铁制,常见的样式为底缘齐平,上端由两重弧线组成葫芦形,中脊隆起的形状,大约相当士兵的三分之一身高(50~60CM),后来在铁盾上再安装上上下两个利钩,就成了一种新型兵器--钩镶,可攻可守。汉代的甲胄主要是“玄甲”,也就是铁铠,它逐渐完善并排挤了传统的皮甲,由甲片镶嵌而成,而当时所使用的铠甲片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大型长条甲片(某出土的高23.4CM,宽4.4CM),也称甲札,其高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短;第二类甲片比第一类小得多,形状也更接近正方形(高4.6~5CM,宽2.7~3.4CM,重10克),一般下缘较为平直,上缘两角成圆弧状;第三类,体型最小,更接近正方形,高不及4CM,宽不到2.5CM,这种甲片的另一种样子是作成槐叶或柳叶形状。用上面三种甲片可编成两类铠甲,就是由大型长条甲札编成的札甲和用中小型甲片编成的鱼鳞甲,另外札甲中又有无披膊和披膊之分,骑兵大多使用无披膊的。皮甲成为铁甲的配角,但仍作为重要的辅助性防具。

  唐朝骑兵的武器如下:弓箭,唐军一般人带胡禄一个,可以装30只箭矢。可能还有马弩装备,能射200步。骑兵的长柄格斗武器是漆枪(也就是槊),握柄很长,这是南北朝以来就流行的长柄格斗兵器。短柄格斗武器主要用短柄长刀,唐军士兵每人一把。除了汉代以来就流行的环首刀外,还有一种柄部有护格、柄首没有圆环的新型长刀。这种刀后来流传到日本,被称为“唐样大刀”。骑兵还使用一部分啄、锤、斧、鞭等砸击类兵器。骑兵使用形体较小的圆形盾牌。

  蒙古人的主要兵器是大型组合式弓。在1346年的克雷西和1415年的阿让库尔,英式大弓对法兰西骑士取得了辉煌胜利,这两场战役也被作为弓箭手对骑士的大捷而载入战争史册。但是蒙古人用的组合式弓要比英式大弓更有威力。蒙古式弓有防水保护,不受天气的影响。它具有45公斤到75公斤的拉力,而英式大弓只有35公斤左右。这样,蒙古式弓发出的利箭可以在200米内射穿当时所有通用甲胄的保护并杀死敌人。要知道现在手枪乃至有些步枪也不一定做得到这一点!

  三、战法:

  1、唐朝玄甲军:

  根据记载来看,李世民使用玄甲军的战术主要有这么几种:侧翼突击、埋伏、正面突击。而李世民惯常使用的战术是侧翼突击,这里的侧翼未必就是敌阵的侧面,也可能是敌人的薄弱环节,或者迂回到敌人的阵后。李世民通常会让正面部队先与敌人接战,等敌人锐气受挫,受到消耗的时候,他再率领玄甲军突击敌人的薄弱环节,或者直接迂回过去,前后夹击敌人。这样的攻击,往往是致命的一击,会让敌人就此崩溃了。正面突击,是以玄甲军为前锋,大军为后继,直接对敌阵实施冲击,把敌人的阵势冲乱、冲散,从而最终达到歼灭敌人的目的。玄甲军虽然精锐,冲击力很强,李世民本人也很骁勇,但是这样的攻击还是具有很大的冒险性,尤其是遇到顽强的敌人。李世民与王世充在洛阳城外的故马坊激战,李世民想查看敌人阵势的情况,直杀出敌人阵背。虽然阵形被打散了,但王世充部下的江淮精锐也不是等闲之辈,与唐军殊死力战,李世民的坐骑在混战中被射倒,幸亏部将拼死救援才脱险,经过几番激战,最终才将王世充的部队击溃。埋伏战术具有很强的突然性,敌人突然之间就陷入包围和突击中,混乱和恐惧是可想而知的。李世民率领500骑兵向窦建德的大军挑战,并成功伏击了他们的前锋部队,生擒了敌军骁将,应该看作是玄甲军的杰作。

  2、蒙古人的战略战术

  (1)、主要战术

  蒙古人的战术在理论上很死板,但是实施起来却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蒙古人的战斗队形有5排。重骑兵组成前两排,他们挥舞长矛、战斧和狼牙棒等作为主要打击力量,当然也有带上强弓。而身穿轻甲或者不带甲的轻骑兵构成后3排,他们的主要武器是短剑和投枪,当然也少不了强弓。

  当两军交战时,其他的轻骑兵部队首先分散开来和敌人展开小规模战斗,并在战斗中转向两翼而以主力部队构成正面。当这一步完成后,主力部队中后三排的轻骑兵就穿过重骑兵的阵列向敌人发射箭和投枪来造成敌人阵列的混乱。如果此举没有造成敌人的混乱,轻骑兵就会采用一边后退一边转身射箭的做法勾引敌人追击并导致其阵型混乱。一待敌人阵营混乱,轻骑兵就转移到两翼给重骑兵留下畅通的通路以进行决定性打击。如果轻骑兵没有达成目标,指挥官就会命令一翼上的轻骑兵从侧面攻击敌人侧翼来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同时重骑兵包抄到另一侧翼后面,从后方发动致命的攻击。

  (2)、曼古歹

  曼古歹也是蒙古人最喜欢使用的战术,这一战术的核心就是假装溃逃,诱使敌人追击,而其精髓就是速度和突然性。

  曼古歹是一支经过特殊挑选组成的部队,他们要单独向敌人进攻。曼古歹能够迅速冲到敌军队伍面前,如同暴风雨一般从四面八方向敌人放箭,然后马上逃走,自始至终都不和敌人步兵的剑或者矛交锋。他们把马的快速奔驰和巧妙的控制以及时机的选择成功的结合到一起,先发动猛烈的进攻给敌人带来相当损失,然后诈败而后撤,假装惊恐而好象漫无目的地慌乱逃走。只有最精明和控制力极强的敌军才能抑制住追击的冲动,不去追击佯装溃败的蒙古人。在这有时要持续几天的追击过程中,敌军的骑兵会被诱使超出自己后援的保护范围,丧失严密的阵型而任凭部队和个人纷纷离散。这时,蒙古弓箭手会突然组织起来设下埋伏,逐个歼灭分散的敌人并给还能维持阵型的敌人造成巨大的混乱。这样一来,陷入混乱和重大伤亡的敌人面对严阵以待的蒙古重骑兵几乎没有任何抵抗能力。

  (3)、战术特点

  蒙古人的战术之所以具有毁灭性,是因为他们等到弓箭射击使敌人陷入混乱时才发起近战。蒙古军队很少任凭自己被卷入和敌人重骑兵的交锋中,而是一看到信号就迅速撤离,在远处集结起来,再次用弓箭袭击敌人。他们不断重复这一过程,直到敌人被削弱或者陷入混乱,才动用重骑兵发动决定性的进攻。

  (4)、机动战略

  蒙古人的战略是一种用兵如神、出其不意和施展诡计的演练。它使敌人大惑不解,从而可以将蒙古军队置于敌人最没有料到的决胜位置。蒙古人极善于使用18世纪的法国军事理论家博塞所总结的分进合击的思想。他们把自己的军队分散成几个分散的纵队,同时威胁敌人的多个重要目标。这样敌人不得不分兵保卫多个目标而分散兵力或者集中兵力保护某些目标而不得不放弃其他目标。如果敌人分散兵力的话,蒙古分散的纵队会突然集结起来以优势兵力发动攻势;如果敌人不分散兵力的话,蒙古人可以轻易的夺取很多战略要地而使战局越来越有利于自己。这一战略在成吉思汗的花刺子模战役和速不台的匈牙利战役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更多精彩,尽在★军事第一播报★ http://jsdybb.netsh.com.cn

  3、战例一:花刺子模战役

  (1)、背景

  1206年,成吉思汗决定恢复丝绸之路的贸易以确保足够的财源,他希望征服中亚。

  1218年,喀拉汗国爆发佛教徒国王屈曲律和占国民大多数的*****突厥人的冲突,哲别借此机会率领两万人几乎兵不血刃地在几周内占领整个国家。现在成吉思汗和花刺子模国王穆罕默德面对面了。两个强国为了争夺丝绸之路的主导权,一场大战迫在眉睫。

  (2)、势力

  此时蒙古人已经征服了西夏和朝鲜并迫使金求和,国势蒸蒸日上。当时蒙古拥有15万蒙古骑兵,成吉思汗在这个战场投入了12万人。

  花刺子模也基本是一个新兴的国家。在成吉思汗完成他的上述征服的同时,穆罕默德把他的国家向西南方扩大,将从阿富汗到印度河为止的广大领土归为己有。花刺子模可以动员20万人,其中大多数是强悍的突厥骑士。这些骑士虽然没有蒙古人组织严密。但是同样精通游牧民族的机动战术、组合式弓和长矛。

  就实力而言,花刺子模具有相当大的优势。但是穆罕默德没有决定集中兵力进攻,而是决定在锡尔河一带保持守势。他不顾善战的儿子扎兰丁的反对,把兵力分散在沿河800公里的各个城堡里。这一举动给了成吉思汗战略天才表现的机会,蒙古人获得了完全的胜利。

  (3)、开局

  即使穆罕默德分散了兵力,成吉思汗了解他还是不能发起正面进攻。由于不希望陷入一场持久的消耗战中,他决定先把穆罕默德的注意力吸引到一处,然后在敌人没有料到的地方发起突然的打击。

  1219年春,术赤带领3万人入侵药杀水北段地区。蒙古人一路上烧杀抢掠,大肆破坏附近的乡村。等扎兰丁率军赶到时,蒙古人在焚烧了所有城市和田野之后撤退了。现在这一块地区完全成为废墟,无法为在此活动的军队提供任何给养。

  1220年1月,哲别率2万人突然穿过埋在深雪中的泰莱克要塞,向药杀水南段的浩罕进军,并直接威胁了穆罕默德的右翼和他的两个实力中心:首都萨马尔干和西边的博卡拉。

  由于术赤的焦土攻势和哲别对要害的挺进,穆罕默德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药杀水南段。他加强了这一区域的防守力量,并在萨马尔干和博卡拉分别集中了5万人和4万人。但是成吉思汗计划把主要打击力量放在别的方向。他集中了10万人,分成3支部队:术赤3万、察合台3万、成吉思汗4万。这10万人带足粮草沿敌人最没有料到的路线——被术赤焦土化的土地,于1220年2月到达药杀水北段,轻松的夺取了兀塔赤尔。

  (4)、结局

  在攻下兀塔赤尔后,术赤和察合台的部队分头向南方挺进,沿路攻下一个个堡垒。同时拿下了浩罕的哲别向北前进,试图和术赤他们会师。这些举动使穆罕默德的注意力被牢牢固定在药杀水防线上,他把所有的后备力量都派到那里了。穆罕默德完全没有注意到成吉思汗的部队没有和王子们一起行动,而是神秘的消失了。

  成吉思汗的部队离开了战场北上,攻陷了一座土库曼城市扎尔努克。这是因为他通过密探得知这座城里有一个向导知道一条路,这条路可以沿绿洲穿越克孜勒库姆沙漠。于是在这个向导的带领下,成吉思汗和他的4个万人队安全的穿过了沙漠,在1220年4月突然出现在博卡拉,穆罕默德军队的大后方。博卡拉现在守军不到3万人,如果固守的话也许可以守住。但是没有有经验将领的指挥,他们很容易就被成吉思汗诱出城池并歼灭了。花刺子模的重镇博卡拉很快就陷落了。

  这也许是历史上最好的一次战略迂回,完全体现了出敌不意、攻敌不备的原则。成吉思汗率军迂回500多公里,而且穿越了几乎是不可逾越的沙漠。仅此惊人的一击,成吉思汗就破坏了穆罕默德的整个防线,切断了他和西方各省的联系;那里还有大量的兵力没有招来。现在穆罕默德的防守体系完全崩溃,可用的兵力只有不到10万人而且还很分散,只能据守几个重要据点而已。

  蒙古人的4支部队在萨马尔干会师,共计10万以上;另一方面,穆罕默德只有5万士气低沉的守城部队。穆罕默德见势不妙,竟然在战前仓皇逃走。守军无奈之下试图突围,结果在蒙军分割包抄之下全军覆没。

  此后,蒙古人有条不紊的完成的扫讨作战,占领了花刺子模全土;而穆罕默德于1221年1月病死在里海的一个小岛上。

  (5)、总结

  在仅仅几个月里,几乎完全靠使守卫者无法应付的战略调动,成吉思汗就把一个大王国摧毁殆尽。他首先在南部发动攻击,从而使穆罕默德的注意力远离他的第一个主要打击点——800公里以外的兀塔赤尔。然后成吉思汗利用猛烈但是非决定性的攻击牵制敌军,把花刺子模主力牵制在锡尔河沿岸。这样他就可以包抄到敌军后方,切断敌军和其增援部队的联系,并夺取两个重要城市——萨马尔干和博卡拉。由于他的出其不意,在每一个决战地点他都可以聚集优势兵力,尽管他的总兵力不如花刺子模强大。

  这场战役中表现的特点和700多年后的一场战役十分相象,1940年曼施坦因在法国战役中的做法和成吉思汗的做法的要点几乎一样。英法军将主力集中于马奇诺防线而无法应付德军从阿登高原的迂回和纵深突破,穆罕默德也是由于过于重视药杀水防线而被成吉思汗穿越沙漠的突破一举击溃。不过成吉思汗是主动造成敌人的战略失误,而法国人的眼光狭窄完全是因为自己的愚蠢而不是曼施坦因的功劳。所以成吉思汗的这场战役要比那场著名的“闪电战”有着更多值得回味的地方。

  四、点评:

  在新技术、新术语层出不尽的今天,“三非”作战一词不时跃入人们的眼帘,引起军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所谓“三非”作战,是指“非对称交战”、“非线式作战”和“非接触作战”,是对现代高技术战争基本特点的概括和描述。其实,“三非”作战早已有之,如二战中,德国“俾斯麦”号战舰在海战中遭到英军飞机密集攻击就是典型的“非对称交战”,成吉思汗的骑兵横扫半个欧洲就是典型的“非线式作战”,清朝时期八国联军使用火器与手持大刀、长矛的清军交战就是典型的“非接触作战”。但是,在过去的战争中,对称作战、线式作战和接触作战处于主导地位,“三非”作战处于从属地位。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高新技术和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大量涌现,“三非作战”有了不同的含义和表现形式,成为现代战场上陆、海、空、天、电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基本特征。简单点说:“非对称交战”的实质是趋利避害,扬长击短;“非线式作战”中没有明确的前方后方;“非接触作战”就是只许我打得着你,不许你打得着我;【更多精彩,尽在★军事第一播报★ http://jsdybb.netsh.com.cn

  从古战场上的骑兵的兴起,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新兴的兵种巧妙的把“三非作战”的含意融入到当时各国的军事对垒当中,用轻骑兵的弓箭攻击对方的步兵和重装骑兵,就是所谓的“非对称式作战”,趋利避害,扬长避短,这也是非接触式作战中的我打得着你,你打不着我;而骑兵强大的机动性,可以造成敌对双方没有明显的前方和后方,这在蒙古铁骑横扫欧陆的很多典型战例中可以看出。然而骑兵的机动性和骑射主要体现在轻骑兵身上,所以轻骑兵的诸多优势是重骑兵所无法具备的,这也是为何重骑兵在战场上甚至古时各国处于次要地位的原因。我之所以耗费这么大的篇幅讲述骑兵的故事为的就是点明一个主题只有轻骑兵才能充分体现出现代军事概念中的诸多优势,真正成为左右战场胜败的关键所在。而战争的胜败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的。在两军对垒中,面对敌军充分准备的阵形、堡垒,重骑兵一定具有比轻骑兵强得多的冲击力,但是重骑兵仍然不能单独完成战场制胜的全部,在战场上,重骑兵凭借厚重的防护装甲,可以强攻敌阵。而轻骑兵,在两敌阵前决不与敌重骑兵或者步兵直接交战,凭借轻骑兵的机动灵活,往往可以适用于多种复杂的战争过程和战术机动。关于《轻骑兵、重骑兵哪个对战阵冲击力最大》问题的提出如果简单的就事论事也许三两句话就把问题回答完了,可事实上任何战场和战争都是一个整体的行为,所以才显示出古今战争史的魅力所在,蒙古人同时具备了机动作战的两大要素:优越的机动性和强大的破坏力。但是这还不够,很多游牧民族也具备了大体相近的条件,但是他们没有做到蒙古人所做的,这是因为他们没有蒙古人的领袖——成吉思汗。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成吉思汗为游牧民族增加了新的技能和装备——强有力的石弩、攻城槌、火炮和坑道工兵。这些从中国人学来的技术为蒙古人无以伦比的骑射手增加了攻城武器,这使蒙古人有能力攻下拥有强大防御工事的城池而不是象许多游牧民族一样望而却步。成吉思汗还使蒙古人成为情报战和心理战的能手。蒙古人在开战之前会详细收集对手的地理、资源、政治经济状况的资料。蒙古的主要将帅都是此道高手,通过和长途贸易商人的密切关系和大量收买当地人,他们可以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蒙古人也善于通过宣扬其强大不可战胜和对任何抵抗的残酷屠杀来降低敌人的士气和战斗意志。此外,当时的蒙古人拥有一大批卓越的将帅——从成吉思汗到木华黎、速不台、哲别、拔都等等(汉将有卫青、霍去病,唐将李靖迦太基的汉尼拔等)。这些将帅不但拥有充分发挥蒙古人优势的战术手腕,更懂得如何从战略上利用蒙古人的强大机动性出其不意、攻敌不备,他们是最早和最成功的一批机动战略的实践者。所以轻骑兵为主的蒙古铁骑在当时的年代打遍天下无敌手,如果成吉思汉不是在半途寿夭的话,征服整个世界,应当不是神话。当然,那也将是人类的灾难。(太长了,未尽之言就此打住)

  中国铁骑兵——甲骑具装

  重骑兵在中国的出现是与马凳的发明和广泛使用分不开的,目前中国考古发现最早的马凳是在西晋永宁二年的骑士俑上出现的。风衣对马凳的研究没有丝毫兴趣,所以在这儿只是简单的说两句:马凳为骑兵更好的控制战马提供了条件,也为中国重装马铠——甲骑具装的出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甲骑具装的历史说起马铠,对历史影片比较感兴趣的人会马上想起《BraveHeart》和《敦煌》这两部电影。但是其中真实反映古代重骑兵的是《勇敢的心》,中日合作的《敦煌》历史错误太多,装备更是错的一塌糊涂。

  中国南北朝时期标准的马铠,历史上称为“甲骑具装”,由六个部分组成:面帘;鸡颈;当胸;马身甲;搭后;寄生。当然还配备有马鞍和马凳缰绳之类。“面帘”是一块狭长的金属制的护面,上面开有眼孔,主要保护马匹面部;“鸡颈”其实是一副马颈部的护甲,由甲片缀成,前面有搭扣可以扣上;当胸;马身甲;搭后,就是马匹前中后的大片护甲;而寄生比较有特点,是一个放在马尾部的向上翘的扫帚一样的东西。这样装备的战马,除非是步兵不要命的冲上去砍马腿,否则很难直接杀伤它。那么步兵是否有这样的机会呢?这就要谈到甲骑具装重骑兵的使用了。

  西汉时期中国只有轻骑兵,所有的战马都是赤膊上阵;到了东汉时期,开始在战马的胸部装上皮革制成的“当胸”,这个在《三国志。鲍永传》里有记载。到了三国时期,开始出现比较完善的马铠,但是当时这种装备非常的珍贵。曹操在《军策令》中说到袁绍有三百具马铠,然后伤心的说自己的军队连十具也没有。

  到了官渡之战时期,袁绍上万骑兵部队加在一起还是只有几百具马铠,重骑兵的比率不过只占全部骑兵的百分之三。这时的马铠仍然用的是皮革甲片,长矛的正面狠命穿刺仍然可以洞穿护甲。

  到了战争天下的五胡十六国时期,几乎所有的伟大统帅和伟大舵手都发现马铠是一样可爱的装备。这时在一场战役中出现的马铠甚至达到上万具!!!石勒消灭末邳的战役中缴获披着马铠的战马五千匹,在他老人家击败姬澹的战役中缴获了上万具马铠。另外这时的中国马铠已经开始使用铁制的大型甲片来增加铠甲的防御力。

  骑兵军刀的变革

  骑兵军刀,俗称“马刀”。古代骑兵的武器有刀、矛、剑、戟和弓弩,到了近现代,除了火器之外,马刀依然是骑兵的基本武器,并不单是骑兵的珍物,作为具有传统意义的冷兵器也为其他军、兵种的军官所喜爱并收藏。一些优秀将领亲自设计马刀。如1881年俄国的戈尔洛夫中将设计了6种马刀装备俄军骑兵,二战时的美国名将巴顿,还有我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峰都为军队设计过马刀。

  骑兵大规模兴起并独立成军当属汉代。随着骑兵的兴起,百炼钢技术用于造刀,铁制的环首刀被大量使用,基本取代了长剑。

  《苏联军事百科全书》认为马刀出现于东方,7—8世纪盛行于东欧和中亚游牧民族。而笔者认为,中国最早的马刀应该是汉代的环首刀。这从出土的山东沂南汉画像墓中的执刀骑兵便可知。环首刀刀体是细长型,多为直脊直刃,刀柄和刀身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分,也无护格。刀柄多用木片相夹,外面缠以粗绳.便于持握。同剑相比。环首刀一面有刃,另一面为厚实的刀脊,因而比两面刃的剑更适于骑兵冲击时斩劈。汉代的造刀工艺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出现了三十炼、五十炼甚至百炼钢刀。即以含碳量较高的炒钢为原料,经过三十、五十、乃至上百次的折叠锻打而成。

  南北朝时,马镫的出现和马鞍的改进,使骑兵的战斗力进一步提高,步、骑兵都装备短柄铁刀,其特点是刀身直,刀柄末端没有圆环。山两太原北齐墓壁画中的人物所佩的就是这种刀。

  唐代骑兵是继汉代以后我国古代骑兵发展史上又—兴盛时期。其时,无环首短柄铁刀成为马刀的主要类型。其型制是刀身窄而直,刀尖下斜,刀有椭圆形护格,刀柄末端通常有—小孔,以穿饰纽带,陕西乾县懿德太子墓出土的唐三彩骑兵俑即是此种。隋唐以后刀的制造,以灌钢法代替百炼法,即先把生铁熔化,浇灌到熟铁,再增加熟铁的含碳量成钢,然后分别用牲畜的尿和脂肪淬火。牲畜尿中含有盐分,淬火时比水冷却快,淬火后的钢质坚硬;用牲畜脂肪淬火时冷却慢,因而钢质柔韧。经过这两种淬火处理后的刀,可“斩甲过三十扎”,刀刃锋利程度和韧性都得以提高。

  北宋丧失了西北产马地区,军队只得以步兵为主,骑兵只作为附属军种。与宋朝对抗的辽、西夏、金都足北方游牧民族,善骑射。其骑兵与宋军对阵,十战而九胜。步、骑兵以弓弩为主,刀枪次之。常用的短柄长刀称“手刀”。从宋《武经总要》图来看,手刀刀身宽,刀尖儿近齐平,江苏丹徒出土的宋刀实物刀长82~87cm,刀身宽4~5cm,有护格。国内革命战争中红军步、骑兵和抗日战争时西北军步、骑兵装备的大刀片与宋代手刀型制颇为相似。元代蒙古军队将骑兵机动作战的高效能发挥到极致。骑兵所用之刀已是弯曲形,一改我国自汉唐以来刀身平直的传统、弯刀质心远离刀柄,极大地增加了刀的杀伤力量。马刀的这种特点在弹性大、韧度高的钢刀身上表现尤为显著。

  笔者认为,蒙古军骑兵采用弯刀,同蒙古军三次西征有关。特别足元宪宗八年(1258年)蒙古旭烈元部三路大军攻破巴格达、火黑衣大食。即阿拔断王朝。第二年又攻入叙利亚,占领大马士革。大马士革花纹钢刀世界驰名。伊朗骑士名贵的舍施尔(shanishiy)刀,土耳其马、步两用的基利(kiliei)和帕拉(pala)佩刀,刀身弯曲度大(14cm),刀柄带十字护格,质量轻(无鞘850g),装饰极为豪华。加之伊朗和土耳其骑士善使弯刀,杀敌不用斩劈,策马冲击时将弯刀平持,其锋平划敌人,使其首级治地。伊斯兰骑士兵器和战技上的这些特点,与之殊死拼杀的蒙古骑兵个会不注意,继而影响到蒙古骑兵军刀的制式。蒙古军队西征时杀掠甚酷,动辄屠城,而被俘的工匠能刀下余生,足因为蒙古贵族追祟阿拉伯、波斯,以及中亚各地伊斯兰精美的传统手工艺品。《世界征服者史》载,在撒马尔罕“3万有手艺的人被挑选出来,成吉思汗把他们分给他的话子和族人。”蒙古人在两征中掳掠了数以十万计的工匠,他们在军队服役,大大增强了蒙古人的战斗力。【更多精彩,尽在★军事第一播报★ http://jsdybb.netsh.com.cn

  明代自朱元璋起开始重视骑兵的建设。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工部规定广全冈各地每年制造兵器的数量,其中“马步军刀”为21000把,仅次于弓箭。明朝步、骑兵使用的腰刀,汲取了抗倭作战中缴获日本倭刀的优点,弯曲而锋利。清末袁世凯编练新军“北洋六镇”中有马队,马队装备西洋式马刀。在《马队操法》中,先讲马刀的徒步和马上的斩劈,然后才有《曼利夏马枪图说》,足见对马刀的重视。操法强调:“马兵器械,以刀辅枪。刀便近刺,枪便远击。”还说:“马兵小枝,忽遇敌军马兵大队,力敌不能,退走不得,唯有下马拔刀冲入敌队,刺马腹、劈马股,逢人伤人,逢马伤马。如伤敌官—可当十。或敌军马炮队多,即刺其马,一马伤而诸马难行,炮亦将踯躅,我军可乘势进击。”清末新军马刀攻防招式简单实用,一改传统刀术套路的虚华。

  民国时期,骑兵教程多译自德、日等国。据作家孙晓引述老骑兵徐春阳中将的话说,国民党军骑兵—般采用马枪、冲锋枪下马徒步作战的战术,不善马刀砍劈。笔者见到的国民党军华北“剿总”编印的骑兵马刀斩劈教材仅寥寥数个动作。国民党军青海马步芳所属的骑兵不善枪炮火力之战,却精于马上山刀格斗,所用的马刀,环柄宽刃,形同西北步兵使用的大刀片。1941年新四军第四师与青海骑八师马彪激战于大小营集,新四军第四师5000多名官兵死于马刀之下,著名的老三十二团几乎被打光,最令人痛惜的是新四军抗日干校的200多名学员,在此战中全部牺牲。白刃格斗,马卜的敌人占有很大的优势,他们疾驰如风,锋利的马刀或劈或刺,数十米内都是骑兵的控制范围。而我步兵,腾挪不过二五步,出枪不过四五米,一个个铁塔似的战士,与敌骑兵一照面,使被马刀劈倒在地。这是皖南事变之后新四军最大一次失利。

  此战之后,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峰愤而组建骑兵团,称之为”红色哥萨克”。骑兵团战术、技术是在新疆调来的团长周纯麟的教授下,师法苏联红军骑兵。但白幼习武,精通刀术的彭雪峰却没有采用苏军高加索式马刀,而是博采众长亲自设计一种马刀,刀身修长,刀背轻薄。用精钢打造,刀刃十分锋利,战士们爱不释手,称之为“雪峰刀”,连睡觉都压在枕头下面。1942年,为保卫洪泽湖地区夏收,对在沙山集抢粮的日军,彭雪峰指示骑兵团“一定要等敌人出村远点再打,这不仅可以发挥我长马刀的作用,还可以避免误伤人民群众。”结果仅9分钟,300余名日军即被骑兵团马刀所倒大半,80余名当了俘虏。

  1944年10月20日,在河南水城和安徽涡阳交界处,新四军第四师骑兵团与敌骑八师展开殊死的白刃拼杀。俗话说“一寸长,一寸强”,我军马刀长于骑八师环柄宽刃马刀一寸,而且刀身细(约一指宽),因而轻捷灵便,常常是敌人马刀还未到,我军的马刀已劈中敌人。此战我骑兵团大胜骑八师,一雪多年旧恨。

  解放战争和解放后,直至60年代中期,我军骑兵大多沿用缴获侵华日军骑兵的三十二年式骑兵军刀。这种军刀长102cm,轻捷、锐利,在部队平叛和剿匪作战中,颇受广大官兵的欢迎。此外,1949年前后,新疆的民族军骑兵则使用苏联制造的1927年式骑兵军刀,其形为高加索式军刀,刀柄无护手,刀鞘上装有1891—30年式7.62mm步枪枪刺。1965年,值我国成建制骑兵师、团将撤裁之际,我国生产并装备了65式骑兵军刀,根据刀长及质量依次分三号、其中2号刀长为96cm。65式骑兵军刀外形除刀柄材质及闭锁装置和刀鞘挂环外,与日本三十二年式骑兵军刀大致相似。尤其是刀柄护拳内有皮指挂革。65式骑兵军刀是我军第一种,也是最后一种制式骑兵军刀,不久,便彻底完成了使命,或封存于仓库中,或为边防民兵所用。

  作为西北人和军事历史爱好者,书卷中往昔骑兵辉煌的战史常使我尚武的心绪激荡不已。触摸着收藏于书斋中的我国最古老的马刀,擦拭着我国最后—种骑兵军刀及马鞍、马镫、马靴、马刺,我依恋地看着这些传奇的兵器、装具终究归于历史!

  中国古骑兵简介

  其实中国是有重骑兵的,从汉代以后,各朝都有重骑兵,只不过在军中所占比例不同。当然,如果按史书上把重骑兵定义为人马都披甲,那倒是数量有限,但仅就骑兵本身的护甲来看,超过10公斤的好像并不少,这已经可以称为重骑兵了,只是在盔甲上没有发展出整体式防护装备(除了明光铠)。

  秦朝时,骑兵所占比例很少(1:100)常常担任突击、迂回、断粮、追击等任务,同时为加强主力部队的的机动性,也改良了战车,减轻了其重量将车骑编组在一起,使“轻车锐骑”配合战斗。骑兵部队从属于作为全军主力的战车部队,保护战车部队的侧翼。

  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中,骑兵在战争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并在部队中普遍设置了专门统率骑兵的各级指挥官。刘邦就专设一只精锐骑兵部队——郎中骑兵。但战车仍占有一定地位,虽然其作用日益缩减,当时还是把战车列于百兵之首。

  汉初的骑兵已经自成方阵,具有独立的战斗力,但在着装方面与步兵区别不大,大多还是足踏麻鞋(没有马靴),也未有马鞍(只有厚垫)和马镫,只有一部分骑兵披甲(占8%)。

  随着民族矛盾的日益激化,(128BC~119BC)汉匈之间发生好几次重大战役,每场动员骑兵都常近二十万骑。当时的战车已经只用于保障营地安全或后勤运输,而骑兵已成为部队的主力,并装备了相应的骑兵装备,高鞍的产生能更好的发挥骑兵兵器的威力。另外,步兵已不同于奴隶社会时的徒兵,也有精良的装备,同时由于步兵的负荷重量问题,为执行不同的任务需组建相应的步兵作战单位,装备的兵器也要求多样化。

  由于军队中包括了不同的兵种,同一兵种还有装备不同的作战单位,指挥人员要在战斗中根据敌军的长短处及地形的变化来部署不同兵种的部队,要注意不同兵器的配合使用,长短结合,相互支持,借以发挥兵器的最大威力。汉代已经相当注意阵型的使用,当时流行“八阵”,《文选》注里讲为:方阵、圆阵、牡阵(还有个与牡相对应的不会读)、冲阵、轮阵、浮沮阵和雁行阵。(121BC)李广的四千骑兵与匈奴的四万骑兵遭遇,就使圆阵用弓弩抵抗了两天,支持到救兵到来。

  李陵以步对骑的战斗中,所列阵型就是“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也是种防御阵型。而进攻阵型,则常是步兵居中,骑兵两翼,便于包抄。

  汉代的武器生产直接控制在国家手中。汉朝为保证军队有充足的武器供应,一方面设置管理武器制造业的专职官员,太仆属下的“考工令”,专门负责兵器生产。另一方面设立规模很大的“武库”。有考工令负责督造的各种武器,都送到武库来储藏,并从这里分配到有关单位。(武库每座库房长100~200米,墙厚达4~8米,兵器分类存放)武帝开始,冶铁业归政府经营,在全国各地设立四十几处铁官,不但推广了铁器的使用,也促进了冶铁技术的发展,西汉达到“百炼刚”水平。

  汉代常使用的兵器,也就是大量正式装备部队的兵器,远射主要是弩和弓,格斗有戟、矛、刀、剑,防具是铠甲和盾牌。还有种叫钩攘(为金属旁的)。弓箭,骑兵不可缺少的兵器,汉军中普遍装备的是复合弓。另外,汉代的远射兵器里,弩的使用似乎比弓还要广泛,有手张弩(擘张)和脚踏弩(蹶张)之分,骑兵只能使用手张弩。和强弩被视为汉军最精良装备的还有长戟,汉代最主要的格斗长柄兵器,骑步都离不开它。而与长戟同样重要的,还有矛,都大量使用,也都已经是钢铁制品了。短柄兵器是刀和剑,出土的钢剑中有的可长达124CM,刀是汉代开始兴起的,战国时期还未出现,汉初时铁剑仍是主要短柄兵器,但刀出现后,就逐渐的把剑排挤出去了,成为广泛使用的兵器。汉初的防具主要仍是铠甲和盾牌。盾牌有木制、皮制和铁制,常见的样式为底缘齐平,上端由两重弧线组成葫芦形,中脊隆起的形状,大约相当士兵的三分之一身高(50~60CM),后来在铁盾上再安装上上下两个利钩,就成了一种新型兵器——钩攘,可攻可守。汉代的甲胄主要是“玄甲”,也就是铁铠,它逐渐完善并排挤了传统的皮甲,由甲片镶嵌而成,而当时所使用的铠甲片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大型长条甲片(某出土的高23.4CM,宽4.4CM),也称甲札,其高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短;第二类甲片比第一类小得多,形状也更接近正方形(高4.6~5CM,宽2.7~3.4CM,重10克),一般下缘较为平直,上缘两角成圆弧状;第三类,体型最小,更接近正方形,高不及4CM,宽不到2.5CM,这种甲片的另一种样子是作成槐叶或柳叶形状。用上面三种甲片可编成两类铠甲,就是由大型长条甲札编成的札甲和用中小型甲片编成的鱼鳞甲,另外札甲中又有无披膊和披膊之分,骑兵大多使用无披膊的。皮甲成为铁甲的配角,但仍作为重要的辅助性防具。【更多精彩,尽在★军事第一播报★ http://jsdybb.netsh.com.cn

  重装骑兵出现在战场时,正是以部曲私兵为军队核心的时代,是从东汉末年开始,经魏晋十六国到南北朝时期。当时,氏族门阀制度和氏族军事组织结合在一起,豪强世族拥有大量私人武装。那些部曲既是依附农民,又是豪强世族的私人武装。这种特殊的人身依附关系,从东汉末年开始恶性发展,到魏晋以后日益加剧,也就影响了当时封建军队的组成等方面,当时带兵的将领都出身豪门世族还拥有自己的私兵部曲,还往往拥有大量的铠甲和兵器,这些装备精良的私人部曲,就形成了他们统率的军队的核心。这样一来,自然引起军队的组成、指挥和兵器装备的一系列变化。早期的私人部曲还不一定是骑兵,更不一定是重装骑兵,私人部曲以甲骑具装的面貌出现,与五胡乱华时的那些来自北方和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有关。这些民族,进入中原以前都是游牧经济,拥有优良的马匹,军队又都是骑兵,同时往往还保留着氏族军事组织的形式。进入中原以后,就与豪强世族联合起来,自然门阀部曲制度和氏族军事组织制度也就结合起来,自然又促使军队的核心发生变化,终于出现了人马都披甲的重装骑兵——甲骑具装。

  据《唐六典》记载,有明光、光要、细鳞、山文、鸟锤、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锁子、马甲等十三种。其中明光、光要、锁子、山文、鸟锤、细鳞甲是铁甲,后三种是以铠甲甲片的式样来命名的。皮甲、木甲、白布、皂娟、布背,则是以制造材料命名。可见,锁子与山文是并列的两种铠甲。

  重装骑兵所需要的各种武器装备,可分为四类:一是完整的马具,二是马甲——具装,三是骑兵铠甲,四是战斗兵器。当时的马具中,马鞍在东汉是制作就相当精致了,西晋时又有了马镫(不过西晋时马镫似乎只是用来踩蹬上马的,骑马时并不用),这样,控制马匹就相当容易了。而具装呢,通常又可分为保护马头的“面帘”,保护马颈的“鸡颈”,保护马胸的“当胸”,保护马躯的“马身甲”、保护马臀的“搭后”和竖立在马臀部的“寄生”(似乎是为了保护骑兵后背用的)。骑兵铠甲是西汉时那种无肩札甲发展过来的“两当甲”(腋下不连接,所谓“一当胸”“一当背”,在肩上用带扣联),到南北朝时,又常常加上护肩的“披膊”,与两当甲同时的还有另种较名贵的铠甲,那就是“明光甲”(这种甲的特点就是胸背处各有两面大型金属圆护)。最后是兵器,魏晋南北朝时期骑兵使用的兵器,远射的还是弓和弩,格斗的是戟,销(边旁是矛)和大刀,骑兵们使用擘张弩,不过更多的是使用弓箭,而格斗武器,戟逐渐被销所代替,再后来则是刀销并用,注重劈砍了。尽管甲骑具装是当时军队的核心,但从数量上还是远少于一般步兵

  安史之乱”暴发后,来勤王的有大食的军队,他们形成了今天的回回民族。这次战斗结束,唐军士兵大约有万余人被俘,其中就有《通典》作者杜佑的族子杜环,他在大食居住十年之久,见过中国工匠在当地工作,这些人把唐代中国造纸术等手工技艺教授给阿拉伯人,进而传到欧洲,造纸术对西方文明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其契机或许正是这次怛罗斯战役。(根据现代一些学者的说法)

  然而,中国历史的事实却一再证明,生产力落后的游牧民族常常能打败生产力、科技都遥遥领先的农耕中原,为什么?这不得不从悲惨的宋王朝说开来,大宋王朝的时候,中国人有了很多发明,火器炸药已经较普遍运用了,而且言论思想都比较自由,这些都可以在宋词里看出来,人民的爱国思想,民族凝聚力也非常强,当时还出现了很多武器创新,有连弩车,火箭车等等,如果列阵而待,估计当时的世界上还没有军队能突破防守。然而,香草美人多悲剧,大宋因为带兵的文官和对手的强大狡诈而败亡了.当时的蒙古的弓骑兵在同时代同时具有先进的汉人弓弩技术和强大的机动力,发展出了独特的战法,就是冲到弓箭的射程内发射完弓箭后马上撤退,而且冲锋不是以密集方式进行,损失也就少的多,可以说把骑兵的速度优势与长程兵器的优势发挥到了极点,中原军队由于天然因素(不产马,在没有草原的情况下,养一匹马比养三个人花费还大),在速度上明显吃亏,只能处于步步为营的状态,而在行军过程中,将领的指挥能力和兵员是训练状况是关键,一支步兵混合队伍行军的时候,必须要深刻了解战场情况,也就是派出游骑兵(侦骑、斥堠)侦察周围情况,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反应,迅速布阵,还要保证后勤供应。这些不是不能完成,但是需要出色的指挥艺术。儒家文化的仁义道德显然不会教会带兵的文官如何应付战争,孙子兵法也没具体到如何训练步兵作战,然而一点小小的疏忽都将酿成一场大溃败,而步兵军团的大溃败却是致命的,在机动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没有阵型的步兵将被迅速歼灭。

  明代骑兵所配火器,多为三眼铳或五眼铳,我以为其战法近似欧洲龙骑兵,即乘马机动,静止射击,因为火门枪无法在颠簸的马背上点放。当然,不排除经过长期训练后,骑兵能在跑动的马背上开火,但那样的话,训练成本就很高了。

  ,“

  而在宋、明朝,我们已经看不到中原兵家诡道了,常常是王者之师被人设伏歼灭,在战略上一直处于被动,一次指挥失误往往引发三军崩溃,例如宋金太原之战、明与后金京畿之战(中反间计杀袁崇焕)所谓一将无能,累死叁军。中原破灭,非兵不利,民不善,弊在文人清谈。甲午战争,书生们皆群情汹汹,请求一战,却不知敌不知己,当情况不利的时候,又悲愤默已,想着如何以死报国了,(想起了南宋张濡杀元使节,引发伯颜灭南宋),从宋到明、清,历史难道不是这样一次次的重复着吗?轻率出兵,然后兵败,然后胆破,然后杀良将,毁长城。引用一段南宋最后一位太皇太后的话:“我朝三百馀年,待士大夫以礼。吾与嗣君遭家多难,尔大小臣未尝有出一言以救国者,内而庶僚畔官离次,外而守令委印弃城,耳目之司既不能为吾纠击,二三执政又不能倡率群工,方且表里合谋,接踵宵遁。平日读圣贤书,自许谓何!乃于此时作此举措,生何面目对人,死亦何以见先帝!天命未改,国法尚存,其在朝文武,并转二资,其负国弃予者,御史台觉察以闻。”《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一》。还是这位太后终于看明白了,所谓的士大夫,所谓的读圣贤书,自许谓何者,原来是一堆只会作诗说道理的樗栎庸材。呵呵,终于明白毛主席为什么要改革文化了。

  骑兵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步兵还在发展,现在是机械化和信息化的步兵了,从骑步对抗的历史来看,是远程火力与机动力的战略选择,当骑兵具备了相同的或超越对手的远程火力的时候(蒙古骑兵),它将是可怕的毁灭力量;当步兵乘上马拉的战车的时候(汉唐步兵),它将成为一支不可侮的力量。“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什么时候,我们汉民族能重新找到这份豪情?大秦曾经攻无不克的80万军团已经长眠在地下了,易水河畔的风也停歇了,钟仪南冠,吴女投江在所谓的炎黄后代眼里已经殊为可笑了罢?从1279年元灭南宋,中国积弱已经七百余年了,非兵不利也!把大臣的裤子扒了当廷打屁股的明朝,到奴才遍地的清朝,我们已经无法明白什么叫诸子百家,百家齐鸣了,一个没有多少人具有正常的或者野性的人格的国度,怎么会不成为一只绵羊呢?据明正统二年九月兵部统计,天下都司卫所逃亡军士达120万人,相当于全国额定兵员的一半左右,君王的仁、国人的义在华夏终于开始式微了,于是农耕时代的拥有火器的步兵也终于被半原始的游牧民族一再打败,占领,然后把他们同化成为一样的绵羊。

  读春秋战国,最让人文血脉偾张的是那些为报知遇之恩而不辞死的壮士(多得都不想举例),他们的理想或许很简单,他们的生命或许很短暂,但他们的故事却能每每呼唤起我们内心原始的野性,面对这原始的,简单的野性,我感觉所谓的现代文明下的人们是多么的愚蠢、虚伪和丑陋。而肢体逐渐软弱或许是“文明”发展的结果吧,因为缺少了运动,而缺少锻炼的人,肌体就容易腐败,呵呵,真要命,我们可爱的现代学者把古人的春宫图都可以堂而皇之的发掘出来,为什么兵家文化就很少有人去发展?据我所知,发掘孙子兵法的都是美日学者。

  所以要祈祷,祈祷让百家争鸣的时代回来罢,祈祷我们的子孙的灵魂在战马萧萧的故事里得到洗涤,祈祷国人在商业的文明冲击下不失去最后的真诚和勇敢。祈祷美眉们喜欢的不仅仅是慕容冲和潘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