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管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2:02:59
William Chong是一位华裔新加坡资深管理顾问。据他观察,国内一些中小企业每周开会的时间,大约4-8小时。“一些更小的企业更少开会”,Chong先生说,“而且,会议报告与会议长度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会越短,信息越集中,越容易形成有价值的交流;相反,会议越长,废话越多——因为有得是时间。
Chong先生也注意到,中国的中小企业,一般不喜欢提交书面的计划、报告一类;即便有,也往往言之无物、空泛教条。
笔者是在与Chong先生讨论信息化是否提高了沟通质量的话题时,引出这番话的。Chong先生随即介绍在国内一个叫天华的中型企业推广的“一张纸管理(One Page Management)”的故事。
垃圾与信息
“垃圾与信息的区别就在于,需要信息的时候,总是遇到垃圾”,Chong先生模仿默菲定律(Murphy’s Law)的口气说。
信息化并不能自而然而地解决垃圾与信息的分野的问题。事实上,信息化还可能导致有用的东西,被深深地埋在企业数据库的某个角落,永远不被发现。
天华公司产品分为5个大类、78种,主要产品是标准件。天华与整机厂商的合作处于微妙的平衡关系:作为老主顾,如果整机厂家非标项目少,天华的日子还可以;可一旦整机厂家要求按客户定制的模式,组织小批量生产,对天华则是严峻的考验。
“成千上万的数据,虽然已经储存在计算机里了,每个老总和部门经理桌面,都有电脑,而且公司上下已经联网,还引进和开发了诸如财务、进销存的软件。但真正做一次决策,却十分困难”,在天华做过管理诊断工作的Chong先生如此评价,“无论是预测销售的前景,还是核算制造成本,甚至清仓盘库,都很难得到及时的、准确的信息——尤其在客户需求变化较大,决策的紧迫性愈加突出。”
每次计划、生产或者销售会议,总经理总要暴跳一番:不是几个部门的数据对不上,就是部门经理拿不出完整的数据,再不然就只能说“大概”、“也许”云云。
“在需要人发挥作用的地方,计算机解决不了问题”,Chong先生分析说,“什么是信息?信息是人机系统交互作用下人的价值判断。大家都知道计算机只能做人告诉它做的事情,但实际工作中,却每每忘了‘告诉’计算机干什么。所以大量数据沉积、资料冗余,屡见不鲜。”
要什么东西,是由人来思考的事情。但怎么要,就有一个方法问题。”按Chong先生的说法,“一张纸管理(One Page Management)”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也就是——
复杂问题简单化
“说到的要写到,写到的要做到”,这是“一张纸管理”方法的精髓,也是ISO质量认证的要旨。
传统企业的部门经理,在信息匮乏的年代扮演重要的信息收集、分析和传递作用。然而,信息化改变了这一切。不仅如此,“信息过载”成为普遍的体验。在浩繁的数据、表格、报告和资讯间,捕捉有价值的材料成为对耐力和洞察力的极大考验。
“学会筛选、甄别,并用凝练、精确的语言,用一页纸的篇幅,把工作的计划要点、考核标准、质量要求、责任分工,以及必要的行为规范书写下来,是对经理人员新的挑战。”Chong先生在纸上边写边说。
信息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可度量(Measurable)”,许多企业的职员和经理都在勤奋地工作,大家都认可“创造价值”的公司理念,都认为自己在做有意义的事情。然而,这些“有价值的事情”如果不能清楚地“呈现”在面前,就会由于“不可管理的特点”使其价值在悄声无息间消磨殆尽。
Chong先生参加了多次天华公司的经理沟通会议,发现大家在取得一致意见上颇费周折,而且“容易跑题”。
如果写下来怎么样?
在Chong先生的倡导下,公司试行“一张纸管理”,但问题很快接踵而至:虽然写在了纸上,大家仍然需要口头补充大量没写进去的东西。
“看样子不精确的语言习惯,含糊其辞的表达方式已经根深蒂固了”,Chong先生感觉到。
电脑和网络是可以提高工效的,这点很容易认识到。“一张纸管理”的魅力正在于通过人的大脑的提炼,把来自众多电脑信息支持的富有价值的结论,呈现给大家。效率如果不能转化为价值,并且传递这种价值,是毫无意义的。
大约1个多月的时间里,Chong先生坚持所有参加会议的经理们把需要交流的东西写下来,他的努力甚至到了刻板的地步:纠正每一个含糊的字眼,追问每一处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思,删去毫无价值的修饰。
“效果还可以”,Chong先生不无自豪地说,“起码大家最后感觉到,管理似乎可以看得见了”。
=================================================
打十五遍草稿
笔者听说,1986年,Riaz Khadem博士出版了一本新书《一张纸管理(One Page Management)》。Khadem博士15年来致力于在制造、银行、零售、保险等行业推广“一张纸管理”方法。该书一经出版,引起巨大反响,在13个国家以10种语言出版。
笔者还听说,品牌大师宝洁公司是老牌企业,该公司鲜为人知的一项“家规”是:凡业务备忘录,均不得超过一页纸。宝洁公司上下谁也不敢小瞧这“一张纸”。公司资深经理或新任的品牌经理,在草拟备忘录时,一般都得至少打上十五遍草稿,才能达到“在一张纸上做到细致、慎思、严格”的要求。
宝洁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客户满意度世人皆知。
从网上笔者了解到,江西省的中加合资饲料企业正邦集团,成立于1997年,短短5年,已在行业内名列前茅。集团总裁林印孙大力倡议,在集团高层管理人员间推行“一张纸管理”。笔者
还发现,已经有软件商开发出了“一张纸管理”的软件系统。坐落在美国加州伯克利第5大街的一家软件公司,名字就叫“一张纸商务计划公司(The One Page Business Plan Company)”。公司把“一张纸管理”与Web技术结合起来,搞了一套基于Web的计划与绩效管理软件TOPS(The One Page Software)。
从以上事例,笔者感觉到,IT企业倡导的“端到端”的技术,似乎有一些缺欠。“端到端”仍然是“机器到机器”,而信息化环境下的沟通与交流,必然要求是“面对面,人到人”的。这就是“一张纸管理”的妙用,这一张纸,体现的是信息的呈现和价值的升华,落脚点是“以人为本”。
2002年9月发表于《中国计算机用户》,略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