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吸烟与健康”报告——控烟与肺癌防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2:40:03

前言

  2003年5月21日,第五十六届世界卫生大会一致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2003年11月10日,中国政府正式签署《公约》,并于2005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公约》,成为第89个批准公约的国家。2006年1月《公约》在我国正式生效。《公约》的制定为在全球控制烟草危害,共同维护人类健康提供了法律框架。中国政府一贯支持国际社会采取控烟措施,积极参与并推动《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制定。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等履约协调机构各有关部门正在积极开展履约工作。

  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种疾患的行为危险因素,严重危害着人民健康。WHO在第十九个世界无烟日之际再次告诫人们“烟草吞噬生命”,不论何种香烟,对人体同样有害。为了加强控烟宣传力度,做好履约工作,卫生部建立了《中国“吸烟与健康”报告》制度,并作为卫生部门履约的一项常规性工作。今年,《中国“吸烟与健康”报告》以“控烟与肺癌防治”为主题,从我国吸烟的流行与肺癌,及其控烟与肺癌防治的角度进行权威发布,警醒社会各界关注烟草危害,倡导吸烟者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遏制我国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迅速攀升的趋势。

烟草危害控制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项政策性强的社会与经济问题。履约工作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和多部门协作,开展社会动员,积极营造烟草控制法律的支持性环境。在此,感谢中国癌症基金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控制吸烟协会、中华医学会、中国健康教育协会、中国抗癌协会和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等机构组织和众多专家参与起草报告,以及提出的积极建议。并对中国癌症基金会在起草报告中所发挥的牵头组织协调作用一并表示感谢。相信通过社会各界的努力,我国的控烟履约和疾病控制工作将会取得更大的进展。

 

                    卫生部

                     2006年5月26日

 

2006年中国“吸烟与健康”报告——控烟与肺癌防治

 

  中国癌症基金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控烟协会、中华医学会、中国健康教育协会、中国抗癌协会、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

2006年5月北京

 

摘要

 

  调查结果显示,2002年我国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35.8%,其中男性和女性吸烟率分别为66.0%和3.1%。由此估计,吸烟者约为3.5亿,占世界烟民的三分之一。此外,我国吸烟人群有年轻化的趋势,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由22.4岁降为19.7岁。我国既是烟草生产大国,也是烟草消费大国。我国的烟草产量相当于其他7个最大烟草生产国的总和。我国每年销售的香烟高达1.6万亿支,国人消费的香烟约占世界三分之一。如果将与吸烟有关的各种疾病所致的死亡均统计在内,目前每年约有100万人因此死亡。预计,2020年将达到200万人。

  吸烟与肺癌发生的关系已为众多的实验研究,以及多个设计严格的大宗人群研究所证实。约80%以上的肺癌与吸烟(包括被动吸烟)有关。

  欧美一些国家的情况表明,有效的控烟干预可明显遏制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并使之下降。研究还显示,吸烟者即使中年戒烟,也会减少患肺癌的危险。对吸烟者来说,任何时候戒烟都不晚,当然越早越好。

  在全球,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癌症之首。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发现手段,中晚期病例治疗花费大而且收效小(5年生存率仅约10%),使得肺癌防治成为癌症防治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

  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呈明显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与70年代相比,我国肺癌的死亡率上升了111.85%。到本世纪初,肺癌的死亡率已由20世纪70年代位居癌症死因的第4位攀升为第1位。由于已暴露的人群数目甚大,上升趋势至少要延续20~30年。预计2025年,我国每年仅死于肺癌的人数接近100万。

  显然,控烟与肺癌防治是关系我国人民健康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事,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民族的强盛。我国政府历来重视烟草危害控制与癌症防治工作。2003年12月,卫生部颁布了《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年),其中将肺癌防治列为重中之重,同时将控烟作为我国癌症预防与控制的主要策略。 2005年8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表明中国与各缔约方共同遏制烟草危害,保护公众健康权利而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和决心。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的控烟与肺癌防治工作面临十分复杂艰巨的情况,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的社团组织,只有持之以恒,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使这一问题逐步得到解决。首先,应加强健康促进工作,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机制,使控烟与肺癌防治工作形成合力,制定并实施国家控制烟草行动规划与计划,并付诸实施。其次,尽快制定并颁布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全国性法规。三是加强癌症等疾病发生及死亡的信息收集与相关危险因素(如吸烟)的监测。四是加强肺癌早诊早治的研究,制定并推行肿瘤临床专业设置准入标准及肺癌临床诊治指南。相信在此基础上,中国的肺癌防治与控烟工作会渐显实效。

  癌症及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我国的主要疾病负担,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其中,肺癌的危害令人瞩目。吸烟是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众多的烟民成为推动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值此2006年世界无烟日之际,提出控烟与肺癌防治的报告,目的在于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重视,以便制定政策,积极应对。

  一、吸烟的流行与控烟

  1.吸烟吞噬生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已有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因肺癌死亡的患者中,87%是由吸烟(包括被动吸烟)引起的。男性吸烟者肺癌的死亡率是不吸烟者的8~20倍。此外,吸烟与肺癌的发生呈剂量-效应关系,每日吸烟25支以上,肺癌发病率为227/10万;15~24支为139/10万;1~14支为75/10万。

  吸烟过程中可产生60多种致癌物质,其中与肺癌关系密切的主要有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砷、苯及亚硝胺。这些致癌物质可通过不同的机制,导致支气管上皮细胞遗传物质的损害,引发一系列使细胞生长和调节失控的重要事件,最终导致细胞癌变。

吸烟不仅危害吸烟者本人健康,还会因为非吸烟者被动吸入大量环境烟草烟雾(ETS)而危害其健康。环境烟草暴露和肺癌发生有很强的病因学关系,已经被40多个流行病学研究证实。ETS包括主流烟雾和侧流烟雾,侧流烟雾较主流烟雾含有更高水平的致癌化合物。因此,造成他人被动吸烟是极不道德的。

  2.世界吸烟流行与控烟: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有11亿烟民,其中8亿多在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世界上吸烟人口最多的国家,烟民约占世界吸烟人口的三分之一。目前,估计全球每年死于吸烟的人数为500万。预计,2030年将达到1000~1500万,而且主要在发展中国家。

  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证明了吸烟与肺癌发生的密切关系,吸烟使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而戒烟可使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英国1950年和1990年两项大样本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吸烟者即使中年戒烟,也会减少患肺癌的危险。中年以前戒烟,可减少90%以上归因烟草的危险。对吸烟者来说,任何时候戒烟都不晚,当然越早越好。

  由于日趋严厉的限制吸烟法律的实施,在英国、美国、荷兰等一些欧美国家,男性肺癌死亡率已处于稳定或下降。英国男性肺癌死亡率1950年为38.28/10万,1974年增至75.24/10万,以后呈下降趋势。美国男性肺癌死亡率1950年为18.13/10万,1990年为58.16/10万,1990年后逐年下降,2000年为46.89/10万。这些国家肺癌死亡率的年龄曲线显示,65岁以上年龄组有不同程度的增高,45~60岁组稳定或波动,40岁组略有下降,预示今后肺癌的死亡率将继续下降。

  3.吸烟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及有关专家多次指出,烟草成瘾正在成为我国人民健康的第一杀手。2002年的抽样调查显示,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35.8%,其中男性和女性吸烟率分别为66.0%和3.1%。据此估计,吸烟者约为3.5亿。此前,1996年全国吸烟行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全国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37.6%,其中男性和女性吸烟率分别为66.9%和4.2%。将两次调查结果用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进行标化后进行比较,2002年人群吸烟率比1996年下降了1.8%,男女分别下降了3.1%和1.0%。但是,由于人口的增长及老龄化,吸烟人口较1996年仍增加3000万。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目前存在吸烟低龄化的倾向。15~24岁年龄组人群吸烟率上升,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由1984年的22.4岁下降为19.7岁。此外,我国男性吸烟者中,高学历者所占比例较高,其中,医生和教师的吸烟率达50%以上,是世界上男医生吸烟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如此严重的吸烟行为,其后果就是肺癌等与吸烟密切相关的疾病的高发及由此引发的沉重社会经济负担。通常,肺癌死亡率的上升,都在吸烟流行20~30年后出现。例如,美国男性吸烟流行高峰在20世纪50~70年代,70年代后开始下降,而肺癌死亡率的高峰在80~90年代,90年代后才开始下降。中国烟草消费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高峰,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人均烟草消费增加了4倍,现在仍处于高峰期。由于吸烟对健康的滞后效应,目前,肺癌等与吸烟相关疾病的死亡是20世纪70~80年代人群烟草消费的后果。现今烟草消费的后果将在未来20~30年显现,肺癌等疾病的死亡率会继续上升。此外,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工业化进程的加剧,以及生活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也是我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继续攀升的原因。

  在我国,吸烟的背后是烟草生产和烟草消费市场,以及某些地区对烟草经济的依赖。我国是世界上烟草的主要生产国,其产量相当于其他7个最大烟草生产国的总和。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烟草销售市场,每年销售的香烟高达1.6万亿支,消费量约占世界三分之一,是世界上烟草消费量最大的国家,而且增长迅速,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90年代,人均香烟消费量增长了260%。

  烟草生产促进烟草消费,由此带来的经济利益促使吸烟流行,引发肺癌等疾病的沉重负担,而后,社会出巨资为此“买单”。吸烟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二、肺癌的流行与防治

  1.世界肺癌的流行:20世纪初,肺癌在全世界是罕见的肿瘤。但到20世纪中叶以后,由发达国家开始,渐至发展中国家,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迅速上升。2002年,全球肺癌新发病例135万,占所有癌症新发病例的12.4%,与1985年相比,增加了51%(男性44%,女性76%)。肺癌是肿瘤死亡的主要死因,2002年,肺癌死亡118万,占所有癌症死亡的17.6%。值得注意的是,1980年之前,69%的肺癌发生在发达国家,之后,49.9% 的肺癌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全球范围内,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男性均高于女性。2002年,世界男性肺癌发病率为35.5/10万,死亡率为31.2/10万;女性发病率为12.1/10万,死亡率为10.3/10万;发病率和死亡率男女性别比分别为2.93和3.03。不论男性还是女性,肺癌的高发区主要位于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北美、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2.我国肺癌的发病及死亡率显著上升: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在过去的30年中,我国高发癌症变化明显,肺癌死亡率由20世纪70年代位居癌症死因第4位,跃居2000年的第1位,上升最为明显。我国1973-1975年全人口及1990-1992年1/10抽样人口全死因回顾调查资料显示,肺癌死亡率自20世纪70年代的7.17/10万增至90年代的15.19/10万,升幅达111.85%,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最高。其中男性死亡率由9.94/10万升至21.96/10万,上升了120.93%;女性由4.59/10万升至8.74/10万,上升了90.41%。这一时期,尽管肺癌高发地区多处于城市,但城乡肺癌死亡率均显著上升。

 

    注:肺癌死亡率均以2000年世界标准人口进行标化

  利用两次全国肿瘤死因回顾调查原始数据,以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91-2000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有关肺癌死亡率的数据,经年龄标化后制图。结果显示,我国男性及女性肺癌死亡率由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图1)。

  与世界流行情况相似,我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也为男性高于女性。20世纪70年代,我国肺癌死亡率的性别比为2.17(男性9.94/10万,女性4.59/10万),90年代为2.51(男性21.96/10万,女性8.74/10万)。城市的性别比高于农村。

  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地区分布差异,城市明显高于农村。20世纪70年代,城市和农村肺癌死亡率分别为12.74/10万和5.19/10万;90年代,城市和农村肺癌死亡率分别为21.76/10万和12.63/10万。1993-1997年,全国12市县肺癌的发病和死亡资料显示,不论男性还是女性,城市的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农村。其中上海、北京、天津、武汉和哈尔滨等大城市的死亡率最高。

  我国肺癌的发病及死亡年龄自40岁以后迅速上升,70岁达到高峰,75岁以后略有下降。女性和男性年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在肺癌死亡率迅速上升的城市,不同时期的肺癌死亡率年龄曲线显示,肺癌死亡率高峰出现前移。如北京,20世纪70年代与80年代相比较,70年代肺癌死亡率由40岁年龄组开始迅速上升,而80年代则由30岁年龄组就出现上升,前移了5~10年。天津、沈阳等地也有类似现象。调查表明,我国肺癌的发病及死亡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向。

  3.肺癌的临床诊治效果不佳:肺癌早期少有症状,因症状就诊者多属中晚期,疗效不佳。因而早期发现,早诊早治是提高肺癌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但是,目前全世界尚没有成熟的肺癌筛查方案。痰细胞学检查及胸部X线检查作为肺癌的筛查方法应用已有半个多世纪,痰细胞学检查因受多种因素影响,假阴性偏高;胸部X线对于直径<1厘米,隐藏在心脏和大血管后方的病灶,漏诊率较高。以上两种方法对于降低肺癌的死亡率收效甚微。我国云南个旧锡矿矿工中,肺癌早期发现的研究也得到类似结果。目前,发达国家提倡的液基细胞学检查及低剂量螺旋CT等方法,在我国开展筛查的条件尚不具备,因此,肺癌早诊早治的实施难度颇大。

  近20年来,肺癌的影像诊断及临床治疗技术有了相当程度的进展,医院收治的可根治切除的肺癌患者,其5年生存率约为25%~30%。肺癌总的5年生存率在发达国家约为15%,我国低于10%。究其原因,主要是绝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失去外科手术治疗的指征。我国目前尚无肿瘤临床专业准入标准,肺癌的临床诊治也急待规范。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肺癌的防治仍有较大差距。

  三、控烟与肺癌防治策略建议

  显然,肺癌防治与控烟是关系我国人民健康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事,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民族的强盛。我国政府历来重视控烟与癌症防治工作。2003年12月卫生部颁布了《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年),其中将肺癌防治列为重中之重,同时将控烟作为我国癌症预防与控制的主要策略。2005年8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表明中国与各缔约方共同遏制烟草危害,保护公众健康权利而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和决心。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的控烟与肺癌防治工作面临十分复杂艰巨的情况,涉及社会经济增长与就业,涉及某些地区的生计,涉及烟民的行为习惯,涉及青少年的教育,涉及研究和开发有效的戒烟措施,以及有效的基于人群的控烟模式和经验。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的社团组织,只有持之以恒,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使这一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为此,建议如下。

  首先,应加强健康促进工作,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机制,使控烟与肺癌防治工作形成合力。在开始阶段,这种机制可能是一个多方参与的交流平台,使相关的专业机构及社团组织能够充分理解政策制定者的依据,也使政策制定者能够更多地倾听前者的声音,使政策更符合科学,更符合实际,使各方在控烟与肺癌防治方面的努力得到有效整合。目前,发展改革委、卫生、外交、财政、工商及税务等国家12个部委建立了履行公约的政府间协调机制,应尽快制定并实施国家控制烟草行动计划,以使控烟的各项措施能落到实处,尤其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教育及控烟宣传。

  其次,应尽快制定并颁布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全国性法规。

  三是加强癌症等疾病发生及死亡的信息收集与相关危险因素(如吸烟)的监测,为科学决策及评价提供依据。

  四是加强肺癌早诊早治的研究,制定并推行肿瘤临床专业设置准入标准及肺癌临床诊治指南,以使患者得到更好的临床服务。

  相信在此基础上,中国的肺癌防治与控烟工作会渐显实效。

 

资料来源

1 Parkin DM, Bray F, Ferlay J, and Paola Pisani CA Cancer J Clin 2005. 55:74-108

2 Ferlay J.The Globocan 2002 database.IARC http://www-dep.iarc.fr/

3 李连弟,鲁凤珠,张思维,等.中国恶性肿瘤死亡率20年变化趋势和近期预测分析.中华肿瘤杂志,1997,19:3-9.

4 李连弟,饶克勤,张思维,等. 中国12市县1993年-1997年肿瘤发病和死亡登记资料统计分析. 中国肿瘤, 2002,11:497-507.

5 王启俊,祝伟星,邢秀梅,等.北京城区居民1982年-1997年癌症发病趋势.中国肿瘤,2001,10:507-509.

6 杨玲,李连弟,陈育德,等.中国肺癌死亡趋势分析及发病、死亡的估计与预测.中国肺癌杂志,2005, 8:274-278.

7 杨功焕.中国人群死亡及其危险因素流行水平、趋势和分布.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第1版.2005.

8 杨功焕. 1996年全国吸烟行为的流行病学调查(摘要).中国肿瘤,1998,7:3-5.

9 杨功焕,马杰民,刘娜,等.中国人群2002年吸烟和被动吸烟的现状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7-83.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