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局将放宽银行挂牌汇价波幅限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9:16:11
外汇局将放宽银行挂牌汇价波幅限制

2009年05月21日 03:04 来源: 上海证券报 【字体: 网友评论()

  ⊙本报记者 但有为

  【意义】规定出台 意在试探开放资本项目外汇管制

  【影响】监管层频频呼吁外汇创新 人民币自由化基础现形

  【聚焦】人民币前景分析与对策

  【观察】黄金占外汇储备10%是一个理想比例

  国家外汇管理局经常项目管理司司长杜鹏20日在第二届FX WEEK中国年会上表示,将完善银行对客户挂牌汇价管理,放宽挂牌汇价波幅限制,进一步增强银行的定价自主权,夯实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化基础。

  2005年9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改善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汇价和外汇指定银行挂牌汇价管理的通知》,宣布调整银行对客户美元挂牌汇价的管理方式,并扩大了买卖价差幅度。同时,取消银行对客户的非美元货币挂牌汇价的价差幅度限制。

  银行人士认为,完善银行对客户挂牌汇价管理,放宽挂牌汇价波幅限制,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银行自主定价能力,有效管理和降低经营活动中的风险。

  另一位外汇方面的专家表示,除了对银行有利外,完善银行对客户挂牌汇价管理还有利于增加市场竞争,客户可以因此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服务;此外,也有利于提高市场在汇率形成中发现价格、规避风险的基础性作用。

  杜鹏同时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市场还处在动荡之中,与此同时我国外汇市场主体对多层次外汇投资和避险的需求与日俱增,而外汇市场的深度和广度相对有限,外汇局将着重健全外汇市场机制,增强市场自身抗风险能力,并加强对外汇市场的运行、银行外汇业务及衍生产品创新的监管。

  他透露,外汇局将继续推进银行结售汇头寸管理改革,增加银行头寸管理的灵活性,满足银行适应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拓展外汇市场产品的需要,进一步发挥银行在外汇市场交易中对产品、定价、流动性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同时,外汇局将稳步推进外汇市场产品创新,丰富外汇市场避险、保值、衍生产品品种。规定出台 意在试探开放资本项目外汇管制

  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公布了关于《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定》”)。《规定》提出,扩大境外投资外汇资金来源范围;将境外投资外汇资金来源的审核方式由事前审查改为事后登记,并对具体外汇管理操作环节进行了明确;明确境内机构可以向其境外直接投资企业提供商业贷款及融资性担保,对境外投资企业的后续融资提供支持等。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这些措施的出台不仅适应了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的需要,而且有利于减少贸易顺差,推动资本有序流出;是推动中国经济良性发展的“一箭双雕”之策。

  首先,放宽对外投资审核有利于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实施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先要解决好资金问题。但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宽进严出”的外汇管制政策,严重限制了有条件、有能力的企业向国际市场扩张。

  过去,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的外汇资金来源需要审查。外汇资金来源审查增加了企业办事环节,影响了企业对外投资决策的效率。在现实经济运行过程中,这种审查不仅加大企业“走出去”的难度,而且往往使企业错失境外投资发展良机。正如外汇局有关人士指出,《规定》的出台是为最大程度地支持有条件的境内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境外中资企业的扶持力度。

  事实上,近年来,外汇局认真贯彻落实“走出去”发展战略,根据国家境外投资产业指引和国际收支状况,主动积极地进行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调整措施,其中包括进一步简化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审核手续,下放审核权限,取消购汇额度限制,促进境内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目前主要集中在能源、原材料和农用土地领域。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55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4%;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535亿美元,增长215%。仅今年2月,相关合同金额就高达650亿美元,几乎与2008年全年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相当。国外有人惊呼“中国对外投资时代来临”。因此,放宽对外投资审核适应了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有利于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

  其次,放宽对外投资审核有利于减少贸易顺差,推动资本有序流出。

  据海关统计显示,今年1至4月,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5994.1亿美元,下降24.3%。其中出口3374.2亿美元,下降20.5%;进口2619.9亿美元,下降28.7%。累计贸易顺差754.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2.4%,净增加184.5亿美元。分析人士指出,长期、巨额的贸易顺差其实不利于中国经济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投资期限一般都比较长,从资本流动性质来说,属于相对稳健型。要改变现在国际收支长期顺差的局面,推动资本有序流出,对外直接投资是应该鼓励的方向。

  我国外汇管理政策之所以在近期出现诸多积极变化,是由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变化决定的。从国际经济环境来看,金融危机使许多欧美实体企业的现金流出现了问题,企业资产价格处于历史低位,并购的门槛相对降低,出现了中国企业“走出去”实施并购“百年一遇”的难得机会。从国内来看,现在国内资本流动性充裕,国际收支持续大额顺差,过多限制企业境外投资用汇不符合中国经济整体发展需求。

  目前,中国已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但对资本项目仍实行一定管制。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内金融改革的逐步到位,中国必将进一步放松资本项目交易限制,最终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证券日报 )监管层频频呼吁外汇创新 人民币自由化基础现形

  记者 罗晟 发自北京

  国家外汇管理局经常项目司司长杜鹏昨日在北京表示,外管局将在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基础上,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进一步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有序放开中国的资本市场。

  杜鹏是在“外汇周刊中国年会”上做上述表示的。杜鹏称,中国外汇市场深度和广度仍相对有限,外汇产品创新仍然不足,外汇衍生品仍处于起步阶段。

  据杜鹏介绍,为改变现状,外管局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放宽挂牌汇价波幅限制,进一步增强银行的定价自主权,夯实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化基础;继续推进银行结售汇头寸管理改革,增加银行头寸管理的灵活性,满足银行适应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拓展外汇市场产品的需要;稳步推进外汇市场产品创新,丰富外汇市场避险、保值、衍生产品品种。

  不仅是杜鹏,上海银监局副局长张光平当天在同一场合也疾呼,外汇市场创新及发展须加速。与杜鹏略有不同,张光平的视角更多地放在“人民币走向国际化”这个问题上。

  张光平指出,成为国际储备货币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资本项目逐渐开放,充足的流动性,外汇风险管理产品逐步具备,相对发达的资本市场和银行业,以及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能力和宏观经济和金融决策的国际性考量。

  “根据测算,如果从现在起到2020年,中国外汇交易量年均增长38.8%,届时人民币才有望在全球国际储备货币中占比超过3%……但中国2007年的GDP占全球6%,外汇交易量却不到全球的0.1%,每天不到2亿美元成交。” 人民币前景分析与对策

   翁庆宗

  全球金融危机发生至今已有近两年的时间,国内外探讨风暴起因与应对的文章已很多。在此要说的是这场风暴过后将出现一些什么情况,应做怎样的准备。笔者认为可能出现这样的情景: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也就是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日元等世界主要货币将升值,同时在金融风暴过后中国会出现通货膨胀,人民币在国内购买力降低,也就是对内贬值。根据这个估计,我提出了一些相应对策。

  人民币对外将进一步升值

  金融风暴爆发后,各国为恢复经济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最主要是加大财政投入。如美国前布什政府拿了7500亿美元,奥巴马上台后又批准7870亿美元救市。任何措施都会有副作用,采取这些措施后即使美国经济得到恢复,但沉重的财政负担不仅没有解决,而且会越来越重。

  据《货币战争》一书作者宋鸿兵先生介绍:美国国债、地方政府债务、企业债、金融债、私人债务总规模已达53万亿美元,除此之外,还积累了数目庞大的政府隐性债务102万亿美元(社保基金隐性负债13.6万亿美元,医疗保险隐性负债85.6万亿美元,联邦雇员隐性负债达4万亿美元,政府医保隐性负债达2.7万亿美元),如果把美国全民负债与政府隐性负债相加,总额高达155万亿美元。可美国GDP仅有14万亿多美元,总负债等于十年多的GDP,这无疑是悬在美国头上的巨大无比的债务堰塞湖。

  眼下奥巴马政府并没有多余的财力,预算赤字已达1.2万亿美元,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发国债,可是市场没有足够的美元现金来接巨大的美国国债增发量,全世界的外汇储备加在一起约为7.6万亿美元,而且不完全是现金,大部分已经买成资产,已无法动用。如果美国国债不能顺利发行,没人买或者买的人不够,美联储只好直接用美联储支票去换美国政府国债,相当于大规模增发货币。钞票发行多了,流通增加,货币必然要贬值。这样对美国来讲也是一举两得,一方面可以相应减轻政府国内外债务负担,让外国持有的美国债权贬值。另一方面又可刺激其产品的出口,向其他国家转嫁经济危机。金融风暴过去之后出现美元贬值,对美国出口虽有帮助,但国内日常消费品进口的状况仍无法改变,美元贬值导致进口的物品涨价,进而引发新的通货膨胀。

  欧元区、日本、澳大利亚等国虽有所差别,但为对付金融风暴、刺激经济,政府投入也不少。而且目前各国财政都是赤字,再加大财政投入,解决的办法也是增加本国货币发行,其货币相应也会发生贬值。

  金融风暴以来,中国也遭遇到不少困难,为刺激经济政府增加投资4万亿元(也许还要更多),加上地方政府配套投入总投入可能超过20万亿元。但是近些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在实体经济方面已具有扎实而稳定的基础,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增加,2008年财政收入达61300亿元,拥有相对较雄厚的财政实力。即使2009年度预算财政赤字增至9500亿元,相应比美国和其他欧元区国家还是要好。中国虚拟经济比欧美国家和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少,人民币还没有完全放开,受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少,受损害程度相应低。国内主要银行比其他发达国家银行资产情况要好,经济发展拥有稳定且可依靠的金融体系的强大支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币在世界的地位必定会越来越高。

  货币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一百多年前大英帝国称霸世界,世界许多地方都是英国的殖民地,英镑为世界流通硬货币。后来美国强大起来,美元逐渐代替了英镑地位,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1973年发生第一次石油危机,美元与日元变成浮动汇率,此后日元逐步升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元与美元的汇率在一直固定在1美元兑360 日元),1985年发生第二次石油危机,日元与美元的汇率又上升到1美元兑换240日元,1995年最高峰时1美元兑换日元降到80以下,近几年维持在1美元兑换100日元上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平均9.85%的速度增长,经济总量从1978年的3624.1亿元人民币,2008年上升到30万亿元人民币,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总量增加了80倍,在世界排名从15位提高到第3位。金融危机发生后,欧美的金融市场已经失去信誉,美元、欧元的所谓世界货币已被广泛地质疑。相反人民币与世界主要流通货币的汇价已升值不少,说明人民币是被全世界最看好的货币之一,它与世界主要流通货币的汇率将会继续升值。

  人民币对内将有所贬值

  经济有经济发展规律,如一个人成长,必然要经过一定过程,否则不能变成成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是:生产扩大,人民收入增加,同时增加货币发行量,物价也在上升。也就是经济的总量增加,人们口袋里的钱多了,但货币购买力相应在降低。比如改革开放前大学毕业工资只有56元,现在大学毕业一般2000-3000元,从工资收入的绝对值计算增加了35-53倍。货币(主要指纸币)自身没有价值,在一张造币纸上是印一元还是100元、1000元只是一个数字而已,只有当进入流通和交换时才体现出交易计量功能和价值。社会生产物质增加,货币发行量随着增加,人民收入和生活也提高,即使货币的绝对购买力下降了一些(就是物价上升),并不会影响老百姓的生活。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世界绝大部分国家所走过的相同道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也是这样的发展过程,相信今后还要继续朝这个方向走下去。

  这次金融风暴百年未遇,为应对危机,国家已安排两年内政府投资4万亿元等措施,采取这样一些措施非常必要, 是保增长、促消费最有效的办法。只有加大投资, 让存在银行里的钱流动起来,人们有活干,有工资收入,才会有钱去消费,但是又要看到国家投入绝大部分是基础建设和一些民生工程,不会很快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还有一个问题地方政府的财政情况与中央财政收入有很大差异, 特别县和乡镇两级政府的财政情况十分困难。据有关数据2007年全国财政收支相抵盈余11926.17亿元,而地方政府赤字2804亿元,2006年底有73%的县和乡财政赤字。前些年地方政府收入很大部分来自出让土地收入,现在房地产业不景气,可开发出让的土地越来越少,地方政府财政收支会越来越严重。政府增加投资虽可以刺激经济,但形成的财政赤字将是一个新难题,从全局和总的经济发展考虑,适度采用人民币贬值是解决和克服政府的财政收支困难可选办法之一。

  适度的通货膨胀,有利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可以调整社会贫富差距。可以作这样一种假设,假如物价不动,人们的工资收入也不变,社会将是怎样?有钱的永远有钱,无钱的永远贫困,特别是年青人很难翻身。可年青人是社会生产力,他们没有前途,失去了动力,社会又怎么发展?只有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收入随着增加,物价作适度调整,虽然货币的购买力相应降低了一点,但人民总体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特别对一些对社会贡献大的年青人,让他们的收入多一点,或提高的幅度大一些,才有利社会发展和进步,这样后浪推前浪,社会才能前进,才会和谐。

  买点黄金,置点房产,买点股票

  1)如拥有外币,将外币特别是美元换成人民币。

  金融危机过去后,以美元为代表的外币将大幅贬值,人民币要升值,把美元换成人民币可以避开美元贬值损失。即使将来要用美元,现在国家对外汇管理已放松,可以随时换成美元。从存款利息看,目前人民币的一年期存款利息2.25%,美元只有1.5%,息差0.75%,外汇买卖汇差约1.2%,也相差无几。

  2)有闲置的钱买点黄金。

  黄金有三个功能,即装饰功能、保值功能、货币功能,在目前金融危机情况下,黄金的货币功能在逐渐恢复,随着"E-Gold"业务的发展,黄金在实体经济层面正在发挥更多的支付手段功能。从最近十多年来世界商品价格的变动看,黄金仍是最有保值价值的商品之一,如12年前1997年一盎司黄金275美元,现在900多美元,虽然从那时到现在美元兑换人民币贬值21%,可黄金升值了3.3陪,说明黄金是世界硬货币之一。

  3)从事出口的企业应扩展国内贸易。

  我国外贸出口占GDP30%以上,金融风暴使部分从事出口的企业遭受严重损失,如何来防范出口萎缩带来的损失呢!最近几年人民币与美欧元等世界主要流通货币已升值不少,如人民币再继续升值,出口业务会越来越难做,收益也会减少。中国是13多亿人口大国,有很大的国内市场。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已有很大提高,许多原来的出口商品,在国内有广阔的销售市场和巨大消费群。 不少出口商品在国内市场卖的价位比国外要高得多,如茅台酒、五粮液在国内市场卖600多元人民币,而出口价折合人民币只有200多元。况且到2008年底中国外汇储备已达1.95万亿美元,国家已不再像以往那样缺少外汇,企业为什么还总是盯着国际市场,而不去开发就近在眼前的国内市场呢!这次金融风暴给欧美市场打击很大,有人估计要到2011年下半年才能恢复。中国受损比其他国家要少,恢复也许会快一些。建议以前从事出口业务的企业应把部分精力转向国内,扩展国内贸易,防范和弥补出口萎缩造成的损失。

  4)在价格合适的时候置点房产。

  人最需要和重要是衣、食、住、行四大件,其中支出最大是住房。我国城市化还未完成,每年约有三四千万人将从农村流向城市,可以用来开发的土地有限,城市住房紧张的局面长期存在,解决住房仍是中国城市最大问题之一,有闲钱在房价降到较合适的时候置点房产比存款要合算。

  5)买点股票。

  2007年股价涨到6000多点不正常,现在2000多点已比较合理,如有一时不使用的钱,选择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股票并长期持有,亦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证券时报)黄金占外汇储备10%是一个理想比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史进峰

  “就像一个人开车撞墙,原来是100迈的速度,现在只是降到了60迈,要想立即刹车是不可能的。”

  5月19日,世界黄金协会(WGC)投资研究与推广部总经理马库斯·格拉伯(Marcus Grubb)在北京接受包括本报在内的媒体访问。谈到目前宏观经济走势时,他将经济衰退比作一辆撞墙的车,认为目前片刻的回暖只是减速而已,而衰退还将持续。

  在格拉伯眼里,“世界已经改变”,但无论是眼下正在经历的通缩,还是几年后可能出现的通胀,都没有阻止持续八年的黄金牛市将在金融风暴中继续乘风破浪。

  WGC于5月20日公布的《2009年一季度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显示,2009年一季度,投资者出于对未来通胀和金融市场不确定性的担心继续涌入黄金市场;一季度黄金总需求比上年同期增长38%,至1016吨(总额达297亿美元,增幅为36%)。

  金融危机也导致全球黄金市场的结构改变,一季度黄金投资需求(包括ETF、金条和金币)比上年同期大增248%,达到了596吨,是当季黄金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同时,金饰、黄金工业需求继续下降,一季度同比下降了24%;而电子工业需求疲软,直接导致了黄金工业需求下滑,一季度黄金工业需求同比下滑31%。

  2011年前后通胀来临

  《21世纪》:你提到,目前宽松的货币政策,必然会导致通货膨胀重新出现。但多数人认为,流动性紧缩仍是全球经济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而且尽管美联储正在加紧发钞,美元相对其他货币仍然在走强。你觉得几年后可能出现通货膨胀?

  格拉伯:我们谈论的通货膨胀预计一定会出现,是基于经济学分析的角度,各国注入如此多的流动性一定会引起通胀,但短期内通胀不会来临。

  目前,政府都不愿意看到滞胀,在1930年代大萧条时期,美国的失业率高达25%,没有一个政府敢于面对这样的情况。因此,不管经济刺激计划未来是否导致通货膨胀,整个经济环境都要求政府把防止失业,稳定经济、防止经济继续下行作为首要任务。

  按照经济周期来看,这场危机从2007年12月开始,至少在五年后经济才能回到原来的水平,因此2011年前后,我们会看到或者感受到通胀的来临。

  《21世纪》:近期大宗商品价格已经出现回暖,这是否意味着市场已经开始反弹,经济走向回暖?

  格拉伯:现在一些大宗商品价格已经回升20%,比如石油已经在近期涨到60美元/桶了;一些金属的价格也已到了一个支撑点。但我认为,目前还不能证明市场已经有反弹的迹象。

  以我个人20多年的金融市场经验,这次经济衰退是一个长期的,而不是短期的过程。反弹不会如此之快,未来可能会呈现一个“长W多W型”的走势。

  资产价格可能会呈现出“U型”走势,目前资产价格仍处于波谷,可能需要好几年时间才能恢复到原来的价格水平。

  10%的理想比例

  《21世纪》:过去几周,中国宣布黄金储备已从2003年的600吨增加至1054吨,但黄金占中国外汇储备比例尚不足2%,一些专家建议黄金应该占到外储的3%-4%。你认为,什么样的一个比例比较合适?

  格拉伯: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我们之前对如何优化储备资产构成做过一些研究。我们非常吃惊地发现,中央银行所需要的黄金储备的比例,要高于黄金在个人投资所占的比例。因为中央银行外汇储备的构成、作用、目的与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有很大的不同,出于安全性考虑,这一比例通常为个人投资者的黄金投资比例的一倍到几倍。我们的建议是,10%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比例。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前,西方国家积攒了大量的黄金储备,尤其是欧洲、美国,黄金往往占整个外汇储备的40%-60%。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即使是增储以后,黄金占整个外汇储备总量也仅仅1.6%左右,比例还是很小的。

  《21世纪》:目前,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受到了很大质疑,有些人认为有必要重新回到金本位时代,你如何看待这个观点?

  格拉伯:世界已经不可能完全回到金本位时代了。如果实行金本位,一旦发生经济危机,情况会更糟,因为没有足够的货币刺激,经济很难走向复苏。

  黄金在新的国际金融体系中,应该起到一定作用。第一,我认为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G20会议上提出的扩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SDR)作用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在这个设想中,黄金可以与其他包括美元、欧元、人民币在内的主流货币一样发挥积极作用。

  第二,从次贷危机到信贷,到衍生品市场连锁危机,可以看出,准备金不足是银行系统的一个问题。可以考虑要求商业银行资本金加入一定比例的黄金。

  第三,经过这次危机,现有的私人投资、资产管理模式应当得到一些纠正和批判。目前,资产管理者会自然倾向于选择低风险的产品,黄金为长期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