飙车案引发网民仇富是对制度公正失去信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2:44:01
一个多星期来,除了四川地震周年祭与甲型H1N1流感闯入大陆以外,中国互联网上有另一个热议课题——杭州20岁富家子飙车夺命案,不少网民把仇富与社会质疑执法公信力的问题明晃晃展现在镁光灯下。

  5月7日晚上8时左右,25岁的浙江大学毕业生谭卓在居民区前过斑马线时,被一辆急速而来的跑车撞飞,目击证人说他被撞飞5米高(比公寓大门还高),20米远。谭卓被送院抢救无效身亡。

  网民们事后追查发现,谭卓是湖南省平凡人家出身的浙大优秀生,为人阳光幽默,深得同学同事喜欢。肇祸司机家境殷实,有违规记录,跑车涉嫌改装。事发后,阔少的七八个朋友分别驾着保时捷、法拉利等豪华名车赶到现场支援他,他们抽烟谈笑的模样被拍下并发表在媒体上。网民还追踪到,肇事司机当晚没被拘留,交警事后说,他撞人时超速,在时速规定每小时50公里的路上开到70公里。

  最后一个信息,以及阔少的社会身份使一宗看似简单的车祸变成了社会激愤的导火索。网民发起人肉搜索令,清查肇祸司机的家世与个人信息。还有人自发测试以验证,按照谭卓被撞后的情况分析,跑车不可能仅仅超速至70公里,他们相信跑车是在繁忙时间,在闹市里以120公里时速狂飙。

  围绕此案,网民群情沸腾,数万留帖中包括“索命”帖,逼得版主们得醒目网民“注意尺度,文明回帖”。但是激愤浪潮却难以抑止,网上相关条目累积到61万4000条,上千市民到灵堂为他送行,其中好多是与他素不相识的人。据说,谭家家长从湖南赶赴杭州奔丧,很多当地司机听说他们是谭卓家属后,要求免费搭载。

  有分析说,谭卓之死激起了社会的仇富神经,这种仇富现象实际上已非一年两年。然而,我回顾过去年的仇富言论,感觉这一波针对富人的网络风潮,比过往更明确的指向制度性问题。不少网民“替天行道”的热情,还不限于严惩肇事司机,他们要将问题提升到对制度性不公的批评。

  表达这类关注的,不只是社会评论人,而是一般上网者。在国内著名的“小资”网站豆瓣网上,署名“跳房子”的留帖就说:“这件事情涉及的是我们国家法制是否公平公正、政府工作透明度公开化和媒体舆论权利的问题……如果国家法制公平公正就不需要我们在网上瞎操心了。”

  网民对舆论空间受限的反感也很明确。这个现象的前提是网民对舆论监控感知日益深切,有网民留帖说,杭州媒体在事发第二天突然对事件禁声,论坛版主大删留帖。

  事实上,从去年的三鹿毒奶粉案、上海杨佳杀警案、贵州瓮安事件至今,民间的怨气像一直发泄不尽,而且在一波接着一波的事件中,对司法公正性的质疑,对信息受控的不满,是两个反复出现的主题。这是互联网普及的效果之一,原本发生在局部地区的个别事件,影响层面不必受限于过一时一地;网络还有记忆功能,相同问题在其他个案里重现时,社会不满也会加剧,怨气凝聚。

  近日有报道指出,撞死人的富家子已被拘留。前几天,谭卓的追悼会在杭州举行。一个身在现场的浙大校友留帖,让外界看到母亲的丧子之痛与对现实的无力感。谭妈妈对突然现身追悼会的肇事者父母说:“我不会打你,我就是想跟你说我养大这个儿子有多么的不容易,我摆过早饭摊……什么都干过,好不容易养大了,成才了。他的同学、同事整整陪了他三天,而你们一直都不出现,我不能原谅你。你们没有好好教育你们的儿子。”

  据说周围的人都难过得流下眼泪。她怪责的对象是“没有好好教育儿子”的夫妇,但是背后隐藏的提问是:什么社会条件让富人如此妄为?

  这段留言很快又被广为转帖,如果司法不能做出让公众满意的裁决,恐怕民意不会善罢甘休。假如社会对制度公正的信心不被强化,民间不满未来也可能在其他看似普通的案子中爆发,引发另一股舆论风潮。(作者:韩咏红 来源:联合早报 原题:仇富是对制度公正 失去信心的代名词)

 

 

相关报道:

 

飙车案肇事车主胡斌会不会被民愤“判死”

 

  抽丝剥茧般,“5·7”杭州飙车案正逐渐变得清晰。此前有关肇事车主胡斌飚车的同伴为杭州市某领导儿子的传闻,经记者调查后确信,这一说法完全不属实;关于胡斌父母身份的诸多猜测也得到核查。其父母都是杭州本地人,在童装批发市场有一个20多平方米的摊位,两人都在此做童装、运动装批发;关于肇事车当时的车速问题,被证实并非交警8日所称的70码,而是在84.1码至101.2码范围内。另外,鉴定机构出具的报告显示,肇事车辆存在改装或部分改装事实。

  若说杭州交警所宣称的“70码”一度引起漫天质疑,并一度引发某种“网络群体性事件”,那么当权力部门不再以公众为可以愚弄的对象,公众舆论也就可能具有可以被说服的理性。当然,作为一个先于所有真相更加清晰的事实,也是仍旧让公众意绪难平的,是25岁的湖南青年谭卓在跃起五米高之后,永远地躺在了那辆狂奔的钢铁之下,躺进一片悲伤之中。因此如何对肇事车主胡斌定罪,成为接下来公众关注的焦点所在。

  胡斌被警方以“交通肇事”罪名刑事拘留后,公众质疑,他在繁华地段的飙车致人死亡,已经构成了“漠视不特定的公众人员的安全”,符合“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犯罪要件。相对于“交通肇事罪”判处的刑期仅在3年以下,“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项量刑幅度从10年以上直至死刑的重罪。一位律师认为,“无论如何,相信此事件的巨大社会效应将成为法官判决此案的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

  但这也让另一部分公众担心,胡斌会不会成为“张金柱第二”?1997年河南郑州公安干警张金柱交通肇事逃逸,在民愤压力下,被很快地以数罪并罚处被告人死刑告终。但由此也留下不少质疑。有种观点认为,此案在我国对交通肇事罪的处理中显属罕见,甚至可以说是绝无仅有。其中,反思最多的则是“媒体审判”、“舆论杀人”。

  那么,胡斌会不会成为“张金柱第二”?显然,我们并不试图对此作出任何倾向性判断。这也不是公众舆论所能够承担的功能。新闻记者不应该成为指挥法官的“法官”,也不可能成为比法官更称职的“法官”。法律学者何家弘在反思张金柱案时所说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胡斌案。但是当胡斌案开始在公众舆论中,逐渐显影出张金柱的模样,我们需要的是对胡斌案有关司法部门的郑重提醒:无论如何都请记得,保证司法公正是永恒的前提。只有公正,才是获得最大认同与最广泛理性的前提。民愤的归民愤,司法的归司法。民愤可以牢牢占据舆论的阵地,司法也务必牢牢把握法律的公正。这很重要。我们从来对网络民意抱以敬意。在胡斌案中,公众舆论的质疑与激愤,曾经使得“欺实马”的杭州警方不得不回到真实客观的立场上来。但与此同时也应当清醒的是,民意对司法只有监督之务,而无介入及左右之能。如果民愤的洪水不加节制地冲刷一切,胁裹一切,那么最终,每一个人都可能失去他们的立锥之地。

  继续愤怒,却保有对法治精神的敬畏与期待。这仍是公众舆论的理性之道。(来源:红网-潇湘晨报 作者:杨耕身)

 

 

相关报道:

 

杭州飙车案,权力何以轻易被金钱、关系“摆平”?

 

       5月7日晚20时,富家子弟胡斌在杭州闹市街头飙车,不慎撞到行人谭卓,一刹那间,后者像片无根的树叶一样飘出5米高、20米远。20时23分,谭卓被送进省立同德医院,半小时后宣告不治。夺去这个生命的时间可以用分钟来计算。

  在百度上搜索“杭州飙车”,找到相关网页969000篇,里面是形形色色关于杭州飙车案的新闻、评论和帖子,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词是“富少”、“用钱摆平”、“惨案”、“专家鉴定”和“70码”。没有出现的是正式的官方鉴定和处理结果——距当晚事发已经过去了整整7天。

  一方迅捷得令人脊凉,一方迟钝得让人齿冷。

  “富二代”的话题又一次以相当惨烈的悲剧形式夺人眼球,但显然“富二代”只是个新闻报道上的标签而非什么道德上的原罪。富二代中有不少修养和能力俱佳的超群人士,但在我们这个草莽英雄时代,产生富豪的这一代普遍白手起家,没有经验也少有心思来关心和教育自己的下一代;甚至于其中一些暴富人群,自己就是“权钱亲兄弟”的结晶,飞扬跋扈惯了,岂有不“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之理。所以这样的时代,既是富豪如雨后春笋的时代,也是富二代问题比一般时代更多、更需要关注的时代。而且,也正因为富二代迅捷地掌握了巨大的经济和人际资源,一旦出轨,其对社会产生的破坏力自然非升斗小民可比。

  通过报道可以看出,杭州飙车案中富家子弟无所畏惧,什么都不放在眼里,什么规则、什么责任、什么敬畏,都视若无物。撞死个人像捏死只蚂蚁一样若无其事,满不在乎。而导致富二代无所畏惧的原因,在于家庭,在于社会,而最要害的,在于权力轻易被金钱、关系“摆平”。一些家庭从小对孩子的骄纵,包办一切并为其摆平一切,无疑是将孩子推向深渊的第一步,而最重要的,是媚权、媚富、媚势的权力给了这种骄纵以如入无人之境的方便与自由。

  与此相对应的,是权钱可以办妥一切的现象在社会上层出不穷,或者说我们对此的打击速度和力度过于“迟钝”,他律和自律的刹车对某些人早已失效。

  胡斌把闹市当赛车场,撞死了行人,在10分钟内召集了七八个人到现场为其出谋划策,于是发生了“赶紧找找人,看看有啥路子,到底该怎么处理……一位黑衣女士躲到了一边,不断按着号码,捂着嘴小声说着,时间至少有40分钟”的一幕。于是,当地警方的反应可谓既迅速又迟钝。迅速的是交警部门快速得出车速七十码的判断——仅仅是因为肇事者说七十码。迅速的还有杭州新闻媒体一度接到了禁令。迟钝的是在民情汹涌下,5月7日晚上撞了人,当地警方5月8日下午才召开情况通报会,而肇事者在5月8日晚上才被刑事拘留。而这还是在杭州市长做了“重要批示”之后。

  骄纵的富二代就是这样在权力的纵容下炼成的。他们彼此形成了关系网络强大的“富家子弟圈”,任何一个人“出事”,都可以动用关系圈内所有的资源去“摆平”。不就是钱嘛,什么道义、规则、同情、悲悯,统统一边去。剪去所有的枝枝蔓蔓,最后则会发现一切的原罪在公权力的不当行使,是公权力渎职导致小恶不除终成大恶:网民通过搜索肇事车“浙A608Z0”发现,该车有数次超速“前科”。2008年12月1日,在杭州建国北路乐购超市附近玩漂移,被巡逻交警拦下。随后的12月7日,该车又在沪杭高速公路往杭州方向违章超速,时速高达210码,超速75%。依照相关法规,司机早该被吊销驾照。但被网友搜索出来的违章记录,随后也遭屏蔽。当地人说,有关部门又“躲猫猫”了。在天涯论坛上,有网友经过演算称,时速70码的汽车要将人撞出20米远、5米高,除非被撞者是以每秒40公里的速度与三菱跑车面对面碰撞。显然,这连博尔特也做不到。专业赛车手韩寒则认为当时车速应在100至130码之间。幸亏有了网络,有了人肉搜索,人民的眼睛更雪亮了。在网络上,“70码”等词汇也开始以“欺实马”的新名迅速蹿红。

  不要动不动就将给富二代贴标签与“仇富”挂钩。这事与人们对湖南隆回县公安局政委王峥嵘女儿冒名上大学事件高度关注一样,与仇富、仇官无关,人们恐惧的是在“权力通吃”、“赢者通吃”的潜规则下,公正的规则被无情践踏,社会的公平、法律的秩序在某些情景下荡然无存。不管你是凡夫俗子,还是文武百官,都面临着走在街上或在社会、经济行为中冷不丁被一辆无视规则的“跑车”撞成树叶的风险。一个人的危险就是所有人的危险,一个人的恐惧就是所有人的恐惧。人类社会几千年,最伟大的梦想,就是把权力和强势牢牢关进法律和道德的笼子。贴富二代的标签显然含义不明,把所有的金钱、权力等的强势都贴上标签牢牢看管,才是真正的人间正道。(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童大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