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麻!传媒人煽情之必杀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22:31:43
煽情之杂志派:纪实化
掌门人:《知音》等女性情感类刊物。
中国传统女性类期刊不但在内容上煽情、媚俗,就是在文章的炮制上也有着一套方法。最重要的一个策略是在强调真人真事的纪实性策略下,用文学化的写作手法使读者读来如看言情剧。
在某女性期刊的选稿要求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文章应以杂志新闻叙述语言,以时间为序,以细节来牵动人心,叙述讲求条理、层次,有画面感。通篇必有激起读者情感波澜的细节、情节特写……好稿的标准是题材新潮、时尚、狂野;内容充满虎虎生气,包含丰富的内涵和信息;角度新锐。
一位长期为该类杂志撰稿的作者透露,这类文章往往强调纪实性,人物和事件是真实的,但故事的情节和细节却多是虚构的。“文章写法打破了纪实性文章的体例,对人物事件的叙述变成了纯文学手法的描绘,煽情情节、语言大量出现是必然的结果。”
必杀技
1、杂志煽情派成名的法宝是文章标题的制作。以《知音》为例,标题的前半句是煽情,后半句是内容提要,让读者的情绪在阅读前就已经被调动到高潮,如《王菲啊,你我十年的友谊终于升华成了爱情啊!》。其他同类刊物文章的典型标题,也往往以引导性、包含强烈情节的句式来吸引读者眼球。如《拒绝“卖身救姐”,最是妹妹有情》、《请为我守住你的第二次贞操》、《傻傻的爱情啊,女大学生自导自演麻醉抢劫案》、《意外双胞胎,“借腹生子”无法承受的孽债之重》。
2、缠绵悱恻、跌宕起伏的情感故事,加上纪实特写的噱头,在这种无比煽情的“催泪弹”下,读者就像活靶子,一弹即中,应声就范,并易成瘾。
副作用
作为女性期刊,办刊的目的首先想的是自身的生存,想的是自身的利益,这无可厚非。但有一种说法认为,在这个影响着千万妇女的平台上,人们却遗憾地看到,它的主题基本都是在狭窄的感情和家庭等问题上打转,对关系妇女切身权益的社会现实、对女性作为弱势群体的就业、教育、社会地位的提高等问题几乎视而不见、避而不谈。她所追求的“人性美、人情美”,也难免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煽情之电视派:揭伤疤
掌门人:朱军
《艺术人生》曾是央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收视率不低。主持人朱军采取的那种“不叫你落泪绝不罢休”的煽情手法的确催下了许多嘉宾和观众的眼泪。
朱军的《艺术人生》将煽情的重要性推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这个节目表面上讲人生,论艺术,其实只有一个目的:把嘉宾弄哭。典型例子有:明知孙海英曾失去心爱的儿子,偏偏不放过,使孙海英被逼落泪。陈坤失去姐姐的报道在以前就被媒体披露过,可朱军还是不愿意错过那一段,让陈坤流了泪。据说这一期还创了收视最高点。
必杀技
1.挖掘嘉宾那些爹死娘嫁人的陈年惨事,以揭伤疤的方式催泪。
2.节目进行过程中,让嘉宾失散多年的亲友突然现身或阅读信件,对嘉宾和观众进行催泪。
3.以自己早年的亲身经历,诱嘉宾说出革命惨痛史,达到催泪目的。
副作用
这类节目大多以揭伤疤进行煽情,有种文革忆苦思甜的味道,打着真情关怀的幌子,以一种引诱、强逼别人说出自己伤心事的方式,将嘉宾原本已经隐藏好的痛苦在大庭广众之下抖露出来,使嘉宾原已平复的心情再度被挑起来,非常残忍,且有挖隐私之嫌,实属不厚道。
受煽情节目高收视影响的电视制作人,很容易患上煽情万能论的毛病。真正雅俗共赏的好节目并不一定非要煽情。对比《艺术人生》,同类型的节目《鲁豫有约》和《杰出华人系列》不以煽情为卖点,收视同样不错;对比《真情》的过度煽情,同样关注百姓命运的《冷暖人生》就以绝对“不让人掉泪”为前提,然而其真率的内容,却感动了千千万万的观众。
煽情之文化派:假大空
掌门人:余秋雨、琼瑶
关于余秋雨文中的煽情文字,人们已经说过太多。以余名篇《道士道》为例,余对王道士又是“滴血”、“下跪”又是“恳求”、“哭泣”,又是“我脑中依然一片惨白”。
而琼瑶的言情小说和电视剧曾经在内地长盛不衰,开了内地煽情先河。在她的小说中,无论是贵族家人还是平民百姓,冲口而出的都是妙极之大哲理或长篇空洞的开会式发言。
必杀技
1、熟练掌握中文汉字的使用,对人生的基本哲理要烂透于胸,张口就来。
2、琼瑶的言情小说有一个基本的煽情模式:男女主角一见钟情,配角们百般阻挠,男女主角以呼天抢地、欲生欲死,与世俗作一番恶斗,最后终成眷属或双双殉情。
副作用
这样煽情的文字,初次读之,让人热血沸腾、涕泗横流,但日久就难免有做作之嫌。既骗了观众的眼泪和时间精力,降低了观众的欣赏水平,又由于其文化名人的巨大影响力,对后辈写作有误人子弟之嫌。
煽情之网络派:“苦肉计”
掌门人:陈易
大三女生陈易在网络上发出了“卖身救母”的帖子后,得到了超过10万元的捐助、得到无数人的同情。但她的一位同学马上在网络上指责“陈穿着阿迪和耐克的新款,她的演技很好,欺骗了众人”。两位网友因此自筹资金,对此事进行独立调查。
必杀技
1、要有好的文笔,使故事曲折动人。
2、要有好的演技,使情感真实可信。
3、要掌握一定的反侦破技巧,以便遭人调查时,逃之夭夭。
副作用
这是苦肉计式的煽情,以“卖身”这种惨绝人寰的招式煽动人们的同情心、爱心,进而使人们掏出真金白银。由于监管约束困难,容易发生不良后果。一旦被骗,再碰到此类事情人们很难再加以相信,社会风气由此被败坏。
观点
别煽我的情,烦!
记得最早的煽情印象来自一部电影,名字就不说了,煽情的手法现在看来低劣得可以,就是让一孩子死命哭,边哭边叫妈。那时候小,哪受过这个呀?立时就跟着哭得稀里哗啦。也不知道打什么时候起,电视上也玩起了这一套。不同的是,如今的煽情节目不单是要你哭,还要你烦,要你受不了。
《艺术人生》的几板斧刚出来的时候当真“人挡杀人,佛阻杀佛”。国内嘉宾出镜,最后一幕定然是面部特写,嘴唇哆嗦,热泪盈眶。父母、同学、小时候的照片,还有你挖肝挠肺的那点私事都给倒腾出来,这时候你不哭还真对不起人家那张憨厚的脸。后来碰上几个不开面的香港人,把这几招破了。既然这些招数好使,国人又喜欢跟风模仿,后继者自然源源不断。不就是心灵、情感么?不就是谈感情、论人生么?地方电视台照方抓药,如法炮制,风味也各不相同。
“此时此刻您心里的感受如何?”
“您有什么话想对亲爱的观众们说?”
这种弱智话题在煽情节目上层出不穷,让人怀疑编导们的智力(参照国产电影,似乎还属于正常范围)。
还有一种情况更坏,就是拿别人的悲惨遭遇说事,专揭人的伤口,让嘉宾说自己的惨事儿,主持人在边上唏吁感叹敲边鼓,到最后台上台下眼泪齐飞,相信不少大婶大妈都曾经中过招。最近,煽情节目达到了新的高度,人家不单单激动和感慨了,嘉宾割腕、下跪、父母和孩子互相破口大骂已然出现在镜头前。煽情至此,算是到头了。
非煽情类节目爱好者不要指望有什么委员、专家出头,取缔此类电视节目了。此类节目是电视台吸引眼球的法宝,有人看,就不愁没人做。国外的电视发展史证明,电视煽情节目是传媒大众化、娱乐商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煽情对于电视节目的生存,必不可少,尤其对于商业电视的发展。转型期的中国,心灵、情感的追求成为稀缺的资源,电视煽情节目乘虚而入,打着追求真情的口号,吸引着大众的眼球。套个时髦的说法,煽情电视节目的流行是电视台和观众的互动,你动我的眼泪我动你的钞票。
翻了一下新版的汉语词典,煽情这个词赫然在目:“煽情,通过某种方式激发感情”。就解释来看,词性没有褒贬,但“煽”这个字,不由得让人想到“煽动”、“煽风点火”,感觉上,就是有人拿一东西撩拨你。本来撩拨也没什么不好,电影音乐小说这些东西不都是在撩拨人么?但煽情为什么就让人恨?还是在于它那个“情”不是自发的,变味儿了,是一种过了度的“情”,所以假。和假烟假酒不同,这东西影响的是人的心灵和精神世界,隐蔽性和欺骗性很强。
新闻报道的煽情,会失掉媒体的立场,失去对世界的客观判断;情色网站的煽情,会让人流于低俗;电视节目和杂志的煽情,则以假乱真,鱼目混珠,让真实情感无从立足。等到我们的眼泪被他们煽干,他们还要煽我们的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