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特色的“社会主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5:35:41

两岸特色的“社会主义”

[杨锦麟] (2009-05-13)

fieldset {width: 309px;border: 1px solid #990000;}legend {font-family: Arial,"宋体";font-size: 12px;font-weight: bold;color: #990000;}

            蒋经国百年诞辰纪念活动期间,冠盖云集,但在外界的观察中总觉得缺少点什么。这样的纪念活动,仪式感太强,有为主政者造势背书的意味。而面对当前的两岸关系,也没有多少人去深入探究蒋经国当年对两岸前途的思考,特别是他的内心世界。

  从1974年至1988年,宋楚瑜在蒋经国身边工作达14年之久,对蒋经国对大陆的感受、看法和政策思考有长期和直接的观察。宋楚瑜甚至认为,虽然两岸的社会制度不同,但追求的目标和治理方式却是“不约而同”。

蒋经国在台湾的社会主义

  在我最近和他的一次访谈中,宋楚瑜数次重申自己的一个观点,那就是,台湾在70年代经济成长,80年代政治转型的所有决策思考出发点,事实上可以理解为台湾所实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了说明这个观点,他特别指出,现在中国大陆的领导人也强调“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新三民主义”,强调“以人为本,立党为公”的施政理念,强调提高执政能力。在这些方面,两岸有很多共通之处。

  宋楚瑜说,这些年来,两岸交流互动日趋频繁,大陆人自豪地说,他们实施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视农民、取消田赋,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但每每听到这些,宋楚瑜就对大陆朋友说,早在三、四十年前,台湾就已经做到这些。大陆所探索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新三民主义,强调无私、为民所用、以民为本、均富且追求社会正义,建立廉能政府的制度,冀盼达至“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他深有感触地说:“这些不就是蒋经国曾经在台湾推行和实践过的吗?两岸纵有分隔,但目前追求的不都是小康之后,还要大同吗?”

  1977年,美国派代表到台湾做形势简报,当时的会议纪录上有一些歧视大陆的用语。在外交部正式存档之前,蒋经国亲自审阅,凡是“匪”字都被他圈掉,更将侮辱邓小平的字样删除。

删除“矮邓”、“共匪”

  蒋经国曾私下对宋楚瑜说,台湾有些新闻报道叫人家“矮邓”,称对岸为“匪”,实在不好。这样讨人便宜、吃人豆腐不对。此后,台湾官方的文件、会议记录,都不再有任何政治不雅的字眼。

  由此,宋楚瑜联想到当前两岸之间依然存在的很多误解。他认为,未来双方要进一步改善关系,首先就应该建立共识,确认完整的历史论述与架构,没有历史,怎会走到今天?如此才有助于海峡两岸取得真正意义上的了解与谅解。

  所以,未来的两岸互动必须建立新思维,但目前还欠缺共通的历史架构和互信。不只是两岸,台湾岛内不同政党、甚或同政党内都不见得互信。因此,必须还原历史真相,站在中华民族大历史的角度。他说:“在台北宾馆,矗立着当年外交部长叶公超和日本代表河田烈签订中日和约的铜像,足以证明台湾地位不是‘未定’。那就是历史,忽略这个环节,历史如何就不能完整建构。”

  宋楚瑜认为,这些年来,大陆确实有长足的进步,值得赞扬和肯定。同样的,蒋经国在台湾的贡献与成就,也值得大陆方面肯定,其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值得大陆总结。此次蒋经国百年冥诞,在两岸都引发了极大的回响。不是要歌功颂德,而是要找回那份勤政典范,期盼所有政治人物以蒋经国的精神进行自我要求。任何党执政,中央也好,地方也罢,都要真心诚意为老百姓做事。

  宋楚瑜说,海峡两岸不能活在过去,更不能活在成见里。历史是一面镜子,而不是绳子。镜子能让我们认真检视而继续出发,而不是心中的绳子难于解套,使历史和意识形态继续纠缠和束缚彼此。蒋经国晚年讲了一句让大家冲击很大的话:“我也是台湾人!”这句话值得大陆方面思考。大陆的朋友爱说:“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而蒋经国“台湾人论”的意涵就是:台湾同胞更是中华民族不能割舍的骨肉。

  两岸的命运是共同的,并将逐渐发展成生命共同体。一个贫穷好战的中国大陆,不是台湾的福气,而是台湾最大的威胁;富强有礼的大陆,才是台湾人最佳的保障。

作者是香港凤凰卫视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