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塾先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0:31:31

话说 私塾先生(上)

 

 “八岁孩提子,从师入学堂,整容端坐席,开口诵琅琅。”这几句歌谣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儿童开始入学接受启蒙教育的情况。不过,古时儿童所受的教育同现代相比,差别是很大的。

 

 在古代中国,儿童启蒙阶段的教育多由遍及民间的私塾来承担。私塾的教师即塾师,俗称私塾先生或先生。唐宋以后,担 任私塾先生的主要是科举落第的秀才,其次是未中秀才的童生(儒童)。当然,还有少量其他情况,篇幅所限,此不详述。私塾先生的从教模式主要分两种情况:一是自己开办私塾施教,二是被延请施教。塾师自己开办的私塾世称“门馆”或“家塾”,即塾师在自己家里或借祠堂、庙宇,或租借他人房屋设馆招收附近学童就读。延请塾师任教的私塾又分三种情况,名称也有差别。一是“坐馆”、“教馆”,即富贵人家独自聘请教师在家设馆,专教自家子弟及亲友子弟。二是“村塾”、“族塾”,即由一村或一族延师择址建馆教授其子弟,有的是一村与邻村自愿结合,推举有名望、热心教育的地方绅士为学董,按田亩摊派费用,聘用塾师,择址设馆,教育子弟。三是“社学”、“义塾”或“义学”,即由私人或私人团体创办并主持、经营和管理的私塾,延请塾师教育当地百姓子女。古代中国私人所办“义塾”最典型最感人的例子就是清末聊城冠县人武训通过行乞所办的崇贤义塾。

 

 

 私塾先生的待遇主要由脩金(或等值的实物,称“束脩”)构成。此外,还有膳食(即学东提供吃住)及节假日的红包或礼物等。由于施教模式、私塾先生的学养及声望、学东家境及态度等不同,私塾先生所获得的收入多少也存在很大差异。

 

 自开私塾的先生,每至腊尾岁首,就要四处托人招揽学童,费用全靠学生上缴。学童入馆前,家长须填写一张“关书”(即入学志愿书),里面要特别写明“脩金”(学费)多少,分几次交付,并注明“节庚包”(即逢节另送的红包)除外。私塾先生与学童家长常有来往,如替他们写信、写春联、写契据、帮办婚丧喜事等,在建立起友好的邻里关系的同时,也得到些额外收入。

 

 被延请做塾师的,其脩金由东家(学东)和塾师商定,食宿一般都由东家供给,当然,在东家供应伙食的情况下,脩金要相应减少。私塾中并没有寒暑假,全年只有清明、端午各放一天。每年十二月初十前后放年假,至次年正月十五开馆,所以素有“先生不吃十二月的饭”的谚语。如东家富裕,出手又大方,私塾先生的日子则好过一些。

 

 除一日三餐之外,还会有点心、茶水等供应。有的大户人家甚至还有佣人专门伺候塾师。一般来说,为了子女的良好教育,大户人家是不敢怠慢塾师的。像《红楼梦》中的秦邦业,望子成龙,虽是官囊羞涩,但“为儿子的终身大事,说不得东拼西凑的恭恭敬敬封了二十四两贽见礼,亲自带了秦钟,来代儒家拜见了,然后听宝玉上学之日,好一同入塾”。当然,也不乏一些清贫人家,为了孩子的教育而尽砸锅卖铁之力,不让塾师在待遇上受到委屈。但如果遇到手头不宽裕的人家且又吝啬的,私塾先生也是有苦说不出,既要保持一份清高,又不满微薄的待遇,很是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