辗转八年两度赴川 妈妈寻儿瘦掉50斤(南方都市报 2009-5-1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7:39:07
辗转八年两度赴川 妈妈寻儿瘦掉50斤
普宁城东派出所四任所长接力执着办案找回被拐男孩   日期:[2009年5月11日]  版次:[AA09]  版名:[城事]  稿源:[南方都市报]   网友评论: 145  条     生母(中)和养母拉着小军的手痛哭,因为对小军的爱,她们决定两个家庭做亲戚,一起抚养这个孩子。本报记者谭林摄     母亲节前生母养母共垂泪   这是两个伟大母亲的一次情感碰撞。   2009年5月9日,母亲节前一天下午4时许,在广东省普宁市城东派出所内,一个震撼人心的真情故事在这里进入了戏剧性的高潮:一方是亲骨肉离散8年重逢喜极而泣,一方是从人贩手中买来孩子含辛茹苦抚养8年却被人认领而痛哭不已。普宁警方历时8年,辗转四省五市,行程万里,终于把被拐八年的男孩小军(化名)交到亲生母亲刘国琴的手里。刘国琴如获至宝,紧紧抱着孩子,声泪俱下。然而,9岁的小军却极力挣脱,哭着扑向养母的怀抱,在养母要走的时候甚至跪在地上说,求求你让我跟妈妈走……   “孩子,我是你的亲妈。你丢了,你爸爸就不要我了,现在你也不要妈妈了吗?”刘国琴哭泣着说,“这8年来,妈妈四处找你,找得好辛苦啊!”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沟通,孩子情绪稳定了下来。也许是母子同心、血浓于水的缘故吧,小军很快就愿意让亲妈妈抱,听亲妈妈说话,还跟着亲妈妈一起开心地笑了……   一支娃哈哈骗走儿子   在普宁警方的档案里,小军被拐的这起案件是以流沙东“2002·5·14”小男孩被拐骗拐卖命名的。说起孩子被骗的经历,刘国琴依然哭声不止,她的儿子被骗,工具竟然只是一支娃哈哈。   2002年5月14日上午,当时才35岁的刘国琴被人贩子邓文成和张华兵以介绍工作为名蒙骗,抱着9个月大的小男孩小军离开揭西县钱坑镇家里来到普宁流沙寻找工作。当天中饭吃饭时,邓文成和张华兵故意买了一支娃哈哈交给小军,买单时又故意留下这支娃哈哈在桌上。走了十几米远后,邓文成和张华兵说那支娃哈哈是他专门买给小军的,不要浪费,叫刘国琴返回饭店拿东西。   邓文成是四川人,张华兵是重庆人,刘国琴是贵州人,他们是2001年8月刘国琴产下儿子小军之后在揭西认识的。因为认识了几个月,刘国琴也没有怀疑,就将手中的小军交到他们手上,可是等她出来后,发现儿子和邓文成、张华兵都不见了。   这时候,刘国琴才意识到上当受骗。她急忙报警求助。   四任所长接力办案   “这个拐卖案,我们历时8年,先后4任派出所所长接力,才办了下来,真的很需要决心和毅力。”普宁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王少鸿说。   2003年底,新所长张华奋到任,接力着手查办该案。   2004年3月16日,案件终于有了重大突破,人贩子张华兵(男,35岁)在福建省晋江市永和镇落网,同年4月2日,邓文成(男,38岁)在四川省宣汉县家中被擒。经审讯,张华兵和邓文成在流沙作案后,伙同他人把小军带到深圳,以14000元的价钱卖给他人。   紧接着,张华奋所长带领干警和刘国琴一起到深圳寻找小军。但是,线索中断,人海茫茫,未能找到被拐男孩。   2005年4月,到城东派出所上任第三天的所长连锡雄继续接办此案。他带领干警于2005年和2006年先后两次到深圳寻找小军。尽管费了许多心血,但最后还是找不到。   “这个案件的难度是,人贩子之间相互只知道外号,甚至连名字都不知道,导致经常出现无法顺利侦查下去的情况”,2007年后上任的第四任所长李尤(也是现任所长)说,如果不是领导强力支持,这样的案件很难办下去。   今年4月份,民警在河北省遵化市抓获该案另一人贩子刘金万(男,39岁,四川省宣汉县人),后民警顺藤摸瓜,转战深圳,于5月6日在龙岗天健花园小区抓获了涉案疑犯卿某生(男,43岁,湖南省人)。   据刘金万交代,2002年,他伙同他人在深圳龙岗区一饭店介绍他人以14000元的价钱买卖一个男孩,他分得赃款400元。他同时交代,只知道买主叫“青得寿”,在深圳多处承包工程。   亲子鉴定找回孩子   “青得寿”是谁?专案组查遍了我国居民的身份信息,发现没有这个人的名字。4月24日,李尤所长带领主办民警郭楚帆等直奔深圳,深入小区、工厂和建筑工地,进行地毯式调查走访,一周后终于有了惊喜发现:“青得寿”原名为卿某生。5月7日卿某生被带到普宁。   经审讯,卿某生交代,被拐卖儿童小军现在湖南省新化县其亲戚康某然(男,48岁)家中,并主动联系康某然把小军送到普宁。   经民警做细致思想工作,卿某生交代于2002年在深圳市受蒙骗,以为人贩子邓某成因超生自己无法扶养,便花14000元向其买下小男孩,后将孩子送给其没有男孩的湖南省亲戚康某然做儿子。8日下午,经努力,民警将男孩追回来到城东派出所。经DNA亲子鉴定,该男孩正是刘国琴的亲生儿子。   两个母亲协议常往来   昨天上午,小军的养父养母及亲属黯然离开普宁,半路上,给刘国琴发来一条手机短信:“嫂子您好!昨晚我们都失眠了……在我们这个家族中有太多人爱他,爷爷、奶奶、叔婶、姑爷姑妈,还有爱他的哥哥姐姐。希望您能理解我们,有时间让他给我们打打电话,我们想他。”   在这条信息的背后是小军和养育了他7年的养父养母的深厚感情。刘国琴说,他们本来想在走前和小军通通电话,她差点心软答应了,后来一想,现在是稳定孩子情绪的时候,还是忍心拒绝了一个养母在母亲节的心愿。   刘国琴说,小军的养父养母对他特别好,不但给他最好的照顾,还专门建了一间三层半的楼房给小军。小军也很黏他的养父养母,对他们好得不得了。   刘国琴说,她已经和小军的养父养母达成口头协议,今后要做亲戚常来往,一起关心照顾小军的成长。她想,今年等孩子养熟一点,明年暑假就要带他到他的养父养母家去玩,她还要告诉他,要记得养父养母对他的好。   对话生母   他们都说我把儿子卖了   昨日是母亲节。在刘国琴揭西钱坑镇的家里,她所有的亲戚家人以及村民以一种无言的关心来默默表示对她8年来误解的歉意。   记者:是什么原因促使你这8年来去寻找自己的孩子?   刘国琴:主要还是家里人的误解。小军是我和丈夫的独生子,还是林家兄弟三人的独根苗,因此被家族当作“活宝”看待。丢了孩子之后,我老公、婆婆都以为是我为了钱和别人一起把孩子给卖掉了。同村的邻居甚至和我的大女儿说,“你妈妈不是人,你不要和她在一起,她连自己的亲儿子都卖掉”。我老公对我说,我要是找不到孩子就别进这个家门,就把我赶了出来。   记者:被赶出来后你就开始找孩子?   刘国琴:嗯,我开始在普宁和附近的地方找,三个多月中,我几乎走遍了附近的这些地方,但是没有得到任何消息。就那几个月,我的体重由以前的120斤变成了70多斤。   记者:这其中,你回过家吗?   刘国琴:回过,虽然我老公赶我走,但是那里毕竟还有我的女儿。而且,我老公把我赶走之后,他自己也离家外出打工了,这8年来,他只回来过一次。我在外面边打工边找孩子。?   记者:听说邓文成是你向普宁警方透露回家的消息的?   刘国琴:是。我前后去了两次四川,当地的人也很同情我。2004年年初,那边的好心人告诉我邓文成要回家的消息,结果警方就抓到了他。   记者:听说这个案件的突破也与你有关?   刘国琴:是这样,今年4月份,我打电话到四川的时候,那里的一个人告诉我说,要想找到你的孩子就要找到刘金万,我就把这个信息告诉民警,结果找到了刘金万,之后就找到了买我儿子的卿某生。   养母心声   我们家里有太多人爱他   “嫂子您好!昨晚我们都失眠了……在我们这个家族中有太多人爱他,爷爷、奶奶、叔婶、姑爷姑妈,还有爱他的哥哥姐姐。希望您能理解我们,有时间让他给我们打打电话,我们想他。”   ———小军养父养母发给刘国琴的手机短信如是说。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谭林 通讯员 李俊龙 陈泳成   【已有 145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http://epaper.nddaily.com/A/html/2009-05/11/content_787405.htm
http://press.idoican.com.cn/detail/articles/20090511404A092/   
辗转八年两度赴川 妈妈寻儿瘦掉50斤(南方都市报 2009-5-11) “佘祥林”安徽再现!亳州一青年被冤杀人奸尸关押八年(南方都市报 2006-11-7) 货物离奇被封 申诉八年无果(南方都市报 2007-11-28) 武汉陪读妈妈放弃高薪与儿子"同桌"八年(图) 白领妈妈弃高薪陪读儿子八年 引发网友激辩 网眼:妈妈评审团多未上过黄网(南方都市报 2010-2-5) 男童肛门被插30厘米钢管 辗转5家医院后死亡 七旬阿婆辗转5部门要不回养老金(新快报 2007-8-2) “八年了,我们知道在野的痛苦”(南方都市报 2008-4-7) 涂峰:法院拍出地产 八年后不认账(南方都市报 2010-3-20) 50岁得糖尿病会减寿八年半 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 生病女婴被妈妈扔下河 (南方都市报 2005-12-8) 王学泰:是谁让孩子“整”妈妈(南方都市报 2008-4-17) 刘洪波:“妈妈”引领网络?(南方都市报 2010-2-2) 长平:请教“妈妈评审团”(南方都市报 2010-2-6) 王学泰:是谁让孩子“整”妈妈(南方都市报 2008-4-17) 白烁:官员辞职的学问(南方都市报 2009-5-11) 阿乌:等待,一个城市的成长(南方都市报 2009-5-11) 郭宇宽:开发商倒地有错么?(南方都市报 2009-11-5) 八年新闻打假,留下五大困惑(新闻记者 2009-1) 2009年IDC数据报告:北大青鸟八年蝉联冠军 与爱妻遗体共枕八年(南方周末 2003-12-11) 新中国二十八年土地政策的历史演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