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散文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5:47:05
诗意地叙述:散文诗的魅力
当今,散文、小说以其叙事功能而流行,散文诗亦然,其叙事的功能丝毫不亚于散文、小说。但由于散文诗本质上仍属于诗歌的范畴,受到诗歌抒情特征的约束,使其叙事与散文、小说的叙事有所区别,必须有所节制,只能是一种戴着“镣铐”的舞蹈,一种蕴涵诗意的抒发,一种“欲擒故纵”的收放自如。《梦幻日记》、《剖心斋独语》、《秋天的絮语》《青春散曲》、《渔樵读》、《情系江南》、《西部短章》、《车过中原》、《茶马古道》、《三峡游记》、《一潭清水》《单行道》、《方便面》、《去年》、《遭遇九月》、《我的平淡让时间停顿半刻》、《掬一捧天沙》等等,都表明散文诗叙事功能的宽度与广度。当叙事成为一个时代的主流文学样式,当人们的审美需求从高雅趋向朴素,当诗歌受到“快餐文学”、“地摊文学”、“下半身文学”的冲击“蹋”,几乎变成网络梦游者的呓语的时候,散文诗作者如果能把握好艺术的脉搏,充分运用其叙事功能,在叙事与抒情之间找到一个诗意结合的平衡点,将是大有作为的。捧读选集时,我仔细品味着作品中诗意叙述的从容与幽雅、浪漫和多情、沉思或追问,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引人遐想。
“我们不见得就比一只蚂蚁走得更远。它们无论走多远,都能准确无误地找到回家的路,找到生命的起点。//我们也如此。如果肉体倒在途中,就让灵魂回家。”(蒋伟文:《生命旅》)。—这样的叙述,不但诗意含蓄,而且带有很浓的哲学意味了。
-------吕宗林,湖南衡阳人,湖南“新乡土诗派”重要诗人,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活水》。
什么是散文诗?怎样把握散文诗文体?莫说我们是初学者,更何况目前对散文诗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就是现已成名的作家也都曾经发出过如是慨叹:最容易写的(文学作品)是散文诗,最难写的也是散文诗。说散文诗的容易写,是指它的篇幅短小,灵活自由、无拘无束,是一种用散文诗笔法创作的诗歌文本,会写文章的人都能写散文,因此它容易入门,初涉文学创作者,大多会用散文诗来投石问路;说散文诗最难写,是指好的散文诗都是极精致的艺术珍品。散文诗创作,就象是一位骑手面对着一匹脱缰骏马,虽然去掉了所有的束缚,但是要想得心应手、娴熟自如地驾驭它,当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作家李利君说:“散文诗……把节奏和韵律隐蔽地置于作家的感受之中,注重的是内在的美,追求文字本身带给人的审美刺激。如果诗人和散文诗作家都是一滴水的话,诗人是跳动的阳光中一滴静止的水,闪耀着七彩的阳光;而散文诗作家却是静止的阳光中一滴跳动的水,它的光彩我们无法看清。”是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没有相当的艺术功力与创作修为,是达不到那理想的彼岸的。对散文诗文体的把握,是一种修炼,是一种追求,是一种境界。
----------<散文诗文体的把握>   作者:刘小红
散文诗臆想                    广东/陈计会
精神  或者说散文诗的灵魂,是诗,是自由燃烧的火焰。烛照黑夜与人类幽暗的内心。精神,也即思想,是心灵与现实生存碰撞产生的火花。没有碰撞,没有思想,也即没有精神。散文诗精神来源于个体对自然、人生的感悟,但更多时候是现实生存对心灵的压制,它像黑夜中那一道划破沉沉天幕的闪电,一切现存的秩序和枷锁被它打破;它也犹如天地间矫健的游龙,自由而舒展地飞舞。在专制时代,散文诗应该是一把指向铁镣和樊笼的利剑,在啸叫和血潮中,体现自己桀骜不驯的思想。它有时像地底下的岩浆,在压抑中喷发;有时又如荒原中游荡的野火,在黑夜中燃起弥天大火。在一个庸俗的时代,它是心灵的制高点,是山峰,是岛屿,是仰望的高度;是风雨泥泞路途中艰难前行的马车,它始终引导人们的灵魂回归精神家园。
起源  或许可追溯到古代的小赋、词、圣经,一切有诗意的流动的文字。这些散文诗的雏形凸现出了散文诗的特点:诗意的,诗是散文诗的内核;流动的,即散文化的外形,具有音韵和节奏。具有文体意义的散文诗应该从贝尔特朗开始,他的《夜之卡斯帕尔》在19世纪上半叶以浪漫派为主的法国文坛可谓开一代风气之先,继而有波特莱尔、兰波、马拉美等一批追随者,及至圣琼·佩斯、金斯伯格更是发扬光大了。散文诗从法国起源,这是现实的选择。法兰西是一个浪漫的民族,一个思想不羁的民族,也只有他们才担当得起这样的重任。散文诗打破诗歌的韵律的束缚而仅讲求语言流动的音乐节奏,比诗歌显得更自由,更易于抒发思想情感。散文诗是自由精神的载体。散文诗并非从诗中分蘖出来的,而是散文和诗歌丛林中窜起的一株挺拔的大树。它的傲岸与枝枝蔓蔓的散文不同,且骨子里流淌的是诗歌的血液。
现实  当然包括历史。因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诗歌或许可凭借诗人的梦想进行抒情。而散文诗必须牢牢抓住脚下这片飘泊的、动荡不安的土地;血与火交替洗礼的土地;呐喊与吟唱的土地。扎根,并且汲取水、养料、和血液,拔节、结果。散文诗常常是痛苦的果实。是诗人在与现实的抗争中,在灵魂的煎熬中,用心血浇灌出的痛苦的果实。我们知道,在专制的时代,散文诗人为民主与自由、个人生存的权利而抗争;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散文诗人又为灵魂不被异化而苦苦坚守。或许只有痛苦,思想的痛苦,散文诗才具有深度,才获得永久的魅力,人格的魅力。我们从波特莱尔身上,从鲁迅身上,获得了见证。散文诗与诗歌一样,是最接近心灵的文体,一切都打上诗人的烙印。散文诗中的现实,是诗人经过咀嚼的现实,经过肉搏的现实,经过心灵灼烧的现实,具有人性的深度和诗意,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象 征 或隐喻。或暗示。在象征中,石头,不仅仅是石头;火焰,不仅仅是火焰。一个事物所指的意义大于自身。在几种以抒情为主的文学体裁中,散文诗中的象征或许是运用得最多的了,其次是诗歌和散文。在短小的篇幅里,散文诗要想突破平面化的描述、直接的抒情议论,而具有立体感和张力,具有言外之意,象征是一种最佳的途径。象征是破壳而出的苍鹰,引导我们的目光超越平凡事物而抵达精神的高空。在散文诗中,象征是屠格涅夫的门槛,是高尔基的海燕,是鲁迅的野草……深深触动着我们的心灵,并产生照耀我们灵魂的火光,让我们洞析人生,洞析社会,洞析事物的本质。
氛围  意境是中国古代诗学的一种艺术追求。作为现代新的文学体裁,散文诗无需篇篇达到有意境的高度,但我认为还需在诗中形成一定的艺术氛围。散文诗人创作过程中,在主体情绪的牵引下,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有音乐节奏地展开,运用形象性和象征性的细节,营造一个想象中的诗歌花园。好的散文诗,让人在阅读时无意中闯进一个迷雾缭绕的森林,或一片月色朦胧的草地,或一望乱石飞沙的戈壁……
传统  中国的散文诗,受泰戈尔影响较甚,清新、自然、明快。从冰心开始,及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批散文诗诗人的作品。有论者认为他们受到惠特曼、波特莱尔的影响,但我认为惠特曼对民主、自由、个人尊严的呼唤和礼赞,波特莱尔对现实社会猛烈的批判精神并未贯穿在这一批散文诗人的作品中。另一个传统的中断,是鲁迅《野草》中的深沉的生命意识和现实压制下的抗争精神得不到赓续,这是殊为可惜的。也因此,《野草》成中国散文诗史上一座暂时难以超越的丰碑。上世纪80年代,随着人性的复苏,我们看到散文诗复苏的火光,但火还未燃旺,又遭遇90年代平庸、世俗的流水的浇扑,散文诗的火种差点又熄灭了。进入新的世纪,我们应该看到曙光。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在一个人的自由和尊严逐步得到重视的时代,我们有理由相信会产生伟大的心灵,产生伟大的散文诗篇!
作者简介:陈计会,广东阳江人,系广东省作家协会、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1971年生,198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出版散文诗、诗歌合集《叩问远方》;作品入选《广东省作协50年文选(诗歌卷)》、《中国新诗选》、《散文诗精选(1993—1998)》、《散文诗人二十家》、2000、2002、2003、2004《中国最佳散文诗》、《2004年中国散文诗精选》等数十种集子;多次获得全国性征文奖,其中获得诗神杂志举办的“诗神杯”全国新诗大赛二等奖、中国诗歌学会和散文诗杂志联合举办的2003年全国散文诗大赛金奖。
电子邮箱:cjh228@21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