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兄弟自称为母筹钱治病挟持一名女子(南方都市报 2009-4-2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9:05:25

刀下救人质
两兄弟自称为母筹钱治病挟持一名女子,被广州警方制服

日期:[2009年4月22日]  版次:[AA01]  版名:[封面]  稿源:[南方都市报]   网友评论: 65  条 张×述持刀架在邝某脖子上 11时30分,民警乘其不备,果断将张×述制服,安全解救出被劫持女子邝某

  “不要逼我,不要过来。”自称为筹母亲治病的1万多元手术费,重庆开县来广州的张家两兄弟在离派出所仅50米街面持刀抢劫,挟持女人质与警方对峙近90分钟后被民警生擒。

  昨日上午10时10分,女子邝某乘坐公交车至广州白云区三元里古庙站下车后,正走在广园路上,张X述、张X均兄弟突然出现在她面前,张X述用刀子抵着她的脖子将其挟持到附近一商铺门口。警方与之僵持了近90分钟,乘其不备,果断将张X述制服,安全救出人质。警方表示,邝某并未受伤,案件正在全力调查之中。

  10时10分:一人劫持一人举纸条

  抢劫发生的街面距白云区三元里派出所仅50米,昨日上午10时10分许,路面行人川流不息。“啊!救命!”一阵女子的尖叫声,引起街头报摊女老板的注意。她看到,人行道上,两名男子拦住了一名提着饭盒、手袋的女子,其中一男右手握着一把长约30厘米的尖刀,左手一把拽住女子的长发,女子惊魂不定无法挣扎。另一男手上拿着一张纸,纸上写有“筹钱”字样。

  “持刀男子情绪很激动,小声向被劫女子嘀咕着。”附近工地干活的陈先生回家时看到,几分钟后,几名民警、治安员立即围拢过来。看到警察过来,持刀男子立即将刀架到被劫女子脖上,对着警察喊话,“不要逼我,不要过来。”另一男子拿着手中的纸,朝着警察走去,顿时被制服,带往派出所。

  11时许:民警送水送钱被拒

  持刀男驱使邝某一起在路边报亭旁蹲下,刀子始终没有离开邝某的脖子。数十名警察围拢过来,谈判专家也随后赶到。僵持20分钟左右,持刀男一手紧握架在女子脖子上的刀,一手死死抓着女子的头发,慢慢地朝着人行道旁一排店铺后退。店铺老板立即放下卷闸门,跑离现场,远远观望。

  警方步步紧逼,男子最后退到了店铺的卷闸门前。警方并未匆忙扑上去,而是开始劝说男子蹲下。

  昨日上午11时许,男子背靠着卷闸门蹲在地上,紧握尖刀,架在女子的肩上,刀口紧贴着脖子。女子坐在地上,握着一部手机,一脸无助的惊恐,不住流着眼泪。

  目击者吴先生说,与此同时,一位民警拿着一叠钱和两瓶水走入封锁线,准备将钱递给蹲在地上的持刀男子。“但那个男的纹丝不动,不住地朝着民警喊着。”民警无奈地离开现场。

  11时10分许,封锁线外聚集了大量的围观者,一度影响了广园中路的交通,警方开始疏散围观者,几位身穿制服的民警也逐步退出封锁线,只留下一位戴着黑色手套的便衣警与持刀男子交谈。

  对峙局面依旧僵持,气氛高度紧张。“那个被挟持的女子,肯定吓死了。”围观者为被挟女子捏着一把汗。

  11时33分:便衣夺刀扑倒男子

  上午11时23分许,一名穿制服民警带着一名治安员,拉开男子身旁3米远的一道卷闸门,鱼贯而入。警方的这一举动,引起了持刀男子的不安,并不时地左顾右盼。同时,身前的被劫女子拿起手机拨打着,不停地哭诉。

  无论周围情况如何变化,男子手中的尖刀一刻也没有离开女子的脖子。封锁线外,几名手持微型冲锋枪的特警站在一辆货车后,正好躲开男子的视线,伺机而动。

  11时30分许,负责与持刀男子交谈的便衣警,再次递过来一瓶水,这时候,多了4名警察站在离男子一步远的地方。

  时间一秒一秒过去。

  11时33分,戴着黑手套的便衣警趁持刀男子一时分神,一把抓住男子握刀的手,用一招擒拿术,尖刀从男子手中落下的一刹那间,周围两名制服警、一名便衣警一拥而上,扑倒男子,将其制服。连被劫女子一时间都没有回过神,另一便衣立即扶着她,离开现场。

  持刀男子被众民警抬入派出所,身后的封锁线解除,围观人群逐步散去,各店铺重新开档。

  对话

  派出所里跪地哭诉:

  挟持人质为筹钱救母

  “谁能救救我的妈妈,我没有办法呀,我走上了绝路!”:“我不惜付出一切代价,生命都可以!”:“就算判我十年,我都愿意,要我死,我也愿意。”昨日上午11时40分,广州市三元里派出所的审讯室里,隔着铁门传出一阵撕心裂肺的喊声。

  喊声来自持刀男子的哥哥张×均,他跪在地上,不停哭诉:母亲在家中做农活时不慎摔伤,急等一万多元的手术费救命,他和弟弟苦思一夜后才出此下策———当街抢劫。

  隔着一扇镂空的铁门,他跟记者讲述了这段经历。

  记者:为什么要挟持那个女人质?你们认识她吗?

  张×均:那个女的,我们并不认识。我妈妈还躺在重庆开县医院,正在输氧抢救,正等着手术,我真的没有路可走了,家里几次给电话催医药费。我不能让我妈妈有事呀!我也没办法啊。

  记者:你母亲是怎么病的?需要多少手术费?

  张×均:我妈妈在老家做农活时洒农药,从坡上摔下来,摔得都不能说话。需要1万多元钱的手术费。我昨天想了一夜都没有睡觉。谁来帮一下我妈妈!

  记者:家里还有其他人吗?

  张×均:老家还有3岁的孩子和我老婆。

  记者:持刀的男子是你什么人?叫什么?

  张×均:他是我弟弟。叫张×述(音)。

  采写:本报记者 涂峰 徐艳 通讯员 云公宣

  摄影:本报记者 刘可 实习生 黄振华(线索提供:梁先生300元)

http://epaper.nddaily.com/A/html/2009-04/22/content_767796.htm
 

母病垂危急等3万救命钱
刀劫人质前,张家兄弟电话许诺:手术费,我们想办法!

日期:[2009年4月23日]  版次:[GA02]  版名:[广州读本 热闻]  稿源:[南方都市报]   网友评论: 9  条   持刀者的弟弟张×均在派出所大厅疾呼“我们两兄弟只想救我妈”。   前日,劫持现场,警方让弟弟与持刀的哥哥交流,同时,解救警员悄悄靠近目标。   人质获解救后情绪仍然很激动。

  “谁能救救我的妈妈!”自称筹钱为母亲治病,前日上午10时许,重庆开县来广州的张×述、张×均两兄弟在白云区三元里离派出所仅50米街面持刀抢劫,挟持女人质与警方对峙近90分钟后被民警生擒。

  而此时,在重庆开县一个镇的中心卫生所靠输氧维持生命的张家兄弟的母亲,正急等手术费,全然不知两个儿子在广州闯下大祸。

  “他们在外打工7年,很少寄钱回家。”昨日,重庆开县张家兄弟的一位亲戚透露,3日前张家兄弟得知母亲脑出血入院后,只说了句:“手术费,我们想办法!”而后手机再也没有开过。

  谁能救救我的妈妈,我没有办法呀,我走上了绝路!

  就算判我十年,我都愿意,要我死,我也愿意。

  ———审讯室里,弟弟张×均哭喊道

  小时候,他们是很乖,很听话的。

  还是书读得太少了,怎么能做出那样的傻事呢!

  能不能向警察求求情,他们还那么年轻。

  ———张家兄弟在重庆老家的一名亲戚说

  撒农药时张母突发“脑出血”

  前日,张×述、张×均当街举牌“筹钱”刀劫人质时,两人的母亲的确正躺在千里之外重庆开县一个镇的中心卫生所病床上,戴着呼吸机生命垂危,急等手术费。

  张家亲戚透露,20日晚7时30分许,张母独自一人提着农具到田里干活,喷洒农药时,不慎晕倒在田里,不省人事,所幸被丈夫看到,急忙送到镇里中心卫生所抢救。经医生检查,张母突发“脑出血”,情况危急。家中亲戚东拼西凑,筹集到3000元,仅够勉强维持生命的医疗费。医生提醒,必须动手术,否则性命难保,手术费约3万多元。

  当晚9时许,亲戚联系到在广州打工的张×述、张×均兄弟俩。

  这位亲戚回忆:当兄弟俩从电话中得知母亲病危的消息时,非常焦急,大致了解情况后,说了句:“手术费用,我们想办法!”就匆匆挂下电话。

  张×均事后表示,当晚,他彻夜难眠,一心想着如何筹集手术费,令所有亲戚没有想到的是,兄弟俩所谓的“办法”是———在三元里古庙旁、距离派出所50米的地方实施抢劫,并劫持人质与警方对峙。

  “我们还等着他们寄来手术费。”这位亲戚说。

  昨日,亲戚们再次拨打张家两兄弟的电话,手机却一直关机。他们并不知道,张家兄弟在拘留所里,面临法律的审判。

  早年丧父家中一贫如洗

  昨日,亲戚们再次前往卫生所看望病危的张母。一位亲戚回忆,张母仍躺在病床上靠着简单的药物和输氧维持生命,因无法言语,表达只能靠点点头、眨眨眼。同时,医生再次催促手术费。

  “两兄弟母亲的命运,非常坎坷。”张家亲戚说,张母膝下只有张×述、张×均两个儿子。1988年,第一任丈夫,两个孩子的生父因淋巴癌堵塞喉管痛苦地去世。

  丈夫离世后,家中重担全部压在张母一个人身上。她与两个儿子相依为命,生活过得困苦不堪,靠种几亩薄田和帮人做些零活维持生计。“收成不好时,只能靠亲戚们接济。”这位亲戚说,那时,张家经常“吃了上顿,顾不了下顿”,无奈之下,张母不得不去村里相好邻居家赊一些米、菜。

  1990年,经人介绍张母再嫁到邻村。“但她的第二任丈夫精神有些问题。”亲戚说,那个男人除了种田,打工、做小生意都不行。“她再嫁可能也是为了两个孩子。”

  一些亲戚感叹,如果不是再嫁他村,张母带着两个孩子,可能住的地方都没有。因常年失修,张家原来的房子一角已坍塌,无法再住。

  少小离家但“没有挣到钱”

  昨日下午,在重庆开县一个安静的村庄,亲戚们仍苦守着电话等待兄弟俩筹钱的消息。晚上6时许,镇派出所民警和村干部来到张家,带来了一个村里人无法相信的消息———张家兄弟俩在广州街头持刀劫持人质已被捕。

  “对他们兄弟俩的印象,我们有些模糊了。”亲戚们说,张×述、张×均两人均是小学毕业,在家务农几年后,只有十五六岁的张×述带着弟弟外出打工。大约7年前,两人来到广州,换过几个工厂。亲戚们最后知道的情况是,兄弟俩在白云区石井一家皮具厂做事。

  据亲戚们估计,多年来,兄弟俩在外打工,过得并不如意。“几乎没有看到他们寄钱回家。”一位亲戚说,在他印象中,7年以来兄弟俩只回过老家两次,一次是早年的春节,“可能是没有挣到钱,不愿意回家吧。”

  最近一次是去年8月份,起因是张×述的老婆要带着两岁多的儿子离开当地回广西娘家。“还不是因他家太穷了,过不下去了。”

  一位亲戚说,张×述在外打工,他的妻子独自在家带孩子。因没有寄钱回家,张妻觉得日子难熬,决心带着孩子一起回到广西娘家。张×述听闻后,立即赶回家与妻子商量,结果是妻子独自回娘家,儿子留给张母带。

  电灯是张家唯一的电器。平日,兄弟打电话回家,只能靠亲戚转述,所以母子间交流机会不多。

  “他们的母亲知道儿子在外闯荡,也很支持,她心中明白儿子有孝心,虽然嘴上不说。”亲戚说,现在张母躺在病床上,就更难表达了。

  “能不能求求情,他们还年轻”

  “就算家里没钱,也不能去抢呀,他们糊涂呀!”几名亲戚知道张家兄弟俩的事后感慨道。

  与传统的中国农村一样,张家所在的村庄民风淳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持刀抢劫这种刑事案件更是少有耳闻。

  亲戚们说,张家两兄弟少小离家,又很少回家,因此只依稀记得兄弟俩十五六岁的模样。

  “小时候,他们是很乖,很听话的。”一位亲戚说。当时,虽然年纪很小,兄弟俩却经常帮母亲干各种农活。“如果不是民警上门,我们根本不相信他们在广州做出那样的事情。”

  “还是书读得太少了,怎么能做出那样的傻事呢!”亲戚们感到惋惜。“能不能向警察求求情,他们还那么年轻。”一位亲戚说。

  截止发稿时分,记者再次致卫生所,主治医生魏小姐表示,张母没有过危险期,急待手术费。

  ■法律观点

  犯罪方式愚蠢,是否有隐情

  检察官:绑架罪起刑点5年以上

  “这两个嫌疑人无论作案动机如何,以暴力手段劫持人质获取钱财的行为,都构成了绑架罪,但经办人不应停留在这一表面现象”,广州市一名资深刑案检察官昨天看到本报报道后表示,两个嫌疑人采取的方式很愚蠢,无法得手。

  该检察官说,以专业人士的眼光看,首先就会想到他们的精神有没问题,还有是否有隐情?他们是不是打算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其它目的?因为成熟的犯罪分子,是不会采取这种手段的,不符合情理或逻辑。

  该检察官认为,办案人员应调查核实是否嫌疑人确实走投无路,如查明他们的行为确实是因为贫穷、走投无路,两人的行为区别于为满足私欲或者泄私愤,在量刑时应予以体现。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原《刑法》中,绑架罪的最低量刑是10年,在刑法分论个罪中,绑架罪是起刑点最高的刑种之一,抢劫罪起刑点也才3年。”该检察官提出,2009年2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刑法修正案(七)》中,在绑架罪条文中增加了“情节较轻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情节,从而将绑架罪起刑点降低到5年以上,正是考虑到社会转型期间,该类犯罪的复杂性,而本案很有可能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作案动机不能作为衡量依据

  律师:张氏兄弟没有自首情节,是否“酌情”看法官

  广东力诠律师事务所徐再良律师说,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徐再良分析说,张氏兄弟当街劫持人质的行为应当构成绑架罪,也没有自首情节,因为张×述并没有主动弃刀,女子是在警方解救下才脱险。虽然他们是为了救母,但是作案动机并不能作为法定的衡量依据,只能是酌情考虑的情节,法官可以适当予以考虑。

  网友声音

  捐款,但不意味着鼓励犯罪。即使暂时没有筹到手术款,也希望当地医院尽快给母亲做手术。

  ———广州杨先生

  千错万错,孝心无错。堂堂男子汉为钱低头,实在很悲惨。

  ———惠州周小姐

  对兄弟俩做出的糊涂事,真是又感动又痛恨。这也给世人一个警告。

  ———广州邓小姐

  ■医生建议

  被劫持女士受惊吓,暂无大碍

  心理医生建议其讲出来舒缓压力

  据了解,被劫持女子邝某为广州本地人,在劫持过程中,并没有受伤。“事后来看,她的心理素质不错”,一位民警告诉记者。前日,邝某被解救后警方将她带回派出所,努力稳定她的情绪,并找来她的弟弟妹妹等家属来进行安抚。

  对于被挟持女事主邝某遇到此次挟持事件,广州市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胡慎之表示,这是一起典型的危机事件,事发后,女事主会有精神上、情绪上的问题,包括恐慌、晚上会做噩梦、易怒、敏感、心理不踏实等情绪反应,一般情况下,这种情况会在2个月后自动消失。

  “两个月是一个分界点”,胡慎之称,两个月后,女事主先前恐惧的情绪反应可能会减少,但是一到街上,看到相关曾经经历过的场景,又会激发出潜藏在她脑里的印象碎片,随之再次出现之前的恐惧情绪。

  胡慎之表示,女事主可以尝试向不同的亲戚、朋友诉说事情发生的整个过程和细节,把感受、情绪完全表达出来,多说几次,对她的恢复会有好处。

  ■读者心声

  热心读者想捐钱给病重母亲

  “捐款,不代表鼓励犯罪”

  看到本报《弟刀劫人质哥举牌“筹钱”》报道后,不少热心读者致电报社,表示可以向兄弟俩的母亲提供金钱帮助,助其尽快手术、及早康复。

  “捐款,不代表鼓励犯罪。”在广州做饲料生意的杨先生说,劫持人质勒索是犯罪行为,但将心比心地想一想,如果躺在病床上是自己的妈妈,也于心不忍。希望媒体可以和当地医院联系一下,不管手术费用够不够,应该及时给妈妈做手术,救人才是首要的。“对兄弟俩的行为,真是又感动又痛恨。”

  惠州的周小姐也认为,兄弟俩都是男子汉,却因为没有钱不得不低头。他们这种行为固然不对,但是为了救妈妈,千错万错、孝心无错。现在的人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这么有孝心。不想看到兄弟俩因为这件事情被判刑,这件事情也是给世人的一个警告。

  统筹:涂峰

  采写:涂峰 徐艳 吴秀云 李健 魏凯 陈捷生 周皓 马小六 熊薇 实习生 张学斌

  摄影:本报记者 刘可 实习生 黄振华

 

http://epaper.nddaily.com/G/html/2009-04/23/content_768917.htm 

十年打工 留下4.5万元欠条
老乡讲述刀劫人质的张×述与他的打工生涯

日期:[2009年4月24日]  版次:[GA08]  版名:[广州读本 特别报道]  稿源:[南方都市报]   网友评论: 3  条   张×述写下的借条。   张家的小土屋布满裂缝,旁边是邻居家的红砖房。   当地电视台正在转播兄弟俩挟持人质的新闻,引起了医院里众人围观。 劫匪兄弟的打工生涯

  “他(张×述)一直很要强,一直想学门手艺,这么多年,一直如此”,谈及多年的同窗好友,张文峰感叹着。

  昨天下午,广州,持刀劫人者、张×述的小学同学张文峰坐在自家客厅里不停地摇头,他始终不相信一向老实的张家兄弟做出“劫持”这样极端的事来。

  从1998年离开家乡外出谋生,到2009年在广州街头劫持人质与警察对峙,张家兄弟这10多年到底历经了怎样的人生?

  “隔壁村的野蛋”

  张×述、张×均其实是兄弟俩从前的名字。

  1988年,张父因病去世。1990年前后张母改嫁。继父姓付,兄弟俩的名字分别改成“强”和“俊”,并从重庆开县临江镇的安乐村搬到了龙桥村。同年,张×述与张文峰成为小学同学。

  因为母亲改嫁的缘由,学习成绩不高不低的张×述在班级里一直沉默寡言。有同学经常对他起哄,喊他是“隔壁村的野蛋”,对此张×述总是无言以对。在学校里,张×述给同学们的印象是踏实、能吃苦。同学们一起去捉泥鳅,张×述总是跑到水最深的地方,“我们都怕,他不怕”。

  张×述曾说,好酒的继父经常一顿饭喝下一斤多白酒,“他总觉得继父没什么可指望依靠的”。

  陷黑厂“人间蒸发”

  小学毕业在家呆了一年多后,1998年张×述、张文峰和一个老乡3人结伴来到东莞打工。在一家老乡开的酒店,3人做起了洗碗工,月薪300元。每天早上6点起床,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太累了,走路都想睡觉”,张文峰回忆。

  几个月后,张文峰跳槽到了东莞一家手袋厂做工人,“一天7块钱,加班费另计,主要是想学点技术”。大约3个星期后,张×述在张文峰的介绍下也来到这家工厂。张文峰在二楼做技术工,张×述在一楼做零工。张×述常感叹,想自己学点技术。

  每到下班打卡的时候,张×述总是故意落在最后,偷偷摆弄一下机器,但这属于违规行为,一次要罚100元,“一个月就那么点钱,他还被罚了好几次。”

  1999年,张文峰跳槽到东莞寮步一家皮具厂,他曾劝张×述一起过去,谁知道,张×述到该厂转悠一圈回去后就消失了。

  2000年初的春节,张文峰回到重庆老家时被张×述的父母追着问“大儿子去了哪里”。“我也很奇怪”,回到东莞后,张文峰找到原来的手袋厂,可保安说张×述早已离开了。

  随后几年,张×述音讯全无,也曾有人说见过张×述,“但问具体地点时,大家又都说不清楚了”。

  伤痕累累哭诉遭遇

  2006年春夏之交,张×述突然从重庆老家给张文峰打来电话,说正和女友在老家拜访亲朋好友,女友即将临盆,希望张文峰借他点钱。

  “你这些年跑到哪里去了,挣的钱呢?”张文峰在电话里问,他立刻给这位昔日同窗寄去了5000元。

  几个月后,张×述带着女友和刚出生不久的儿子来到了广州,向张文峰诉说了自己6年来的遭遇。

  原来离开手袋厂后,张×述进了一家玩具厂,不料踏进了“黑窝”。该工厂要求工人只能进不能出,厂里有理发店、超市、诊所等各项设施。工人购买东西全部记账,从工资中扣除,工资被扣光是常有的事。发现有工人逃跑,保安会把他们打得鼻青脸肿。

  说起这段经历,张×述“说一次痛哭一次”,他向张文峰展示了伤痕累累的胳膊大腿,手臂上也有被砍的刀痕,一只手的小拇指已经不能弯曲。直到2005年前后,来到该工厂的一群湖南学生集体反抗,包括张×述在内的所有工人才得以解脱。

  张×述说,他离开玩具厂后去了另外一家工厂,认识了广西籍女友阿娇,不久两人有了爱情的结晶。

  母亲病重四处筹钱

  到广州后,张文峰发现张×述和以前比有明显变化,反应迟钝许多。张×述和阿娇似乎也没有正式登记结婚。阿娇曾对张文峰说,没想到张×述家那么穷,住的是全村最后一间土房,土墙的裂缝手都能伸进去,想跑可肚子又大了,“她还说自己的父母不同意两人在一起”。

  很快,阿娇在三元里一家酒店找到一份收银员的工作。张×述则在张文峰开的档口里帮忙,一个月1200元,包吃包住。张×述每天的工作就是骑着单车四处送货,他也慢慢变得开朗起来。

  但2006年前后,张×述母亲的身体开始恶化,医生诊断是严重高血压,“医生叮嘱不能摔跤,否则会很麻烦”,而张×述也多次表示,“就算要了我的命,也要挣钱给她治好”。但是,由于繁重的农活,张×述母亲的身体总是时好时坏。

  为了母亲,张×述多次向张文峰借钱,有时两三百元,有时上千元。到了年底,经常工钱都不够偿还借款的。

  女友出走遍寻不着

  2008年3月,张×述回家看望病重的母亲,阿娇也来到重庆,希望带走儿子但遭到了拒绝。不久,她离开了重庆再也没有露面。

  从此,张×述的生活再次陷入了低谷,他仍然经常借钱,说要给母亲治病。

  但是直到2008年10月张文峰回老家,才知道张×述已经将近1年没有给家里寄过钱。“他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我怀疑钱都用来找阿娇了”。

  张×述变得无精打采,送货经常出错,10天里至少有3天哈欠连天。

  张文峰说,一旦听说哪里有女友的消息,张×述就会晚上过去寻找一整夜。深圳、东莞,都曾留下过他寻找阿娇的足迹。

  2009年初,张×述找到了张文峰生意上的合作伙伴张军(化名),希望到他的手袋厂学技术。一开始,张军坚决拒绝,“一个月只有800元,还很辛苦,何必呢?”可张×述强调,想学一门技术。2009年2月他终于去了张军的手袋厂。

  离开前,张×述向张文峰结清了账目,“他主动给我写了一张四万五千元的欠条(大图),表示一定会归还”。

  2008年前后,张×述的弟弟张×均也来到了广州,在三元里地铁口做搬运工,张文峰还帮两人在附近租了套房子。张文峰说,那套房子距离事(劫持人质)发地点最多500米,“我怀疑他是觉得那里地形复杂,又熟悉,才在那里动的手。”

  张×述十年打工轨迹

  1998年和两名老乡一起到东莞一处餐馆做洗碗工,几个月后来到一个手袋厂做零工

  1999年突然失踪,几年后自称进了一间黑工厂

  2005年离开黑工厂去另一工厂打工,认识女友阿娇

  2006年带着怀孕的女友回到重庆,农历八月生下儿子,5个月后女友出走

  2007年初来到广州投奔老乡开始打工

  2009年2月到石井一家手袋厂打工

  小特写

  不爱笑的徽徽

  谢守翠3岁的孙子徽徽这几天都呆在卫生院里,医生护士给病人派早餐券时,也会顺手递给他一份,拿着卫生院食堂的米糕,徽徽吃得特别开心。

  爷爷照顾奶奶顾不上他时,这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就自己在医院里玩,衣衫袖口弄得脏兮兮的,鞋也开了口子。

  徽徽的脸上很少有笑容,陌生人和他说话,他马上怯怯地躲在一旁。

  徽徽已经记不起妈妈的样子了,在他5个月大的时候妈妈就离开了这个家。爸爸在外打工,几年才能见上一回,他在家里却时不时把爸爸挂在嘴上。

  奶奶就要转医院了,家里人还没想好徽徽以后是否跟去。他们担心带到重庆不方便照顾他,或许会把他留在安乐村亲戚家里。

  AⅡ08-09

  统筹:本报记者 周皓 周松柏

  采写:本报记者 周皓 熊薇 周松柏 徐艳 吴秀云 梁茜

  摄影:本报记者 张骏 张志韬 实习生 韩伟坚

http://epaper.nddaily.com/G/html/2009-04/24/content_770358.htm 

本报记者赴开县转交善款

日期:[2009年4月24日]  版次:[AA26]  版名:[城事]  稿源:[南方都市报]   网友评论: 4  条   张家在当地是最困难的几户之一。小土屋中,张母的卧室看上去家徒四壁,一贫如洗。   张氏两兄弟的母亲躺在病床上生命垂危,脑部扫描CT底片显示其脑出血。 劫匪兄弟的打工生涯之2

  本报讯  昨天下午,本报记者将一不愿留名的慈善机构通过银行卡转账捐出的2万元现金交到谢守翠丈夫的二哥付前海手中,付前海代表弟弟、弟媳收下这笔捐赠款,并对捐款的机构表示感谢。上午一直愁眉不展的他,收到捐款后开始话多起来,他说很想知道这个机构的名字。

 

  付前海打算将弟媳转到重庆市的医院治疗,他不放心弟弟准备自己去办好这个事情。“我明天一早就去镇卫生院办手续,然后尽快转院。”收到捐款后他马上到处托人打听重庆的医院,考虑选择哪一家才好。

 

  捐款的过程由安乐村文书公证,收据上还加盖了村里的公章。安乐村村长连说感谢捐款机构。他说村里知道谢守翠家的情况,已经在考虑想法子帮助他们,他们也考虑过要发动村民拼凑些款项。他表示,今早他将和付前海一起帮助谢守翠转院。他还说,一定会帮助监督,保证这笔捐款完全用于谢守翠的治疗之中。

 

  捐款人说

 

  四川人袁先生:他们劫持人质是不对,但是再大的孝心没钱给母亲治病也不行,我就是想帮他们完成这个孝心。

 

  广州市民王小姐:人在无奈的情况下才做这种事情,我也只是想尽一份力,他们家庭实在太贫困了。

 

  重庆人熊先生:以前我也遇到过跟他类似的情况,也差点走上犯罪道路。我愿意帮助他。

http://epaper.nddaily.com/A/html/2009-04/24/content_770497.htm  

[街谈]尽孝可嘉,但不要伤害别人

日期:[2009年4月23日]  版次:[AA02]  版名:[社论]  稿源:[南方都市报]   网友评论: 22  条

  《水浒传》第四十二回,黑旋风李逵回山东老家接老母上梁山,路遇李鬼冒充他的名字剪径。在真李逵斧下,李鬼哀求:“孩儿本不敢剪径,家中因有个90岁的老母,无人养赡,因此孩儿单提大爷大名唬吓人,夺些单身的包裹养赡老母,其实并不曾敢害了一个人。如今爷爷杀了孩儿,家中老母必是饿杀。”李逵本是纯孝,再说自己杀人放火的事情也没少干,听此言便放过了李鬼。

 

  后面的故事证明李鬼纯是瞎话连篇,其实李逵稍加思考,也不会上当,一个90岁的老母生出的孩子怎么可能竟然正当盛年!施耐庵此段描写无非证明李逵的赤子之心,无论这位黑旋风如何板斧不认人,但是他尊重人世间最基本的伦理,比如孝道,比如义气。而今广州又发生了这一幕,来自重庆开县的两兄弟,弟弟刀劫人质,哥哥举牌“筹钱”,兄弟声称为凑集母亲1万元手术费。

 

  此种理由乃劫持人质的兄弟自述,是真是假还有待证实,但他们的老母亲确实正躺在医院里急等救命钱,而兄弟俩也在闻讯后对老家的亲戚说过要想办法。只是谁也想不到他们的办法就是抢劫,这实在让人感到可惜———“就算家里没钱,也不能去抢啊,他们糊涂啊。”正如李鬼不能以赡养老母为理由剪径一样,兄弟俩无论如何贫穷,也不能以此为借口来劫持人质。孝道是大善,这当然不错,但为善不能侵犯他人利益,这也是起码的常识。其实古代中国人对这样的道理很明白,和李鬼以及这两位挟持人质的兄弟一样,汉代有一位叫缇萦的女孩,也是打了一张“孝道”悲情牌。她的父亲因为医疗事故被抓进长安要受肉刑,她千里进京上书皇帝,要求替父亲受刑。以孝道治天下的皇帝十分感动,便赦免了其父,并废除了残酷的肉刑。缇萦之所以成为孝道的典范,是因为她尽孝,但不伤害别人。

 

  由此谴责那两位开县的农民兄弟,如何不学缇萦也是没道理的,因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物,不能简单地类比,即使这两位兄弟想学董永卖身救母可能都很难。虽然两兄弟是否确为救治母亲而挟持无辜者还有待证实,但至少他们选择的这种说法,是建立在一种现实的基础上:在农村,大多数老人只能由儿女赡养,有病也只能由儿女掏钱治疗。因此为救母犯罪的说法才可能博得同情。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事都不用儿女操心,李鬼的鬼话,恐怕李逵就不会相信,因为90岁的老母自有养老的办法,根本用不着儿子去剪径。同样,这两位挟持路人的兄弟,也不会说这种为母治病而筹钱的话来打动人,因为以此理由说假话没人相信。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光天化日之下抢劫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否则对被害人就不公平。

 

  □砍柴

http://epaper.nddaily.com/A/html/2009-04/23/content_7691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