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传统科学理念坚信药食同源 应当寓医于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4:57:32
膳食营养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非常密切,90年代美国心脏健康会议提出了预防心脏病的4项原则——即“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并将合理膳食列于首位。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解放军总医院微量元素研究室主任赵霖认为,关注食疗,就可以预防和治疗许多疾病。

  “改革开放30年来,全国卫生费用由1980年的143.2亿元猛增到2006年的9843.3亿元,增长了68倍。20年来职工工资提高了10倍至20倍,但医药费用上涨的幅度却达到了100至200倍,未富先病,昂贵的医疗费用使我们的社会和家庭不堪重负。”赵霖列出的一串数字触目惊心。

  科学配餐是不用资金投入,就能提高和改善人民健康状况的有效方法。多年致力于传播“民以食为天”理念的赵霖说,坚持中医食疗和现代营养学的平衡膳食,能达到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目标。

  中华民族“寓医于食”的理论同当今世界营养界的科学结论为,食物是最好的药物。赵霖举例说,中医学认为,大豆性味甘平,益气养血,清热解毒,健脾,利水消积、通便定痛,是治疗虚劳内伤,消渴水肿,温热伤寒等病的佳药。中医药食同源的理念,在大豆上体现的最为集中。而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也将大豆列为“已确认功能的功能性食品”。

  温故而知新,历代先贤对传统食物的认识和升华,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

  最典型的莫过于阿胶。

  万病皆由气血生

  将相不和非敌攻

  一盏阿胶常左右

  扶元固本享太平

  这是明朝何良俊的《思生》。阿胶是在齐鲁文化影响下,古代先人智慧的发明创造。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柳长华教授说,阿胶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药,但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药。阿胶从4000年前至今,一直就是老百姓日用的具有补益作用的物品。

  阿胶食先于药,它是在特定条件下,经过一系列工序加工而来的。柳长华解释说,我们知道,熬制阿胶的传统工艺要有几十道工序,讲究用东阿的济水、乌驴皮,桑木柴,金锅银铲制作。先人选择能入肾经的黑色驴皮,以及至阴的东阿县地下伏流,配以桑柴之火,用金锅银铲熬制出的水火至剂,是思想的产物,更是伟大的创作,是与鲁西南自古有至中和的理念分不开的。

  赵霖的观点是,中医传统科学理念坚信药食同源,药品食品密不可分,天然药物或食物的治疗或食疗机制是其整体功能的全面体现。任何一种食物的食疗作用就是有关营养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协同作用,正是中华民族食疗方法精华所在。

  赵霖讲了一个故事,他认识一位大龄产妇,怀孕后出现了贫血的症状,一位西方传销公司的销售员知道以后来到她家,动员她补充各种营养保健品,在这位推销员的指导下,这位孕妇每天将28种不同的保健品药片磨成粉吃下去,吃了两个月以后,感觉已经没有食欲了,身体也很不舒服,才不得不停止。

  他说,怀孕的前三个月是胎儿形成的重要阶段,不正常的饮食不仅没有纠正她的贫血症状,反而给婴儿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现在孩子已经两岁了,但仍存在神经系统不正常的表现。因此怀孕以后,如果发现有贫血的症状,一定要从食物入手进行调理,千万不要乱吃药和其他化学合成营养素。因为食物是“神”造的,药片是人造的!药片永远代替不了完整的食物。

  他介绍了几个安全又有效的方法。传统的大枣不仅富含各种营养素,而且含铁丰富,每天煮粥时多放几个枣,坚持服用,就可以预防和治疗贫血。孕妇还可吃醪糟(即酒酿)、红糖炖大枣以及枸杞小米粥等,在民间流行的“四红”也有很好的食疗作用,即将红小豆、带红衣的花生仁、红枣按1∶1∶1的比例混合,然后加适量枸杞子,用红糖调味后,在砂锅中一起炖烂,每天早上空腹趁热吃一小碗。

  此外市场上出售的、用东阿阿胶与核桃、黑芝麻做成的食品,以及用东阿阿胶做的阿胶枣也是对贫血的孕妇很适用的保健食品。

  阿胶可补阴血,益冲任,故可养胎、安胎,调治妊娠病。对常见胎元不固,胎动不安,甚至流产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中国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著名中医妇科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肖承悰教授说,阿胶是女人一生滋阴养血的最好选择,女人在不同年龄都可以根据情况,适当服用阿胶,那么就不仅可以因血滋养顺利地度过不同的生理阶段,而且对保持容颜、 身心健康都有一定裨益。

  全唐诗《宫词补遗》有诗写道,“铅华洗尽依丰盈,雨落荷叶珠难停。暗服阿胶不肯道,却说生来为君容。” 说的就是杨贵妃“暗服阿胶”“为君容”的故事。

  柳长华更愿意用“养”来形容阿胶,他说,《神农本草经》中列出的上品,不是生了病才吃的,而是具有补养和治未病作用的一些滋补品。阿胶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称其久服轻身益气。这就说明,阿胶是养生的物品,不但可以日常服用,而且“久服”可防病、保持身体健康、强壮,延年益寿。

  “我夫人的姨妈今年90多岁了,从年轻时就有冬至开始食阿胶的习惯,身体一直很好。”赵霖说,进补推崇冬季,是因为此时人体食欲旺盛,进食量较多,更能吸收营养精华,贮藏于体内,有助于体质的增强。我国历代医药经典都贯穿着药食同源的原则,我们不能有宝不识宝,捧着金饭碗要饭吃。

  清朝汪棣《特雅堂集》云: 清森阁上阿胶盅,亦书亦琴思养生;孔目职小难恋栈,夕阳携涛近帘听。

  一首流传至今的元曲“阿胶一碗,芝麻一盏,白米红馅蜜饯,粉腮似羞,杏花春雨带笑看,润了青春,保了天年,有了本钱。”更是说明了阿胶在那个时代的风行。

  阿胶之所以如此家喻户晓,被历代医经典籍推崇,对大补类药评价惜字如金的李时珍甚至称其为圣药,是与东阿县的地下水密不可分的。

  东阿县地下水“性趋下,清而重”,所以炼制过程中杂质上浮,保证了成品东阿阿胶的质地纯粹。我们知道中药最讲究道地性,在这一点上,阿胶的地域性表现极为突出。柳长华呼吁,保护东阿阿胶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要加强保护东阿县地下水的这一独有资源,才能使东阿阿胶这一传承了几千年中华养生智慧的国宝得以世代相传,福祉千秋万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