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铭葆:可以统一行动,不可以统一思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09:20:52
可以统一行动,不可以统一思想
——学习十七大党章的一点体会
叶铭葆
【该文章阅读量:522次】【字号:大中小】
武汉大学教授刘绪贻先生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不要再轻易运用“统一思想”的提法》,发表在2008年3月5日的《北京日报》上。刘先生的看法是,“统一思想既可能又不可能”。最后得出结论,“衷心希望今后人们(从领导到群众)再不要轻易地运用‘统一思想’这种提法,尤其不能形而上学地理解‘统一思想’,以便我国十几亿人民的聪明才智都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笔者基本上赞同刘先生的观点,但觉得还不够彻底。愚以为统一思想做不到,统一行动最重要。这是从学习中共十七大党章(以下简称《党章》)得出的一点认识。
《党章》第四条规定了党员应当享有的8项权利,其中第七项规定:“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党的任何一级组织直至中央都无权剥夺党员的上述权利。”党员可以保留自己的不同意见,这里的意见无疑是一种具体的思想。这就是说,可以允许不同思想观点的存在。但是,在行动上必须“坚决执行”党的决议和政策。这是因为,没有行动上的统一,党的组织就不可能具有战斗力,因而也就难以完成党所肩负的目标任务。很显然,按照《党章》的上述规定,需要统一的是行动而不是思想。
《党章》第十五条规定:“党的下级组织必须坚决执行上级组织的决定。下级组织如果认为上级组织的决定不符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可以请求改变;如果上级组织坚持原决定,下级组织必须执行,并不得公开发表不同意见,但有权向再上一级报告。”这里所说的“可以请求改变”,“有权向再上一级报告”,都说明党的下级组织可以在思想上保留自己的意见,但必须在行动上坚决执行上级组织的决定。
统一思想之所以不可能,道理其实很简单。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文化素养、人生阅历等等各不相同,必然会产生各不相同的思想。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两个人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思想。马克思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一文中指出:“你们赞美大自然令人赏心悦目的千姿百态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散发出和紫罗兰一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马克思肯定人类精神形式的千姿百态,中国古人提倡和而不同,强调的都是思想自由。各国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应当享有的言论、出版自由,其前提也是思想自由,也就是陈寅恪先生所倡导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不然的话,“小报抄大报,大报抄梁效”(梁效为文革期间北大、清华两校大批判组的化名),人人都按“两报一刊”的调子说话作文,这样的言论出版自由再多,也毫无意义,只能是人们所讽刺的“口吐铅字”而已。
思想应当是千姿百态的,不可能象团体操一样整齐划一。如果利用组织纪律或政治权力,强行统一思想,得到的只能是表面上的统一,而不可能是真正的统一。沙叶新先生曾经写过一组“三化”的文章,即《“表态”文化》、《“检讨”文化》、《“宣传”文化》,对强行统一思想所造成的恶果进行了充分的揭露。这“三化”集中到一点,就是讲假话:假表态,假检讨,假宣传。其“并发症”则是跟风走,刮东风往西倒,刮西风往东倒,只看来头,不问是非。所有这一切,正是产生文革式思想专制的丰厚土壤。八亿人民只准许一个人在思想,这样的国家还居然声称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今天想来,真是不可思议。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这个创造,首先是思想上的创新。没有思想自由,创新就无从谈起。亚当-斯密在其名著《国富论》中,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最早的蒸气机,需要雇佣一个童工按照活塞的升降不断开闭汽锅与汽筒间的通路。有一次,担任这项工作的一个童工因为想和伙伴游玩,于是用一条绳子把开闭通路的舌门的把手系在机械的另一部分,舌门就可以自动开闭。因为贪玩而想出来的方法,就这样成为蒸气机的大改良之一。”试想,假如这个童工循规蹈矩,只知用手开关舌门,就不可能想出用绳子代替手工的好主意,那么,今天是否会有成熟的蒸气机,还真是要打一个问号。我们承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就应当同时承认人民有思想的自由。强调统一思想,实际上秉持的是英雄史观,要求芸芸众生的思想必须与社会精英以至领导人个人的思想保持一致。这种做法,不仅在理论上是荒谬的,在实践上也是十分有害的,反右派和文化大革命就是两个最有力的例证。
(2009年4月7日)
(转载本文请注明“中国选举与治理网”首发)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09-4-8       本站发布时间:2009-4-8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46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