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同伴匿名评价实证研究》有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7:38:46

《网络环境下同伴匿名评价实证研究》

——————————观后感

网络环境下同伴匿名评价实证研究分为四个部分:

一.问题的提出:在传统的教育评价中,一般是教师对学生的作品或活动进行评价,再将结果反馈给学生。随着计算机网络在教育中应用的不断增加,网络传输的快捷性、网络资源的共享性等特性使同伴评价这种评价方式逐渐在教学评估领域中被采用,并开始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匿名性是网络环境中人们互动的特性之一,它对人们行为和心理存在着明显的影响。国内有学者指出,匿名可以给人们带来平等感、自由感和身份虚幻感。[2]国外学者Yong Zhao通过匿名对人类行为影响的研究进行综述,将其影响归纳为四个方面,即更为诚实的自我表达、更具攻击性的行为及较少在意其他人的看法、对他人更具批判性和社会性涣散。而在网络环境中带有匿名色彩的同伴评价会产生哪些效应,这成为近年来网络、教育与心理三领域交叉的一个新颖的研究领域; 就身份透明度而言,匿名可分为:完全匿名、单向匿名、双向匿名和社会性匿名。

       鉴于匿名类型的多样性及在关注焦点上的研究结果差异性,本研究将进行扩展研究,

对单向匿名评价的效应进行系统的考察。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本研究在此课程中进行,在学习完理论部分后,布置每人写一篇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方面的文章,告知学生这篇文章会作为平时作业成绩,且需要他们对其他三篇不同的文章作出评价,但评价部分不纳入平时作业成绩中。

       二)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被试内设计。共设计三种条件:冠名、完全匿名、单向匿名。。其中,单向匿名设置为评价者对被评者来说匿名,即评价者知道被评者的身份,而被评者不知道评价者是谁。

       三)研究内容:1.考察冠名评价与单向匿名评价在关注焦点上的差异。2.考察冠名评价与单向匿名评价在批判性上的差异。3.考察冠名评价与单向匿名评价在评论质量上的差异。4.考察在单向匿名和完全匿名条件下被试在关注焦点上的差异。5.考察在单向匿名和完全匿名条件下对信息评价的批判性的差异。6.考察在单向匿名和完全匿名条件下提供的反馈在质量上的差异

       四)数据处理:研究中所获得数据均采用SPSS10.0在计算机上进行统计处理。

三、结果分析:

   一)。冠名与单向匿名评价效应差异的检验

       1. 关注焦点:在本研究中,通过两个问题考察匿名程度对被试在评阅文章时的关注焦点的影响。问题1:“在评阅章时,我想过文章的作者将会有怎样的反应”。问题2:“我更关注文章本身而不是作者”。 分别让被试在五点量表上进行评分(1.表示极不同意;2.表示不同意;3.表示中立;4.表示同意;5.表示极同意)。下面分别对不同条件下关注焦点的差异情况进行相关样本的平均数差异T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对问题1的回答在冠名和单向匿名条件下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在可识别身份的情况下,评价者对被评人的情绪反应比在未暴露自己身份的情况下更加在意。对问题2的回答在两种条件下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些结果与Yong Zhao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这表明,在关注焦点上可能并不存在文化差异。可能是由于问题2比问题1隐含了较多的私人情感在评价时的作用的意味,这使得评价者为了避免让他人认为自己的评价不公正,所以在两种条件下都倾向于选择关注文章本身而非作者。而在问题1上却显示出了差异性。

       2. 批判性:批判性可以使学习者意识到他现有的知识可能是不完善的,从而使学习者处于认知失衡的一种心理上的紧张状态,致使其设法恢复平衡状态。[6]本研究采用三个指标考察批判性的差异。

   二)。完全匿名与单向匿名评价效应差异的检验:

        1关注焦点:在对完全匿名和单向匿名条件下对关注焦点影响差异的检验仍然通过上述问题1、2进行考察。采用相关样本平均数差异T检验。结果显示,在1、2两个问题的回答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完全匿名和单向匿名条件下,均不存在关注点上的差异,由于其平均数都小于3,说明被试对文章作者的反应并不太放在心上;在文章和作者的关注上,两种条件下被试的趋向也是一致的,由于平均数之值均大于3而趋向于“同意”的选项,这一点与前述中对可识别身份与完全匿名条件的差异检验是一致的,表明被试都更关注文章本身而非作者。其原因既可能是问题的敏感性,也可能是被试的确存在评价的客观性,即学生们确实是从关注文章本身而非文章作者进行评价。这一点,我们将结合下面的结果进一步进行分析。

        2批判性:检验结果显示,在三个指标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完全匿名和单向匿名条件下评价的批判性程度趋于一致。同时也说明,评价者身份的隐藏是评论批判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被评价者身份的隐藏与否并不是评价批判性的重要因素。

        3. 评价质量:在对完全匿名和单向匿名条件下,评价质量的差异显著性检验上,仍然通过教师对所写评论的质量进行考察。

 四.讨论:

    一)。单向匿名效应:单向匿名条件下的同伴评价与冠名条件下同伴评价相比,是否也显示出前人对完全匿名与冠名条件下评价的差异情况,本研究通过对关注焦点、批判性和评论质量等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考察。

    二)。单向匿名与完全匿名效应比较:与冠名条件相比,单向匿名和完全匿名都显示出了相似的差异,而单向匿名和完全匿名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亦从前述三个方面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在关注点与评价批判性两个方面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评价质量上显示出了明显的差异,单向匿名条件下的评价质量低于完全匿名条件。

    三)。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具体说来,单向匿名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评价者身份隐藏,但评价者知道被评人的身份;另一种是被评人身份隐藏,但评价者知道被评人知道自己的身份。前一种类型在本研究中与冠名条件下评价的差异已得到考察。至于后一种匿名类型,目前尚未见到有关研究。

      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贯穿其中,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课程改革的根本问题之一是如何将一个孤立封闭的线性课程系统改革为一个开放的非线性课程系统,使之变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系统;其二是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系统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促使学生原有知识系统与外界发生交流作用,让学生认知结构中的诸多知识要素发生强关联效应,使旧的线性知识体系解体,重组知识,形成新的、有序的知识结构。不过,认识毕竟只是认识,如果不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将这些认识付诸实施,则认识不能产生变更现实的作用。创造灵感固然来源于非线性思维,可是这只能是学习者自身的行为,我们在教学中无法用学习指令驱使学习者进行非线性思维。我们能做而且也必须做的就是在网络上提出并展现“课堂教学模式+课外探究式教学模式”来刺激学习者产生解决问题的动因。需要指出,“课堂教学模式+课外探究式教学模式”中所谓的“课外”是指学生有选择的自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题目(也可以自定研究题目),这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是主人就有了极大的创作动力,必然会出现非线性思维,诱发灵感产生。所以,习题只能是培养学生非线性思维、创新思维和激发灵感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我们所建立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外探究式教学模式”则弥补了这种缺欠。

    经过4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通过基于物理主题的探究式学习,可以对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重组,达到知识的意义建构目的,并由此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