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找寻大学精神(曾经的感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23:04:25

找寻大学精神(推荐新生必读)

引子

     没有人可以忽略大学的存在,也没有人能准确的定位出大学的要义。曾经的大学,诗心剑气,人们狂热而执着地讨论与这个国家、民族、社会未来有关的伟大事业,并不知疲倦的追寻先哲先知、大师大家的脚步。他们搞诗社,演话剧,兴味盎然;他们听讲座,搞辩论,唇枪舌剑。他们如对待明星一样崇拜校园诗人,追捧校园歌手,他们如对待英雄一样对待凯旋的辩手,他们激情而富于活力。哲学、诗歌、历史,国家、民族、未来——这些在今日看来如此遥远的事物在当时激起了一代人蓬勃地热情。
      而如今,当我们为就业困惑的时候,当我们进入图书馆只为考研的时候,那些以前经常闪现的大学生活:和煦的阳光,绿色的草地,在洁白的小鸽中间阅读书籍;掩映的小楼,隐约可见白发老教授在散步;空气中弥漫着的自由的气息,我们时常提起理想、追求、青春、激情、自由、坚持、爱……都已经成为一种奢侈的想象。身在大学的我们被描述成没有远大理想,信仰缺失,缺乏社会责任感,诚信丧失的一类,我们到底失去了什么,是谁偷走了这些原本纯真的东西呢?
如此,身在大学,如何得见大学;既为大学,如何定义我们自己的大学,成了我们想要表达的探询。我们所闻,我们所问,不外乎从欧洲中世纪开始的那些赫赫有名的大学,到现在世界著名学府的大师们的论述。他们或许表达了对大学精辟的定义,夺目而灿烂。可那不是我们的大学,湖北经济学院是合并刚刚三年的新鲜大学,当我们两年之内整体搬迁到新校区,当我们的本科专业从几个到几十个翻番的时候,一定有些什么在支撑这些事情的发生。
      尽管我们尚不能准确的说出是什么在支撑经济学院的发展,也不知道究竟该怎样定义我们正在寻找的内容。但可以确信的是,我们曾经也正在代表一个时代的精神,我们一直努力坚守并持有超越时代、超越未来的追求,以期成为为自己、他人和社会的烛火。
      有人会把这称之为人文理念,或谓大学的文化,可是一件小事却打消了我们想追溯文化根源的念头。有个友人,第一次来到我们学校,问及感受,先说学校建得大气漂亮,是个读书的好地方,随后说过往的学生没有精神,行为举止拖沓,面无表情。每当忆起此事,我想,还是称我们要寻找的东西为精神吧。
等找到了精神,我们再去寻找文化。

上篇:我们的追问

一  两封信与两个批示

    第一封信在2005年的5月,静静地躺在了学院党委书记周元武的信箱里,这封信来自一群学生家长,信中家长的口气诚恳而委婉,但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的却是家长的担忧与期望。摘录如下:

尊敬的周书记、许院长:
      我们是贵校学生的家长。自从孩子进入的贵校后,我们就对学校格外关心,经常向孩子问学校的情况;同时,也关注其他高校有关学校管理的情况,并经常在一起讨论交流。下面,主要谈谈我们的两点看法和一条建议。
      第一点看法:贵校的班级管理太松……
      第二点看法:贵校的学习风气不浓
      有孩子对我们说,除了规定的上课时间,其他业余时间,学生自觉学习的很少。大多数学生要么在寝室或电脑室上网聊天,要么是在看小说,还有的在校园里或校外闲游,那些在学校图书馆的学生,其实大多也在看小说。另据孩子们说,上学期考试时,舞弊的学生不少,就说计算机考试,会做的要帮几个人做。当我们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很是担忧:这样下去,怎么得了?这不要误孩子们一辈子吗?
      贵校新校区规模宏大,硬件设施先进,发展前景美好,令人鼓舞。这是贵校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的原因之一。我们希望,学校在加快加强硬件设施的同时,不要忽略了人文环境的建设。
      我们认为,抛开政治方面的标准以外,好大学至少应具备以下两个方面的条件:
      一是有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文环境。大学以育人为主要职能,因此,大学以有意识地改善育人环境,营造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有利他们身心健康成长的人文环境为首要。哈佛学生常说:“人无法选择自然的故乡,但可以选择心灵的故乡。”我们的大学怎样才能让学子们把自己的学校视为心灵的故乡而热爱和追忆不止呢?首要要营造关爱学生的人文环境,这是大学之善。其次,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应该给学生生活本领,这是大学之真。再次,由于职业能力的获得或知识的获取并不意味人格素质的完善,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人文环境,还应该有把学生培养成对人类,对国家,对社会都具有人文责任感的公共知识分子的自觉性,这是大学之美。
      二是有让学生自豪的名师文化。所谓名师文化指由教师教书育人及其生活逸事形成的一种大学文化。教师的作用在大学之所以不可低估,不仅在于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文化传递者,还在于教师是相对稳定的非流动的大学主体。由于师生间有不同寻常的感情交流,因此教师的治学态度、方法及人格魅力更易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他们的人品和学识是一种最直接的影响学生的力量。困此,在大学的人文环境营造中,名师文化的培育、营建和传颂是大学最不可能忽略的工作。
      我们从贵校以及各学院的网站上了解到,学校在上述两方面下了不少工夫,但力度还欠缺。我们希望学校在这方面多多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努力形成自己的富有特色的人文环境。
      这次我们只在挑刺,其实,学校在很多方面作了不少努力,也很有成效。比如恢复早操,就是一件很好的事,它对培养学生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和品格素质具有重大意义。确实好!确实好!希望持之以恒地抓下去!
      以上只是我们的肤浅看法,难免片面和主观。但我们是善意的、真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盼望湖北经济学院更快更好的发展,学校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希望我们的孩子在学校能够学到较多的东西,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养,将来能够以一技之长立足于社会,并报效国家。
      希望我们的建议能引起二位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今后,我们将继续关注贵校,因为我们的孩子在里面读书!
        敬颂安康!
                                                          贵校10多名学生家长!
                                                                2005年5月4日

   
      看完信后,党委书记周元武同志当即在信上做了批示:“有关单位的负责同志应从意见和建议中吸取有益的方面,改进我们的工作”,学校党委,行政都已经意识到了家长们提出的问题,并积极着手解决。家长们在信中表达着希望我们的大学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文环境和让学生自豪的名师文化,表达着殷殷期盼。
      此信旋即引起讨论,法商学院就这封信和周书记的批示召开座谈会,探讨改进工作的方法。随后,在学校的倡导下,各院系在学生放寒假回家的时候,给每位家长也写了一封信,表达了希望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行动,关心青年的成长的意愿。
      无独有偶,2005年暑假,一名学生写的第二封信同样在学校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波澜。这次是我院一名普通学生的来信,没有属名,没有落款,没有留下一个联系方式。而就是这样一封普通来信,使院长许建国以“击中了我校要害”批示该信,并作为鄂经院文件下发到各行政单位和院系。揭开了经院师生对大学精神、大学价值,甚至是大学改革的一场讨论,信的简略内容如下:

尊敬的周书记:
      您好!
      我是湖北经济学院一名普通的学生,来学校三年了。真的很想和您所代表的学校的权利机构说说话,年轻人憋不住话,不吐不快!
      三年前,我满怀豪情的参加高考,步入大学。显然,到湖北经济学院来上学并非我的本意,但是我并不甘心有一个失败的结局。我来到学校的那一刻,我至今还记的非常清楚。可以说和我想像中的大学还差的很远,但是,我还是满怀着希望面对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
      开始上课了,大家的新鲜感还没有丧失,可以说看着还是刻苦求学的样子。然而好景不长,有个别同学上课迟到,接着是不来上课。班主任不管,班干部不说,老师更是只会拿点名来吓唬人。紧接着就是大一学期的期末考试了,其考场纪律之松弛……以后的事就像决堤的水冲垮了学生的一道道防线。从此,我看到并且参与其中的是:逃课的比考试的多,睡觉的比听课的多,抄作业的比写作业的多,作弊的比考试的多……客观的说这也不能全怪学生啊。
      我记得,在中国的大学教育中,前些时有一场关于“大师”和“大楼”的争论,我认为大师是绝对重要于大楼的!不知您平时对您所掌管的一所大学有没有思考,不知道您是想搞教育还是上级安排的才当上一校之长,不知道您有没有把教育看的很神圣……
      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可能这辈子就还有一段不长的光阴可以在校园里好好的看几本书了,我是多么渴望和珍惜这样的时光啊!可是,好像一切都晚了,青春不会再回来,父母的投资不会再回来……
      周书记,我如果掌管着一所学校,我会事事为学生着想,我会合理的安排教学,我会处处求贤,为学校找来名师,我会注重学生的质量而不是数量,我会注重学校的风气,我会严格学校的纪律,等等,至于钱,把一切的工作做好了,财富就会自然的聚集在我身边。
      办教育还是多一些书呆子好,因为,他们执着,他们为理想而活,他们视钱财富贵如粪土,他们心一,他们力齐!
      我有两个梦想,一是办实业,而是办教育!
      为别人活着,为自己奋斗!我自勉!
      就说这么多吧,心里的话总是说不完的!也许在别人看来,嗤之以鼻,唉,这就是人间!
            祝好!
                                                                       一个学生
                                                                         05.8.11

      这篇文章的题目颇耐人寻味:《讲了也白讲》,文中透露着一个为学校现状担忧的学生的心急如焚而又力量单薄的无奈,他可能做梦也没有想到这篇文章不仅没有白说,而且受到了校领导的高度重视,许建国院长看了这封信后亲自下发了《关于高度重视<讲了也白讲>反映的问题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通知,许院长在批文中这样说道“文中所提意见十分中肯,击中了我校要害!教师素质、教学质量、管理人员的责任心,所有这些都是关系学校生死存亡的大问题。这封投拆已经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值得我们深省!没有体制改革,没有制度创新,等待我们的只有死路一条。”“要害”,“生死存亡”,“死路一条”,几个沉重的词显示了来信的分量。
      两封信,一封来自家长,一封来自学生;两个批示,一个来自党委书记,一个来自院长。围绕这两个事件的是所有关心湖北经济学院成长的人。他们不满也好,委屈也罢,都不约而同地表达着对藏龙岛这块土地的热爱和对大学精神深情的期盼。这次我们以这两封来信以及周书记,许院长的批示做引,以找寻我校大学精神为题,浅显地摸索着经院人探索的轨迹。

二  一个真实的谎言

      前不久,第72期校报刊登了这样一则新闻,《图书馆日均人流量过万次——相当于每生每天进一次图书馆》:报道称,自11月1日图书馆启用电子门禁系统以来至11月中旬,该系统的统计显示,每天进出图书馆借阅、自习的人流量平均维持在17000人次左右,相当于全校每位学生每天都进了一次图书馆。记者的调查似乎表明,图书馆到处都是人满为患。图书馆每天近14个小时的开放时间仍不能满足同学们的需求。这则新闻让不少关心学校学风建设的人们感到格外的欣喜,似乎我校的人文精神,大学精神的缺失已经随着图书馆的建成和爆满的人流量烟消云散了。
      站在理性的角度,我们来看看这则新闻究竟能代表多少现实状况,图书馆的资源到底被多少人占用着。首先要质疑的是这17000人,众所周知,我校图书馆除了本校的17000名学生使用外还有二级学院法商学院同样也在使用,而如果加上法商学院的人数,我校的图书馆面向的读者群就是近22000名学生。如此算来,还远未达到每人每天进一次图书馆的程度。
      那么,真的就有17000名学生每天进入了吗?随后,本刊记者在这则新闻发出来一个星期后在寝室楼下、图书馆大厅、食堂门口对100人进行了一次随机采访,我们所提的唯一问题就是:你一个星期去图书馆几次?显示的是这样的结果:平均每天去图书馆一次的学生占全部调查者的11%,每周不足三次的占66%,而一次未去过的占9%,也就是说现实中的图书馆利用率远不如我们想像的那么乐观,图书馆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极少部分同学的私家书房。
      在2005年11月22日晚J2-208,某系的一个学生干部会议上,当老师提问有多少人可以做到每天进一次图书馆时,全场无一人敢举手,学生干部作为学生中的佼佼者尚且如此,其他的同学就可想而知了,可见我校的图书馆的人流量其实是一个真实的谎言,理想与现实之间还存在着一段不小的差距。
      大学图书馆作为高校信息资源的的主阵地,在大学生成长与成才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一个不善于采集利用信息,不关注热爱书籍的人,绝对称不上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讲,图书馆是每个大学生课外学习之母,主动接受它的滋养并演变为一种日常习惯,受益将是终生的。图书馆需要的,就是大学精神在它那里灵光闪现,并光耀一代代学子藉此孜孜不倦。
      一流的设施,丰富的馆藏,清雅的氛围,需要的是聚集真正的人气。那么,今天你听到图书馆的召唤了吗?


下篇:我们的追求

事件一  我们建起的仅仅是大楼?

      2002年9月,经教育部和省政府批准,湖北经济学院正式成立。那时的经济学院被规定为东湖校区、武昌校区和洪山校区。即使一个专业的学生,也可能临近毕业仍不能有一面之缘。老师们上节课在东湖,下节课已经站在了洪山的教学楼内。也就是在大家辗转奔波的时候,2003年秋天,学校与江夏区草签协议,购下了梁山头村2000多亩地,即藏龙岛新校区。从此开启了湖北经济学院发展新纪元。
      当年,人们无法想象两年之后这里会整体住进20000多名学生,1000多名教职员工。当时的藏龙岛有自然而然的美,美的不加任何修饰,然而,所有的美,却是一种闭塞美,一种荒凉美,美丽中透出的是遮不住的贫穷。在开发前藏龙岛是座荒凉半岛,村庄里居住着1800余户农家。交通不便,岛上农民人均年收入仅在1200元左右。
      而如今位于武汉东南的藏龙岛是一个集教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化科技园区,东接中环连络线,西临碧波万顷的汤逊湖,是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三年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位于藏龙岛之上有着同样一个创造了从无到有,从贫瘠到辉煌的奇迹的地方――占地面积2183亩,总面积47.5万平方米的湖北经济学院。
      买地时我们看到的景象是大量的农舍,成群的牛羊,荒凉的山坡,汽车经过时漫天的黄尘。我们面临的实际是,一年之后,我们要有10000多名学生以及相关的物、财、人大量迁入,两年之后要全部迁入。那时正值武汉的夏天,烦闷而燥热,酷暑的火炉轻易地烘干地上地每一滴水份抹干人们身上的每一丝耐性和活力,而2003年的湖北经济学院藏龙岛校区却在酷暑中开始升腾。
      发展不是一两个人的锤头敲打而成,每一分的成功都需要建设者百分的努力,奇迹的创造更凝聚着创造者无数的艰辛和汗水,藏龙岛的发展,经济学院的发展莫不如此。
      许建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博士、财政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曾任湖北省财政厅副厅长,而更重要的是,他是湖北经济学院的首任院长,也是新校区的缔造者之一。2004年的暑期,他推掉了各种活动,与新校区的建设者们一道,频繁地出现工地上。地表的温度时常会超过45度,夏日的酷暑夹杂着黄沙的炙热,蒸笼一般的干闷,工人们都不得不戴上厚厚的帆布手套来捆扎钢筋。站在一望无际的工地上,尘土飞扬,遮天蔽日。许院长年近50的身影正在这黄沙中若隐若现,一条满是尘土的牛仔裤,被汗水浸透的背心,一顶草帽,单看穿着打扮没有丝毫院长的神气,俨然一个推浆送瓦的普通工人。而当时紧张的工期,建设的压力已经让他顾不了这许多,平日里可以坐在奥迪车上飞驰武汉的他,今天要见证了湖北经济学院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拔地而起,注定要创造一个的奇迹。
      李士俊,基建监察处副处长,承担着巨大压力,同样的事必躬亲,他的艰辛和汗水印证了经济学院的辉煌,也见证了生命的脆弱和极限。在新校区轰轰烈烈的迎新中,在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李处长的生命由于积劳成疾走向了尽头。惋惜和泪水,李处长是终究无法见到这座拥有两万余人的高等院校现在的精彩了。
      湖北经济学院就用这样的速度,这样的牺牲赢得了全国的关注。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湖北电视台等主流媒体,都从不同层面报道了湖北经济学院的发展。连湖北省副省长邓道坤也不禁赞叹湖北经济学院创造了“湖北的速度,是湖北的深圳”,两年从无到有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校当中全国没有第二家!
      许院长曾这样评价自己这段尘里来尘里去的生活:“参加学术会议我可以穿西服,打领带,探讨最前沿的科学研究;到了工地,我同样可以穿着背心套着牛仔裤顶着烈日的指挥工程建设。”他还说为了新校区建设,累倒了几十个干部以及广大教职员工无法用金钱衡量的付出与牺牲。
      农民工一样的许院长,逝去的李处长,每天不辞辛劳,辗转奔波的教职员工,首次入住、带来生机的学生,还有那些不分昼夜地忙碌在滚烫的脚手架上,汗流浃背的工程建设者们,腾飞的速度,湖北的“深圳”,他们才是奇迹的创造者。
      我们建起的,岂止是一座座大楼!

事件二  一个人与一个班

      如何在大学生中培养人文素养,我们是否可以在学校搞一个素质培养试点班?――2005年伊始,工商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宋健就在背后悄无声息思考这个问题了。

                                   一个从“三无”起步的方案

      2005年新学期之初,宋健拿着方案找到该院的一名辅导员,刚参加工作的硕士研究生李颖,谈起自己的想法,希望创建一个素质培养试点班,探索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途径。李颖忆起当时谈话的情景:“他当时对我说了这个计划,然后看着我说了这个工作的三个没有:没有荣誉、没有报酬、没有借口。我想了想,就决定与这个‘三无’产品同行。”找到了第一位同行者,随后,宋健又赢得了《湖北经济学院报》执行总编汤中秋的加盟。为此,在2005年4月,因一个想法凝聚的三人,在“三无”的状态下,开始实施。
      该方案称,当代大学生不知如何度日、不知为何而活,对真理与金钱取舍颠倒,做人标准模糊、信仰迷失……而倡导者的目标就是通过长期的培养和锻炼,使这些人“忙起来,学起来,快乐起来”。文中论述了一系列具体可实施的方案,一共二十条。包括坚持每天的作息时间,坚持了解时事的时间,坚持运动的时间,坚持一定的阅读量,坚持与人交流,坚持写作,坚持做义工、参与社会实践等等。
      2005年4月,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初步确定了40人,分别来自工商学院、金融学院、经贸学院、会计学院。此后的几个月里,他们不断向平静的湖面投下石子,荡起阵阵涟漪。

                                   党委书记来到素质班

      素质班的成员,每天都在为实施方案的二十条在坚守着,奋斗着。因为他们就是想通过执行来养成习惯,从而改变现状。
      此时的宋健,也正处在一种前所未有的痛苦与孤独当中。起因就是在一个很冷的晚上,素质班内有一名学员所在的班级十几个男生相邀去通宵上网,根据素质班成员的约定,他当然是不去的。他们同寝室的一个男生也想去,但被素质班的学员极力劝阻,因为他已经连续两个晚上通宵上网了。最终,这位同学没有去,但剩下的男生仍不顾风寒和劝阻全部去了。当成员把这次经历告诉宋健之后,他一面为成员的做法欣慰,另一面又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他感到道路艰辛,任重道远。
      就在宋健和素质班成员挣扎和坚守的时候,党委书记周元武走近了他们。
2005年11月14日晚,寒风来袭,冬雨淅沥。这一天是素质班成员例行聚集学习的日子,却因得到消息说学校党委书记要来,他们显得有些紧张与亢奋。这次交流分两部分,先是周书记认真听大家演讲,主题是《大学,我心飞翔》,学员们展示对关于理想和追求的向往。演讲完后,周书记回答了学生的提问,在这次座谈会上,诞生了关于建设我校校园精神与特色的指导性意见。他说,一是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二是忍辱负重、不屈不挠的精神。
      11月15日,这次素质班学员的日常讨论,被写成新闻稿,刊发在校报第71期和新闻思政网,当期四开四版的校报还用整个三版刊登了素质班的相关内容。
至此,素质班仅仅为了探索而有的开始,终于在2005年快要结束的时候看到了可期待的未来。这一石,开始激起层层波浪。

                                        不寻常的例会

      由于报纸和网络的强大宣传力量,以及素质班成员日常潜移默化的渗透,素质班的事情正在不可阻挡地流动着,随着他们出镜的次数一次次明朗起来。
      2005年11月21日晚,艺术与传播学院全体学生干部工作例会。这一晚异于平常,大家并没有讨论工作,而是人手一份11月15日第71期校报,主持人要求每个人全文细读与素质班相关的所有内容。会场一片寂静,这是他们中绝大部分人第一次接触素质班,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该院学生用震撼表达了对某篇文章的感叹之情,文章写的是素质班成员与武大学生交流后的感受:“从他们身上我总结出一个共性:有理想但不空想,有自信但不自负,崇尚自由却不缺乏和谐。”“有位代表运用历史人文结合哲学的思维来阐明并论证自己的观点,当时我就震惊了,难道这就是我与他们的差距?”他们说自己与素质班成员一样的震撼,这样的赞叹,就如同一个女人赞扬一个女人一样不容易,发人深思。关于这次交流,宋健是这样表达的:高考的时候,我们的学生与武大的学生相差只有四十分,如果我们不努力,毕业后我们将相差四十年。我们与名牌大学什么都可以差,就是不能差在意识上,否则,一差就是一辈子。
这次不寻常的例会之后,各种反馈通过各种渠道汇集而来。有的感慨方案的二十条似乎简单,长期坚持却不易,有的羡慕钦佩素质班成员坚忍不拔的意志。有的倾诉了在大学里的孤独、无助,空虚、郁闷,懊悔自己虚度年华,渴望有人引导。
      广告Q0544班的查娟如是说:“日子,就在这空虚与郁闷的不规则交替中如白驹过隙般溜走,我在浪费自己的时间,浪费自己的生命,一想到这些,还是空虚加郁闷。”当她看到素质班的老师和同学付出的努力之后,“心里平静了许多……至少给了我们某种前进的动力,给迷茫中的我们点了一盏明灯”。
赵亮,动画Q0543班学生,在来信中说,报纸上试点方案二十条自从刊登后,吸引了大家的眼球,有许多寝室甚至把内容摘抄下来粘贴在门上,用高标准来要求自己与他人。
      写信的人越来越多,朱晓庆、樊琳、刘婷婷、秦豹、李宗、刘超、万会会、梁楠楠、靳丽娟、吴芬、刘思韵、张璇、许珂、胡晓冬、刘凡……更多的人开始反省、比照、渴望和行动。

                                      波浪开始蔓延

      当反馈回到宋健面前的时候,他既感到高兴,也感到忧心忡忡,当学生被激发出了兴趣,希望有更多的师生行动起来。终于,由无数人投下的石子,使波浪开始层层蔓延。
      11月28日晚,又一个寒意侵袭的夜晚,党委副书记吴显富偕宣传部部长、学工部部长来参加素质班成员与星火燎原行动(该团队曾被团中央表彰)小组成员的交流会。领导和老师依旧是聆听者,会后,吴副书记总结了学员的三种收获:一是收获了社会责任感;二是收获了学习原始动力的激发;三是收获了正在健全的人格。做为主管领导,他更是对未来的路作出了明确指示。他说,星星之火已点燃,但尚未燎原。所以,一要坚持,坚持,再坚持。二要完善。三要挖掘亮点。四要组织推广。此番话,不论是对于素质班的倡导者还是成员,都无异于注入强烈的兴奋剂,宋健说他感觉到一圈一圈的波浪在自己心中激荡开来。
      这次波浪很快又得到了新的动力。
      12月1日下午,在大学生活动中心1500人报告厅,学校教职员工普通话大赛比赛现场。比赛结束,等待颁奖的间歇,周书记手拿素质班全体成员编辑的一本杂志《大学记忆》,走上主席台,向大家介绍了这本杂志的由来,他当着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的面,亲自朗诵了由李颖老师撰写的卷首语《关于“大学记忆”》。婚期临近的李颖牺牲了大量时间用在素质班的培养上,当她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激动,也为她的婚礼增添了喜庆。

                                       这种传递还在继续。

      12月5日,晚餐,宋健在自己办公室吃了一个烧饼,一碗稀饭,受体育课上一个名叫张玉青的学生热情邀请,要在J3-102为学生做了一场讲座,主题为《我们需要改变》。他针对当代大学生郁闷、空虚等通病探索出一个处方——我们需要改变,需要抛弃旧我,塑造新我。讲座全过程无一人退场,当宋健用一曲《向着太阳》结束讲座的时候,所有人起立,长时间鼓掌目送他离开……
      在如潮涌的掌声中,笔者想起一句话:我们的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另外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外一棵树,一个程序激活另外一个程序,一个灵魂唤醒另外一个灵魂——这应该是每个经院人共同的向往。

事件三  关于“一”的感动
——重读星火燎原行动
   
      2005年7月14日一群人从藏龙岛出发奔赴一个叫恩施市盛家坝乡的地方,开始为期15天的支教与社会调查的行动,这个行动就是后来被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后被团中央授予2005暑期三下乡先进小分队的星火燎原行动。就是这样的一次行动,在我们以为很难被感动的时候,轻易地让眼泪夺眶而出。

                                          一次聚集的感动

      星火燎原行动执行者商守卫这样表达着初衷:面对太多的功利与冷漠,我们知识分子的良知又在那里?大学生是知识分子阶层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理应具有很多优秀的品质,应该发挥特有的作用。
      星火燎原行动的精神领袖周雁军说:“在我们成长的这二十年里,我们一直在索取,向家人索取,向老师索取,向社会索取……是周围的人给予了我们成长所需要的一切,才使得我们今天能够踏进大学的校门,成为一名知识分子。但是,我们能为别人做点什么呢?我们能为这个社会贡献一点什么呢?”星火燎原的成员们把它称为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一毛钱的感动

      在支教的小学,队员们看到用一口铁锅煮的菜汤,便问这是不是给猪吃的。那当然不是给猪吃的,那是学生们的中餐,每一勺子一毛钱,加上自己煮的饭,就是一顿中饭。在场的所有人无不被这一毛钱一顿的菜感动,或者辛酸。因为他们中间有人有时一顿是100元,相当于这里的小学生吃1000顿,足够他们吃500天,也就是3个多学期的伙食。当我们身在大城市的大学中时,从来没人这样算过帐,到了麻茶沟,才知道还有这种算法。

                                           一次洗澡的感动

      暑期在哪里都是热的,农村也不例外,因此需要洗澡。而大家要面临的状况是没有洗手间,没有洗澡间,没有热水器。男生可以下河洗澡,或随便找个偏僻的地方洗澡,女生是不行的。他们必须在农村的厕所,当地人称为茅房的地方洗澡。里面还喂养了猪、羊、牛、鸡等家畜。对出生在城市中的宝贝们来是说,当你准备脱衣服洗澡的时候,那些猪牛们都望着你,是什么滋味可以想象。有人哭了,但他们却坚持了下来。

                                     一块创可贴的感动

从来不敢想象上学要走10里路才能到达学校,当然他们更不敢想象这些需要步行上学的不足13岁的孩子们,还需要承担家里的家务。一个队员就碰到了,那个女生早上上课时发现一个小女孩虎口有道伤口,以为是贪玩弄的,一问原来是早上喂猪时被猪咬的。那个队员含着眼泪用创可贴给小女孩包扎。而那个小女孩也被感动地大哭,说家里人从没这样关心过她。我们感觉创可贴贴在自己心上的疼痛。

                                       一袋银杏叶的感动

      队员们平时也会到山里去看风景,当然少不了那些小学生的追随。有个队员见到银杏叶,随便说了句,用这种叶子夹在书里会很漂亮。第二天早上,她见到的,是一塑料袋子的新鲜银杏叶。我们很难形容当看到这一袋子树叶时,她心中的感受,我们仅仅是听说了这件事,就被深深地打动。

                                        一次送行的感动

      要走的时候,那些小学生送行,没有出乎大家的意料,可到底是什么使那么多的当地农民会放下手中的活计,敲锣打鼓,点鞭放炮的一路送行呢?越多的人,越多的沉重,越远的距离,越多的煎熬。农民来送行,难道是因为把内心的希望都寄托了在这些大学生身上;队员们不回头,难道是因为他们手中拿着商大娘(商守卫的母亲)连夜给25个人每人包的9个粽子,或者是那一遍一遍唱起的《虫儿飞》?
      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

                                       一次报告会的感动

      回到学校后,星火被置于众目之下。他们举办了第一个报告会,爆满的大厅,却只听得见主持深沉低缓地解说。前面所述的一幕幕回放,讲述者已是泣不成声,当屏幕上播放着星火自己制作的短片《朋友别哭》时,眼泪却如此强烈的溢出。
      我们知道,现在没有什么可以轻易的打动我们,除了真实。尽管真实有时会让我们感到难堪;我们也知道,没有什么可以轻易让我们落泪,除了内心的爱。当真实的内心之爱一起向我们涌来时,感情的防线会瞬间崩溃,因为我们毕竟不是冷血动物。就如星火队员所说,洗礼我们的是爱,是那些淳朴的人们对我们的爱。可怕的贫困是一贫如洗,但是如果还有一些爱,最起码不会贫困到一贫如洗。

事件四  “另类”的入党考察

      这种“另类”的考察是由一个叫周雁军的老师引起的。
提起周雁军,作为经贸学院学工办主任,总会出现完全两端的评价。“这个老师有点‘变态’”是其中一种,另一种就是“精神领袖”。这些争论、非议、不解、仰慕、追随、观望都同时出现在了一个人的身上。
      我们还是先从他所倡导的党员发展采用答辩和无记名投票开始。刚到经贸学院的他,在经历了许多党员发展中的走过场,举手表决,发展后的党员党性观念不强,宗旨意识不浓这些问题后,就一直思索怎样提高党员在群众中的影响力,把党员塑造成真正的先进性的代表。他认为首先的判断标准是其阅读量的考察,党员必须了解党章和时政,并阅读经典名著,其次是党员必须经过真实而深刻的思考,于是他们罗列出了一大堆的题目,包括对党的认识,政策的理解,时事的了解等等内容。最后他们改变了表决过程中的举手表决,改用无记名投票,相互并不知道投票结果,过半的票数会被通过,否则延期至下一次考察。这一创新曾被光明日报头版报道。
      周雁军说,学生的思想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是因为没有人去引导,因为有的学生从来没想过应该要有一个什么样的思想境界,因为他们没有去看书,没有去领悟,同样也因为没有人去指引他们,所以做老师的如果不能指引他们走出这片沼泽地,单靠他们自己是不行的。此举被大多数通过答辩的学生追捧。尽管如此,对此事持有异议的人也不在少数。某学院的一名老师就提出了质疑:倡导学生多读书,多思考本身很好,没有问题。但这种发展党员的模式至少有四处值得商榷:一是我们到底是在考察发展的对象的入党动机还是在考察大学生的优异性。二是所选书籍或是题目是否一定就是作为党员必须了解的。三是我们是否在以老师的水平或几十年的经历来要求学生达到同样的对话层次。四是无记名投票过程中的主观因素如何控制。而更多的学生则因其过于严厉或全然不顾他人感受的问话不敢接近他。
      然而周雁军依然固执的坚持,这种固执也被人称为偏执。他说考察不是为了淘汰一部分人,而是要培养学生广泛阅读、认真思考的习惯和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当还没有更好的例子可以证明的时候,他们的党员发展会依然采用目前的模式。
      现在,他们的题库依然包罗万象,他们的学生依然在为了通过答辩而大量的阅读,不停地思考。在今年的预备党员转正答辩中,我们看到了祝青的转正申请:他从人类历史中政治品格的养成联系我党思想政治教育,谈到作为大学生应该如何培养政治品格,言惊四座。也就在大家把发挥党员作用用在班级中的时候,经贸学院的学生党员已经被分配到了各个寝室,开始了党员进寝室活动。周雁军说寝室是学生工作的盲点,也是最容易发现问题的地方,老师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的问题,可以依靠我们的党员。
      围绕周雁军倡导的党员发展模式的争论没有停息,周雁军依然在坚持着他的理想,他说不怕争论,反怕没有任何回应。所以,即使失败,也会成为教训告诉后来者,此路不通,赶快变道。

人物  与“书痴”对话

      2005年的暑假,大四学生葛子房8月初就来到了武汉,在省图书馆附近租了一个小房子。笔者初次见到他,他没多做解释。窃以为是为了考研,不以为意;后知他不是为考研,以为是想做兼职或找工作,也不以为意。笔者自以为是的认为总是超不出这些想象的。直到后来与他很熟识的一位好友告诉我,葛子房在这里不干别的,只为每天去省图书馆看看书。我心里不禁一惊:他是不是个“疯子”?随后一直与其保持联系。才发现他四年时间花费最多的时间是用在图书馆里看书,对书籍到了痴迷的状态。这勾起了笔者的好奇心,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

问:大学四年都是这么过来的吗?
葛子房:我也做过其他的事情,很重视实践:曾在校报当过学生记者,因为喜欢下棋,又组织过棋类活动,但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看书上。今年暑假之所以会过来,是因为在家里没有我想看的书。
问:是什么在支撑你大量的看书?
葛子房:理想。现在成了习惯,就成了一条“路径”了。
问:有崇拜的人吗?
葛子房:没有,也不想有。古人云:“博古通今,可成一家之言;学贯东西,可成经国之才。”能广泛涉猎,终有一天我会有所成,用不着崇拜别人。不过令我欣赏的人还有一些:如终生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而仍然不屈不挠的马克思,在年青人中宣扬自己哲学思想而至死贞忠不渝捍卫真理的苏格拉底,批判精神浓重而书生气十足的康德,善长与不同领域、不同思想的人广泛交流的凯恩斯,在诺贝尔经济学领奖台上发表“科学的狂妄”演讲的激进主义者哈耶克,通晓经济学、聪明绝顶的萨缪尔森等等……
问:未来的梦想是什么?
葛子房:成为经济学家或哲学家。
问:你关注了今年经济学界的那场著名的争论了吗?
葛子房:关注了,丁学良说大陆合格的经济学家不超过5个,有人赞同,有人反对。我本人也不赞成他的看法。经济学有三重境界:既有经济学知识的传播者,我们一般认认为的经济学教授;对新题、新情况探索出独具匠心的政策路径,我们称之为经济学家;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经济环境下创新和突破了已有的经济学理论而独成一派,我们称为经济学大师。我想丁学良先生本意是批判我们国家的经济学家整体水平不高,而且看到有些经济学家“不务正业”,为了金钱而不惜出卖自己的人格而发的牢骚,这是可以理解的。至于经济大师(即世界顶尖级的经济学家)之类的人物,确乎如他所言。我想丁教授教“学生”一定很严厉的。不过,我认为我国的许多经济学家在20多年的改革中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的,而且他们的那种“桥梁”作用是不可否定的。我们总不可能一步登天吧!因此,我们对待我国的经济学家,不必太苛刻。
问:你既不考研,也不大量写作,怎么实现你的梦想?
葛子房:范仲俺为学有所成游学十年未曾回家,他的艰辛磨砺使他后来成为当时文武双全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经济学大师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剑桥学习和教授时,除了孜孜不倦地大量读书和思考外,9年没有发表过任何文章,但后来《经济学原理》的开创性贡献,是一般的经济学家望尘莫及的。我不是亚当?斯密那样的天才。现在不用急,也不能急,不能急于求成。现在我认为自己积蓄还不够,不敢落入流俗。这就像资本,是需要原始积累的。为什么我们中国的许多经济学家作品一大把,却没有拿出像皮耶罗?斯拉法《用商品生产商品》那样有份量的著作来呢?就因为他们太急躁,沉不下心来,应学学王安石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问:只顾着看书,那么你将来如何生活?
葛子房:生活,是不成问题的,只是个资源转换的问题。记得孔子要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点四人各言其志,曾点在回答时说:“莫春兮,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于沂,风乎舞雩,泳而归。”作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远大追求的人来说,仅为了谋生而活着,那太渺小了,那也太自私了,真正伟大的经济学家是为大多数人的幸福而活着的。
问:凭什么这么判断?要知道现在大学生就业很困难。
葛子房:可能是人对生活的满足不一样吧。市场经济到处是工作机会,铁饭碗不是在一个职位上,而是到那儿都有饭吃。有什么困难的呢?一个人不怕没职位,只怕没才能;如果有了才能,就自然会有合适的职位给你的。
问:周围的人怎么看你?
葛子房:不知道,但也知道一点。有说我很怪的,有说我有能力的,有说我狂妄的,有说不凡的……总之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谁说得清楚呢?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我觉得别人怎么评价自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怎么看待自己。
问:那你怎么看待大学的学习?
葛子房:大学的学习并不是说考试分数高,能拿奖学金就好了。有很多年年拿奖学金的学生出去以后工作平平。为什么呢?关键是他们连自己的学习目的都没搞清楚,走上社会就无所适从,一片迷茫。比如大家都在为过四六级而被动地死记硬背,为过计算机二级而绞尽脑汁,如果以后根本不用,我觉得就不必硬为了一个证去迎合,被动地去学了,经济学里称这是不经济,即资源的浪费。我学英语目标很明确——能看国外经济学原著和国外一些前沿的文章就够了,特别是经济类的专业术语。我不是为拿证书而学。
问:是不是因为你学习不好或者没拿奖学金才这么说话?
葛子房:当然不是。我上次拿了一等奖学金。不过这是对我蔑视奖学金的一个讽刺。去年考试是第三名,没有拿到奖学金。但这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并不能证明我比拿奖学金的学生学得差,这一点我很自信。
问:大家都在忙着找工作,听说你还没有开始行动?
葛子房:找工作不急嘛。金元时期的元好问有一句告戒青年惜时的诗句:“人间只道黄金贵,不向天公买少年”。在大学读书,一方面本科既然是四年,我总不能读个三年或三年半吧!我们现在不是还有课吗?另一方面,我还有很多书没读,可抓紧大学里剩余时间去“躲进小楼成一统”。
问:有人说你不正常吗?
葛子房:不知道。就是这么认为也没关系。否定之否定规律不是说得很清楚吗?金庸不是也说“没有惊世骇俗之行就没有惊天动地之成就”吗?
问:你认为大学生的普遍弊病是什么?
葛子房:知识面狭窄,思维方式单一。就像获诺贝尔——菲尔丁奖的邱成桐学者说的,这是我们中国自己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的真正原因。
后记:与葛子房对话很有意思,不仅因为他知识渊博,还因为他怀抱成为经济学家和哲学家的梦想,还因为他矢志不渝的追求。且不论今后的葛子房是否依然会如此泰然的谈论理想、超然物外,至少现在无畏和执着的他会带给我们一些启示,也许他身上有我们正在寻找的某些东西。
另,对话中,应笔者要求,不想谈自己看的书的葛子房,还是把他看的外国经济学著作的一部分列了一个单子,在询问了他本人意见以后,我们把它附后,以飨读者。
《资本论》(法文版第一卷)卡尔?马克思著。
《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大卫?李嘉图著。
《纯粹经济学要义》莱昂?瓦拉尔著。
《通往奴役之路》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著。
《国富论》亚当?斯密著。
《人口论》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著。
《财富的分配》约翰?贝茨?克拉克著。
《经济学》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著。
《资本主义与自由》米尔顿?弗里德曼著。
《总体经济》路德维西?米塞斯著。
《孤立国与农业和政治经济学的关系》约翰?海因里希?冯?邱念著。
《现代经济学导论》琼?罗宾逊、约翰?伊特维尔著。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种探索》丹尼尔?贝尔著。
《福利经济学》亚瑟?塞希尔?庇古著。
《食利者经济学》尼?布哈林著。
《有闲阶级论》托斯丹?本德?凡勃伦著。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约瑟夫?熊彼特著。
《公司、市场和法律》罗纳德?科斯著。
《关于记帐的论文》卢卡?帕乔利著。
《经济表》弗朗索瓦?奎奈著。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弗里德里希?李斯特著。
《理论政治经济学原理基础》海因里希?冯?斯泰克伯格著。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著。
《人类行为的经济学解释》加里?贝克尔著。

未了的结束语

      或许,这仅仅是个开始;或许,我们并没有找到我们想找的内容。但是,家长的来信,学生的来信,周书记和许院长的批示,星火、素质班的故事,另类的入党考察,葛子房……熟悉或陌生的名字,他们都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风格实践着,探询着。
      我们的追问无意于鸡蛋里挑骨头,我们的追寻也无意于跟风和追捧。当我们来到藏龙岛,我们就深爱着这一片土地,我们怀着自己的爱用自己有限的知识发出一点微弱的呐喊,或许浮躁或许浅薄,或许还根本未深入到问题的实质,但我们毕竟,爱着它。
      高等教育,这种教育形式仍然担当着一种创造人类未来的使命,赋予着承担起人类命运的责任,纵使现在它有着太多的缺乏,太多的遗憾。在我们的大学,我们依然可以看到那5名获得特等奖学金的学生,可以看到对导师制的探索,可以看到外语教学的改革,体育教学的创新,这些群体和个人所担当的某些精神仍在续写着,仍然在不断地努力和探索。
      正如吴显富副书记在一次座谈会上所言:星星之火已经点燃,但尚未燎原。要做到燎原之势,我们的力量还很有限,还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还需要更多思想的融合,这也只是我们的第一辑,是一个发端而非结束,因为还远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
     我们冀希望于更多的经院人,带着对脚下这片土地的热爱,探寻到藏龙岛独具魅力的文化文化之光。
     我们的出口在哪里,我们要继续找寻……


第二期的<大学精神>的题纲,欢迎有理想有见解的网友跟帖

一,引子
    被载入史册,流芳百世的大学应归功于她的精神,声震寰宇、名噪一时的大学也是缘于她的精神。今天的大学,要获得长足的发展,肩负起社会的重托,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也必须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大学精神是学校一代又一代创业者业绩、品格、精神的结晶,在构成高校综合竞争力的诸要素中,大学精神居于核心地位。党的十六大报告曾指出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大学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传承创新文化、科技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现代大学对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大力培育和创新大学精神,对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7,我校将迎来校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教育厅对我校的评估,  许建国院长指出,“按照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要求,根据各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加快引进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和高学历的紧缺专业教师,高质量完成师资队伍的引进任务,同时做好中青年教师的课程进修和传帮带工作在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全校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全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育良好的学风和校园文化精神。”经院的设备,教学设施,这12个亿的投入无疑给评估的硬件上提供了强大的保障,而软件,我校的教学质量,以及其重要的精神文化则成了经院人关注的重点.这次我们就以这次迎评为契机,看看我校未来的校园精神的建设之路走向何处.
二,定义大学精神  (待定)   
1.各方人谈大学精神.{教授,领导,学生,网友} 金融学院 卢秀清教授,
    大学文化虽然是个很宽泛的概念,但它内涵的治学精神、人文环境以及制度管理是社会公众普遍认同的精髓,其中治学精神与人文环境更是体现大学个体之间独特文化的标志。我校是一个新大学,在立校初期就应依据办学目标和对人才培养的定位确立我们自己的文化,将我们的办学理念、价值追求、治学精神、道德情感、娱乐取向、校园设计以及环境美化等彰显于广大师生,让全校师生都充分了解学校的办学追求,了解自己作为大学一分子所肩负的责任,培养师生敬业、发奋、严谨治学、刻苦钻研的精神和诚信、宽容、团结、关爱他人、爱护环境的道德情操,让师生为自己能成为经济学院的一分子而深感自豪和骄傲。
2.归纳大学精神的准确内含(待定)  
    儒家经典《大学》开篇就有这样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新民,在明德,在至于至善。”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对大学精神的经典解释,它明确点名了大学教育的目的.
    英国现代教育学家纽曼对于大学精神是这样论述的:“大学是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理、探索和发展、实验和思索的高级保护力量;它描绘出理智的疆域,并表明在那里对任何一边既不侵犯也不屈服。”这段论述是对现代大学精神的完整描述,那就是大学自治、学术独立和思想自由。
    剑桥大学校长阿历克布鲁斯访问清华时把剑桥的“大学精神”归纳为“活跃的文化融合和高度的学术自由”。 “剑桥精神”实质上是现代大学精神的另一种表述,激“自由之思想”,扬“独立之精神”,这是现代大学精神的魅力所在。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思想,直接影响着中国大学精神的培养,而以现代科学、民主、伦理精神为核心的现代精神,则是大学精神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向。大学精神不是人为设定的,也不是哪位校长或大师头脑中的理念产物,它的形成是多重因素长期相互撞击和融汇的结果.在众说风云之中我们不难找出其中的共同点,这隐寓的相同之处或许可以定义概括我们现在所称的大学精神:
    第一,传统与现代结合,敏锐的时代精神.
    第二,爱国与爱校相通,永恒的道德精神.
    第三,科学与人文并举,自觉的学术精神.

时代精神

    五十年代至今,有着千千万万走在社会前沿救国,爱国大学生们,他们肩负着每个时代不同的史命,他们承担着各个时代最沉重的压力和责任,从这些代表者的身上同样有着让我们感动的东西.
    朱鎔基:1947年至1951年在清华大学电机系电机制造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在清华参加"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主办校报《晓露》.一位务实、高效、清正、廉明的领导人,一位有着反腐斗士之称的"铁血宰相",我们曾经的总理,这位毕业于五十年代的大学生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
     .不搞权术,不拉帮派的朱镕基无疑是中国官场的异数,铁面无私的浩然正气与鹤立鸡群的济世之才在政坛上天马行空,纵横驰骋。
   海子:1964年5月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查湾,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
    一位诗歌烈士,一位把写作当做生命的人,这个渴望飞翔的人注定要葬于大地,但是谁能肯定海子的死不是另一种飞翔,摆脱漫长的黑夜、根深蒂固的灵之苦,呼应黎明中洪亮的召唤?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7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他凭着辉煌的才华、奇迹般的创造力、敏锐的直觉和广博的知识,在极端贫困、单调的生活环境里创作了将近200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
   龚克----清华大学副校长,1977考上北京理工大学,后由教育部派遣出国留学,长期致力于无线通讯技术的研究并主持清华大学国家信息技术实验室工作。
   岁月的流转像一个奇妙的蒙太奇镜头,,对于高考制度恢复后毕业的第一届大学生,龚克是他们当中的佼佼者,“高考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这是77级学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道德精神:
    谁打动了整个中国:纷至沓来,在冬日的中国。当洪战辉这个名字像风一样,带着爱与人性的圣洁火苗,在一夜之间引燃人们深藏内心而日渐荒芜的情愫,让我们在突然之间发现,世间其实有那么多的感动,需要我们带着泪光的阅读,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同样让我们泪流满面。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一个人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这两位打动了整个中国的大学生,他们身上的道德之光璀璨耀眼.{理想,责任}
    建在山坡上的乡村中学:这是一所典型的乡村中学。它“长”在一个小山坡上,像一座大一点的四合院,院外两侧是一片片庄稼地,再远一点就是隐隐的青山相对.车子停在操场上。一对破旧的篮球架子孤零零地兀立着。几个学生围着仅有的两个用红砖作拦网的乒乓球台跳来跳去。除了篮球场那一圈范围是水泥地外,操场的其余部分都是泥地。因为还在下雨,地面上积起了一个个的水洼,亮亮的刺人的眼。这是我校两名名毕业生一起在咸宁通山县燕厦乡畅周中学支教时的情形.{奉献}
    天使回家 遗下多少慈风善雨,大爱无言 铸就三百栋梁之才:他不是大学生,他没有强壮的身体没有绚烂的青春年华,他是一位已经逝去的94岁的老人,今天,在我们探讨大学精神的时候,我们无法忘记这位老人,这位为中国的教育,为300多名大学生奉献了一辈子的老人.
    他是一个海河边上的一个普通老人,他一生没有读过书,是人们眼中的"文盲"
    他是一个穷困潦倒的老人,只能依靠政府微薄的退休金艰苦度日;
    他是一个死去时无数的大学生为他送灵为他落泪一生一世都不能忘记的大恩人
{崇高}
学术精神
   1.中国合格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5个 :近两年无疑是中国主流经济学家的多事之秋。民众和网络不绝于耳的批评和指责,使一向风光无限的主流经济学家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对中国经济学现状的认识和评价,可能将成为我们对改革路径的反思和探讨的由头。中国到底有没有合格的经济学家?哪些经济学家已跻身世界主流经济学家行列?国际著名的数据分析和商业媒体“华尔街电讯”上海办事处,其编制的2006年(第二届)《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排行榜不久前揭晓:张五常教授继续名列首位,清华大学钱颖一教授排列第二,而备受争议的郎咸平教授位居第三。
    2.学校学科建设的跨越.  学校本科专业由原来的几个增加为几十个,为什么?根据党委研究决定,学校组建了管理技术学院。从本学期开始,学校非毕业班专科学生统一由管理技术学院进行教学管理。该院将实行“学生管理形式由原来的分散管理变为集中管理;学生的身份、学生的待遇、教学管理体制、学生管理体制、学生的毕业证书不变”的"一变五不变"管理机制。该院院长冯建军、书记杨正才表示,管理技术学院是学校的一个全新机构,工作具有创造性,责任重大,要发挥我校专科教育的传统优势,充分发挥团队作用,确保教学以及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正常运转;要开动脑筋办特色,求生存、求发展;应结合社会需要和实际,办出特色,特色是管理技术学院的立足之本。
3.我校的几个特色班:金融试点班,导师制的探寻

三,结尾  周书记谈我校的校园精神
周书记认为,我校校园精神和特色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湖北经济学院三年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顺利实现了学校的融合与新校区的建设,没有“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信心和勇气,是很难发展到今天的;二是忍辱负重、不屈不饶的精神。在新校区的建设过程中,许多部门、部分教职工把学校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遇到任何困难和委屈先服从大局、不屈不饶地做好本职工作的精神,是三年来学校各项事业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
o

[ 本帖最后由 萝úó卟 于 2007-8-13 09:34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