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目睹那座世界最臃肿最傲慢的大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1:33:29
[转贴]目睹那座世界最臃肿最傲慢的大楼
文章提交者:zypsq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作者:铅华
  
  经过光华桥后,我们放慢速度,摇下车窗。一场大雪让北京安静下来,夜晚恢复了少许它本应有的肃穆与神秘。而那座尚未竣工就已完结的大楼,已是历史的遗迹,让人忍不住驻足。
  
  一场大火,令它摆脱了长期的附属地位。它的整体结构仍在。如果白天望去,昔日灰土土的玻璃幕墙完全不见,像是镀上一层白色的香烟锡纸皮,只不过这锡皮已被烧过了,留下了坑坑点点,像是经历过一场痛苦的涅磐。那庞大歪曲的主楼倒显得不合时宜的笨重。总有人在这里拍照,人们在匆忙地亲历历史。他们比罗马人幸运,后者要等上两千年,才看到斗兽场被风蚀成沧桑的遗迹。而在北京,只一夜,崭新就变成了彻头彻尾的残败。如果,你在这雪夜到来,这残败就更显触目惊心,白色的锡皮变成了夜晚的黑乎乎的一片,像是一垛架起的被烧尽的木柴。金台夕照,紧临它的地铁站有这样一个名字。
  
  这座大楼属于中央电视台,世界最臃肿、也是最傲慢的宣传机构。自从二零零二年以来,这座由荷兰人库哈斯设计的大楼,就吸引了无数的惊叹和指责。它和鸟巢体育馆、T3航站楼一样,被视作中国在二十一世纪新地位的象征。建筑是一个国家气质再好不过的延伸。维多利亚风格的砖楼,是英国人十九世纪霸权的拓展;芝加哥三十年代兴起的那些方盒子,预示着美国的兴起。
  
  “我看到了未来”,《纽约时报》的建筑评论家尼克莱·欧如索夫去年七月写道。这未来是什么呢?对于世界来说,或许是中国不可阻挡的崛起,它毫无眷恋地抛弃掉过去,拥抱最大胆的念头、最先进的技术。奥运会的开幕式,或许继续加深了欧如索夫的印象――那令人生畏的规模的力量。
  
  但是,对于一个每天经过这座被戏称为“大裤衩”的建筑的北京人来说,它或是另一种感觉。那是一种扑面而来的压迫感,一种混合着权力与金钱的傲慢。是啊,谁能将中央电视台视作一家纯粹的宣传机构?
  
  它成立于一九五八年,那是大跃进的高潮时分。不过那个时刻,电视在并不占有优势。在肯尼迪依靠电视形象击败尼克松时,两报一刊左右着中国的舆论。一九七八年,它正式更名为“中央电视台”时,中国的改革也即将开始。在整个一九八零年代,它都刻板而忠诚地扮演着“喉舌”的角色。那是个信息、娱乐匮乏的年代,也是个电视开始普及、只有八个频道的年代,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播放的宣传节目、电视剧、主办的春节联欢晚会、甚至关于动物的专题片,都是中国人文化生活的中心。人们毫无理由地信任它、热爱它,因为除去如此,也不知该信任些什么别的。赵忠祥是那个时代的象征,他的声音忠厚、一丝不苟、权威,像是国家权力突然放弃了口号,开始温柔地对你说话。
  
  一九九零年代初,中国再度变化了。政治生活不再覆盖一切,人们也恐惧了、厌倦了谈论政治,市场改革造就了一个新的市民空间,人们想看到、听到些别的。一批富有梦想和才干的年轻人,进入了这个庞大的体制。他们创造了一种新的声音、新的语言。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变成了中国社会进步的标志,他们探寻、质问、追究、用正常人的腔调讲话、雄心勃勃地去报道世界。在中国公众中,它似乎赢得了新的信任,复兴路上的中央电视台门口,每天站立着胸前挂着伸冤的状纸的穷苦人,满脸的不幸与木然,他们徒劳地相信如果被《焦点访谈》报道了,比信访办的接待,更有效果。白岩松与水均益曾是这个年代的标志,他们年轻、生涩,却好奇心十足。
  
  但这一切再度改变了。我忘记了《东方时空》如何悄然无声地滑落出人们关注的视野的,那个优秀的小团体是如何分崩离析的。它同样掉入了中国所有的新事物的发展窠臼,在足够成熟之前,它已经开始腐烂。这既是成功必然的腐蚀,似乎也是这个社会的逻辑,它终究会磨掉所有与众不同的东西的棱角。
  
  一个更喧闹的时代开始了。信息不再是稀少,而是太多了;人们的注意力短暂、身心疲倦,只希望在娱乐中获得放松;意识形态的控制更强大与更精致了,禁区越来越多了;政府变得更富有了,它可以拨出足够的款项,让你去开通新的频道,它也深知在这个信息的年代,占领舆论的制高点,是多么的至关重要;利益的诱惑也越来越惊人,将通过政治垄断获得的信息,转化成市场的价格,是多让人心动的交易。
  
  所以,它迅速地扩张,迅速地转型。它开通二十四小时的宣传台,在北美、欧洲播放宣传节目,不断地开办各种娱乐节目。于是,两条战线同时展开了。一方面,它要严格地满足政治权力的要求,它学习现代宣传手段,但是完成的依旧是“喉舌”的工作,只不过这工作要精致、更有现代感。另一方面,它毫无原则地取悦公众,争相用低俗化的方式来获取收视率,所有媒体本应恪守的价值原则,都烟消云散了。或许,再没人比李咏更能代表这个新时代的气质了,他试图激起人们身上最浅薄的快感。
  
  或许是即将完工的喜悦紧紧抓住了中央电视台的工作人员的内心。二月十三日夜晚,他们购买了据说高达几十万元的礼炮,并动用几台摄影机,去拍摄他们创造的这灿烂的夜空。但是,摄影机镜头却捕捉到了熊熊燃起的大楼。一位年轻的消防队员的生命,还有这座造价高昂的现代化大楼,就在这自我庆祝中,完结了。它像是个壮观的隐喻――那强大、那辉煌、那傲慢,都可能突然间烟消云散,似乎它自身的傲慢与笨拙足以摧毁它。
  
  (本文来源:金羊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