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專家:藥品安全漏洞何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8 08:32:38

 

 

  齊二藥、欣弗、刺五加、甲氨蝶呤、大連狂犬病疫苗……近年來,藥品安全事件此起彼伏,不絕於耳。2009年剛剛過去兩個月,就有糖脂寧膠囊、雙黃連注射液等3起事件接連發生。沉重的生命代價刺痛著人們的神經,藥品安全因此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藥害事件為何屢禁屢發?百姓如何吃上“放心藥”?公眾用藥應避免哪些誤區?本版約請有關專家予以解析。    

  ——編  者

 

  企業缺乏責任心

  為降低成本,違規操作

  記者:有人說,現在比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更牽動人心的,是“看病怕”。怕什麼?怕看病被騙和不安全。

  孫忠實:如今,人們生病怕吃假藥用假器械,怕藥品不良反應,怕小病治成大病,藥品安全是人命關天的大事,藥品從研發生產到患者服用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安全鏈條都會斷裂。

  記者:透視近幾年發生的重大藥品安全事件,您認為目前藥品安全問題的症結何在?

  孫忠實:分析近幾年的藥害事件,根源有三:一是不法企業受利益驅動,違規生產﹔二是政府部門監管不力,尤其在某些“地標”藥品轉“國標”標准偏低,把關不嚴﹔三是醫院和藥店購銷藥品把關不嚴。

  首先,個別企業違規操作,在藥品安全鏈的生產環節就埋下“炸彈”。“欣弗”生產企業擅自降低消毒時間和溫度,增加消毒櫃載量,成本降低了,卻使9名患者付出生命﹔“甲氨蝶呤”事件中, 制藥人員將硫酸長春新鹼尾液混於“甲氨蝶呤”,致使藥品污染,導致上百名白血病患者下肢疼痛、行走困難。

  記者:“違規生產”是幾起重大藥品安全事件的引信,它的背后透露出什麼?

  孫忠實:一是部分企業誠信意識和守法意識淡薄﹔二是國內藥企規模化、產業化、集約化程度依然不高,為佔據市場份額彼此惡性競爭。目前,我國5600多家藥廠生產的1萬多種藥品中,仿制藥佔90%,處於藥品市場的中端和低端,它們的競爭武器是價格低廉。低價競爭迫使藥品生產企業最大限度壓低生產成本,爭取利潤空間。近年來,一方面各種原材料漲價,制藥成本不斷上升﹔另一方面國家多次藥品降價,也使藥廠利潤不斷縮水。於是,為降低生產成本,一些企業縮減該有的操作程序,甚至偷工減料,有效成分低限投料,輔料也用最便宜的。而藥品是特殊商品,生產企業1%的疏忽,就可能對生命健康帶來100%的隱患。

  

  監管漏洞堪憂

  制假售假、虛假廣告屢禁不止

  記者:屢禁不止的虛假廣告也成為違法“中成藥”等假藥、劣藥流傳的助推器。

  孫忠實:虛假醫療廣告是久治難愈的頑疾,藥品廣告牽涉多個部門,工商部門擔負廣告的審批與監測,藥監部門負責內容審核,媒體承接廣告發布。多頭管理存在脫節現象,給虛假廣告可乘之機。

  包括虛假廣告在內的制假售假活動的程度與經濟發展階段密切相關,我國還將經過一定階段后,制假售假規模才會顯著縮小。但是,政府加大打假力度對於抑制制假售假違法犯罪作用明顯。在美國,上市企業作假、散布虛假信息,往往要被索賠幾十億美元。我國除應加大打假力度外,還應注重發揮輿論監督、群眾監督等方面的作用。

  記者:日前,針對“糖脂寧膠囊”假藥事件,不少醫生通過網絡等媒體揭露,在中成藥裡添加西藥是行業“潛規則”。

  孫忠實:中藥裡添加西藥,一種情況是國家批准的,如許多抗感冒中成藥、個別降糖中成藥﹔另一種情況是違法添加。從整體看,尚未達到行業“潛規則”的程度。中藥一般藥效平穩、起效較慢,按照國家藥品標准生產,各廠家的藥品效果差異不大。為搶佔市場,一些企業或個人往中藥裡違法添加化學成分,以使藥品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中藥的成分復雜,與西藥聯合使用可能會發生相互作用,給用藥安全帶來危害。因此,凡是宣稱“立即起效”的中成藥,消費者都要提高警惕。 

   

  預防與處置並重

  轉守為攻,強化預防

  記者:您認為政府部門該如何提振監管公信力?

  孫忠實:國家職能部門應制定一套高效的預防、監管、獎罰制度並有力執行。尤其應提高對造假者的懲罰力度,加大其違法犯罪成本,使法律的震懾力能保障人們的生命健康。

  據了解,今后我國藥品監管將轉變以往對藥害事件以應急為主的工作思路,轉守為攻,更注重未雨綢繆的預防工作。加大對欠發達地區、基層農村、藥品流通環節、注射劑這些重點區域、環節和品種的監管力度﹔加強藥品不良反應信息的收集與分析,評估出風險較大的產品或企業,有針對性地主動出擊。

  記者:藥品不良反應是個較突出的問題,據統計,近幾年在我國各級醫院的住院病人中,每年因藥品不良反應而死亡的達19.2萬人,需住院治療的多達250萬人。

  孫忠實:近幾年,我國在藥品信息公布方面已有很大進步,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會定期公布藥品不良反應信息。但信息發布沒有做到多渠道、經常性,電視、網絡手段的應用還很有限。

  此外,信息公布多報喜不報憂。美國藥品說明書的“不良反應”一項寫得盡可能詳細,哪怕某些不良反應的病例十分罕見,也會把它列在說明書中,但在我國的一些制藥企業,“不良反應”一項寫得盡可能簡單。美國的不良反應病例報告60%至70%來自企業,我國去年收到的不良反應病例報告隻有6.7%來自藥品生產、經營企業,92.5%是由醫院提供的。許多國家通過立法實施藥品召回制度,我國目前已實施了食品召回,但對藥品的召回尚屬空白。 

  記者:如今,在加大失信企業的經濟成本和道德成本上,有無有效的嘗試?

  孫忠實:目前,河北省已初步建立一個醫藥誠信體系,制假售假者將被記入“黑名單”在網上公布,不良記錄將伴隨終生。同時,加強失信信息共享,將相關信息提供給省糾風辦、藥品招投標單位、衛生系統和為該企業提供貸款的金融機構,以規范醫藥系統的誠信行為。

  以上漫畫均由人民圖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