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形成和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1:52:05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形成和发展——编辑十六大以来党的文献的体会

    [摘 要]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 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刻洞察当今世界发展大势而提出的,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它在2003年我国抗击非典斗争实践中产生,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及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实践中得到充实和发展。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不断推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理论创新,并在党的十七大上形成理论创新进程中的新高潮。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当代中国基本国情、深刻洞察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本文是笔者在编辑十六大以来党的重要文献过程中形成的初步思考,认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而提出的,其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一、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再经过20年的努力,建设一个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完成这样艰巨重大的任务,要有新的发展思路和举措。从根本上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前进,我们有许多过去不具备的物质、思想和体制机制基础,同时也面临许多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比如,生产力和科技教育水平总体上还比较落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许多重要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大量依靠进口;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经济结构不合理,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制约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还比较多,等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一方面,我国抓住历史机遇,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在国际产业分工和生产要素转移浪潮中实现了历史性大发展,国家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我国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主导制定国际经济贸易规则和经济科技发展方面长期占有优势,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和重组中实际上处于不利形势,甚至在一定意义上成为资源能源的净输出国和环境污染的净输入国。这种状况不及时加以改变,我国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制约不仅将难以承受,而且可能落入所谓的"分工陷阱",成为国际资本的经济附庸。

    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进入了国际上通常所说的工业化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既是"发展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准确认识和切实解决我国在发展关键时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党的理论创新面临的重大课题。胡锦涛指出:"我们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改革发展关键时期遇到的各种问题。"①

    这些矛盾和问题是我国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对基本国情的正确认识历来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作出了全面精辟的科学概括,明确指出:"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② 这一重要认识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从十六大到十七大的五年间,胡锦涛先后至少四次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为基础,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对基本国情进行系统分析。

    第一次是2004年5月胡锦涛在江苏考察工作时,围绕"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这一论断展开论述。他指出:"这是一个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的时期,是一个既有难得机遇又有严峻挑战的时期。"③

    第二次是2004年9月19日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重申对基本国情的上述分析和认识。需要指出的是,这两次分析都是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前一次是在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后不久,后一次是在宏观调控初见成效之时。虽然这两次表述的内容基本相同,但对我国经济工作中一再出现的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深层次原因的认识却在不断深化。胡锦涛指出:"归根到底是因为各方面体制还不完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经济增长方式还比较粗放。"④ 两个多月后,他根据这种认识总结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协调发展、加快完善体制机制这四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第三次是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讲话使用了一个新的表述,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趋势新特点"。与前两次概括不同,讲话还增加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有些内容根据宏观调控的实践经验作了表述上的调整。他强调,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正确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花更大气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⑤。

    第四次是2005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十一五"规划建议时的讲话。胡锦涛提出,"十一五"时期要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并对准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提出更高的要求。他在讲话中还特别提出"四个准确认识"的要求,即准确认识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基本要求,并明确使用"一系列重要的阶段性特征"的概念,从十个方面对这些阶段性特征作了概括和分析。讲话采用"两点论"的表述方式,既充分肯定已经取得的成绩,又明确指出当前仍然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使人们对国情的认识更加全面准确;与"十一五"规划建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相联系,突出强调"三农"和科技两个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这些认识,为党的十七大对"阶段性特征"作出全面准确的分析进行了充分准备。

    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建立在对我国基本国情阶段性特征的科学认识基础之上的,这种认识本身就是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成果,它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是其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09页。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页。

    ③《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第60、61页。

    ④《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第310页。

    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第6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