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船长”胡锦涛的中国道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8 08:36:51

2009,“船长”胡锦涛的中国道路
李梁
【来源:南方周末】
他需要改造当前的政治道德,弥合社会价值观的分裂,刷新中国人的精神天空。长期以来,中国官方话语和民间言论分歧,公开表达和私下非议相异,言语与行动背离。改造中国数千年文化传统累积的幽暗的价值体系,形成与现代文明大国相配的国家价值观,这或许是他和他的继任者同样要面对的更为长远的工作。
一艘13亿乘客的船
“我是来给广东人民打气、鼓劲的。”3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来到“两会”广东代表团郑重说道。
几个月来,广东深受经济危机影响,关键时刻最高层的过问和关注,在当下中国具有特殊意味,因此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用了“倍感温暖”加以形容。
这是2009年的春天,金融危机的寒风仍在肆虐,两会在此背景中召开,这也是胡锦涛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
67岁的胡锦涛,自2003年任国家主席以来,挑战不断,从当年的SARS到去年的四川大地震,再到去年底的国际金融危机。迈过了改革开放30年门槛的中国,未来何去何从,面临着艰难而关键的抉择。
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六位国家主席,上任至今,刚好是第六年。
作为船长,胡锦涛需要带着有13亿乘客的中国之船趟过险恶之途,驶向阳光航道,其担子之沉重不难想象。
面对金融海啸,他和他的同事们以前所未有的灵活,出台“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本次人代会,即将通过新中国成立60年来最大的政府支出预算。
几个月来,“扩内需”成为全国上下的口号,也是胡锦涛最为用力的问题。今年春节期间,他到红色摇篮井冈山和群众过年时,专门走进了当地的农家超市,了解消费情况。
在中国,经济问题极少不牵涉到政治方面的考量。胡锦涛还需要应对严峻的就业以及社会稳定问题。今年返乡农民工以及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问题,带来社会稳定的隐患。在辽宁考察时,胡锦涛特意到沈阳的人力资源市场,了解大学生的就业情况。
应对经济危机,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要摆脱西方消费制约,从中国制造、西方消费,转变为中国制造、中国和西方共同消费的经济体,如此方能把握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崛起之路,埋下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石。
一个做了一百多年的梦
如果说国际金融危机对内凸显了经济转型的困境,对外,则似乎为中国提供了机会——胡锦涛带领的中国之船,越来越多地开始参与和影响国际规则的制定。
2008年11月的20国集团领导人华盛顿峰会,合影时胡锦涛和美国总统布什站在一起,这似乎是一种暗喻,西方富国主宰世界经济事务的历史已经发生着某种变化。
这令国内的民族主义者们欣喜若狂——似乎走过一个街角,中国就会行走在世界领导者的星光大道上,金融危机宣示着美国霸权模式的衰退,而“中国模式”将在全球崛起。
但胡锦涛以一贯的低调和务实,不循国内一些人热衷出头的狂热和西方实利主义者的示好,多次向世界宣告,中国要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因为,即便是跨过了国际金融危机的门槛,中国仍在路上。
作为一个世界政治大国的元首,胡锦涛不仅要应对出口、就业等具体的现实挑战,保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他还需要考虑改革的突破路径、执政党的自我更新、中国的发展之路。
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如何在一个动荡的世界里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并且实现中国的民族复兴梦,这是胡锦涛和他的执政团队面临的重要的中长期课题。
这是一个做了一百多年的梦。经历数百年的自我封闭,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华帝国被西方列强以战争的形式,连打带踢地拉进世界版图之中。
中国人看到了自己的落后位置,但直到改革开放打开国门,中国才重新回到世界竞赛的跑道。
30年的时间里,我们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急切,将西方世界数百年的武艺尽数操练了一遍。对西方科技和经济的高度向往,主导了这个民族的全部行动,最终在2008年8月8日,汇入鸟巢上空的足印。在大多数中国人心目中,这是一个老大民族新生之后的成人礼,是一个古老大国沉睡几个世纪后,重回世界大国俱乐部的欢宴。
在全球化的时代,作为中国的最高决策者,胡锦涛面临的形势已经不同他的前任。新世纪以前中国可以韬光养晦,但在今天,中国的一举一动,都无法摆脱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的注视,被他们时刻放置到自己的价值天平上衡量。
在西方人日益贴近的目光中,中国人需要跳出自己的舞步。
唯一的敌人是自己
“中国模式”在世界上能否成立,唯一的敌人是自己。
有海外观察人士认为,金融危机中,世界看美国,美国看中国,中国看自己。这恰好呼应了胡和他的执政团队对当前中国格局的判断: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便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
30年改革开放,积累的问题和财富一样多。中国急速转型的阵痛,政治的诸多弊端,旧体制和新思维碰撞,依然在困扰着胡锦涛,也制约着中国前行的步伐。
但按大多数观察家的看法,经济危机亦为胡锦涛推进改革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中国数千年来一直是危机驱动型的社会,危机越深重,改革的爆发力越大,动力越持久。鉴于中国古老的文化惰性,太平盛世对应的,往往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歌舞升平、不思进取。
他需要革新执政党,破除腐败的魔障。经济下行、生活和就业问题日益严峻,人们将更难容忍公权力的腐败。
一个新的现象是,高层领导越来越重视网络舆论。这一年来,网络监督作为一种新形式的舆论监督发挥了意想不到的影响,从江西、温州官员出国“考察”到南京“天价烟”局长被查,再到两会前披露真相的云南“躲猫猫”事件。
历史给予胡的期待,需要他凝聚改革共识,突破重重利益阻力,重塑改革的方向,实现社会的共富。2008年12月18日纪念改革开放30年大会上,胡锦涛以“不折腾”的大白话,形象概括他的从政理念,警示全党不要陷入无意义的内部纷争,以免在关键时期错失历史机遇。
他亦需要改造当前的政治道德,弥合社会价值观的分裂,刷新中国人的精神天空。长期以来,中国官方话语和民间言论分歧,公开表达和私下非议相异,言语与行动背离。改造中国数千年文化传统累积的幽暗的价值体系,形成与现代文明大国相配的国家价值观,这或许是他和他的继任者同样要面对的更为长远的工作。
一些人看来,胡锦涛含蓄、温和、理性、沉稳,让外国记者觉得神秘,却符合中国人对一个“掌舵人”的心理期待。但他也有展示其真实性情的一面。今年春节时他在井冈山过年,在农民家炒栗子磨豆腐,脸上的笑容回归一个老人的本色;去年5月访问日本时,他和日本女乒乓球选手福原爱对阵,众目睽睽中展示凌厉的扣杀。
更多人记忆犹新的,是2008年5月的四川大地震,他飞到四川灾区视察,在成都机场双手紧握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手,这一幕曾令多少普通的中国人动容。
作为国家主席,他越来越重视人民的力量。去年6月他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破天荒地和人民网网友进行交流,成为中央高层领导“触网”的拓路人。
重要的是,他不缺乏民意支持——2008年漫长的悲喜中,江湖和庙堂的声音,由相互呼应到呈现汇流之象,这是中国政治文化中前未有过的新形态。
他在中国拥有大量粉丝。在人民网“什锦八宝饭”网站上,贴着他和温家宝总理年轻时候的照片以及他视察各地的讲话,受到650多万网友追捧。
2009年,金融危机的阴霾中,新的世界秩序若隐若现。中国正在尝试脱胎换骨的转型。虽然痛苦的过程才刚开始,但是,你也许会看到,无论是外在的地位还是内在的肌理,中国将出现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