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中“处置效应”的对策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2:24:26
投资中“处置效应”的对策分析

8){fontsize_6562.style.fontSize=(--curfontsize_6562)+"pt";fontsize_6562.style.lineHeight=(--curlineheight_6562)+"pt";}'>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复制网址][收藏]

------------------------------------------------

正文:

一、“夏皮诺实验”的启示
夏皮诺是美国纽约的一位心理医生,他曾经主持过两个非常著名的实验。这两个实验有力地揭示了行为主体面临不同环境时明显的决策偏向性。每个实验都有两个选择,参加实验的人只可以从中选择一个答案。
第一个实验是“得到”实验:
选项A:有75%的机会得到1000美元,但有25%的机会什么都得不到;
选项B:确定得到700美元。
尽管一再向参加实验的人解释,从统计概率的角度上来说,选择A能得到750美元(1000×75%+0×25%=750美元),可还是有80%左右的人选择了B。大多数人宁肯少得到一些,也愿意要确定的“得到”。这个实验显示出,面对盈利状态时的选择,大多数人都选择确定的“得到”,而不愿意选择那些可能更多但有风险的“得到”。说明投资者在获利情况下风险规避意识明显对自己的决策行为有更大的影响力。西方谚语“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中国的成语“落袋为安”,都体现了在获利状态下的保守思想。
第二个实验是“失去”实验:
选项C:有75%的机会失去1000美元,但有25%的机会什么都不会失去;
选项D:确定失去700美元。
结果是75%左右的参加者选择了C,他们为了搏25%的什么都不失去的机会。宁愿承受理论上可能更多的损失,说明对深处逆境面对亏损选择的投资者来说,承认错误平仓止损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痛苦的选择,只要投资者理论上仍有解套出局甚至获利的机会,一般投资者仍会选择去冒这个险。面对亏损选择的投资者风险偏好明显增大。【交易之路www.irich.com.cn 收集整理】
“夏皮诺实验”告诉我们,传统金融学中的理性人假设在现实生活中遭到了质疑,大多会做出非理性选择。因为人在面临不同处境时常常会抛弃理性人假说中的最优选择,往往这种非理性选择成为现实生活中的常态,而理性选择却成为非常态。由于这种奇特的现实与理论反差的存在,经济学家开始逐渐关注现实金融活动中人的行为特征,形成了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行为金融学。
二、行为金融学中的“处置效应”
经典金融理论将投资者的决策行为视为黑箱,抽象为一个投资者追求预期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不会受主观心理及行为因素左右。但是,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人们会系统背离预期效用理论,而且人们并不只是偶然背离理性原则,而是经常性的、系统性的背离。以期望理论为代表的行为金融理论放松经典金融理论中的假设,认为投资者并不具有完全理性,而只有有限理性,并对人们很多偏离理性的投资决策行为进行了更贴近实际的合理解释。“处置效应”是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一种市场现象,并且是行为金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处置效应”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投资者认识偏差,表现为投资者对投资盈利的“确定性心理”和对亏损的“损失厌恶心理”。当投资处于盈利状态时,投资者是风险回避者,愿意较早平仓锁定利润,在行为上表现为急于平掉敞口头寸;当投资者处于亏损状态时,投资者是风险偏好型的,愿意继续持有仓位,在行为上表现为不愿轻易平仓实现亏损。
三、“处置效应”的对策分析
“处置效应”成为制约投资者理性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笔者试从两个方面阐述投资者在期货投资中如何有效控制“处置效应”的发生。
1.运用程序化交易指导投资决策
一个初入市场的交易者往往依靠自己的直觉交易,新手缺少对市场的了解,造成了对市场行为理解的偏差和错误。这种直觉常常表现为一种错觉,是直觉的低级形式,除非投资者的运气一直很好,否则他不可能靠这种直觉持续稳定地获利。程序化交易之所以出现就在于人有着某些先天很难克服甚至无法克服的缺陷,即人的主观认识偏差。程序化交易可以通过一些机械化的交易策略来约束人的主观交易冲动,从而达到控制人在市场中的情绪波动,更客观、冷静地观察市场行为。很多投资人在成为著名“炒家”之前,几乎都经历过似乎是无法避免的重创甚至破产,我们可以在他们的自传或者介绍中得到证实。即便是身经百战的投资大师也有难以克服的人性弱点,而约束自己的弱点便是减少自己犯错误的概率,也就保证了自己的安全。
在追踪趋势的过程中,趋势的演进难免伴随着很多的“噪音”,这些“噪音”常常令投资者怀疑是否出现了趋势即将终止的信号。此时不管是持有盈利仓位还是亏损仓位的投资者都变得焦躁不安起来。
盈利的投资者会害怕一旦趋势真的终止,自己已有的利润会被市场所吞噬。看着本属于自己的盈利慢慢减少,这种痛苦令投资者坐立不安。“处置效应”告诉我们,获利环境下强烈的风险规避意识最终会让大多数投资者选择落袋为安,平仓了结。如果此时投资者运用程序化交易来指导自己的投资决策,在平仓信号未出现,即某种客观标准下趋势仍在继续的情况下就可以安心持仓甚至适量加仓。对自己交易系统的理解和信心能够帮助投资者控制人内心某些很难抗拒的弱点:恐惧和贪婪。通过客观的交易规则抵消和过滤投资者在市场中无法避免的情绪波动。
当出现非主流的市场“噪音”时,亏损的投资者又会怎样呢?既然亏损,意味着他们之前对行情的判断可能出现了偏差,这当然是很多投资者所常见和难以避免的。但是心理学告诉我们,由于自尊心和虚荣心的作怪,人通常都是容易接受自己愿意接受的事物和观点,表现在一旦建立方向性的仓位,投资者便很容易相信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而忽视甚至排斥对自己不利的信息。我们很难接受自己之前主要趋势的判断是错误的这个事实,行情演变过程中的“噪音”一出现,利用“噪音”来证明自己之前判断正确是大多数投资者的通病。浮动亏损的减少本该是认错出场的好机会,但投资者在亏损状态下强烈的风险偏好倾向却让自己一再恋战,不肯出场,更有甚者还会加仓决战,最终只能是深套其中,无法自拔。程序化交易可以在我们的理智失去控制,执迷不悟时给我们敲响警钟,告诉我们情况已经发生变化了,该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本金了。只要严格执行,便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的风险,保证主要资金的安全。【交易之路www.irich.com.cn 收集整理】
2.提高市场认识,培养科学的投资理念
克服期货投资中的“处置效应”,首先要培养自己判断行情的能力和信心。对于自己盈利的仓位,要有信心坚持和等待时间来扩大战果,在确认趋势未终止的情况下更要抓住机会,果断适量加仓,才能实现利润的扩大;对于出现亏损的仓位,要及时确认自己之前建仓时所依据的基本面因素是否已经发生变化,影响价格走势的主要矛盾是否发生转变,在确定自己判断错误的情况下要坚决认错出局,通过实现自己现有的确定损失来避免将来可能的更大损失。
期货投资如同两军对垒,孙子兵法曰:“夕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擅于作战者,会先力求自己不被打败,来等待对手犯错露出破绽的机会,自己可以保证自己不被打败,但要击败对手却要看对手给不给你获胜的机会。所以擅于作战的人能够保证自己不被击败,但不能确定一定击败对手。这段话精辟地诠释了“善败者不亡”的道理,只有擅于保存自己的力量,在不利于自己的环境中“断臂求生”,才有可能等到市场给你大的行情机会来把握。人们常说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很多优秀的投资者胜率并不高,但只要成功把握住几次大的行情便能够将大多数的亏损账单抹掉且获利丰厚,但重要的是你要有勇气擅于面对亏损,保护自己的资金以耐心等待市场给予你的机会。
华尔街有句名言:市场一定会用一切办法来证明,大多数人是错的。长期来看,确实只有少数投资者能够在市场中稳定地获利。同时,行为金融学中著名的“羊群效应”告诉我们,当目标价格发生异常变化时,在明白自己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投资者更容易相信其他人可能有更多的信息,所以一般会观察其他投资者的行为,采取跟随大众的投资策略,从而引发所谓的“羊群效应”。尤其是对目标资产的基本面不甚了解的情况下,投资者更是容易盲目地随大流,轻易改变自己已经制定的投资计划。大多数投资者在市场中屡遭失败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努力提高自己对市场的认识,培养科学的投资理念是投资者摆脱“处置效应”实现科学投资的前提,只有摒弃大多数人所难以摆脱的“处置效应”及跟风习惯,才能成为那些市场中长期稳定获利的少数人,当然,这需要长时期投资心态的历练。
四、总结
作为一名趋势投资者,建立在科学投资策略基础上的交易系统能够比较有效地过滤掉市场的“噪音”,使获利的投资者不会被错误的信号轻易恐吓出局,亏损的投资者不会一味恋战,不肯认输,从而可以实现控制“处置效应”的目的。同时,培养自己科学的投资理念,在获利时坚持自己的判断,不轻易随大流,在确认判断错误时坚决止损出场,才能有效地保证自己资金的安全。
道氏理论告诉我们,趋势一旦形成便有了延续这种趋势的动力,直到出现一种力量来终止这种趋势。一味地抄底摸顶只会让自己逆主要趋势而动,教训是十分惨痛的。学着忘记自己的进场成本,更关注趋势本身,才能真正淡化自己对盈亏的贪婪与恐惧。投资者只有真正能将注意力从资金的盈亏转移到趋势判断上来,才能有效地克服投资行为中“处置效应”对我们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