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看新媒体“霸权时代”的来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4:14:28
“我等不及2008年大选,宝贝,你是最好的候选人!你采取了边境安全措施,打破你我之间的界限。全民医疗保险,嗯,这使我感到温暖……”
这是视频网站Youtube上《奥巴马令我神魂颠倒》的一段歌词。在视频中,演唱者埃廷格在奥巴马照片旁大摆性感热辣造型,表达着自己对奥巴马的倾慕之情。据统计,这段视频在Youtube已被点击超过900万次,并且被无数的网站和传统媒体转载。①
奥巴马的当选不仅是其施政理念和个人品牌营销的成功,同时使人们惊叹于新媒体力量的迅猛发展与日益强大。
一、新媒体
进入21世纪以后,新媒体成为一个时尚的话题,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那么,什么是新媒体呢?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学者们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所谓的新和旧都是相对的概念,对于报刊来说,广播是新媒体;对于广播来说,电视是新媒体;对于报刊、广播、电视来说,网络又是新媒体,而原来的所谓新媒体广播和电视又成为旧媒体、成为传统媒体。按照这个来推论,只要有新的媒体诞生,原来的媒体就成为旧媒体,就成为传统媒体。
笔者认为,对于新媒体的界定不能够根据它的出生年月,而要根据它的技术特性和传播特性来界定。从技术特性来看,我们现在的新媒体是数字化的,传统的媒体是模拟的;从传播特性来看,我们现在的新媒体是互动的、双向的,传统的媒体都是单向的。因此,本文所指的新媒体是基于数字化的双向互动的多媒体信息传播平台。它涵盖了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一系列数字媒体,包括互联网、手机媒体、网络电视、移动数字电视等等。
二、新媒体改变着美国总统大选
美国历史上媒体参与大选发挥作用有“四部曲”。
第一部曲是在南北战争以后,美国经济有一个很快的发展阶段,19世纪末的时候,美国的报纸媒体已经发展起来了。普利策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报业巨头。他的《世界报》帮助了克利夫兰总统入住白宫,这是第一次的纸媒体帮忙。
第二阶段是小罗斯福,他用的是电台,电台起到了空前强大的作用。
小罗斯福得了小儿麻痹症,病情稍微好转以后,他参选当纽约州州长,他当时是第一次用电台。他隔三差五地跟大家用电波聊天,我是谁谁谁,我为你服务,非常体贴,非常谦恭,跟大家很知心。
罗斯福上台以后,遇到经济危机,银行很快就要垮掉了。他上台第一周干了一件事情,是著名的鲁宾谈话,这就是电波起的作用。鲁宾谈话跟大家聊天,他谈到他的想法,谈到大家的未来,最后跟大家斩钉截铁地说,相信美国政府,相信未来,大家把钱存到银行去,我们永远跟你在一起!这些话听起来非常亲切,他一下子就把全国人民的信心鼓动起来了,建立起了总统和民众之间非常好的关系。
到了第三阶段,电视普及了。在总统大选上,电视又被一个人利用上了,他就是肯尼迪。在肯尼迪和尼克松对弈之前很多人不看好肯尼迪,他有一点像现在的奥巴马,没有什么名气。他的对手尼克松曾经当过副总统,是很强的一个人。
但是肯尼迪生逢其时,他利用了电视媒体。恰恰问题关键就在这里,电视媒体是一个直观的东西。肯尼迪很精神,年轻气盛,曾经也是演员,长得也比较帅气。一上了电视,很多选民一看,这个小伙子不错,看了几次觉得这个人很亲切、很谦恭。这让大家非常欣喜,因为以前没有在电视上看到这种政治家。肯尼迪非常重视电视,他意识到电视是对他竞选非常关键的,所以他进行包装,包括他的服饰、台词、段子。他上来以后马上吸引到你。
最后肯尼迪顺利当选美国总统。从此,美国政治、世界政治进入了电视竞选的阶段。
第四个时代就是互联网新媒体时代,互联网在2000年和2004年总统选举的时候都起作用了,但2008年这一次的作用不可同日而语。互联网这七八年变化极大。2000年你用什么电脑、用什么网速?上了网以后能够看到什么?东西并不多。现在五花八门,视频的、各种聊天工具,个人博客、各种各样的丰富的网站,以及很多的互动工具。跟那个时候的技术水平、丰富程度完全不一样。
互联网在奥巴马手里变成一个魔棍。他几乎颠覆了美国以往总统大选的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作用,依靠网络新闻、搜索引擎、YouTube视频点播、博客、播客、电子邮件、网络游戏内置广告、手机短信、Myspace、Facebook社区网站、在线购买、铃声下载等互联网新技术新手段,对那些不再依靠从报纸和电视上获取信息的选民进行成功的动员说服工作。他利用互联网,用最小的付出实现了最大的成果。
奥巴马善于利用互联网传播信息快捷多样的优势,打破了选民们获得信息的传统方式。他通过关键字广告成功地将浏览用户引导到了自己的竞选网站,在Google的一个广告产品“关键字广告”上投入了数百万美元。如果一个美国选民在Google中输入奥巴马的英文名字,搜索结果页面的右侧就会出现一个奥巴马的视频宣传广告。奥巴马购买的关键字广告不仅包括自己的姓名,还包括热点话题,如“油价”、“伊拉克战争”和“金融危机”。如此以来,他就可以更好地向选民表达他在这些问题上的观点。
奥巴马通过互联网建立了巨大的捐款人网络,让他拥有足够资金用于竞选。据悉,奥巴马已成功募款6.4亿美元,其中87%是通过网络募来的,奥巴马筹集到的竞选资金数额也创造了历史纪录,这在美国深受金融危机影响的背景下可以说是一个奇迹。这些资金绝大部分是由不足100美元的小额捐款组成,而这些捐几十美元的人和捐几千美元的人的投票权却是一样的。
奥巴马善于利用互联网与支持者进行互动,获得民众的好感,增强他们支持“粘度”。奥巴马积极参与网络互动活动,奥巴马在Myspace网站上有41.5万个朋友,在Facebook网站上吸引了100万“粉丝”。他的官方网站设计大量利用了社交网络和互动元素,网民可以在网站上开展讨论、举办筹款、观看视频,还可以在线购买奥巴马标记的产品,甚至下载奥巴马的演讲片断作为手机铃声。②
奥巴马的网络攻势已经成了一套“组合拳”。搜索引擎的关键字广告、SNS网站的圈子力量、视频网站的直观与快捷、博客的深度与影响力。当这些力量集中在一起,相互影响而相互传播,将品牌传播推向最大价值。难怪,著名的《纽约时报》甚至打出了这样的标题《颠覆以往总统大选模式——互联网》。
很多人认为奥巴马创造了历史,他是第一位互联网总统。2006年Google的埃里克曾经说过,互联网将决定美国大选。如今看来,不过两年时间,这个预言就得以实现。无论是奥巴马重视互联网还是互联网成就了奥巴马,在他当选之后,我们都看到了网络等新媒体足够改变世界的力量和其在媒体中地位的提升。
三、新媒体的传播优势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几乎囊括了以往大众传媒的一切表现形态和优点,同时具备它们所不具备的特点。
⒈数字化
有研究者认为,“尼葛洛庞帝说,这个世界,不再是原子式的了,而是字节式的。这个说法很精确,精确到一举点击到了新媒体的要害:字节化生存的媒体内容。字节化生存,使得媒体内容在各种平台上予以打通。无论是文字,还是声音、视频、图片,统统被转化为‘字节’。如果说报纸哪一天可以在头条上来段视频,也不是不可能的。从内容已经数字化这个角度而言,这个幻想完全可以成立。”③
在数字时代,传媒最本质的变化就是数字化,也就是说数字技术成为当代各类新传媒的核心技术和普遍技术。数字化最本质的特点是开放、兼容、共享。在数字化技术使得所有信息都以同一种载体通过同一种渠道传输之后,传播活动可以是一群人面对大众、一个人面对一群人、一个人面对一个人,还可以是一群人面对一个人等等,传者还可以同时是受者,受者也可以是传者……总而言之,就是传播活动的源头、终点、传播顺序、传播渠道及传播内容都有了无限种可能,再也没有了明显的区分。它有了与传统媒体不同的全新的感受,这个感受就是方便、速度和丰富。
⒉海量性
新媒体的海量性尤为明显,传统媒体中报纸、电视、广播的版面或者时间是有限的。网络媒体的容量则相当可观,一个硬盘就可以存储数亿汉字的信息量,再加上传播主体和传播方式的多元化,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源,网络媒体又拥有独特的超链接功能,可以将一条新闻与事件的背景、相关信息以及网友评论链接起来,形成事件的全貌,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信息越来越多,使网络新闻的内容在理论上有着无限的扩展性与丰富性。
⒊互动性
传统媒体的传播行为中,受众是消极的传播内容的接收者,新闻信息被“推送”到他们面前,他们只有在接受与不接受之间做出选择,缺乏对新闻信息的驾驭自由,而新媒体改变了受众消极的地位。在新媒体的传播过程中,大众不仅享有绝对的主控权,可以决定接收媒体时间、内容、主题,而且还可以随时反馈其态度或决定,可以随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作为信息输入网络中,并通过“信息高速公路”传送给其他信息接受者。“任何人只要‘有话要说’,均可将自己的思想、观点传播出去。任何‘志趣相投’的人也可以在网络上交换意见,毫不受‘守门人’的影响。这种逐渐形成的新媒体,对社会、对既存媒体将带来巨大影响。”④美国《连线》杂志曾对新媒体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因而“互动”已经成为媒体人最时髦的话题,正如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所说,“在互联网上,没有人可以知道其他人的真正面貌——他们是男性还是女性,或者生活在哪里。”⑤法国后现代主义思想家鲍德里亚也说过,在网络空间里,我们不再是“人”,而是出现在另一个人的电脑屏幕上的信息。
四、新媒体“霸权时代”的来临
新媒体的诞生和发展不仅仅是传播史上的又一次伟大飞跃,其传播形式、传播内容、传播理念和传播效果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更是前所未有的。
⒈新媒体成为信息时代最具标志性的旗帜
新媒体走过的历程不过十几年,其发展的速度却令人始料不及,有人用“横空出世”、“异军突起”来形容。互联网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进行商业化运作后,在全球得到了迅速发展和空前的普及。由美国市场调研机构ComScore Networks提供的报告显示,2007年5月,全球15岁及以上使用互联网的人数达到了7.72亿人。据有关资料统计,截至2006年底,全球手机普及率为41.0%,其中发达国家高达90.9%,发展中国家也达到了32.4%。博客用户2002年—2004年全球规模从216万个增长到1030万个,博客用户的增长率一直高于100%,而2005年全球博客用户数又进一步翻番超过2000万个。
在近百年里,人类从电气时代走向了信息时代,而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开创了信息时代新的里程碑,成为信息时代的一面最具标志性的旗帜。⑥
新媒体融合了传统媒体的优势,以无疆的、开放的、包容的姿态服务于大众。它的传播范围更广,广到了打破行业的界限、区域的界限、甚至民族、国家之间的界限,打破了信息发布者和接受者之间的界限,给予了世人表达和接受需求的满足。它的传播速度更快,快到几乎是全球信息同步延伸了地球村的理念,实现着全球化的梦想。
⒉新媒体浸透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美国学者梅尔文·德弗勒、桑德拉·鲍尔·洛基奇在《大众传播学绪论》中谈到:“一个社会的传播过程的性质实际上与该社会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个方面都关系重大。”⑦的确,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十余年间,人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娱乐方式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可以看一个例子,以一位白领女士的一天时间安排表来看,早上起床可以用手机闹钟,早上阅读用手机报,地铁出行用手机月票,上班工作用手机搜索与手机炒股(避免老板干预),午间新闻用手机电视,工间休息用手机音乐,下班购物用手机支付,网上会友用手机飞信,夜间“查岗”用手机定位与视频电话。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说我们有这样一种提法,如果你非常爱一个人要送他一部非常的手机,他会非常的欢悦非常的幸福。如果你恨一个人要送他下地狱,你送他一部3G、4G的手机让他一天到晚都处在全程监控当中,灭掉他的全部隐私,这就是下了地狱。这就说明整个网络产业、移动通信产业也可以渗透到我们生活当中的各个方面,可以上天堂也可以下地狱。
新媒体具有空前的时空穿透能力,从纽约华尔街的证券中心金融冲击波至东京、上海、新加坡、法兰克福……的证券交易所直至任何一位与金融证券涨落利害相关的个人,其传送与穿透时间是零点几秒,而人们曾经甚为惧怕的物理海啸传播速度仅为200公里/15分钟。但是我们网络的传播时间在零点几秒,现在网络已经使得全球同步,距离消亡,任何个人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对于全球的生态发展作出应对。
五、小结
当前人类文明社会新媒体神话正以排山倒海之势高速向前演进,它必将改变和颠覆人们的生活模式和思维理念。正如《共产党宣言》当中指出“过去哪一个世纪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何况,人类对于网络文明阶段新媒体冲击波的震撼烈度的总体认知水平还处在未知大于已知的阶段呢?
在历史的长河当中,人类文明孕育和催生网络等新媒体,新媒体承载与升级文明。张艺谋谈到奥运会开幕式的时候说到,成功之处在于一张纸、一个印刷版,这就是现代传媒在人类农耕文明阶段的前身,张艺谋用千年以前传媒的载体打动了世界,好评如潮。可见承载人类文明的载体能够扣人心弦,这一点是永恒的,是跨越时空的。
只是今天这样一个载体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新媒体横空出世,已经逐渐接过了承载与升级人类文明的接力棒。因为,新媒体“霸权时代”已经来临!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我国大众传媒的竞争与合作研究”的相关成果。项目编号:08BXW011)
注释
① 罗丹:《从两届美国总统大选看新媒体发展》[J],人民网.2008—11—11
② 冯卫:《互联网颠覆美国大选模式》[J],中国信息产业网,2008-11-06
③ 魏武挥:《新媒体的新字,便是霸权,前无古人的霸权》[J],http://weiwuhui.com/201.html. 2007—01-30
④ 吴文:《四大传媒传播特质比较》[J]:《浙江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⑤[英]安东尼·吉登斯、赵东旭等译:《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⑥ 刘静:《试述我国新媒体的特征与社会影响力》[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5)
⑦[美]梅尔文·德弗勒,桑德拉·鲍尔-洛基奇:《大众传播学绪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
(作者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