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玉委员呼吁改变大学管理行政化:别让高校成了衙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0:05:27
本报记者 刘畅
 
2009年03月08日04:59  来源:《中国青年报》
说起高校改革,54岁的李冬玉委员神情变得凝重起来。她认为,目前的高校管理是“机构设置政府化、工作方法行政化”,更多地强调了管理功能,弱化和消弭了其服务学术和教学的职能。
经过调研,李冬玉委员认为,近年来,有的学者从海外归来,在住房、安家费等待遇上越来越好,科研经费也不缺,但恰恰欠缺高校管理的软件环境,影响和削弱了创新能力。在这次政协会上,她提交的发言材料,题目就是《关于深化高校管理机构改革的建议》。
李冬玉委员,陕西省政协副主席,曾有过4年的知青经历,随后进入陕西师范大学学习。毕业后,曾担任过11年的高校教师,并成为副教授。在政府任职后,她日常工作也与高校多有接触。渐渐地,她发现高校管理日趋行政化。“这样管下去,对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成长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她说。
李冬玉发现,许多教师对高校管理有意见,即使有的教师通过“学而优则仕”走上行政岗位,也会感到“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与大家心目中的大学相去甚远。
问题在哪里?李冬玉认为,首先是机构设置政府化。她说,我国目前高校管理机构设置是计划经济体制时代的产物。在计划体制下,高校是政府的附属部门,机构设置依照政府的模式形成了层级分明、上下对应的管理系统,这一模式以机构众多为特点,行政部门多、领导多、副职多、专职多。同时,又平行设置了一套党务机构,并如数配置人员。此外,还有名目繁多的各种委员会、办公室、领导小组。于是,一个官僚化的大学机构中,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目前这种传统的机构设置模式已成为高校发展的桎梏。
李冬玉说,这种管理模式影响最大的是学术气氛。主管部门依据和比照行政体制来塑造大学,高校的运行模式基本上贯彻了行政化的组织原则,其权力运行完全遵循了政府行政机构的权力运行逻辑,比如,实行长官负责制,下级服从上级。这样,在整个大学运行中,行政权力居于中心地位,行政管理部门不仅主导了管理性事务,而且主导了学术性事务。行政权力成为了支配性力量,而学术性组织只处于执行和被管理的地位。即使在高校学术性组织内部,也因此表现出强烈的行政化倾向,学术负责人垄断学术权力和资源,以行政化手段来管辖学术活动,因此,学术民主不能彰显。
早年担任教师的时候,李冬玉委员曾经获得过优秀教师称号,也获得过教学成果奖等荣誉,至今她还为此感到自豪。在她记忆里,教师应该在讲课上下功夫,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做到风趣、机智,为学生所喜闻乐见。而现在,她发现,高校教师要应付很多评审、考核,很多人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发表文章上,根本无心教学。
同时,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往往思想活跃、具有个性,而这样的教师又因为“不听话”而被领导视为异类。对此,李冬玉委员也十分困惑:高校的价值观为什么会与学生对立起来呢?她认为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现象:高校行政管理的意义,在于其服务学术的作用。但日趋行政化的过程中,管理活动既成为手段,也成为目的,并取代学术活动成为了大学的核心。由此衍生出诸如“官本位”、“权力至上”等与现代大学精神相悖的现象。
为此,李冬玉委员建议,应明确管理机构的性质和定位,充分体现其为学术和教学服务的宗旨。高校可根据自身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执行机构改革方案,使其职能定位、人员配置等符合办学特点。同时,以权力约束为核心,改革高校决策机构,坚持集体领导,防止个人专权,规范决策行为,防止权力滥用。
“现在,应该到了还教育管理本来面目的时候。”李冬玉说。这位心系教育的政协委员认为,要找回“理想的大学”,必须改变高校管理行政化现状。
本报北京3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