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猛文:中国对美国绵里藏针,硬气十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2:42:24

先看两篇《华尔街日报》昨天的报道——
  2009年 03月 02日华尔街日报消息——美国国际集团再获300亿美元政府救助资金。
  美国联邦政府正着手修改对美国国际集团(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的1,500亿美元救助协议,以支撑这家受到严重打击的保险公司,不过救助计划却会让美国的纳税人暴露于更多的金融风险之下。
  与去年9月中旬首次制定的救助协议比,新的协议(也是政府AIG救助协议的第四个版本)几乎整个反过来了。当时,联邦官员的做法像个苛刻的放贷机构,迫使AIG为可能的短期贷款支付高利率。而现在,政府在贷款条款上有所放宽,打算不要利息,希望藉此在更长的时期内保住AIG的价值。
  ……
  根据新的计划,美国政府将再向AIG开放问题资产救助计划中至多300亿美元的资金,不过同时会把公司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获得的600亿美元信贷额度降至200亿-250亿美元。
  ……(完)
  2009年 03月 02日华尔街日报消息——花旗与美国政府就第三次救助达成协议
  陷入困境的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表示,为维持该银行业巨头的正常运营,将提议把联邦政府以外各方手中至多275亿美元的优先股转换为普通股,与此相应,美国政府同意将至多250亿美元的优先股转换为普通股。
  如果优先股按照上述最大数量转换为普通股,则现有普通股股东的权益将被稀释近75%,而政府将成为花旗集团的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到36%。
  同时,美国财政部(Treasury Department)周五宣布,愿意将所持花旗集团至多250亿美元的优先股转换为普通股。但是,财政部明确表示,美国政府这样做的前提条件是花旗集团能够吸引私人投资者也这样做。财政部周五上午在一份公告中表示,愿意参加花旗集团优先股到普通股的转股计划,但转股额将与私人投资者转股额保持一比一的比例。美国财政部还在公告中表示,将接受交换计划中其他优先股股东所获得的最优惠的条件和价格。
  美国财政部还表示,这一交易不会增加财政部对花旗集团的投资额。
  ……(完)
  先说AIG。前几天AIG曝出美国历史上最大季度亏损——600亿美元,随后就有了上面的新闻,美国政府向AIG注资600亿美元。我们或能从中总结出几点内容——
  1、 美国政府是不可能放弃AIG、花旗等大型金融机构的,必须救。
  这一点,可以从美国政府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各大金融机构注资中看出来。当然也可以从华尔街日报的报道中看出来——“当时,联邦官员的做法像个苛刻的放贷机构,迫使AIG为可能的短期贷款支付高利率。而现在,政府在贷款条款上有所放宽,打算不要利息,希望藉此在更长的时期内保住AIG的价值”。华尔街日报毕竟是美国政治的卫道士,说话真是隐晦——“希望藉此在更长的时期内保住AIG的价值”,其实就是把钱给AIG不用还了,借钱借成股东了呗。如果AIG资金继续不足,美国政府继续注资,而且继续成为股东。
  这里,其实已经产生了一个经济悖论,作为AIG还用得着寻求企业生存之道吗?用不着,他最好的办法就是“摁下葫芦起来瓢”、“东边补疤西边生疮”,反正有美国政府掏钱,而且这钱还不用还,只不过稀释股权罢了!
  其实,这又暗合了美国在国际上的圈钱把戏——美国没钱了,发债就行,至于这债还不还得上,那已经不是问题了。
  2、 美国大型金融机构去杠杆化的过程还很长,到底要多少钱才能捂住裂开的口子,可能只有天知道。
  所谓去“杠杆化”不过是华尔街杜撰的一个专业名词,其实质就是把坏帐剥离出去。所以说去杠杆化过程很长,一方面是因为AIG们还在不断曝出巨额亏损,可能确有不断烂帐须要剥离;另一方面,也是金融寡头们的必然选择。要知道,如何剥离,以多快的速度剥离,剥离多少,其实是很有学问的。寡头们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很好地操作,即可以把“呆账”、“坏帐”贱卖给自己人,可以用新的“民间资本”低成本地回购AIG股份,美国政府不是正愁“民间资本”不愿进入吗?当然,这些资本什么时候进入,那也是一种高超的技巧。
  至于多少钱才能缝住AIG们的口子,那更是一个超级计算机也计算不出来的难题,一切,要看形势的发展、寡头们的欲望与智慧了。
  3、 美国还是所有顾忌的,拿了一张聊胜于无的纸遮羞。
  这坏遮羞纸就是——“不过同时会把公司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获得的600亿美元信贷额度降至200亿-250亿美元”。这是在向美国纳税人和世界说——“你看,我对AIG是有约束的,并不是无限制地给予方便,任意花钱。”可是,谁信呢?
  当然,不信,又能怎么样呢?
  说完AIG,我们再说花旗。
  花旗的消息更说明美国政府无奈地向金融寡头们让步的过程。所谓“优先股”与“普通股”的区别,就在于“优先股”是要付息的,一定程度上相当于债,也就是说你得还;“普通股”就是当股东了,有赚你分钱,没赚你跟着赔钱。
  花旗没钱支付利息,更没钱还本了,怎么办?美国政府有两个选择,要么继续借钱,就像世界人民向美国借钱一样,要么你把钱变成股,我不还你了。
  无奈的美国政府选择了当股东,这也就是所谓的“纳税人承担了更大的风险”。但美国政府附加了一个条件,那就是“把联邦政府以外各方手中至多275亿美元的优先股转换为普通股”。翻译一下这句话,就是必须把与政府优先股相当的私人资本也转“普通股”,即必须有私人资本与政府资本共同买单,一起做股东。
  笔者想,就是这一条,美国政府也坚持不了多久。一定会在未来某个时间,花旗们会以“找不到足够的非政府资本”为由,让政府再想办法。美国政府能怎么办?难道让他垮了不成?呵呵,笑话!美国政府还得掏钱。
  奥巴马可以限薪,但有太多的东西是奥巴马限不了的。当然,他要真限了,他就遇刺了。
  美国政府为鼓励“私人资本”进入,已经开了口子——“接受交换计划中其他优先股股东所获得的最优惠的条件和价格”。所谓“最优惠的条件和价格”当然包含了太多内容,也是金融寡头们未来可以充分做足文章的地方。他们相对于谁优惠呀?当然是美国政府出资的部们。也就是说,纳税人的利益被轻而易举地出卖给了金融寡头们。
  以上,我们似乎更真实地接近美国资本主义的实质——寡头的天堂!
  
  至此,我们会发现其中一个关键——美国政府有钱。假如美国政府拿不出任其予取予求的钱来,这一切皆不可能。而且,AIG们可能已经倒了,美国经济可能也已经倒了。
  美国政府有钱,那么英国呢?欧洲呢?
  先看英国。
  2009年 02月 27日华尔街日报消息——英国政府再向苏格兰皇家银行注入巨资
  在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Royal Bank of Scotland Group PLC)公布了英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亏损后,英国政府将这家银行推到了国有化边缘,同意为银行担保3,000亿英镑(4,259.6亿美元)的资产并注入数十亿英镑资金。
  为提振英国金融体系的信心,英国财政部周四同意为苏格兰皇家银行提供规模高于预期的资产担保,暗示政府准备投入足够的纳税人资金,帮助银行度过即便是长期经济衰退的难关。
  这份担保计划是规模超过6,000亿英镑的更为广泛金融救助计划的一部分,被视为是英国政府避免将两家最大国内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和莱斯银行(Lloyds Banking Group PLC)──全面收归国有的最后机会。
  英国政府出手救助苏格兰皇家银行将使得私人持股变得无足轻重。为了帮助银行抵消2008年240.5亿英镑的净亏损,推动银行改善状况再次开始放贷,英国政府计划向苏格兰皇家银行提供至多255亿英镑资金,以提振银行资本基础。
  此次注资可能导致英国政府对该行的持股比例从当前的70%猛增到至多95%,但财政部表示其投票权比例不会超过75%。私人持股可以使政府避免为银行贷款决策和损失承担全部责任。
  ……(完)
  这段新闻稿比较长,笔者没有引完,但还是显得很长,且有些绕。没办法,无论是《华尔街日报》还是英国《金融时报》,都没有把事情讲清楚,笔者最后摘录了《华尔街日报》的报道。
  有几点是清楚的。
  第一, 英国政府准备了6000亿英镑的金融救助计划,以帮助苏格兰银行和莱斯银行。这两家银行可以在这个范围内借钱,保证不要破产。
  6000亿英镑是什么概念呢?中国政府为刺激经济,目前的计划投入是4万亿人民币。今天英镑对人民币的收盘价是9.5889,6000亿英镑相当于5.75万亿人民币。中国人民用以拉动全国经济的钱,还不够英国政府解决俩银行的问题,这还不算英国政府已经多次投入的资金。我们可以想想,这个窟窿有多大。
  第二, 英国政府计划向苏格兰皇家银行提供至多255亿英镑资金,以提振银行资本基础。这笔钱不是借,而是作为资本进入银行,政府换来的是股份。政府的股份已经是多少了呢?——“此次注资可能导致英国政府对该行的持股比例从当前的70%猛增到至多95%”。
  请大家注意,苏格兰此前是私人银行,现在可以说是完全国有化了。在资本主义最老的帝国居然玩起了“民退国进”,真不知道是讽刺还是悲哀,还是金融寡头们的金蝉脱壳,还是什么都有?
  第三, 以上还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英镑贬值。
  危机以来,英镑就一直急剧贬值。正是这种贬值的风暴下,英国发布了第一份对华外交政策白皮书,意欲加强与中国的关系。
  英镑贬值,是英美两国救市最大的不同。如前文所述,美国经济复苏也好,金融寡头为所欲为也罢,其关键在于有源源不断的钱印出来,而且这种钱还保持了相当的购买力。美元的这一特性,可谓是美国经济的定海神针。只要这根“金箍棒”不倒,美国经济就能历经风雨而不倒。
  英镑就不同了,英国也就不同了。
  笔者相信,英国很快会走到无米下锅的境地。这一境地什么时间到来,既取决于英国自身,也取决于国际关系的博弈。英国的落难对英国肯定是坏事,对国际社会,是福是祸,可能还得因人而异,因时而异。这一点,我们慢慢看。
  
  说完英国,我们再说欧洲。
  欧洲本以为美国招灾,恰改朝换代之时,回想一下去年11月纽约峰会萨科奇上窜下跳之猴急劲,奥运前后对中国颐指气使、指手画脚的派头,不禁觉得可笑。欧洲人,竟以此辈作为旗手,欧洲的命运可想而知。
  看一看二月以来,欧盟都在干啥吧。
  2月9日,欧元区财政部长会议在布鲁塞尔举行。
  2月14日,西方七国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
  2月13日,西方七国集团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13日开始在罗马举行会议,重点讨论新的金融市场规则、保护主义和金融危机对贫穷国家的影响等问题。
  2月22日,欧盟G20特别峰会在柏林召开,会议达成包括加强金融监管在内的七条意见,准备在4月初的伦敦G20国峰会上提出。
  3月1日,欧盟9个东欧成员国领导人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波兰驻欧盟使团举行小型峰会。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与金融孤立主义。此次小型峰会在欧盟27国特别峰会召开3小时之前举行,而且议题主要针对欧盟西欧成员国,
  3月1日,欧洲联盟特别首脑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会议将重点讨论如何拯救遭受金融危机重创的欧盟经济,并为定于4月2日在英国首都伦敦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协调内部立场。
  以上会议还不算完,欧盟还定于3月19日至20日再次召开27国首脑会议,协调G20国峰会的立场。萨科奇在22日峰会后所说的,重树金融市场秩序“伦敦峰会将是最后的机会”。
  接下来,我们不妨对欧盟的“文山会海”也作一点总结——
  第一, 欧盟太忙!
  这一点可以从前面列举的重要会议可以看出,相互之间的小会晤、热线电话可能就更多了。他们在忙什么呢?有几点是新闻稿中可以直观反应出来的:东欧国家反对西欧国家的贸易保护、审核一些国家的救市计划、协调未来伦敦G20国峰会的立场。
  第二, 欧盟为什么忙呢?
  因为火烧屁股了。欧洲经济指标不断恶化,三大投指不断下行寻底,大机构大企业不停求救,东欧国家债务崩盘近在咫尺……
  你说,欧盟能不急吗?
  用萨科奇的话说——重树金融市场秩序“伦敦峰会将是最后的机会”。要抓住这个最后的机会,大家能不忙吗?
  第三, 这个机会究竟什么?
  萨科奇所说的“最后的机会”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这个机会对欧盟至关重要?
  其实,真正的“金融秩序”与欧盟没关,至少说与欧盟救市、救经济没关。什么与之有关呢?——钱!欧盟有了钱,欧盟就可以救经济,无论是东欧债务、还是西欧实体经济、还是金融窟窿,都可以一概解决。
  钱怎么来呢?当然是印了!怎么印呢?
  唯一的出路在于挤占美元的市场份额。只有当更多的人、更多的主权基金力挺欧元,欧洲人就可以大把地印钱,也就可以如美国人一样,慢慢舔食自己的伤口,慢慢进行利益再分配,慢慢从寒冬之中走出来。
  怎么样去抢美元的份额呢?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团结。这就是为什么欧盟到目前为止,还抱成一团。西欧的贸易保护还没有显露峥嵘,东欧的反叛之风也还没有兴起,大家都在等,等即将到来的伦敦峰会有一个大家满意的结果。其次就是要有好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以金融监管为核心的一系列措施,如果能把这些措施更多地套在美国人头上,那是再好不过。再次,就是要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注资,最好是中国等“冤大头”来出钱,用这些钱来为东欧解困,当然也就解了西欧的困、欧盟的困。
  所以,欧洲人请中国帮其发射“大卫星”了,所以,欧洲人似乎要对中国进行技术解禁了,
  欧洲人太忙,也太临时抱佛脚了。其最终的结果,一定不会尽如人意,东欧的“第二波”或已经在劫难逃,欧盟经济的整体向下或无从改观。是否如此,也不仅仅取决于欧盟自身,还决于形势的发展,中美的需要。我们一起往后看。
  
  不得不说一下俄罗斯。
  面对不断恶化的经济数据、不断下行的卢布汇率,笔者很难看到俄罗斯摆脱梦魇的凭据。不断传来的梅普不合,渐行渐远的双头政治,更使俄罗斯雪上加霜。这一切,都使俄罗斯失去了成为国际形势之决定性因素的资格,沦落为他人的附庸。这一趋势随着局势的发展将更加明显。
  俄罗斯倒向美国,想换取的回报是适当抬高石油价格。
  俄罗斯倒向中国,想换取中国的资金支持和市场支持。
  俄罗斯倒向欧盟,想换取东欧的影响力和油气的定价权。
  俄罗斯可以选择倒向其中任何一方,但怎样才能拿到自己希望的东西,而拿到的这些东西确实帮助俄罗斯走出目前的困境,这是俄罗斯必须认真抉择的问题。那种几面讨好的策略,或越走越难。留给俄罗斯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最后看看我们自己。
  盖特纳试过一次开罪中国的威力。就是盖特纳刚刚提名,就出大嘴,声言“中国政府操作人民币”,结果美国国债价格应声而落,害得奥巴马紧急电话胡锦涛灭火。此公后来再不敢提人民币之事。后来,温总访欧也就顺便调侃了一下奥巴马——“这个问题也是美国总统奥巴马最关心的问题”。其实,岂止是奥巴马关心中国买不买美国的国债,欧洲人也很关心,他们多希望中国不买美国,买欧盟呀!——这就是当前中国的位置与权重。
  如何用好这一权重,是对中国智慧的巨大考验。
  中国欧洲采购团刚刚回国,带给欧洲人130亿美元的订单。中国投资团又出发了——
  北京商报3月3日讯 一支中国“投资团”将于本周启程赴欧。记者昨日从一位参与组团工作的人士处获知此消息,并通过商务部和中国驻德国和瑞士使馆得到了证实。
  4天前,正率领中国采购团洽谈签约的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突然给部里传回指令:迅速组建一支中国企业“投资团”,二赴欧洲四国。
  接到“任务”3天后,商务部有关司局迅速召集有赴欧考察并有投资意向的企业,截至昨日已组建了一支四五十家企业规模的中国投资团,并拟于本周出发。
  据了解此活动的人士分析,陈德铭的“突发奇想”很可能是欧洲四国的有关行业或企业提出了欢迎投资的建议。与采购团不同,采购团的目的是买东西,一次性的买卖;投资团则瞄准更深更长远的合作——注资、并购,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此外,投资团组织仓促,参团企业没有提前与欧洲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因此考察投资市场的作用更大,洽谈成果将十分随机。
  消息人士透露,投资团规模虽然没有采购团庞大,但“含金量”高,多为实力雄厚的大型国企。(完)
  
  由此释放出的信息包括,中欧有进一步靠拢的可能。这种靠拢能走多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也取决于美、俄开出的价码!
  总体上说,欧洲人对中国缺乏直接的制衡手段,欧盟和萨科奇曾经寻找过这种手段——拿藏独说事,被中国坚决地顶了回去。但中国人还是以大局为重,在近一段时间加强了对工作。当然,目前,法国依旧被排斥在外。接下来,就要看法国的行动了。
  美国不会看着中国在对欧工作上越走越远。美国一方面加强对华工作,这种工作包括打和拉两个方面:打包括支持菲律宾说事,支持日本钓鱼岛演兵,台湾陈水扁出狱,加强关岛驻军,不一而足;拉包括不断提升中美对话级别,称“中美关系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逐步让渡东亚利益,默认中国在一些地方之影响力提升,加强两国经济金融合作等等。美国同时也加强了对欧工作,由于决于美欧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因素——哥俩争钱,不是你多就是我少。所以,美国人对欧动作主要在于制造中欧、俄欧合作的障碍,比如“中国于伽利略项目上当”,比如指责“欧洲让中国发射大卫星”皆属此类。
  中国对美斗争仍如此前,表现出极大的耐心,保持对话。但同时也绵里藏针,硬气十足,务必要美国做出实质性让步。笔者仍认为,中美和斗相生,斗而不破。
  中国最大的利益在于保持中美欧三边的基本战略平衡,逐步挤压欧美的战略势力,为自己撑开更大的战略空间,在美欧逐步衰落的过程中逐步扩大势力范围,整合东亚、亚洲,经营非洲,深入南美和中东。
  这一点,中国是有自信的,扎尔达里来访居然到不了北京,这对前一段还“热”得不可开胶的南亚局势无疑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一切的根本,在于国内经营。这是中国区别于欧美最大的不同,反诸于己,躬身自省,是中国人的美德。
  
  前路光明,道路曲折,国人一起向前!

作者:ttravellerhttp://newworld.blog.china.com/200903/4485688.html
时事猛文:中国对美国绵里藏针,硬气十足! 时事猛文:中国对美国绵里藏针,硬气十足! 时事猛文时事猛文:中国逼宫美国! 时事猛文:中国逼宫美国! 印度为何能对美国如此硬气? 时事猛文:中国咬紧牙关挺住,雨过天晴,要大干一场! 时事猛文:中国咬紧牙关挺住,雨过天晴,大干一场! 东方时事:中国彻底封杀韩国 军事强烈警告美国 【热点时事】美国世界帝国战略与中国的危机 东方时事:中国用"重大战略武器"给美国致命一击! 东方时事:中美摊牌战争一触即发,中国致命打击美国 东方时事:中美摊牌战争一触即发 中国致命打击美国 东方时事:中美摊牌战争一触即发 中国致命打击美国 中国出手强硬:韩国火药味十足竟对中国放狠话! 美韩黄海军演已经搁浅 或因中国绵里藏针 陈虎:中国东海实弹演习“绵里藏针”制衡威胁 陈虎:中国东海实弹演习“绵里藏针”制衡威胁 【热点时事】美国智囊团兰德公司对中国人最尖锐的批评 时事猛文:中国咬紧牙关挺住,雨过天晴,要大干一场! --网友影响中国-... 东方时事:中国致命打击美国,美国被迫交出第二财政部 中国iCar科技感十足 中国官员官腔套话十足 东方时事20090123——法对中国用心险恶,美攻击中国遭报复! 东方时事:中国做好应付最危险准备 猛攻美国死穴![中国战略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