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闻 和解的路障──東亞批判刊物會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3:28:46

旧闻 和解的路障──東亞批判刊物會議

2008-12-14 12:55:36  来自: 加里曼丹(雪夜闭门乐读书)(武汉)

  Conditions of Reconciliation:
  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for East Asian Critical Journals
  
    2006年六月,《創作與批評》成立40週年時在首爾召開了東亞批判性雜誌的會議,創造了東亞批判刊物之間擴大交流的機會。為持續這個互動的空間與契機,《台灣社會研究季刊》計畫於該刊出版20週年之際,於2008年五月24-25日,再次召開會議,深化東亞刊物之間的連帶,期待在思想上相互分享各地面對東亞和解所面臨困境的分析與看法。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以下簡稱台社)於1988年正式出刊,自許是立足民間的獨立刊物,在過去二十年間積極參與台灣社會的變動過程,與民主運動同步成長,在學術思想的場域裡孕育批判空間。台社透過出版刊物、書系,舉辦會議、論壇,不斷對變動的情勢進行反思與分析。由於大環境的變化以及過去的累積,台社逐漸跨出臺灣的範圍,成為華文世界與東亞地區批判圈的重要據點。
  
   隨著中國大陸七0年代後期的改革開放起,歷經八0年代末期全球冷戰結構的鬆動,東亞地區內部交流逐步展開,至今國內問題與區域問題已經息息相關,於是重建區域性政經體系的呼聲不斷出現。然而,走向東亞統合的前提在於內部與區域性的和解,其間因為多重的歷史因素困難重重。
  
  在和解過程遇到的諸多路障中,台海兩岸問題、南北韓問題、琉球(沖繩)問題,是東亞地區三大焦點爭議。我們將此次會議定位為東亞刊物相互教育的契機,期待身處各地的編輯同仁能夠對其“內部”問題提出分析,彼此告知目前所處的狀態,同時我們期待參與的同仁能夠進一步對“外部”的上述三大問題,就其內部的理解進行分析。我們認為這樣的工作是極為重要的,目的不在於快速的形成共識,統一見解,而是開始充分理解各地認知上的差異,打開以自我為中心在理解上所造成的侷限,從差異中尋求整體區域性的視野。
    
  這次會議是對於《創作與批評》提出“作爲聯帶的東亞”之後的再次呼應,我們希望參與的朋友能夠發揮各地刊物所處實踐網路中的積極作用,成為邁向區域性的和解與和平的思想媒介。
  
  <會議規劃>
  時間:2008年5月24-25日(周六、日)
  地點:世新大學舍我樓十二樓會議廳
  主辦:世新大學台灣社會研究國際中心
  合辦: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清華大學亞太/文化研究室
  
  ※ 本活動備有現場翻譯。
  ※ 不用事先報名,請當天直接至會場。
  ※ 其他事項請聯絡世新大學台灣社會研究國際中心,02-22360556。
  
  <參加刊物>
  南韓:《創作與批評》、《歷史批評》
  日本:《現代思想》、《IMPACTION》
  沖繩:《Keshikazi》(反風)
  中國大陸:《讀書》、《南風窗》、
  台灣:《思想》、《台灣社會研究》、《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主要議題>
  
  1. 東亞地區不同的境內如何看待台海兩岸、南北韓、琉球(沖繩)三大問題?
  2. 東亞批判刊物對於上述三大問題提出邁向和解的看法。
  
  <議程>
  五月24日週六 09:45-10:00
  開幕式
  Opening Remarks 致 詞(Speaker):牟宗燦(Paul Tzung-Tsann Mu),世新大學校長
  (President of Shih Hsin University)
  
  主持人(Moderator):王增勇(Frank Tsen-Yung Wang),台社代社長
  (Deputy Head of the Taiwan Radical Quarterly),陽明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National Yang Ming U)
   10:00-12:30 基調演講Keynote 白樂晴(Paik Nak-Chung),首爾大學名譽教授,南北韓6﹒15共同宣言實踐南部委員會常任代表
  “Barriers to reconciliation in East Asia: The case of two Koreas and its regional implications”
  (東亞和解的障礙:兩韓問題及其區域性的意含)
  
  主持人(Moderator):賴鼎銘(Ting-ming Lai),世新大學教務長(Dean of Academic Affairs, Shih Hsin U)
  回應人:陳宜中(I-Chung Chen),中研院社科中心(Academia Sinica);陳光興(Kuan-Hsing Chen),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主編
   12:30-14:00 午餐(Lunch Break)
   14:00-15:45 發表人(Presenters):
  1. 鳥山淳(Toriyama Atsushi),《Keshikazi》(反風),沖繩大學Okinawa University
  “People's Resistance under the Regime of Japan-US Military Alliance:
  Invasion of Okinawa by Satuma(Japan) of 400 years' standing and
  Today”
  (在日美軍事聯盟體制下的人民抗爭:薩摩藩﹝日本﹞入侵沖繩四百年的過去與現在)
  2. 池上善彥(Ikegami Yoshihiko),《現代思想》(Gendai Shiso)主編
  “Conditions of Two Absent seats: Okinawa and North Korea”
  (兩個空位的狀況:沖繩與北韓)
  
  主持人(Moderator):何春蕤(Josephine Ho),中央大學英文系
  (National Central U)
  回應人:藍博洲(Lan Po-chou),夏潮聯合會,台灣民眾史作家(Writer on People’s History in Taiwan);陳信行(Hsin-Hsing Chen),世新社發所(Shih Hsing U)
   15:45-16:00 休息(Break)
   16:00-17:45 發表人(Presenters):
  1. 富山一郎(Tomiyama Ichiro),《IMPACTION》編輯委員,大阪大學日本史系
  “Okinawa in regional economy”
  (區域經濟中的沖繩)
  2. 徐進鈺(Jinn-yu Hsu),《台灣社會研究》(Taiwan Radical Quarterly)主編,台大地理系(National Taiwan U)
  “兩岸經濟整合與大和解的可能”
  (Cross-Strait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the Possibility for Great
  Reconciliation)
  
  主持人(Moderator):朱雲漢(Yun-han Chu),台大政治系教授
  (National Taiwan U)
  回應人:瞿宛文(Wan-wen Chu),中研院社科中心(Academia Sinica);魏玓(Ti WEI),交大傳播科技系(National Chiao Tung U)
  五月25日週日 10:00-12:30 發表人(Presenters):
  1. 寧二(Ning Er),《南風窗》(Nanfeng Chuang)編輯
  “《南風窗》對於東亞問題的關注史”
  (A Brief History of Nanfeng Chuang’s Account of East Asian Issues)
  2. 葉彤(Ye Tong),《讀書》(Du Shu)編輯
  “《讀書》東亞圖像中的和解問題”
  (The Reconciliation Question in Dushu’s Discourse on East Asia)
  3. 錢永祥(Sechin Chien),《思想》(Si-xiang)主編,中研院社會科學中心(Academia Sinica)
  “泛華文知識刊物與區域溝通:《思想》的期望”
  (Regional Communication and International Intellectual Periodicals in
  Chinese: The Aspiration of Si-xiang)
  
  主持人(Moderator):黃德北(Te-Pei Huang),世新社發所所長、台灣社會研究國際中心主任(Director of the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Taiwan
  Social Studies, Shih Hsin U)
  回應人:馮建三(Chiensan Feng),政治大學新聞系(National Chengchi U);呂正惠(Chenghui Lu),淡江大學中文系(Tamkang University)
   12:30-13:30 午餐(Lunch Break)
   13:30-15:45 發表人(Presenters):
  1. 白永瑞 (Baik Youngseo),《創作與批評》(Creation and Criticism)主編,延世大學歷史系(Yonsei U)
  “東亞論述與適應近代,克復近代的雙重課題:一個《創作與批評》的視角”
  2. 朴明林 (Myung-Lim Park),《歷史批評》(The Historical Review)編委,延世大學歷史系(Yonsei U)
  “Critical Universalism and Historical Reconciliation in East Asia;
  The Role of Critical-Public Intellectuals and Journals”
  (批判的普遍主義與東亞的歷史和解:批判/公共知識分子與刊物的角色)
  3. 孫歌(Sun Ge),中國社科院文學所(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東亞視角的認識論意義”
  (The Epistem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East Asia Ways of Seeing)
  
  主持人(Moderator):林載爵(Tsai-chueh Lin),聯經出版社總編輯
  (Linking Publishing),《思想》發行人
  回應人:沈松僑(Shen Sung-chaio),中研院近史所(Academia Sinica);甯應斌 (Yin-Bing Ning),中央大學哲學所 (National Central U)
   15:45-16:00 休息(Break)
   16:00-17:00 綜合討論(Closing general discu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