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社会研究季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22:27:27
期刊表
第五十六期 2004年12月
第五十五期 2004年9月
第五十四期 醫學、帝國主義、與現代性專題 2004年6月
第五十三期 台社十五週年學術研討會「邁向公共化、超克後威權」 2004年3月
第五十二期 2003年12月
第五十一期 「分配政治」專題 2003年9月
第五十期 〔媒體研究〕專題 2003年6月
第四十九期 2002年3月
第四十八期 「勞工流移」專題 2002年12月
第四十七期 「壟斷與集中」與「全球城市」專題 2002年9月
第四十六期 「底層反抗主體與論述」專題 2002年6月
第四十五期 「科技與社會」專題 2002年3月
第四十四期 「三論全球化」專題 2001年12月
第四十三期 「大和解?」專題 2001年9月
第四十二期 「挑戰新自由主義」與殖民統治與反抗專題 2001年6月
第四十一期 「女性主體?女性工作」專題 2001年3月
第四十期 臺灣論?論臺灣專題 2000年12月
第三十九期 國際分工:階級與性別問題專題 2000年9月
第三十八期 勞工與全球化專題 2000年6月
第三十七期 現代性及其批判專題 2000年3月
第三十六期 戰後初期的臺灣社會:
階級、國家與媒體專題 1999年12月
第三十五期 社會鑲嵌與產業政策專題 1999年9月
第三十四期 國家與全球化專題 1999年6月
第三十三期 解構東亞:區域意識與民族認同專題 1999年3月
第三十二期 經濟掛帥與國家角色專題 1998年12月
第三十一期 集體記憶與意識型態專題 1998年9月
第三十期 性與社會專題 1998年6月
第二十九期 認同與主體─錢新祖先生紀念專號 1998年3月
第二十八期 國族與殖民主義專題 1997年12月
第二十七期 台灣經濟轉型專題 1997年9月
第二十六期   1997年6月
第二十五期 民主專題 1997年3月
第二十四期 勞工研究專題 1996年11月
第二十三期 台灣史專題 1996年7月
第二十二期 女性與勞動研究專題 1996年4月
第二十一期 國族主義專題 1996年1月
第二十期 「什麼是台灣社會研究?」專題 1995年8月
第十九期 都市研究專題 1995年6月
第十八期 石化工業相關研究專題 1995年2月
第十七期 經濟組織與社會制度專題之二 1994年7月
第十六期 文化研究專題 1994年3月
第十五期 經濟組織與社會制度專題 1993年11月
第十四期 婦女研究專題 1993年3月
第十三期 勞工專題 1992年11月
第十二期   1992年5月
第三卷
第二、三期 建築與都市研究專題(二) 1990年夏/秋
第三卷第一期 建築與都市研究專題(一) 1990年春
第二卷
第三、四期   1989年秋/冬
第二卷第二期   1989年夏
第二卷第一期   1989年春
第一卷第四期 文化與思想專題 1988年冬
第一卷
第二、三期 台灣都市問題專題 1988年夏秋
第一卷第一期 發展問題專題 1988年春
娼妓研究的另類提問 朱元鴻
臺灣同志運動的後殖民思考:論〞現身〞問題 朱偉誠
[調查報告]
九0年代臺灣女同志的認同建構與運動集結 簡家欣
● 一般論文
跳出妒恨的認同政治,進入解放的培力政治 趙剛
醜怪的裝扮:新生活運動的政略分析 黃金麟
現代性與其批判:普遍主義與特殊主義的問題 酒井直樹
錢新祖教授與焦竑的再發現 梅廣
思想史研究中的主體與結構:認真考「焦竑與 宋家復
比較分析措詞、相互主體性與出入異文化--錢 鐘月岑
遊牧主體:「莊子」的用言方式與道--用一種 劉人鵬
一個被忽略學者所留下之不可磨滅印記:漢學 魏偉森
臺北,香港,芝加哥--錢新祖先生行述 梅樂安
● 一般論文
當前臺灣國家認同論述之反省 江宜樺
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 沈松僑
將宰制「自然」化:從跨文化比較與歷史觀照 江士林
殖民主義與熱帶科學:〞島民〞差異的學術分 富山一郎
日本殖民地人類學「臺灣研究」的重讀與再評 丘延亮
● 一般論文
政治支配或市場邏輯──「黨營事業」概念的再 許甘霖
● 書評論文
傅柯的醫學考古學與醫學史:評〈臨床醫學的 李尚仁
跨國界區域經濟形成的統理機制:以臺灣資本 王振寰
居留權的商品化:臺灣的商業移民市場 曾嬿芬
國家、外勞政策與市場實踐:經濟社會學的分 蔡明璋、
陳嘉慧
產業政策的示範效果--臺灣石化業的產生 瞿宛文
● 一般論文
兩種政治的概念: 卡爾.史密特與漢娜.鄂蘭 蔡英文
文明主義的想像: 杭廷頓與南地 陳光興
國家認同、民族主義與憲政民主:當代政治哲 蕭高彥
背叛/洩密/出賣:論民族誌的冥界 朱元鴻
獨特性癖與社會建構:邁向一個性解放的新理 甯應斌
臺灣的石化工業與地域性比較研究 夏鑄九、
徐進鈺
● 調查報告
香港中年女工生命史與雇傭策略初探:一些回 古學斌、
丘延亮
● 問題與回應
邊緣,蛻讓與解放:再談「被殖民經驗」,兼答魏玓先生 李丁讚
公共論述、社會學習與基進民主:對「食物中 李丁讚
什麼是「民主」?什麼是「公共」?--杜威對自 趙剛
自由民主體制下的國家認同 江宜樺
● 一般論文
微波與衛星通訊之島:臺灣長途及國際電信體 程宗明
性(別)規範的論述抗爭:A片事件的新聞論述分 羅燦煐
● 社會調查
在街頭相遇--側寫青少年舞團 林益民
青少年文化研究:回應林益民 陳光興
工運與民主--對遠化工會組織過程的反思 趙剛
勞動契約之合意終止與附解除條件勞動契約之 郭玲惠
論勞動基準法上之「勞工」(以經理人為檢討 劉志鵬
● 一般論文
從病理到政略:搞歪一個社會學典範 朱元鴻
日據時代臺灣新文學研究的回顧--七十年代以 呂正惠
● 問題與回應
斷裂的邊緣,不變的帝國:對<邊緣帝國>的回應 魏玓
械鬥和清朝臺灣社會 許達然
從對糖業之投資看日俄戰爭前後臺灣人資本的 黃紹恆
有關日據時期臺灣經濟史的四種誤解 林滿紅
● 一般論文
臺商與中國大陸地方官僚聯盟:一個新的跨國 邢幼田
論馬克思的「意識形態」 于治中
● 研究報告
解讀美容瘦身廣告--以閱聽人分析為主的個案 孫秀蕙
● 問題與回應
是批判意識型態,抑或獵殺巫婆﹖--對於趙剛 張茂桂
臺灣女性科學家的九零年代風貌--試析「科學 傅大為 王秀雲
女性員工在出口產業待遇的探討--以臺灣1980 張晉芬
護理人力問題之女性學解析 劉仲冬
臺灣特種行業婦女:受害者﹖行動者﹖偏差者 黃淑玲
「阿信」連續劇觀眾研究:由觀眾詮釋模式看 林芳玫
● 一般論文
臺北新公園的情慾地理學:空間再現與男同性 王志弘
新的民族主義,還是舊的﹖ 趙剛
去殖民的文化研究 陳光興
「邊緣帝國」:香港、好萊塢和(殖民)日本三 李丁讚
章太炎的民族主義--中國近代自由民族主義典 李朝津
● 一般論文
存心倫理學、責任倫理學與儒家思想 李明輝
● 問題與討論
對「帝國之眼」回應之六 錢新祖
由新國家到新社會--兼論基進的臺灣社會研究 臺灣社會研究編委
邁向新國家﹖民粹威權主義的形成與民主問題 王振寰 錢永祥
全球經濟中的臺灣城市與社會 夏鑄九
男人的法律,男人的「國」「家」,及其蛻變的 劉毓秀
國家與臺灣資本主義的發展--評論<解構黨國 瞿宛文
異議媒體的停滯與流變之初探:從政論雜誌到 馮建三
後現代地理學和歷史主義批判 Soja, Edward W.*
臺南十字街空間結構與其在日據初期的轉化 黃蘭翔
臺灣私立大學學生住宿問題之政治經濟學分析 黃敏禎
● 一般論文
認同政治的代罪羔羊--父權體制及論述下的眷 趙剛 侯念祖
「政治是什麼?」--試析亞里斯多德的觀點 江宜樺
風險知識與風險媒介的政治社會學分析 朱元鴻
國家機器與臺灣石化業的發展 王振寰
進口替代與出口導向成長: 臺灣石化業之研究 瞿宛文
石化業勞工生涯策略探討: 策略行動者的案例 夏林清 王芳萍 冷尚書
試論科技在地方環保抗爭運動中所扮演的角色 徐世榮
● 一般論文
日據初期臺北市的市區改正 黃蘭翔
強暴與強暴控訴:從真理到真理政權 林芳玫
● 問題與討論
對〈帝國之眼:「次」帝國與國族—國家的文化想像〉之回應 于治中等
關係運作與法律的邊緣化:臺灣小型企業非正 康涵真
小型企業的經營與性別分工--以五分埔成衣業 李悅端 柯志明
勞動力是什麼樣的商品﹖--計件制與臺灣勞動 謝國雄
誰做攤販﹖--臺灣攤販的歷史形構 戴伯芬
● 一般論文
帝國之眼:「次」帝國與國族─國家的文化想像 陳光興
台灣的麥當勞化—跨國服務業資本的文化邏輯 何春蕤
(重)建構公共空間—理論的反省 夏鑄九
雅俗之分與象徵性權力鬥爭─—由文學生產與消費結構的改變談知識份子的定位 林芳玫
「開放」電視頻道的政治經濟學 馮建三
休閒的政治—KTV的快感與權力關係 張淑玫
速度的性政治—穿越移動能力的性別界分 王志弘
金融自由化的迷思: 一個經濟社會學的考察 吳泉源
臺灣社會保險制度的社會控制本質 傅立葉
成長的因素--臺灣自行車產業的研究 瞿宛文
事頭、頭家與立業基之活化: 臺灣小型製造單 謝國雄
● 一般論文
再現、改宗與殖民抗爭: 十七世紀荷蘭統治下 莊雅仲
● 問題與討論
進步年代的公共性建構: 劉易士?孟福[Lewis 夏鑄九
賴皮的國族神話(學):「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黃毓秀
婦女、外銷導向成長和國家:臺灣個案 成露茜 熊秉純
臺灣色情海報的解讀分析 游美惠
這場性別革命確如「請客吃飯」: 綜觀女作家 Edwards, Louise
● 一般論文
臺灣新政商關係的形成與政治轉型 王振寰
● 問題與討論
城市、文學與歷史:評「看不見的城市」 王志弘
● 學術生態
經濟學者的養成過程 Colander, David
國家機器﹑勞工政策與勞工運動 王振寰 方孝鼎
強制入會? 黃程貫
站上罷工第一線--由行動主體的角度看1989年 夏林清 鄭村棋
通識"﹑"另類現實觀"與社會抗爭--1986香港 丘延亮
隱形工廠:臺灣的外包點與家庭代工 謝國雄
● 一般論文
虛構的革命:國民黨土地改革政策的形成與轉 張景森
殖民經濟發展與階級支配結構--日據臺灣米糖 柯志明
● 問題與討論
評論 葉淑真
答覆 柯志明
● 書評論文
市場文化與市場社會:工業化的社會史研究 謝國雄
● 書評
評何雪影﹑鄭村棋﹑舒詩偉等譯<臺灣自主工 方孝鼎
評張國興著<臺灣戰後勞工問題> 何金山
中國文化史的新方向: 一些有待討論的意見 Elman, Benjamin
糖業資本﹑農民﹑與米糖部門關係﹣﹣臺灣 ( 柯志明
從方言和普通話的辯證關係看臺灣文學的語言 呂正惠
在「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研究」之間 陳光興
從語言到生活: 維根斯坦構成理論的發展與轉 錢永祥
● 書評
評謝世忠 <認同的污名: 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 黃宣衛
評文馨瑩 <經濟奇蹟的背後> 吳聰敏
● 問題與討論
對趙建雄評論 <空間結構﹣﹣理論與方法論> 陳坤宏
東埔社布農人的新宗教運動──兼論當前臺灣 黃應貴
● 建築與都市研究專題(二)
臺灣都市交通政策的政治經濟學分析﹣﹣臺北 楊子葆
都市流動危機的論述與現實﹣﹣臺北 "交通黑 王志弘
清代臺灣 "新竹城" 城牆之興築 黃蘭翔
● 書評
評Mauss, Marcel, and Henri Beuchat 1979 黃應貴
評Jackson, Kenneth T. (1985), <Crabgrass 章英華
評Foster, John (1989), <Planning in the 羅於陵
評Hall, Peter (1988), <Cities of Tomorro 夏鑄九
評Camhis, Marios (1979), <Planning Theor 王志弘
評陳坤宏編著(1991),<空間結構﹣﹣理論與方 趙建雄
● 問題與討論
是地方認同? 還是意識形態國家機器? ﹣﹣「 楊沛儒
營造學社﹣﹣梁思成建築史論述構造之理論分析 夏鑄九
東埔社布農族生活空間的變遷(1945-1990) 陳志梧 鄧宗德
進步式規劃進步嗎? ﹣﹣國家體制內的進步規 邢幼田
臺灣高科技工業的依賴發展與空間結構﹣﹣新 陳冠甫
● 問題與討論
領域取向規劃論述之檢討﹣﹣傅里曼(Friedma 徐進鈺
規劃理論與社會變遷﹣﹣七0年代程序性規劃 曾旭正
● 一般性之問題與討論
歷史與目的──評陳忠信先生的〈新儒家 "民主開出論"的檢討〉一文 李明輝
企業懲罰權 黃程貫
所謂的“米糖相剋”問題—日據台灣殖民發展研究的再思考 柯志明
● 問題與討論
對柯志明〈所謂的“米糖相剋”問題〉的一點意見 瞿宛文
對瞿宛文之評文的簡單回應 柯志明
市場機制與經濟發展 瞿宛文
工人階級形成的分析—E.P.Thompson與新馬克斯主義 王振寰
平行、斷裂、與幽靈—後記與答辯 傅大為
● 研究調查報告
一個小外包廠的案例調查—家族關係與雇傭關係的交互作用 夏林清 鄭村棋
黑手變頭家—台灣製造業中的階級流動 謝國雄
台灣惡性物價膨脹之始末(1945-1951) 李怡庭
● 問題與討論
個人抑共同體?—關於西方憲政思想的一些看法 錢永祥
當前儒家之實踐問題—楊儒賓〈人性、歷史契機與社會實踐〉書後 李明輝
● 研究調查報告
一個自主工會抗爭歷程的案例調查報告—結構性衝突與個人學習 夏林清
● 書評
方法、歷史與思想詮釋—評海峽兩岸的三本韋伯研究專著 顧忠華
評李英明著《科學社會學》 孫中興
出口導向成長與進口依賴—台灣的經驗,1969-1981 瞿宛文
外包制度—比較歷史的回顧 謝國雄
台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 王振寰
威權侍從政體下的台灣反對運動—民進黨社會基礎的政治解釋 林佳龍
● 研究與討論
搜尋民主化的動力—兼談民主轉型的研究取向 吳乃德
農工部門間的資源轉移—從評〈原始積累、平等與工業化〉開始 金寶瑜
“所謂的”原始積累—補論與答辯 柯志明
〈科學實證論述歷史的辯証〉閱後 林毓生
斷裂歷史的辯證 陳光興
科學實證論述歷史的辯証—從近代西方啟蒙到台灣的殷海光 傅大為
自由主義與政治秩序—對《自由中國》經驗的反省 錢永祥
新儒家“民主開出論”的檢討—認識論層次的批判 陳忠信
人性、歷史契機與社會實踐—從有限的人性論看牟宗三的社會哲學 楊儒賓
現代主義在台灣—從文藝社會學的角度來考察 呂正惠
● 一般論文
儒家傳統裏的“正統”與多元以及個人與“名分” 錢新祖
台灣的經濟發展、蘭嶼的社會構造與國家公園的空間角色 夏鑄九?陳志梧
● 書評
評呂正惠著《小說與社會》—作品裏是否有個社會? 廖炳惠
評陳秉璋著《政治社會學》 王振寰
戰後台灣都市研究的主流範型—一個初步的回顧 張景森
台灣的區域空間政策 孫義崇
台灣的公共住宅政策 米復國
台北邊緣地區住宅市場之社會學分析 許坤榮
論營造業中的國家-資本-動勞動的關係—由非正式部門的個案研究所作的推論 吳永毅
日本帝國主義下宜蘭城的空間轉化 陳志梧
空間形式演變中之依賴與發展—台灣彰化平原的個案 夏鑄九
訪問曼紐?卡斯提爾(Manuel Castells) 謝國雄?邢幼田
● 研究與討論
簡介《台灣的民間宗教與國家傳統》 林美容
● 書評
評金觀濤?劉青峰等著《問題與方法集》以及劉青峰著《讓科技的光芒照量自己》 傅大為
評余英時《中國近代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 杭 之
發刊詞
● 發展問題專題
原始積累、平等與工業化—以社會主義中國與資本主義台灣為案例之分析 柯志明,Mark Selden
日本從明治到戰前的歷史進程(兼及台灣)—從三階段來分析東亞“半邊緣性”之發展 林中平
“國家組織”或“大有為的政府”?—從最近台灣的一些社會經濟學學術會議討論起 林中平
國家角色、依賴發展與階級關係—從四本有關台灣發展的研究談起 王振寰
美援與台灣的經濟發展 吳聰敏
原初豐裕社會 Marshall Sahlins
從認識論的高度再思考“發展經濟學”—〈原初豐裕社會〉代譯跋 丘延亮
● 論文
中國的傳統思想與比較分析的措詞 錢新祖
● 書評
評陳墇津《科西與西方馬克思主義》 錢永祥
評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 呂正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