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报评论 - 柯云路:书包里的“安全套”何时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9:43:03
提要:家长们要学会怎样和孩子们沟通,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在孩子的身体和智力成长的同时,负起在精神上引导的责任,帮助孩子在人生的这一阶段尽可能不走弯路。


  现在的营养条件好,社会开放,加之资讯泛滥,孩子们的早熟、早恋已成为不能回避的社会现象。央视《新闻调查》曾专门播出过对中学生早恋和性行为的报道,一些发育尚未成熟的中学生因为不慎的性行为而导致对身体伤害极大的怀孕流产。既是现状,当然是及早承认为好。
  关于中国青少年的性现状,有调查报告显示,广东、广州的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比例已经高达10%-30%,中学生则达到了17.7%。而大学男生通常会在半个月出现一次性渴望,女生则是三周。
  广州市计生局副巡视员段建华说:“70后往往会有处女情结,80后往往感情好就行,而90后干脆就问,这(指性)需要感情吗?”他建议:家长宜亲自将安全套放进12到15岁孩子的书包里。
  乍看这个建议相当前卫,但细想想,也不失为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措施。只是这措施该怎样施行,倒真不好想象。
  公允而论,中国的父母恐怕是最“惜子”的了。在对待子女的养育上算得上不惜工本,所谓“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但另一面则是令人慨叹的“鸿沟”,且不说那些没读过多少书的父母们,即使是文化教养也相对优越的人群,通常也很少与子女沟通。孩子们对父母的评价大多是“根本不了解我们心里在想什么”,一家人在饭桌上的谈话往往局限于胖了瘦了、吃得好不好、考试多少分,似乎这就完成了家长的责任。
  如此不知沟通也不知怎样沟通的情境下,若有哪位家长敢于把避孕套放进孩子的书包,很难想象会引来怎样的后果。首先,家长得认定孩子已经早恋,并且可能进行性行为,而这会不会让孩子感觉唐突,感觉被冒犯甚至被“污辱”?毕竟早恋不是冠冕堂皇的行为。退一万步说,孩子接受了避孕套,并且把它带进了学校,万一被暴露,那将使孩子面临着怎样的尴尬?
  曾有家长对我诉说其苦恼,她儿子高中就恋爱了,成绩也明显下降。她当然想管但不知怎样面对任性的儿子,轻了没效果,重了又怕儿子逆反。更担心万一让女孩怀孕了怎么办?一个父亲也为自己的女儿痛苦。女儿长得漂亮,初中起就有男孩“猛追”,那时他和妻子看得紧,每天接送,几年下来总算没出意外。但女儿上高中后明显有主意了,常常找出各种理由放学晚归。他也找过老师,但老师说现在的孩子和过去不同,学校对早恋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大体上不影响学习不能约束太严,“因为很不现实”。
  性很神秘,甚至曾是禁忌。但性又是一种客观存在,对人类而言,正常如同吃饭穿衣。有女孩却因童年时偶然目睹过父母性行为,从此对父母疏远,成年后对性一直抱以非常负面的认识,以为很丑陋。
  我们对中学生的早恋和性行为无疑应抱以理性的态度,是不是需要放避孕套也要视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定,毕竟不是每一个家庭都有这样做的必要。当家长在孩子的书包里放避孕套之前,全社会恐怕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性知识的普及,除了让孩子们掌握必要的生理卫生知识,也要了解不理智的性行为可能导致的危害和后果,同时保持对性的尊重和敬畏。
  更重要的恐怕还是对成年人的教育,家长们要学会怎样和孩子们沟通,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在孩子的身体和智力成长的同时,负起在精神上引导的责任,帮助孩子在人生的这一阶段尽可能不走弯路。 柯云路 著名作家

○名家名片
  柯云路,当代著名作家。出版有《新星》、《夜与昼》、《衰与荣》和《芙蓉国》等长篇名作。获得过人民文学奖。另有非文学类作品《人类时间》、《童话人格》、《婚姻诊所》等多种,被誉为“最会变脸的作家”。本专栏为柯云路首个时事随笔专栏,每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