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对希拉里访华寄予太高期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2:50:43
别对希拉里访华寄予太高期望

Tom Orlik

“我们与中国的关系将是本世纪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这是希拉里•克林顿(Hilary Clinton) 2007年底在《外交》(Foreign Affairs)杂志一篇文章中表达的观点。但就在这位美国新任国务卿即将抵达其日本、印尼、韩国和中国四国之旅的最后一站北京时,美中关系的形态和目的仍然充满不确定性。有几个问题依然没有答案,首先是奥巴马政府对人民币汇率这一重要问题的看法,其次是贸易问题在美中双边关系中所占据的位置。

在汇率问题上,奥巴马在竞选总统期间,为提高自己在蓝领州的支持率,就贸易问题说了不少“狠话”。在总统选战中,他指责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承诺要使用世界贸易组织(WTO)赋予美国的所有手段并在国内出台各种政策来向中国施加压力。就任总统后,他任命的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Timothy Geithner)也发出了类似论调。他在国会参议院批准对其财政部长任命的听证会上说,奥巴马总统认为中国正在操纵人民币汇率。但在中国央行对这一言论作出激烈回应后,奥巴马政府似乎又从盖特纳上述言论的立场上后退了。盖特纳本人的立场在他今年2月接受采访时似乎也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他说,中国是维护世界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希拉里此次访华将有助于澄清美国在人民币汇率这一重要问题上的立场。

第二个问题是贸易在美中更广泛的双边关系中所占据的位置。在布什当政期间,美国给这个问题定调子的是关注贸易问题的经济学家们。由于时任财政部长的鲍尔森(Henry Paulson)是布什政府财经班子的一号人物,他与中国政府内与他对等的人物王岐山有着良好关系,美中战略经济对话成了两国讨论双边关系的最主要论坛。这一对话对两国最高层领导人建立互信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果。两国在许多问题上都取得了进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稳步上升,偶尔急剧攀升。在中国开放金融体系方面,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机制下投资额度的增加使美国投资者得以将更多资金投入中国股市,而此时上海和深圳的股指恰好需要资金提振。在能源和环境问题上,美中长期合作框架的建立为两国开展合作提供了基础。

美中战略经济对话机制在奥巴马当政后将面临何种命运目前还不确定。希拉里已表示,贸易是美中双边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双边关系的全部。两国有可能举行范围更广泛的对话,除讨论贸易问题外,还将讨论战略、环境,可能还有人权问题。

目前尚不清楚的是,上述问题的答案是在希拉里此次访华过程中就能得到,还是要等到奥巴马总统和胡锦涛主席未来会面时才能浮出水面。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奥巴马政府将发现自己影响北京的能力十分有限。

美中关系的经济症结是北京拥有价值约1.9万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其中大多数都投资于美元债券。中国对美国不断增加的巨大债权使一些人担心,美国在填补其经常项目赤字方面正变得过于依赖北京这位放款人的善意。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在2004年创造的“金融恐怖平衡”一词暗示,北京不会大量抛售美元债券,因为这会对中国经济造成过于严重的后果。中国银监会一位发言人最近在纽约的讲话似乎证实了这一观点。他说,中国除了继续持有美国国债外几乎没有其他选择。

但鉴于美国经济前景依然黯淡,所有迹象都显示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将长期处于下行走势,不清楚北京是否继续无限期地愿意持有数量不断增大的美元债券。美国方面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正在加大。政府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中包括的“买美国货”和“雇美国人”条款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中国实行的出口退税政策以及人民币兑美元升值速度的放缓都暗示,中国政府对出口前景感到担忧。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手中的巨额美国国债可能是中国政府进行贸易谈判时有用的一张牌。

但中国1月份出口额的骤降则表明,即使能畅通无阻地进入美国市场,中国经济也无法依赖外部需求重回稳步快速增长之路。中国领导人已经认识到,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将中国经济调整到更多满足国内需求的轨道上。除了落实人民币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外,中国政府的当务之急应该是通过减税和发放补贴将更多钱放进消费者的口袋里,加大对医疗和教育的投资,降低人们为应对不时之需而存款的必要性,让人们放手将钱用于消费。无论希拉里此次北京之行给美中关系相关问题带来了何种答案,中国领导人可能都会发现,更应该从自己这边寻找解决中国经济当前问题的办法。

(编者按:本文作者Tom Orlik是自由撰稿人,现居上海,曾任英国财政部政策顾问。文中所述只代表他的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