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一袭击事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9:49:43

九一一袭击事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此条目需要补充一些来源(2008年12月13日)
请协助添加来自可靠来源的引用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会被提出异议而移除。 此条目或章节的文法需要改善。
请依据维基百科的格式指南协助修正本条目。 汉漢▼▲


  1. 简体:弗吉尼亚;繁體:維吉尼亞;香港:維珍尼亞;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弗吉尼亚
  2. 简体:基地组织;繁體:基地組織;香港:阿爾蓋達組織;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基地组织
  3. 简体:布莱尔;繁體:東尼·布萊爾;香港:貝理雅;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布莱尔
  4. 简体:本·拉登;繁體:賓·拉登;香港:賓·拉登;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本·拉登
  5. 简体:布什;繁體:布希;香港:布殊;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布什
  6. 简体:侯赛因;繁體:海珊;香港:侯賽因;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侯赛因
显示↓关闭↑字词转换说明

字词转换是中文维基的一项自动转换,目的是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消除繁简、地区词等不同用字模式的差异,以达到阅读方便。字词转换包括全局转换和手动转换,本说明所使用的标题转换和全文转换技术,都属于手动转换。

如果您想对我们的字词转换系统提出一些改进建议,或者提交应用面更广的转换(中文维基百科全站乃至MediaWiki软件),或者报告转换系统的错误,请前往Wikipedia:字词转换请求或候选发表您的意见。

九一一恐怖袭击 地点 美国纽约州纽约市
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尚克斯维尔 袭击目标 世界贸易中心
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 日期 2001年9月11日
早上7:58至10:50 (UTC -4) 类型 劫机、自杀攻击 死亡人数 2,998(含凶手) 受伤人数 6,291+ 发动者 基地组织

九一一袭击又称九一一恐怖攻击事件,简称“九一一”或“911”,是2001年9月11日发生在美国本土,通过劫持多架民航飞机冲撞摩天高楼的自杀式恐怖袭击。在事件中共有2,998人死亡,包括美国纽约地标性建筑世界贸易中心双塔在内的6座建筑被完全摧毁,其它23座高层建筑遭到破坏,美国国防部总部所在地五角大楼也受到袭击,美国经济同样遭到严重打击。该事件也导致了美国发动“反恐战争”,包括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和展开针对恐怖组织及相关国家的国际“反恐行动”。

这次事件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以大型潜艇搭载的水上飞机和“气球炸弹”空袭美国以后,美国本土第二次遭受来自空中的袭击,也是继珍珠港事件后,历史上第二次外国势力对美国本土造成重大伤亡的袭击。九一一事件中死亡的总人数超过珍珠港事件中的2,400人。

目录

[隐藏]
  • 1 综述
    • 1.1 事发经过
    • 1.2 事后始末
    • 1.3 善后工作
  • 2 死亡人数
  • 3 911当天大事记
  • 4 救援与重建
    • 4.1 消防队员
    • 4.2 警察
    • 4.3 工程师
    • 4.4 志愿者
    • 4.5 美国红十字会
    • 4.6 开销
  • 5 影响
    • 5.1 政治影响
    • 5.2 经济影响
  • 6 责任
  • 7 美国政府的反应
    • 7.1 军事行动
    • 7.2 国内反应
  • 8 相关电影
  • 9 注释与资料来源
  • 10 参看
  • 11 外部链接
    • 11.1 多媒体
    • 11.2 纪念性网站

[编辑] 综述

[编辑] 事发经过

飞机撞击示意图

这次事件是美国境内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美国东部时间2001年9月11日早晨8:40,四架美国国内航班几乎同时被劫持,其中两架撞击位于纽约曼哈顿的摩天大楼世界贸易中心(北纬40度42分41.03秒,西经74度0分44.39秒40.711397222222;-74.012330555556),一架袭击了首都华盛顿五角大楼——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世贸的两幢110层大楼在遭到攻击后相继倒塌,附近多座建筑也受震而坍塌,而五角大楼的部分结构被大火吞噬。第四架被劫持飞机在宾西法尼亚州坠毁,失事前机上乘客试图从劫机者手中重夺飞机控制权。这架被劫持飞机目标不明,但相信劫机者撞击目标是美国国会山庄或白宫。

死伤者数以千计:机上乘客共265人,世界贸易中心2,650人死亡,其中包括事件发生后在火场执行任务的343名消防员、若干执行采访任务的记者,以及警察、医务人员[来源请求],五角大楼则有125人死亡。除此之外,世贸中心附近5幢建筑物也遭到损毁;五角大楼遭到局部破坏,部分墙面坍塌;世贸中心的两幢建筑物共使用大约100吨石棉,袭击事件令曼哈顿上空布满尘烟,一些标本经测试确实发现石棉成分,居住在附近的居民有可能遭受长期负面影响。

搭乘那四架死亡班机的旅客中有一些人用手提电话与外界取得短暂联系。据这些乘客称,每一架飞机上有多名劫机者(后来验明身份的有19人),他们手持刀具劫持飞机。其它可能使用的武器(至少在其中一架飞机上)包括了炸弹和诸如催泪弹之类的有毒化学剂。

2001年9月11日当天的恐怖袭击对美国及全球产生巨大、即时性影响,全球各地在事件后都有各种悼念活动,美国政府对此次事件的谴责也受到大多数国家支持;救援活动持续了数月,仅事发现场的清理工作就持续到次年年中。政策方面的影响有:调整预算(包括冻结可能与恐怖份子有关的银行户口)、多国合作进行反恐活动,逮捕可能有关联的恐怖分子一并进行调查。

[编辑] 事后始末

在袭击当天,有媒体报道一些不满美国政策的人们举行庆祝活动。这些报道为已经普遍的反穆斯林情绪升级,很多美国人相信,回教徒应为此次事件负责。美国的主流媒体如《新闻周刊》(Newsweek)纷纷报道一些因遭受歧视而离开美国的穆斯林,其中不乏许多出生在美国并在美国接受教育的回教徒。虽然事件后没有组织宣布对事件负责,基地组织公开赞扬了这次事件,并暗示他们就是幕后指使者。美国政府立即做出反应,公开表示会以军事手段打击事件的策划者。

9月底,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援引西方情报机构手上证据指称沙特阿拉伯富豪本·拉登为事件的幕后主使。本·拉登是基地组织的首领,曾接受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资助,后与阿富汗塔利班政权有密切关系。塔利班政权拒绝在无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引渡奥萨马·本·拉登或其他基地组织头目。由美国领导的联军在未提供塔利班政权承认的证据的情况下,于10月7日对阿富汗发动军事攻击。

在美国军事打击成功铲除塔利班政权后,联军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发现了一卷被遗弃的录像带,纪录的是本·拉登与其他一些基地组织成员讨论袭击活动,显示本·拉登对事件事先确实知情。

袭击事件发生大约1年多后,一封据称是奥萨马·本·拉登的亲笔信被寄往全球各大媒体,信中解释了发动恐怖袭击的理由。这些理由包括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大量军事干预,西方通俗文化的氾滥(主要是对性、酒精的开放观念,这些观念对于拉登、基地组织、塔利班政权或其他一些伊斯兰基本教义派而言根本无法接受)等。这封信件在很大程度上被轻视,而美国政府依然坚持,发动袭击的主要原因是恐怖份子的反美情绪爆发。

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府处于高度戒备状态,严防类似恐怖袭击事件,并多次发布新一轮袭击警报。9月底,在美国各地爆发了多起炭疽菌感染案件,虽然至今没有发现此事件与九一一有关,但在2002年3月曾一度传言,一名劫机者曾感染炭疽菌。

[编辑] 善后工作

世贸中心崩塌后成废墟

世界贸易中心废墟的大火持续了三个月,救援人员花费更多时间清理瓦砾。其中一些残骸样本被送往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检测,包括一根被飞机撞击过的钢筋。袭击事件后五个月,最后一名幸存者康复出院,事件后6个月,世贸遗址上的150万吨瓦砾才被完全清理干净,救援人员继续在地底下进行清理工作。

2002年5月底,举行了宣布清理工作正式结束的仪式。2003年7月,一个国会联合调查组结束调查工作。虽然调查报告称美国政府应该可以更好地预防事件的发生,如在更好地利用所收集到的情报及国防系统对袭击事件所采取的行动方面依然有改进空间,但是没有一名官员为事件引咎辞职。事件也导致新一轮军费开支的大幅度增加。在大约2年后,一些国防官员称当前美国对类似事件的预防能力与九一一时一样脆弱无力。

世界贸易中心是由日裔美籍建筑设计师山崎实所设计。事后据他生前的助手说,因为参考过去帝国大厦曾经受到美国空军轰炸机误撞事件的影响,在设计过程当中已经考虑到需要使大楼结构足以抵御大型飞机的直接撞击。有报道分析,认为大楼的倒塌并不是因为飞机的直接冲撞,而是飞机内满载的航空煤油倾泻进入大楼引起的大火所释放出的巨大热量,软化了支撑大楼的钢筋骨架,最终导致世贸中心大楼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坍塌。但是,也有一批建筑学家认为仅凭大火并无法令大楼倒塌。有关摩天大楼结构设计的调查依然在进行中。

[编辑] 死亡人数

死亡人数(不包含19名劫机者) 世贸中心 双子塔 2,602人死亡、24人失踪 11次航班 88 175次航班 59 五角大楼 建筑物 125 77次航班 59 尚克斯维尔 93次航班 40 总计 2,974人死亡、24人失踪

在纽约,当时一些正在受袭击点上方的人员逃往楼顶求救;但由于烟雾和巨大的热量,直升飞机无法靠近大楼进行援救,使得位于顶层的人员全部死亡;还有一些人可能因无法忍受强烈的热度而从大楼跳下身亡。根据美联社报道,其中1600具尸体已经得到辨认,但其余(约1100具尸体)无法辨认。报道称有大约“10,000根骨头或人体组织无法辨认”。

[编辑] 911当天大事记

此条目或章节可能包含不适当的条列式年代表。
请协助修改时间表成为散文形式;或者如有必要,可写成列表形式。 美国航空11号班机与联合航空175号班机的飞行路线

以下所有时间使用美国东部时间,比国际标准时间GMT晚5个小时。

  • 上午7时58分:共载有92名乘客的美国航空公司11次航班从波士顿机场起飞,飞行目的地洛杉矶。
  • 上午8时00分:共载有53名乘客的联合航空公司175次航班从波士顿机场起飞,同样前往洛杉矶。
  • 上午8时13分:美国航空公司11次航班与波士顿航管中心进行最后一次正常通话。
  • 上午8时14分:美国航空公司11次航班没有根据航管中心的命令爬升至35,000呎。
  • 上午8时19分:美国航空公司11次航班的一位服务员打电话告诉美国航空,说“驾驶舱没有回应,商务舱有乘客被刺死,我们可能被劫机。”这位空姐名叫邓月薇,是首位向地面控制中心报告客机被骑劫消息的人。这位华裔空中服务员冷静的为世界提供了20分钟的对于劫机现场的描述[1]
  • 上午8时20分:共载有64名旅客及机组人员的美国航空公司77次航班从华盛顿机场起飞,也是前往洛杉矶。
  • 上午8时24分::美国航空公司11次航班飞行方向转向纽约。
  • 上午8时37分52秒:FAA波士顿航空中心通知北美防空司令部(以下简称NORAD)属下的东北防空司令部(NEADS),美国航空公司11次航班被劫持。这是美国军方首次接触有关劫机讯息。波士顿航空中心要求美国军方协助拦截美国航空公司11次航班。
  • 上午8时42分:联合航空93号班机在延误40分钟后,搭载37名乘客与7名机组人员从新泽西州纽瓦克机场(Newark Airport)起飞前往目的地旧金山。该航班原定航线十分接近世界贸易中心。
  • 上午8时42分-8时46分:联合航空公司175次航班被劫持。
  • 上午8时46分:两架美国空军F-15鹰式战斗机从麻萨诸塞州空军基地紧急升空前往拦截美国航空公司11次航班,但空军机师不知道美国航空公司11次航班的正确位置,东北防空司令部(NEADS)在接下来的数分钟设法确定有关航机位置。
美国航空11号班机与联合航空175号班机对世贸中心的攻击图
  • 上午8时46分40秒:美国航空公司11次航班(一架满载燃料的波音767飞机)以大约每小时490英里的速度撞向世界贸易中心北楼,撞击位置为大楼北方94至98层之间。大楼立即失火,而飞机上的燃料倾倒进大楼,更加剧火势,整幢大楼结构遭到毁坏。被撞击楼层以下的人员开始疏散。但所有的3道楼梯都被撞坏,因此被撞击楼层以上的人员无法逃离。而世贸南楼的工作人员很快通告南楼的所有人员,称南楼“依然安全”,可正常运作。一些人忽略广播通告依然撤离,一些人继续工作,还有一些人则聚集在位于南楼第78层和第44层的空中大堂。
  • 上午8时49分: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开始现场直播世界贸易中心情况,这是全世界第一个报道本事件的新闻媒体。
  • 上午8时50分:东北防空司令部(NEADS)得知有一架“小型飞机”撞入世界贸易中心。
  • 上午8时50分-8时54分:美国航空公司77次航班正被劫持。
  • 上午9时02分54秒:联合航空公司175次航班(另一架满载燃油的波音767飞机)以大约每小时590英里的时速撞入世界贸易中心南楼78至84层处。飞机以近乎45度的左倾角度撞上南楼,说明劫机者险些错失了目标。飞机的部分残骸从大楼东侧与北侧穿出,掉到6个街区以外的地方。但还有1个楼梯间完好无损,因此少数在撞击点以上的人员仍可生还。有人听到多次爆炸声响。有一些人认为是两次无关的意外事件,而更多的人则马上认为是恐怖袭击。
  • 上午8时46分-10时29分:至少有20名(主要集中在北楼)被大火和浓烟围困在大楼顶楼的人员从高空跳下。有证据显示在遭袭击后北楼中部很大一块区域立即坍塌,或许这是让这些人以为大楼很快就要坍塌而跳楼求生。一名位于底层的消防队员被一名从天而降的跳楼者撞击而亡。由于烟雾与上升气流太过浓烈,空中救援活动无法进行,而且纽约市本身就缺乏专门进行空中救援的直升机。
  • 大约上午9时04分:FAA波士顿空中交通控制中心发布命令,暂停其管辖区内所有飞机的起飞(新英格兰与纽约州东部)。
  • 上午9时06分:FAA禁止任何飞机进入纽约以及附近的波士顿、克利夫兰与华盛顿领空。
  • 上午9时08分:FAA禁止全美国所有飞往或经过纽约领空的飞机起飞。
  • 上午9时24分:正在佛罗里达州一所小学教室参观的美国总统布什接到第二架飞机撞击世贸大楼的消息。他在该堂课结束后立即在学校的另一个教室发布了一段简短的讲话,称事件是“国家的悲剧”。
  • 上午9时24分:FAA通知NORAD东北空防部门,美国航空公司77次航班已经被劫持。FAA与NORAD连线讨论美国航空公司77次航班与联合航空公司93次航班的有关事宜。
  • 上午9时26分:FAA宣布禁止全国所有民航班机起飞。
  • 上午9时37分:美国航空公司77次航班(波音757)撞入五角大楼西翼并且引起大火。被袭击的部分刚刚翻新过,还没有完全投入使用,但是仍然造成五角大厦西翼百余人丧命。
  • 上午9时45分:美国关闭其领空,禁止任何民航班机起飞,所有在飞行的班机必须立即在距离最近的机场降落,所有飞往美国的航班即刻改飞加拿大。之后,FAA宣布禁飞令至少会持续到9月12日午后。禁飞令最终持续到9月14日,此其间只有军事及救援飞机被允许起飞。这次是美国历史上第四次停止所有在美商业航班的运作,并且是唯一一次未经计划的紧急措施。在此之前都因国防需要而停飞所有飞机。
  • 上午9时45分:白宫与美国国会山庄关闭。
  • 上午9时50分:美联社报导美国航空公司11次航班事实上在起飞后就被劫持。一个小时内美国航空公司11次航班与联合航空175次航班被劫持的消息得到确认。
  • 上午9时57分:总统布什离开佛罗里达州。
  • 上午9时59分04秒:世界贸易中心南楼倒塌。通过电视台的现场直播,全球亿万观众目睹了大楼的坍塌。
  • 上午10时03分:联合航空公司93次班机(波音757)在宾西法尼亚州尚克斯维尔东南部坠毁。警方调查报告表明,机上无人生还。后来的进一步调查显示,飞机坠毁前有旅客通过移动电话与地面取得过联系,并且已经得知世界贸易中心与五角大楼遭到袭击。在得知自身即将成为自杀炸弹后,至少有3名乘客冒险奋勇还击,试图从劫机者手中重夺飞机控制权。很有可能是由于激烈的反抗导致飞机在未到达目的地前便坠毁;一架形似波音747的白色飞机在出事后几分钟曾在白宫上方盘旋,事后部分媒体推测该架飞机为美军的E-4B空中指挥所[2]。但该架飞机的出现并没有被描述在任何官方报告中。
  • 上午10时10分:五角大楼部分地区坍塌。
  • 上午10时13分: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始进行疏散,上万人受影响。
  • 上午10时28分31秒:世贸北楼从上到下坍塌,在撞击点以上的楼层无人生还。北楼之所以要比南楼晚倒塌,主要有三个原因:撞击点较高、飞机速度较慢,受影响楼层的防火系统已经被部分更新;位于双塔附近的万豪酒店、美国海关、希尔顿酒店等建筑也遭到破坏。
  • 上午10时35分:警方接到报告,称华盛顿美国国务院门外的一辆汽车中装有炸弹,后被证实并未发生任何意外。
  • 上午10时39分:美国总统布什发布命令,在紧急情况下,空军可以击落任何有可能进行袭击的飞机。
  • 上午10时45分:CNN报导华盛顿与纽约市已经开始进行全面疏散工作。联合国总部已经清空。几分钟后,纽约市长下令疏散曼哈顿地区。
  • 上午10时53分:纽约市暂时取消市长选举。
  • 上午11时16分:美国航空公司证实该公司的两架飞机失事。
  • 上午11时17分:联合航空公司证实93次航班失踪,并表示“非常关注”175次航班。
  • 上午11时53分:联合航空公司证实该公司的两架飞机失事。
  • 上午11时55分:美国与墨西哥的边境处高度戒备状态。
  • 大约中午12时00分:美国总统乔治·布什抵达位于路易斯安那州的巴克斯达尔空军基地(Barksdale Air Force Base)。他原本访问佛罗里达州萨拉索市(Sarasota)讨论有关教育政策问题,原计划此时应已经返回华盛顿。他发表了一个简短的非正式声明,称无法容忍在美国本土的恐怖袭击事件,又说“自由已经遭到袭击,但它会最终得到保护”。
  • 中午12时02分: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发表声明谴责袭击事件。
  • 中午12时04分:洛杉矶国际机场关闭。
  • 中午12时15分:旧金山国际机场关闭。
  • 中午12时16分:美国48个州的机场停止所有商业与私人航班。
  • 下午1时04分:总统布什在巴克斯达尔空军基地宣布全球美军进入高度戒备状态,随后前往位于内布拉斯加州的战略空军指挥部(Strategic Air Command, SAC)。后来有多名政治评论员批评总统看似毫无目的的漫游。
  • 下午1时27分:哥伦比亚特区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 下午4时00分:媒体引述联邦情报机构高级官员的分析认为本·拉登是最有可能发动袭击的人。
  • 下午4时25分:纽约证券交易所以及美国证券交易所宣布9月12日星期三闭市一天。
  • 下午5时20分:此前被报导发生火灾的47层高楼所罗门兄弟大厦倒塌。建筑工程师依然无法解释倒塌的原因,目前调查正在进行中。大楼内设有专门负责应变类似911的紧急状况的纽约市特殊紧急中心。大楼的倒塌也轻度破坏了附近的纽约电话大楼等建筑。
  • 下午6时00分:CNN和英国广播公司分别报导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发生连串爆炸与交火事件。后来报导显示阿富汗北方联盟用直升机袭击了喀布尔机场。
  • 下午6时00分:伊拉克政府在国营的电视台发表官方声明,称事件是对“美国反人类罪行”的报应。
  • 下午6时54分:布什终于抵达白宫。
  • 下午7时30分:美国政府否认对喀布尔爆炸事件负责。
  • 下午8时30分:总统布什在白宫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他在演说中称,“恐怖主义攻击可以动摇我们最大建筑物的地基,但无法触及美国的基础。这些恐怖行动摧毁了钢铁,但不能丝毫削弱美国钢铁般的坚强决心。[1]

[2]

  • 下午9时00分:布什会见国家安全会议全体成员,半小时后又与高级顾问们会面。布什与同僚们认定奥萨马·本·拉登是事件的幕后主使。

[编辑] 救援与重建

[编辑] 消防队员

一位消防队员站在世贸中心废墟当中(摄于2001年9月14日)

纽约市消防队员在世贸北楼遭到攻击后立即进入火场救援。消防队在世贸一楼的大堂设立临时指挥中心,消防队员们爬楼梯进行救援,纽约市消防队共出动200个单位参与救援。很多消防队员在未到指挥中心报到的情况下就立即展开救援。由于无线电通讯故障,很多冲入火场的队员无法准时接到撤离的命令,当大楼倒塌时,343名消防队员以身殉职。消防队员们24小时轮班救援。而与此同时,当天其他地区发生火警后出动救援的平均时间为5.5分钟,仅比平时晚一分钟。

[编辑] 警察

纽约市警察直升机在事发后很快赶到现场,随时报告现场最新状况。很多纽约市警察、纽约港口警察以及新泽西州警察在大楼倒塌后被掩埋。纽约警察12小时轮班救援。

[编辑] 工程师

9月12日起,由纽约建筑工程师协会组织的工程师们进入现场,为纽约市规划与建筑部工作,负责查勘附近大楼的强度与受损程度,疏散了出事现场数百幢房屋。他们还负责设计规划具体处理废墟的方法。

[编辑] 志愿者

大楼倒塌后,就有大批志愿者赶到现场。那些比较早到现场的志愿者在各个力所能及的方面提供协助,包括有大学生为救援人员提供饮水等,但是后来无关的志愿人员被要求离开现场,但是有特殊技术的志愿者,如工程、拆除、医疗以及心理治疗等行业的人士参与了接下来几天的救援工作,甚至有一支灾难救援专家队专程从法国赶来救援。

[编辑] 美国红十字会

入夜后的世贸中心遗址(2001年9月16日)

美国红十字会负责筹集资金用于受影响人员的安置工作。截至2001年11月19日,该组织共向2,776个家庭开出3,165张支票,总金额达到5430万美元。他们还接到172,612个要求心理辅导的电话,29,820个请求提供最新信息的询问电话,并接受献血1,592,295次。他们也提供了11,549,338份餐食。红十字协会共出动50,423人组织工作,其中48,491人为志愿者。

[编辑] 开销

截至2001年10月3日大约的总支出,达200多亿美元:

  • 50亿美元用于现场废墟处理
  • 140亿美元用于重建工作
  • 30亿美元用于超时工作的公务员薪水
  • 10亿美元用于被毁坏车辆与器材的添置

[编辑] 影响

[编辑] 政治影响

事件发生后,所有英国军事基地提高警戒状态。所有途经伦敦市区的航班改为绕过市区飞行,而前往美国和加拿大的航班全部停飞。

欧洲议会与北约总部进行紧急疏散。北约宣布启动1949年北约中的第五款,宣布如果恐怖袭击事件受到任何国家的指示,将被视为是对美国的军事袭击,因此也被认为是对所有北约成员国的军事袭击。这是北约历史上首次启动共同防卫机制。

事件发生后,西方各国政府的民间支持度大幅度上升。在澳大利亚,事件是原本已经丧失民心的霍华德政府赢得2001年11月大选的关键因素。[原创研究?]

在阿拉伯世界,很多媒体都刊登了评论文章,认为事件是由以色列人、犹太人、犹太复国主义者甚至美国人自己发动的,目的是挑起全球仇视阿拉伯的情绪。还有一些阿拉伯穆斯林则认为事件是由基地组织发起的,旨在报复美国的中东政策。上万名阿富汗民众在得知九一一事件发生后试图逃离阿富汗,担心遭到美国的报复。9月17日由于难民涌入,巴基斯坦关闭了与阿富汗的边境。[来源请求]

[编辑] 经济影响

世贸中心四周的建筑物皆受到倒塌的双子大楼波及,造成严重损坏

九一一事件在经济上产生了重大及即时的影响。许多设在世界贸易中心的大型投资公司丧失了大量财产、员工与数据资料。全球许多股票市场受到影响,一些例如伦敦证券交易所还不得不进行疏散。纽约证券交易所直到九一一后的第一个星期一才重新开市。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开盘第一天下跌14.26%。其中跌幅最严重的要数旅游、保险与航空股。美国的汽油价格也大幅度上涨。当时美国经济已经放缓,九一一事件则加深全球经济的萧条。

[编辑] 责任

在2004年的九一一事件纪念日,世贸中心双子塔楼遗址上亮起两束光柱,直射向纽约宁静的夜空2005年12月的世贸遗址现场

九一一后有很多报导称巴勒斯坦民主解放阵线宣称对事件负责,但很快遭到该组织一名高级官员的否认。也有报导称在约旦河西岸地区有举行自发庆祝活动,但是根据德国和瑞典媒体的报导,至少有一个类似的庆祝活动是事先安排组织的。现在已经发现,有一些媒体播放原有的录像档案来显示中东的庆祝活动。有说法认为这些庆祝活动跟九一一事件完全无关。但是后来的证据表明这些说法本身才是伪造的[3]

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谴责袭击事件,并指出事件对巴以和平进程有负面影响。然而此事件对以色列政府来说或许确实是有正面影响的:当被问到世贸袭击事件对美国和以色列的关系有何影响时,以色列前任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脱口而出:“非常好(的影响)”。随后他纠正说:“哦,不是很好,但是会产生同情。”但是无论如何,美国国内对反对“恐怖主义”声浪的高涨,无疑令到以色列政府的工作更加轻松。

虽然本·拉登的基地组织从未公开声明对事件负责,但他们公开赞扬事件,并暗示该组织曾经幕后策划过整个事件。该组织发言人在一卷寄给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的录像带(2001年10月播出)中说,“美国人应该知道,更多的飞机风暴将不会停止……在伊斯兰世界,有成千上万年轻人渴望牺牲,他们死的信念与美国人生的信念一样强烈。”

情报专家们开出一份可疑嫌犯的“简短列表”——所有有能力以及动机发动类似袭击的组织名单。非常肯定的是,所有劫机者都是阿拉伯人,没有一个有阿富汗背景;此外袭击的精心策划、规模以及事件后无人承认责任,这都与基地组织以往的作风相近。值得注意的时,大多数劫机者都来自沙特阿拉伯,但是美国政府并没有对该国采取任何行动。还有值得注意的是,在劫机者名单公开后,其中的一些人公开宣布自己依然活着,而且在自己的国家正常生活。很多人感到不解的是,在航空公司的记录中并没有查到任何一个阿拉伯名字,那么边境检查人员怎么会让有着阿拉伯外貌却不使用阿拉伯名字的人登机的呢?更何况一架班机上有四到五个阿拉伯人同时出现却都不使用阿拉伯名字。

事件遭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一些传统上与美国不太友好的国家领导人,如利比亚领袖卡扎菲、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伊朗总统哈塔米以及阿富汗塔利班政权都公开谴责事件,并对美国人民表示同情。唯一的例外是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他评论事件是美国霸权主义的后果。

美国政府事后承认,九一一当晚白宫就已经决定要推翻伊拉克政权——虽然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在宗教上较为开放的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到底与信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基地组织之间有任何联系。布什政府通过利用九一一事件来挑起民意支持攻打伊拉克的作法令一些美国人感到愤怒,认为这种行为导致了许多美国人生命的无谓丧失,侵犯了许多美国人的自由,而且违背了美国立国时的根本原则。部分人认为事件是美国的中东政策的结果,并相信武力报复只会招至更多的类似袭击。部分人认为,美国在全球的政治以及经济、文化的政策才是恐怖袭击事件的主要根源。根据这派的观点,美国对第三世界国家所进行的经济、文化与政治政策令一些国家的人民产生了普遍的反美情绪。不过不管怎样,绝大多数人还是同意,针对平民的恐怖主义活动是罪恶的行径,任何理由都无法为其开脱罪行。这个心态使布什政府对阿富汗与伊拉克的军事行动有合理(但合法性受质疑)的理由。[来源请求]

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被捕时的照片

2006年5月4日,美国联邦地方法院法官正式作出宣判,判处因911恐怖袭击事件而受审的基地组织成员穆萨维终身监禁,并不得假释。[4]5月23日,基地组织经常使用的一家网站公布了一段据称是本·拉丹的讲话录音说,是他本人指挥19个人实施了911袭击,但他从未指派穆萨维参与。[5]

2007年1月8日,德国汉堡高等法院宣布判处涉嫌参与911事件的摩洛哥男子穆塔萨迪克15年徒刑。[6]3月9日,基地组织海外军事活动首领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Khalid Sheikh Mohammed)在听证法庭上首度招认:“九一一行动从头到尾都是我负责主导。”他2003年3月在巴基斯坦被捕,被秘密关进美军关塔那摩湾基地。[7][8]8月21日,美国中央情报局解密并公布了其监察长办公室完成的一份机密报告的摘要。报告批评中情局在9.11事件前未能制定打击基地组织的战略,并建议对局长乔治·特尼特等官员进行惩罚。[9]

[编辑] 美国政府的反应

[编辑] 军事行动

星条旗在世贸废墟中飘扬美国士兵排列的文字:911,We Remember(我们永远铭记911)《九一一报告》

美国政府在事件发生后宣布将会对发动袭击的恐怖份子以及保护他们的国家发动军事报复。第一个打击目标就是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理由是他们拒绝交出头号嫌犯本·拉登。早期有传闻称伊拉克也卷入袭击事件,但是至今依然没有证据证实该传闻。美国政府称“反恐战争”将会长期持续下去。

2001年9月19日,美国派出战斗机前往波斯湾军事基地。有报导称911后美国和英国派出特种部队潜入阿富汗,但被塔利班当局捉获。10月1日,美国、英国和阿富汗都否认了传闻。美国东部时间2001年10月7日下午12点30分(当地时间晚上9点),美国与支援的英国军队发动了对阿富汗的军事袭击,针对塔利班的军事、通讯设施以及可能的恐怖份子训练营投掷了炸弹。参见2001年美国对阿富汗攻击。奥萨马·本·拉登通过半岛电视台的卫星节目警告布什,如果美国动用核武器的话,他将会使用生化武器作为还击。2001年11月,由美英部队支持的阿富汗北方联盟控制了首都喀布尔。塔利班被迫撤离至坎大哈。有关之后的进展,请参见反恐战争。

[编辑] 国内反应

政府的各级部门展开了对事件的调查。美国政府在事件发生后立即秘密拘留、逮捕、盘问了至少1200人,大多数是非美国公民的阿拉伯或穆斯林男子。美国司法部也查问了5000名来自中东的男子。政府后来承认,当中只有10到15人与基地组织有关,但是无人牵涉九一一事件。但是目前依然有500人因触犯移民条例而被监禁,70名以色列人因违反旅游观光签证而被拘留。国会通过了400亿美元紧急拨款,还有大约200亿美元拨款用于航空公司补助。多部被指责为侵犯人身自由,为政府监视民众提供便利的法律也获得通过。10月10日,联邦调查局公布了“FBI恐怖份子通缉令”名单。

[编辑] 相关电影

这次事件中,世贸中心倒塌的一幕在事后被改编成电影《世贸中心》,于2006年上映。另外,根据四架被劫持客机中的一架——联合航空93号班机上所发生的事件而改编的影片《联航93》,亦在美国及其他国家(地区)上映。

[编辑] 注释与资料来源

  1. ^ “911事件”华裔空姐邓月薇最后对话将公开播出
  2. ^ E-4B Aired This Week at Cooper's CNN + 2001 Sky News, BBC
  3. ^ 参见:CNN播送的巴勒斯坦人庆祝场面确实是当天的实况
  4. ^ 美国法官对9·11恐怖事件嫌犯穆萨维正式作出宣判
  5. ^ 本·拉丹承认亲自策划指挥“9·11”袭击
  6. ^ 德国法院判处“9·11”嫌疑人15年徒刑,新华网
  7. ^ 911主谋 招认31起攻击,台湾《苹果日报》,2007年3月16日
  8. ^ 潘云召,杨晴川,“9·11”事件嫌疑犯承认制造了恐怖袭击,新华网
  9. ^ 潘云召,美报告批评中情局在“9·11”事件前未能有效工作,新华网
  • Wayne Barrett and Dan Collins, Grand Illusion: The Untold Story of Rudy Giuliani and 9/11.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2006). ISBN 0060536608
  • National Commission on Terrorist Attacks, The 9/11 Commission Report: Final Report of 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n Terrorist Attacks Upon the United States, W.W. Norton and Company, (2004), ISBN 0393326713

[编辑] 参看

  • 1993年世界贸易中心爆炸事件
  • 恐怖主义
  • 基地组织
  • 反美主义
  • 波金卡计划
  • 联合航空93号班机
  • 联合航空175号班机
  • 美国航空11号班机
  • 美国航空77号班机
  • 达美航空1989号班机
  • 九一一阴谋论

[编辑] 外部链接

相关的维基共享资源:
九一一袭击事件
  • 9-11Commission.gov - 美国国家遭遇恐怖攻击委员会(National Commission on Terrorist Attacks Upon the United States),已封存的官方网站
  • 911DigitalArchive.org - 九一一事件数字记录:记载了2001年9月11日的历史故事
  • 911 Investigations - 与九一一攻击和恐怖主义战争相关的调查文件
  • BBC 新闻 - 美国恐怖的一天
  • 国会调查服务(CRS)与九一一相关的报告
  • Memory.loc.gov - 美国国会图书馆的九一一记录计划
  • TheMemoryHole.org - 纽约消防局在九一一事件当天的录音带
  • WCBS-TV 九一一纪念
  • NY1.com - New York One 新闻频道:世贸中心特别单元(2005年6月7日)
  • 九一一事件新闻文章收集 - 超过15,000则世界各地关于九一一的相关报道
  • 九一一新闻撷图收集 - 230张出自世界各地相关新闻报道的撷图
  • 华盛顿邮报 - Terrorists Unleash Assault on US
  • Open Directory(开放字典)-2001年9月11日
  • Hard questions about Israeli spying inside the USA in the year before 9/11

[编辑] 多媒体

  • CNN.com - 包含第一架和第二架飞机的影片记录
  • 九一一内幕 - 国家地理频道
  • 纽约第一频道报道
  • Time.com - 令人震惊:值得记录的照片集
  • 攻击回忆
  • Slate's The 9/11 Report:图像改写的九一一报告,由 Sid Jacobson 和 Ernie Colón 所著
  • 阿拉伯和伊朗对九一一的回应

[编辑] 纪念性网站

  • CNN 九一一纪念馆 - 遇难者的名单和照片
    • 以及传记
  • CNN.com - 特别深入报道:对抗恐怖伤害的战争,来自纽约市的报道
  • Notes about 9/11
  • MemoryArchive - 九一一纪念网站
  • NewYorkMetro.com - 九一一相关数字:死亡人数、破坏、慈善捐助、救援、战争、金钱、房地产、配偶、婴儿和其他与九一一相关的调查数字(来自纽约时报)
  • 九一一事件的 wiki 网站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9%9D%E4%B8%80%E4%B8%80%E8%A2%AD%E5%87%BB%E4%BA%8B%E4%BB%B6&variant=zh-cn"5个分类: 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 | 美国恐怖活动 | 美国历史 | 2001年恐怖活动 | 美国灾难6个隐藏分类: 自2008年12月需补充来源的条目 | 需要校对的页面 | 自2007年10月有未列明来源语句的条目 | 自2008年12月有疑似原创研究语句的条目 | 自2009年2月有未列明来源语句的条目 | 自2008年12月有未列明来源语句的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