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千余官员财产公开 如何审核申报真实性?(南方都市报 2009-2-1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09:53:08
阿勒泰千余官员财产公开 如何审核申报真实性?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9-02-19 08:18:52  作者:

  

  

  新疆阿勒泰地区廉政网公开的阿勒泰市委书记王仕斌的财产申报表,王仕斌工资:21036元,各类奖金、津贴、补贴及福利费:24835元。

  仅8人因故未申报,如何有效审核申报内容真伪仍需探索

  新疆阿勒泰用行动证明,他们出台的“阳光法案”不是一纸空文!2月17日,新疆阿勒泰地区纪委、监察局和预防腐败办公室首次对外公布了千余名干部财产申报情况:县(处)级干部申报率为99.16%,科级干部申报率为100%,未发生无故拒不申报现象。

  1056名领导干部申报财产

  去年5月,新疆阿勒泰地区纪委、监察局和预防腐败办公室联合出台了《关于县(处)级领导干部财产申报的规定(试行)》,宣布从2009年1月1 日起,阿勒泰地区将在全国率先实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新疆阿勒泰纪委提供的资料显示,此次县(处)级干部应申报953人,已申报945人,申报率为 99.16%;未申报8人,占0.84%.科级干部应申报111人,全部进行了申报。

  这8位未申报的县(处)级干部的情况分别为:阿勒泰市市委副书记王某、喀纳斯景区管委会副主任魏某某、阿勒泰地区交通局副局长唐某某均因涉嫌受贿被检察机关逮捕在押无法申报;地区中级法院原政治部主任胡某离岗休假在外地待返回后进行申报;地区档案局原党组书记杰某某、地委宣传部副调研员那某某,因退休后出国探亲暂时无法申报;地区国税局副局长童某某、地委宣传部原副部长胡某某因患重病在外地治疗无法申报。未发生领导干部无故拒不申报的情况。

  “利用职权收礼”均填“无”

  据了解,首次财产申报中“利用职权收礼”申报一栏中,所有干部均填写“无”。对于这一情况,新疆阿勒泰地区纪委称之为“零申报”,并给出了三点解释:一、《规定》要求申报的“利用职权收礼”不是一般意义上亲友之间的礼尚往来,纪检监察机关规范的只是领导干部与其行使职权、权钱交易有关的“利用职权收礼”行为。二、设置该项目的目的不是让领导干部“自首”,而是让领导干部“自律”。不是为了多抓几个贪官,而是少出几个腐败领导干部,作为“终极反腐 ”的财产申报制度,其重要意义是预防腐败,是使领导干部不想腐败和不能腐败。三、绝大多数领导干部是廉洁自律的。财产申报设置的廉政账户在6个月的时间里已经收到76万余元的款物,说明有人收了不该收的款物,已经上交廉政账户,这也是造成“零申报”的原因之一。当然,也不排除个别人有问题而没有申报,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逃避监督和制裁,这种瞒报行为将在“事发”后作为“加重情节”予以严惩。

  有干部在北京上海购房

  阿勒泰此次财产申报还包括秘密申报部分,申报对象对其担任公职以来形成的全部家庭财产进行了申报。在不动产和动产申报方面,少数领导干部购买了两套房产,其中在乌鲁木齐市购买者居多,也有极个别在北京、上海购买了房产,也有购买汽车的。有些领导干部虽然不是以本人名字购置房产,而是以其亲属名义购买的,但是他们都进行了申报,并且在申报时将资金来源、购置时间、地点均予以说明。从购买房产的时间上看,大部分是上个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购买的,从资金来源看大多是通过银行贷款、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目前,纪委仍然在对秘密申报部分进行审核,如果发现明显有问题的将进行调查。对财产申报审核中尤其是秘密申报部分发现的疑点,将责令有关申报对象说明情况,涉嫌违法违纪的,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调查处理。

  申报真实性审核尚需探索

  官员财产公开申报制度,起源于230年前的瑞典,有“阳光法案”、“终端反腐”之称。中国也出台过不少类似规定:1995年中办与国办曾联合印发相关规定,要求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必须向本单位组织人事部门申报,中央纪委决定从2004年7月起在部分地方开展领导干部亲属出国、子女就业申报备案试点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有关官员财产申报的制度,从未有过很好的执行。新疆阿勒泰此次财产申报,探索出一条此前一直争论不休的“如何申报”的路径,但如何对干部申报财产的真实性进行核查,保证申报不流于形式则显得相当关键。为确保制度落到实处,阿勒泰纪委将与金融、证券、动产、不动产产籍产权管理等相关单位,在现行体制框架内探索共同研究制定财产申报相关配套措施,利用上述部门在全国、全疆、地区联网系统,对官员大额可疑资金的流动(洗钱及向境外转移资金)以及动产、不动产情况进行跟踪监督,以便对官员财产申报的真实性进行监督。

  本报记者 杨章怀 发自北京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nfjx/200902190023.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