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疏导与学习动机的激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5:46:17

1.影响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

皮连生教授在《智育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有关学习的公式:

学习成绩=F(IQ水平,原有知识,动机),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影响学生学习成绩主要有三个因素:智商水平、原有知识基础、动机水平。

这一公式有助于我们从不同方面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学生的学习困难常常表现在成绩低下上,因此这三个因素也可看做是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三个因素。

一般来说进入普通高中学习的学生智商水平都在中等水平以上,造成物理学习困难基本可以把智商水平低下排除在外。

(1)在原有知识基础这一因素中,知识是现代认知心理学所讲的广义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学生在能力上的缺陷其实可以归结为知识上的缺陷,找出并弥补学生知识上的缺陷,就能解决其能力上的缺陷。

这就为我们寻找与弥补学生学习困难问题指明了一个方向:就是构建学生良好的知识结构,并形成这样一个基本理念:知识结构就是能力。

(2)动机属于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还包括:兴趣、理想、信念、态度、世界观等。这些非智力因素尽管不直接参与认知活动,但是对学习活动给予重大影响。

它是认识主体的动力系统,在认识主体的认识活动中,起着动力、定向、激励、维持、调节等作用,属于认识主体的保证系统。包括动机在内的非智力因素也是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现代心理学角度看,学生意志消沉、不思进取,就属于班杜拉所说的“自我效能感”缺乏。思想上的错误认识导致学生在物理学习上产生诸多困难。

可见,解决学生的物理学习困难问题,还要从思想上改变学生的错误认识、激发其学习潜能。

2.心理疏导与动机激发

进行心理疏导,增强和保持强烈的学习动机,消除畏难情绪,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与热情。主要是要重视以下2个方面。

(1)进行积极的归因训练

调查表明,学优生更多的把“你觉得物理学不好的原因可能是什么?”更多地主要归因为自己还不够努力,学困生却更多的把它归因为各种客观原因,甚至自己基础差等消极的因素。

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习得性无助的学生对成败的消极归因模式不利于学习成绩的改善,只能导致他们更加自暴自弃、自卑自*,因此应对他们进行积极的归因训练。

面对成功和失败两种情况,应分别进行不同的归因,将学业失败更多地归因于努力不够和方法不当等内部原因,从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鼓励他们寻找恰当的学习方法,为取得好成绩更加努力;将成功更多地归因于努力和能力,使他们产生自豪感、满足感,恢复自信心,摆脱无助感,并为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加倍努力。

有关研究表明,如果只是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并不能完全解决他们的学习动机问题。因此,要有效地激发学生内部动机,归因训练必须同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兴趣和态度结合起来,以形成一种内在的动力机制。

归因训练还必须与教师改进教学(包括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同步进行。学生学业成败的原因是主客观因素交织在一起的,有学生个体的原因,也有教师教学的原因,例如:教学进度过快、难度较深、教学方法不当等等。

(2)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维持

学生的物理学习是一种有意识的、需要内在意志参于的活动,因此需要有推动他们学习的内部驱动力,这种内部驱动力就是学习动机。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

正如人在空腹时会求食,口渴时会觅水一样,人只有在感觉到物理知识的欠缺时,才会产生自觉学习物理知识的愿望与动力。

因此,要激发学生自觉学习动机,制造学生“物理饥饿感”是一个基本前提。要制造学生的“物理饥饿感”,让学生能感觉到自身物理知识贫乏,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首先,要让学生有时间和精力去体验,并提供给学生种种丰富的体验,让其直面未知世界的同时,也要让他觉悟到自身的无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还应该向学生展示物理知识、思想、方法在科学研究、社会生活、现代军事中的广泛运用,让学生惊叹物理知识、方法魅力的同时,折服于物理的力量。

同时,教师还应该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直观的教学用具、实验演示、形象夸张的教学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当然,仅仅短时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远远不够的。物理学习是系统、科学的过程。物理知识体系,仅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可能构建的。

因此,在学生学习物理过程中,还必须注意维持和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