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随笔和笔记的困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6:17:15
。这与中国传统思维靠悟性和生活体会去理解某个观点的体悟方法是截然不同的。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曾经幽默的嘲笑,优秀的中国学者通常“先提出一两个论点,然后即刻提出结论。在读他的文章时,你很少看到他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他的论点与论据从来都不很长。你突然看到他已经领悟到了什么在做结论了。”所以“中国人从来不会写一篇万言或者五千言的论文去证明某一个观点,他仅仅是做笔记。至于论点本身的是非,则留待后人评说。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学者总是留给我们这么多笔记集。称作随笔或笔记。”

随笔和笔记固然为我们的先辈发表他们的意见观点时卸去了道德负担,却让我们的求知路途与现代意义上的西方科学渐行渐远。林语堂接着拿顾炎武开涮:“即使两三行的观点,也往往是几年潜心研究之所得,是再科学不过的东西。确定历史事实中的某一点,作者可能要做多次旅行。需要百科全书般的学问。但是他们的错误很难查证,他的正确又不能一下子确定。人们只能对他表示钦佩,因为3个世纪以来,还没有任何作者能够对他的论点提出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