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我国电子政务将走向规模应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7:40:22
趋势预测:2005年我国电子政务将走向规模应用  ( 人民邮电报-洪黎明  发布于:2004-12-21  当前访问量:108 )
2004年电子政务的大规模、全方位建设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大规模的网络建设将告一段落,“重硬轻软”的现象正在逐步转变,面向服务、规模应用将成为2005年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
强化顶层设计,建设统一网络平台
目前制约我国电子政务应用发展的主要瓶颈,仍是地方之间、部门之间不能协同共享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国家主管部门开始强调强化顶层设计、做好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统筹安排工作的重要性,社会各阶层也对此积极响应。因此,强化顶层设计、建设统一的网络平台将成为2005年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一大亮点,也将为电子政务应用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著名电子政务专家汪玉凯认为,强化顶层设计,做好前期的统筹规划工作,推动跨部门、跨系统的协同应用,是集约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目前有可能规避体制风险的最好选择。2005年电子政务顶层设计将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各部门将根据一定的标准体系,通过各自的数据收集和应用建立数据基础,比如与自己工作职能有关的核心业务,逐步形成系统间互通互联的数据基础。在随后的互通互联过程中,上级单位对各部门本身完善信息化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将高度重视。通过信息沟通和整合,建立相对比较合理的、开放的信息平台。通过建立合理的资源共享机制,将可以把目前遍布各地、各行业、各部门的“信息孤岛”联结起来,形成数据格式标准统一、易于实现互联互通和互动操作的“信息大陆”。在这样的统一网络平台上,大规模应用的推广将成为可能。
积极推进公众服务,全面打造服务型政府
全面打造服务型政府是贯穿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理念,在2004年电子政务规模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基础上,面向公众、企业的相关应用初步展开,并且受到了应用主体的热烈欢迎。虽然目前电子政务应用系统还没有全面铺开,但这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2005年将成为电子政务的规模应用年。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普遍重视电子政务的便民服务和提高政府办事效率的功能,建立了宣传和服务功能比较完善的政府门户网站,拥有了比较好的硬件基础,这些都在政务信息发布、政务公开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05年,门户网站的建设将成为重点,门户网站不仅能提供信息服务,还能实现网上办事。地市级政务外网的建设将获得全面进展,同时多种手段的服务方式,包括电话、手机以及便民卡等,将和外网整合在一起,为公众提供多种接入手段。政府将更加贴近公众,政府门户网站的便民服务交互功能将进一步加强。在实践过程中,类似“条块结合模式”、“网上一站式办公”、网上审批等一大批应用系统将得到推广。
2005年,通过大规模推广电子政务应用,也将有效提高社会经济运行效率,为企业带来间接的经济效益。政府给公众和企业提供了便捷的网上服务以后,企业在政府办事的效率将会大大提高,其产品的周转期将会缩短,生产成本也将降低,这就意味着它的产品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也就是说,企业的竞争力将能通过政府提供的网上服务产生间接的经济效益。
力推外包模式,强化政企共同参与
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的外包化是今年出现的新概念,这体现了电子政务建设的理性思考成果。政府在电子政务建设中不必大包大揽,而要充分依托社会力量,采取外包的方式强化政企共同参与。这种观念已经越来越多地被电子政务建设者所接受。在2005年,这种理念将会得到充分实践。
实际上,电子政务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领域,一个政府部门无论从职能还是体制上,都不可能单独培养一支队伍来进行电子政务系统的开发和维护。相反,采取外包后的政府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政务”上,这也是电子政务建设能够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一环。2005年的电子政务建设,通过外包模式将能实现不同角色的精确定位:出资方角色通过招标确定,赋予特许经营或给予优惠政策;系统集成方、运行维护方、监理方三个角色通过公开招投标参与系统建设;政府是制订标准、支付运行维护费或使用费的使用方角色和进行监管的监管方角色。这样将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既实现政府管理水平的跨越式发展,又带动产业,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高效配置作用。
_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