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决策抗法援越前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5:00:42

铲除强权:毛泽东决策抗法援越前后

在抗美援朝之前,在新中国刚刚诞生之时,面对法国大举入侵越南,面对我国西南边陲受到的威胁,中国共产党毅然派出了中国军事顾问团,秘密入越指挥作战,最终迫使法国人退出了越南。在这一战争中,毛泽东与胡志明一道,运筹帷幄,英明果断,捍卫了越南的领土完整,保卫了祖国的边界安全。请看《文史精华》刊署名阿惠的文章。

面对危局,胡志明赴莫斯科同毛泽东会晤,抗法援越的重大决策形成1945年8月,一直进行艰苦抗战的越南人民终于迎来了日本投降。9月2日,在河内的巴亭广场,越南劳动党主席胡志明向50万群众宣读《独立宣言》,越南人民共和国成立。就在越南人民共和国独立仅一年多的1946年12月19日,法国对越南发动了全面的侵略战争。在遭到越南人民的英勇抵抗后,他们不甘心失败,于1949年底大量增兵越南战场,并对越南人民军进行了疯狂的围剿和“扫荡”。

在法军的大举入侵面前,越南的抗法战争陷于低潮。焦急万分中,胡志明在越北的原始森林里,从仅有的一台小收音机广播中,听到了新中国诞生的消息。他欣喜异常,一方面致函周恩来总理,宣布“承认毛泽东主席所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另一方面,他毅然作出决定,立即动身赴中国,到北京向毛泽东请求支援。已是花甲之年的胡志明拖着瘦弱的身躯,在越北的原始森林里徒步行走了17个昼夜,进入中国境内。当他赶到北京时,毛泽东恰巧刚刚离开北京,赴苏联莫斯科访问去了。胡志明在与刘少奇短暂会晤后,又马不停蹄,于1950年2月3日赶到莫斯科,去会见毛泽东,请求支持,请教打败法国侵略者的战略。

在莫斯科的斯大林第二别墅,胡志明来不及休息,便急切地向毛泽东介绍了越南战场的困难形势:当时,法国在越南战场总共部署了23万部队,其中法国本土部队5万人,欧洲、非洲雇佣军7万人,越南傀儡政权伪军11万人。法军都是一色的现代化武装,陆海空军协同作战,具有较强的立体作战、机动作战能力。他们已占据了越南的所有大中城市,控制着全国所有的公路和铁路交通网。而越南人民军虽号称有16万部队,但正规部队不足六七万人,其余为民兵组织。人民军的武器装备落后得惊人,只有少量的步枪,仅有的几门大炮因炮弹奇缺,基本上丧失了战斗力,更没有飞机军舰。

在法军的大举进攻面前,部队的建制几乎全被打乱,化整为零地分散在方圆几百公里的山林里,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胡志明还向毛泽东拉出了长长的援助单子———武器弹药、粮食、药品、军需品、交通工具等,一应俱全。毛泽东听完情况后,大手一挥,爽快地答复:“援助越南兄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我们已经商量定了,准备派出军事顾问团赴越协助作战,军援如数满足。”听完毛泽东的话,胡志明非常激动,动容地说:“得到你的支持,我就有信心了。”就这样,抗法援越的重大决策出台了。4月17日,中央军委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作出决定:派遣中国顾问团赴越协助指挥对法作战。同时,越南提出急需的1200门战防炮,42万余发美式三○步、机枪弹,9万余发英式三○机枪弹等武器装备,也开始运往越南战场。军事顾问团由具有丰富作战经验并通晓军事理论的人组成。

具体组成情况是:从第二、第三、第四野战军各抽调1个师(包括师、团、营)的全套顾问,从第四野战军抽调1个军校的全套顾问及教员,从第三野战军选调部分人员,共计40多人。7月下旬,军事顾问团正式组成,由韦国清任团长,梅嘉生、邓逸凡任副团长,顾问团下设军事、政治、后勤3个顾问组。赴越后,韦国清被聘请为越南军委和越军总司令顾问,梅嘉生为军事顾问组组长,邓逸凡为政治顾问组组长,马西夫为后勤顾问组组长。同时,我又向越军主力部队第304师、第308师、第312师派驻了顾问组。陈赓,虽然没有在顾问团,但他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全权代表,已提前秘密入越,有权相机处理一切事务。向兄弟党和友好邻邦派遣军事顾问团,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尚无成熟的经验,对此中央十分重视。在军事顾问团临行前,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在中南海颐年堂接见了顾问团全体成员,对赴越工作的意义、任务作了明确指示。中央赋予军事顾问团有两项任务:一是帮助越南打胜仗,驱逐法国侵略者;二是帮助越南建设正规部队。

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件大事、新事,是我们党、国家、军队第一次往国外派顾问团,意义很大,任务很光荣。”到越南后,“要多向他们介绍经验教训,少讲‘过五关斩六将’。”毛泽东最后勉励大家:“祝你们胜利!”带着领袖们的嘱托,军事顾问团踏上了征程。边界战役是顾问团参与指挥的第一场战役,陈赓说:“毛主席批准的战斗还没有打不胜的。”鉴于当时中越边境地区的主要交通线仍在法国侵略军的控制之下,中越双方商定,首先在边境地区发起边界战役,打破法军对越北的攻势和对边界的封锁,打通越南和中国的交通联络。边界战役是中国顾问团赴越后的第一战,亦是两国间的第一次联合作战,此仗能否打好,事关抗法援越能否顺利进行,十分重要。毛泽东对边界战役十分关心,对战役的每一阶段都了如指掌,进行具体指导。

7月23日,他电告陈赓:“你的几个电报均已收到。越军高平作战十分重要,请你自己帮助越南同志充分研究情况。务做充分准备,确有把握,然后动手,期于必胜。此战胜利后,应估计古街之敌可能逃跑。因此越军要准备打第二仗,歼灭古街逃跑之敌。你在越南应帮助他们打几个仗,打开一个相当局面。”在以后的几天里,毛泽东继续思考边界作战问题。7月26日,他为中央军委起草了对陈赓的指示电:“我们认为你的意见是正确的。越军应先打小仗,逐步锻炼能打稍大一点的仗,然后才可能打大仗。目前不要直接打高平,先打小据点,并争取围城打援是适当的。”战役进行到胶着状态,毛泽东致电陈赓,对战役指挥工作作重要指示。这是一封十分重要的电报,毛泽东在肯定了陈赓作战指挥的同时,又准确地预见到了高平之敌弃城南下这一可能发生的情况,并提醒陈赓要准备连打几仗,从而弥补了战役计划的不足。

战役进行到关键时刻,毛泽东以中央军委名义几次致电陈赓,就作战问题予以重要指示。电报指出:“敌军重点放在东溪,给我以运动战的机会,你们的部署是对的,敌人一定要增援的,敌人还不知道你方的虚实。”电报还指出,“如能在与敌争夺边界地区的作战中,大量消灭法军的有生力量,是很有利的。要准备进行几个月的战斗。如果粮食供应有困难,可从中国增拨接济。”战役决战的时刻临近,陈赓向中央发去了战斗设想的电报,同时报告了越方领导人对此战役还有点犹豫、动摇和举棋不定的情况。犹豫是有原因的。主要是越军缺乏攻坚经验,第一次筹划打这样的大仗,缺乏思想准备,也缺乏打大歼灭战的信心和勇气。

几十年军事统帅的生涯,使得毛泽东不仅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战争理论和思维方式,还铸就了他对战争大形势的总体把握的熟稔和对战役关键之处的透辟认识。他以中央军委的名义,写了一封言简意赅、豪气干云的复电:“首战务须打胜”,“即使伤亡较大也不要顾惜,不要动摇,要对高平之敌确实抓住,不使逃脱,并要对谅山等可能出援之敌有所部署。只要对上述三点处理得当,胜利就是你们的。”毛泽东的电报传到了越军前线总指挥部,陈赓以肯定而自豪的语气对司令部的越南同志说:“毛主席批准的战斗还没有打不胜的。”胡志明也将毛泽东的电报兴奋地读了好几遍,当即向前线将士发出了《告全军指战员书》:“人民军全体指战员,现在形势非常有利于我,因此,全军将士务必坚决全歼敌人,争取全胜。”胡志明的《告全军指战员书》,连同毛泽东的来电,一同传达到作战部队。

胡志明、毛泽东的书电,如同一股强大的电流,振奋了越南全军将士的斗志。他们以慷慨赴死的决心,高喊着“毛泽东、胡志明”的名字,冲向敌阵……结果正如毛泽东所预料的,边界战役取得了完全的胜利。此役共毙俘敌80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收复5个市,长达750公里的边界地区获得解放。此战役基本改变了越南北部战场的敌我态势,抗法战争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对于战争相持阶段的几个战役,毛泽东都高度关注,认真研究,并作出正确指示为扩大边界战役的成果,1950年末到1951年全年,中国军事顾问团和越南人民军共同研究作战方案,报毛泽东主席和中共中央批准后,主动出击,先后在平原地区组织了三次较大规模的战役,分别为红河中游战役、东北战役、宁平战役。以上战役共歼敌6000余名,其中近一半是法军的机动部队。

之后,又于1951年12月至1952年2月,决定发动和平战役,以4个师的兵力组织较大规模的运动战,以2个师的兵力进行游击战,歼敌2.2万人。毛泽东一直关注着越南战场,对几大战役的作战方针、作战方案、作战准备及战役指挥等都亲自审阅、研究,并作出指示。1952年初,报中共中央批准,军事顾问团建议越南人民军1952年完成三大任务,即政治整训、坚持敌后游击战争和组织西北战役。9月下旬,胡志明秘密访问北京,就开辟西北战场、进行西北战役以及夺取抗法战争的胜利的战略问题,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进行商谈。中共中央向胡志明提出先夺取西北和上寮,逐步向南推进,以创造条件最后夺取胜利的建议。胡志明接受了这一建议。西北战役于1952年10月14日拉开序幕,在历时两个月的西北战役中,共歼敌1.38万名,解放3万平方公里土地和25万人口,整个西北多为越南人民军所控制。越北根据地更加巩固扩大了。

在打西北战役时,还有一个小插曲。当时攻坚战遇到了困难,越南领导人非常着急。胡志明、武元甲几次找负责军事顾问团工作的曾任中共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的罗贵波,强烈恳求我国派出部队出兵参战。罗贵波在和其他同志商量后,给中央军委发了一封电报,电报上写了这样一句话:“根据越方的要求,建议在攻取封土和莱州时,请中国派云南的部队直接配合作战。”中国军事顾问团出兵越南的建议,使毛泽东发火了。毛泽东说:“不出兵,这是早已确定了的一个重要原则,现在再出兵,就会把整个部署打乱,对全局不利。”毛泽东的意思很明确,派部队出境作战是具有国际影响的大事,当时我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与美国作战正酣,如果再在越南战场与法国人打起来,就会形成两个战场的情况。两面作战是兵家之大忌,对年轻的人民共和国极为不利。况且,越南战场也没有危机到必须由我们派部队直接参战的地步,战争应由越南人民军为主打。

我们派出军事顾问团,提供武器弹药,培训越共部队,也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当罗贵波把中央军委的电报通报给胡志明,并向他讲清原因后,胡志明当即表示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决定。西北战役结束不久,韦国清奉命帮助越南组织上寮战役。这一战役从1953年3月20日开始,5月3日结束,共歼敌3个营和11个连,解放了桑怒全省,从此,越南的西北、越北根据地连成一片,成为整个印度支那抗法战争的大后方。1953年10月10日,韦国清回北京向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汇报工作。毛泽东一边听,一边读中国情报部门获得的驻越法国将军纳瓦尔的对越作战计划文本,调侃地说:“这个纳瓦尔的胃口大得很哪,要在两年之内把越南人民军全都消灭,我看他这个计划搞得头头是道,可惜这只是一个本本,我们和越南同志都不会按他那个计划去做,仗打起来,要看谁指挥谁了!”

出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义务,毛泽东指示中共中央于8月27、29日两次复电中国驻越代表罗贵波并转告越南劳动党中央,对纳瓦尔计划作了通报和分析,并提出了长远的战略计划。在8月29日的电报中指出:越南人民军应“首先消灭莱州地区之敌,解放寮北部和中部,然后将战场推向寮国南部及高棉,威胁西贡”。这一方针是与纳瓦尔计划针锋相对的,将使纳瓦尔计划成为一张废纸。韦国清遵照中共中央指示精神,经与越方反复研究,帮助拟订了人民军1953年冬季作战的全面计划。毛泽东运筹帷幄,奠边府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印度支那停战协议》签订,法国在印度支那撤出了全部军队奠边府紧靠越、老边界,是越西北高原上较大的盆地,南北长约18公里,东西宽6-8公里,四面环山,人烟稀少,交通闭塞,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它是联结越西北及上寮的“战略十字口”和上寮的屏障,法军在此部署了2万多人,除配有步兵、伞兵外,还有两个105榴炮营,1个155榴炮连两个120迫击炮连,1个工兵营和两个坦克连,1个空军飞行队。法军声称奠边府是东南亚不能攻克的“凡尔登”。顾问团团长韦国清提出了歼灭奠边府法军的设想,并向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作了报告,征得了同意。1954年1月24日,还在战役的准备阶段,针对敌人装备先进、机动作战能力强、兵力分散等特点,毛泽东在代中央军委致军事顾问团团长韦国清的电报中指出:“攻击奠边府时,首先不要四面围攻,平均使用力量,要以分割包围的办法,一股一股地歼灭敌人。”1月27日,复电:“对奠边府的攻击,应采取分割包围,一股一股地歼敌,每次大约歼敌一个营左右。只要能全歼敌四五个营,奠边府敌可能发生动摇,或向南撤逃,或继续增援。两种情况均对我有利。”

3月13日,越军发起攻击,奠边府战役打响。至4月下旬,扫除了奠边府周围的据点。就在双方进行较量的时候,美国为了挽救法军在奠边府的败局,紧急援助法军100架轰炸机和战斗机、50架运输机,并借给法国29架配有飞行员的C-119型运输机。对此,中央军委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于4月9日两次致电韦国清,对奠边府的战术作了如下指示:第一,要协助越军很好组织炮火,不要吝惜炮弹,我们要及时补充;第二,对敌南北两集团,从中间切断分割之;第三,对敌可集中炮火分段分点逐渐摧毁;第四,打下一点后,迅即改造工事,巩固一点,而后逐段发展,紧缩包围;第五,广泛组织狙击兵,限制敌人活动;第六,乘敌已动摇,展开政治攻势。此外,中共中央军委还根据军事顾问团报告的情况,紧急从中国人民志愿军选调数名工兵干部赶赴奠边府前线,帮助人民军部队挖掘通向敌据点的坑道,准备用炸药将其炸毁。可见,毛泽东对奠边府战役不但在战略上作出指示,而且对具体的战术问题都考虑得非常细致。

5月6日,总攻开始。整个奠边府上空响起了震天动地的炮声,由中国援助装备的6管火箭炮发挥了巨大的威力,一排排火箭炮弹,呼啸着飞向敌人的阵地,敌人的碉堡、据点在猛烈的炮击下一个个飞上了天。越南人民军排山倒海般冲向敌人,法军阵地防线彻底崩溃了。5月7日,法军指挥官德卡斯特莱准将下令投降,奠边府战役胜利结束。此役共歼敌1.62万人,其中俘虏1.09万余人,计有法国少将1人,上校3人,中校10人,少校27人。击落飞机62架,缴获大量军用物资。法军在印度支那战场的精锐部队被消灭殆尽。6月12日,法国主战的拉尼埃政府在一片反对声中倒台。1954年7月22日,在日内瓦会议上,在中国的斡旋下,法国被迫和印支三国签订了《印度支那停战协议》,法国从越南和整个印度支那撤出了全部军队。在整个抗法援越的过程中,按照毛泽东的指示,中国无偿向越南提供了大量援助,其中各种枪15.5万支,各种炮3700多门,各种枪弹5785万发,各种炮弹108万发,以及大量的通讯、工兵、后勤器材和其他军用物资。这些装备,有的是从解放军的现役装备中抽调的,有的是从苏联进口的,有的是用有限的外汇从国际市场上购买的。为了将这些装备物资及时运送到前线,中国组成了专门的汽车运输部队,开辟了1000多公里的运输线。可以说,这些援助对越南抗法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1955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外交部联合发出《关于撤消我国驻越南军事顾问团改派军事专家的决定》。此后,中国援越军事顾问团陆续回国,到1956年3月中旬全部回国。至此,抗法援越胜利结束。


文史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