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女孩和万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3:31:46
两个广州女孩包揽了中国队在今年羽毛球世锦赛上的两枚金牌,广州奇迹来得有点突然和炫目。但如果告诉你,在这两个女孩成长的城市每年有1000万人次进馆打羽毛球,也许你会觉得这个城市奇迹的出现其实顺理成章。 [被屏蔽广告]
广州有多少羽毛球馆,没人能一口报出个数字,可是无论繁华闹市还是陋街小巷,你都可以找到羽毛球馆。在广州,你可以找到租金120-200元每小时的豪华球馆,也可以找到10-15元的普通球馆。互联网上广州的站点非常有趣,许多羽毛球发烧友将邀请网友一起打羽毛球的帖子贴得到处都是,人们把这个做法叫广发“英雄帖”,认识和不认识的人都可以通过网络、通过羽毛球成为球友,一来二去,广州因此出现了不少规模不小的球迷自发组织的业余羽毛球俱乐部。渐渐的一些业余俱乐部还吸引来了一些投资人。商家对于俱乐部的资助不仅因为投资人对羽毛球的兴趣,还因为在广州每年都有一些具备了一定规模和水平的业余比赛:广州市业余团体赛、广州市业余羽毛球等级赛、广州市公务员羽毛球赛、广州市青少年羽毛球赛、广州市羽毛球重点学校比赛以及最近两年出现的IT杯和社区杯羽毛球赛都是颇具规模的大型赛事,每年广州市业余团体赛和业余等级参与的人数超过千人。据悉,除了这些由广州市羽毛球协会主办或者参与主办的比赛之外,还有一些业余俱乐部和社团组织的小规模比赛,每年广州这样大大小小的比赛可以数以百计,一些比赛甚至吸引了外地选手参赛。很多业余俱乐部的主力队员,一年下来打的比赛可能比国家队专业队员还多。几年前,国内的羽毛球职业联赛因为资金等种种原因不了了之,而在广州,业余羽毛球联赛似乎从来没有发生过生存危机。超大规模的业余比赛对于培育超大规模的发烧友队伍当然大有好处。广州羽毛球三姝当中的张洁雯,她的妈妈就是一心要把女儿培养成世界冠军的羽毛球发烧友。
新中国的羽毛球发展离不开汤仙虎、梁小牧这些印尼归侨,广州的羽毛球发展也是得益于印尼归侨。傅汉洵,现任广州市政协副主席,他也是缔造广州羽毛球神话的“字典”。1960年1月,他带着父亲的重托经历了十几天的海上颠簸从印尼先达市回到广州。从前因为政治原因,鲜有机会参加国际比赛的傅老没有成为世界冠军,可是几十年后,他在广州培养的许多学生一次次地圆了他的世界冠军梦。关渭贞、吴迪西、林燕芬、劳玉晶随后到现在的张洁雯、谢杏芳都出自于归侨傅汉洵、曾秀英夫妇,陈国良、潘祝英夫妇门下。“印尼归侨的贡献到现在还在起作用,张洁雯、谢杏芳是傅指导所带的最后一拨队员,几十年的心血终于得来了奥运会冠军的回报。”现任广州市体育局副局长的关渭贞说。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印尼归侨除了是广州羽毛球的一笔财富之外,和其他地方相比,他们也是广州羽毛球的幸运,因为归国选择定居广州的归侨都是广东人。
广州的羽毛球大旗传到关渭贞这一辈手里的时候,他们的目标已经不仅仅是培养世界冠军,他们要把羽毛球打造成广州的城市名片。国际羽联副主席古纳兰曾说:“在中国,我记住了广州,因为羽毛球!”古纳兰说的并不是一句赞美的外交辞令,广州市最近几年在羽毛球方面的大手笔足以打动任何一位为羽毛球发展忧心的国际羽联官员。在成功地举办了2002年汤尤杯之后,广州市羽协又争取到了世界羽毛球系列赛之一的中国羽毛球公开赛5年的主办权,并且一举把这一赛事打造成系列赛事当中级别最高的六星级赛事。据悉,广州市还在申办2009年的苏迪曼杯。虽然商业推广问题一直困扰着国际羽联,而在拥有众多发烧友的广州似乎不存在这样的问题。2002年广州汤尤杯就有不错的票房收入,而每年的中国公开赛在四分之一决赛之后也都有不错的上座率。去年中国公开赛的女双半决赛,高崚/黄穗和队友魏轶力/赵婷婷的比赛持续到凌晨二点多而此时球场内仍有近3000名痴心球迷一直坚持到她们打完最后一分。国际上总是有抱怨羽毛球比赛时间太长的声音,而这在广州似乎并不存在。
因为羽毛球在奥运会中的生存危机,国际羽联决定在中国、德国、新加坡等地设立国际羽毛球培训中心,借助欧亚羽毛球师资力量来帮助一些落后国家提高羽毛球水平,而未来的广州国际羽毛球培训中心的地址最终选定广州市黄金地段之一的二沙岛,五个国际培训中心选定的城市当中,又是广州的手笔最大。广州人希望用自己对羽毛球的热忱推动这个项目在世界的发展,让这个项目永远地留在奥运会当中,而广州对于羽毛球的巨大投入,未来也必将奠定广州羽毛球在世界羽坛的地位。(杜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