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急需双向转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4:25:27
农民工急需双向转型  

作者:何爱国    

    载《中国社会导刊》2006年第3期下

 

    “农民工”是我国推行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新产品”。经过20多年的经济高速成长,“农民工”已经生成为一支规模庞大、流动性强、有一定现代技能、使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化建设生力军。无论在对城市建设还是工业或服务业发展,农民工都是不可或缺的。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三农问题”的解决中,“农民工”更是有着不可忽视,且难以代替的作用,这就是:充当城乡联动的“轴心”或桥梁。

 

 

“三农”问题基本解决的方向与方法,无疑是农村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农民市民化。但光靠农村本身、农民自身、局限于农业领域,是解决不好、也解决不了“三农”问题的。必须跳出“三农”,方能超越“三农”。必须实施城乡联动机制,以不断现代化的城市去启发乡村的现代化自觉,推动乡村的现代化改造,以乡村的持续现代化去支持城市的进一步现代化。二者的适配和互动可以创造一个互为动力、互相支持、转展攀升的内在可持续发展的结构系统。由此决定了“农民工”在真正解决“三农”的这种城乡联动机制中的“桥梁”地位。总体看来,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工”可以而且应该成为城市技术、资本、资源、信息、知识、文化、观念、思维向农村辐射和传递的有效载体和合理渠道。

 

 

尽管如此,“农民工”一直具有尴尬的双重身份,论出身与户口,他是农民,论职业和居住地,却是工人和市民。“农民工”在城市和农村都成为“边缘人”,找不到身份的认同。因为技术经验和城市生活体验,他既不甘心认同以前的传统农民角色,又得不到所在城市的工人或市民身份认同。

 

 

因此,为了有效地发挥农民工在城乡联动中的桥梁作用,在新农民培育中,首先要培育具有传统农民和现代工人的双重身份的“农民工”,并对这种双重身份进行整合。国家或城市政府应该通过一定的制度和政策渠道,根据“农民工”的意向或条件,采取合理分流。或者使其转型为“新农民”,即“产业农民”或“现代农民”;或者转型为“产业工人”(包括第二、第三产业人员),融入城市,成为真正的市民。

 

 

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应该成立专门机构,或者委托相当资质的教育培训机构,采取免费或低收费形式,对“农民工”进行短期的或定期的教育培训。培训的内容不仅包含实用的技能方面,而且在文化知识、发展理念、现代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方面。整体上,应该把对“农民工”的培育纳入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和现代公民教育的基本框架。

 

 

就“农民工”的第一种出路“产业农民”而言,由于“农民工”具有城市或工厂的生活实践,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技能、理性的工厂生活体验、现代的城市生活阅历以及其他各种社会资本,一旦回到农村,当地政府可以通过各种制度或政策渠道,鼓励他们自觉以城市或工厂的技术、教育和生活实践为基础,并保持与城市的各种联系,面向市场、分析市场、利用市场,组织企业或类似企业的团队,成为当地农业产业化和合法经营致富的领头人或合作者。当然也不妨个体经营。城市也可以通过一定渠道建立与曾经在本市工作过的农民工的长期联系制度,通过农民工向农村系统地输送技术、资金、商品和各种城市资源。返乡的农民工还可以通过其在城市的联系,进一步向城市推荐有一定专门技能的、有意向入城工作的农民。

 

 

就“农民工”的第二种出路“产业工人”而言, 城市应该通过一定的法律法规提供接纳“农民工”的管道。建立对农民工长期服务和管理的相关机构,按照“农民工”服务于城市的时间长短、贡献大小、住房情况、生活来源等综合条件,对其进行系统考察,根据其意向或申请,同意其成为当地城市居民。城市应该不断创造农民工市民化的条件。在市场经济发育成长的基础上国家也应该不失时机地加速城市化进程,逐步撤除横亘在农民与市民之间的户籍壁垒以及其他相关屏障,以社区管理模式取代目前的行政管理模式,实现真正的人口自由流动,以发挥市场对人力资源配置的最佳效应,形成真正统一的全国市场。一旦农民工市民化,城市应该鼓励并建立其市民与家乡的长效联系,不失时机地从资金、技术、知识等方面支援乡村的现代化建设,去投资或服务于乡村的产业化改造。

 

 

“农民工”在城乡联动中的角色与地位,可以根据其所在城市或农村的具体特点加以创新。在不断加速的产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市民化、中产化的过程中,“新农民”的培育和“农民工”的归宿要与此进程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