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以宁:计划经济破坏效率和公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6:15:27
                                       计划经济破坏效率和公平
                   ——厉以宁坦陈30年改革艰辛
 2008年12月04日 14:57凤凰网专稿【大 中 小】 【打印】

王鲁湘:1978年,中国背负着各种严峻的问题,思索着今后的出路。2008年,经济体制改革已经伴随中国走过了30个年头,中国也因此造就了一个世界性的经济奇迹,至今除了中国还没有一个国家能以11%的高速度增长持续发展30年,那么作为创造奇迹的法宝,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过去的30年中,经历了怎样的曲折?这一改革的选择又是如何做出的?市场经济的必然性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邀请到了著名的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

厉以宁,1955年从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在三十多年的学术研究中,他向来以治学严谨、独树一帜著称。作为所有制改革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厉以宁在中国经济改革之初提出股份制改造的构想,对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王鲁湘:厉先生,我想现在我们回顾30年以前,1978年的时候,当时中国开始进行初步的经济体制改革,当时大多数的人对即将来临的这一场改革,可以说是一场社会的革命,当时是有什么样的想法?

厉以宁:在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面临着三条路可以选择:第一条路就是恢复到文化大革命以前那个17年的阶段;第二条路,就是说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体制的调整、完善;第三条路,就是少数人认为,中国是不是应该抛弃社会主义。当时主要这三条路。经过大家的共同的讨论和认识以后,感到第二条路是对的。因为回到文化大革命以前那个17年的阶段,意味着仍然在计划经济的统治之下;而离开社会主义,我们可以讲是背离了我们当初革命建设总的原则。所以第二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制度调整,进行改革。

王鲁湘:当时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呢,如何就说在那个时候非改不可呢?

厉以宁:因为文化大革命把中国的经济推到了崩溃的边缘,当时面临着一些很现实的问题。比如说文化大革命中,农民生活极其穷困。比如当时流传着,在四川,像一个少女,她卖给人家,只不过是一担粮食,一担粮食就卖去了。再比如说,当时有大批的知识青年下乡,然后到生产建设兵团的,到农村的,这时纷纷都回来了,回来以后要给他安排工作,就业问题非常紧张,当时估计,有2000万人左右是需要就业,而城市人口当时是两亿,那就十分之一的人急于找工作,怎么办?还有一个情况,在我们搞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之间,韩国、新加坡,还有中国的台湾地区、香港,那经济发展得很快,当时被称作“亚洲四小龙”。所以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找一条路,怎么样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我们进行改革,改革怎么选择呢?从计划体制,改为市场经济体制。这就是改革。

王鲁湘:那么在30年的改革中间,我们可以说进行了一系列的微观的改革、宏观的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工业,然后再到整个的全面的这种改革,包括从东部到西部,那么在所有这些改革中间,哪一项改革给您的印象最深?

厉以宁:应该说从改革一开始算起,农业承包制在改革的初期是起了重要作用,但是这只是个开头,而真正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体制的改革。为什么?因为要从这里讲起,计划体制跟市场体制,区别在什么地方?区别就在于有没有市场的主体,企业是不是真正的一个商品生产者、一个商品的经营者,而在计划体制下那些国有企业都不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它是政府机关的附属,在这种形势下,所以国有企业的改革是最重要的。为什么?因为它是重新构造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微观经济基础,有了微观经济基础的重新构造,然后我们经济建设才能取得这么多成就,我们市场在不断地扩大,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所以承包制是开了头,但是真正的改革的重点部分,这30年,是国有企业体制的改革,也就是股份制的改革。

三十年改革艰辛路,厉以宁教授坦陈选择者的心声,中国为什么必须改革?转轨中的重重困难如何攻克?三十年后,改革面临哪些全新的挑战和任务?

厉以宁:刚才在主持人问我问题的时候,有些问题已经讲到了,但是现在为了把问题更深入地讲一下,所以准备讲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改革?因为我刚才讲过了,我们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除了当时讲的形势的原因,比如西方的封锁,学习苏联,还有一点,就是当时人们在理论上或者在思想上,有这种想法,就是计划经济之所以好,它能够解决两个我们刚才讲最迫切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什么呢?它能够解决短缺问题。大家还记得吧?在计划经济时代,东西都非常短缺,计划经济能够解决短缺问题,多好啊,因为它集中了全国的生产资料,然后统一组织,计划,进行生产,这样就能够使物质产品大量丰富了,短缺问题就能解决了,贫穷问题也就解决了。

第二个设想是什么呢?就是说因为在旧社会中,存在着收入、分配的差距,贫富的悬殊,而计划经济体制能够保证公平的实现,因为它把全国的产品都统一进行分配,这样的话就能够缩小分配的差距,能够保证公平的实现。但是经过20几年的实践,可以这么说,从1949开始,从50年代建立计划经济时代起,到70年代末,就感到这两个问题没解决。为什么没解决呢?理论界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第一,计划经济没有解决短缺问题,也不可能解决短缺问题。为什么?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效率与公平,计划经济的理论设想为何在现实中归于失败?改革初期,中国经济最薄弱的环节在哪里?转向市场经济的大门如何打开?

第一,从生产者的积极性进行分析。你要增加供给,就必须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而在计划体制下,生产者,无非是企业跟个人,企业不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它是国家行政机关的附属物,没有积极性,上面指令它生产什么,就生产,产品销到哪去,生产什么样产品,都是商品计划所规定的,企业没有积极性,个人呢,个人在当时情况下,他在平均主义思想影响下,他也没有积极性,比如农民当时就没有积极性了,所以说没有生产者的积极性,供给就不可能大量增加。

第二点,我们说要增加的供给,应该是有效供给,有效供给就是适应市场需求的供给。而计划体制是排斥市场的,是脱离市场的,是不需要市场的,所以它跟市场需求是脱节的。这样,尽管生产出一些产品,它不为人们所需要,不为人们所欢迎,所以生产出来的产品,有一些是进入仓库的。这样的话,不但解决不了短缺问题,而且必定使短缺更加严重,因为资源被浪费了。

还有第三点,你要增加供给,就必须进行投资,但我们所需要的投资,应该是有效投资,能够形成生产能力的投资。但是,在计划体系之下,投资者是不承担风险的,他都躺在国家身上了,所以这样的话很多投资,因为他没有承担风险,所以说变成无效投资,投资下去以后,迟迟不能形成生产力,这样的话同样解决不了短缺问题,也更加增加了资源的浪费。

还有第四点,就是计划体制是一个封闭性的体制,封闭性的体制跟开放性体制不一样的。开放性体制,能够实现资源的转换。比如我们举个例子:瑞士是个小国,是个山国,资源很贫乏的,可是瑞士不短缺,因为它在开放的体制下,它有自己的资源,比如阿尔卑斯山风景很好,旅游资源丰富,它利用这个资源就转换成它需要的外汇了,这样能够购买到一切它所需要的东西。

日本是个资源贫乏的国家,煤矿它没有多少,铁矿石没有多少,石油根本没有,但日本并不短缺,因为它有资源。它的资源在哪里?它的高技术。它用这个资源,就转换了它所需要的产品。在解体前的苏联,实行计划经济这么久了,你们看,它地大物博,物产真丰富,可是它始终是短缺的,因为它是个封闭性体制。

所以说从以上四个方面,从生产者的积极性,从脱离市场需求,从投资者是否承担风险和是不是封闭性的体制来看,计划经济不能解决短缺问题。大家想一想凡是世界上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没有一个国家是不短缺的。你能举一个例子说吗?哪个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是不短缺的吗?没有,统统短缺。苏联到解体的时候,它还是短缺经济,这就证明了当初的一种设想——计划经济能够解决短缺问题——是不现实的。

那第二个就是说计划经济能够保证公平的实现,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设想。可是实际证明,不是这样,我们也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什么是最大的公平?最大的公平: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最大的公平。而计划经济下,它连短缺都不能解决,始终是贫穷的,共同的贫困,这样的话不公平,它不符合社会主义。所以说第一点,它不能实现共同富裕,就不能实现最大的公平。

第二,要公平的实现,必须是机会的均等。机会均等就是说,大家跟运动场赛跑一样,都站在一条起跑线上,谁有多大的本事跑多快,出发点是公平的,但竞赛的结果是有差距的,这就是公平。然而在计划体制下,不是站在一条起跑线上,有些单位,有些人被照顾,在起跑线之前若干米,有些站在起跑线上,有些在起跑线之后,有些甚至不让参加比赛,这个公平吗?在座的都是北京大学的学生,你们很有幸,恢复高考以后,一代一代下来,考进了大学,你们的父辈就不一定有你们这个机会,你们的父辈当初,可能他功课很好,成绩很好,而且天分也高,但是不让参加比赛,不许参加高考,被排斥在高考之外了,学校不录取,你有什么政治问题了,你社会关系有什么复杂了,种种,各种各样。好,这种情况之下,难道是公平吗?机会不均等。

第三个,生产要素的流动体现了公平。今天我们看到了一些农民企业家,农村中的能人,他们发展起来了,就问问:这些人为什么过去都默默无闻呢?为什么改革开放以后,一个一个都冒出来了?因为在过去的情况下,生产要素的流动受限制了,你有再大的本事,你是个农民,你就待在农村吧!他没机会呀,它生产要素不能流动,这公平吗?生产要素的不能够充分流动,限制了流动,这是不公平的。

还有第四点,分配的权力被滥用是极不公平的。因为计划体制下,最大的权力是分配资源的权力。比如说,你们的父辈中,有些人可能当初到农村去插队,上面来指标了,要招工,譬如这个村有100个知识青年,招10个人。招谁呀?好,谁有关系招谁,谁能走后门就找谁。走后门就这么起来的。这是权力被滥用。分房子,权力被滥用,工作,就业,权力被滥用,所有这些,都是极不公平的。

所以可以说,计划体制下,原来讲实现公平,实际上同样是不现实的。解体前的苏联,我们可以看,一直到解体,仍然是个既无效率,又不公平的社会。这就证明了必须改革。改革,怎么改?应该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转向市场经济,那怎么转呢?那首先必须经过大讨论,因为思想必须解放,所以有1978年5月份开始的,长达半年的,在全国范围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场大讨论,解放了思想。不能够迷信书本,不能迷信经典著作中某一段某一句话,一切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因为有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思想上做了准备,然后就有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就1978年12月18号,中共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我们的改革就从这开始了。

那改革以后,我们又在做些什么呢?我们应该这么说。改革首先从哪些着手?改革应该从计划经济链条的最薄弱环节突破。那就问:最薄弱的环节在哪里?我们知道,最薄弱的环节在农村。为什么最薄弱的环节在农村呢?因为尽管是计划经济,农民和城市居民是不一样的。城市里的人,可以这么说,生产是政府管制的,你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政府管制的,而生活是政府包下来的。你城里人再怎么生活困难,你要是工作,只要你愿意,最低工资的工作,你还是可以有的,去扫马路,去种树,修路,30多块钱工资吧,就可以了,你再没有工作,也给你想办法安排个工作。生活上也有保证。譬如说,每月30斤上下的粮票,发肉票、鸡蛋票、油票,这他都有,所以生活上还是包下来。而农民就不一样了,生产是管制的,种什么,往哪里销售,交粮,这些都管制,而生活是不包的,农民生活是不包的。所以说1959年到1961年这段时间,饿死了一些人,饿死的是农民,城里人没有饿死的,城里人有营养不良,或者其它的原因,他生病死了,或者浮肿了,得病死了,他没有活活饿死的,因为生活是包下来的,而农民是饿死的。

所以既然这种情况下,最薄弱环节在农村,就由农村开始突破。所以安徽凤阳18户农民,晚上在油灯底下,就签了协议了,咱们搞大包干,大包干就是农业家庭承包制,当时还偷偷摸摸的,搞了这个,而且还讲了,如果谁被抓了,其它各户就有义务把他们家的孩子抚养成人。这个大包干一搞以后,马上生产力就起来了。其实大包干这个事情,在60年代初,也出现过,某些省份也有过。当时什么态度呢?当时说,别管他,人都快饿死了,他要搞就搞吧,不宣传,不参观,也别批评他,让他搞,等他生活好一点了,回来再收拾你,搞好了以后,回来再收拾你。所以以后搞承包那些地方,都被当作资本主义复辟的据点了,被抓了。

但现在不同了。现在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了,所以这下,农村的承包制就铺开了。那你看,承包制铺开以后,农民的积极性就起来了。从技术方面讲,甚至是倒退的,因为人民公社时期,可能还有拖拉机在耕地,而农民承包以后,他不用公社的拖拉机了,农民自己用牛耕田。可是体制上做了改变了,这样农民的积极性起来了。你看短短几年之内,农贸市场上,鸡鸭鱼肉、鸡蛋、花生米、香油,全有了。再过几年,粮票就取消了。这就是改革的首先一个突破,在这个地方,是农业承包制。

承包制铺开以后,改革道路又出现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农村到城市,号称“厉股份”的厉以宁教授如何解读国企股份制的推进?

农业承包制以后,接着农村劳动力就富余出来,富余劳动力怎么办呢?于是利用城市的下脚料,用自己农民出工,出资,用下脚料做原料,乡镇企业开始兴起了。乡镇企业逐渐扩大,发展,结果形成了一个计划外的市场,乡镇企业的产品,这不就有销路了,这就是第二个改革了。农业承包制推行,乡镇企业的兴起,就有第三个改革,改革初期,就是在靠近香港的深圳,建立了经济特区。国内还是计划经济在统治,经济特区按市场规则运行。你看,短短几年之内,深圳的高楼一栋栋起来,深圳的速度,全世界都惊讶了。这是什么呢?这是经济特区实行的。农业承包制的推行,乡镇企业的兴起,经济特区的建立,就在平静的水面上丢下了三块石头,三块石头丢下去以后,中国经济激起了层层波浪,从此中国的经济再也不能回到过去了,再也不能平静下来了。回想这段过程,我们对改革应该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哪会有今天啊?

接着下来的问题就是什么呢?那就是农村的改革已经初步做了,乡镇企业也起来了,经济特区也建立了,那国内大面积的城市中的国有企业该怎么改?关于国有企业改革,那就是改革最要紧的问题,那就是要重新构造社会主义经济的微观经济基础。微观经济基础怎么构造呢?于是就想出各种办法。比如说放权让利行不行?不行。因为放权让利,企业仍然是政府的附属物。承包制行不行?不行。因为承包,它本来是个经济合同关系,怎么是个经济合同关系?一个承包方,一个发包方,建立经济合同关系,西方国家一样有。可是在中国不一样,中国实行承包制,发包方是政府,承包方是企业,政府作为发包方,它跟企业甲乙双方,处在不平等位置上。政府一身而三重身份。它是发包方,这跟运动员打乒乓球一样,第一重身份,它是运动员。但是它有第二重身份,它兼裁判员,就是我跟你打乒乓球,你犯规由我说了算,我说你犯规就犯规,可以举黄牌给运动员警告,举红牌撤换运动员。在这种情况之下,那就是说一般的承包方,它感到了,就不行了。还不止,还有第三重身份,政府作为发包方,它还兼比赛规则的修改者,裁判员不能修改比赛规则的,可政府它可以修改比赛规则。比如打乒乓球,打一盘,21个球,这盘打到13:12,说行了,这盘以13球为准,咱们改打下一盘吧,就改打下一盘了;发球不准擦网,他发球擦网了,说现在发球可以擦网了,等你发球擦网,说现在发球不准擦网。

所有这些情况就说了,承包制是没有效果的,何况承包制不涉及一个产权问题,产权仍然是不明确的,所以最后的选择仍然是股份制。股份制,它重新构造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微观经济基础,产权很清晰了,投资单位就很明确了,这样就适合于市场经济,所以30年最大的变化在这个地方。当然我们不否定承包制,但承包制是不够的。

在30年的改革之中,不仅是国有企业在改革,而且很重要一个成就,就是民营经济开始起来。过去没有民营经济,当资本主义就打掉了,甚至个体工商户都说资本主义尾巴要割掉。那改革开放以后就不同了,就陆陆续续地出台一些政策,就个体工商户开始,然后私营经济起来。当初还起个名字,叫民营经济。为什么会叫民营经济呢?民营经济,当然承认你是各种各样的成分,但是民营经济当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说人们感到担心,就是讲私营经济,哎呀,这顶帽子,当时还害怕呢,叫民营经济吧,就好一点,但是后来就发现,民营经济不仅是包括私人,民营经济中还包括集体经济,包括一些新创办的这种集体经济,都叫民营经济。不过民营经济,它是调动了广大人民的创业的积极性,创业者的积极性被调动了。国有企业改革,把管理层的积极性调动了。承包制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了。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我们才有今天这样的成绩了。所以民营经济到现在,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这就是我们改革30年所走过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