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国经济:最强悍的记忆叫金融危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9:34:22
2008中国经济:最强悍的记忆叫金融危机2009年01月02日 08:16北京晨报【大 中 小】 【打印】

暴露脆弱,也展示力量

郭淑香

好日子仿佛戛然而止,金融危机成为2008最强悍的记忆。美国已经不再是短短几个月前的样子,世界已经不是短短几个月前的样子。谁能想见西方金融制度竟如此靠不住、全球经济集体崩溃?

美国人焦头烂额,中国人也难以独善其身。2008的中国经济,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前一半过热,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油和米”的问题让人忧心忡忡;后一半冷气逼人,接连五次大降息。宏观政策剧烈转向,央行行长周小川愁得白了头。谁能想见,冰与火原来戏剧性地只一线之隔?

常识突然被打破。这一年,华尔街的银行家,北京的高级白领,珠三角的打工者,或许能心意相通。

对中国经济居功至伟的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经济数据和普通人的饭碗一起被摇晃,人们很快学会了互相取暖,“不跳槽,不加薪,不创业,不投资”的过冬手册很流行。

A股探底到1664,股民戏称回到康乾盛世,首富们和普通散户一样,缩水,缩水。楼市也需要拯救了,硬撑着不降价的开发商眼巴巴地盯着购房人的钱包,可是,危机让中国人再次确认储蓄是大智慧,观望,观望。对未来审慎乐观,更理性地管理财富,这一年,逆境让我们快速成长。

暴露脆弱,也展示力量,从来没有这样一个年份,如此令人悲欣纠结心情复杂。

有勇气接受,必须接受,一些惨痛的代价。雷曼们为贪婪付出代价,三鹿们为不诚信付出代价,中投和平安们为懵懂轻率付出代价。好在学费不会白交,危与机相伴,祸与福相依。

美国梦破碎,但伟大的中国梦正生机盎然。改革开放30年波澜壮阔的图景高调地进入集体记忆,回望过去30年的光荣和坚持,为下一年,下一个30年坚定了信仰,国家、社会与个体,将共同担当,走向新的博大。

中国,加油!

本版撰文:晨报记者 李若愚 邢飞 周治宏 刘映花 张黎明 李隽琼

1

金融危机让全球历险

中国不再是世外桃源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面对危机,人们根据常识做出的判断显得苍白无力,不得不承认这是“百年一遇”。

每当人们看见一线曙光、松下一口气之后,危机却以更加狰狞的面目登场。2008年3月,美联储联合欧洲几大央行紧急注资,当天推动全球股市大涨。短短5天后,贝尔斯登卖身自救,市场再次陷入恐慌。7月,美国政府出手拯救岌岌可危的“两房”,当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判断称,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然而,两个月后,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案引爆地雷,将金融危机推向最高潮。

2008年9月份,工行、中行、建行、交行、招行等证实与雷曼存在投资和交易关系,股票因而持续下跌。此后,因金融海啸引起欧美经济衰退,对中国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

在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经济和金融秩序下,其房地产和金融泡沫的破灭意味着全世界要为之买单。所幸的是,多国政府积极联手应对危机,而在11月举行的20国峰会则拉开了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序幕,世界正在改变。

2

从恐惧通胀到担忧通缩

各项经济指标“高开低走”

还记得风靡一时的“脱钩论”吗?面对2007年增速达到11.9%的中国经济,华尔街的经济学家在2008年初为中国经济戴上“脱钩”的高帽子,意思是说中国本身已成为一个强有力的经济中心,不再依赖世界经济。

经济学家的“水晶球”再一次失灵,处于热冷交汇的中国经济,在过去一年走的是“高开低走”的诡异轨迹。2008年初开始,GDP螺旋下降,并在第三季度跌到9.9%的4年新低,如今9%都被称为乐观预测。而CPI在2月达到8.7%之后将通胀忧虑引向高潮,随后却一路下行,对于11月份2.4%的新低,决策层着急的是如何避免通货紧缩。

曾经涨到5毛钱一斤的大白菜如今又到了无人问津的境地,年轻白领们已经不再调侃“吃不起猪肉”,下馆子时唠叨最多的是这个春节还有没有年终奖。

出口告负、工业利润下滑,“向下走”成为经济数据的“集体表情”。在华尔街金融海啸的“惊涛拍岸之下”,中国经济已经切身感受到这个“冬天”的寒意。

3

央行宏调急转身

百日内五度降息 没人再提从紧

对于中国人民银行而言,2008年的宏观调控是一盘费尽心智的棋局。国际经济环境风云突变,促使央行的宏观调控紧急转向。

2008年上半年,在中央“防通胀、防经济过热”的部署下,央行采取从紧货币政策,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到了9月份,外部形势渐趋明朗,紧缩政策开始松动。9月15日,央行宣布下调贷款利率和中小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被外界视为央行的试探性行动。外界没有料到的是其后降息的密度和幅度:从9月15日到12月22日,99天央行连续5次降息,一年期存款利率最终降至2.25%。

曾有评论苛责央行货币政策“转身”过于迟缓,媒体也注意到了央行行长周小川一年之内突现的白发。不过,谁也不能否认,在上半年物价指数节节攀升的阴霾下,央行的紧缩性政策的确收到了实效。同样,谁也不能否认央行未雨绸缪的眼光:在适度放松货币政策的同时,央行不忘强调“短期防通缩,长期防通胀”。

4

订单蒸发下的外贸转型

中国出口首现负增长

2008年11月中国出口额较上年同期下降2.2%,出现6年来首次负增长。急速下滑的还有进口数字,这个月进口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17.9%。外界对于进出口萎缩的悲观预测,卷挟着“降得太猛了”的惊呼,挑战着政府的调控政策。

2008,中国外贸转折的一年。年初毅然推动的经济转型意外地与全球金融危机狭路相逢。珠三角外向型、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企业成批倒下,而在一年前,他们还是改革开放30年经济神话中的重要元素;大型制造商也在生死边缘如履薄冰,因为还没有熬过成本冲击,市场的萎缩又让人猝不及防。犹如一个恶性循环,中国“出口—投资导向型增长模式”的内在矛盾在2008年全面激化。

中国是时候改变“出口太多、消费太少”的现状了,不过单纯拉动内需显然难以逆转中国经济。为了提振遭受沉重打击的出口行业,国务院近日决定适当扩大中央外贸发展基金的规模。中国外贸需要的是一次更为“温和”的转型。

5

暴跌65%的“牛市下半场”

还有多少 “铁底”等待打穿

“牛市下半场”,2008年初人们的美好憧憬,到年底成为带泪的笑话。2008年的A股创造了多项资本市场之最:最快的“熊市”、最惨烈的“熊市”。从年初到年末,沪指从5200点跌到了1800点,其间曾有多个“铁底”,更打过多次热血沸腾的战役——“4000点保卫战”、“3000点保卫战”,只可惜,最后到2000点时,已经没人再打了,因为有力气打的人都已经折损在里面了。最终的结局是,A股年跌65%。

这一年,对管理层也是巨大的考验。9月18日,就在沪指将跌破1800点时,管理层推出三大救市举措,带来惊人的效果,一举将沪指推上了2200点,此举也成了各方将1800解读为“铁底”的关键。可惜的是,不管“918”被解读成“救一把”还是“就要发”,沪指还是跌回1800点。

“谁曾想,底有18层,铁底下面还有铜底……”一位伤心的股民在经历了众多“铁底”后,在博客上如此写道。确实,熊市难言底,这1800点虽被众多机构和专家捧为“铁底”,但到底是渣铁还是钢铁,没人知道。

6

楼市上演“牛转熊”

需要调整的不仅是房价

当万科董事长王石一年前抛出楼市“拐点论”时,这位地产带头大哥曾被同行讥讽为“大脑缺氧”。不过,由“拐点论”到观望,从土地流拍到房主断供,亢奋的楼市在2008年画出“牛转熊”的弧线,在中国楼市这部影片中,主旋律是“调整”。

当楼市由集体性亢奋变成观望,习惯了暴利时代的开发商们发现,“金九银十”变成了“三九寒冬”。免税、降息、降首付!进入2008年11月,政府调控组合拳频出,伴随系列利好新政的出台,楼市关键词成为“救市”,全国开始了一场自地方至中央,自金融至实体经济的救市运动。

楼市并非一潭死水,依然拥有庞大的潜在需求。当然,前提是开发商尽快把房价降到购房者能够承受、愿意承受的水平。三环路的房子每平方米从2万降到了1.8万,但老百姓依然买不起。

需要调整的还有开发商们的暴利思维,政府的利好政策眼瞅着也快出尽了,该轮到开发商表现一下了。好年景要暴利,不好的年景既要救济也要暴利,天底下没这么好的买卖。

7

中国乳业遭遇三聚氰胺

品牌废墟后的信任重建

始自三鹿的违法添加三聚氰胺事件,在22家厂商被查出含量超标之后,将中国乳业钉上了耻辱柱。而号称具有150亿元品牌价值的三鹿轰然倒塌时,净资产已变成了负十几亿。这让企业家幡然醒悟,原来品牌这个东西,脆弱得就像孩子的肾脏,需要细心呵护,掺不得一点假。

虽然有点晚,毕竟是醒悟了。中国有句成语叫“亡羊补牢”,还有句俗语叫“大乱才能大治”。前者是乳业面临的状况,后者是大家对乳业的期盼。这个期盼究竟能否达成,还得看消费者买不买账,所以首要任务是重建消费者信任。

消费者的信心该怎么修补呢?显然不能靠花哨的广告,可惜的是,众多企业却在走入这个误区。企业应该把钱花在更值得花的地方,比如受害者家属,毕竟,受害深的人才是品牌信仰更忠实的人。

三聚氰胺事件后,政府已制定了多项举措,为重建食品卫生体系和重振乳制品行业努力,企业显然也该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些。

8

投资海外集体“呛水”

中投、平安、QDII的学费别白交

“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固然可以分散风险,但不可能消除风险。2008年的金融风暴给人们上了一课:在极端的情况下,所有的篮子都可能被打翻。

淘金海外曾是2007年的热门话题。这一年,中投公司巨资投资美国百仕通和摩根士丹利,平安保险等金融机构参股国外金融机构,普通百姓也通过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来分一杯羹。但在2008,无论机构还是个人均遭受了账面大幅亏损的痛苦。如今,媒体不再像以往那样热衷于计算中投、平安和QDII的浮亏,因为亏损已经成为常态。

初次“出海”的体验确实令人沮丧,但我们并非一无所获。在金融危机演进的过程中,许多在太平盛世被遮掩的风险一一浮出,使我们获得更为清醒的认识。如果没有次贷危机的全面爆发,我们对欧美老牌金融机构、政府债券乃至货币市场基金,仍将深信不疑奉为圭臬。

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而言,“出海”是一条必由之路。起初的蹒跚学步难免要摔些跟头,但跟头绝不能白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