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面貌:群众还是无党籍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1:39:08
政治面貌:群众还是无党籍 胡勇

  想必大多数人都有填写各类表格的经历。“政治面貌”大家应该不陌生,几乎所有需要归入档案的正式表格中都设置了这一栏,有的连了解你本人的“政治面貌”还不过瘾,公然要求填表人如实填写其家人的私人信息,包括他们的“政治面貌”。在“家庭出身”、“本人成份”这种带有强烈的不合时宜的阶级论和出身论色彩的填表项目饱受诟病,逐渐趋于隐退之际,“政治面貌”却稳如泰山,岿然不动,仍然是排在前列的必填项目。对于“政治面貌”的填法虽然各个地方和单位有不同的规定,但无外乎分成四类:中共党员(有的还包括预备党员,或都简称为党员)、共青团员、民主党派成员(有的要求报出家门,通常是各民主党派的简称)和群众。毋庸置疑,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政治面貌”是“群众”。

  说起“群众”,虽然这个概念在中国主流政治话语中出现频率非常高(有时和“人民”联袂出现更是成为“政治正确性”的同义词),国人不仅耳熟能详,而且常常不假思索就使用,但如果要品味其政治文化内涵和权力结构中的指向,这里就有不小的学问了。根据专家的考证,当代中国政治语境中的“群众”概念实际上是传统文化中的“民”(或“臣民”)与西方民主理论中的“人民”相嫁接的产物。具体来讲,“群众”既继承了“臣民”概念中的附属性和受治性特征,被定位在权力体系的底层,又具有“人民”概念中的主体性和正确性色彩,在权力体系中处于受重视乃至被依赖的隆崇地位。但由于“人民”概念的抽象性及其在权力结构中的虚悬,以及更符合现代民主和法治本质要求的“公民”概念在中国的发育迟缓,“群众”实际上更多地吸收了传统“臣民”概念中消极、被动、受治者的涵义,尽管前者已经大大超越了后者狭隘的传统封建专制的本质。就权力结构而言,我们经常讲的“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就再明白不过得表明了相对于党和政府,群众仍然处于被领导受支配的下位者的被动地位。这和现代公民独立、平等、自治的主体地位还是相去甚远的。

  回过头来再讲“政治面貌”,从上面两个短语中可以看出,“群众”的直接对应概念是“党员”和“干部”。众所周知,在中国现实的政治结构中,后两个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因此在实际运用时“党员干部”往往是合二为一的。由于“干部”身份一般属于“家庭出身”,因此在区分“政治面貌”时就以所属政党来划线,共产党员(共青团虽然不是政党,但作为共产党的助手,这里也把它一并归入)和民主党派成员就这样各安其位,至于绝大多数没有党派归属的就被贴上“群众”这一标签。这样一来有时候就会遇到一些小尴尬,比如新上任的卫生部长陈竺是一位无党派的知名科学家,但作为一名国务院正部级的行政首长,他的人事档案中“政治面貌”一栏还是只能填“群众”,这多少让人有点哭笑不得。但这还不是问题所在,问题在于既然按照党派来划分“政治面貌”,为什么又不将这种划分逻辑坚持到底呢?从形式逻辑上来讲,党派划分可以先划分为“有党籍”和“无党籍”,然后再在“有党籍”人士中具体区别各自的政党归属,如此一来自然没有“群众”这一说,而是应该光明正大得称之为“无党籍”才是。一种解释是尽管我们确实是以政党作为划分“政治面貌”的基本依据,但这里的政党决不是泛泛所指,而是特指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如此一来,“政治面貌”真正的划分逻辑其实是首先区分(共产)党内和(共产)党外,然后再按照一般的逻辑区分“有党(民主党派)籍”和“无党籍”,后者也就是所谓“群众”。这种分析思路尽管调整了逻辑顺次,但还是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是“群众”而不是“无党籍”,因为现有的区分在根本上还是违反形式逻辑的。因此,可能的另一种解释就来自于我们前面提到的“群众”的政治文化内涵和权力所指。

  作为一个一百多年来一直在艰难跋涉的后发现代化国家,中国法治的不发达与“公民”概念的缺失,民主的不完善与“选民”权利的失落,公共财政的不健全与“纳税人”意识的匮乏是互为因果的。在革命战争时期,“革命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依靠力量,因此有所谓“群众路线”一说。建国以后,党的领导人也曾多次发起政治性的“群众运动”,其中以“文化大革命”尤甚,似乎是在不断抬高群众的地位。但另一方面,执政党却仍然将“群众”视为教育、改造和支配的对象。相对于整个执政党群体和他们的领袖,“群众”无疑在政治上处于下风,是政治权力体系中的底层,双方地位的不平等是显而易见的。而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又使得国人的党籍意识非常微妙复杂。因此在作为“先锋队”的执政党看来,党与非党,代表先进性的党员与“非先锋的”一般群众的区分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但这种区分的代价是使两者的隔阂制度化,其中隐含了一方是“上位的”,另一方是“下位的”,或者一方是“先进的”,而另一方是“落后的”(至少不是那么先进)的政治文化内涵。有些政府机关的岗位明确只要中共党员,有些“群众”在填写“政治面貌”时常常面露愧色,好像“群众”两个字就代表了他不那么先进或者不去追求先进,这恰恰与现代公民文化和政治文明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根据学者的研究,当代中国政治语境中的“群众”概念不过是“臣民”向“公民”的过渡环节,并不是真正的公民,而是两者的融合。为了促进早日完成这种过渡,我们很有必要认真反思人们习以为常的“政治面貌”的划分逻辑,早日还“群众”以“公民”的法律面目和“无党籍”的政治身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