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飞”离去想到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6:41:55
“丛飞”离去想到的
得知:“好人丛飞平静的走了,而他生前曾立下遗嘱捐献眼角膜,以最后的爱心之举,将光明永远馈赠社会、长留人间”的报道时,对丛飞真是心怀一种无言的敬重。他以个人的微薄之力,数十年如一日的实践自己信仰——为救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甚至不惜以生命代价时,感到他如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社会中许多知识分子多好言高义、交相激荡的清谈之风,而缺乏践行信仰的决心。
丛飞数10年如一日,践行自己的信仰,那里没有儒家高调的“王者之师”话语,也没有拉西哲的“自由、民主”的新鲜论调,有的只是一个普通人:用自己的爱、善良、真诚乃至生命的演绎出的人间的挚情画卷,那是用“青春、生命、行动”勾勒出一个普通人为信仰而耕耘的过程。相反,反观我们的许多知识分子,要不钻近“象牙塔”的小楼,那管人间冷暖、玩味古典、西哲的高义,作几丝清谈的宏论,要不拿些古老的旧道德高调来复兴中华文化,甚至“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狂言。
其实,在许多自诩知识分子为“沉默的大多数”中,却有着许多中华文化熏陶下真正“民族脊梁”,他们可能没有读过儒家的孔、孟典籍,可能没有训诂留洋的知识,甚至没有高学历。但他们身上体现的种种行为,恰恰是中华文化生根、发芽的例证,而丛飞就是这些千万人中的一位。
随即联想到2003年的因废除收容制度的而丧失生命的孙志刚,去年“两次都没能感动CCTV,却感动了我们”的白芳礼老人,以至于刚刚去世的丛飞,再与近今年的中国精英知识分子言行作对比,我们不由得为这些“默而无闻、只知实践”的实践精神而感动,我们的生活中因有他们,更能彰显出我们社会那丝暖意与宽容。
丛飞虽然离我们而去,但那十年如一日为信仰的行动犹如黑暗中的理想之灯,给我们无限启迪。这或许是丛飞给我们留下的最好的精神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