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动荡 为中国提供三个机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8:55:09
文章提供 于 2008-11-25 18:8:24 (北京时间: 2008-11-26 7:8:24) 阅读时出现乱码?解决办法
[新闻热评 首页 ] [加入博客 ] [回 顶顶华闻 主页 ]
应该说,发生在美国的金融海啸及随之而来的世界金融市场动荡和经济危局,给中国带来了经济方面诸多的不利影响,也暴露出宏观调控和实际运营中的一些问题。目前,一系列具针对性的政策调整也在积极实施及酝酿中。不过,细加究察,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似乎在某种程度上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正面影响和调整机遇。
在这场危机之前,中国的经济正面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诸多指责和压力,包括外贸顺差大、一次次的产品质量责难乃至所谓的“倾销”问题,还有不断要求人民币升值诸多的挑战。当其时,国际石油价格暴涨、其他原材料和粮食等的价格也不断上升,连带中国国内经济处在投资过热、物价一再攀升、通货膨胀等方面的种种压力。一时间“泡沫”之说轰然而起。为了防止出现经济过热,稳定局势,国务院坚决采取适当收缩投资与从紧的货币政策等措施。
渠料国际形势瞬息万变,美元一再贬值和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一系列经济震荡,全球性的需求萎缩,严重打压了企业的生产,导致市场低迷。原油价格从每桶140多美元暴跌到不足50美元。这一切,固然严重打击了中国的对外进出口贸易,却也无形中消解了过高的通货膨胀现象,进而成了提供中国进行调整的重要机遇。细加观察,至少可以看到世界金融危机及其引起的国际经济环境变动,无形中带给中国三方面的调整机遇和效应:
首先是明显缓解了通胀压力,世界金融危机降低了中国经济增长面临日渐严重的通货膨胀。去年以来,全国CPI(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不断攀升。今年上半年,CPI超过8%,且一度呈现持续攀升的迹象,一时间通胀成为威胁中国宏观经济稳定的重大问题。在这个背景下,政府被迫采取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为此也付出了一定的经济增长代价。
就当时的全球经济形势而言,一年多来国内通胀走势中,显然存在国际因素。如果支撑通胀的国际因素继续存在并走强,那么旨在抑制通胀的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力度就会强化许多。万幸的是,西方金融危机及其引起的国际市场环境的剧变,短期内极大缓和了全球通胀压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促成了许多重要资源的国际价格大幅度回落。这个新的国际背景给了中国货币政策的灵活运用带来了更大空间。
再则,全球金融危机帮助中国避免了“货币升值综合征”。“货币升值综合症”是国外学者对日本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经历的概括,即“日元升值综合症”。日元在出现持续性的贸易顺差后,面临不断升值的压力,而在日元逐步升值的背景下,贸易顺差继续存在,从而出现货币升值与贸易顺差长久并存的局面。
另一方面,货币升值预期伴随着本国资产价格上涨的预期,二者相互促进、加强,导致本国资产价格暴涨,包括土地价格、房屋价格、股票债券等证券资产价格。资产价格的暴涨推动了泡沫经济的形成,泡沫经济显然不可持续。当泡沫破灭,国内主要金融机构的生存性和经济增长的活力将受到严重冲击,随后不得不面临长期性的艰难调整。
中外很多经济观察家意识到,近年来的中国经济与20年前的日本有相似之处,因此中国也可能面临“货币升值综合症”的难题。更何况,不仅仅是实体经济在国际贸易过程中摩擦加大,就连美国当局也一再施加压力,要求人民币升值。2007年前后,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逐渐上升的同时,中国的贸易顺差继续扩大,同时,国内房价、股价一路高升,导致整个过程中,国内金融体系也出现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而且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可看到,大量国际资金通过多种渠道流入中国图利。
必须承认,倘若没有外部环境因素,单靠中国政府自身的政策应对这种复杂局面,要加以扭转有很大难度的。于今受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局势的影响,国内资产市场上的预期也出现弱化或进一步弱化的表现。这表面上看不是好的事情,但却从反方向起到了政府宏观调控预期的目标压力,形成具有积极意义的效应。易言之,也就是外部环境的变化客观上帮助了政策调整的实现。不过,去年以来国内房价及股市大幅度下挫的激烈波动,仍然值得特别的关注,其剧烈的程度大大超过西方主要的金融危机国家。
第三,世界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了更重要的正面效应是,由于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促使中国转变过多依靠国际市场谋求发展的经济格局。前几年,中国的商品出口额(以美元计算),年增长率都在25%以上,尽管今年会有所下降,但也会达到20%。这些数字都是同期GDP实际增长率的两倍。出口增长率超过国内经济增长率的情况在中国已存在很长时期了。应当承认,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今后中国当然还需要大力发展进出口贸易,继续促使贸易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助推器。
但必须看到,不能指望往后中国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仍会像过去那么大,尤其不应指望出口增长速度继续维持在每年20%,甚至25%以上。从经济发展的平衡理论看,对外贸易增长略大于经济增长还是合理的。假如在未来5至10年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在8%到9%之间。那么平衡型的贸易增长意味着商品出口额增速可略高于经济增长水平(按不变汇率计算商品出口额),如在10%到12%之间。由此看来,当前中国出口增长率的确偏高,应该说是属于过度依赖对外经济的形态了。当然,出口增速减缓会导致出口企业吸收的新就业人数减少,更何况通过技术升级背景下也会减少就业人数,从而对国内非贸易部门的就业带来新压力。但是这种压力是自然的、合理的,符合自身经济发展的规律,也正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所需要的。
关键在于,中国独一无二的庞大市场潜力,正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基础。只要宏观调控政策对头,注意扬长避短,发掘自身潜力,善于运用内外部环境,无论是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抑或是当今世界经济危局,相信中国都会安然渡过难关,保持整体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势头。
来源: 中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