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06:29:22
反思地理课堂提问
提问能起到什么作用呢?问题是思维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推动思维发展的原动力,问题的产生过程是思维的重要结果 ,是思维从朦胧向清晰、从局部到整体、从未知向已知的发展动力,因此培养提问题的过程,就是发展思维能力的过程。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也说“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
地理课堂提问应该是双边的,既需要老师的提问,也需要学生主动向老师发问。目前我们的课堂存在着两个突出的问题:向学生提问多,学生主动发问少;提出的知识性问题多,思维性、启发性问题少,这和新课程要求的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合作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不相符的。如何改善这种状况呢?笔者想从老师和学生两个角度来阐述,不妥之处,请各位同仁赐教。
先说老师的提问:
一、老师提问的原则或问题的特征、要求:
1.问题要有启发性。它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地参与问题思考。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发展都蕴涵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把矛盾论的观点融入地理问题中,能强烈地撞击学生的大脑,刺激他们思考问题。举个例子:“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地区一般炎热干燥,沙漠广布,为什么我国的长江流域却成了鱼米之乡?” “我国的北京比伦敦纬度低,且都处于平原地形,为什么冬天比伦敦冷得多?”听完之后马上就会陷入思考中——为什么呢?
2.提问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我个人认为相同的内容,新授课时问题要提得浅些,复习课就不妨深些;对不同程度的班级同学而言:基础好的接受能力强而快的学生,问题应提得深些,基础不太好的学生问题可提得浅显些。例如对大气环流模式图提问
①图中的气压带、风带位置分布有什么规律?
②假设地球的自转方向与现在相反,大气环流会是什么样的?
像①这样涉及基本原理规律的问题,可以在新授课或面向基础不太牢的同学提问;而像②这样的则最好在章节复习或专题复习时为加深理解而提出。
3.提问要难易适度,又要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问题有一定的疑难度,才能调动、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让他们通过努力可以回答。 太难,答不出来会挫伤积极性。 太容易又提不起兴趣。如何把握问题的难度呢?笔者认为‘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三类问题难度相比较来说,‘是什么’类问题较容易,‘怎么样’类问题多偏向中等难度,‘为什么’类问题较难。
4.提问要尽可能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富有趣味性。问题贴近学生生活,接近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容易引发联想,产生共鸣,找对思路,更加积极地思考问题。设计问题时文字上要多用修辞方法,多运用音乐、美术、电影、电视等对人体刺激较强的视听媒介,增加趣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为设计问题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问,而是为了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
二、老师课堂提问的方法、态度
一般来说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都能开动思维,在学生不甚主动的情况下,老师绝不要指责学生,也尽量不去点名指定谁来回答,而是想办法启发他们的思维,或改变提问方式,或降低问题的难度。老师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回答,鼓励他们表述自己的观点,充分肯定学生回答问题哪怕是细微的正确之处,学生回答不正确、不完整时,不要步步紧逼,也不要冷嘲热讽,要宽容对待他们的错误,允许他们犯错误,从某种程度上说错误反而能促使他们更快地进步成长。提出问题以后要留出思考的时间,让他们准备,不要马上就提问,另外还可以提示一些思路方法等。当一个问题一个同学完不成时,多提几个学生,答案总结起来往往比老师想象得还要好;如果学生的回答与老师预设的答案不符或相差甚远时,应鼓励学生说出理由,不要让他们难堪。提问结束时要做出适当总结,对积极主动回答问题,哪怕是回答错误的同学也要表扬鼓励,同学们应该感谢这些错误,它使我们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少走了弯路。回答不全面的要及时补充,不得法的要进行学法指导。总之,老师提问要态度和蔼、耐心包容、鼓励赏识,灵活镇静地处理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三、地理教师提问的方式、内容、契机
导入新课时要问,这时根据内容的需要,借助不同的媒介设置不同的问题形式,可用一个故事、一段文字、一幅图片、一份表格、一段动画、一首歌曲、一组数据或电影、电视、录音剪辑等引入课题。
授课过程中需要加强重点、突破难点的时候要问,用假设的方式、判断的方式设问。举个例子:假如黄赤交角不存在的话,还有地中海式气候吗?
沿海地区降水一定多吗?
分析图表时要一图多问,从不同的知识角度、采用不同的方式问。
讲评试卷时对错误较多的地方要常用反问、比较问——把正误两个有相似之处、差别较小的选项放到一起,让学生比较。迷惑问——故意把结论说错,但是告诉学生是正确的,装成若无其事的样子来设问,让学生分辨、争论。
授课结束进行总结时要采用启发问——对老师、对教材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再说说学生的提问
新课标明确指出课堂上要启发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而目前实际的课堂往往是启而不发,启发不动,究其原因,一是不敢;二是不想;三是不会。不敢问与教学不民主,强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有关,怕提出的问题老师不予理睬,怕被同学说想出风头,怕别的同学讥笑。另外还有心理上面对老师和众多同学的胆小、怯懦、害羞、甚至自卑。
不想问跟有些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上课不动脑子有关,另外还同老师有关。我们的老师怕学生学不会,对每个知识点都讲得很透,甚至还要把练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错误一一细说,惟恐学生走弯路。要知道不经过亲身体验,当时在课堂上是记住了,但很快就会忘记,一段时间过后错误照犯不误。挫折、失败是成长过程的财富,不经过风雨怎么能见彩虹呢?是我们老师好心办了不好的事儿,我们占用了学生的思考时间、想问题的时间,是我们让学生养成了不想问问题的习惯。
不会问是三个原因中最根本的一条,学生找不到问题点,对身边的事物现象司空见惯,但很少去想、去思考、去发现。很多学生包括老师也在内,往往会纸上谈兵,在现实问题面前束手无策,不知可否。不是有内地学生报考香港的大学,面试的问题让他们感到新鲜而不知如何回答吗,香港的大学面试不像内地问书本知识,他们的问题跟实际生活、社会实践紧密相连。怎样让学生敢问、想问、会问呢?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问
1、老师要放下架子,融入到学生中间去,充分尊重学生,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和学生平等相处,坦诚相待,创建自由、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不紧张、不拘束。
2、建立鼓励为主的评价机制,既要对喜欢质疑提不同意见的学生持鼓励赏识态度,也要看到学生经验不足、知识储备不够,或性格内向,或紧张等原因允许他们出错误,允许他们提出的问题单纯幼稚、不成熟。还要理解宽容地对待学生中的“突发奇想”“异想天开”“钻牛角尖”甚至“奇谈怪论”等等。
二、创设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想问
1、创设富有挑战性的、强烈而鲜明 的问题情境或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就有可能激活他们的思维,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在学生最想知道的时候,在情绪最高昂的时候启发他们。要能够借助艺术性加工,把不太有趣的内容,精心设计成促进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只有在问题情境中,才能促使新旧知识发生冲突,使之产生困惑、疑问,有了疑问就能诱发学生积极思维,勤思好问。
2、课堂上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老师上课要少讲精讲,而不是要讲多讲透,留出时间、留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只有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揣摩,走些弯路,犯些错误,才能产生思维的真正撞击,才能牢固掌握知识,学会学习,走出校门面对实际问题知道该怎么办。不然的话,教出来的学生就是只会读书的书呆子了。
3、逼学生问问题。逼,虽然不是好方法,但是人的惰性和习惯势力特强,不逼不问,逼一下挺有用,况且又没有什么恶意。刚开始时学生很被动而且极不情愿,慢慢习惯了,就感不到老师在逼他了,而是主动地提问题。我在讲人文地理部分时实验过:上第一堂课为了逼学生问,我微笑着说,请大家先预习教材,看看有什么问题没有,有问题请提出来,老师非常欢迎、高兴、并期待着。过去了20分钟,没有一个人提问,我又轻轻地说了一遍,只要能提出来,什么问题都可以,难易都没关系,老师答不出来的问题也可以提。又过去了10分钟,还是没人支声,我又说话了,看来同学们是对教材内容都吃透了,那老师就不再浪费大家的时间了,随后站到教室门口,不再言语。这时教室里开始了小声议论。最后10分钟(一堂课45分钟),终于有几个胆子大点的学生站起来发问了。我走到这些同学的座位旁边,同他们握手并感谢他们帮了老师的忙,其他同学投来羡慕的眼光,这样提问题我也会呀,何乐而不为呢,等到第二堂课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当然这样上课用时间较多,有些问题课堂上解决不了或没有时间解决,难免出现完不成任务的情况。
三、注重思维过程与方法,教学生会问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认知心理学教授麦克特尼认为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特殊的三段论。大前提是提出问题的根据,小前提是提出问题的触发点,探索中的推论就是问题。举个例子:
大前提是自然界的物质都有它们发生发展的规律。
小前提是台风的发生
推论就是什么台风?它是怎么形成的?
问题的提出需要两个前提,大前提是基本原理,小前提是认识对象,即(现象),帮助学生提问题,实际上就是帮助他们掌握基本原理,学会寻找和确认被认识的现象,应用基本原理来认识现象。现象愈鲜明、强烈,越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好奇心、积极性,刺激他们提出问题。
这里老师不妨先给同学们做个示范, 让学生模仿、领悟。举一个这样的例子:
城市的区位选择
基本原理——一切人文地理的分布都是有道理的。
现象———沿海地区城市多,内陆山区城市少。
问题——为什么这样分布,可能的影响因素有那些?
告诉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各种媒体上的自然及人文地理现象,由现象来推测寻找其依据的基本原理,然后试着提出探索问题,再应用基本原理来认识这些现象的发生、发展的原因及结果——即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