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县粮食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7:04:35
昌宁县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
更新日期:2008/8/26 10:11:13
索 引 号:000000-007235-20080826-0005
名 称:昌宁县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
一、前言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性商品,粮食物流产业是稳定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是涉及人民生活的“米袋子工程”,对于实现粮食供求平衡,促进粮食产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粮食物流基础设施是指在粮食流通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发挥公共服务性作用的粮食收购、储存、加工、销售、运输、检测和信息处理等设施。粮食物流基础设施是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是“十一五”时期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发展状况
建国以来,我县粮食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取得进展,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明显提高。缩小了与省内同行粮食基础设施,储粮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差距。为确保昌宁粮食安全,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提高粮食行业社会和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向市场经济过渡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一)主要成绩
1、粮食仓储体系初步建成
截止2005年底,全县共有粮食有效仓容1570万公斤,全部为1998年前建设的钢筋混凝土平顶仓和砖混结构铁皮屋面房式仓,在这些仓库的建设、维修和改造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粮食收购、储存、运输、装卸、计量、包装、品质检验等设施的配置,使粮食仓储设施和储粮科学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为建立运转灵活、技术先进、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储备粮管理体系奠定了物质基础。
2、县级粮食质量检测化验室初步建成
“十五”期间,通过县粮油购销有限责任公司自筹资金,结合大米生产许可证(Qs)的管理,初步配备了县级粮食质量检测化验室的设备,化验室人员取得了资格证书,实现了持证上岗,一定程度上满足全县粮食流通质量安全监测的需要。
(二)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以及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新形势,结合“十一五”期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我县的实际情况,我县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1、原粮包装流通方式和长期储备机制难以适应宏观调控的要求
一是我县的粮食流通方式主要以包装运输为主,无论县外调入调出粮食还是县内调剂,粮食流通主要通过汽车包装运输,耗费的资材数量大,粮食在流通过程中损失严重,造成粮食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二是县粮油购销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县人民政府掌握粮源、宏观调控的载体,但由于承储的市、县两级储备粮的管理机制有一定的局限性,企业不能作为市场的主体按照粮食市场供求,价格等信息迅速作出决策,难以适应市场运作的需求。
2、粮食安全预警体系尚未建立
虽然我县已制定了粮食供应应急预案(昌政办发[2006]132号文件),但从严格意义上讲,我县至今还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粮食安全预警系统,政府对国内、国际粮食市场和粮食生产形势缺乏有效监测手段,宏观调控相对滞后,既没有预警研究和发布机构,也没有预警发布的渠道、形式,更缺乏相配套的预警设施。
3、粮食检验检测标准和设施滞后于粮食市场的需要
一是检验检测指标体系有一定的缺陷,特别是现有的检测指标几乎全部为物理指标,缺少化学指标和卫生指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质量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粮食的卫生检验指标(如农药残留、粮食带菌和霉菌毒素等)将会成为今后主要的必检指标,相关的检验仪器、设备急需配置。
二是收购粮食的基层粮店缺乏基本的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在收购粮食时只能靠眼看、手摸、牙咬等原始感观方法确定粮食质量等级,不能在收购源头对粮食进行分类收购、储存,难以做到按质论价、优质优价。
4、信息化、网络化建设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
目前,粮食行业仍然是未建立信息化设施的少数传统行业之一,信息化、网络化建设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和工作的要求。特别是我县粮食行业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非常落后,关系社会粮食品质安全的粮食品质监测信息系统、粮食市场供给安全的应急处理系统和市场预警信息系统尚未建立健全,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不能及时有效的从市场、涉粮企业获取所需信息,为正确决策提供帮助。
5、粮食物流基础设施不足,设备不配套、功能不完善
一是有效仓容总量较少,仓库布局不合理。目前我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共有有效仓容1570万公斤,无法满足全县库存粮食的需要。同时,仓库布局不合理,其中城区仓容600万公斤,占总仓容量的38%,其他的62%仓容量分布在县内部分乡镇,分布不均匀,布局不合理,全县仓库仓容总量不足,特别是城区和粮食主产乡镇的粮食仓库仓容量较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粮食流通的需要。
二是储粮设施不配套,功能不完善。我县的储备粮仓库与国家和省级储备粮仓库相比,配置设施落后,没有科学储粮所需的检验仪器、输送、清理、机械通风设备和环流熏蒸、粮情监测系统、计算机管理系统等配套设施,既给科学储粮、储粮安全增加了困难和储粮成本,也不适应新形势和发展的要求。
三是应急供应能力差。粮食是特殊重要的战略物资,粮食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我县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载体,不仅担负着市、县级储备粮“储得进、储得好、调得动、用得上”的职责,还承担着全县应对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保证供给的应急预案的执行。如出现实施应急预案时,原粮(稻谷)加工速度慢,运输往返的速度慢、费用高,难于保证按时完成任务。
6、无专业的粮食批发市场
目前我县没有粮食批发市场,缺乏全县的粮食批发交易信息平台,对粮食供应反应不及时,难以平衡县内乡镇之间的粮食供求关系和结构调剂,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粮食贸易的需要,不利于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取向的总体改革目标的实现。
三、发展趋势和需求预测
“十一五”期间是粮食流通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物流模式发展的重要阶段,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要与总体粮食供求发展趋势相适应,而且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实施都需要加强粮食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我县粮食物流基础设施,由于总量不足,布局不合理,一些重要功能尚不建立和健全。为适应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物流体系的需要,有必要加强粮食检验检测、信息网络、批发市场,仓库建设和改造等基础设建设,以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公共服务体系,确保昌宁粮食安全。
(一)粮食供求趋势和预测
1、粮食供求趋势
近几年来我县粮食总产量保持在1.4亿公斤左右,总量基本满足县内平衡需要,但存在粮食品种结构调剂,每年需从县外调进大米400万公斤左右,向县外销售55O万公斤左右(其中玉米40O万公斤左右,其它杂粮150万公斤左右)。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我县的粮食供求趋势总的属于平稳增长,口粮消费趋减,但饲料粮、工业生产用粮增加较快。
2、粮食供求预测
(1)粮食生产预测
以近三年来看,我县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总体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4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57.27万亩,总产量1.36亿公斤;2005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58万亩,总产量1.42亿公斤;2006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57.89万亩,总产量1.46亿公斤。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之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快,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逐步有所下降,但通过科技措施的推广应用,粮食单产稳步提高,粮食总产量总体稳中有升。预测到2010年,全县粮食总产量将达到1.5亿公斤。
(2)粮食消费需求预测
城乡居民生活口粮直接消费粮食:2005年我县总人口34.16万人,按7%。的增长率计算,预计到2010年,全县总人口达35.37万人,加之流动人口,总人数将超过36万人,以城乡居民人均年消费210公斤粮食进行预测,2010年全县城乡人口直接消费粮食7560万公斤。
畜禽肉蛋类消费折合间接消费粮食:预计到2010年,按每人每天需消费畜禽肉蛋类加鱼虾123克的标准计算,人均年消费45公斤,以全县36万人计算,全年需消费畜禽肉蛋类1620万公斤,如果以1:3的粮食综合转换率折算,全县消费畜禽肉蛋类产品间接耗粮约4860万公斤。
工农业生产用粮消费:我县的工农业生产用粮主要是籽种用粮、酿酒、副食品加工等,预测到2010年,全县的工农业生产用粮总量达2980万公斤以上。
以上三合计,2010年全县社会粮食消费需求约为1.54亿公斤。粮食供需缺口达400万公斤以上。因此,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加强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全县人民的粮食安全和食物消费需求,将是“十一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
(二)基础设施发展趋势和需求预测
1、发展趋势
(1)粮食受市场影响的程度日益加深,粮食产前产后,储备与加工的联系将更加紧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我国对WTO作出的有关开放农产品市场的承诺将逐步兑现,粮食仓储企业将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
(2)粮食物流设施建设将更加适应现代粮食物流业的发展,随着粮食市场的全面放开,粮食市场体系将会迅速发育并逐步健全,现代粮食物流将逐步实现散装化、网络化、信息化、标准化、设施现代化。
(3)粮库功能的提升和完善,在科学保粮、降低成本,减少损耗,提高效益中起着重要作用,尽快实施粮库功能完善和提升的专项建设,合理安排粮库布局,这既是安全储粮的需要,也是实现粮食现代物流的基础。
(4)粮食批发市场将是政府宏观调控的基础操作载体之一。因为批发市场集中了市场供需各方的基本要求,运用这一载体可以适时反映市场的最新动态,也可以及时将政府调控政策晓喻各市场主体并予以实施。
(5)粮食深加工体系的快速发展,粮油加工业要求生产和发展,必须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立足科技创新,开发优特粮油产品。
2、需求预测
(1)粮食物流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预测。根据我县主要以汽车运输为主的条件,着重应加强公路沿线,县城所在地的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和改造,并且在县城所在地建设一个辐射全县的粮食批发市场,以适应粮食物流现代化的需要。
(2)与粮食安全和宏观调控能力直接相关设施建设预测。“十一五”期间,为加强政府对粮食宏观调控的力度,保障全县粮食安全,需要根据新形势发展要求,在全县范围内建立完善信息网络和检验检测体系、完善、提升粮库科学储粮的技术,改进粮食加工设施。
四、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确保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等精神,统筹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统筹农民种粮利益和城镇居民消费,统筹县内、县外粮食市场,加快发展我县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和完善粮食物流公共服务体系,为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增强宏观调控能力,确保昌宁粮食安全。
(二)基本原则
1、确保粮食安全。加强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切实保护广大农民利益,增强政府对粮食宏观调控能力,确保全县的粮食供应、粮油产品质量安全和粮食安全。
2、重点突破。优先解决涉及粮食安全和宏观调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大财政对粮食物流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达到粮食流通与基础设施相匹配,发挥国有粮食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并不断发展壮大。
3、促进粮改。通过加强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增加粮食企业的市场竞争、自主创新和服务能力,实现粮企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和推动粮企改革的目的,使粮食企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五、发展目标和任务
(一)目标
经过“十一五”对粮食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到2010年使我县粮食物流基础设施的布局和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更加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安全和宏观调控的需要;通过整合,提升和完善现有设施的整体功能,初步建立粮食流通公共服务体系,发挥粮食行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有的作用。
(二)任务
1、新建储备粮仓库仓容400万公斤,改造仓库仓容400万公斤,使全县有效仓容达到2370万公斤,提升现有设施的功能,大力推广科学储粮新技术(如环流熏蒸、机械通风、电子测温等),保障库存粮食安全,满足宏观调控的需要。
2、加强县级粮食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整合现有的检验设施和资源,配备完善检测检验设备和人员,强化对社会粮油食品质量的监督检验,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放心粮油”产品,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确保粮油食品质量安全。
3、建立和完善粮食流通监测体系,提高粮食安全预警水平。在粮食产区、销区、社会敏感区设立粮食预警信息监测点,加强电子信息网络建设,提高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及时传达数据和作出预警预报,保证粮食安全。
4、建设县级粮食批发市场,适应粮改和市场新形势的需要。为有效衔接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提高粮食集散效率,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实现价格收集、公平交易、电子商务、物流信息和配送等服务功能,应在县城建设一个配套设施先进的粮食批发交易市场,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5、改造大米加工设施,提高大米产量质量。结合我县优质稻谷的生产优势,建设优质稻生产基地12000亩,生产优质稻7 20万公斤以上,改造县粮油购销有限责任公司的大米加工厂,提高大米加工厂的产量和产品质量,实现年生产优质大米500万公斤以上。以适应人民群众对优质大米的需要,提高企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6、加强职工的职业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对全县的粮食从业人员适时开展各类专业知识培训和职业等级鉴定考核,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六、重点项目建设
昌宁县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包括粮食仓库新建项目、仓库改造和功能提升项目、粮食检验检测项目、粮食安全预警项目、粮食流通信息网络化建设项目、县级粮食批发市场项目、大米加工厂改造及基地建设项目、职工职业技术培训项目八大类。
(一)县城400万公斤粮食仓库建设项目
1、项目目标:在“十一五”期间,新建仓库仓容400万公斤,缓解全县粮食仓容紧张的问题。
2、建设地点:昌宁县工业园区内(达丙粮店)。
3、主要建设内容及投资:新建仓库仓容400万公斤,砖混结构,建筑面积360O㎡。项目概算投资540万元。
(二)粮食仓库改造和功能提升项目
1、项目目标:改造仓库仓容400万公斤,配套相应的设备及设施,提升粮库的功能和储粮水平。
2、主要建设内容及投资:粮食仓库改造仓容400万公斤,对达丙、勐统、卡斯等5个粮店的现有仓库进行屋面、地坪修理,仓房门窗密闭改造,建筑面积4000㎡;罩棚、晒场地坪等辅助设施建设,建筑面积8825㎡。购置机械通风、粮情检测、粮食干燥、机械出入库、环流熏蒸等储粮设备。项目概算投资42O万元。
(三)粮食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
1、项目目标:通过建立和完善全县粮油质量监督检则体系,改变我县粮食质量检测指标不全面,技术水平和装备落后的现状,提高我县粮食质检水平。
2、主要建设内容及投资:配置和完善县级粮食质量检验室的仪器设备,能够检测粮食的主要品质指标和一般理化指标,能够承担粮食收获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的样品采集工作;在右甸、卡斯、柯街、湾甸、勐统五个粮食收购点配备粮食品质的快速检测设备,在收购环节保护农民利益,推行“按质论价、分类储存”,从源头上解决粮食质量安全问题。项目概算投资20万元。
(四)粮食安全预警系统建设项目
1、项目目标:在全县范围内建设6个监测点,即:县城2个(县粮食局1个,粮食市场1个)、勐统、湾甸、柯街,耈街各1个。建立县级粮食安全预警系统,全方位监测和快速采集各种信息,对可能出现的粮食供求和市场波动提前发出预警报告。
2、主要建设内容及投资:配置6个监测点的相关监测仪器设备;实现县级预警系统与市级、省级安全预警体系对接,及时向政府报告粮食市场的变动情况。项目概算投资28万元。
(五)粮食流通信息化建设项目
1、项目目标:通过县级粮食流通信息网络化建设,实现粮库、粮油批发市场、粮油检测结构和粮油加工企业的的纵向、横向信息连通与共享;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为粮食的宏观调控、确保粮食安全等决策服务,为建立粮食物流信息平台打下基础。
2、主要建设内容及投资:配置相应的信息网络设备及相关应用软件,利用政府上网工程“信息高速”渠道,实现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信息化。项目概算投资5万元。
(六)粮食批发市场建设项目
1、项目目标:在县城建设一个具备粮食交易、物流配送、信息服务、资金结算,质量检验、农副产品展示交易等功能完善的粮食批发市场,到2010年,使商品粮进入批发市场交易份额占全县交易量的30%(100O万公斤以上),使批发市场成为政府对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
2、建设地点:在县城宝丰路右文粮店(云保公路边)。
3、主要建设内容及投资:交易市场商业用房,砖混结构,建筑面积40O0㎡;市场周转仓库,砖混彩钢瓦屋面,建筑面积2400㎡。仓容量250万公斤;市场管理综合用房,砖混结构,建筑面积3O0㎡;交易大棚2000㎡,彩钢瓦罩棚;道路地坪2400㎡:市场消防、水电、公厕等附属设施以及质量检测、交易网络、大屏幕显示器等配套设施。项目概算投资860万元。
(七)优质大米加工厂改造及基地建设项目
1、项目目标:在“十一五”期间,积极争取政府贷款贴息资金,改造大米加工厂的设备和完善配套设施,并以公司加基地的模式,建设优质稻生产基地1.2万亩,年生产优质稻720万公斤,年加工优质大米50O万公斤,以满足部份消费者的需求,达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2、主要建设内容和投资规模:改造达丙大米加工厂的机械设备,加工机械由30型改造为50型,增加色选设备;新建成品仓库1O0万公斤,砖混结构,建筑面积9O0㎡;建设生产基地1.2万亩,与农户签订收购协议,每亩对农户的种子、化肥、农药等进行补助200元。项目概算投资440万元。
(八)粮食行业职业技术培训项目
1、项目目标:通过加强职工的职业技术培训,使我县的粮食职工队伍素质整体得到提高,到2010年从业人员的90%取得职业技术资格证,为我县粮食行业的发展提供人力支持和智力支撑。
2、主要实施内容:每年都组织部份职工到省内的学校或粮油科研所参加职业技术培训,并取得从业技术资格证,到2O10年前培训职工30人。项目概算投资24万元。
七、资金来源及进度安排
(一)资金来源
根据国家、省关于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有关政策,积极争取各级政府预算内资金,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和自主创造能力,鼓励和开展社会融资。项目概算总投资2337万元,其中争取国家和省市预算内资金2125万元,地方配套及企业自筹212万元。
(二)进度安排
2007年,《规划》的审定、批准和项目启动前期工作准备阶段;2008——2009年,项目全面建设阶段;2010年,项目收尾和验收阶段。
八、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十一五”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作,各级各部门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二)加大前期工作力度
为保证《规划》的实施和完成,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认真做好《规划》的审批、项目的可研论证、工程设计、招标投标等前期准备工作。
(三)多渠道筹措资金
通过各级政府的投资、补助、贷款贴息和社会融资、企业自筹等多方筹措资金,确保资金筹措到位。
昌宁县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
性质
主要建设内容
建设起
止年限
资金来源
总役

申请国家
和省预算
内资金
地方配
套及自

1
县城400万公斤粮食仓库建设项目
新建
新建储备粮仓库仓容400万公斤,砖混结构,建筑面积3600㎡
2008

2010
490
50
540
2
粮食仓库改造和功能提升项目
改扩

改造仓容400万公斤,建筑面积4000㎡;晒场地坪建设,建筑面积8825㎡;配套完善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粮情检测、计算机网络控制、粮食干燥、机械出入库等机械设备
2008

2010
390
30
420
3
粮食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
新建
完善县级粮食质量检验室的仪器设备;配置五个粮食收购点的快速检验检测设备
2008

2010
16
4
20
4
粮食安全预警系统建设项目
新建
配置六个监测点的相关设备;县级预警系统与市级、省级预警体系对接
2008

2010
24
4
28
5
粮食流通信息化
建设项目
新建
配置相应的信息网络设备及相关应用软件
2008

2010
5
5
6
粮食批发市场
建设项目
新建
市场商业用房4000㎡;市场周转仓库2400㎡,仓容250万公斤;市场管理用房300㎡;交易大棚2000㎡;道路地坪2400㎡;消防水电等附属设施;质量检测,交易网络等配套设施
2008

2010
780
80
860
7
优质大米加工厂改造及基地建设项目
改扩

改造达丙大米加工厂的机械设备;新建成品仓库100万公斤,砖混结构,建筑面积900㎡;建设生产基地12000亩
2008

2010
400
40
440
8
粮食行业职业技术培训项目
新建
培训职工30人
2008

2010
20
4
24
合计
2125
212
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