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天地』请TACteam举一些对警察“完美批评”的例子,谢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3:31:01
『警察天地』 [热门话题]请TACteam举一些对警察“完美批评”的例子,谢谢。
作者:尹碇枢  提交日期:2005-7-5 9:14:09
作者:尹碇枢 回复日期:2005-7-4 23:53:00
作者:TACteam 回复日期:2005-7-4 20:49:00
那么批评是不是应该建立在善意的出发点上呢?是不是应该注意一下方式方法呢?是不是能够用一些更容易让人接受的语气呢,这样是不是可以让更多的人 来接受。
===================================================
请TACteam举一些建立在善意的出发点且注意方式方法语气让人容易接受的例子出来。
我们应该把这种完美的批评在全国范围内推广,TACteam,请了。
作者:幸运cat  回复日期:2005-7-5 9:59:00
.
乱鸟,又乱鸟,这回彻底乱鸟......偶要走私军火去鸟~~~~~~~

作者:奥林匹亚山de猫  回复日期:2005-7-5 17:36:00
.

作者:xy12290  回复日期:2005-7-5 17:46:00
呵呵,T警官太忙了......
作者:隔路人  回复日期:2005-7-5 22:01:00
K5不忙,来回答:警察是社会的最低层,但国家偏要赋予他正义的任务,所以作为最低层的警察,也爱意淫自己身怀正义。如果你连警察的一点意淫都取消了,那不是太惨毒了。
所以不光T警官不喜欢你,K警官也不喜欢你
哈哈哈哈合乎和
作者:武作  回复日期:2005-7-6 6:41:00
举这样的例子有必要吗?该批地早就批倒批臭了,该吸取教训的也吸取了,执迷不悟的仍然我行我素,嘿嘿~````````
作者:尹碇枢  回复日期:2005-7-6 8:13:00
作者:武作 回复日期:2005-7-6 6:41:00
举这样的例子有必要吗?该批地早就批倒批臭了,该吸取教训的也吸取了,执迷不悟的仍然我行我素,嘿嘿~````````
============================================
既然“该吸取教训的也吸取了,执迷不悟的仍然我行我素”,不知道为什么公检法系统还时时弄出什么“十条禁令”、“七条禁令”之类的。
武作兄还是在TACteam发言后再跟P吧。
请TACteam百忙之中抽空,举一些对警察“完美批评”的例子,我们应该把这些例子推广传播,对警察负面消息的报道要让被批评的警察容易接受,也让其他警察听了舒坦并引以为戒,捍卫警察荣誉,建设和谐社会。
此举利国利警利民,TACteam 请尽快。
作者:lacy25  回复日期:2005-7-6 12:28:00
吃饱了没事干!
作者:TACteam  回复日期:2005-7-6 18:59:00
楼上的不要这么评论楼主阿。我感觉楼主的出发点毕竟是好的。
我不知道为什么楼主要用“完美”这个词,这个不是我提出来的。
“那么批评是不是应该建立在善意的出发点上呢?是不是应该注意一下方式方法呢?是不是能够用一些更容易让人接受的语气呢,这样是不是可以让更多的人 来接受。”这是我的原话,我为什么要这么说,正是因为目前的舆论没有形成这种氛围,尤其是在一些三流媒体及其工作者的推波助澜,小市民文化的消极因素不断显现,所以,我要呼吁。
有这种想法的应该不是我一个人,人民网不是也发了《媒体恶意“袭警”当休矣!》的文章吗,应为大家都认识到这样继续下去是有害的,是对政府、人民百害而无一益的。
至于怎么批评,引用一段: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马克思主义的锐利思想武器。“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毛主席的这一名言,清楚地说明了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与党的宗旨的关系。工作中有不足,干事业有失误,有人及时指出,自己及时改正,于工作和事业有利,对自己威信的提高也大有好处。我们应该在两次“生活会”中,严格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发扬成绩,修正错误,放下包袱,开动机器,不断增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
ps,确实很忙,6天值一个班,还要来网上给大家解答问题,真忙阿。(^_^)
作者:木之舟  回复日期:2005-7-6 20:55:00
六天值一班呀~~偶可是三天值一班呀~~~忙得只能看看了~嘻嘻
作者:尹碇枢  回复日期:2005-7-6 21:44:00
TACteam ,你并未举出你所说的“那么批评是不是应该建立在善意的出发点上呢?是不是应该注意一下方式方法呢?是不是能够用一些更容易让人接受的语气呢,这样是不是可以让更多的人 来接受。”这样的批评例子,如果没有参照,如何去评判现在媒体及群众对警察的批评是不是建立在善意基础上方式方法是不是正确呢?
所以,TACteam ,请你举出实例。
另外,人民网的那篇文章有点儿片面,不是人民网或人民日报上的东西就是正确的,当初文革时很多错误的口号就是人民日报发出的,这一点,你应该明了。
作者:TACteam  回复日期:2005-7-6 21:51:00
“这是我的原话,我为什么要这么说,正是因为目前的舆论没有形成这种氛围,.......所以,我要呼吁。”
没有参照,就不能评判了?举个例子,共产主义目前还没有成功的例子,那么你说我们还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参照阿,如何评判现在走的路线是否正确呢????
×××××××××××
人民网的那篇文章有点儿片面,不是人民网或人民日报上的东西就是正确的,当初文革时很多错误的口号就是人民日报发出的,这一点,你应该明了。
××××××××××××
原来还有人知道网络、媒体的东西是片面的,那么那些对警察和对警察的发展不利的就都是全面的?双重标准恐怕不是科学讨论问题的态度吧??
作者:尹碇枢  回复日期:2005-7-6 22:31:00
作者:TACteam 回复日期:2005-7-6 21:51:00
“这是我的原话,我为什么要这么说,正是因为目前的舆论没有形成这种氛围,.......所以,我要呼吁。”
没有参照,就不能评判了?举个例子,共产主义目前还没有成功的例子,那么你说我们还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参照阿,如何评判现在走的路线是否正确呢????
================================================
别扯到主义的高度,那样东拉西扯,这话题就没完没了了,你明白跟大家说你没有现成的例子就是了。
媒体与群众对警察的批评没一个是建立在善意基础的?
在请你想想,如果想到了,请你举例。
作者:cctv-2005  回复日期:2005-7-6 22:45:00
停 停 停 没意思 到此为止 换话题
作者:哪吒闹东海  回复日期:2005-7-6 23:20:00
累!难得来看看,总是看见这种抬扛,争吵,高深点叫探讨的贴子
作者:尹碇枢  回复日期:2005-7-6 23:29:00
让被批评者去评定批评者的批评意图是善意还是恶意,呵。
这么多批评,TACteam 举不出一个善意的例子,不可思议,却也好理解。
作者:闲情偶尔寄  回复日期:2005-7-7
楼主自己先给定个“完美”批评的框子,谁还敢跟“完美”套瓷,讨论问题是讨论问题,没必要弄出一副真理在握的样子。
自己也写过批评警察的帖子,算不得完美,但希望尽量公道。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news/2005/0517/12@003122.html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news/2005/0407/15@012457.html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news/2005/0401/12@000944.html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news/2005/0112/200511210651.html
作者:尹碇枢  回复日期:2005-7-7 0:14:00
这个批评的框子是TACteam先生给下的,我只是帮着给这个框子取了个名而已。
我哪里是一副真理在握的样子呀?只是请TACteam先生提供例子而已,难道有错?
倒是你这句“讨论问题是讨论问题,没必要弄出一副真理在握的样子。”才真正是“一副真理在握的样子”。
怕了。
作者:闲情偶尔寄  回复日期:2005-7-7 0:27:00
你起了名字——“完美”例子。
你希望他举出完美例子。
他举不出。
你继续催促。
他还是举不出。
我来举几个不完美的例子,顺便告诉你,他举不出,也许,仅仅是也许,是框子名字问题。
我没有真理在握,你也没有,希望大家都只是好好讨论问题,没必要斗气。
走了。
作者:武作  回复日期:2005-7-7 7:22:00
我没有真理在握,你也没有,希望大家都只是好好讨论问题,没必要斗气。(zz)
作者:晓美  回复日期:2005-7-7 7:33:00
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总爱以点盖全,一叶遮面呢??
晓美大美女来啦~~
作者:尹碇枢  回复日期:2005-7-7 8:20:00
作者:闲情偶尔寄 回复日期:2005-7-7 0:27:00
你起了名字——“完美”例子。
你希望他举出完美例子。
他举不出。
你继续催促。
他还是举不出。
我来举几个不完美的例子,顺便告诉你,他举不出,也许,仅仅是也许,是框子名字问题。
=======================================
框子名字不重要,因为名字可能取得不恰当,举例还得按照TACteam提供的那个框子来,只要符合TACteam那个框子的要求就行。
闲情举的例子可能“不完美”,却也可能就是TACteam想像的那种批评,不过,到底是不是那种批评,如果不是,那闲情举例的批评还有哪些缺陷,最好还是由TACteam来定夺,毕竟提供那个框子的是他,我们要尊重他的意见。
作者:尹碇枢  回复日期:2005-7-7 8:23:00
作者:TACteam 回复日期:2005-7-6 21:51:00
“这是我的原话,我为什么要这么说,正是因为目前的舆论没有形成这种氛围,.......所以,我要呼吁。”
没有参照,就不能评判了?举个例子,共产主义目前还没有成功的例子,那么你说我们还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参照阿,如何评判现在走的路线是否正确呢????
================================================
其实大家也不必误会,TACteam是警察论坛的理论大师,我对他一向怀有钦佩之意,我和他的立场是一样的,都希望对警察的报道对警察的批评能利国利警利民,我看了TACteam提供的那个批评的框子,我觉得很不错,很希望有些现成的范例能提供给媒体群众参考,规范现在对警察的报道及批评,可能是我太心急了,觉得这个推广宜早不宜迟,以至催TACteam催得太急,呵,不好意思啦,在这跟TACteam赔个不是,别介意,我们方向是一致的嘛。
TACteam说得很有道理,如果把TACteam想像的那种批评比作共产主义,那么,现在对警察的批评报道就如同社会主义阶段一般,我们承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前途是光明的,只要我们坚持,就一定能够到达。
作者:幸运cat  回复日期:2005-7-7 8:46:00
但是,我们不能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前途是光明的,只要我们坚持,就一定能够到达。
~~~~~~~~~~~~~~~~~~~~~~~~~~~~~~~~~~~~~~~~~~~~~~~~~~~~~~~
啊....啊啊....啊啊啊......党费,这习偶de党费,请把它交给党...共产党万岁~~~~~~~“咣荡”

作者:花香玖玖  回复日期:2005-7-7 8:47:00
武作粉丝来也~~哪有武作哪有偶~~哈哈哈....
作者:刘居华  回复日期:2005-7-7 10:21:00
感觉就是第一篇“做一名不坏的警察很重要”还能算是有点批评警察的意思,后面的哪儿在批评警察啊??“自身难保,谁敢作证?”是批评目前中国的证人保护制度不完善,不过这个倒适合给那些动不动就批评老百姓不作证的警察看。“疑罪从无”还是“疑罪从轻”好象更多的是在批评法院、上级部门。最后一篇““四有四必”,大可不必”简直就是在歌颂警察事无巨细,平时太辛劳,为党和人民付出了太多,该给警察“减负”了。
作者:xy12290  回复日期:2005-7-7 12:38:00
TACteam说得很有道理,如果把TACteam想像的那种批评比作共产主义,那么,现在对警察的批评报道就如同社会主义阶段一般,我们承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前途是光明的,只要我们坚持,就一定能够到达。
***********************************************
哦买噶的...............哈~哈~哈~。。。。。。。。。。。
作者:gznewlife3  回复日期:2005-7-7 13:50:00
每天这样争来吵去的,有意义吗?
从任何一篇文章中抽出一句话,要作者去解释,去举例说明。不知道这可不可以称之为断章取义或旁的什么。
还是以前那句老话,楼主有赚——————————————————————分--------之嫌!
作者:武作  回复日期:2005-7-7 20:17:00
作者:花香玖玖 回复日期:2005-7-7 8:47:00
武作粉丝来也~~哪有武作哪有偶~~哈哈哈....
===========偶的粉丝,弄得俺心里乱七八糟的,嘿嘿~``````````
作者:小五  回复日期:2005-7-7 21:29:00
老实说能上网的一般还装一下客气,要是现实中,估计楼主要不成了疯子,要不就直接拘了被犯人打,跑到警察,或者任何人的地盘上说他们和黑暗面,不是找死吗?
在网上说警察好不好,老实说,真没什么意思。
作者:骗老子  回复日期:2005-7-7 23:57:00
作者:尹碇枢 回复日期:2005-7-4 23:53:00
作者:TACteam 回复日期:2005-7-4 20:49:00
那么批评是不是应该建立在善意的出发点上呢?是不是应该注意一下方式方法呢?是不是能够用一些更容易让人接受的语气呢,这样是不是可以让更多的人 来接受。
===================================================
请TACteam举一些建立在善意的出发点且注意方式方法语气让人容易接受的例子出来。
我们应该把这种完美的批评在全国范围内推广,TACteam,请了。
这个就是楼主想知道的答案:
作者:TACteam 回复日期:2005-7-4 20:49:00
那么批评是不是应该建立在善意的出发点上呢?是不是应该注意一下方式方法呢?是不是能够用一些更容易让人接受的语气呢,这样是不是可以让更多的人 来接受。
作者:尹碇枢  回复日期:2005-7-8 0:30:00
作者:小五 回复日期:2005-7-7 21:29:00
老实说能上网的一般还装一下客气,要是现实中,估计楼主要不成了疯子,要不就直接拘了被犯人打,跑到警察,或者任何人的地盘上说他们和黑暗面,不是找死吗?
在网上说警察好不好,老实说,真没什么意思。
=====================================================
警察有那么坏吗?
还有,我都说啦,我的立场和TACteam是一样的呵.
PS:楼上这位想表达的是什么?
作者:最饿的敌人  回复日期:2005-7-8 1:12:00
用林志玲的那种语气和方法来批平应该有用哦.....喜喜
作者:晓美  回复日期:2005-7-8 7:40:00
最讨厌话中带话的说话的人。。。
作者:尹碇枢  回复日期:2005-7-8 10:17:00
质疑:什么叫“负面新闻“? ZT
送交者: 胆小鬼的马甲
这个问题一出口,一定有人会笑说:问这个问题的人是个新闻盲。不过若有人真笑问问题的人是新闻盲,我们倒有理由要回笑他,说回答者是政治盲。愚钝若笔者,虽然对新闻理论知一不知二,但这是个新闻的问题还是个政治问题,回答起来还是有把握的。
说到政治,难免有几份敏感,其实大可不必。不过我们对政治既然已经相当“警惕”,笔者在这里也愿意避一避,从新闻而不是政治的角度,来探探这“负面新闻”的底细。
“负面”新闻的定义?
所谓负面新闻,笔者没有见到过形诸文字的定义,因此对它缺乏准确的理解,按笔者的推测,负面新闻首先应该是坏消息,好消息不能归入负面之列;其次应该是会影响什么什么的形象,破坏什么什么的威信,对安定团结有害之类。第三应该是与当前的“大政方针”有所抵触等。
依照常识,有负面就有正面,如果笔者上面对负面新闻的定义的推测,与它真实的含义相去不远,那对正面新闻也就不用再多说。比如说,宣传先锋模范就是正面,而揭露出的贪污腐化也就是负面了。
负面新闻一定“负面”吗?
我们之所以限制负面新闻的报道,一定认可一个假设,即:负面新闻会产生负面效果,而大量报道负面新闻,会使民众对这个社会失去信心。在民智未开、闭目塞听的社会,这个假设也许是成立的。但对一个已经改革开放几十年,几乎家家户户有电视、每年有几百万人上大学,有网民上亿的国家,这种假设是否成立,实在应该打个大大的问号。很多时候,负面新闻并不负面,它具有比正面新闻更强大的正面影响力,这应该不是难以想象的。
1、 新闻报道的效果首先要考虑受众的接受心理,所以才有“坏消息才是好消息”的说法,这相当于新闻的天职就是打探坏消息,有点象我们说的新闻监督。这样一来,新闻如果刻意回避坏消息,它的可信度必然要大打折扣,而可信度被打折扣的新闻媒体,就算它有好消息(正面),读者同样要对它打折扣,想以正面宣传达到正面效果的目的也就难以实现。我们现在正规(正到什么程度大家可以自己理解)媒体被嘲讽,晚报(实际上也是官报,只是面孔显得温和点)销量强过官报,已经很说明问题。
2、 过多的正面宣传,使大家产生“正面疲劳”(仿审美疲劳),已经形成严重的逆反心理,这种逆反心理,只有媒体依照新闻规律,适当回归负面报道,才能冲淡或纠正这种逆反心理造成的后果。现在已经到了这种程度:不管正面新闻是真是假,大家先抱三分怀疑态度,激进点的人甚至一概否认,说,又在唱赞歌,又在吹牛皮,又在拍马屁。当真实的正面新闻也成了赞歌、牛皮和马屁的时候,难道不能认为,这是“宣传人”的失败和悲哀吗?
3、 具体到一条新闻,负面不负面能准确判定吗?对此笔者是很怀疑的。比如对下层极端贫困人士生活的报道,读者或观众接收到这一信息后,一定不会是只有一个反应:某某无能,社会不公,所谓盛世是吹牛。不同的读者或观众的依照自己的知识、经历,一定会有不同反应,大部分人能够理解,任何社会都存在贫穷,这不一定是某某的错。有同情心的人甚至会采取积极行动帮助贫困人口,这比政府抽象地喊扶贫的效果要好得多。再比如矿难,一度也被当作负面新闻,在限制之列,但放开之后,我们听到的,也不仅仅是骂腐败、骂无能,反而有使整个社会产生共识,意识到能源问题的严重性,支持政府采取强硬措施,改善矿工工作条件的效应。
负面的价值判断符合新闻准则吗?
把新闻分类,弄出个正面、负面,应该也算是个发明创造,它也许是某某“新闻观”的核心。然而,合理的东西一旦走过界,就会变得荒唐起来,而我们的宣传新闻观,因为对新闻的负面、正面分类,因为分类后对两者的鼓励和限制,已经扭曲了新闻准则。新闻的生命是真实、及时,只要是真实的新闻,没有人有权利先权衡其价值,再决定报道与否,在很多时候,也没有人有资格、有能力在新闻现场判断其对社会的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新闻若被套上“正、负”的枷锁,一定会在某种程度上丧失“真实”和“及时”。9.11事件发生时,全世界的大媒体都在现场,24小时滚动播出,而我们是先要请示能不能报,再请示用什么口径报,还要请示报道量(多少时间,多少版面,头版还是二、三版),这样的媒体,还曾经声称要与人家争制高点,要与媒体巨头“争霸天下”,说他们是痴人说梦,应该不算是嘲笑吧?
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因对新闻进行预先价值的判断而使新闻丧失真实和及时,它对新闻的真实性及时性和社会心理带来的伤害,其实远比被判定为负面所能带来的伤害,要严重得多。
自由,从善待负面新闻开始?
新闻自由,我们的媒体和受众也许都没准备好,这是一条很长的路,我们不谈。但说说改善,应该是可以的吧?改善也不说放弃什么,主张什么,只说说我们对所谓“负面新闻”的态度。
我们已经羞答答地想举起新闻“真实性”的旗帜,但在这真实性前面,如果还有一块幡幛,那这杆想举起的旗,必定会被这幡幛遮盖。有些时候,我倒宁愿相信,这“正面、负面”的区分,不是正面、负面的真意,而是一种宁错杀、不放过的责任恐惧在作怪,是宣传人士在以牺牲新闻来保障自己的安全,如果真是这样,笔者倒真有几分同情和多了一点理解。但是,我们也应该慢慢学习接受另外的逻辑,看到“正面不正面,负面不负面”的事实,看到过量的正面新闻其实已经使媒体成为民众嘲笑的对象,难以达到预期的宣传目的,看到被标为负面的新闻具有的正面意义。我们不说新闻自由,但请善待新闻吧。
作者:尹碇枢  回复日期:2005-7-8 10:18:00
各位对“完美批评”这个词不太满意,却大都认同“妖魔化”、“负面新闻”这样的词。
呵。
作者:小五  回复日期:2005-7-9 16:10:00
只是把个事实说给书呆子而已,俗话是见货添钱,见人减岁,而不是看了和尚骂凸驴,哪壶不开提哪壶,什么批评与自我批评,监督与民主评议,都是宣传而已,就是广告,知道吗?
把纸张上的东西当真,不是幼稚是什么?
就是农民工也有尊严,你跑过来对我们的职业说三道四,你是领导我我们就忍,你要是我们惹的起,你不是找死或者找骂吗?
_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