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决策的两大失误|海逸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6:09:06
面对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决策的两大失误
作者:海逸阁 来源:围城杂文 发布时间:2008年11月3日 ^_^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它将会对我国的经济造成怎样的影响以及我国政府将采取怎样的政策予以应对、经济形势何时能够止跌回稳?许多人都想从专家的口中得到答案,但令人失望的是,至今也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回顾半年来的急剧变化的世界经济形势以及我国的经济由放缓到下滑的现实,不难发现,国内经济的下滑,并不完全是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是是我国政府决策过程中的两大失误所致。
一是判断上的失误。众所周知,我国这一轮的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CPI,而且力度很大。这期间我们对美国已经出现征兆的次级贷款危风波虽已有所察觉,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方面是大家对次级贷款的概念尚不十分清楚,另一方面是对我国的一些金融机构是否持有次级债券和持有多少也不清楚,而对于美国的房贷市场出现的问题是否会波及到其它国家也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基于这样的情况,我国政府面对日益萎靡的证券市场出台了降低印花税的政策,以为这一带有信号性质的政策完全可以表明政府的一个态度,作为利好可以扭转投资者的信心。根据以往的经验,市场在高度膨胀时,往往一篇评论员文章就可以让市场突然降温。所以政府仍就以为降低印花税作为一种信号,同样可以起到扭转市场的作用,然而这一次却不灵了,在小小的反弹之后,市场再度下挫。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CPI指数连续回落,显示了政府调控的效果。归于相应的经济放缓等也似乎都在意料之中,所以,后续的政策并没有立即跟上。尤其是奥运之前的“维稳”风虽然很强劲,但由于没有实际的政策出台,所以在奥运前后,行情开始果断向下。
从这一段时间陆续出台的政策来看,比较有力度的是9.18日的国企回购和汇金的入市,对市场信心的提振起到了很大的刺激作用,但正所谓只是吆喝了一嗓子,之后便没有下文。这一次政府在1800点入市,应该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一次举动。所以在那之后,市场普遍认为1800点应该之政策底。事实证明,如果1800点不失守,让投资者明显地看到在1800点有政府资金托底迹象,这对提振信心应该是最有力的做法,市场资金在底部基本得到确认之后也会大举进场。然而,遗憾的是政府“救市”的不彻底再一次将投资者引入了深渊,不但让政府的公信力受损,也使入市的资金被套,当然,政府也可能一份钱没有出,玩的只是曹操“望梅止渴”的伎俩而已。由于我国政府对今后一段时间的经济走向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以及政策不力,加上媒体连篇累牍地渲染,如今投资者的信心已经不是受挫而是完全丧失。
而同时,面对同样的问题,我们看到的是许多国家的大手笔政策和和旗帜鲜明的立场。如今我们却仍然沉醉于国内经济不错的增长速度和作为新型市场的前景,仍然是在大搞政治教育和开一些务虚的会议,而对于经济的治理,再一次显现了我们的思路和体制方面存在的不务实的弊端。
另一个失误是政策不及时也不连贯。这次我们所面临的重大危机,就像一个重病患者,施必先急,保住生命是首要,然后才能标本兼治方可痊愈,而急救则必施以猛药。另也如就不开席的宴会,拖得越久,人们越是饥饿难耐,原本十个菜够了,现在十五个菜却不够吃,这是同样的道理。我们之所陆续出台的政策都不奏效,原因就是政策的不及时、不连续和不系统,总是看到没效果了再出台一个,又没效果了就又出台一个,而最终的结果就是这些政策的征体失效。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一个我们时常挂在嘴上的一个道理,那就是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当中要先抓住主要矛盾。那么现在的主要的矛盾就是拉动内需。第一是解决出口企业转型,自创品牌于国内销售。第二是提供就业保持国民日常消费增长,这需要国家加大投资,也需要银行放宽贷款政策。而问题是这些政策虽然都是治本举措,却不能解燃眉之急。应该说,国内消费水平能否保持,股市是最直接的一个因素。目前在股市上的投资者人数至少是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五个家庭之中就有一个家庭在参与股市投资。所以股市的起稳、股市的赚钱效应是保证国民消费水平的关键之一,也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办法之一。而扭转股市的颓势相对于改善整体经济状况来说,难度也小得多。最近网上有一篇文章,题目是《股市兴,则中国经济兴》,讲的也是这个道理。虽然观点不一定专业,但却是具有可操作性的一个观点和建议,相信会取得明显的效果。如果我们仍然是在亦步亦趋中,一遍观察一遍研究政策的话,不但不奏效,而且还会加剧情势的恶化。到那时,政策已经逼近底线,所谓“黔驴技穷之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因此,立即检讨政府失误,改变策略、加大力度、寻求突破是提振市场信心的当务之急,政府必须当机立断。
本篇文章来源于 “围城杂文网”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网址:http://www.zawen.net/html/2008/11/2008-11-03-18-37-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