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看中外央行利率政策的本质区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8:04:53
中外央行利率政策的本质区别
现在我们对于经济政策最关注的就是利率的变化,因为他直接影响股市也影响我们的房贷还款,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近来世界范围内不断的有各国联合降息的举动来挽救金融危机,降息早已经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但是我这里要说的是中国的体制下降息与外国的体制下的降息的不同,这些不同会显著的影响我们对于经济的判断,而老百姓很难明白这些名词里面的实际差异,也不知道直接发行货币和间接发行货币的区别,而热门图书《货币战争》里面也没有讲清楚这个问题,并为应当是为了需要刻意回避了这个问题。
在我们的国家,是一个金融管制的国家,其特点就是利率是国家规定的,所有银行均应当按照国家的规定的利率贷款和吸储,高于这样的利率就是高利贷,是非法和不受保护的,而我们央行调整利率,所调整的就是这个国家规定的、所有银行必须严格执行得利率。
而国际上央行是银行的银行,银行的利息是其他银行到央行取得货币的利息,而商业银行给储户多少利息,给客户贷款多少利息是各个银行根据市场情况自己决定的。
在这里大家不禁要问,这样没有限制,各个银行恶性竞争抬高利率,那么金融不就混乱了吗?但是这样的担心是没有的,因为国际上银行是会破产的,你存款不仅仅要考虑利息的高低,更主要的是你存款的安全,对于那些利息奇高的,肯定不够安全,到时候银行破产血本无归,也是大家不敢存款的,因此这是市场决定的。
但是中国的存款利息都一样,银行之间反而没有了竞争,银行业就捅死了,银行很难通过自己的经营扩大业务,市场就是不正常的,这样的政策保证了国有四大行的垄断,限制了竞争,反而产生了中国金融业特有的弊端。
同时国际上对于破产债权的赔付,也有特别的办法,对于大的储户和小储户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比如美国就是优先赔付10万美元以内的储户,这样小储户就可以放心的存款,而大企业就要选择安全的银行,这样就使得很多小银行也有发展的空间,因为他们可以给出高利息,从事一些高风险的贷款,吸引一些小客户;而大银行就给低利息,吸引大客户,从事安全的贷款,这样银行的业务就可以有变化来适应各种细分的市场。
而中国的贷款也是同样的利息,现在是允许有一定的浮动,但是这样的浮动是非常有限的,这样很多小企业风险大,就不容易获得贷款,银行不得经营水平也不易在竞争中体现。
中国的贷款基本上是浮动利率,央行利率一调整,实体经济的财务负担立刻就显现,老百姓贷款买房就有深刻的体会,这样老百姓购买房屋的月供一直处于不确定的情况下,央行的加息会有非常大的社会问题。而国外大多数的贷款是固定利率,固定利率有一个巨大的好处是很容易进行证券化,央行的利率调整,实体经济的财务负担变化不大,受影响的是炒作这些证券化的贷款的投资、投机者,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债券的市场估值,但是这样风险就全部在金融系统内,我们的政策是风险转嫁给老百姓的,只有连续加息到利息高位时,我们才搞了固定利率,并且附加很多条件,又一次套牢了老百姓,中央这样的政策利益集团的利益取向特别明显。
在这样的背景下实施利率政策,对于经济的调控,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在国外,利率降低到一定的程度,由于贷款的风险因素的存在,实际的商业贷款的利率无论你怎样降低利息,商业银行的利率也不会降低,这样利率政策实际上对于经济的调整作用就归于无效,但是这样使得商业银行的利润率加大,有效地缓解金融系统的风险,而央行虽然私人,但是他降息也是为了自己,因为商业银行破产了,它也损失,外国央行调整降低利息,实际上是降低自己的风险,与改善经济运行是无关的,因为这些央行是私有化的,所以这样的利率调整是在市场的主导下各方力量制约平衡而产生的。而在国内,由于有60%的存款为活期存款,活期存款的利息是可以忽略的,因此中国央行降低利率实际上是政策性降低整个银行业的盈利水平,所以央行不愿意降息而愿意加息,这样的利率政策实际上带有非常强烈的部门利益色彩,所以在我们地震受灾后明显有降息需求时,央行还不断地加息,尽管理由冠冕堂皇,但是大家还是评论银行的奖金要周小川得才恰当,在我们当前的体制下,这样的部门利益考虑根本没有制约的机制。
因此外国央行的利息调整,影响的是金融业内部的利润分配,金融业的利润总水平不变,对于实体经济由于是固定利率,只是影响未来的贷款;而中国的央行利率调整,是改变我们的金融业的总体利润水平的,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是要溯及既往的,实际上对于实体经济要残酷得多。所以我们调控经济的利率政策与国际上的利率政策根本不同,我们的央行也是愿意加息不愿意降息,这次迫于世界形势的降息,也是中国的幅度最有限,我们央行的政策根本就不是出于置身事外的中立立场的,但是就是有人要混淆这样的区别,掩盖自己的利益图谋,能够知道的老百姓又有几个啊!所以中国的体制问题才是关键。